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pdf
《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23091.5 (22)申请日 2020.05.19 (71)申请人 中南大学 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 路932号 (72)发明人 冯佩帅词俊彭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43114 代理人 赵进颜勇 (51)Int.Cl. A61L 27/44(2006.01) A61L 27/50(2006.01) B33Y 70/10(2020.01) B33Y 80/00(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纳米金。
2、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 聚乳酸复合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刚石(ND)和氧化 石墨烯(GO)协同增强的聚乳酸(PLLA)复合骨支 架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复合骨支架中, ND/GO的质 量分数为0.51.0wt, PLLA的质量分数为99.0 99.5wt; 所述ND/GO中, ND和GO的质量比为 0.52.5: 1。 本发明将零维无机纳米ND颗粒吸附 到二维GO纳米片表面形成纳米组合物结构, 通过 二者的协同作用实现其在PLLA基体中的均匀分 散, 进而增强PLLA骨支架的力学性能。 同时, 纳米 组合物ND/GO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可为细胞粘 附提供更多。
3、的活性靶点, 有利于提高PLLA骨支架 的生物学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111569156 A 2020.08.25 CN 111569156 A 1.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 合骨支架中, ND/GO的质量分数为0.51.0wt, PLLA的质量分数为99.099.5wt; 所述 ND/GO中, ND和GO的质量比为0.52.5: 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的制 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将ND粉末、 GO粉末和PLLA粉末分散至无水乙醇中,。
4、 分别得到ND悬浮液、 GO悬浮液和 PLLA悬浮液; (2)将ND悬浮液和GO悬浮液混合得到ND/GO混合悬浮液, 再将PLLA悬浮液和ND/GO混合 悬浮液混合得到ND/GO/PLLA混合悬浮液, 经离心分离、 干燥即得ND/GO/PLLA复合粉末; (3)ND/GO/PLLA复合粉末经激光3D打印获得ND/GO/PLLA复合骨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ND粉末的颗粒尺寸为510nm, 纯度为9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5、于: 所述GO粉末的片径为15 m, 厚度为0.81.2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PLLA粉末的颗粒尺寸为0.25 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的分散和步骤(2)的混合均采用超声分散和磁力搅拌的 方式, 超声分散时间为1050min, 温度为5060; 磁力搅拌时间为1050min, 温度为50 60, 速度为10050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6、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离心时间为1050min, 转速为400060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将ND/GO/PLLA复合粉末置于激光3D打印系统中, 按照 预设的骨支架3D模型, 进行激光3D打印, 即得到ND/GO/PLLA复合骨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3D打印的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为1.53.0W, 扫描速度 为100220mm/s, 扫描间距为0.81.。
7、2mm, 光斑直径为300600m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569156 A 2 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骨支架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 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乳酸(PLLA)是少数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 具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安全性和加工性, 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尤其是 在骨组织修复的研究中, 是一种具有行业发展前景的生物材料。 PLLA可在人体内完全降解, 降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
8、水, 可通过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对人体高度安全。 但 是PLLA骨支架的力学性能与临床应用相比仍相差较远, 在受力时容易发生结构破坏, 目前 主要被应用在非承力部位骨缺陷的修复。 此外PLLA骨支架的细胞粘附性较差也不能满足需 求。 0003 引入低维纳米材料是提高聚合物人工骨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低维纳米材料由于 比表面积大、 表面能高、 力学性能优异等显著特点, 在增强聚合物力学性能方面具有巨大的 潜力。 根据尺度与维度, 可分为零维、 一维、 二维、 三维纳米材料。 纳米金刚石(ND)是一种零 维无机纳米颗粒, 具有优良的力学特性、 丰富的化学表面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用爆炸生。
