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pdf
![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6/3/ecbd794c-87f8-4455-9040-3a4ce123743b/ecbd794c-87f8-4455-9040-3a4ce123743b1.gif)
![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6/3/ecbd794c-87f8-4455-9040-3a4ce123743b/ecbd794c-87f8-4455-9040-3a4ce123743b2.gif)
![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6/3/ecbd794c-87f8-4455-9040-3a4ce123743b/ecbd794c-87f8-4455-9040-3a4ce123743b3.gif)
《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37780.1 (22)申请日 2020.05.21 (71)申请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地址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庆春东 路3号 (72)发明人 陈香萍华步芳陆敏亚肖艳萍 叶腾姚张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740 代理人 谢静 (51)Int.Cl. A61G 1/02(2006.01) A61G 1/013(2006.01) A61G 1/04(2006.01) A61G 7/10(2006.01) A6。
2、1G 10/00(2006.01) A61G 10/02(2006.01) A61G 10/04(2006.01) B01D 46/00(2006.01) B01D 5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 架, 包括负压罩和担架本体, 所述负压罩与所述 担架本体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负压罩包 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外侧贯穿 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接口与生物体征监测接口, 所 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内侧均固定安装有 第一扇形滑槽和第二扇形滑槽, 所述第一扇形滑 槽和第二扇形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
3、密封条, 所述 第一扇形滑槽和第二扇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 一滑杆、 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 第四滑杆。 本发明 方案: 通过第一扇形滑槽、 锁紧机构及万向轮, 方 便负压罩的拆卸以及负压罩的快速开合, 方便感 染者抬上或抬下担架, 快速转移感染者, 同时拆 除后的负压罩可以进行更换, 避免出现交叉感 染。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11529222 A 2020.08.14 CN 111529222 A 1.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包括负压罩(1)和担架本体(2),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负压罩(1)与所述担架本体(2)通过锁紧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
4、卡槽 (31), 所述卡槽(31)内置有磁性密封条, 所述卡槽(31)一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板(32), 所述活 动板(32)靠近所述卡槽(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磁性密封条, 所述卡槽(31)另一侧固定连接 有卡扣底座(33), 所述活动板(32)与所述卡槽(31)通过卡扣(34)与所述卡扣底座(33)扣 接, 所述卡槽(31)固定安装在所述担架本体(2)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罩 (1)包括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 所述第一侧板(101)与所述第二侧板(102)均呈 扇形, 所述第一侧板(101)外侧贯穿连接有空气过滤。
5、器接口(103)与生物体征监测接口 (104), 所述第一侧板(101)与所述第二侧板(102)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扇形滑槽(105)和 第二扇形滑槽(112), 所述第一扇形滑槽(105)位于第二扇形滑槽(112)底部, 所述第一扇形 滑槽(105)和第二扇形滑槽(112)内均滑动安装有密封条, 所述第一扇形滑槽(105)内滑动 安装有第一滑杆(106)和第二滑杆(107), 所述第二扇形滑槽(112)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杆 (113)和第四滑杆(114), 所述第一滑杆(106)、 第三滑杆(113)与所述第二滑杆(107)、 第四 滑杆(114)的两端均与所述密封条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杆。
