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制作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作的人工晶状体.pdf
《人工晶状体制作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作的人工晶状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晶状体制作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作的人工晶状体.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374060.5 (22)申请日 2020.05.06 (71)申请人 厦门晶华视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翁角西 路2076号B14号楼第3层01-1单元 (72)发明人 卢英华李韶华陈良全卢伙贵 张正泓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31 代理人 竺栋舒梦来 (51)Int.Cl. A61L 27/28(2006.01) A61L 27/30(2006.01) A61L 27/50(2006.。
2、01) A61F 2/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人工晶状体制作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作的 人工晶状体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制作技术领域, 公开 了一种人工晶状体制作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作 的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 体,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人工晶状 体本体经臭氧氧化处理; (B)采用偶联剂对人工 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C)对人工晶状体本 体进行自然晾干; (D)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 合液A;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工晶状体制作方法 及利用该方法制作的人工晶状体, 本方法制成的 人工晶状体能够降低人工晶状体本体表面的疏 水性能, 使材。
3、料之间不相互粘附, 使得人工晶状 体在进入晶状体囊袋之后能够顺利展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CN 111544649 A 2020.08.18 CN 111544649 A 1.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体, 所述制 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人工晶状体本体经臭氧氧化处理; (B)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C)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自然晾干; (D)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 所述混合液A是将混合单体和溶剂A进行混合而形 成, 所述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15; 所述混合单体由含氟单体与丙烯酸按照 配比共混形成; (。
4、E)对涂布混合液A的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热固化, 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氟单体与丙烯酸 质量比为1:1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氟单体是: 甲基 丙烯酸三氟乙酯、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或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A为乙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 还包括向人 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其中, 混合液B先涂布, 固化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所述混合液B。
5、包括溶液B1和溶液B2, 所述溶液B1是将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 混合而形成, 所述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515; 所述溶液B2的制备方法如下: (a)制备溶液b: 是将混合物和溶剂C进行混合而形成, 所述混合物包括偶联剂KH-570和 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所述偶联剂KH-570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与溶剂C的 质量比分别为515、 0.20.6, 所述溶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b)将溶液b静置2535分钟之后过滤形成滤饼; (c)采用乙醇洗涤滤饼之后进行真空干燥; (d)将干燥后的滤饼放入乙醇中形成溶液B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B为乙醇, 所述 溶剂C中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 所述溶液B1 和溶液B2混合2535分钟形成混合液B。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 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15 25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1, pH4, 偶联剂浓度为515。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 在60度温度下, 固化1020分钟形成涂层。
7、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制作的人工晶状 体。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544649 A 2 人工晶状体制作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作的人工晶状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制作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制作方法 及利 用该方法制作的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0002 人工晶状体植入过程中, 需要将人工晶状体卷曲, 放入推注器, 推动推注 器推杆, 人工晶状体进过细细管道, 进入晶状体囊袋, 然后需要攀自然展开, 人工晶状体植入完成。 由于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软, 且每次植入时, 人操作手法不一, 。
8、不同人工晶状体 大小不一, 不同推注器管道大小不一, 卷曲 人工晶状体方式不一, 人工晶状体卷曲后到植 入的时间长短不一等等问题, 使 得人工晶状体植入后, 自然展开的比率不高。 人工晶状体 植入过程中, 展不开 会给正在手术台上的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多不便, 需要医生植入失败 的晶体取 出, 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及其制作方 法, 本 方法制成的人工晶状体能够降低人工晶状体本体表面的疏水性能, 使材 料之间不相互粘 附, 使得人工晶状体在进入晶状体囊袋之后能够顺利展开。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
