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布的制备方法.pdf
《疏水布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疏水布的制备方法.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181238.8 (22)申请日 2019.11.27 (71)申请人 浙江乔治白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25400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平瑞公 路588号 (72)发明人 黄益品池也杨寿敏谢芙蓉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3289 代理人 姚宇吉 (51)Int.Cl. D06M 13/207(2006.01) D06M 13/256(2006.01) D06M 13/144(2006.01) D06M 13/419(2006.01) 。
2、D06M 10/02(2006.01) D06M 10/08(2006.01) D06M 11/46(2006.01) D06M 11/44(2006.01) D06M 11/79(2006.01) D06M 15/564(2006.01) D06M 15/643(2006.01) D06M 15/53(2006.01) D06M 10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 步骤, 将柠檬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加 热至3545, 将纺织纤维置于上述混合液中 以2。
3、0KHz的超声波处理5min10min, 然后在将纺 织纤维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处理10min 15min;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二氧化 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及二氧化锌颗粒混合涂覆 在纺织纤维上, 再将纺织纤维织成布, 所获得的 布匹具有良好的疏水性以及抗静电性能, 不易沾 水及灰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11005217 A 2020.04.14 CN 111005217 A 1.一种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柠檬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去离子水按比例 混合加热至3545, 将纺织纤维置于上述混。
4、合液中以20KHz的超声波处理5min 10min, 然后在将纺织纤维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处理10min15min; S2: 将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 去离子 水按比例混合加热至5060, 然后将经过步骤S1处理过的纺织纤维置于上述混合液中 浸渍10min15min, 浸渍完成后在55的条件下烘干; S3: 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纺织纤维依次用0.05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以及水喷淋, 喷淋 完成后烘干; S4: 将经过步骤S3处理的纺织纤维织成布; S5: 将柠檬酸钠、 柠檬酸、 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油、 乙氧基月桂酷胺、 去离子水。
5、及乙 醇按比例混合成处理液, 维持处理液的温度为4050, 将布置于处理液中浸轧处理 20min30min; S6: 将经过步骤S5处理的布用水淋洗后烘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柠檬酸纳、 十二烷基苯磺 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 3: 1: 2: 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 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 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 2: 1: 1: 1: 8: 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
6、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 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以及去离子水的混合顺序为先将丙烯酸、 乙 酸以及聚氨酯树脂倒进去离子水中, 然后一边搅拌液体一边加入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 颗粒及二氧化锌颗粒三者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柠檬酸钠、 柠檬酸、 氨基聚 二甲基硅氧烷、 硅油、 乙氧基月桂酷胺、 去离子水及乙醇的质量比为2: 2: 3: 2: 3: 100: 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轧处理的轧车的转速为 10r/min-15r/min, 轧余率为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
7、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织纤维为棉纤维与麻纤 维组合在一起的混合纺织纤维, 且所述棉纤维与麻纤维的质量比为1: 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织纤维浸渍完成后将其 置于温度为55的真空干燥机中烘干。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所述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及去离子水混 合后, 添加若干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当 所述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
8、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 去离子水及 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混合后添加若干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005217 A 2 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许多衣物都是采用疏水布料来制备, 采用疏水布料制得的衣服具有良好的抗 水性, 具有抗水性的布料常常被用于制作登山衣等具有防水功能的衣服。 0003 专利CN100595373A提供了一种超疏水布料的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选用柠檬酸和氯 金酸混合对棉纤维布料进行浸渍, 浸渍完成后将布料转移至烘箱中加热, 加热完。
9、成后再将 布料浸入十二烷基硫醇的乙醇溶液中68小时即可。 这种制备方法需要使用氯金酸作为原 料, 而氯金酸一则成本比较高, 二则在储运的过程中极易分解, 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 S1: 将柠檬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去离子水按 比例混合加热至3545, 将纺织纤维置于上述混合液中以20KHz的超声波处理5min 10min, 然后在将纺织纤维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处理10min15min; 00。