6、(106)和第二滑杆(107)之间固 定连接有第一负压罩膜(108), 第三滑杆(113)和第四滑杆(11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负压 罩膜(115), 所述密封条与所述第一负压罩膜(108)和第二负压罩膜(115)的两端均固定连 接, 所述第一负压罩膜(108)顶部开设有四个操作手孔(109), 所述负压罩(1)内部与所述操 作手孔(109)固定连接有橡胶手套(110), 所述第一侧板(101)、 第二侧板(102)、 第一滑杆 (106)、 第二滑杆(107)、 第三滑杆(113)、 第四滑杆(114)均与所述锁紧机构(3)扣接, 所述第 二侧板(102)一侧贯通安装有进气口(111), 所。
7、述进气口(111)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担架本体 (2)包括滑动板(21)和固定板(22), 所述滑动板(21)与所述固定板(22)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板(21)四周均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3), 所述滑动板(2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 (23), 所述第一凹槽(23)内置有充气气囊垫(24), 所述滑动板(21)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拉 手, 所述固定板(22)两端均固定安装U型把手(25), 所述固定板(22)底部开设有开槽(26), 所述开槽(26)一端转动安装有支腿(27), 所述支腿(27)为可伸缩支腿, 所述。
8、支腿(27)与所 述开槽(26)之间固定连接有折叠机构(28), 所述支腿(27)底部转动安装有万向轮(29), 所 述固定板(22)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氧气瓶固定装置(210), 所述固定板(22)一侧固定安装 有配置电源(211), 所述滑动板(21)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拉槽(212), 所述抽拉槽(212)内 滑动安装有置物板(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气囊 垫(24)包括若干气柱(241), 若干所述气柱(241)顶部热封连接有贯通所述气柱(241)的气 囊枕(242)、 护颈(243)和护脚(244), 若干所述气柱(24。
9、1)之间相互热封贯通连接, 所述气囊 枕(242)位于所述护颈(243)中间, 最外侧所述气柱(241)贯通设有充气口(245), 所述充气 口(245)与最外侧所述气柱(241)贯通连接, 若干所述气柱(241)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3) 内, 所述充气口(245)贯穿所述第一凹槽(23)置于所述滑动板(21)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机构 (28)包括第一折叠块(281)和第二折叠块(282), 所述第一折叠块(281)一端与所述支腿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529222 A 2 (27)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折叠块。
10、(281)中部开设有U型槽(283), 所述第二折叠块(282)一端 与所述U型槽(283)销接, 所述第二折叠块(282)的另一端与开槽(26)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槽(26) 尺寸与所述支腿(27)与所述万向轮(29)尺寸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气瓶固 定装置(210)包括固定底座(2101)和绑带夹(2102), 所述固定底座(2101)一侧固定安装有 绑带(2103), 所述固定底座(2101)和所述绑带夹(2102)均与所述滑动板(21)底部固定连 接。。
1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电源 (211)的电池内置, 所述空气过滤器接口(103)和所述生物体征监测接口(104)分别与空气 过滤器和生命体征监测器固定连接, 所述进气口(111)与排气风机固定连接, 所述空气过滤 器、 生物体征监测器和排气风机均与所述配置电源(211)内置电池电性连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529222 A 3 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非典型肺炎、 禽流感、 H1N1甲型流感、 尤。
