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pdf
《小型化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化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338793.7 (22)申请日 2019.12.23 (71)申请人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 道新乔围工业区新发路5号 (72)发明人 付迎华梁启新韦鹏马龙 刘月泳卓群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218 代理人 袁燕清童海霓 (51)Int.Cl. H03H 7/09(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小型化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 (57)摘要 一种小型化叠层片式耦合带通。
2、滤波器, 本发 明公开一种新型小型化的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 波器, 该带通滤波器采用半集总参数半微波分布 式设计结构。 本发明耦合带通滤波器采用集中参 数构成谐振器, 以及集中参数谐振器在高频率下 体现的微波耦合特性, 谐振器之间应用微波分布 式耦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LTCC (低 温共烧陶瓷) 技术为基础, 采用半集总参数 半微 波分布式结构耦合模型设计实现叠层片式耦合 带通滤波器。 本发明有效降低了滤波器内部全部 为集中参数的复杂结构, 简化了滤波器的设计与 制造的复杂度, 且具有低损耗、 高抑制、 高可靠 性、 低成本和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等优点, 另外 还适应了新的电子元件。
3、集成化、 小型化的发展趋 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111010107 A 2020.04.14 CN 111010107 A 1.一种小型化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基体, 设于基体外侧的输 入端、 输出端、 接地端和设置在基体内部的电路层, 所述的电路层共有六层, 分别为: 第一层: 在陶瓷介质基板最上层印制有金属平面导体, 包括有组成电感的第一层第一 导体、 第一层第二导体、 第一层第三导体、 第一层第四导体、 第一层第五导体和第一层第六 导体; 其中第一层册第一导体和第一层第六导体分别单独组成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 的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分。
4、别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 第二层: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 第三层: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和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 体, 且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和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共同与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组 成第八电容; 第四层: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 第四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 体和第四层第四金属平面导体; 其中第四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与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 组成第一电容,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体与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组成第二电容; 第四 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与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及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共同组成第九电 容,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
5、导体与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及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共同组成 第七电容; 第五层: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 且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与第 一金属平面导体 第四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体和第四层第四金属 平面导体组成第三电容 第四电容 第五电容 第六电容; 第六层: 在陶瓷介质内部填充有六个第六层金属孔, 所述的第六层金属孔组成第七电 感, 将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连接至接地端; 所述的基体内部还设有第一金属孔 第二金属孔、 第三金属孔 第四金属孔、 第五金属 孔、 第六金属孔、 第七金属孔和第八金属孔, 所述的第一层第二导体和第一金属孔 第二金 属孔组成第三电感, 第一。
6、层第三导体和第三金属孔 第四金属孔组成第四电感, 所述的第一 层第四导体和第五金属孔、 第六金属孔组成第五电感, 第一层第五导体和第七金属孔和第 八金属孔组成第六电感。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010107 A 2 一种小型化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小型化的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 主要用于在通信系统中 的收发链路中用来发射和接收信号。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领域, 通讯产品功能越来越多, 可用的频谱资源尤为重要, 此时需要各种频 段的滤波器来分离不同的信号。 在通讯产品设计中, 可以采用分立的低通滤波器处理不同 频段的输入信号, 采用LTC。
7、C技术制作的片式低通滤波器具有高可靠性、 低插损、 高选择性、 体积小、 重量轻、 易于集成、 低成本等优点, 适合大规模生产, 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发明内容 0002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小型化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 该带通滤波器采用半集总 参数半微波分布式设计结构。 本发明耦合带通滤波器采用集中参数构成谐振器, 以及集中 参数谐振器在高频率下体现的微波耦合特性, 谐振器之间应用微波分布式耦合。 0003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化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 包括有基体, 设于基体外侧的输入端、 输出端、 接地端和设置在基体内部的电路层, 所述的电路层共有六层, 分别为: 第一层:。
