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pdf
《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108097.7 (22)申请日 2019.11.13 (71)申请人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地址 100076 北京市丰台区北京9200信箱 76分箱6号 申请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72)发明人 苏峰王强刘志轩金文 邝浩欣徐进李北国王洪凯 霍小宁马瑞何静李国昌 宋玮琼羡慧竹李蕊郭帅 韩柳李冀夏黄蓉任昌健 苏晓东王伟伟修展谷静 寇宇王硕王小珲李强 王海洋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代理人 张辉 (51)Int.Cl. H04B。
2、 3/5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57)摘要 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包括一个主 节点终端和多个从节点终端, 在飞行器电子系统 中选择一个电子设备安装主节点终端, 在其余电 子设备上安装从节点终端, 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 终端能够实现自动组网, 每个从节点终端和主节 点终端通过28V直流供电线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 现了基于电力线的数据通信, 从而降低了线缆网 的复杂度, 进而降低了飞行器的重量和体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1010213 A 2020.04.14 CN 111010213 A 1.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
3、终端,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个主节点终端和多个从节点终 端, 在飞行器电子系统中选择一个电子设备安装主节点终端, 在其余电子设备上安装从节 点终端, 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能够实现自动组网, 每个从节点终端和主节点终端通过 28V直流供电线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每个从节点终端 均能作为中继通信接点, 实现远距离从节点终端与主节点终端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其特征在于: 主节点终端包括 主控制电路、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主RS422接口电路及主电源电路; 主控制电路: 确定组网白名单, 向主PL。
4、C载波通信电路发送组网指令; 控制自身的通信 频段和发射信号增益, 同时向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发送从节点终端的通信频段; 组网后, 接 收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发送的从节点终端载波数据, 判断该载波数据是否是发送给主节点 终端的, 若是, 则通过主RS422接口电路发送给主节点终端连接的主外部设备; 接收主RS422 接口电路转发的主外部设备信息, 将其转化为载波数据, 发送给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与28V直流供电线连接; 将组网指令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组 网白名单中的从节点终端; 将从节点终端的通信频段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从节点终 端; 组网后, 通过28。
5、V直流供电线接收从节点终端发送的载波数据, 发送给主控制电路; 若该 载波数据要发送给其他从节点终端, 则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相应的从节点终端; 根据 需求, 将来自主控制电路的载波数据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对应的从节点终端; 主RS422接口电路: 与主外部设备连接, 将主外部设备发送的信息转发给主控制电路, 并将主控制电路接收的载波数据发送给主外部设备; 主电源电路: 接收28V直流供电线的供电, 将其进行一次电源转换, 得到12V电压, 为主 PLC载波通信电路供电, 同时将12V电压进行二次电源转换, 获得3.3V电压, 为主PLC载波通 信电路、 主控制电路和主RS422接。
6、口电路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其特征在于: 主控制电路与主 PLC载波通信电路之间数据传输的通信速率最高达3Mbp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其特征在于: 主控制电路采用 STM32F103CBT6芯片, 设计三个通信接口, 即对外调试接口及两个UART接口; 其中 STM32F103CBT6芯片采用Cortex-M3 ARM内核, 主频为72MHz; 对外调试接口连接至产品对外 接插件上, 实现主节点终端的程序升级及调试功能; UART1连接至主RS422接口电路, 实现与 主外部设备的串口通信功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2.。
