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523112 上传时间:2021-06-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5.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29667.6 (22)申请日 2020.06.11 (71)申请人 融智医康 (哈尔滨) 科技有限责任公 司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迎 宾小区207-209栋1-2层1号 (72)发明人 王忠信代勇李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23209 代理人 桑林艳 (51)Int.Cl. A61G 10/02(2006.01) A61B 90/00(2016.01) B01D 46/00(2006.01) B01D。

2、 46/10(2006.01) B01D 53/04(2006.01) A61G 7/05(2006.01) A61G 1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及其使用方法 (57)摘要 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及其使用方法, 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本发明 解决了当医护人员在救治流行病患者时, 因与病 患共处一室密切接触所造成的感染隐患, 能够保 护救治病患的医护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包括负压 隔离盾、 抽气风道、 抽气机和消杀装置, 抽气风道 与负压隔离盾的出气口连接, 抽气风道的另一端 与抽气机连接, 抽气机与消杀装置连接。 本发。

3、明 结构简单, 方便使用, 在呼吸类流行病疫情的救 治工作中, 能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强大的保护, 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提高医护人员的出勤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11529260 A 2020.08.14 CN 111529260 A 1.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负压隔离盾(2)、 抽气 风道(4)、 抽气机(5)和消杀装置(12), 抽气风道(4)与负压隔离盾(2)的出气口连接, 抽气风 道(4)的另一端与抽气机(5)连接, 抽气机(5)与消杀装置(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其特。

4、征在于: 还包 括护盾支架(3), 所述负压隔离盾(2)安装在护盾支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抽气机(5)通过连接管(11)与消杀装置(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负压隔离盾(2)包括均压气室(21)和隔离面罩(22), 所述隔离面罩(22)为球冠状壳体结构, 均压气室(21)安装在隔离面罩(22)外侧, 均压气室(21)与在隔离面罩(22)内部连通, 均压 气室(22)通过抽气风道(4)与抽气机(5)的进气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救护操作。

5、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隔离面罩(22)上开有多个抽气孔(13), 隔离面罩(22)内侧与患者头、 胸部形成的相对狭小 空间为负压区(23), 所述隔离面罩(22)下端与患者胸、 颈部间形成狭窄开放区, 所述隔离面 罩(22)上端延伸至患者头顶部上方呈盾状, 所述隔离面罩(22)上端在患者头顶上部与床面 间形成广角开放区, 抽气孔(13)连通负压区(23)与均压气室(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消杀装置(12)包括板式过滤器(8)、 消杀罐(9)和活性炭吸附罐(10), 板式过滤器(8)的入口 与抽气机(。

6、5)的排气端通过连接管(11)连接, 板式过滤器(8)的出口与消杀罐(9)的入口通 过连接管(11)连接, 消杀罐(9)的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罐(10)的入口通过连接管(11)连接, 活 性炭吸附罐(10)的出口端与室内空间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抽气机(5)与消杀装置(12)底部设有底座(6), 底座(6)的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7)。 8.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按次序将各功 能件依次连接, 检查无误后通电试运行, 运行时检查各部分密封情况, 其中, 抽气机(5)、 板 式过滤器(8)、 。

7、连接管(11)、 消杀罐(9)和活性炭吸附罐(10)可以使用肥皂水检查密封, 连接 无误后将全套装置推到患者身边, 开启抽气机(5), 将负压隔离盾(2)放置在患者头部、 胸部 结合位置, 较大开口处朝向患者头顶方向, 调整负压隔离护盾(2)位置, 达到既能方便对患 者进行救治处理, 也能将患者呼出气体抽出, 将抽气风道(4)绑扎固定在患者所在床边护栏 上, 负压效果可以用绒线或褶皱纸进行测试, 经测试合格后进行室内消杀, 消杀后即可开展 救治工作。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529260 A 2 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