8、 在陶瓷介质基板最上层印制有金属平面导体, 包括有组成电感的第一层第一 导体、 第一层第二导体、 第一层第三导体、 第一层第四导体、 第一层第五导体和第一层第六 导体; 其中第一层册第一导体和第一层第六导体分别单独组成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所述 的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分别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 第二层: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 第三层: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和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 体, 且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和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共同与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组 成第八电容; 第四层: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 第四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 。
9、体和第四层第四金属平面导体; 其中第四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与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 组成第一电容,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体与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组成第二电容; 第四 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与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及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共同组成第九电 容,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体与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及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共同组成 第七电容; 第五层: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 且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与第 一金属平面导体 第四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体和第四层第四金属 平面导体组成第三电容 第四电容 第五电容 第六电容; 第六层: 在陶瓷介质内部填充有六个第六层金属孔,。
10、 所述的第六层金属孔组成第七电 感, 将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连接至接地端;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010107 A 3 所述的基体内部还设有第一金属孔 第二金属孔、 第三金属孔 第四金属孔、 第五金属 孔、 第六金属孔、 第七金属孔和第八金属孔, 所述的第一层第二导体和第一金属孔 第二金 属孔组成第三电感, 第一层第三导体和第三金属孔 第四金属孔组成第四电感, 所述的第一 层第四导体和第五金属孔、 第六金属孔组成第五电感, 第一层第五导体和第七金属孔和第 八金属孔组成第六电感。 000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LTCC (低温共烧陶瓷) 技术为基础, 采用半集总参 数 半微。
11、波分布式结构耦合模型设计实现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 本发明有效降低了滤 波器内部全部为集中参数的复杂结构, 同时利用微波分布式耦合结构的特点巧妙的消除了 第一与第三号谐振器之间、 第二与第四号谐振器之间的空间耦合, 简化了滤波器的设计与 制造的复杂度, 且具有低损耗、 高抑制、 高可靠性、 低成本和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等优点, 另 外还适应了新的电子元件集成化、 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0005 图1为本发明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层电路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层电路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层电。
12、路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层电路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层电路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六层电路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07 请参照图1, 图1是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等效电路图, 信号由1端口通过第一电 感 (L1) 馈入信号后经由滤波器部分过滤信号后通过第二电感 (L2) 输出到2端口; 滤波器部 分由第三电感 (L11) 及第三电容 (C11) 组成的第一谐振器, 第四电感 (L22) 、 第第四电容 (C22) 组成第二谐振器, 第五电感 (L33) 、 第五电容 (C33) 组成第三谐振。
13、器, 第六电感 (L44) 、 第六电容 (C44) 组成第四谐振器; 第一谐振器与第二谐振器及第三号谐振器与第四号谐振 器通过第一电容 (C1) 及第二电容 (C2) 产生耦合传输信号, 第二谐振器与第三谐振器通过互 耦合第一电感 (L1) 和第二电感 (L2) 传输信号, 四个谐振器通过第七电容 (CS13) 、 第九电容 (CS24) 、 第八电容 (CS14) 产生相互耦合, 且通过第七电感 (LS) 接地, 形成通带外的传输零 点, 有效的提高了滤波器的阻带衰减。 0008 请参照图2, 图2是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的外观结构, 左图为俯视图, 右图为仰 视图; 其中P1为信号的输入。
14、端、 P2为信号的输出端、 GND为接地端。 0009 叠层片式耦合带通滤波器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 电路结构分布在陶瓷基体内部。 电 路结构一共有6层, 下面结合图4-9对这6层进行说明。 0010 第一层, 请参照图4, 在陶瓷介质基板最上层印制有金属平面导体, 分别为组成电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010107 A 4 感的第一层第一导体 (101) 、 第一层第二导体 (102) 、 第一层第三导体 (103) 、 第一层第四导 体 (104) 、 第一层第五导体 (105) 和第一层第六导体 (106) ; 其中第一层第一导体 (101) 单独 组成图1中第一电感 (L1)。
15、 , 第一层第六导体 (106) 单独组成第二电感 (L2) , 第一电感 (L1) 和 第二电感 (L2) 分别连接输入端口P1和输出端口P2; 第一层第二导体 (102) 和金属孔 (V11) V12组成原理图中的电感L11, 第一层第三导体 (103) 和第三金属孔 (V21) 第四金属孔 (V22) 组成第四电感 (L22) , 第一层第四导体 (104) 和第五金属孔V31、 第六金属孔V32组成第五电 感 (L33) , 第一层第五导体 (105) 和第七金属孔 (V41) 和第八金属孔 (V42) 组成第六电感 (L44) 。 0011 第二层, 请参照图5,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