9、成 的ND, 表面可修饰羟基、 羧基和氨基等官能团。 氧化石墨烯(GO)作为石墨烯的氧化物, 是一 种二维纳米材料, 除了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外, 还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 具有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 其具有与石墨烯相似的力学性能, 能显著改善多种材料的各项性能, 是目前最好的 通用复合改性材料之一。 然而低维纳米材料的增强效果除了与自身的性质有关, 还取决于 其在人工骨中的分散状况。 低维纳米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 表面能高和范德华力强, 很容易 在基体中团聚, 降低了其对人工骨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 如何实现低维纳米材料的均匀分 散, 是充分发挥其强韧化潜力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
10、有聚合物骨支架中引入低维纳米材料时存在的低维纳米材料易在聚 合物基体中团聚、 不能均匀分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金刚石和 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PLLA)复合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将零维无机纳米金刚石 (ND)颗粒吸附到二维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表面形成纳米组合物结构, 通过二者的协同作 用实现其在聚乳酸基体中的均匀分散, 进而增强聚乳酸骨支架的力学性能。 同时, 纳米组合 物ND/GO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可为细胞粘附提供更多的活性靶点, 有利于提高聚乳酸骨 支架的生物学性能。 0005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纳米金刚石和。
11、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 所述复合骨支架 中, ND/GO的质量分数为0.51.0wt, PLLA的质量分数为99.099.5wt; 所述ND/GO中, 说明书 1/6 页 3 CN 111569156 A 3 ND和GO的质量比为0.52.5: 1。 0007 发明人发现, 如果仅采用ND或GO进行单独修饰处理, 以促进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 均匀分散并增强骨支架力学性能, 一方面需要引入改性剂对ND或GO进行改性处理, 这种方 法多需要经过化学处理, 过程较复杂, 同时还可能会引入杂质; 另一方面仅采用ND或GO进行 单独修饰处理, ND或GO的单独增强效果没有ND和GO协同增强。
12、效果好。 而本发明采用零维无 机纳米金刚石(ND)颗粒和二维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作为聚乳酸骨支架的增强相, ND和GO 表面均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 ND颗粒可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GO纳米片表面形成纳米组合 结构, 其中ND颗粒镶嵌在相邻的GO纳米片之间阻碍了GO的堆叠, 同时GO纳米片对ND颗粒起 到了空间阻隔作用阻止了ND的团聚, 两者协同实现其在聚乳酸基体中的均匀分散, 从而增 大低维纳米材料与聚乳酸基体之间有效接触面积, 显著提高复合骨支架的力学性能。 0008 发明人还发现, 当ND/GO的含量过低时, ND/GO对PLLA骨支架力学性能增强效果有 限, 而当ND/GO的含量过高时。
13、, ND/GO由于质量较轻, 所占的体积比较大, 会影响成型质量。 0009 所述ND/GO中, 当ND和GO的质量比小于0.5: 1时, ND的含量相比GO而言过少, 容易出 现GO在聚合物基体中团聚的问题; 而当ND和GO的质量比大于2.5: 1时, ND的含量相比GO而言 过多, 容易出现ND在聚合物基体中团聚的问题。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纳米金刚石和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的聚乳酸复合骨支架的 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1 (1)将ND粉末、 GO粉末和PLLA粉末分散至无水乙醇中, 分别得到ND悬浮液、 GO悬浮 液和PLLA悬浮液; 0012 (2)将ND悬浮液和GO悬浮。
14、液混合得到ND/GO混合悬浮液, 再将PLLA悬浮液和ND/GO 混合悬浮液混合得到ND/GO/PLLA混合悬浮液, 经离心分离、 干燥即得ND/GO/PLLA复合粉末; 0013 (3)ND/GO/PLLA复合粉末经激光3D打印获得ND/GO/PLLA复合骨支架。 0014 优选的方案, 所述ND粉末的颗粒尺寸为510nm, 纯度为99。 0015 优选的方案, 所述GO粉末的片径为15 m, 厚度为0.81.2nm。 0016 优选的方案, 所述PLLA粉末的颗粒尺寸为0.25 m。 0017 优选的方案, 步骤(1)的分散和步骤(2)的混合均采用超声分散和磁力搅拌的方 式, 超声分散时间。
15、为1050min, 温度为5060; 磁力搅拌时间为1050min, 温度为50 60, 速度为100500r/min。 0018 优选的方案, 步骤(2)中, 离心时间为1050min, 转速为40006000r/min。 0019 优选的方案, 步骤(3)中, 将ND/GO/PLLA复合粉末置于激光3D打印系统中, 按照预 设的骨支架3D模型, 进行激光3D打印, 即得到ND/GO/PLLA复合骨支架。 0020 优选的方案, 所述激光3D打印的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为1.53.0W, 扫描速度为 100220mm/s, 扫描间距为0.81.2mm, 光斑直径为300600mm。 0021。
16、 本发明采用零维无机纳米金刚石(ND)颗粒和二维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作为聚 乳酸骨支架的增强相, ND和GO表面均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 ND颗粒可通过氢键作用吸附 到GO纳米片表面形成纳米组合结构, 其中ND颗粒镶嵌在相邻的GO纳米片之间阻碍了GO的堆 叠, 同时GO纳米片对ND颗粒起到了空间阻隔作用阻止了ND的团聚, 两者协同实现其在聚乳 酸基体中的均匀分散, 从而增大低维纳米材料与聚乳酸基体之间有效接触面积, 显著提高 复合骨支架的力学性能。 说明书 2/6 页 4 CN 111569156 A 4 0022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 本发明具备如下优势: 0023 1、 本发明ND颗粒。
