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pdf

上传人:梁腾 文档编号:10516398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0.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17599.4 (22)申请日 2020.05.18 (71)申请人 郭勇 地址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 道新和大道38号深圳极力静电除尘科 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郭勇 (51)Int.Cl. A47G 2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 筷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 效果的私用公筷, 包括筷基和与其固定且为管状 的筷头, 所述筷头远离筷基的一端倒有圆角, 所 述筷基上。

2、固定有一个扭簧, 所述筷头内壁滑动连 接有一个滑板, 所述扭簧和滑板共同固定连接有 一个环形的弹性膜, 所述筷头内壁固定连接有一 个槽块; 所述槽块与滑板共同连接有一个复位弹 簧, 所述槽块包括前板与后板。 优点在于: 使用本 申请的筷子在餐桌中央取用食物时, 而软囊感受 到磁场时会无法产生形变, 即辐板无法转动, 经 进液孔进入柱形槽的液体凹槽并逐渐增多从而 挤压活塞板运动, 从而拉动弹性膜向筷头内部滑 动, 从而使在夹取餐桌上食物时, 使用者的唾液 不会沾染到食物上, 避免对餐桌上的食物造成污 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1543834 A 2020.08.18 。

3、CN 111543834 A 1.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 包括筷基(1)和与其固定且为管状的 筷头(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筷头(2)远离筷基(1)的一端倒有圆角, 所述筷基(1)上固定有一 个扭簧(4), 所述筷头(2)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滑板(5), 所述扭簧(4)和滑板(5)共同固定连 接有一个环形的弹性膜(3), 所述筷头(2)内壁固定连接有一个槽块(6); 所述槽块(6)与滑板(5)共同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7), 所述槽块(6)包括前板与后板, 所述前板上开设有一个凹槽, 所述后板开设有一个储物腔, 所述凹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一 个活塞板(14), 所述活塞板(14)。

4、上固定有一个硬质的拉杆(8); 所述拉杆(8)与滑板(5)固定 连接。 所述凹槽内开设有一个柱形槽(9), 所述柱形槽(9)的轴线与拉杆(8)所在平面垂直, 所 述柱形槽(9)内设置有阻力组件; 所述储物腔内设置有动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阻力组件包括一个软囊(11), 所述软囊(11)内灌有磁流变液且固定在柱形槽(9)远离活 塞板(14)的一侧, 所述柱形槽(9)内转动连接有一个中心轴, 所述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 辐板(10), 所述辐板(10)与柱形槽(9)密封滑动连接, 所述槽块(6)上开设有一个回流孔 (12)和。

5、一个进液孔(13), 所述回流孔(12)和进液孔(13)均连通柱形槽(9)和储物腔, 所述回 流孔(12)位于柱形槽(9)靠近软囊(11)的一侧, 所述进液孔(13)位于柱形槽(9)靠近活塞板 (14)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储液腔内固定连接有一个活塞管(16), 所述活塞管(16)通过单向阀连通有一个储液囊 (15), 所述活塞管(1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一个抽液板(18), 所述抽液板(18)上固定连接有 一个动力弹簧(17)和一个进液管(19), 所述动力弹簧(17)远离抽液板(18)的一端与槽块 (6)固定, 所述进。

6、液管(19)贯穿抽液板(18)并与活塞管(16)通过一个单向阀连通, 所述进液 管(19)与进液孔(13)连通; 所述储液囊(15)连通有一个回液管(20), 所述回液管(20)与回 流孔(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 其特征在于, 每 个所述辐板(10)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软质的胶块, 所述软囊(11)靠近柱形槽(9)的外侧壁 粗糙度小于Ra0.05。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543834 A 2 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餐具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 。

7、筷。 背景技术 0002 筷子是中国人以及东亚大中华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 在中国有记载的历史就有 3000多年,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移民增加, 也随即把这一中国传统餐饮习俗传播到世界各地。 只是根据筷子的用餐习惯, 在实际使用时, 不论人多少都是同一筷子在一个盘子碗中夹菜, 这样细菌、 病毒跟随唾液的传播很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不仅不卫生而且给人们身 心健康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00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聚餐时使用公筷已然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但使用公筷需 要频繁换下私筷与公筷, 导致用餐较为繁琐, 故而公筷意识在实际实行中存在较大的阻力, 为此提出一种无须更换筷子又能起到公筷效果。

8、的餐具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公筷需要频繁换下私筷与公筷, 导致用 餐较为繁琐的问题, 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 果的私用公筷, 包括筷基和与其固定且为管状的筷头, 所述筷头远离筷基的一端倒有圆角, 所述筷基上固定有一个扭簧, 所述筷头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滑板, 所述扭簧和滑板共同固 定连接有一个环形的弹性膜, 所述筷头内壁固定连接有一个槽块; 0006 所述槽块与滑板共同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 所述槽块包括前板与后板, 所述前板 上开设有一个凹。

