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10560399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档描述:

《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pdf(1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51490.2 (22)申请日 2020.05.25 (71)申请人 金林芳 地址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于城镇 庄家村桑田园里2号 (72)发明人 金林芳 (51)Int.Cl. B41K 1/04(2006.01) B41K 1/3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 且公开了一 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包括印章主 体, 印章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印章底板, 印章底板 。

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压力桥, 推动弹簧远离推动杆 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抵接推动板, 推动板远离推动 弹簧的一端活动搭接有连通囊。 该基于智能网络 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印章使用者手持印章主体, 将印章底板放置在待盖章的文件上, 随后向下压 动印章主体, 印章底板将章印盖在文件上面; 随 之印章主体的下压, 支撑弹簧压缩, 通过支撑弹 簧的每次压缩折弯复位, 印章使用者在使用印章 大批量的签署文件时, 能通过支撑弹簧的缓冲复 位力减轻盖章的压力, 避免批量盖章的手部酸疼 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0页 CN 111483243 A 2020.08.04 CN 111483243 A 1.一种。

3、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包括印章主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章主 体(1)的底部设置有印章底板(2), 所述印章底板(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压力桥(3), 所述压 力桥(3)远离印章底板(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4), 所述支撑柱(4)的外侧从活动连接 有支撑弹簧(5), 所述压力桥(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受力足(6), 所述受力足(6)远离支撑弹 簧(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受力弹簧(7), 所述受力弹簧(7)远离受力足(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 受力螺杆(8), 所述受力螺杆(8)远离受力弹簧(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受力块(9), 所述受力 块(9)远离受力弹簧(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推。

4、动支架(10), 所述推动支架(10)的外侧活动连 接有推动杆(11), 所述推动杆(11)远离推动支架(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推动弹簧(12), 所 述推动弹簧(12)远离推动杆(1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抵接推动板(13), 所述推动板(13)远离 推动弹簧(12)的一端活动搭接有连通囊(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 囊(14)为柔性材质且呈月牙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 囊(14)设置有呈对称状的两组, 两组连通囊(14)之间设置有电磁线圈(15)。 4.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章 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网络传输模块(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 桥(3)呈拱形桥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 传输模块(16)与印章拥有者手中的网络设备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 板(13)呈弧形, 弧度与连通囊(14)的弧度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 囊(14)为导电材质。

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483243 A 2 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背景技术 0002 各企事业单位的公章必须由公安部门授权的制定单位才能制作, 公章制作完成 后, 还须要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作为企事业单位的法人身份标志。 现状公章由实心特 定材料制作, 多数为高级塑料、 铝合金、 铜合金等。 0003 现有的公章只有简单的物理特性, 没有电子化、 智能化的特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 企事业单位数量急剧增长, 各单位有关公章管理方面发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假公章。

7、、 假证明、 以及冒用公章的现象给国家、 企事业单位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究其发生 的根源, 还是现状公章的使用和管理通过人力很难做到非常规范所致, 公章一旦拿出保险 柜, 就无法得到控制, 什么时候盖了印、 盖了几次、 盖到什么地方了、 甚至是谁盖的都说不 清, 记不明。 0004 目前改善管理印章滥用的普遍方案主要是从印章的真假方面进行区别, 例如采用 印章的中心五角星做成空心, 换成企业特有的标示, 例如指纹、 复杂的图案等, 使得假公章 的制作比较困难。 这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止部分假章的滥竽充数现象, 但给企业带 来巨大风险的真公章的非法使用却没有任何改善。 0005 因。

8、此, 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通过印章持有者在每次 盖章时, 都会触发印章内部的网络模块, 将印章的使用时间准确的反馈到手机或者其他网 络设备, 便于印章持有者对于每次使用的记录, 又能有效杜绝印章的非预期使用, 事后能够 有据可查, 能将盖章记录上传给电脑数据库管理系统, 保留盖章记录, 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公 章被盗用、 印章被偷用、 公章真假难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优点,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 章, 包括印章主体, 所述印章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印章底板, 所述印章底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 压力桥, 所述。