9、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体, 所述制造 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0006 (A)将人工晶状体本体经臭氧氧化处理; 0007 (B)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0008 (C)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自然晾干; 0009 (D)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 所述混合液A是将混合单体和溶 剂A进行混 合而形成, 所述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15; 所述混 合单体由含氟单体与丙烯 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0010 (E)对涂布混合液A的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热固化, 得到人工晶状体成 品。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含氟单体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11:10。 001。
10、2 进一步的, 所述含氟单体是: 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 酯或甲 基丙烯酸六氟丁酯。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溶剂A为乙醇。 0014 进一步的, 步骤(D)中, 还包括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其中, 混合液B先 涂布, 固化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0015 所述混合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B2, 所述溶液B1是将晶体材料单体混 合物和溶剂 B进行混合而形成, 所述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 515; 0016 所述溶液B2的制备方法如下: 说明书 1/9 页 3 CN 111544649 A 3 0017 (a)制备溶液b: 是将混合物和溶剂C进行混。
11、合而形成, 所述混合物包括 偶联剂KH- 570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所述偶联剂KH-570和15微 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与溶 剂C的质量比分别为515、 0.20.6, 所述 溶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0018 (b)将溶液b静置2535分钟之后过滤形成滤饼; 0019 (c)采用乙醇洗涤滤饼之后进行真空干燥; 0020 (d)将干燥后的滤饼放入乙醇中形成溶液B2。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溶剂B为乙醇, 所述溶剂C中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022 进一步的, 步骤(D)中, 所述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2535分钟形成混 合液B。 0023 进一步的, 步骤(B)中, 采用偶。
12、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 人工晶状 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525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质量 比为1:1, pH4, 偶联剂 浓度为515。 0024 进一步的, 步骤(D)中, 在60度温度下, 固化1020分钟形成涂层之 后再涂布混合 液A。 0025 需要说明的是, 人工晶状体本体包括晶状体主体和支撑攀, 步骤(D)中, 向人工晶 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的涂布位置为整个人工晶状体本体表面或仅在 支撑攀表面进行涂 布; 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的涂布位置为整个人工 晶状体本体表面或仅在支撑攀 表面进行涂布。 002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制作。
13、的人工晶状体。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或甲 基丙烯 酸六氟丁酯三种含氟单体与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可调控人工晶状体表面 亲疏水性能, 使材 料之间不相互粘附, 使得本方法制成的人工晶状体在进入晶 状体囊袋之后能够顺利展开, 即使在不同人操作手法不一、 不同人工晶状体大 小不一、 不同推注器管道大小不一、 卷曲 人工晶状体方式不一、 人工晶状体卷 曲后到植入的时间长短不一等上述问题存在的情况 下, 也能保证人工晶状体每 次均能自然展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 施例中 的技术方。
14、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0029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描 述 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 因此,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 的范 围, 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 可以相 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32 实施例1: 0。
15、03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 体, 制 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说明书 2/9 页 4 CN 111544649 A 4 0034 (A)将人工晶状体本体经10臭氧氧化5分钟; 0035 (B)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 配好的 溶液C浸泡1525分钟, 本实施例浸泡20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 质量比为1:1, pH4, 偶 联剂浓度为515, 本实施例中, 偶联剂浓度为10, 偶联剂采用KH-570; 0036 (C)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自然晾干; 0037 (D)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 混。
16、合液A是将混合单 体和溶剂A 进行混合而形成,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15, 本实 施例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 的质量比为10;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 酸三氟乙酯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1; 0038 (E)将涂布混合液A的人工晶状体本体置于温度100度的烘箱进行热固 化, 固化时 间为12小时, 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0039 实施例2: 004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041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 人工晶状 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15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质量。
17、比 为1:1, pH4, 偶联剂浓 度为5, 偶联剂采用KH-570; 0042 步骤(D)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酸 三氟乙酯 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与丙烯酸质量比为 1:5。 0043 实施例3: 004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045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 人工晶状 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25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质量比 为1:1, pH4, 偶联剂浓 度为15, 偶联剂采用KH-570; 0046 步骤(D)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15; 。