12、其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等 此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出现, 如何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防控、 及 时消除交叉性感染, 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世界人口密集流动交流的今天, 发 现具有传染性患者及疑患者后, 负压担架可作为紧急隔离设备, 简便快捷地让病人或疑似 患者进入担架内, 并将其迅速移置相对安全处, 达到 “封闭” 传染源, 在移动中阻断传染病 源, 对传染性、 疑似传染性病员及时处置, 无疑是防控疾病传播感染的有效措施, 及时有效 将传染性患者与易感人群完全隔离的目的。 0003 现有技术中负压担架大多数为急救担架与隔离舱的整合体, 在发现感染者或疑似 。
13、感染者的时候, 将患者快速的安置在负压担架内较为麻烦, 且负压隔离舱不便于拆除更换, 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传统负压担架通常需要人工抬, 不便于快速的转移感染者。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 负压隔离舱不便于拆除安装及无法快速转移感染者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包括负压罩和担架本体, 所述负压罩与所述担 架本体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卡槽, 所述卡槽内置有磁性密封条, 所述 卡槽一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板, 所述活动板靠近所述卡槽的一侧固。
14、定安装有磁性密封条, 所 述卡槽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底座, 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卡槽通过卡扣与所述卡扣底座扣 接, 所述卡槽固定安装在所述担架本体四周。 0007 为了使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 所述负压罩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第 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均呈扇形, 所述第一侧板外侧贯穿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接口与生物体 征监测接口,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扇形滑槽和第二扇形滑 槽, 所述第一扇形滑槽位于第二扇形滑槽底部, 所述第一扇形滑槽和第二扇形滑槽内均滑 动安装有密封条, 所述第一扇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 所述第二扇形滑 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杆和第四。
15、滑杆, 所述第一滑杆、 第三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杆、 第四滑杆 的两端均与所述密封条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负压罩 膜, 第三滑杆和第四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负压罩膜, 所述密封条与所述第一负压罩膜 和第二负压罩膜的两端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负压罩膜顶部开设有四个操作手孔, 所述负 压罩内部与所述操作手孔固定连接有橡胶手套, 所述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 第一滑杆、 第二 滑杆、 第三滑杆、 第四滑杆均与所述锁紧机构扣接, 所述第二侧板一侧贯通安装有进气口, 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1529222 A 4 0008 为了使得, 作。
16、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 所述担架本体包括滑动板和固定板, 所述滑动 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板四周均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 所述滑动板 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内置有充气气囊垫, 所述滑动板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 拉手, 所述固定板两端均固定安装U型把手, 所述固定板底部开设有开槽, 所述开槽一端转 动安装有支腿, 所述支腿为可伸缩支腿, 所述支腿与所述开槽之间固定连接有折叠机构, 所 述支腿底部转动安装有万向轮, 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氧气瓶固定装置, 所述固 定板一侧固定安装有配置电源, 所述滑动板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拉槽, 所述抽拉槽内滑 动安装有置物板。 00。