9、压力桥远离印章底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的外侧从活动连 接有支撑弹簧, 所述压力桥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受力足, 所述受力足远离支撑弹簧的一端活 动连接有受力弹簧, 所述受力弹簧远离受力足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受力螺杆, 所述受力螺杆 远离受力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受力块, 所述受力块远离受力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推动 支架, 所述推动支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推动杆, 所述推动杆远离推动支架的一端活动连接 有推动弹簧, 所述推动弹簧远离推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抵接推动板, 所述推动板远离推 动弹簧的一端活动搭接有连通囊。 0008 优选的, 所述连通囊为柔性材质且呈月牙状, 可以通过推动板对其进行推动。

10、抵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连通囊设置有呈对称状的两组, 两组连通囊之间设置有电磁线圈, 当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483243 A 3 两组连通囊均抵接到电磁线圈时, 电磁线圈转动, 印章主体内部设置的网络传输模块随之 启动, 将网络信号传输给与网络传输模块相联机的印章持有者手中的网络设备中, 便于印 章持有者对于每次使用的记录。 0010 优选的, 所述印章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网络传输模块, 用于与印章持有者手中的网 络设备进行网络信号的联机。 0011 优选的, 所述压力桥呈拱形桥状。 0012 优选的, 所述网络传输模块与印章拥有者手中的网络设备相连接。 0013 优选的。

11、, 所述推动板呈弧形, 弧度与连通囊的弧度相一致。 0014 优选的, 所述连通囊为导电材质。 0015 有益效果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0017 1、 该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通过将连通囊设置有呈对称状的两组, 两 组连通囊之间设置有电磁线圈, 当两组连通囊均抵接到电磁线圈时, 电磁线圈转动, 印章主 体内部设置的网络传输模块随之启动, 将网络信号传输给与网络传输模块相联机的印章持 有者手中的网络设备中, 便于印章持有者对于每次使用的记录, 又能有效杜绝印章的非预 期使用, 事后能够有据可查, 能将盖章记录。

12、上传给电脑数据库管理系统, 保留盖章记录, 可 以有效解决目前公章被盗用、 印章被偷用、 公章真假难辨的问题。 0018 2、 该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印章使用者手持印章主体, 将印章底板放 置在待盖章的文件上, 随后向下压动印章主体, 印章底板将章印盖在文件上面; 随之印章主 体的下压, 支撑弹簧压缩, 通过支撑弹簧的每次压缩折弯复位, 印章使用者在使用印章大批 量的签署文件时, 能通过支撑弹簧的缓冲复位力减轻盖章的压力, 避免批量盖章的手部酸 疼感。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区域上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

13、区域下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图3中B、 A区域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 C区域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图5中B、 D区域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图5中C、 D区域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电磁线圈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图8中E区域下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为本发明图8中E区域上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 1-印章主体、 2-印章底板、 3-压力桥、 4-支撑柱、 5-支撑弹簧、 6-受力足、 7-受 力弹簧、 8-受力螺杆、 9-受力块、 10-推动支架、 11-推动杆。

14、、 12-推动弹簧、 13-推动板、 14-连 通囊、 15-电磁线圈、 16-网络传输模块。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483243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请参阅图1-10, 一种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 包括印章主体1, 印章主体1 的底部设置有印章底板2, 印章底板2的上方。

15、活动连接有压力桥3, 压力桥3呈拱形桥状, 压力 桥3远离印章底板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柱4, 支撑柱4的外侧从活动连接有支撑弹簧5, 印 章使用者手持印章主体1, 将印章底板2放置在待盖章的文件上, 随后向下压动印章主体1, 印章底板2将章印盖在文件上面; 随之印章主体1的下压, 支撑弹簧5压缩, 通过支撑弹簧5的 每次压缩折弯复位, 印章使用者在使用印章大批量的签署文件时, 能通过支撑弹簧5的缓冲 复位力减轻盖章的压力, 避免批量盖章的手部酸疼感。 0032 压力桥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受力足6, 受力足6远离支撑弹簧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受 力弹簧7, 受力弹簧7远离受力足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受力。

