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10493556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9.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99678.4 (22)申请日 2020.06.04 (71)申请人 杭州泛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白杨街道6号大街452号2幢 D1516-1517号房 (72)发明人 王高峰杨欣欢齐延铸袁博 曹芽子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代理人 朱亚冠 (51)Int.Cl. H01P 1/207(2006.01) H01P 1/20(2006.01) (54)发明名称 零点可控的。

2、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 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 频带通滤波器。 本发明包括设置在金属腔体内三 组不接触的脊形波导、 用于零点控制的横向脊形 波导; 在输入通路中外接一个用于零点控制的横 向脊形波导, 其通过第一纵向脊形波导与控制高 频的第一组脊形波导连接; 第一纵向脊形波导高 度与第一组脊形波导相同, 当其处于特定位置 时, 不会对低频产生影响, 并且增强了耦合, 使其 在高频段的特定频点处幅值为零。 采用波脊结构 完成信号的传输以及耦合, 实现了双频滤波器的 小型化, 又因为脊波导有一个相当宽的无杂散工 作频率窗, 允许实现宽带滤波, 因此该滤波器完 。

3、成了2.515GHz-2.675GHz和3.6GHz-3.8GHz的低 插入损耗双通带滤波。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1584984 A 2020.08.25 CN 111584984 A 1.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腔体(1)、 输入结 构(13)、 输出结构(14)以及设置在金属腔体(1)内三组不接触的脊形波导、 用于零点控制的 横向脊形波导(5); 第一组脊形波导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 以及设置在两 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间, 且不与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接触的第二横向脊形波导(10); 其中一个。

4、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通过第一纵向脊形波导(7)与用于零点控制的横向脊形波 导(5)连接; 第二横向脊形波导(10)的一端与金属腔体(1)内壁接触; 上述用于零点控制的横向脊形波导(5)通过第一纵向脊形波导(7)与控制高频的第一 组脊形波导连接构成零点控制槽, 通过控制横向脊形波导(5)的尺寸或位置, 实现零点移 动; 第二组脊形波导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 以及用于连接 两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的第二纵向脊形波导(6); 第三组脊形波导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不接触的第四横向脊形波导(4)、 以及用于连接 两第四横向脊形波导(4)的第三纵向脊形波导(8); 第三组脊形波导。

5、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不接触的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 第五纵向脊形 波导(11), 且它们的中心位于三组脊形波导的对称轴上; 其中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贴于金 属腔体(1)内壁,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位于第二组脊形波导与第三组脊形波导之间; 两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分别接输入结构(13)、 输出结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第 五纵向脊形波导(11)通过一定波长长度的缝隙与第三组脊形波导形成耦合, 从而构成第一 通带; 第三组脊形波导通过一定波长长度的缝隙与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形成耦合, 从而构 成第二通带。 3.根据权利要。

6、求1所述的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第 二横向脊形波导(10)与金属腔体(1)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第 一纵向脊形波导(7)高度与第一组脊形波导相同, 第一组脊形波导和第二组脊形波导高度 主要由高频频段决定, 第三组脊形波导高度主要由低频频段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三 组脊形波导均呈对称状分布, 形成两条通路: 一条通路完成低频滤波, 一条通路完成高频滤 波, 减小滤波器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

7、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第 四纵向脊形波导(9)的高度低于第三组脊形波导;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的高度与金属腔 体(1)相同;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的高度与插入损耗有关, 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与频率有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第 一横向脊形波导(2)与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通过缝隙耦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第 四纵向脊形波导(9)与第三组脊形波导通过缝隙耦合, 有效的改善带宽性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其 权利要。

8、求书 1/2 页 2 CN 111584984 A 2 中一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 其中一个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 其中一个第四横向脊形波 导(4)上方设有调谐螺钉; 上述调谐螺钉调节谐振频率以及耦合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特征在于在 第二组横向脊形波导与第三组横向脊形波导之间加入调谐螺钉; 在第三组横向脊形波导与 腔体壁之间加入一个调谐螺钉, 调整谐振频率和耦合系数。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584984 A 3 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微波器件的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9、利用脊波导以及零点控制槽设计的双 频滤波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向着高速、 宽带以及大容量的趋势迅速发展, 比如正在兴起的 5G技术, 双频乃至多频滤波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的交叉耦合滤波器使用交叉耦合 引入有限传输零点, 性能也能满足要求, 但是难以实现独立的控制每个通带的谐振频率, 且 该零点受到整体滤波器结构的影响, 无法进行模块化设计和调试, 给工程带来不便。 基片集 成波导滤波器虽然体积小, 成本低, 频段也能满足要求, 但是插入损耗较高。 并且目前在单 频滤波器可以采用CT、 CQ拓扑结构的交叉耦合、 抑制谐振器、 非谐振节点等方法实现零点, 但是双频滤波器。