18、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 酸三氟乙酯 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与丙烯酸质量比 为1:10。 0047 实施例4: 004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 体, 制 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A)将人工晶状体本体经10臭氧氧化5分钟; 0050 (B)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 配好的 溶液C浸泡1525分钟, 本实施例浸泡20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 质量比为1:1, pH4, 偶 联剂浓度为515, 本实施例中, 偶联剂浓度为10, 偶联剂采用KH-570; 0051 (C)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
19、行自然晾干; 0052 (D)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A是将混合单 体和溶剂A 进行混合而形成,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15, 本实 施例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 的质量比为10;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 酯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 烯酸十二氟庚酯与丙烯酸质量比为 1:1; 0053 (E)将涂布混合液A的人工晶状体本体置于温度100度的烘箱进行热固 化, 固化时 间为12小时, 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说明书 3/9 页 5 CN 111544649 A 5 0054 实施例5: 005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056 区别在。
20、于: 步骤(B)中, 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 人工晶状 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15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质量比 为1:1, pH4, 偶联剂浓 度为5, 偶联剂采用KH-570; 0057 步骤(D)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酸 十二氟庚 酯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丙烯酸质量 比为1: 5。 0058 实施例6: 005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060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 人工晶状 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25分钟, 溶液C中乙醇。
21、与水的质量比 为1:1, pH4, 偶联剂浓 度为15, 偶联剂采用KH-570; 0061 步骤(D)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15;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 酸十二氟庚 酯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丙烯酸质 量比为1:10。 0062 实施例7: 006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包括人工晶状体本体, 制造方 法包括 如下步骤: 0064 (A)将人工晶状体本体经10臭氧氧化5分钟; 0065 (B)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 配好的 溶液C浸泡1525分钟, 本实施例浸泡20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 质量比为。
22、1:1, pH4, 偶 联剂浓度为515, 本实施例中, 偶联剂浓度为10, 偶联剂采用KH-570; 0066 (C)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自然晾干; 0067 (D)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A是将混合单 体和溶剂A 进行混合而形成,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15, 本实 施例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 的质量比为10;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 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 酸六氟丁酯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1; 0068 (E)将涂布混合液A的人工晶状体本体置于温度100度的烘箱进行热固 化, 固化时 间为12小时, 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0069 实施例8。
23、: 007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071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 人工晶状 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15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质量比 为1:1, pH4, 偶联剂浓 度为5, 偶联剂采用KH-570; 0072 步骤(D)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酸 六氟丁酯 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与丙烯酸质量比为 1:1。 0073 实施例9: 007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075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24、: 将 人工晶状 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25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质量比 为1:1, pH4, 偶联剂浓 说明书 4/9 页 6 CN 111544649 A 6 度为15, 偶联剂采用KH-570; 0076 步骤(D)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15;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 酸六氟丁酯 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与丙烯酸质量比 为1:5。 0077 实施例10: 007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 体, 制 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9 (A)将人工晶状体本体经10臭氧氧化5分钟; 0080 (B)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