7、25Mb/s; UART2连接至主PLC载波通信电 路, 实现数据收发功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4.5Mb/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其特征在于: 从节点终端包括 从控制电路、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从RS422接口电路及从电源电路;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与28V直流供电线连接; 通过28V直流供电线接收组网指令, 实现 入网; 通过28V直流供电线接收主节点终端发送的通信频段、 主外部设备信息载波数据, 转 发给从控制电路; 将从外部设备信息载波数据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主节点终端; 从控制电路: 接收主节点终端发送的通信频段, 并将自身通信频段调至。
8、主节点终端发 送的通信频段; 接收主节点终端发送的主外部设备信息载波数据, 经从RS422接口电路转发 给该从节点终端连接的从外部设备; 接收从RS422接口电路转发的从外部设备信息, 将其转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010213 A 2 化为载波数据发送给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从RS422接口电路: 与从外部设备相连, 将从外部设备发送的信息转发给从控制电路, 并将从控制电路接收的载波数据发送给从外部设备; 从电源电路: 接收28V直流供电线的供电, 将其进行一次电源转换, 得到12V电压, 为从 PLC载波通信电路供电, 同时将12V电压进行二次电源转换, 获得3.3V电。
9、压, 为从PLC载波通 信电路、 从控制电路和从RS422接口电路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其特征在于: 当从节点终端作 为中继通信节点时,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将主节点终端发送的载波数据通过28V直流供电线 转发给相应从节点终端的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其特征在于: 从控制电路与从 PLC载波通信电路之间数据传输的通信数率最高达3Mbp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其特征在于: 从控制电路采用 STM32F103CBT6芯片, 设计三个通信接口, 即对外调试接口及两个UAR。
10、T接口; 其中 STM32F103CBT6芯片采用Cortex-M3 ARM内核, 主频为72MHz; 对外调试接口连接至产品对外 接插件上, 实现从节点终端的程序升级及调试功能; UART1连接至从RS422接口电路, 实现与 从外部设备的串口通信功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2.25Mb/s; UART2连接至从PLC载波通信电 路, 实现数据收发功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4.5Mb/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其特征在于: 每个从节点终 端和主节点终端通过28V直流供电线进行通信, 通信的宽带载波信号叠加到28V直流供电线 时, 为了降低对28V直流供电线供电频。
11、率的影响, 需对通信的宽带载波信号进行设置, 设置 方式如下: a)根据飞行器上电气系统各设备的频点分布情况, 调整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的工 作频段, 所述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的工作频段为700K-30MHz; b)调整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的输出信号功率和信号增益使得带内发射功率谱密 度在-55dB/Hz-35dB/Hz范围内可调, 在降低终端信号对其他设备影响的前提下, 保证终 端正常通信; c)测量终端宽带载波信号在系统中产生的电流, 将其与GJB151B中CS114测试项目中规 定的干扰信号注入限值进行比较, 若宽带载波信号产生的电流小于限值, 则能够说明在系 统中宽带载波信号小于。
12、CS114规定的注入干扰信号限值, 若系统中其他设备通过了CS114试 验, 则其应能承受宽带载波信号影响, 以此评估宽带载波信号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010213 A 3 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属于遥测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飞行器中电气设备间通信一般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由于电气设备较 多, 通信信号类型复杂, 就使得电气系统中存在庞大的设备间线缆网, 这极大增加了飞行器 的重量及体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飞行器电。