10、中并没有相关技术来提高带外抑制性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现有双频滤波器无法实现零点可控的缺陷, 且没有2.515GHz- 2.675GHz和3.6GHz-3.8GHz的双通带滤波器, 设计一种新型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 器。 该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小, 两个通带带宽较宽, 对杂散波抑制强, 且零点可控, 易于调试。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所述滤波器包括金属腔体(1)、 输入结构(13)、 输出结构(14)以及设置在金属腔体(1)内三组不接触的脊形波导、 用于零点 控制的横向脊形波导(5); 0006 。

11、第一组脊形波导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 以及设置 在两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间, 且不与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接触的第二横向脊形波导 (10); 其中一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通过第一纵向脊形波导(7)与用于零点控制的横向脊 形波导(5)连接; 第二横向脊形波导(10)的一端与金属腔体(1)内壁接触; 第二横向脊形波 导(10)与金属腔体(1)的高度相同; 0007 为了引入零点, 在输入通路中外接一个用于零点控制的横向脊形波导(5), 其通过 第一纵向脊形波导(7)与控制高频的第一组脊形波导连接; 第一纵向脊形波导(7)高度与第 一组脊形波导相同, 当其处于特定位。

12、置时, 不会对低频产生影响, 并且增强了耦合, 使其在 高频段的特定频点处幅值为零, 从而形成零点控制槽。 0008 第二组脊形波导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 以及用于 连接两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的第二纵向脊形波导(6); 0009 第三组脊形波导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不接触的第四横向脊形波导(4)、 以及用于 连接两第四横向脊形波导(4)的第三纵向脊形波导(8); 0010 第一组脊形波导和第二组脊形波导高度主要由高频频段决定, 第三组脊形波导高 度主要由低频频段决定; 说明书 1/4 页 4 CN 111584984 A 4 0011 三组脊形波导均呈对称状分布, 形。

13、成两条通路: 一条通路完成低频滤波, 一条通路 完成高频滤波, 减小滤波器的尺寸。 0012 第三组脊形波导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不接触的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 第五纵向 脊形波导(11), 且它们的中心位于三组脊形波导的对称轴上; 其中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贴 于金属腔体(1)内壁,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位于第二组脊形波导与第三组脊形波导之间; 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的高度低于第三组脊形波导;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与腔体(1)高度 相同。 0013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的高度与插入损耗有关, 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与频率有 关。 0014 输入输出接口由SMA接口完成,输入接口(1。

14、3)以及输出接口(14)的内芯分别与两 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相连, 外芯与金属腔体(1)相连, 减少能量损失。 0015 第二横向脊形波导(10)用于加强耦合; 第二纵向脊形波导(6)用于加强耦合, 连接 处采用倒角处理; 第三纵向脊形波导(8)用于加强耦合, 连接处采用倒角处理。 0016 第一纵向脊形波导(7)与零点控制槽(5)的连接处采用倒角处理。 0017 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与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通过缝隙耦合。 0018 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与第三组脊形波导通过缝隙耦合, 有效的改善带宽性能。 0019 其中一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 其中一个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 其。

15、中一个第四 横向脊形波导(4)上方设有调谐螺钉; 上述调谐螺钉调节谐振频率以及耦合系数。 0020 在实现零点控制槽的横向脊形波导上方设有调谐螺钉, 用于调节零点控制槽的位 置或者尺寸, 控制零点的移动, 改善了带外抑制性能。 在第二组横向脊形波导与第三组横向 脊形波导之间加入调谐螺钉; 在第三组横向脊形波导与腔体壁之间加入一个调谐螺钉, 调 整谐振频率和耦合系数。 0021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通过一定波长长度的缝隙与第三组脊形波导形成耦合, 从 而构成第一通带。 第三组脊形波导通过一定波长长度的缝隙与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形成 耦合, 从而构成第二通带。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 1、 采用波脊结构完成信号的传输以及耦合, 实现了双频滤 波器的小型化, 又因为脊波导有一个相当宽的无杂散工作频率窗, 允许实现宽带滤波, 因此 该滤波器完成了2.515GHz-2.675GHz和3.6GHz-3.8GHz的低插入损耗双通带滤波。 2、 加入零 点控制槽设计, 通过改变与脊形波导相连的零点控制槽的位置或者尺寸, 可以控制零点的 移动, 改善了带外抑制性能。 3、 在金属腔体内建立若干对称分布的脊波导, 将整个腔体分为 两条通路, 一条通路完成低频滤波, 一条通路完成高频滤波, 减小滤波器的尺寸。 4、 该双频 滤波器的双通带隔离度较高, 同时可以通过调节相关结构分别对两个通带。