25、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 配好的 溶液C浸泡1525分钟, 本实施例中浸泡20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 的质量比为1:1, pH4, 偶联剂浓度为515, 本实施例中偶联剂浓度为10, 偶联剂采用KH-570; 0081 (C)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自然晾干; 0082 (D1)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在60度温度下, 固化 1020分 钟, 本实施例中, 固化15分钟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混合 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B2, 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2535分钟形成混合液 B, 本实施例中混合30分钟, 溶液B1是将晶体 材料单体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 混。
26、合而形成, 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5 15, 本实施例中, 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10, 溶剂B为乙醇; 0083 溶液B2的制备方法如下: 0084 (a)制备溶液b: 是将混合物和溶剂C进行混合而形成, 混合物包括偶联 剂KH-570 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偶联剂KH-570和15微米纳米二 氧化硅粉末与溶剂C的质 量比分别为515、 0.20.6, 本实施例中, 二者的质量比分别为10、 0.4, 溶 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溶剂C中乙醇 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085 (b)将溶液b静置2535分钟, 本实施例中, 静置30分钟之后过滤形成 滤饼。
27、; 0086 (c)采用乙醇洗涤滤饼之后进行真空干燥; 0087 (d)将干燥后的滤饼放入乙醇中形成溶液B2; 0088 (D2)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A是将混合单 体和溶剂A 进行混合而形成,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15, 本实 施例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 的质量比为10;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 酯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 烯酸十二氟庚酯与丙烯酸质量比为 1:1; 0089 (E)将涂布混合液A的人工晶状体本体置于温度100度的烘箱进行热固 化, 固化时 间为12小时, 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0090 实施例11: 0091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
28、实施例10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092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15分 钟, 溶液C中 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1, pH4, 偶联剂浓度为5, 偶联剂采用 KH-570; 0093 步骤(D1)中, 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在60度温度 下, 固化10 分钟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 B2, 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25 分钟形成混合液B, 溶液B1是将晶体材料单体 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混合而形成, 晶体材料单 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 5, 溶剂B为乙醇; 0094 步骤(a)中, 制备溶液b: 偶联剂KH。
29、-570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与溶剂C的 说明书 5/9 页 7 CN 111544649 A 7 质量比分别为5、 0.2, 溶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溶剂C中 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095 步骤(b)中, 将溶液b静置25分钟之后过滤形成滤饼; 0096 步骤(D2)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 0097 实施例12: 009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0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099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25分 钟, 溶液C中 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1, pH4, 偶联剂浓度为15, 偶联剂采 用KH-570; 0100 。
30、步骤(D1)中, 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在60度温度 下, 固化20 分钟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 B2, 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35 分钟形成混合液B, 溶液B1是将晶体材料单体 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混合而形成, 晶体材料单 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 15, 溶剂B为乙醇; 0101 步骤(a)中, 制备溶液b: 偶联剂KH-570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与溶剂C的 质量比分别为15、 0.6, 溶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溶剂C中 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102 步骤(b)中, 将溶液b静置35分钟之后过滤形成滤饼; 0103 。
31、步骤(D2)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15。 0104 实施例13: 010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 体, 制 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06 (A)将人工晶状体本体经10臭氧氧化5分钟; 0107 (B)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 配好的 溶液C浸泡1525分钟, 本实施例中浸泡20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 的质量比为1:1, pH4, 偶联剂浓度为515, 本实施例中偶联剂浓度为10, 偶联剂采用KH-570; 0108 (C)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自然晾干; 0109 (D1)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
32、涂布混合液B, 在60度温度下, 固化 1020分 钟, 本实施例中, 固化15分钟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混合 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B2, 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2535分钟形成混合液 B, 本实施例中混合30分钟, 溶液B1是将晶体 材料单体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 混合而形成, 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5 15, 本实施例中, 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10, 溶剂B为乙醇; 0110 溶液B2的制备方法如下: 0111 (A)制备溶液b: 是将混合物和溶剂C进行混合而形成, 混合物包括偶联 剂KH-570 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偶联剂KH-570和15微。