10、08 柠檬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去离子水按比例混 合所配成的是清洗柔顺剂, 其作用是将纺织纤维表面的油脂等污物清洗干净, 并且使得纺 织纤维更加柔顺; 去离子水的作用是洗去纺织纤维上残留的柠檬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 0009 S2: 将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 去 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加热至5060, 然后将经过步骤S1处理过的纺织纤维置于上述混合 液中浸渍10min15min, 浸渍完成后在55的条件下烘干; 0010 步骤S2的作用是在纺织纤维上涂覆一层疏水纳米颗粒; 二。
11、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 颗粒以及二氧化锌颗粒都是纳米级的颗粒, 具有良好的疏水性, 本步骤中的作用是将疏水 纳米颗粒涂覆在纺织纤维上, 使得每一根纺织纤维都具有了一定的疏水性; 0011 S3: 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纺织纤维依次用0.05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以及水喷淋, 喷淋完成后烘干; 0012 步骤3的作用是洗去纺织纤维上残留的丙烯酸以及乙酸, 水喷淋的作用是清洗纺 织纤维; 0013 S4: 将经过步骤S3处理的纺织纤维织成布; 0014 S5: 将柠檬酸钠、 柠檬酸、 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油、 乙氧基月桂酷胺、 去离子水 及乙醇按比例混合成处理液, 维持处理液的温度为4050,。
12、 将布置于处理液中浸轧处 理20min30min;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005217 A 3 0015 因为纺织纤维在经过步骤S2之后, 其柔顺性降低, 纺织纤维被织成布后, 需要提高 其柔顺性, 步骤S5中的各个配方组合再一起成表面处理剂, 布匹在该表面处理剂中浸轧后 可以提高布匹的柔顺度并使得布匹具有一定的抗静电能力, 使得灰尘不易粘到布匹表面; 0016 S6: 将经过步骤S5处理的布用水淋洗后烘干。 0017 可选的, 所述柠檬酸纳、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去离 子水的质量比为1: 3: 1: 2: 30。 0018 可选的, 所述丙烯酸、 。
13、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 树脂、 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 2: 1: 1: 1: 8: 100。 0019 可选的, 所述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 树脂以及去离子水的混合顺序为先将丙烯酸、 乙酸以及聚氨酯树脂倒进去离子水中, 然后 一边搅拌液体一边加入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及二氧化锌颗粒三者的混合物。 0020 采用上述配比方法是为了使得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及二氧化锌颗粒在混 合液中均匀分布。 传统的疏水布料一般只是在表面涂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本方案中采用 三种颗粒混合在一起的方式涂覆, 相对。
14、于传统单料涂覆, 不同种类之间的颗粒以电荷相互 作用的方式交联, 颗粒之间形成交联后对水分子的排斥更加强烈, 纤维表面更不易沾水。 0021 可选的, 所述柠檬酸钠、 柠檬酸、 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油、 乙氧基月桂酷胺、 去 离子水及乙醇的质量比为2: 2: 3: 2: 3: 100: 50。 0022 可选的, 所述浸轧处理的轧车的转速为10r/min-15r/min, 轧余率为80。 0023 可选的, 所述纺织纤维为棉纤维与麻纤维组合在一起的混合纺织纤维, 且所述棉 纤维与麻纤维的质量比为1: 1。 0024 棉纤维的舒适性比麻纤维强, 而麻纤维的强度比棉纤维强, 采用棉纤维与麻纤维。
15、 混合的方式得到强度高、 舒适性高的布匹。 0025 可选的, 所述纺织纤维浸渍完成后将其置于温度为55的真空干燥机中烘干。 0026 采用真空烘干相对于常压下烘干具有如下优势: 1、 烘干速度块; 2、 减少烘干过程 中聚氨酯的挥发, 可以提高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及二氧化锌颗粒在纺织纤维表面 的附着强度。 0027 可选的, 还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所述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 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及去离子水混合后, 添加若干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0028 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整个溶液的粘稠度, 使得在较低粘稠 度的前提下将更。
16、多的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及二氧化锌颗粒黏附到纺织纤维上。 0029 可选的, 还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当所述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 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 去离子水及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混合后添加若干所述脂 肪醇聚氧乙烯醚。 0030 添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为了增强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及二氧化锌颗粒 的渗透强度, 使得纺织纤维中渗入更多地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及二氧化锌颗粒。 003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及二氧化锌颗粒混合 涂覆在纺织纤维上, 再将纺织纤维织成布, 所获得的布匹具有良好的疏水性以及抗静。
17、电性 能, 不易沾水及灰尘。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005217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各实施例, 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0033 实施例1 0034 一种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0035 S1: 将柠檬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去离子水按 质量比为1: 3: 1: 2: 30的比列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40, 将纺织纤维(由棉纤维与麻 纤维撮合在一起形成, 棉纤维与麻纤维的质量比为1: 1)置于上述混合液中以20KHz的超声 波处理5min, 然后在将纺织纤维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处理10min; 0036 S2: 将丙烯酸、 。
