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0619809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8.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212400.0 (22)申请日 2020.11.03 (71)申请人 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安缆大 道1号 (72)发明人 韩俊宝周俊朱道进朱元忠 陈安鹏郑斌陶恒莹高美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66 代理人 王林华 (51)Int.Cl. H01B 7/17(2006.01) H01B 7/282(2006.01) H01B 7/288(2006.01) H01B 7/28(2006.。

2、01) H01B 7/04(2006.01) H01B 7/18(2006.01) H01B 7/29(2006.01) H01B 13/00(2006.01) H01B 13/3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涉及电缆技术领域, 其包括外护套, 所述外护套 内包裹有钢丝铠装, 所述钢丝铠装内包裹有防磨 层, 所述防磨层内包裹有成缆束缚层, 所述成缆 束缚层内固定连接有Y字型分隔层, 所述Y字型分 隔层将成缆束缚层分隔成三个填充室, 且每个填 充室内均设置有合金铅套。 该控制电缆及其制备 工艺, 通过在成缆。

3、束缚层内设置Y字型分隔层, 继 而将成缆束缚层分隔成三个填充室, 对三组导线 进行分室放置, 进而避免了控制电缆外皮受到破 损水沿着故障点进入控制电缆内部时, 三组导线 之间相互渗透的问题, 对其他两组导线起到一定 的保护作用, 以提高该控制电缆的使用寿命, 减 少控制电缆的维护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12271020 A 2021.01.26 CN 112271020 A 1.一种控制电缆, 包括外护套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护套 (1) 内包裹有钢丝铠装 (2) , 所述钢丝铠装 (2) 内包裹有防磨层 (3) , 所述防磨层 (3) 内包裹有成缆束。

4、缚层 (4) , 所述成缆 束缚层 (4) 内固定连接有Y字型分隔层 (5) , 所述Y字型分隔层 (5) 将成缆束缚层 (4) 分隔成三 个填充室, 且每个填充室内均设置有合金铅套 (7) , 且每个填充室内均填充有填充条 (6) , 所 述填充条 (6) 包裹在合金铅套 (7) 的外表面, 所述合金铅套 (7) 内包裹有半导电阻水层 (8) , 所述半导电阻水层 (8) 内包裹有XLPE绝缘层 (9) , 所述XLPE绝缘层 (9) 内包裹有导体屏蔽层 (10) , 所述导体屏蔽层 (10) 内包裹有导体 (1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屏蔽层 。

5、(10) 以聚乙烯为 基料加碳黑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电阻水层 (8) 由半导电 阻水带缠绕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金铅套 (7) 、 半导电阻水层 (8) 、 XLPE绝缘层 (9) 和导体屏蔽层 (10) 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电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Y字型分隔层 (5) 具有阻燃耐 腐蚀性。 6.一种控制电缆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S1、 首先在导体 (11) 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导体屏蔽层 (10) , 接着在导体屏蔽层 (10) 的外 表面包裹一层XLPE绝缘。

6、层 (9) , 之后在XLPE绝缘层 (9) 的外表面缠绕半导电阻水带以形成半 导电阻水层 (8) , 而后在半导电阻水层 (8) 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合金铅套 (7) ; S2、 然后将S1中包裹完成的线组逐一放入由Y字型分隔层 (5) 分隔成三个填充室内, 接 着逐一在三个填充室内填入填充条 (6) , 之后利用绕包机在成缆束缚层 (4) 的外表面缠绕一 层防腐层 (3) , 而后通过铠装设备将钢丝铠装 (2) 套在防腐层 (3) 的外表面; S3、 最后通过挤塑设备将外护套 (1) 套接在钢丝铠装 (2) 的外表面, 完成控制电缆的生 产。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27102。

7、0 A 2 一种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控制电缆是适用于工矿企业、 能源交通部门、 供交流额定电压450/750伏以下控 制、 保护线路等场合使用的聚氯乙烯绝缘、 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 控制电缆线路常见的故 障有机械损伤、 绝缘损伤、 绝缘受潮、 绝缘老化变质、 过电压、 电缆过热故障等。 0003 控制电缆绝缘受潮则是我们常见的故障之一, 绝缘受潮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 随 着控制电缆时间的增长, 难免会有水汽渗入控制电缆内; 在电缆的正常运行中, 如果因某 种原因发生击穿等故障时, 电缆沟中。