8、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属于医疗器 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流行病疫情通常是通过带有病毒的气溶胶进行传播的具有强烈致病性的传染性 疾病, 气溶胶是指飞沫微粒混合在空气中导致飞沫微粒沉降变缓的混合气团, 当带毒气溶 胶被人通过口鼻吸入后容易导致感染。 在诸如非典、 流感、 新冠等流行病大规模疫情来袭 时, 一般带有病毒飞沫的气溶胶会使病毒传染能力增强, 使空气传播成为重要途经, 当疫情 通过气溶胶大规模传播时会造成下列危害: 0003 1.医护人员在诊治过程中与病患共处一室密切接触,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带毒气 溶胶,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感染, 医护人员的感染会降。

9、低医护人员的出勤率, 在重大疫情中医 护减员会使抗疫救护工作雪上加霜。 0004 2.当流行病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时, 为防止交叉感染, 被感染的病患只能进行单 独隔离, 一个病患需要一个病房来进行隔离治疗, 当感染的病患较多时, 没有足够的病房容 纳病患, 导致许多病患无可就医。 0005 3.为防止被隔离的病患排出的带毒气溶胶扩散, 患者隔离病房需要使用特殊的 “负压隔离病房” , 在重大疫情中病房资源极端紧张, 不得不建立 “方舱医院” 来缓解救治过 程的需求。 0006 4.医护人员在救治流行病患者时与病患共处一室, 需要做到非常严格的保护措 施, 如防护服、 口罩、 防护眼罩、 鞋套和。

10、手套等防护用品, 这类防护用品的使用会降低医护人 员的感知度, 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集中精神进行操作, 在长时间工作中使工作强度提高, 精神 压力增大, 极易引起疲劳过度, 对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0007 综上所述, 亟需一种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上述 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1, 降低病房内部的含毒气溶胶浓度直至归0, 有效降低病房内 疫病的传播风险; 2, 在大规模流行病疫情爆发时提升对医疗救护人员的防护水平, 最大限 度的维护医疗救护队伍的人员基数; 3, 紧急情况下在非流行病专用房间内进行流行病救治 操作, 提高救治时效。 在下。

11、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 以便利于提供关于本发明的 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 应当理解, 本说明书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 它并不是意图 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 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10 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包括负压隔离盾、 抽气风道、 抽气机和 消杀装置, 抽气风道与负压隔离盾的出气口连接, 抽气风道的另一端与抽气机连接, 抽气机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529260 A 3 与消杀装置连接。 0011 进一步的, 还包括护盾支架, 所述负压隔离盾安装在护盾支架上。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抽气机通。

12、过连接管与消杀装置连接。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负压隔离盾包括均压气室和隔离面罩, 所述隔离面罩为球冠状壳 体结构, 均压气室安装在隔离面罩外侧, 均压气室与在隔离面罩内部连通, 均压气室通过抽 气风道与抽气机的进气端连接。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隔离面罩上开有多个抽气孔, 隔离面罩内侧与患者头、 胸部形成的 相对狭小空间为负压区, 所述隔离面罩下端与患者胸、 颈部间形成狭窄开放区, 所述隔离面 罩上端延伸至患者头顶部上方呈盾状, 所述隔离面罩上端在患者头顶上部与床面间形成广 角开放区, 抽气孔连通负压区与均压气室。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消杀装置包括板式过滤器、 消杀罐和活性炭吸。

13、附罐, 板式过滤器的 入口与抽气机的排气端通过连接管连接, 板式过滤器的出口与消杀罐的入口通过连接管连 接, 消杀罐的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罐的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 活性炭吸附罐的出口端与室内 空间联通。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抽气机与消杀装置底部设有底座, 底座的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 0017 进一步的, 其使用方法为: 将各功能件依次连接后, 检查无误通电试运行, 运行时 检查各部分密封情况: 其中, 抽气机、 连接管、 板式过滤器、 连接管、 消杀罐、 连接管活性炭吸 附罐部分可以使用肥皂水检查密封, 连接无误后将全套装置推到患者身边, 开启抽气机, 仔 细将负压隔离盾放置在患者头部、 胸。