17、可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GO纳米片表面形成ND/GO纳米组合结构, 可解决单独采用纳米ND或GO在PLLA基体中易团聚的问题。 0024 2、 本发明所形成的ND/GO纳米组合结构, 可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增强人工骨支架 力学性能。 0025 3、 本发明所形成的ND/GO纳米组合结构, 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可为细胞粘附提 供更多的活性靶点, 有利于提高聚乳酸骨支架的生物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实施例1-3中的ND/GO复合粉末的透射电镜图; 0027 图2为实施例1-3制得的ND/GO/PLLA复合骨支架的表面形貌图; 0028 图3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复合骨支架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 002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但本发明之内容并 不局限于此。 0030 实施例1 0031 (1)称量0.2g的ND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 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悬浮液; 0032 (2)称量0.1g的GO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 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GO悬浮液; 0033 (3)将ND悬浮液和GO悬浮液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 30。
19、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GO混合悬浮液; 0034 (4)称量29.7g的PLLA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 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PLLA悬浮液; 0035 (5)将所得ND/GO混合悬浮液倒入至PLLA悬浮液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 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然后在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30min, 所得固体经干 燥得到ND/GO/PLLA复合粉末; 0036 (6)将ND/GO/PLLA复合粉末置于激光3D打印系统中, 按照预设的骨支架3D模型, 进 。
20、行激光3D打印, 即得到ND/GO/PLLA复合骨支架, 激光3D打印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为2.2W, 扫描速度为200mm/min, 扫描间距为1mm, 光斑直径为0.5mm。 0037 如图1所示, 步骤3的ND/GO混合悬浮液经离心分离、 干燥后所得的ND/GO复合粉末 (ND/GO2:1)经透射电镜测试发现ND均匀分散在GO片层上; 如图2所示, ND/GO/PLLA复合骨 支架(ND/GO2:1)的扫描电镜测试发现ND/GO均匀地分散在PLLA基体中; 力学性能测试发 现复合骨支架的压缩强度为47.6MPa。 0038 实施例2 0039 (1)称量0.05g的ND粉末, 将其添加。
21、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 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悬浮液; 0040 (2)称量0.1g的GO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 说明书 3/6 页 5 CN 111569156 A 5 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GO悬浮液; 0041 (3)将ND悬浮液和GO悬浮液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 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GO混合悬浮液; 0042 (4)称量14.85g的PLLA粉末, 将其添加到50。
22、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 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PLLA悬浮液; 0043 (5)将所得ND/GO混合悬浮液倒入至PLLA悬浮液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 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然后在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30min, 所得固体经干 燥得到ND/GO/PLLA复合粉末; 0044 (6)将ND/GO/PLLA复合粉末置于激光3D打印系统中, 按照预设的骨支架3D模型, 进 行激光3D打印, 即得到ND/GO/PLLA复合骨支架, 激光3D打印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为2.2W, 扫描。
23、速度为200mm/min, 扫描间距为1mm, 光斑直径为0.5mm。 0045 如图1所示, 步骤3的ND/GO混合悬浮液经离心分离、 干燥后所得的ND/GO复合粉末 (ND/GO0.5:1)经透射电镜测试发现ND均匀分散在GO片层上, 但GO的含量稍多, 发生少量 团聚; 如图2所示, ND/GO/PLLA复合骨支架(ND/GO0.5:1)的扫描电镜测试发现ND/GO在 PLLA基体中发生少量团聚; 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复合骨支架的压缩强度为40.9MPa。 0046 实施例3 0047 (1)称量0.25g的ND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 分散30min、。
