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耐折叠反光布.pdf
《高亮耐折叠反光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亮耐折叠反光布.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46875.X (22)申请日 2020.05.25 (71)申请人 合肥路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 工业园内 (72)发明人 杨维春颜小龙 (51)Int.Cl. G02B 5/12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涉及 反光布生产技术领域; 包括基体, 依次设置在基 体上部的树脂层和反光层, 其中树脂层内部设置 有弹性布,该设置用于提高折叠效果,。
2、 所述反光 层上镶嵌有玻璃微珠; 所述基体底部设置有多根 静电条; 其中, 所述反光层由取聚氨酯树脂、 乙酸 乙烯酯、 银粉、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化剂和交联剂 组成; 本发明树脂层内部设置弹性布, 进而提高 抗折叠性能; 通过设置静电条使得本发明具有抗 静电效果; 反光层以聚氨酯树脂、 乙酸乙烯酯、 银 粉、 紫外线吸收剂银原料的基础上采用、 抗氧化 剂和交联剂为混合辅料, 提高了反光层的稳定 性, 同时大大增加了的强度与抗氧化性, 延长了 该材料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1580202 A 2020.08.25 CN 111580202 A 1.一种高亮。
3、耐折叠反光布,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体(1), 依次设置在基体(1)上部的树脂 层(2)和反光层(3), 其中树脂层(2)内部设置有弹性布(6),该设置用于提高折叠效果, 所述 反光层(3)上镶嵌有玻璃微珠(4); 所述基体(1)底部设置有多根静电条(5); 其中, 所述反光层(3)由取聚氨酯树脂、 乙酸乙烯酯、 银粉、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化剂和 交联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 份如下: 聚氨酯树脂38-50份、 乙酸乙烯酯22-26份、 银粉10-14份、 紫外线吸收剂10-13份、 抗 氧化剂5-8份和余量交联剂。 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份 如下: 聚氨酯树脂40-48份、 乙酸乙烯酯23-25份、 银粉11-13份、 紫外线吸收剂11-12份、 抗氧 化剂6-7份和余量交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份 如下: 聚氨酯树脂44份、 乙酸乙烯酯24份、 银粉12份、 紫外线吸收剂11.5份、 抗氧化剂6.5份 和余量交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1)为棉轮材料制 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联剂为醋酸锌。 。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静电条(5)平行设 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580202 A 2 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反光布生产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背景技术 0002 反光布可分为两种, 一种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反光布, 还有一种就是反光喷绘布, 反 光喷绘布又叫晶彩格是在2005年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可喷绘的反光材料, 反光布根据材质的 不同可分为: 反光化纤布、 反光TC布、 反光单面弹力布、 反光双面弹力布等, 反光布的制作原 理为: 将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用涂层或覆膜的工艺做在布基表面,。
6、 使得普通的布料在灯光 的照射下能反射光线。 主要用于和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产品, 被广泛应用于反光服、 各类职 业服、 工作服、 时装、 鞋帽、 手套、 背包、 个人防护用品、 户外用品等, 也可制作成各类反光制 品、 饰品。 0003 现有的反光布耐折叠性能差,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来解决上述技 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包括基体, 依次设置在基体上部的树脂层和反光层, 其中 树脂层内部设置有弹性布,该设置用于。
7、提高折叠效果, 所述反光层上镶嵌有玻璃微珠; 所述 基体底部设置有多根静电条; 0007 其中, 所述反光层由取聚氨酯树脂、 乙酸乙烯酯、 银粉、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化剂和 交联剂组成。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反光层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聚氨酯树脂38-50份、 乙酸乙烯酯22-26份、 银粉10-14份、 紫外线吸收剂10-13份、 抗氧化剂5-8份和余量交联剂。 0009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聚氨酯树脂40-48 份、 乙酸乙烯酯23-25份、 银粉11-13份、 紫外线吸收剂11-12份、 抗氧化剂6-7份和余量交联 剂。 001。