13、气系统通信 终端, 实现基于电力线的数据通信, 从而降低线缆网的复杂度, 降低了飞行器的重量和体 积。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 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包括一个主节点终端和多个从节点终端, 在飞行 器电子系统中选择一个电子设备安装主节点终端, 在其余电子设备上安装从节点终端, 主 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能够实现自动组网, 每个从节点终端和主节点终端通过28V直流供 电线进行通信。 0006 每个从节点终端均能作为中继通信接点, 实现远距离从节点终端与主节点终端的 通信。 0007 主节点终端包括主控制电路、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主RS422接口电路及主电源电 路;。
14、 0008 主控制电路: 确定组网白名单, 向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发送组网指令; 控制自身的 通信频段和发射信号增益, 同时向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发送从节点终端的通信频段; 组网 后, 接收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发送的从节点终端载波数据, 判断该载波数据是否是发送给主 节点终端的, 若是, 则通过主RS422接口电路发送给主节点终端连接的主外部设备; 接收主 RS422接口电路转发的主外部设备信息, 将其转化为载波数据, 发送给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0009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与28V直流供电线连接; 将组网指令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 给组网白名单中的从节点终端; 将从节点终端的通信频。
15、段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从节 点终端; 组网后, 通过28V直流供电线接收从节点终端发送的载波数据, 发送给主控制电路; 若该载波数据要发送给其他从节点终端, 则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相应的从节点终端; 根据需求, 将来自主控制电路的载波数据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对应的从节点终端; 0010 主RS422接口电路: 与主外部设备连接, 将主外部设备发送的信息转发给主控制电 路, 并将主控制电路接收的载波数据发送给主外部设备; 0011 主电源电路: 接收28V直流供电线的供电, 将其进行一次电源转换, 得到12V电压, 为主PLC载波通信电路供电, 同时将12V电压进行二次电源转换。
16、, 获得3.3V电压, 为主PLC载 波通信电路、 主控制电路和主RS422接口电路供电。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1010213 A 4 0012 主控制电路与主PLC载波通信电路之间数据传输的通信速率最高达3Mbps。 0013 主控制电路采用STM32F103CBT6芯片, 设计三个通信接口, 即对外调试接口及两个 UART接口; 其中STM32F103CBT6芯片采用Cortex-M3 ARM内核, 主频为72MHz; 对外调试接口 连接至产品对外接插件上, 实现主节点终端的程序升级及调试功能; UART1连接至主RS422 接口电路, 实现与主外部设备的串口通信功能, 其最。
17、大通信速率达2.25Mb/s; UART2连接至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实现数据收发功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4.5Mb/s。 0014 从节点终端包括从控制电路、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从RS422接口电路及从电源电 路; 0015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与28V直流供电线连接; 通过28V直流供电线接收组网指令, 实现入网; 通过28V直流供电线接收主节点终端发送的通信频段、 主外部设备信息载波数 据, 转发给从控制电路; 将从外部设备信息载波数据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主节点终 端; 0016 从控制电路: 接收主节点终端发送的通信频段, 并将自身通信频段调至主节点终 端发送的通信。
18、频段; 接收主节点终端发送的主外部设备信息载波数据, 经从RS422接口电路 转发给该从节点终端连接的从外部设备; 接收从RS422接口电路转发的从外部设备信息, 将 其转化为载波数据发送给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0017 从RS422接口电路: 与从外部设备相连, 将从外部设备发送的信息转发给从控制电 路, 并将从控制电路接收的载波数据发送给从外部设备; 0018 从电源电路: 接收28V直流供电线的供电, 将其进行一次电源转换, 得到12V电压, 为从PLC载波通信电路供电, 同时将12V电压进行二次电源转换, 获得3.3V电压, 为从PLC载 波通信电路、 从控制电路和从RS422接口电。
19、路供电。 0019 当从节点终端作为中继通信节点时,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将主节点终端发送的载 波数据通过28V直流供电线转发给相应从节点终端的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0020 从控制电路与从PLC载波通信电路之间数据传输的通信数率最高达3Mbps。 0021 从控制电路采用STM32F103CBT6芯片, 设计三个通信接口, 即对外调试接口及两个 UART接口; 其中STM32F103CBT6芯片采用Cortex-M3 ARM内核, 主频为72MHz; 对外调试接口 连接至产品对外接插件上, 实现从节点终端的程序升级及调试功能; UART1连接至从RS422 接口电路, 实现与从外部设备的串。
