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pdf
《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283479.X (22)申请日 2020.04.13 (71)申请人 天水禾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741000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 32号 (72)发明人 曹会明杜兴平曹瑞勇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G 2/30(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 培方法, 经嫁接和栽植后, 得到无刺花椒落叶灌 木, 盛果期树体全身无刺, 。
2、叶深绿色, 小叶片5 13片, 呈大椭圆形; 较耐寒, 耐干燥, 喜光, 稍耐 阴, 具有生长适应性强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 点, 并能够有效减少采收难度和成本; 果柄短, 果 穗紧凑, 顶部每个果组为四粒梅花状, 果实艳红 色, 直径6.07.0, 干制后呈艳红色, 鲜果千粒 重92g左右; 同等立地条件下, 产量比大红袍高出 20的, 品质优, 可达到国家特级花椒标准; 干花 椒主要指标与大红袍基本相同; 麻味素含量8.18 0.47mg/g; 本方法工艺独特, 操作简单, 成品可 以长期保存,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11296164 A 2020.06.。
3、19 CN 111296164 A 1.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 砧木播种繁殖: A.选种: 挑选优良的大红袍或油椒种子浸入碱水或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5-3天; B.播种: 选择土层深厚、 疏松、 肥沃和透气良好的育苗地于9-10月点播或条播, 播种前, 将步骤A中浸泡的大红袍或油椒种子搓洗干净, 每亩用种50-100, 播种后覆土0.8-1.5, 并用敌百虫或甲氰菊脂喷洒, 撒施稻草拱膜覆盖; 步骤二, 砧木移栽: 幼苗长到10-20高时, 于春季移栽至较肥沃的土壤中培育, 促发分 枝和根系生长; 步骤三, 嫁接: 于秋季或翌春、 且温度在20。
4、-30之间时, 选用地径0.4-1cm的1年生大 红袍或油椒花椒苗作砧木, 切取优良的无刺花椒枝芽作为接穗, 于砧木离地面5-10cm处芽 接, 待苗高长至30-50cm便可出圃造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 中, 播种时, 苗床开厢150, 厢面宽120, 厢沟宽30, 并按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 5000、 草木灰50做底肥; 敌百虫或甲氰菊脂的质量浓度为90, 喷洒前兑3000倍质量的水进行稀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二中按 1010cm2020cm的株行距移栽幼苗。。
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进一 步的方案方法要点在于: 无性繁殖, 采用砧木嫁接繁殖方法; 以早春移植为宜。 起苗后、 穴栽, 坑穴可施农家肥34kg, 栽植密度一般为5m5m; 栽 植后在4050cm高处定干, 浇足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在生长期应适时清除杂草、 防治病虫 害; 第2年保留主干上部34个枝条做主枝、 剪除主干下部枝条, 将中央直立枝疏除开 心; 第3年在早春或秋末施肥1次, 3年生定植苗在距树干0.5m处开沟施化肥0.3kg/株。 进 入结果期后应注意整形修剪、 剪除徒长枝、 培育开心型树冠, 年施化肥0.81.0kg/株。
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296164 A 2 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 具体是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属的一种香料植物, 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既是香料植物, 也是传统的药用植物, 栽培花椒兼具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水土保持效益。 0003 花椒在我国分布于黄河、 长江、 珠江流域各省及云南、 贵州和西藏等地, 按照商品 类型可区分为北方红花椒、 南方青花椒及产于山东的香花椒。 0004 我国现已栽种花椒约200万hm2, 年总产值约600亿元, 花椒已成为支撑我国5000多 万。