18、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 去 离子水按质量比为2: 2: 1: 1: 1: 8: 100的比例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50, 然后将经过 步骤S1处理过的纺织纤维置于上述混合液中浸渍10min, 浸渍完成后在55的真空干燥机 内烘干; 0037 S3: 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纺织纤维依次用0.05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以及水喷淋, 喷淋完成后烘干; 0038 S4: 将经过步骤S3处理的纺织纤维织成布; 0039 S5: 将柠檬酸钠、 柠檬酸、 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油、 乙氧基月桂酷胺、 去离子水 及乙醇按质量比为2: 2: 3: 2: 3:。
19、 100: 50的比例混合成处理液, 维持处理液的温度为40, 将 布置于处理液中浸轧处理20min; 0040 S6: 将经过步骤S5处理的布用水淋洗后烘干。 0041 实施例2: 0042 一种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0043 S1: 将柠檬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去离子水按 质量比为1: 3: 1: 2: 30的比列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45, 将纺织纤维(由棉纤维与麻 纤维撮合在一起形成, 棉纤维与麻纤维的质量比为1: 1)置于上述混合液中以20KHz的超声 波处理10min, 然后在将纺织纤维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处理20min; 0044 S2: 将。
20、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 去 离子水按质量比为2: 2: 1: 1: 1: 8: 100的比例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后再添加聚二甲基硅氧烷 溶液(每100g上述混合物添加1g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再加热至50, 然后将经过步骤S1 处理过的纺织纤维置于上述混合液中浸渍15min, 浸渍完成后在55的真空干燥机内烘干; 0045 S3: 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纺织纤维依次用0.05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以及水喷淋, 喷淋完成后烘干; 0046 S4: 将经过步骤S3处理的纺织纤维织成布; 0047 S5: 将柠檬酸钠、 柠檬酸、 氨基聚二甲基。
21、硅氧烷、 硅油、 乙氧基月桂酷胺、 去离子水 及乙醇按质量比为2: 2: 3: 2: 3: 100: 50的比例混合成处理液, 维持处理液的温度为50, 将 布置于处理液中浸轧处理20min; 0048 S6: 将经过步骤S5处理的布用水淋洗后烘干。 0049 实施例3: 0050 一种疏水布的制备方法 0051 S1: 将柠檬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异丙醇、 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以及去离子水按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005217 A 5 质量比为1: 3: 1: 2: 30的比列混合均匀,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40, 将纺织纤维(由棉纤维与麻 纤维撮合在一起形成, 棉纤维与麻纤维的。
22、质量比为1: 1)置于上述混合液中以20KHz的超声 波处理5min, 然后在将纺织纤维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处理15min; 0052 S2: 将丙烯酸、 乙酸、 二氧化硅颗粒、 二氧化钛颗粒、 二氧化锌颗粒、 聚氨脂树脂、 去 离子水按质量比为2: 2: 1: 1: 1: 8: 100的比例混合均匀, 然后再在上述混合物添加聚二甲基 硅氧烷溶液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每100g上述混合物添加1g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每100g 上述混合物添加0.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50, 然后将经过步骤S1处理 过的纺织纤维置于上述混合液中浸渍10min, 浸渍完成后在55的真空干燥机内烘。
23、干; 0053 S3: 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纺织纤维依次用0.05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以及水喷淋, 喷淋完成后烘干; 0054 S4: 将经过步骤S3处理的纺织纤维织成布; 0055 S5: 将柠檬酸钠、 柠檬酸、 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油、 乙氧基月桂酷胺、 去离子水 及乙醇按质量比为2: 2: 3: 2: 3: 100: 50的比例混合成处理液, 维持处理液的温度为40, 将 布置于处理液中浸轧处理20min; 0056 S6: 将经过步骤S5处理的布用水淋洗后烘干。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凡 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 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 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005217 A 6 。
- 内容关键字: 疏水 制备 方法
相机模块.pdf
具有防堵机构的浆水处理用滤筛装置.pdf
打包设备.pdf
可回收动脉瘤辅助支架及输送系统.pdf
电梯井道相邻房间的复合隔声墙体构造.pdf
灯具的免接电线的导电铜片触点结构.pdf
管式反应器.pdf
陶瓷纤维管.pdf
留孔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送料机构.pdf
玻璃装饰条组装装置.pdf
电缆抗拉强度检测装置.pdf
电网建设的架线机.pdf
家电玻璃多向磨边机.pdf
用于土壤肥料的均匀泼洒机构.pdf
漏电电流检测仪及防护组件.pdf
洁净室多重复合杀菌过滤风口结构.pdf
纸垛自动整理装置.pdf
有机废气、有机废液及烟气的协同处理系统.pdf
铜锭抛光用夹具.pdf
指纹取景器.pdf
新型电动自楔式安全制动器.pdf
新型血糖试纸盒.pdf
中远距离传输零中频接收机电路.pdf
纳米铁强化磺胺废水厌氧消化的方法.pdf
鱼缸除垢机器人.pdf
可变形手持便携式三防平板电脑.pdf
步进电机散热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建筑施工降尘设备.pdf
防水防潮型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双边带光频梳的快速布里渊光学时域分析仪.pdf
合成传输器和压实工具以测试基于扫描的集成电路的方法.pdf
自动化测试凝胶化状态的测试方法.pdf
基于分析资源负荷识别项目关键资源的方法.pdf
自动涂覆装置.pdf
极向磁光克尔谱和磁圆二向色性谱同步测量系统.pdf
一种检测复合材料整体结构内腔的探头及超声扫查方法.pdf
光纤熔接部的加强部件和加强方法.pdf
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pdf
基于多尺度韦伯局部特征和分层决策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pdf
用于近眼显示器的动态有孔波导.pdf
一种实现快速移动检测的方法和装置.pdf
一种樱桃树冠层树枝生长状态的检测方法.pdf
血细胞形态多模式图像筛选方法.pdf
磁头及其制造方法、磁头折片组合及磁盘驱动器.pdf
图像增强装置和方法.pdf
用于等离子体观察的暗场纳米光谱电化学检测池.pdf
用于量化分子相互作用的结合和离解动力的装置和方法.pdf
一种补墙板.pdf
一种用于机器视觉自动标定的主动发光式标靶及其标定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