33、米纳米二 氧化硅粉末与溶剂C的质 量比分别为515、 0.20.6, 本实施例中, 二者的质量比分别为10、 0.4, 溶 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溶剂C中乙醇 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112 (B)将溶液b静置2535分钟, 本实施例中, 静置30分钟之后过滤形成 滤饼; 0113 (C)采用乙醇洗涤滤饼之后进行真空干燥; 0114 (D)将干燥后的滤饼放入乙醇中形成溶液B2; 0115 (D2)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A是将混合单 体和溶剂A 进行混合而形成,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15, 本实 施例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 的质量比为10; 混合单体由甲基。
34、丙烯酸六氟丁酯 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 说明书 6/9 页 8 CN 111544649 A 8 酸六氟丁酯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1; 0116 (E)将涂布混合液A的人工晶状体本体置于温度100度的烘箱进行热固 化, 固化时 间为12小时, 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0117 实施例14: 011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119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 人工晶状 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15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质量比 为1:1, pH4, 偶联剂浓 度为5, 偶联剂采用KH-570; 0120 步骤(。
35、D1)中, 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在60度温度 下, 固化10 分钟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 B2, 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25 分钟形成混合液B, 溶液B1是将晶体材料单体 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混合而形成, 晶体材料单 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 5, 溶剂B为乙醇; 0121 步骤(a)中, 制备溶液b: 偶联剂KH-570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与溶剂C的 质量比分别为5、 0.2, 溶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溶剂C中 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122 步骤(b)中, 将溶液b静置25分钟之后过滤形成滤饼; 0123 步骤(D2。
36、)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 0124 实施例15: 012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126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25分 钟, 溶液C中 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1, pH4, 偶联剂浓度为15, 偶联剂采 用KH-570; 0127 步骤(D1)中, 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在60度温度 下, 固化20 分钟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 B2, 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35 分钟形成混合液B, 溶液B1是将晶体材料单体 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混合而形成, 晶体材料单 体混合物。
37、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 15, 溶剂B为乙醇; 0128 步骤(a)中, 制备溶液b: 偶联剂KH-570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与溶剂C的 质量比分别为15、 0.6, 溶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溶剂C中 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129 步骤(b)中, 将溶液b静置35分钟之后过滤形成滤饼; 0130 步骤(D2)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15。 0131 实施例16: 013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 体, 制 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33 (A)将人工晶状体本体经10臭氧氧化5分钟; 0134 (B)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
38、行改性处理: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 配好的 溶液C浸泡1525分钟, 本实施例中浸泡20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 的质量比为1:1, pH4, 偶联剂浓度为515, 本实施例中偶联剂浓度为10, 偶联剂采用KH-570; 0135 (C)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自然晾干; 0136 (D1)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在60度温度下, 固化 1020分 钟, 本实施例中, 固化15分钟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混合 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B2, 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2535分钟形成混合液 B, 本实施例中混合30分钟, 溶液B1是将晶体 说明书 7/9 页 9 CN 11154。
39、4649 A 9 材料单体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 混合而形成, 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5 15, 本实施例中, 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10, 溶剂B为乙醇; 0137 溶液B2的制备方法如下: 0138 (A)制备溶液b: 是将混合物和溶剂C进行混合而形成, 混合物包括偶联 剂KH-570 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偶联剂KH-570和15微米纳米二 氧化硅粉末与溶剂C的质 量比分别为515、 0.20.6, 本实施例中, 二者的质量比分别为10、 0.4, 溶 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溶剂C中乙醇 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139 (B)将溶液b静置2535分钟。