20、口通信功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2.25Mb/s; UART2连接至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实现数据收发功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4.5Mb/s。 0022 每个从节点终端和主节点终端通过28V直流供电线进行通信, 通信的宽带载波信 号叠加到28V直流供电线时, 为了降低对28V直流供电线供电频率的影响, 需对通信的宽带 载波信号进行设置, 设置方式如下: 0023 a)根据飞行器上电气系统各设备的频点分布情况, 调整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 的工作频段, 所述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的工作频段为700K-30MHz; 0024 b)调整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的输出信号功率和信号增益使得带内发射功率。
21、 谱密度在-55dB/Hz-35dB/Hz范围内可调, 在降低终端信号对其他设备影响的前提下, 保 证终端正常通信; 0025 c)测量终端宽带载波信号在系统中产生的电流, 将其与GJB151 B中CS114测试项 目中规定的干扰信号注入限值进行比较, 若宽带载波信号产生的电流小于限值, 则能够说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1010213 A 5 明在系统中宽带载波信号小于CS114规定的注入干扰信号限值, 若系统中其他设备通过了 CS114试验, 则其应能承受宽带载波信号影响, 以此评估宽带载波信号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 (。
22、1)本发明首次实现基于28V直流供电线的飞行器电气系统宽带载波自组网通信, 从而降低了线缆网的复杂度, 进而降低了飞行器的重量和体积。 同时本发明通信终端通信 时, 能够兼容飞行器电气系统, 不影响飞行器电气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 0028 (2)在不加中继的条件下, 本发明基于28V直流供电线的传输距离可达2Km以上, 能 够满足飞行器内部任意28V供电设备及地面设备间的数据互传需求。 0029 (3)本发明具有高速率、 低误码率和低延迟的特点。 主从PLC载波通信电路采用 OFDM调制解调方式, 有效数据的通信速率高达2Mb/s以上; 通过对通信的宽带载波信号进行 设置, 实现了低误码率,。
23、 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兼容飞行器28V电源网络系统, 实现高可靠 数据传输。 0030 (4)本发明能够实现设备间数据的低延迟快速透传功能, 通过拓宽终端的工作频 段、 提高与外部设备的串口通信速率等手段, 可以使得PLC载波通信电路的延迟小于30ms, 满足多种协议及多种接口透传需求。 0031 (5)本发明采用小型化模块化设计, 便于加装使用, 当增减某一个终端时, 不影响 其他终端正常工作, 安装及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通信终端示意图; 0033 图2为主控制电路或从控制电路示意图; 0034 图3为主PLC载波通信电路示意图; 0035 图4为从LC载波通信电。
24、路示意图; 0036 图5为主PLC载波通信电路或从PLC载波通信电路的立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实现基于电 力线的数据通信, 从而降低线缆网的复杂度。 0038 本发明通信终端, 包括一个主节点终端和多个从节点终端, 在飞行器电子系统中 选择一个电子设备安装主节点终端, 在其余电子设备上安装从节点终端, 主节点终端和从 节点终端能够实现自动组网, 形成以主节点终端为中心, 连接所有同一个28V电源网络中的 从节点终端的多级关联树形结构。 每个从节点终端和主节点终端通过28V直流供电线进行 信息转发传输。 每个从节点终端。
25、均能作为中继通信接点, 当从节点终端所处的通信环境较 为恶劣以至难以直接与主节点终端组网通信时, 可通过其他从节点终端实现与主节点终端 的中继组网通信。 飞行器电气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可通过组网后的主节点终端、 从节点终端 实现互联互通。 0039 具体地, 如图1所示, 主节点终端包括主控制电路、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主RS422接 口电路及主电源电路。 0040 主控制电路: 确定组网白名单, 向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发送组网指令; 控制自身的 说明书 3/6 页 6 CN 111010213 A 6 通信频段和发射信号增益, 同时向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发送从节点终端的通信频段; 组网 后,。