8、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聚氨酯树脂44份、 乙酸乙烯酯24份、 银粉12份、 紫外线吸收剂11.5份、 抗氧化剂6.5份和余量交联剂。 001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基体为棉轮材料制成。 0012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交联剂为醋酸锌。 0013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多根所述静电条平行设置。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树脂层内部设置弹性布, 进而提高抗折叠 性能; 通过设置静电条使得本发明具有抗静电效果; 反光层以聚氨酯树脂、 乙酸乙烯酯、 银 粉、 紫外线吸收剂银原料的基础上采用、 抗氧化剂和交联剂。
9、为混合辅料, 提高了反光层的稳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580202 A 3 定性, 同时大大增加了的强度与抗氧化性, 延长了该材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高亮耐折叠反光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基体-1、 树脂层-2、 反光层-3、 玻璃微珠-4、 静电条-5、 弹性布-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
10、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实施例1 0019 请参阅图1, 本发明实施例1中, 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包括基体1, 依次设置在基 体1上部的树脂层2和反光层3, 其中树脂层2内部设置有弹性布6,该设置用于提高折叠效 果, 所述反光层3上镶嵌有玻璃微珠4。 0020 其中, 所述反光层3由取聚氨酯树脂、 乙酸乙烯酯、 银粉、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化剂 和交联剂组成。 0021 所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聚氨酯树脂50份、 乙酸乙烯酯22份、 银粉10份、 紫 外线吸收剂10份、 抗氧化剂5份和余量交联剂。 0022 所述交联剂为醋酸锌。 0023 所述基体1为棉轮材料制成。 0。
11、024 多根所述静电条5平行设置。 0025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二苯甲酮类和苯并三唑类两者任一种, 或者两者混合。 0026 所述反光层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S1、 将原料聚氨酯树脂50份、 乙酸乙烯酯22份、 银粉10份、 紫外线吸收剂10份、 抗氧 化剂5份, 进行混合球磨8小时; 0028 S2、 将S1制得的材料与交联剂放入到混合罐内部进行混合反应, 且反应时间为15- 20 分钟, 且反应温度120, 制得反光层3; 0029 S3、 将S2制得的反光层3加入至模具中, 完成反光层3的制备。 0030 实施例2 0031 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包括基体1, 依次设置。
12、在基体1上部的树脂层2和反光层3, 其中树脂层2内部设置有弹性布6,该设置用于提高折叠效果, 所述反光层3上镶嵌有玻璃微 珠4。 0032 其中, 所述反光层3由取聚氨酯树脂、 乙酸乙烯酯、 银粉、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化剂 和交联剂组成。 0033 所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聚氨酯树脂38份、 乙酸乙烯酯26份、 银粉14份、 紫 外线吸收剂13份、 抗氧化剂8份和余量交联剂。 0034 所述反光层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S1、 将原料聚氨酯树脂38份、 乙酸乙烯酯26份、 银粉14份、 紫外线吸收剂13份、 抗氧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580202 A 4。
13、 化剂8份, 进行混合球磨5小时; 0036 S2、 将S1制得的材料与交联剂放入到混合罐内部进行混合反应, 且反应时间为15- 20 分钟, 且反应温度为110, 制得反光层3; 0037 S3、 将S2制得的反光层3加入至模具中, 完成反光层3的制备。 0038 实施例3 0039 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包括基体1, 依次设置在基体1上部的树脂层2和反光层3, 其中树脂层2内部设置有弹性布6,该设置用于提高折叠效果, 所述反光层3上镶嵌有玻璃微 珠4。 0040 其中, 所述反光层3由取聚氨酯树脂、 乙酸乙烯酯、 银粉、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化剂 和交联剂组成。 0041 所述反光层3原。
14、料按重量份如下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聚氨酯树脂40份、 乙酸乙烯酯23份、 银粉11份、 紫外线吸收剂11份、 抗氧化剂6份和余量交联剂。 0042 所述反光层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S1、 将原料聚氨酯树脂聚氨酯树脂40份、 乙酸乙烯酯23份、 银粉11份、 紫外线吸收 剂11份、 抗氧化剂6份, 进行混合球磨5小时; 0044 S2、 将S1制得的材料与交联剂放入到混合罐内部进行混合反应, 且反应时间为15- 20 分钟, 且反应温度为1100, 制得反光层3; 0045 S3、 将S2制得的反光层3加入至模具中, 完成反光层3的制备。 0046 实施例4 0047 。