24、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悬浮液; 0048 (2)称量0.1g的GO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 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GO悬浮液; 0049 (3)将ND悬浮液和GO悬浮液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 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GO混合悬浮液; 0050 (4)称量34.65g的PLLA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 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PLL。
25、A悬浮液; 0051 (5)将所得ND/GO混合悬浮液倒入至PLLA悬浮液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 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然后在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30min, 所得固体经干 燥得到ND/GO/PLLA复合粉末; 0052 (6)将ND/GO/PLLA复合粉末置于激光3D打印系统中, 按照预设的骨支架3D模型, 进 行激光3D打印, 即得到ND/GO/PLLA复合骨支架, 激光3D打印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为2.2W, 扫描速度为200mm/min, 扫描间距为1mm, 光斑直径为0.5mm。 0053 如图1所示, 步骤3的ND/GO混合悬浮。
26、液经离心分离、 干燥后所得的ND/GO复合粉末 (ND/GO2.5:1)经透射电镜测试发现ND在GO片层上发生少量团聚; ND/GO/PLLA复合骨支架 (ND/GO2.5:1)的扫描电镜测试发现ND/GO在PLLA基体中发生少量团聚; 力学性能测试发 现复合骨支架的压缩强度为45.2MPa。 0054 对比例1 0055 (1)称量0.2g的ND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 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悬浮液; 0056 (2)称量19.8g的PLLA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
27、超 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PLLA悬浮液; 说明书 4/6 页 6 CN 111569156 A 6 0057 (3)将所得ND悬浮液倒入至PLLA悬浮液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然后在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30min, 所得固体经干燥得到 ND/PLLA复合粉末; 0058 (4)将ND/PLLA复合粉末置于激光3D打印系统中, 按照预设的骨支架3D模型, 进行 激光3D打印, 即得到ND/PLLA复合骨支架, 激光3D打印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为2.2W, 扫描速 度为。
28、200mm/min, 扫描间距为1mm, 光斑直径为0.5mm。 0059 ND/PLLA复合骨支架的扫描电镜测试发现ND在PLLA基体中发生部分团聚; 力学性 能测试发现复合骨支架的压缩强度为31.4MPa。 0060 对比例2 0061 (1)称量0.1g的GO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 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GO悬浮液; 0062 (2)称量9.9g的PLLA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 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PLL。
29、A悬浮液; 0063 (3)将所得GO悬浮液倒入至PLLA悬浮液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然后在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30min, 所得固体经干燥得到 GO/PLLA复合粉末; 0064 (4)将GO/PLLA复合粉末置于激光3D打印系统中, 按照预设的骨支架3D模型, 进行 激光3D打印, 即得到GO/PLLA复合骨支架, 激光3D打印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为2.2W, 扫描速 度为200mm/min, 扫描间距为1mm, 光斑直径为0.5mm。 0065 GO/PLLA复合骨支架的扫描电镜测试发现GO在PLLA基体中发生部。
30、分团聚; 力学性 能测试发现复合骨支架的压缩强度为34.1MPa。 0066 对比例3 0067 (1)称量0.02g的ND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 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悬浮液; 0068 (2)称量0.01g的GO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 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GO悬浮液; 0069 (3)将ND悬浮液和GO悬浮液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 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
31、/GO混合悬浮液; 0070 (4)称量11.97g的PLLA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 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PLLA悬浮液; 0071 (5)将所得ND/GO混合悬浮液倒入至PLLA悬浮液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 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然后在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30min, 所得固体经干 燥得到ND/GO/PLLA复合粉末; 0072 (6)将ND/GO/PLLA复合粉末置于激光3D打印系统中, 按照预设的骨支架3D模型, 进 行激光3D打印, 即得到N。