14、部结合位置, 较大开口处朝向患者头顶方向, 调整负压 隔离护盾位置, 达到既能方便对患者进行救治处理, 也能将患者呼出气体抽出, 将抽气风道 绑扎固定在患者所在床边护栏上, 负压效果可以用绒线或褶皱纸进行测试, 经测试合格后 进行室内消杀, 消杀后即可展开各种救治工作。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9 1.通过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护盾装置实施的直接效果, 将会使呼吸类流行 病的救治工作中广大医护人员得到强大的保护, 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提高医护人员的出 勤率。 0020 2.在紧急情况下, 本发明可以在普通房间使用, 从而可以提高对突然爆发疫情时 困难局面的应对能力, 极端情况下。

15、可以在一间病房内容纳多位病人进行救治, 通过医用救 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防护盾装置能达到气溶胶完全隔离的理想状态, 使更多的感染患者得 到及时的救治。 0021 3.本发明通过在隔离护盾内形成的负压, 使护盾内的含病毒的气溶胶全部吸入消 杀装置内, 在空气流通的同时不会使病毒污染空气。 0022 4.本发明可以让医护人员不需要穿戴十分厚重的防护装备, 医护人员可以正常工 作, 不会因为穿戴过多的防护装备所产生的过度疲劳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0023 5.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的使用, 能够保障医护人员的出勤 率, 会使患者救治率得到提升, 进而安定疫情中的民心动荡, 减少恐慌, 维护。

16、社会稳定。 0024 6.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具有足够的可移动性和便携性, 全套 装置具有较小的包装体积和重量, 可以在疫情初发时在疫情始发地同时大规模投入, 及时 遏制疫情发展, 减小疫情传播范围, 进而保障广大非疫区的人民群众生活能够保持安全、 安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529260 A 4 逸。 0025 7.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在提供给个人使用时, 能够建立家庭 式流行病隔断护理环境, 降低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 从而使大量的呼吸道流行病得 到良好的阻隔, 使呼吸道流行病患病率大大降低, 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0026 8.医用救护操作。

17、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具有广泛的拓展性, 可以依据原型结 构开发出隔离转运专用、 增氧治疗专用等专业衍生型号, 具有广泛的技术前景。 0027 9.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占地面积小制作成本低廉, 适合大批 量投放市场形成广泛的社会储备, 这种分布式储备也为各种呼吸道流行病在发生初期即进 行合理阻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升全社会的抗大疫能力。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30 图3为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的抽气消杀装置局部示意图; 0031。

18、 图4为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的隔离面罩内侧示意图; 0032 图5为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在工作时空气流动方向示意图。 0033 图中2-负压隔离盾, 3-护盾支架, 4-抽气风道, 5-抽气机, 6-底座, 7-万向轮, 8-板 式过滤器, 9-消杀罐, 10-活性炭吸附罐, 11-连接管, 12-消杀装置, 13-抽气孔, 21-均压气 室, 22-隔离面罩, 23-负压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 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 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但是应该理解, 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 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 。

19、围。 此外, 在以下说明中, 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 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的 概念。 0035 具体实施方式一: 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医用救护局部负压 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包括负压隔离盾2、 抽气风道4、 抽气机5和消杀装置12, 抽气风道4与负 压隔离盾2的出气口连接, 抽气风道4的另一端与抽气机5连接, 抽气机5与消杀装置12连接。 负压隔离盾2的凹面朝向患者形成开式半封闭区间, 当抽气机5工作时, 抽气机5通过抽气风 道4将负压隔离盾2内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不断抽离, 负压隔离盾2内的空气由敞口处向盾内 空间进行补充, 形成局部负压环境, 所形成的的负压环。