7、山区农民经济来源的支柱型经济树种。 然而, 由于花椒树干、 枝、 叶具刺, 导致采收困难、 成本极高。 2011年花椒的采收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1/2-2/3, 全国200万hm2花椒的年采收成 本达300-400亿元。 因此, 花椒采收难已是花椒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若能以无刺花 椒品种替代有刺花椒, 将会大幅度的提高采收效率、 节约采收成本。 0005 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先后进行花椒品种改良, 并断断续续进行了无刺花椒品 种发掘和培育研究, 但最终未能获得的能够推广栽培的无刺花椒品种。 20世纪80年代初, 我 国从日本引进了 “日本无刺花椒” , 试栽于河北、 河南等地, 。
8、1994年, 日本在四川实施援助项 目时也将其引入四川, 2010年又自河北引入陕西凤县; 由于 “日本无刺花椒” 与我国的花椒 有本质的不同, 其麻香味不足、 产量不高、 果面腺点深陷口状、 抗寒性弱, 我国南方的青花 椒、 北方的红花椒麻香味浓烈、 高产、 果面腺点泡状鼓出, 因而一直未能在我国花椒生产中 推广栽培。 目前, 花椒树嫁接只是果实改良, 改良的结果没有改变花椒树的多刺状态。 因此, 研究一种无刺花椒树的培育方法, 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9、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0009 步骤一, 砧木播种繁殖: 0010 A.选种: 挑选优良的大红袍或油椒种子浸入碱水或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5-3天; 0011 B.播种: 选择土层深厚、 疏松、 肥沃和透气良好的育苗地于9-10月点播或条播, 播 种前, 将步骤A中浸泡的大红袍或油椒种子搓洗干净, 每亩用种50-100, 播种后覆土0.8- 1.5, 并用敌百虫或甲氰菊脂喷洒, 撒施稻草拱膜覆盖; 0012 步骤二, 砧木移栽: 幼苗长到10-20高时, 于春季移栽至较肥沃的土壤中培育, 促 发分枝和根系生长; 0013 步骤三,。
10、 嫁接: 于秋季或翌春、 且温度在20-30之间时, 选用地径0.4-1cm的1年 生大红袍或油椒花椒苗作砧木, 切取优良的无刺花椒枝芽作为接穗, 于砧木离地面5-10cm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296164 A 3 处芽接, 待苗高长至30-50cm便可出圃造林。 0014 所述步骤B中, 播种时, 苗床开厢150, 厢面宽120, 厢沟宽30, 并按每亩施腐 熟的农家肥3000-5000、 草木灰50做底肥。 0015 所述步骤B中, 敌百虫或甲氰菊脂的质量浓度为90, 喷洒前兑3000倍质量的水进 行稀释。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二中按1010cm2020。
11、cm的株行距移栽幼苗。 001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方法要点在于: 0018 无性繁殖, 采用砧木嫁接繁殖方法; 0019 以早春移植为宜。 起苗后、 穴栽, 坑穴可施农家肥34kg, 栽植密度一般为5m 5m; 栽植后在4050cm高处定干, 浇足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在生长期应适时清除杂草、 防 治病虫害; 0020 第2年保留主干上部34个枝条做主枝、 剪除主干下部枝条, 将中央直立枝疏除 开心; 0021 第3年在早春或秋末施肥1次, 3年生定植苗在距树干0.5m处开沟施化肥0.3kg/ 株。 进入结果期后应注意整形修剪、 剪除徒长枝、 培育开心型树冠, 年施化肥0.81.0kg/。
12、 株。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无刺花椒嫁接繁殖方法及栽培 技术, 经嫁接和栽植后, 得到无刺花椒落叶灌木, 盛果期树体全身无刺, 叶深绿色, 小叶片 513片, 呈大椭圆形; 较耐寒, 耐干燥, 喜光, 稍耐阴, 具有生长适应性强和抗病虫害能力强 的优点, 并能够有效减少采收难度和成本; 果柄短, 果穗紧凑, 顶部每个果组为四粒梅花状, 果实艳红色, 直径6.07.0, 干制后呈艳红色, 鲜果千粒重92g左右。 同等立地条件下, 产 量比大红袍高出20的, 品质优, 可达到国家特级花椒标准。 0023 干花椒主要指标与大红袍基本相同。 麻味素含量8.180.。
13、47mg/g。 0024 本方法工艺独特, 操作简单, 成品可以长期保存,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6 实施例1 0027 一种无刺花椒嫁接繁殖及栽培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0028 步骤一, 砧木播种繁殖: 0029 A.选种: 挑选优良的大红袍或油椒种子浸入碱水或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5-3天; 0030 B.播种: 选择土层深厚、 疏松、 肥沃和透气良好的育苗地于9-10月点播或条播, 播 种前, 将步骤A中浸泡的大红袍或油椒种子搓洗干净, 每亩用种50-100, 播种后覆土0.8- 1.5, 并用敌百。