9、槽, 所述后板开设有一个储物腔, 所述凹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塞板, 所述活塞板上固定有一个硬质的拉杆; 所述拉杆与滑板固定连接。 0007 所述凹槽内开设有一个柱形槽, 所述柱形槽的轴线与拉杆所在平面垂直, 所述柱 形槽内设置有阻力组件; 所述储物腔内设置有动力组件。 0008 在上述的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中, 所述阻力组件包括一个软 囊, 所述软囊内灌有磁流变液且固定在柱形槽远离活塞板的一侧, 所述柱形槽内转动连接 有一个中心轴, 所述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辐板, 所述辐板与柱形槽密封滑动连接, 所述 槽块上开设有一个回流孔和一个进液孔, 所述回流孔和进液孔均连通柱形槽和储。

10、物腔, 所 述回流孔位于柱形槽靠近软囊的一侧, 所述进液孔位于柱形槽靠近活塞板的一侧。 0009 在上述的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中, 所述储液腔内固定连接有一 个活塞管, 所述活塞管通过单向阀连通有一个储液囊, 所述活塞管内密封滑动连接有一个 抽液板, 所述抽液板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动力弹簧和一个进液管, 所述动力弹簧远离抽液板 的一端与槽块固定, 所述进液管贯穿抽液板并与活塞管通过一个单向阀连通, 所述进液管 与进液孔连通; 所述储液囊连通有一个回液管, 所述回液管与回流孔连通。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543834 A 3 0010 在上述的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

11、用公筷中, 每个所述辐板上均固定连接 有多个软质的胶块, 所述软囊靠近柱形槽的外侧壁粗糙度小于Ra0.05。 0011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2 1、 使用本申请的筷子在餐桌中央取用食物时, 而软囊感受到磁场时会无法产生形 变, 即辐板无法转动, 经进液孔进入柱形槽的液体凹槽并逐渐增多从而挤压活塞板运动, 从 而拉动弹性膜向筷头内部滑动, 从而使在夹取餐桌上食物时, 使用者的唾液不会沾染到食 物上, 避免对餐桌上的食物造成污染; 0013 2、 完成从餐桌上取用食物后, 软囊从磁场中脱离而恢复柔软状态, 此时辐板可自 由转动而使液体回流至储液囊内, 弹性膜也在复位弹簧和。

12、扭簧的作用下复原, 原先位于筷 头头部的弹性膜恢复至初始位置, 在进食时, 也不会将筷头尾部的弹性膜污染, 从而实现了 使用一副餐具即可同时达成公筷与私筷的技术效果, 有效的降低了细菌和病毒在聚餐时的 交叉感染。 0014 3、 本申请的装置在自己的餐盘处取用食物时, 由于对应位置不存在明显的磁场, 故而软囊内的磁流变液为液态, 不对辐板的转动产生限制效果, 凹槽内的液体量不存在明 显变化, 即滑板和弹性膜的位置保持不动, 保证其作为一个私筷的正常功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

13、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中槽块内前板部 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中槽块内后板部 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筷基、 2筷头、 3弹性膜、 4扭簧、 5滑板、 6槽块、 7复位弹簧、 8拉杆、 9柱形槽、 10 辐板、 11软囊、 12回流孔、 13进液孔、 14活塞板、 15储液囊、 16活塞管、 17动力弹簧、 18抽液板、 19进液管、 20回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 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0 实施例 0021 参照图1-3, 一种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 包括筷基。

14、1和与其固定 且为管状的筷头2, 筷头2远离筷基1的一端倒有圆角, 保证弹性膜3能够顺畅在相对筷头2滑 动, 筷基1上固定有一个扭簧4, 筷头2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滑板5, 扭簧4和滑板5共同固定连 接有一个环形的弹性膜3, 筷头2内壁固定连接有一个槽块6; 0022 槽块6与滑板5共同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7, 扭簧4和复位弹簧7使得滑板5在移动后 能够有自主恢复初始状态且保持张紧的趋势, 槽块6包括前板与后板, 前板上开设有一个凹 槽, 后板开设有一个储物腔, 凹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塞板14, 活塞板14上固定有一个 硬质的拉杆8; 拉杆8与滑板5固定连接, 使得滑板5能够随活塞板14同步运。