32、D/GO/PLLA复合骨支架, 激光3D打印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为2.2W, 扫描速度为200mm/min, 扫描间距为1mm, 光斑直径为0.5mm。 0073 步骤3的ND/GO混合悬浮液经离心分离、 干燥后所得的ND/GO复合粉末(ND/GO2: 1)经透射电镜测试发现ND均匀分散在GO片层上; ND/GO/PLLA复合骨支架(ND/GO的质量分数 为0.25wt)的扫描电镜测试发现ND/GO均匀地分散在PLLA基体中; 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复合 说明书 5/6 页 7 CN 111569156 A 7 骨支架的压缩强度为26.3MPa。 0074 对比例4 0075 (1)称量0.2g的。
33、ND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 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悬浮液; 0076 (2)称量0.1g的GO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 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GO悬浮液; 0077 (3)将ND悬浮液和GO悬浮液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 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ND/GO混合悬浮液; 0078 (4)称量19.7g的PLLA粉末, 将其添加到50ml的无水乙醇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 。
34、声分散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得到均匀分散的PLLA悬浮液; 0079 (5)将所得ND/GO混合悬浮液倒入至PLLA悬浮液中, 依次在60条件下超声分散 30min、 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 然后在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30min, 所得固体经干 燥得到ND/GO/PLLA复合粉末; 0080 (6)将ND/GO/PLLA复合粉末置于激光3D打印系统中, 按照预设的骨支架3D模型, 进 行激光3D打印, 即得到ND/GO/PLLA复合骨支架, 激光3D打印工艺参数为: 激光功率为2.2W, 扫描速度为200mm/min, 扫描间距为1mm, 光斑直径为0.5mm。 0081 步骤3的ND/GO混合悬浮液经离心分离、 干燥后所得的ND/GO复合粉末(ND/GO2: 1)经透射电镜测试发现ND均匀分散在GO片层上; ND/GO/PLLA复合骨支架(ND/GO的质量分数 为1.5wt)的扫描电镜测试发现ND/GO在PLLA基体中部分发生团聚; 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复 合骨支架的压缩强度为42.1MPa。 说明书 6/6 页 8 CN 111569156 A 8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9 CN 111569156 A 9 。
- 内容关键字: 纳米 金刚石 氧化 石墨 协同 增强 乳酸 复合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多功能信号采集控制器.pdf
用于汽车曲轴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pdf
金属锂锭包装装置.pdf
漏电检测设备.pdf
用于管件与端盖焊接的夹具.pdf
电池检测防爆机构.pdf
塑料造粒机用输送装置.pdf
可调路灯.pdf
用于保护电池及储存运输安全的熔断片.pdf
用于不锈钢开平机的可调限位装置.pdf
摆动脉冲出水结构及出水装置.pdf
车载充电器.pdf
隧道内部照明装置.pdf
抗冲击耐腐蚀风机叶片.pdf
装盒机入盒机构及装盒机.pdf
轨道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pdf
电极植入设备.pdf
阀门加工用尺寸检测装置.pdf
汽车地桩锁的防撞装置.pdf
污水处理用生态浮床.pdf
汽车散热器管路折弯工装.pdf
玻璃幕墙拼接装置.pdf
钢筋衍架楼承板防漏浆结构及楼承板.pdf
充电桩用防撞阻拦杆.pdf
电视音频测试装置.pdf
定位装夹设备及加工系统.pdf
基于BIM和AI大模型的工程进度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4D毫米波雷达的目标航迹起始方法.pdf
基于多层级虚拟电厂的能量协调控制分配方法及系统.pdf
钻孔灌注桩清孔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df
建筑施工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接插件到位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其介质.pdf
方便营养米线及制作方法.pdf
防治感冒的鼻闻药物.pdf
用于可重行扣紧的扣紧装置上的多层雌组件及其制法.pdf
鲜菜汁系列方便面制作工艺.pdf
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制备工艺.pdf
人工肛门囊体及其安装方法.pdf
管理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pdf
一种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真空感应熔炼方法.pdf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连续或分批加料方法中L-苯丙氨酸甲酯和N-苄氧基羰基-L-天冬氨酸的酶促偶合.pdf
浴池或淋浴室隔板.pdf
戊二酰亚胺抗焦虑及抗高血压药物的制备.pdf
制备与人A心房肽有关多肽的方法.pdf
用于镇痛和解除痉挛的双电极火花放电器.pdf
视网膜内视仪及其使用方法.pdf
烟毒消毒器.pdf
骨髓素的制备方法.pdf
温室帘幕.pdf
一种诱导农作物雄性不育的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