14、虫或甲氰菊脂喷洒, 撒施稻草拱膜覆盖; 0031 步骤二, 砧木移栽: 幼苗长到10-20高时, 于春季移栽至较肥沃的土壤中培育, 促 发分枝和根系生长; 0032 步骤三, 嫁接: 于秋季或翌春、 且温度在20-30之间时, 选用地径0.4-1cm的1年 生大红袍或油椒花椒苗作砧木, 切取优良的无刺花椒枝芽作为接穗, 于砧木离地面5-10cm 处芽接, 待苗高长至30-50cm便可出圃造林。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296164 A 4 0033 所述步骤B中, 播种时, 苗床开厢150, 厢面宽120, 厢沟宽30, 并按每亩施腐 熟的农家肥3000-5000、 草木灰50做底。
15、肥。 0034 所述步骤B中, 敌百虫或甲氰菊脂的质量浓度为90, 喷洒前兑3000倍质量的水进 行稀释。 003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二中按1010cm2020cm的株行距移栽幼苗。 003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方法要点在于: 0037 无性繁殖, 采用砧木嫁接繁殖方法; 0038 以早春移植为宜。 起苗后、 穴栽, 坑穴可施农家肥34kg, 栽植密度一般为5m 5m; 栽植后在4050cm高处定干, 浇足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在生长期应适时清除杂草、 防 治病虫害; 0039 第2年保留主干上部34个枝条做主枝、 剪除主干下部枝条, 将中央直立枝疏除 开心; 0040 第3。
16、年在早春或秋末施肥1次, 3年生定植苗在距树干0.5m处开沟施化肥0.3kg/ 株。 进入结果期后应注意整形修剪、 剪除徒长枝、 培育开心型树冠, 年施化肥0.81.0kg/ 株。 004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五中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5-80。 004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无刺花椒嫁接繁殖方法及栽培 技术, 经嫁接和栽植后, 得到无刺花椒落叶灌木, 盛果期树体全身无刺, 叶深绿色, 小叶片 513片, 呈大椭圆形; 较耐寒, 耐干燥, 喜光, 稍耐阴, 具有生长适应性强和抗病虫害能力强 的优点, 并能够有效减少采收难度和成本; 果柄短, 果穗紧凑, 。
17、顶部每个果组为四粒梅花状, 果实艳红色, 直径6.07.0, 干制后呈艳红色, 鲜果千粒重92g左右。 同等立地条件下, 产 量比大红袍高出20的, 品质优, 可达到国家特级花椒标准。 0043 干花椒主要指标与大红袍基本相同。 麻味素含量8.180.47mg/g。 0044 本方法工艺独特, 操作简单, 成品可以长期保存,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0045 【产量及采收】 0046 栽后57年、 平均单株产干花椒3.38kg(大红袍2.82kg)。 6年生完成采收时间1小 时/株, 有刺大红袍约3小时/株。 004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
18、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48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296164 A 5 。
- 内容关键字: 花椒 嫁接 繁殖 栽培 方法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充电座.pdf
汽车智能避碰装置.pdf
骨料分选系统.pdf
片材生产用冷却设备.pdf
排水管道定位结构.pdf
一体式地面操作控制台.pdf
调色色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线圈吊具.pdf
下肢体能训练机器人.pdf
具有振动功能的发声装置.pdf
方便调整的缝纫机卷布装置.pdf
通讯接口.pdf
挤浆机加料装置.pdf
检测光刻胶适用性的方法及装置.pdf
齿轮箱生产用滚齿装置.pdf
基于动态规划和量子退火的RNA结构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UWB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内置光纤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等级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轨道交通车辆电连接器用固定框装置.pdf
碳氮共渗的加热装置.pdf
油田隐患井报废的连续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pdf
多角度辐照抗菌装置及其在制备抗菌面料中的应用.pdf
流星雨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航路与平台之间安全距离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pdf
混凝土密实用混凝土振动装置.pdf
基于NS3网络仿真平台的数据链仿真方法.pdf
双重降低残碱的高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PTFE膜自动缠卷设备及缠卷方法.pdf
装配式断热桥楼宇景观亮化结构及其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