26、 接收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发送的从节点终端载波数据, 判断该载波数据是否是发送给主 节点终端的, 若是, 则通过主RS422接口电路发送给主节点终端连接的主外部设备; 接收主 RS422接口电路转发的主外部设备信息, 将其转化为载波数据, 发送给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0041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与28V直流供电线连接; 将组网指令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 给组网白名单中的从节点终端; 将从节点终端的通信频段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从节 点终端; 组网后, 通过28V直流供电线接收从节点终端发送的载波数据, 发送给主控制电路; 若该载波数据要发送给其他从节点终端, 则通过28V直流供电。
27、线发送给相应的从节点终端; 根据需求, 将来自主控制电路的载波数据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对应的从节点终端; 0042 主RS422接口电路: 与主外部设备连接, 将主外部设备发送的信息转发给主控制电 路, 并将主控制电路接收的载波数据发送给主外部设备; 0043 主电源电路: 接收28V直流供电线的供电, 将其进行一次电源转换, 得到12V电压, 为主PLC载波通信电路供电, 同时将12V电压进行二次电源转换, 获得3.3V电压, 为主PLC载 波通信电路、 主控制电路和主RS422接口电路供电。 0044 主控制电路与主PLC载波通信电路之间数据传输的通信速率最高达3Mbps。 0045。
28、 主控制电路采用STM32F103CBT6芯片, 设计三个通信接口, 即对外调试接口及两个 UART接口; 其中STM32F103CBT6芯片采用Cortex-M3 ARM内核, 主频为72MHz; 对外调试接口 连接至产品对外接插件上, 实现主节点终端的程序升级及调试功能; UART1连接至主RS422 接口电路, 实现与主外部设备的串口通信功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2.25Mb/s; UART2连接至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实现数据收发功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4.5Mb/s。 0046 从节点终端包括从控制电路、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从RS422接口电路及从电源电 路; 0047 从P。
29、LC载波通信电路: 与28V直流供电线连接; 通过28V直流供电线接收组网指令, 实现入网; 通过28V直流供电线接收主节点终端发送的通信频段、 主外部设备信息载波数 据, 转发给从控制电路; 将从外部设备信息载波数据通过28V直流供电线发送给主节点终 端; 0048 从控制电路: 接收主节点终端发送的通信频段, 并将自身通信频段调至主节点终 端发送的通信频段; 接收主节点终端发送的主外部设备信息载波数据, 经从RS422接口电路 转发给该从节点终端连接的从外部设备; 接收从RS422接口电路转发的从外部设备信息, 将 其转化为载波数据发送给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0049 从RS422接口电。
30、路: 与从外部设备相连, 将从外部设备发送的信息转发给从控制电 路, 并将从控制电路接收的载波数据发送给从外部设备; 0050 从电源电路: 接收28V直流供电线的供电, 将其进行一次电源转换, 得到12V电压, 为从PLC载波通信电路供电, 同时将12V电压进行二次电源转换, 获得3.3V电压, 为从PLC载 波通信电路、 从控制电路和从RS422接口电路供电。 0051 当从节点终端作为中继通信节点时,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将主节点终端发送的载 波数据通过28V直流供电线转发给相应从节点终端的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0052 从控制电路与从PLC载波通信电路之间数据传输的通信数率最高达3M。
31、bps。 0053 如图2所示, 主节点终端中的主控制电路和从节点终端中的从控制电路结构相同,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1010213 A 7 均采用STM32F103CBT6芯片, 设计三个通信接口, 即对外调试接口及两个UART接口; 其中 STM32F103CBT6芯片采用Cortex-M3 ARM内核, 主频为72MHz, 该芯片共48个引脚, 体积小, 运 算及接口资源丰富; 对外调试接口连接至产品对外接插件上, 实现相应终端的程序升级及 调试功能; 0054 主控制电路的UART1连接至主RS422接口电路, 实现与主外部设备的串口通信功 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2.25M。
32、b/s; UART2连接至主PLC载波通信电路, 实现数据收发功能, 其 最大通信速率达4.5Mb/s。 0055 从控制电路的UART1连接至从RS422接口电路, 实现与从外部设备的串口通信功 能, 其最大通信速率达2.25Mb/s; UART2连接至从PLC载波通信电路, 实现数据收发功能, 其 最大通信速率达4.5Mb/s。 0056 如图3所示,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包括晶振、 PSRAM、 PLC芯片(HZ3001)、 模拟前端芯 片(PA1450)及信号调理及耦合电路。 0057 HZ3001芯片集成了两个32位RISC-内核CPU, 内置PLC MAC、 基于OFDM调制解调的。