17、09 为了使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 所述充气气囊垫包括若干气柱, 若干所述气柱 顶部热封连接有贯通所述气柱的气囊枕、 护颈和护脚, 若干所述气柱之间相互热封贯通连 接, 所述气囊枕位于所述护颈中间, 最外侧所述气柱贯通设有充气口, 所述充气口与最外侧 所述气柱贯通连接, 若干所述气柱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充气口贯穿所述第一凹槽 置于所述滑动板外侧。 0010 为了使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 所述第一折叠块一端与所述支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折叠块中部开设有U型槽, 所述第二折 叠块一端与所述U型槽销接, 所述第二折叠块的另一端与开槽底部固。
18、定连接。 0011 为了使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 所述开槽尺寸与所述支腿与所述万向轮尺寸 相匹配。 0012 为了使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 所述氧气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绑带夹, 所述固定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绑带, 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绑带夹均与所述滑动板底部固定 连接。 0013 为了使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 所述配置电源的电池内置, 所述空气过滤器接 口和所述生物体征监测接口分别与空气过滤器和生命体征监测器固定连接, 所述进气口与 排气风机固定连接, 所述空气过滤器、 生物体征监测器和排气风机均与所述配置电源内置 电池电性连接。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是: 0015 1)通过设置的第一扇形滑槽和第二滑槽, 使得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躺在担架上, 医护人员只需拉动第一滑杆至锁紧机构, 扣紧第一滑杆即可快速的将负压罩打开形成隔离 舱, 拉动第三滑杆至锁紧机构, 扣紧第三滑杆, 使得第一负压罩膜与第二负压罩膜之间形成 小型隔离腔室, 增加负压罩的气密性, 更有效的防止病原体的泄露; 0016 2)通过设置的滑动板和固定板, 使得医护人员将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直接推入CT 室拍摄X光片时, 只需调节支腿伸缩高度与CT床一致后, 将滑动板拉出至CT床上, 使得感染 者或疑似感染者在负压罩内即可拍摄X光片进行检查, 有效的防止病原体的泄露; 0017 3)通。
20、过设置的锁紧机构, 操作人员可打开卡扣, 快速的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放 置在卡槽中, 扣紧卡扣, 实现负压罩的快速拆卸, 方便病人抬上或抬下担架, 同时拆除后的 负压罩可以进行更换, 也方便对担架进行整体消毒, 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0018 4)通过设置的折叠机构, 将支腿和万向轮放置在开槽中, 使用时只需将支腿放出, 通过支腿底部的万向轮的作用, 可以快速的转移感染者或感染者, 通过设置的气囊充气垫, 方便针对不同病人体型进行充气, 避免压疮或抬运过程中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1529222 A 5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
21、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20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3为本发明的滑动板与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4为本发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5为本发明的充气气囊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扇形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7为本发明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8为本发明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中: 1、 负压罩; 101、 第一侧板; 102、 第二侧板; 103、 空气过滤器接口; 1。
22、04、 生物体 征监测接口; 105、 第一扇形滑槽; 106、 第一滑杆; 107、 第二滑杆; 108、 第一负压罩膜; 109、 操 作手孔; 110、 橡胶手套; 111、 进气口; 112、 第二扇形滑槽; 113、 第三滑杆; 114、 第四滑杆; 115、 第二负压罩膜; 2、 担架本体; 21、 滑动板; 22、 固定板; 23、 第一凹槽; 24、 充气气囊垫; 241、 气柱; 242、 气囊枕; 243、 护颈; 244、 护脚; 245、 充气口; 25、 U型把手; 26、 开槽; 27、 支腿; 28、 折叠机构; 281、 第一折叠块; 282、 第二折叠块; 2。
23、83、 U型槽; 29、 万向轮; 210、 氧气瓶固定 装置; 2101、 固定底座; 2102、 绑带夹; 2103、 绑带; 211、 配置电源; 212、 抽拉槽; 213、 置物板; 3、 锁紧机构; 31、 卡槽; 32、 活动板; 33、 卡扣底座; 34、 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
