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护理管理仪.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0601136 上传时间:2021-06-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0.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能护理管理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智能护理管理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智能护理管理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智能护理管理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护理管理仪.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237924.9 (22)申请日 2020.03.30 (71)申请人 闫焕霞 地址 255022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西路67号 (72)发明人 闫焕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李娜 (51)Int.Cl. F16M 11/04(2006.01) F16M 11/22(2006.01) F16F 15/067(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包括。

2、智 能护理管理仪本体以及固定安装于护理台上的 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有定位座, 固定座 上设有减震机构, 且固定座通过减震机构与定位 座连接, 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定位机构, 且智能护 理管理仪本体的底部通过定位机构定位固定在 定位座上;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于定位座顶部 的U型放置槽。 该智能护理管理仪, 能够稳固的定 位固定在定位座上, 以防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在 工作中由于碰撞或晃动而发生坠落的风险, 确保 了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的完好; 同时还具有良好 的减震效果, 能够避免智能护理管理仪因震动过 大而导致内部电子零部件的损坏, 大大保障了整 体的使用寿命寿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

3、页 附图3页 CN 111350919 A 2020.06.30 CN 111350919 A 1.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其特征在于, 包括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以及固定安装于护 理台上的固定座(3), 所述固定座(3)的上方设有定位座(2), 固定座(3)上设有减震机构, 且 固定座(3)通过减震机构与定位座(2)连接, 所述定位座(2)上设有定位机构, 且智能护理管 理仪本体(1)的底部通过定位机构定位固定在定位座(2)上;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于定位座(2)顶部的U型放置槽(200), 且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 (1)的底部定位设置于U型放置槽(200)内, 所述U型放置槽(200)的两侧。

4、内壁上均设有凹槽 (201), 凹槽(201)内活动安装有定位块(202), 且定位块(202)的一侧延伸至U型放置槽 (200)内并与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相抵接固定, 所述定位块(202)远离智能护理管理仪 本体(1)的一侧设有矩形槽(208), 所述凹槽(201)内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203), 步进电机 (203)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凸轮(204), 且凸轮(204)与矩形槽(208)靠近智能护理管理仪 本体(1)的一侧内壁相抵触, 所述凸轮(204)的两侧分别设有回位弹簧(205), 且回位弹簧 (205)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槽(208)靠近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的一侧内壁以及凹槽(。

5、201) 远离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于固定座(3)顶部的减震槽(300), 所述减震槽(300)底部内壁的 两侧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下立柱(312), 定位座(2)的底部两侧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上立柱 (302), 所述减震槽(300)内设有上横板(313)和位于上横板(313)下方的下横板(309), 且上 横板(313)和下横板(309)分别活动套接于上立柱(302)和下立柱(312)上, 所述上横板 (313)与下横板(309)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杆(308)固定连接, 两个连接杆(308)之间通 过横杆(306)固定连接, 所述上横板(313)与。

6、定位座(2)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上立柱(302) 上的第一弹簧(301), 所述下横板(309)与减震槽(300)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有套设在下立 柱(312)上的第二弹簧(310), 所述横杆(306)上固定套接有对称设置的固定环(307), 位于 固定环(307)内侧的横杆(306)上活动套接有对称设置的活动环(304), 活动环(304)与固定 环(307)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横杆(306)上的第三弹簧(305), 所述活动环(304)与 上立柱(302)的底部之间通过上转动杆(303)转动连接, 所述活动环(304)与下立柱(312)的 顶部之间通过下转动杆(311)转动连接。 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其特征在于, 位于减震槽(300)两侧的 固定座(3)的顶部均设置有导向槽(6), 导向槽(6)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导向杆(4), 且 导向杆(4)的顶部延伸至固定座(3)的上方并与定位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槽(6)内设有第 四弹簧(5), 且第四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杆(4)的底部以及导向槽(6)的底部内壁固定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块(202)上对称 设置有滑块(206), 凹槽(201)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20。

8、7), 且滑块(206)与滑槽(207)滑 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块(202)的内侧 以及U型放置槽(200)的底部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缓冲胶垫(2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横板(313)和下横 板(309)上分别设有贯穿孔, 且上立柱(302)和下立柱(312)分别活动贯穿于两个贯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座(2)的一侧设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350919 A 2 置有控制器(7), 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2。

9、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3)的两侧底 部分别设置有安装连接件, 且安装连接件上设有安装孔。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350919 A 3 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背景技术 0002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医院人员构成上看, 护理人员约占 医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占卫生技术人员的二分之一, 是医院诊疗技术工作中的基本队伍, 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从诊疗、 检查、 处理到饮食、 起居、 环境, 每个环节。

10、都有 大量的护理管理工作, 在医院的门急诊管理、 病房管理、 物资设备等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 0003 随着被护理人员的增加以及护理项目的增多, 已经出现了更为智能的护理管理 仪。 例如, 现有技术专利号为CN105550531A, 公开了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包括: 身份数据接 收单元, 用于读取用户的身份数据; 护理数据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护理数据; 超 声波监测探头, 用于发射超声波至被护理人员并接收返回的超声波; 信息发送单元, 用于将 身份数据、 护理数据以及超声波相关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该智能护理管理仪, 实现对护 理流程的自动、 高效管理, 对被护理人员。