15、动。 0023 凹槽内开设有一个柱形槽9, 柱形槽9的轴线与拉杆8所在平面垂直, 柱形槽9内设 置有阻力组件, 阻力组件包括一个软囊11, 软囊11内灌有磁流变液且固定在柱形槽9远离活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543834 A 4 塞板14的一侧; 0024 柱形槽9内转动连接有一个中心轴, 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辐板10, 辐板10与柱 形槽9密封滑动连接, 槽块6上开设有一个回流孔12和一个进液孔13, 回流孔12和进液孔13 均连通柱形槽9和储物腔, 回流孔12位于柱形槽9靠近软囊11的一侧, 进液孔13位于柱形槽9 靠近活塞板14的一侧。 0025 储物腔内设置有动力组件,。

16、 储液腔内固定连接有一个活塞管16, 活塞管16通过单 向阀连通有一个储液囊15, 活塞管1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一个抽液板18, 抽液板18上固定连 接有一个动力弹簧17和一个进液管19, 动力弹簧17远离抽液板18的一端与槽块6固定, 进液 管19贯穿抽液板18并与活塞管16通过一个单向阀连通, 进液管19与进液孔13连通; 储液囊 15连通有一个回液管20, 回液管20与回流孔12连通。 0026 每个辐板10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软质的胶块, 当两个辐板10之间的压强增大时, 胶块能够压缩变形, 使得两个辐板10之间的最大和最小液体量存在明显变化, 软囊11靠近 柱形槽9的外侧壁粗糙度小于Ra。

17、0.05, 减小辐板10与软囊11之间的摩擦力, 增大软囊11的使 用寿命。 0027 本发明中的装置在使用时, 需要在餐桌的中部设置有磁场, 此磁场可通过放置永 磁体的方式实现, 此为常见的现有技术, 故此不做赘述; 0028 本发明的装置内还设置有蓄电池, 装置在工作时, 蓄电池间歇性的向动力弹簧17 供电, 动力弹簧17为金属材质, 其通电时每匝金属均会产生同向的磁场, 磁场间的相互作用 力使其互相靠近, 断电后动力弹簧17在其自身弹性作用下复原, 故而动力弹簧17在间歇性 的通电时会产生间歇性的伸缩效果, 此伸缩效果会带动抽液板18往复运动, 由于活塞管16 和进液管19上均设置有单向。

18、阀(活塞管16上的单向阀仅供液体单向流动至活塞管16内, 进 液管19处的单向阀仅供液体单向流动至进液管19内), 故而储液囊15内的液体会先被抽至 活塞管16内, 再经进液管19、 进液孔13挤压至柱形槽9内, 柱形槽9内的各个辐板10产生转 动, 当液体流动至回流孔12处时, 液体会经回液管20回到储液囊15内形成一个循环。 0029 使用者使用本申请的筷子在自己的餐盘处取用食物时, 由于对应位置不存在明显 的磁场, 故而软囊11内的磁流变液为液态, 不对辐板10的转动产生限制效果, 凹槽内的液体 量不存在明显变化, 即滑板5和弹性膜3的位置保持不动; 0030 当使用者使用本申请的筷子在。

19、餐桌中央取用食物时, 由于对应位置存在明显的磁 场, 而软囊11内的磁流变液感受到磁场时会迅速转变为抗剪切强度极强的类固态结构, 进 而无法产生形变, 此时柱形槽9处的辐板10便会受软囊11限制而无法转动, 即经进液孔13进 入柱形槽9的液体无法随槽板10运动而从回流孔12回流, 此时液体便会进入凹槽处并逐渐 增多从而挤压活塞板14使其运动, 活塞板14运动推动拉杆8使得滑板5运动, 从而拉动弹性 膜3向筷头2内部滑动, 使得原先位于筷头2头部(远离筷基1一侧)的弹性膜3运动至筷头2内 部, 原先位于筷头2尾部(靠近筷基1一侧)的弹性膜3运动至筷头2的头部, 从而在夹取餐桌 上食物时, 使用者。

20、的唾液不会沾染到食物上, 完成从餐桌上取用食物后, 软囊11从磁场中脱 离而恢复柔软状态, 此时辐板10可自由转动而使液体回流至储液囊15内, 弹性膜3也在复位 弹簧7和扭簧4的作用下复原, 原先位于筷头2头部的弹性膜3恢复至初始位置, 在进食时, 也 不会将筷头2尾部的弹性膜污染, 从而实现了使用一副餐具即可同时达成公筷与私筷的技 术效果, 有效的降低了细菌和病毒在聚餐时的交叉感染。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543834 A 5 003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筷基1、 筷头2、 弹性膜3、 扭簧4、 滑板5、 槽块6、 复位弹簧7、 拉杆8、 柱形槽9、 辐板10、 软囊11、 回流孔12、 进液孔13、 活塞板14、 储液囊15、 活塞管16、 动力 弹簧17、 抽液板18、 进液管19、 回液管20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 使用这 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 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 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543834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111543834 A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111543834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具有 防止 病毒 交叉感染 效果 私用 公筷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具有防止病毒交叉感染效果的私用公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5163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