24、请参阅图1-8,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 包括 负压罩1和担架本体2, 负压罩1与担架本体2通过锁紧机构3固定连接,锁紧机构3包括卡槽 31, 卡槽31内置有磁性密封条, 卡槽31一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板32, 活动板32靠近卡槽31的一 侧固定安装有磁性密封条, 卡槽3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底座33, 活动板32与卡槽31通过 卡扣34与卡扣底座33扣接, 卡槽31固定安装在担架本体2四周。 0031 本发明实施例中, 负压罩1包括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 第一侧板101与第二 侧板102均呈扇形, 第一侧板101外侧贯穿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接口103与生物。
25、体征监测接口 104, 第一侧板101与第二侧板102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扇形滑槽105和第二扇形滑槽112, 第一扇形滑槽105位于第二扇形滑槽112底部, 第一扇形滑槽105和第二扇形滑槽112内均滑 动安装有密封条, 第一扇形滑槽105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106和第二滑杆107, 第二扇形滑 槽112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杆113和第四滑杆114, 第一滑杆106、 第三滑杆113与第二滑杆 107、 第四滑杆114的两端均与密封条固定连接, 第一滑杆106和第二滑杆107之间固定连接 有第一负压罩膜108, 第三滑杆113和第四滑杆11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负压罩膜115, 密封 条与第一负。
26、压罩膜108和第二负压罩膜1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 第一负压罩膜108顶部开设 说明书 3/6 页 6 CN 111529222 A 6 有四个操作手孔109, 负压罩1内部与操作手孔109固定连接有橡胶手套110, 第一侧板101、 第二侧板102、 第一滑杆106、 第二滑杆107、 第三滑杆113、 第四滑杆114均与锁紧机构3扣接, 第二侧板102一侧贯通安装有进气口111, 进气口111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 0032 具体的, 负压罩1在使用时, 第一侧板101、 第二侧板102、 第二滑杆107、 第四滑杆 114通过锁紧机构3锁紧, 首先拉动第一滑杆106至锁紧机构3并将其锁紧,。
27、 形成隔离舱, 然后 拉动第三滑杆113至锁紧机构3并将其锁紧, 使得第一负压罩膜108与第二负压罩膜115之间 形成小型隔离腔室, 利用活动板32与卡槽31之间的磁性密封条, 使得负压罩1内气密性更 好, 避免病原体外泄, 第一侧板101一侧贯通连接的空气过滤器接口103和生物体征监测接 口104分别与空气过滤器和生物体征监测器连接, 第二侧板102一侧贯通连接的进气口111 与排气风机连接, 通过排气风机的作用, 使负压罩1内形成负压环境, 通过空气过滤器对负 压罩1内进行空气循环, 负压罩1膜顶部开设有四个操作手孔109, 负压罩1内部与操作手孔 109固定连接有橡胶手套110, 可以使。
28、得医护人员通过橡胶手套110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有效 的隔离了传染源对医护人员的威胁。 0033 本发明实施例中, 担架本体2包括滑动板21和固定板22, 滑动板21与固定板22通过 滑轨滑动连接, 滑动板21四周均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3, 滑动板2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3, 第一凹槽23内置有充气气囊垫24, 滑动板21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手, 固定板22两端均固 定安装U型把手25, 固定板22底部开设有开槽26, 开槽26一端转动安装有支腿27, 支腿27为 可伸缩支腿, 支腿27与开槽26之间固定连接有折叠机构28, 支腿27底部转动安装有万向轮 29, 固定板22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氧气。
29、瓶固定装置210, 固定板22一侧固定安装有配置电源 211, 滑动板21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拉槽212, 抽拉槽212内滑动安装有置物板213。 0034 具体的, 通过滑动连接的滑动板21与固定板22, 使得医护人员通过拉动设置在滑 动板21正面一侧的拉手即可将滑动板21快捷的拉出, 当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需要拍摄X光 时, 只需先调节支腿27伸缩高度与CT床一致后, 将滑动板21拉出至CT床上即可, 在担架本体 2闲置时, 可将支腿27收缩折叠后, 收进开槽26内, 减小占地面积, 通过第一凹槽23内放置的 充气气囊垫24, 可以方便针对不同病人体型进行充气, 避免压疮或抬运过程中对人员造。