11、有危险时, 及时处理, 减少了危险的发生。 0004 但是, 上述现有的技术中, 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在工作时都是直接放在护理台上 的, 容易晃动而发生坠落的风险; 并且现有的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在工作中的减震性能较 差, 当周围环境震动较大时, 易导致智能护理管理仪内部电子零部件的损坏, 使得寿命寿命 得不到保障。 为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000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包括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以及固定安装于护 理台上的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有定位座, 固定座上设。

12、有减震机构, 且固定座通过减 震机构与定位座连接, 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定位机构, 且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的底部通过定 位机构定位固定在定位座上; 0007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于定位座顶部的U型放置槽, 且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的底 部定位设置于U型放置槽内, 所述U型放置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凹槽, 凹槽内活动安装有 定位块, 且定位块的一侧延伸至U型放置槽内并与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相抵接固定, 所述定 位块远离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的一侧设有矩形槽, 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 步进 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凸轮, 且凸轮与矩形槽靠近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的一侧内壁相 抵触, 所述凸轮的两侧分别设有回位弹。

13、簧, 且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槽靠近智能护理 管理仪本体的一侧内壁以及凹槽远离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08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于固定座顶部的减震槽, 所述减震槽底部内壁的两侧固定设 有对称设置的下立柱, 定位座的底部两侧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上立柱, 所述减震槽内设有 上横板和位于上横板下方的下横板, 且上横板和下横板分别活动套接于上立柱和下立柱 说明书 1/4 页 4 CN 111350919 A 4 上, 所述上横板与下横板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两个连接杆之间通过横杆 固定连接, 所述上横板与定位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上立柱上的第一弹簧, 所述下横板 与减震。

14、槽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有套设在下立柱上的第二弹簧, 所述横杆上固定套接有对称 设置的固定环, 位于固定环内侧的横杆上活动套接有对称设置的活动环, 活动环与固定环 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横杆上的第三弹簧, 所述活动环与上立柱的底部之间通过上 转动杆转动连接, 所述活动环与下立柱的顶部之间通过下转动杆转动连接。 0009 优选的, 位于减震槽两侧的固定座的顶部均设置有导向槽, 导向槽内沿竖直方向 滑动连接有导向杆, 且导向杆的顶部延伸至固定座的上方并与定位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第四弹簧, 且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杆的底部以 及导向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001。

15、1 优选的, 所述定位块上对称设置有滑块, 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 且滑块与 滑槽滑动连接。 0012 优选的, 所述定位块的内侧以及U型放置槽的底部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缓冲胶垫。 0013 优选的, 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上分别设有贯穿孔, 且上立柱和下立柱分别活动贯 穿于两个贯穿孔。 0014 优选的, 所述定位座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的输 入端电性连接。 0015 优选的, 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安装连接件, 且安装连接件上设有安 装孔。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 1、 本发明中, 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凸轮旋转, 当凸轮的凸出部位旋转并朝向智。

16、能护 理管理仪本体时, 此时, 凸轮的凸出部位会推动定位块来朝向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移动, 同 时回位弹簧拉伸形变, 最终使两侧的定位块将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进行夹紧定位固定在U 型放置槽中, 从而将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能够稳固的定位固定在定位座上, 以防智能护理 管理仪本体在工作中由于碰撞或晃动而发生坠落的风险, 确保了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的完 好。 0018 2、 本发明中, 当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在工作中受到震动时, 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 通过定位座可以向下减震活动, 并通过第一弹簧、 第四弹簧的形变, 可以起到减震吸能的作 用; 同时还通过第二弹簧、 第三弹簧的形变, 能够进一步起到减震消能的作用。

17、, 最终, 使得智 能护理管理仪本体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能够避免智能护理管理仪因震动过大而导致内部 电子零部件的损坏, 大大保障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寿命。 0019 综上所述, 该智能护理管理仪, 能够稳固的定位固定在定位座上, 以防智能护理管 理仪本体在工作中由于碰撞或晃动而发生坠落的风险, 确保了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的完 好; 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智能护理管理仪因震动过大而导致内 部电子零部件损坏的问题, 大大保障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寿命。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4。

18、 页 5 CN 111350919 A 5 0022 图3为本发明中的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中的定位座与固定座之间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 1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 2定位座、 200U型放置槽、 201凹槽、 202定位块、 203步 进电机、 204凸轮、 205回位弹簧、 206滑块、 207滑槽、 208矩形槽、 209缓冲胶垫; 3固定座、 300 减震槽、 301第一弹簧、 302上立柱、 303上转动杆、 304活动环、 305第三弹簧、 306横杆、 307固 定环、 308连接杆、 309下横板、 310第二弹簧、 311下转动杆、。