8、的积水便会沿着故障点进入控制电缆内部, 当发生此 类事故时, 控制电缆绝缘遭严重破坏, 也会造成电缆进水, 且在电缆进水后, 在电场的作用 下, 会发生老化现象, 导致电缆击穿。 0004 现有的控制电缆内的几组导线均包裹在同一个成缆束缚层内, 在控制电缆的外皮 受到破损时, 水便会沿着故障点进入控制电缆内部, 这样就会造成导线之间相互渗透, 继而 使控制电缆内的导线发生受潮现象, 使得控制电缆的绝缘受到严重破坏, 影响电缆的使用 寿命。 发明内容 0005 (一)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解决了现有的控制 电缆内的几组导线均包裹在同一个成。

9、缆束缚层内, 在控制电缆的外皮受到破损时, 水便会 沿着故障点进入控制电缆内部, 这样就会造成导线之间相互渗透, 继而使控制电缆内的导 线发生受潮现象, 使得控制电缆的绝缘受到严重破坏, 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6 (二) 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电缆, 包括外护套, 所述外护套 内包裹有钢丝铠装, 所述钢丝铠装内包裹有防磨层, 所述防磨层内包裹有成缆束缚层, 所述 成缆束缚层内固定连接有Y字型分隔层, 所述Y字型分隔层将成缆束缚层分隔成三个填充 室, 且每个填充室内均设置有合金铅套, 且每个填充室内均填充有填充条, 所述填充条包裹 在合金铅套的。

10、外表面, 所述合金铅套内包裹有半导电阻水层, 所述半导电阻水层内包裹有 XLPE绝缘层, 所述XLPE绝缘层内包裹有导体屏蔽层, 所述导体屏蔽层内包裹有导体。 0007 优选的, 所述导体屏蔽层以聚乙烯为基料加碳黑组成。 0008 优选的, 所述半导电阻水层由半导电阻水带缠绕而成。 0009 优选的, 所述合金铅套、 半导电阻水层、 XLPE绝缘层和导体屏蔽层的横截面均为圆 形。 0010 优选的, 所述Y字型分隔层具有阻燃耐腐蚀性。 0011 一种控制电缆的制备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2271020 A 3 S1、 首先在导体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导体屏蔽层, 接。

11、着在导体屏蔽层的外表面包裹一层 XLPE绝缘层, 之后在XLPE绝缘层的外表面缠绕半导电阻水带以形成半导电阻水层, 而后在 半导电阻水层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合金铅套; S2、 然后将S1中包裹完成的线组逐一放入由Y字型分隔层分隔成三个填充室内, 接着逐 一在三个填充室内填入填充条, 之后利用绕包机在成缆束缚层的外表面缠绕一层防腐层, 而后通过铠装设备将钢丝铠装套在防腐层的外表面; S3、 最后通过挤塑设备将外护套套接在钢丝铠装的外表面, 完成控制电缆的生产。 0012 (三)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该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通过在成缆束缚层内设置Y字型分隔层, 继而将成缆束缚 层。

12、分隔成三个填充室, 对三组导线进行分室放置, 进而避免了控制电缆外皮受到破损水沿 着故障点进入控制电缆内部时, 三组导线之间相互渗透的问题, 对其他两组导线起到一定 的保护作用, 以提高该控制电缆的使用寿命, 减少控制电缆的维护成本。 0013 2、 该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通过设置合金铅套, 合金铅套具有完全不透水性, 能 够可靠地防止水分和潮气的侵入, 密封性能较好, 并且合金铅套不仅耐腐蚀性能好, 韧性也 比较好, 不影响控制电缆的可曲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控制电缆内导线的防潮性能, 避免控制 电缆老化现象, 保证控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4 3、 该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