30、成 二次伤害, 通过支腿27底部设置的万向轮29, 医护人员可以快速的转移感染者, 通过固定板 22底部固定安装的氧气瓶固定装置210, 对氧气瓶进行固定, 使得氧气瓶持续为负压罩1内 提供氧气, 通过设置在滑动板21正面一侧的抽拉槽212, 使得医护人员将传染者转移入病房 后, 拉开抽拉槽212内滑动安装的置物板213, 将所需治疗的药物能够更方便的放置在置物 板213上, 更便捷有效的对传染者进行医治。 0035 本发明实施例中, 充气气囊垫24包括若干气柱241, 若干气柱241顶部热封连接有 贯通气柱241的气囊枕242、 护颈243和护脚244, 若干气柱241之间相互热封贯通连接,。
31、 气囊 枕242位于护颈243中间, 最外侧气柱241贯通设有充气口245, 充气口245与最外侧气柱241 贯通连接, 若干气柱241放置于第一凹槽23内, 充气口245贯穿第一凹槽23置于滑动板21外 侧。 0036 具体的, 通过对充气口245充气, 使得气柱241、 气囊枕242、 护颈243和护脚244充气 膨胀, 针对不同体型的病人充入不同气量, 使得护颈243和护脚244能将感染者固定, 感染者 颈部放置在气囊枕242上, 提高患者舒适度, 避免产生压疮或抬运过程中对感染者造成二次 伤害。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1529222 A 7 0037 本发明实施例中, 折叠。
32、机构28包括第一折叠块281和第二折叠块282, 第一折叠块 281一端与支腿27固定连接, 第一折叠块281中部开设有U型槽283, 第二折叠块282一端与U 型槽283销接, 第二折叠块282的另一端与开槽26底部固定连接。 0038 具体的, 通过与U型槽283销接的第二折叠块282, 使得支腿27可以快速折叠收放入 开槽26中, 医护人员在使用时, 只需将支腿27通过折叠机构28从开槽26中放下, 使得该负压 担架能够适用于更多不同场合。 0039 本发明实施例中, 开槽26尺寸与支腿27与万向轮29尺寸相匹配。 0040 具体的, 通过固定板22底部开设的开槽26, 便于将支腿27及。
33、万向轮29进行收放, 可 节约担架本体2的占地面积。 0041 本发明实施例中, 氧气瓶固定装置210包括固定底座2101和绑带夹2102, 固定底座 2101一侧固定安装有绑带2103, 固定底座2101和绑带夹2102均与固定板22底部固定连接。 0042 具体的, 通过固定板22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底座2101和绑带夹2102对氧气瓶进行 固定, 绑带2103夹绕在绑带夹2102中, 医护人员通过氧气瓶规格的不同来决定使用几个氧 气瓶固定装置210对氧气瓶进行固定, 继而氧气瓶固定装置210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氧气 瓶。 0043 本发明实施例中, 配置电源211的电池内置, 空气过滤器接口。
34、103和生物体征监测 接口104分别与空气过滤器和生命体征监测器固定连接, 进气口111与排气风机固定连接, 空气过滤器、 生物体征监测器和排气风机均与配置电源211内置电池电性连接。 0044 具体的, 将空气过滤器、 生命体征监测器和排气风机分别与空气过滤器接口103、 生物体征监测接口104和进气口111固定连接后, 然后将空气过滤器、 生命体征监测器和排 气风机的电源接口分别与配置电源211电性连接。 0045 具体使用时, 当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爆发, 医护人员将支腿27通过折叠机构28从开 槽26中放下, 将充气气囊垫24放置在第一凹槽23中, 通过充气口245对充气气囊垫24充气, 。
35、之后将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抬上滑动板21上, 然后取出负压罩1, 将第一侧板101、 第二侧板 102、 第二滑杆107、 第四滑杆114插入开槽26中, 拉动卡扣34, 将卡扣34与卡扣底座33扣接, 通过卡槽31与活动板32一侧固定安装的磁性密封条, 使得第一侧板101、 第二侧板102、 第二 滑杆107、 第四滑杆114与锁紧机构3之间处于密封状态, 拉动第一滑杆106和第三滑杆113至 锁紧机构3处通过卡扣34与卡扣底座33的配合锁紧, 使得第一负压罩膜108与第二负压罩膜 115之间形成小型隔离腔室, 通过磁性密封条增加负压罩1的气密性, 然后将排气风机与进 气口111连接, 将排气。
36、风机的电源接口与配置电源211连接对负压罩1内进行排气, 使得感染 者或疑似感染者处于密封负压环境的隔离舱内, 避免病原体外泄传播, 然后将空气过滤器 和生物体征监测器分别于空气过滤器接口103和生物体征监测接口104连接之后, 将空气过 滤器和生物体征监测器的电源接口分别与配置电源211连接, 通过空气过滤器使得负压罩1 内空气处于循环状态, 通过生物体征监测器监测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的生命体征, 通过设 置在固定板22底部的氧气瓶固定装置210, 使得氧气瓶紧固在固定板22底部, 对负压罩1内 进行持续的输氧, 医护人员拉动U型把手25, 通过支腿27底部固定连接的万向轮29滑动, 可 以快。
37、速转移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 通过设置在滑动板21与固定板22之间的滑轨, 使得医护 人员将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推入CT室进行X光检测时, 只需调节支腿27的伸缩高度与CT床 高度一致后, 拉动设置在滑动板21正面一侧的拉手, 即可将滑动板21拉至CT床上, 使得感染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1529222 A 8 者或疑似感染者躺在负压罩1内即可进行X光检查, 避免病原体的泄露, 通过设置在滑动板 21正面一侧的抽拉槽212, 使得医护人员将传染者转移入病房后, 拉开抽拉槽212内滑动安 装的置物板213, 将所需治疗的药物能够更方便的放置在置物板213上, 更便捷有效的对传 染者进行。