40、, 本实施例中, 静置30分钟之后过滤形成 滤饼; 0140 (C)采用乙醇洗涤滤饼之后进行真空干燥; 0141 (D)将干燥后的滤饼放入乙醇中形成溶液B2; 0142 (D2)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A是将混合单 体和溶剂A 进行混合而形成,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15, 本实 施例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 的质量比为10; 混合单体由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与丙烯酸按照配比共混形成, 甲基丙烯 酸三氟乙酯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5; 0143 (E)将涂布混合液A的人工晶状体本体置于温度100度的烘箱进行热固 化, 固化时 间为12小时, 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0144。
41、 实施例17: 014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6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146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采用偶联剂对人工晶状体本体进行改性处理: 将 人工晶状 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15分钟, 溶液C中乙醇与水的质量比 为1:1, pH4, 偶联剂浓 度为5, 偶联剂采用KH-570; 0147 步骤(D1)中, 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在60度温度 下, 固化10 分钟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 B2, 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25 分钟形成混合液B, 溶液B1是将晶体材料单体 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混合而形成, 晶体材料单 体混合物与溶剂。
42、B的质量比为 5, 溶剂B为乙醇; 0148 步骤(a)中, 制备溶液b: 偶联剂KH-570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与溶剂C的 质量比分别为5、 0.2, 溶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溶剂C中 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149 步骤(b)中, 将溶液b静置25分钟之后过滤形成滤饼; 0150 步骤(D2)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5。 0151 实施例18: 015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6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0153 区别在于: 步骤(B)中, 将人工晶状体本体放入配好的溶液C浸泡25分 钟, 溶液C中 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1, pH4, 偶联剂浓度为15, 偶联剂采 。
43、用KH-570; 0154 步骤(D1)中, 采用旋涂仪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 在60度温度 下, 固化20 分钟形成涂层之后再涂布混合液A; 混合液B包括溶液B1和溶液 B2, 溶液B1和溶液B2混合35 分钟形成混合液B, 溶液B1是将晶体材料单体 混合物和溶剂B进行混合而形成, 晶体材料单 体混合物与溶剂B的质量比为 15, 溶剂B为乙醇; 0155 步骤(a)中, 制备溶液b: 偶联剂KH-570和15微米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与溶剂C的 质量比分别为15、 0.6, 溶剂C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溶剂C中 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1:1; 说明书 8/9 页 10 CN 11154464。
44、9 A 10 0156 步骤(b)中, 将溶液b静置35分钟之后过滤形成滤饼; 0157 步骤(D2)中, 混合单体与溶剂A的质量比为15。 0158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实施例中, 晶体材料单体混合物包括甲基丙烯酸苯乙 酯、 丙 烯酸苯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个或多个组成的聚合物。 0159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实施例中, 人工晶状体本体包括晶状体主体和支撑攀, 步骤 (D)中, 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A的涂布位置为整个人工晶状体 本体表面或仅在支 撑攀表面进行涂布; 向人工晶状体本体涂布混合液B的涂布 位置为整个人工晶状体本体表 面或仅在支撑攀表面进行涂布。 0160 实施例19: 。
45、016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如实施例1-实施例18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人工晶状 体的 制作方法制作的人工晶状体。 0162 表1: 实施例1-实施例18及对比例(无涂层)制备的人工晶状体的性能指 标。 0163 接触角: 用接触角测量仪测试。 0164 恢复时间: 人工晶状体折叠180度, 恢复到平整状态的时间。 0165 实施例 恢复时间/秒 接触角/度 对比例(无涂层) 15, 12, 17 90 实施例1实施例3 12, 12, 10 130 实施例4实施例6 10, 12, 9 120 实施例7实施例9 11, 11, 12 130 实施例10实施例12 8, 8, 10, 155 实施例13实施例15 8, 9, 12 155 实施例16实施例18 10, 10, 8 150 0166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 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 他各 种形式的产品, 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 凡是落入本发明权 利要求界定范围 内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9/9 页 11 CN 111544649 A 11 。
- 内容关键字: 人工 晶状体 制作方法 利用 方法 制作
电动车玩具车配件清洗设备.pdf
电缆架设用缓冲夹具.pdf
保温墙体连接结构.pdf
卧式液压装配机.pdf
密封胶圈结构.pdf
电缆挤出设备.pdf
自动数控陶瓷茶壶磨口机.pdf
用于锂云母矿的浮选装置.pdf
汽车用线性灯光模块.pdf
多腔体注压成型模具的均匀冷却结构.pdf
空气环境监测装置.pdf
污水净化处理装置.pdf
自动反清洗管道过滤器.pdf
智慧采油系统.pdf
内科护理诊断监测呼吸装置.pdf
压滤机接液翻板支撑结构.pdf
工程材料切割装置.pdf
双侧气囊压榨机罐体.pdf
滚动筛.pdf
均温板.pdf
活塞止转销压力检测装置.pdf
数据抽取与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路面隔离装置.pdf
基于中继技术的UWB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pdf
膨化食品原料清洗装置.pdf
低GI冲泡速食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路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生态旅游资源卫星遥感数据批量处理及下载系统.pdf
焦炉烟气去除焦油的装置及方法.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海洋牧场投喂系统.pdf
脉冲信号的时间及电荷测量方法及装置.pdf
废钢破碎的防阻塞布袋除尘器.pdf
一种外墙腻子.pdf
一种耐磨涂料组配及制作方法.pdf
一种红枣保健面条.pdf
羊毛织物抗湿、拒油的后整理方法.pdf
直接驱动并网风力发电机组.pdf
一种卷烟滤嘴添加剂和添加剂载体.pdf
高分裂度亚麻纤维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优质方便面专用粉的加工方法.pdf
制衣喷涂用膨胀胶及其生产方法.pdf
柞蚕丝的染色方法.pdf
一种麦门冬保健面条.pdf
一种肉桂保健面条.pdf
补肾壮阳保健面条.pdf
大颗粒盐及其制作方法.pdf
光学头力矩器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pdf
双控制膜层无机膜管及其制备方法.pdf
多圈布置索绪装置.pdf
一种氯化废盐的处理方法.pdf
新型辐射固化水性树脂及合成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