13、通过设置半导电阻水层, 半导电阻水层, 具有吸湿性 强、 膨胀率大、 膨胀速率快的特点, 具有半导电特性, 能有效缓冲、 弱化电场强度,机械强度 高, 易于控制电缆绕包和纵包加工, 耐热性好, 瞬间耐温高, 控制电缆可在瞬间高温时保持 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外护套、 2钢丝铠装、 3防磨层、 4成缆束缚层、 5 Y字型分隔层、 6填充条、 7合 金铅套、 8半导电阻水层、 9 XLPE绝缘层、 10导体屏蔽层、 11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14、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如图1-2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电缆, 包括外护套1, 外护套1内 包裹有钢丝铠装2, 通过设置外护套1, 在加强绝缘性能的同时, 保护电缆不受机械损伤, 通 过设置钢丝铠装2, 以避免控制电缆内部的效用层在运输和安装时受到损坏, 钢丝铠装2内 包裹有防磨层3, 防磨层3内包裹有成缆束缚层4, 成缆束缚层4内固定连接有Y字型分隔层5, Y字型。

15、分隔层5将成缆束缚层4分隔成三个填充室, 其作用在于: 通过在成缆束缚层4内设置Y 字型分隔层5, 继而将成缆束缚层4分隔成三个填充室, 对三组导线进行分室放置, 进而避免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2271020 A 4 了控制电缆外皮受到破损水沿着故障点进入控制电缆内部时, 三组导线之间相互渗透的问 题, 对其他两组导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以提高该控制电缆的使用寿命, 减少控制电缆的 维护成本, 且每个填充室内均设置有合金铅套7, 通过设置合金铅套7, 合金铅套7具有完全 不透水性, 能够可靠地防止水分和潮气的侵入, 密封性能较好, 并且合金铅套7不仅耐腐蚀 性能好, 韧性也比较。

16、好, 不影响控制电缆的可曲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控制电缆内导线的防潮 性能, 避免控制电缆老化现象, 保证控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且每个填充室内均填 充有填充条6, 填充条6包裹在合金铅套7的外表面, 合金铅套7内包裹有半导电阻水层8, 通 过设置半导电阻水层8, 半导电阻水层8, 具有吸湿性强、 膨胀率大、 膨胀速率快的特点, 具有 半导电特性, 能有效缓冲、 弱化电场强度,机械强度高, 易于控制电缆绕包和纵包加工, 耐热 性好, 瞬间耐温高, 控制电缆可在瞬间高温时保持性能稳定, 半导电阻水层8内包裹有XLPE 绝缘层9, 其作用在于: XLPE绝缘层9在高温下具有很强的抗变形能力,。

17、 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 特性, XLPE绝缘层9内包裹有导体屏蔽层10, 通过设置导体屏蔽层10, 在导体11表面加一层 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 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 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 从而避免在导体与 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 导体屏蔽层10内包裹有导体11。 0019 导体屏蔽层10以聚乙烯为基料加碳黑组成, 半导电阻水层8由半导电阻水带缠绕 而成, 合金铅套7、 半导电阻水层8、 XLPE绝缘层9和导体屏蔽层1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Y字型 分隔层5具有阻燃耐腐蚀性。 0020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为: S1、 首先在导体11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导体屏蔽层10, 接着在导体屏蔽层10的外表面包。

18、 裹一层XLPE绝缘层9, 之后在XLPE绝缘层9的外表面缠绕半导电阻水带以形成半导电阻水层 8, 而后在半导电阻水层8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合金铅套7; S2、 然后将S1中包裹完成的线组逐一放入由Y字型分隔层5分隔成三个填充室内, 接着 逐一在三个填充室内填入填充条6, 之后利用绕包机在成缆束缚层4的外表面缠绕一层防腐 层3, 而后通过铠装设备将钢丝铠装(2)套在防腐层3的外表面; S3、 最后通过挤塑设备将外护套1套接在钢丝铠装(2)的外表面, 完成控制电缆的生产。 002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 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2271020 A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112271020 A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112271020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控制 电缆 及其 制备 工艺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6198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