19、 312下立柱、 313上横板; 4导向杆; 5第四弹簧; 6导向槽; 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0026 实施例 0027 参考图1-4, 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智能护理管理仪, 包括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 以及固定安装于护理台上的固定座3, 所述固定座3的上方设有定位座2, 固定座3上设有减 震机构, 且固定座3通过减震机构与定位座2连接, 所述定位座2上设有定位机构, 且智能护 理管理仪本体1的底部通过定位机构定位固定在定位座2上; 0028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于定位座2顶部的U型放置槽200, 且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 的底部定位设置于U。

20、型放置槽200内, 所述U型放置槽200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凹槽201, 凹槽 201内活动安装有定位块202, 且定位块202的一侧延伸至U型放置槽200内并与智能护理管 理仪本体1相抵接固定, 所述定位块202远离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的一侧设有矩形槽208, 所述凹槽201内固定安装有步进电机203, 步进电机203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凸轮204, 且 凸轮204与矩形槽208靠近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的一侧内壁相抵触, 所述凸轮204的两侧分 别设有回位弹簧205, 且回位弹簧205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槽208靠近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的 一侧内壁以及凹槽201远离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的一侧内壁固。

21、定连接; 0029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于固定座3顶部的减震槽300, 所述减震槽300底部内壁的两 侧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下立柱312, 定位座2的底部两侧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上立柱302, 所 述减震槽300内设有上横板313和位于上横板313下方的下横板309, 且上横板313和下横板 309分别活动套接于上立柱302和下立柱312上, 所述上横板313与下横板309的两端之间分 别通过连接杆308固定连接, 两个连接杆308之间通过横杆306固定连接, 所述上横板313与 定位座2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上立柱302上的第一弹簧301, 所述下横板309与减震槽300 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有套设在。

22、下立柱312上的第二弹簧310, 所述横杆306上固定套接有对 称设置的固定环307, 位于固定环307内侧的横杆306上活动套接有对称设置的活动环304, 活动环304与固定环307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横杆306上的第三弹簧305, 所述活动 环304与上立柱302的底部之间通过上转动杆303转动连接, 所述活动环304与下立柱312的 顶部之间通过下转动杆311转动连接。 该智能护理管理仪, 能够稳固的定位固定在定位座2 上, 以防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在工作中由于碰撞或晃动而发生坠落的风险, 确保了智能护 理管理仪本体1的完好; 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能够避免智能护理管理仪因震。

23、动过大 而导致内部电子零部件的损坏, 大大保障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寿命。 0030 具体地, 位于减震槽300两侧的固定座3的顶部均设置有导向槽6, 导向槽6内沿竖 直方向滑动连接有导向杆4, 且导向杆4的顶部延伸至固定座3的上方并与定位座2的底部固 说明书 3/4 页 6 CN 111350919 A 6 定连接。 0031 具体地, 所述导向槽6内设有第四弹簧5, 且第四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杆4的底 部以及导向槽6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0032 具体地, 所述定位块202上对称设置有滑块206, 凹槽201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 207, 且滑块206与滑槽207滑动连接。 0033 具体地。

24、, 所述定位块202的内侧以及U型放置槽200的底部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缓冲 胶垫209。 0034 具体地, 所述上横板313和下横板309上分别设有贯穿孔, 且上立柱302和下立柱 312分别活动贯穿于两个贯穿孔。 0035 具体地, 所述定位座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7, 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 2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36 具体地, 所述固定座3的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安装连接件, 且安装连接件上设有安 装孔。 0037 本发明中, 通过定位机构可以将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定位固定在定位座2上的U 型放置槽200内, 即利用控制器7开启步进电机203, 通过步进电机203带动凸轮204。

25、旋转, 当 凸轮204的凸出部位旋转并朝向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时(如图1、 图2所示), 此时, 凸轮204 的凸出部位会推动定位块202来朝向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移动, 同时回位弹簧205拉伸形 变, 最终使两侧的定位块202将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进行夹紧定位固定在U型放置槽200 中, 从而将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能够稳固的定位固定在定位座2上, 以防智能护理管理仪 本体1在工作中由于碰撞或晃动而发生坠落的风险, 确保了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的完好; 0038 另一方面, 通过减震机构可以使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即当 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在工作中受到震动时, 智能护理管理仪。

26、本体1通过定位座2可以向下 减震活动, 定位座2向下减震活动时会向下挤压第一弹簧301, 同时定位座2向下减震活动时 还会使得导向杆4向下挤压第四弹簧5, 这样通过第一弹簧301、 第四弹簧5的形变, 可以起到 减震吸能的作用; 同时定位座2向下减震活动时还通过第一弹簧301使得上横板313、 连接杆 308、 下横板309整体向下挤压第二弹簧310, 与此同时, 定位座2向下减震活动时还带动上立 柱302以及上转动杆303来推动活动环304向内侧移动, 并使得活动环304对第三弹簧305进 行拉伸变形, 这样通过第二弹簧310、 第三弹簧305的形变, 能够进一步起到减震消能的作 用, 最终。

27、, 使得智能护理管理仪本体1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智能护理管 理仪因震动过大而导致内部电子零部件损坏的问题, 大大保障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寿命。 003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7 CN 111350919 A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11350919 A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11350919 A 9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11350919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智能 护理 管理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智能护理管理仪.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60113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