20、境可以防止负压隔离盾2内含有病毒 的气溶胶外溢, 保护了负压隔离盾2外侧的室内环境相对安全干净, 由抽气机5抽入的含有 病毒的气溶胶送入消杀装置12中, 这样可以使含有病毒的气溶胶经过消杀装置层层消毒而 转换成新鲜空气在排入室内空间; 0036 具体的, 还包括护盾支架3, 所述负压隔离盾2安装在护盾支架3上; 护盾支架3摆放 在患者头、 胸部两侧, 通过护盾支架3可以连接有放置患者的床或是通过护盾支架3调整负 压隔离盾2的角度, 护盾支架3为现有的安装架; 0037 具体的, 所述抽气机5通过连接管11与消杀装置12连接, 如此设置, 通过在抽气机5 与消杀装置12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1, 便。

21、于装置整体的拆卸, 在清洗时较为简单。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529260 A 5 0038 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医用救护局部负压 安全隔离护盾装置, 所述负压隔离盾2包括均压气室21和隔离面罩22, 所述隔离面罩22为球 冠状壳体结构, 均压气室21安装在隔离面罩22外侧, 均压气室21与在隔离面罩22内部连通, 均压气室22通过抽气风道4与抽气机5的进气端连接, 抽气机5将均压气室22内部的空气抽 进消杀装置12中; 0039 具体的, 所述隔离面罩22上开有多个抽气孔13, 隔离面罩22内侧与患者头、 胸部形 成的相对狭小空间为负压。

22、区23, 所述隔离面罩22下端与患者胸、 颈部间形成狭窄开放区, 所 述隔离面罩22上端延伸至患者头顶部上方呈盾状, 所述隔离面罩22上端在患者头顶上部与 床面间形成广角开放区, 抽气孔13连通负压区23与均压气室22; 抽气孔13与狭窄开放区使 隔离面罩22内部的空气流通性更好, 避免患者在隔离面罩22内部由于供氧不足引起的缺 氧。 0040 具体实施方式三: 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医用救护局部负压 安装隔离护盾装置, 所述消杀装置12包括板式过滤器8、 消杀罐9和活性炭吸附罐10, 板式过 滤器8的入口与抽气机5的排气端通过连接管11连接, 板式过滤器8的出口与消杀罐。

23、9的入口 通过连接管11连接, 消杀罐9的出口与活性炭吸附罐10的入口通过连接管11连接, 活性炭吸 附罐10的出口端与室内空间联通; 通过抽气机5输入的带有病毒的气溶胶进入消杀装置12 后, 经过板式过滤器8、 消杀罐9和活性炭吸附罐10三层消杀过滤后, 最后形成不带有病毒的 空气排放; 0041 具体的, 所述抽气机5与消杀装置12底部设有底座6, 底座6的下端面安装有万向轮 7,, 方便抽气机5与消杀装置12的移动。 0042 具体实施方式四: 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医用救护局部负压 安装隔离护盾装置的使用方法, 按次序将各功能器件依次连接, 检查无误后通电试运行,。

24、 运 行时检查各部分密封情况, 其中, 抽气机5、 板式过滤器8、 连接管11、 消杀罐9和活性炭吸附 罐10可以使用肥皂水检查密封, 连接无误后将全套装置推到患者身边, 开启抽气机5, 将负 压隔离盾2放置在患者头部、 胸部结合位置, 较大开口处朝向患者头顶方向, 调整负压隔离 护盾2位置, 达到既能方便对患者进行救治处理, 也能将患者呼出气体抽出, 将抽气风道4绑 扎固定在患者所在床边护栏上, 负压效果可以用绒线或褶皱纸进行测试, 经测试合格后进 行室内消杀, 消杀后即可开展救治工作。 0043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 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 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 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 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529260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111529260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111529260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111529260 A 9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111529260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医用 救护 操作 局部 安全 隔离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医用救护操作局部负压安全隔离护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5231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