38、医治。 0046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1529222 A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0 CN 111529222 A 10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1 CN 111529222 A 11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2 CN 111529222 A 12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3 CN 111529222 A 13 。
- 内容关键字: 便于 调节 负压罩 担架
土地规划收放线装置.pdf
拆装方便的靠墙折叠梯.pdf
夹爪及吊装夹具.pdf
脑血管介入术后加压固定装置.pdf
卫浴水路调节阀.pdf
冲压模具的快拆机构.pdf
中药材磨碎机.pdf
睡眠感知音乐声场系统.pdf
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pdf
可顶升的飞机机翼维修平台.pdf
化工原料上料装置.pdf
纺织布料毛絮清理装置.pdf
信息采集设备.pdf
用于区域水环境污染物回收搅碎机.pdf
锂电池电极浆料快速调浆装置.pdf
高精度可调节电磁铁.pdf
市政给水检修工具.pdf
拼装式水下分层取样装置.pdf
分散加料的地膜原料混合机.pdf
防渗漏复合承压管道.pdf
加气混凝土板切割装置.pdf
杂粮加工输料装置.pdf
工业机器人用搬运夹具.pdf
分体式发光灯板安装结构及淋浴龙头.pdf
覆膜砂用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pdf
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便于排水的土工格栅.pdf
提升人机对话交互体验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用户兴趣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串果采摘特征因素分析方法及设备.pdf
合金钢法兰锻件的锻造方法.pdf
公交车立体车库的车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电路线卡.pdf
一种高压电磁阀.pdf
锌合金由任弹簧海上油井辅助动力装备.pdf
农田用灌溉给水栓及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pdf
一种输油管夹.pdf
一种机动车变速箱.pdf
非完全对称渐开线齿轮及其加工方法.pdf
一种尿素泵空气电磁阀的控制方法.pdf
一种结构稳定型石油管道.pdf
铬合金卡箍活塞海上油井辅助动力设施.pdf
一种简易二位二通电磁阀.pdf
一种减速箱密封结构.pdf
可检测以弹性胶体介质温度的两级缓冲器的工作方法.pdf
与波纹膜片接合的装置.pdf
加强型聚四氟乙烯波纹管.pdf
双联内齿减速机.pdf
提升阀组件.pdf
一种用于电动执行机构的旋钮机构.pdf
高密度聚乙烯圆形外护管多管保温管道.pdf
相关文档
更多![HB铅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Images/s.gif)
![正性光刻胶组合物和形成光刻胶图案的方法.pdf](/Images/s.gif)
![串联电池组的多时间尺度短路电阻估计方法.pdf](/Images/s.gif)
![基于近红外3D结构光技术的面部识别仪器设备.pdf](/Images/s.gif)
![抗氧化和隔热的陶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df](/Images/s.gif)
![大纹波输出电压的DCM Buck PFC变换器.pdf](/Images/s.gif)
![电接点水位探头.pdf](/Images/s.gif)
![基于无线通信的业务办理系统及方法.pdf](/Images/s.gif)
![热电厂燃煤掺配输送方法.pdf](/Images/s.gif)
![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Images/s.gif)
![白酒酿造过程中糟醅质量的自动检测方法.pdf](/Images/s.gif)
![实时高精度全球多维对流层天顶延迟格网模型构建方法.pdf](/Images/s.gif)
![用于检测活动性肺结核的粪便中脂质及其检测系统.pdf](/Images/s.gif)
![单片机驱动程序生成方法及装置.pdf](/Images/s.gif)
![基于快速非支配遗传算法实现无线AP部署优化方法.pdf](/Images/s.gif)
![电解次亚酸消毒水的生产装置.pdf](/Images/s.gif)
![基于紫外Micro/Mini-LED的自消毒电梯按钮及消毒方法.pdf](/Images/s.gif)
![高耐磨冷轧链板钢及其制造方法.pdf](/Images/s.gif)
![基于图卷积网络和主题模型的恶意代码同源性分析方法.pdf](/Images/s.gif)
![组合式长度、圆周度检测装置.pdf](/Images/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