16、制有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 (201) ; 第三层, 请参照图6,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 (301) 和第三 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 (302) , 且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 (301) 和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 (302) 共同与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 (201) 组成原理图中的第八电容 (CS14) ; 第四层, 请参照图7,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第一金属平面导体 (401) 第四层第二金 属平面导体 (402)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体 (403) 和第四层第四金属平面导体 (404) ; 其中 第四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 (402) 与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 (301) 组成原。
17、理图中的第一电 容 (C1) ,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体 (403) 与第三层金属平面导体 (302) 组成原理图中的电容 (C2) ; 金属平面导体402与第三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 (302) 及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 (201) 共 同组成原理图中的第九电容 (CS24) , 第四层第三金属平面导体 (403) 与第三层第一金属平 面导体 (301) 及第二层金属平面导体 (201) 共同组成原理图中第七电容 (CS13) 。 0012 第五层, 请参照图8, 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 (501) , 且第五 层金属平面导体 (501) 与第一金属平面导体 (401) 第四层第二。
18、金属平面导体 (402) 第四层 第三金属平面导体 (403) 和第四层第四金属平面导体 (404) 组成第三电容 (C11) 第第四电 容 (C22) 第五电容 (C33) 第六电容 (C44) 。 0013 第六层, 请参照图9, 在陶瓷介质内部填充六个金属孔 (601) , 这些金属孔 (601) 组 成原理图中电感 (LS) , 将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 (501) 连接至产品外部GND接地端。 0014 在陶瓷介质内部, 第一金属孔 (V11) 第三金属孔 (V21) 第五金属孔V31 第七金属 孔 (V41) 贯穿1 2 3 4层陶瓷介质基板; 第二金属孔V12 第四金属孔 (V22)。
19、 第六金属孔V32 第八金属孔 (V42) 贯穿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和第五层。 0015 第一层第二导体 (102) 与第一金属孔 (V11) 第二金属孔V12及第四层第一金属平 面导体 (401) 与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 (501) 组成第一谐振器; 第三层第一金属平面导体 (301) 与第三金属孔 (V21) 第四金属孔 (V22) 及第四层第二金属平面导体 (402) 与金属平面 导体501组成第二谐振器; 金属平面导体104与第五金属孔 (V31) (V32) 及金属平面导体 (403) 与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 (501) 组成第三谐振器; 第一层第五导体 (105) 与第七金属孔 (V。
20、41) 第八金属孔 (V42) 及第四层第四金属平面导体 (404) 与第五层金属平面导体 (501) 组 成第四谐振器。 0016 第一层第三导体 (103) 与第三金属孔 (V21) 第四金属孔 (V22) 及第一层第四导体 (104) 与第五金属孔 (V31) 第六金属孔 (V32) 组成第二、 第三号谐振器之间互耦合第一电感 (L1) 和第二电感 (L2) 。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010107 A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111010107 A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111010107 A 7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111010107 A 8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111010107 A 9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111010107 A 10 。
- 内容关键字: 小型化 叠层片式 耦合 带通滤波器
纳米气泡布面除油预缩设备.pdf
半导体老化冷热测试装置.pdf
RFID芯片剪切力测试仪.pdf
可按摩式颈托睡眠头枕及汽车座椅.pdf
汽车点火装饰圈.pdf
起落架部件机加工同心度辅助工装.pdf
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装置.pdf
施工物料分筛装置.pdf
鸡粪螺旋挤出设备.pdf
用于分砖的压砖装置.pdf
故障电池包防护箱.pdf
耐磨型泥沙挖掘齿.pdf
阀门锁盖设备.pdf
用于多肽固相合成的后处理系统及多肽固相合成设备.pdf
高压线圈导线拉紧装置.pdf
可调式带锯机切割辅助工装.pdf
温度压力一体化检测的波码通信控制装置.pdf
屋面防水卷材辅助施工设备.pdf
桥梁支座变形角度测量装置.pdf
便于冷却烘干的塑料玩具注塑机.pdf
防护插板.pdf
基于特征融合Transformer的多对比度核磁共振图像超分辨率方法.pdf
复叠制冷压缩机组.pdf
盾构管片拼装定位分体测量装置.pdf
自组装多肽RAKA 16的合成方法.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掘进机姿态分项预测方法.pdf
宫颈TCT切片的多类型细胞核标注及多任务处理方法.pdf
基于自然资源工程勘测面积的测量装置.pdf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质电厂燃烧控制决策优化方法及系统.pdf
低功率的医院污水处理装置.pdf
基于FV-MViT的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及相关介质.pdf
一种托盘架.pdf
一种用于猪牛口蹄疫疫苗的双相纳米乳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pdf
一种用于儿科解热镇痛的中药组合物.pdf
一种含天然矿物彩泥的粉底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辅助治疗腱鞘囊肿的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使用方便的急诊内科担架.pdf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抗破坏口服阿片样激动剂.pdf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甲状腺癌骨转移疼痛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用于抑制和/或治疗神经纤维瘤及相关肿瘤的材料和方法.pdf
一种电动轮椅车.pdf
一种治疗淋巴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药剂科取药用挎盒.pdf
一种胸外科病床.pdf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pdf
治疗失眠的中药制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