15、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包括基体1, 依次设置在基体1上部的树脂层2和反光层3, 其中树脂层2内部设置有弹性布6,该设置用于提高折叠效果, 所述反光层3上镶嵌有玻璃微 珠4。 0048 其中, 所述反光层3由取聚氨酯树脂、 乙酸乙烯酯、 银粉、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化剂 和交联剂组成。 0049 所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聚氨酯树脂48份、 乙酸乙烯酯23份、 银粉11份、 紫 外线吸收剂11份、 抗氧化剂6份和余量交联剂。 0050 所述反光层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 S1、 将原料聚氨酯树脂48份、 乙酸乙烯酯23份、 银粉11份、 紫外线吸收剂11份、 抗氧 化剂6份,。
16、 进行混合球磨8小时; 0052 S2、 将S1制得的材料与交联剂放入到混合罐内部进行混合反应, 且反应时间为15- 20 分钟, 且反应温度为120, 制得反光层3; 0053 S3、 将S2制得的反光层3加入至模具中, 完成反光层3的制备。 0054 实施例5 0055 一种高亮耐折叠反光布, 包括基体1, 依次设置在基体1上部的树脂层2和反光层3, 其中树脂层2内部设置有弹性布6,该设置用于提高折叠效果, 所述反光层3上镶嵌有玻璃微 珠4。 0056 其中, 所述反光层3由取聚氨酯树脂、 乙酸乙烯酯、 银粉、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化剂 和交联剂组成。 0057 所述反光层3原料按重量份如。
17、下: 聚氨酯树脂44份、 乙酸乙烯酯24份、 银粉12份、 紫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580202 A 5 外线吸收剂11.5份、 抗氧化剂6.5份和余量交联剂。 0058 所述反光层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 S1、 将原料聚氨酯树脂44份、 乙酸乙烯酯24份、 银粉12份、 紫外线吸收剂11.5 份、 抗氧化剂6.5份, 进行混合球磨6小时; 0060 S2、 将S1制得的材料与交联剂放入到混合罐内部进行混合反应, 且反应时间为15- 20 分钟, 且反应温度为115, 制得反光层3; 0061 S3、 将S2制得的反光层3加入至模具中, 完成反光层3的制备。 00。
18、6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所述基体1上设置树脂层2, 树脂层2内部设置弹性布6, 进而 提高抗折叠性能; 通过设置静电条5使得本发明具有抗静电效果; 反光层3以聚氨酯树脂、 乙 酸乙烯酯、 银粉、 紫外线吸收剂银原料的基础上采用、 抗氧化剂和交联剂为混合辅料, 提高 了反光层3的稳定性, 同时大大增加了3的强度与抗氧化性, 延长了该材料的使用寿命。 006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64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580202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11580202 A 7 。
- 内容关键字: 高亮耐 折叠 反光
养殖禽畜排泄物固液分离处理设备.pdf
铝合金平板加工用夹具.pdf
抗弯抗拉低频闪灯带.pdf
图书馆空气调节装置.pdf
路面高差检测装置.pdf
U肋板转运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切换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精准送料装置.pdf
茶叶加工用萎凋装置.pdf
糠醛残液回收釜.pdf
蓄电池组中实时时钟芯片供电电路.pdf
水平防跷板调节压轮机构.pdf
高压线圈引出装置.pdf
热管节能型离子溶液碳捕集装置.pdf
工作效率高的多单元碟状容器定量充填装置.pdf
用于散热器铜管的收卷辅助设备.pdf
手提式电动冷烟雾机的驱动式收置结构.pdf
气相三氧化硫磺化反应系统.pdf
基于多频点扫频工作的超声波控藻系统.pdf
改进型太阳能板旋转支架.pdf
基于实时网络的风电场智能图像监控系统.pdf
自动驾驶路线规划方法和系统.pdf
高可靠性的平板探测器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pdf
多区域虚拟电厂协同优化运行方法.pdf
基于深度学习眼球追踪光斑检测方法及装置.pdf
风电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pdf
T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TBC太阳能电池与光伏系统.pdf
森林冠层高度与地理环境协变量关系确定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眼动数据的自动冻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U形肋焊接定位系统.pdf
太阳能组件撕胶引线点胶一体机及生产方法.pdf
基于辐射传输参数应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深地图反演方法.pdf
化工区域的空气污染溯源方法及装置.pdf
放射治疗设备及其剂量控制装置和方法.pdf
夜用呼吸型排毒足贴.pdf
一种经颅磁刺激仪.pdf
一种活动型加热板及桑拿房.pdf
阴道光照灭菌仪.pdf
一种节能型外科护理设备.pdf
一种麦饭石红外热效应复合板.pdf
一种放射治疗专用磁共振射频线圈.pdf
剂量分布运算装置、粒子射线治疗装置及剂量分布运算方法.pdf
体外供电式植入医疗仪器.pdf
辐射治疗的定位装置和方法.pdf
一种变频生物电脉冲糖尿病理疗仪.pdf
触屏笔式程控中转器、程控装置及植入式医疗系统.pdf
远红外线健康器.pdf
一种利用不同振动频率进行共振的细胞仪.pdf
止鼾装置.pdf
妇科红外热疗暖宫装置.pdf
声波通络养生仪.pdf
一种牙周炎治疗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