16、螺杆8, 受力螺杆8远离受力弹簧7 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受力块9, 受力块9远离受力弹簧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推动支架10, 推动支 架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推动杆11, 推动杆11远离推动支架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推动弹簧 12, 推动弹簧12远离推动杆1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抵接推动板13, 推动板13呈弧形, 弧度与连 通囊14的弧度相一致, 推动板13远离推动弹簧12的一端活动搭接有连通囊14, 连通囊14为 导电材质, 连通囊14为柔性材质且呈月牙状, 可以通过推动板13对其进行推动抵接, 印章主 体1的内部设置有网络传输模块16, 用于与印章持有者手中的网络设备进行网络信号的联 机。 0033 通。

17、过将连通囊14设置有呈对称状的两组, 两组连通囊14之间设置有电磁线圈15, 当两组连通囊14均抵接到电磁线圈15时, 电磁线圈15转动, 印章主体1内部设置的网络传输 模块16随之启动, 将网络信号传输给与网络传输模块16相联机的印章持有者手中的网络设 备中, 便于印章持有者对于每次使用的记录。 0034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 印章使用者手持印章主体1, 将印章底板2放置在待盖章的文 件上, 随后向下压动印章主体1, 印章底板2将章印盖在文件上面; 随之印章主体1的下压, 印 章底板2随之压动压力桥3, 压力桥3带动与之连接的支撑柱4挤压支撑弹簧5, 支撑弹簧5压 缩; 通过支撑弹簧5的每。

18、次压缩折弯复位, 印章使用者在使用印章大批量的签署文件时, 能 通过支撑弹簧5的缓冲复位力减轻盖章的压力, 避免批量盖章的手部酸疼感。 0035 同时, 压力桥3通过支撑弹簧5的折弯也带动其上与之连接的受力足6上移, 继而压 动与之连接的受力弹簧7, 受力弹簧7继而压动受力螺杆8, 受力螺杆8随之带动与之连接的 受力块9, 继而抵接与之连接的两组推动支架10。 0036 推动支架10被推动, 继而挤压与之连接的推动杆11, 推动杆11继而挤压推动弹簧 12, 推动弹簧12随之推动与之连接的推动板13, 推动板13继而挤压连通囊14, 连通囊14设置 有两组均为柔性材质, 两组连通囊14随之折弯。

19、继而抵接电磁线圈15, 连通囊14为导电材质, 随之两组连通囊14对于电磁线圈15的抵接接触, 电磁线圈15随之启动, 产生电流; 印章主体 1内部设置的网络传输模块16随之启动, 将网络信号传输给与网络传输模块16相联机的印 章持有者手中的网络设备中, 便于印章持有者对于每次使用的记录, 又能有效杜绝印章的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483243 A 5 非预期使用, 事后能够有据可查, 能将盖章记录上传给电脑数据库管理系统, 保留盖章记 录, 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公章被盗用、 印章被偷用、 公章真假难辨的问题。 003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20、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483243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0 页 7 CN 111483243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10 页 8 CN 111483243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10 页 9 CN 111483243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10 页 10 CN 111483243 A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10 页 11 CN 111483243 A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10 页 12 CN 111483243 A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7/10 页 13 CN 111483243 A 13 图8 说明书附图 8/10 页 14 CN 111483243 A 14 图9 说明书附图 9/10 页 15 CN 111483243 A 15 图10 说明书附图 10/10 页 16 CN 111483243 A 1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基于 智能 网络 基础 安全 印章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智能网络为基础的安全印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56039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