33、 PLC PHY、 模拟前端(AFE)及各类外围接口(如UART、 SPI、 I2C等), 通过外部模拟前段芯片 PA1450进行放大处理, 并配备PSRAM芯片扩充芯片运行内存容量。 0058 信号调理电路主要完成PLC信号滤波、 耦合、 浪涌抑制等功能。 0059 如图4所示, 从PLC载波通信电路包括晶振、 PLC芯片(HZ3011)及信号调理及耦合电 路。 不配备外部模拟前段芯片PA1450和PSRAM芯片。 0060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和从PLC载波通信电路的立体结构如图5所示, 尺寸为70mm (长)*63mm(宽)*28mm(高)。 0061 本发明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的技术。
34、指标如表1所示: 0062 表1终端主要技术指标 0063 序号指标名称具体指标 1通信速率1Mb/s 2拓扑结构总线结构 3调制方式PLC宽带载波 4编码方式OFDM 5通信距离200米 6供电电压28V4V 7供电电流0.15A 8重量0.15kg 0064 本发明终端需要与指定的外部设备绑定在一起并指定自身ID, 设备之间的数据透 传需要指定对方的ID号。 0065 当主外部设备需向某个从外部设备2发送数据时, 主节点终端的控制电路首先解 析并识别主外部设备通过主RS422接口电路发送的数据帧, 然后将该数据帧作为数据段打 包成主PLC载波通信电路识别的数据帧格式(该数据帧含从外部设备2。
35、的MAC地址)发送至主 PLC载波通信电路, 主PLC载波通信电路将打包后的数据发送至28V直流供电线上, 与从外部 设备对应的从节点终端的从PLC载波通信电路接收到与自身ID匹配的数据后, 将其发送给 从控制电路, 从控制电路提取除其中的数据段数据后, 最终转发至从外部设备, 完成数据透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1010213 A 8 传功能。 0066 本发明还可以根据需求去掉主控制电路和从控制电路, 直接使用主PLC载波通信 电路或从PLC载波通信电路与RS422接口电路连接, 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通信延迟。 0067 本发明首次实现基于28V直流供电线的飞行器电气系统宽带载波自组网通信, 从 而降低了线缆网的复杂度, 进而降低了飞行器的重量和体积。 同时本发明通信终端通信时, 能够兼容飞行器电气系统, 不影响飞行器电气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 0068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1010213 A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0 CN 111010213 A 10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1 CN 111010213 A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2 CN 111010213 A 12 。
- 内容关键字: 飞行器 电气 系统 通信 终端
农业育苗盘.pdf
污水厂处理用空气介入的药剂搅拌装置.pdf
选粉机.pdf
氧气管收纳装置.pdf
中频感应电炉冷炉装置.pdf
玩具变形车.pdf
复合纤维的快速烘干装置.pdf
可折叠伸缩式电井盖板提升转运装置.pdf
过滤元件旋转焊接装置的接电模块.pdf
漂染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备.pdf
具有旋转装饰部件的玩具泡泡棒.pdf
LED光源模组.pdf
用于标液精确取样装置.pdf
用于制备二氧化碳吸附储存材料的装置.pdf
节能保温断桥铝合金型材.pdf
多节联动节距机构.pdf
气体防倾倒运输装置.pdf
条装食品的整理机.pdf
石墨型钛合金底注式浇注排气系统.pdf
大挠度伸缩闸阀.pdf
薄膜吹塑用冷却装置.pdf
红外图像超分辨重建系统及方法.pdf
数码云相框智能照片优化处理系统.pdf
玄武岩纤维管材检测装置及方法.pdf
桥梁梁板加固焊接设备.pdf
宽范围任意频点的时频参数综合测方法.pdf
高分子颗粒筛选系统.pdf
纳米硅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气浮轴承刚度测试装置.pdf
金属软管与燃气灶的连接结构.pdf
基于点云深度学习的机械零部件装配特征测量方法.pdf
基于车身颜色的车辆事故预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微波炉及其控制方法.pdf
重负荷滑动轴承的润滑材料.pdf
一种甲醇、汽油混合燃料油及其生产方法.pdf
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山茱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深度油炸豆泡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工业硫酸酸洗废液治理系统.pdf
臭氧与高锰酸钾联用氧化助凝方法.pdf
一种利用磁化促进水合物生成的新方法.pdf
负离子水净化活化抗菌抑菌组合物、其粒状产品及制法.pdf
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产生该抗体的杂交瘤和含此抗体的检测试剂及其用途.pdf
一种胶结材粉煤灰活性激发剂.pdf
在模内完成表面覆膜装饰面的塑料件及其制作方法.pdf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铂配合物.pdf
一种喷射沉积成形SI-AL合金的制备方法.pdf
生物可降解缓蚀阻垢剂聚天冬氨酸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纤维素溶剂及其用途.pdf
回收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安全的伞形飞行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