17、进行相应改变。 5、 本发明的体积小、 重量轻, 便于批量制造。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滤波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滤波器各组成部分位置示意图; 0025 图3为对应图1所示滤波器S11参数测试结果; 0026 图4为对应图1所示滤波器S12参数测试结果; 说明书 2/4 页 5 CN 111584984 A 5 0027 图5为对应图1所示滤波器零点移动测试结果; 0028 图中金属腔体1、 第一组横向脊形波导2、 横向脊形波导10、 第二组横向脊形波导3、 纵向脊形波导6、 纵向脊形波导11、 第三组横向脊形波导4、 纵向脊形波导8、 纵向脊形波导9、 零点控制槽5、 纵向脊形。

18、波导7、 调谐螺钉12、 输入结构13、 输出结构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 下面结合 图示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子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 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 如图1、 2所示, 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 其金属腔体1采用铝 材料, 根据综合出来的耦合系数优化其尺寸, 在腔体内部对称分布着脊形波导。 0031 第一组脊形波导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 以。

19、及设置在 两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间, 且不与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接触的第二横向脊形波导10; 其中 一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通过第一纵向脊形波导7与用于零点控制的横向脊形波导5连接; 第二横向脊形波导10的一端与金属腔体1内壁接触, 以此增强耦合。 第二横向脊形波导10与 金属腔体1的高度相同; 0032 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与第二横向脊形波导10相距一定波长长度。 0033 为了引入零点, 在输入通路中外接一个用于零点控制的横向脊形波导5, 其通过第 一纵向脊形波导7与控制高频的第一组脊形波导连接; 第一纵向脊形波导7高度与第一组脊 形波导相同, 当其处于特定位置时, 不会对低频产生影响, 并且增。

20、强了耦合, 使其在高频段 的特定频点处幅值为零, 从而形成零点控制槽。 通过改变横向脊形波导5尺寸或者位置进而 改变零点的位置。 0034 第二组脊形波导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不接触的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 以及用于连 接两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的第二纵向脊形波导6; 0035 第三组脊形波导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不接触的第四横向脊形波导4、 以及用于连 接两第四横向脊形波导4的第三纵向脊形波导8; 0036 第一组脊形波导和第二组脊形波导高度主要由高频频段决定, 第三组脊形波导高 度主要由低频频段决定; 0037 三组脊形波导均呈对称状分布, 形成两条通路: 一条通路完成低频滤波, 一条通路 完成高频滤波。

21、, 减小滤波器的尺寸。 0038 第三组脊形波导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不接触的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 第五纵向脊 形波导11, 且它们的中心位于三组脊形波导的对称轴上; 其中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贴于金属 腔体1内壁,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位于第二组脊形波导与第三组脊形波导之间; 第四纵向脊 形波导9的高度低于第三组脊形波导;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的高度和金属腔体(1)一样。 0039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的高度与插入损耗有关, 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与频率有关。 0040 输入输出接口由SMA接口完成,输入接口13以及输出接口14的内芯分别与两个第 一横向脊形波导2相连, 外芯与金属腔体1相连, 减少能量。

22、损失。 0041 所述的零点控制槽5由一个可调节高度的横向脊形波导实现。 说明书 3/4 页 6 CN 111584984 A 6 0042 第二横向脊形波导10用于加强耦合; 第二纵向脊形波导6高度比第三横向脊形波 导3低, 用于加强耦合, 连接处采用倒角处理; 第三纵向脊形波导8用于加强耦合, 连接处采 用倒角处理。 0043 第一纵向脊形波导7与零点控制槽5的连接处采用倒角处理。 0044 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与第三横向脊形波导3通过缝隙耦合。 0045 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与第三组脊形波导通过缝隙耦合, 有效的改善带宽性能。 0046 其中一个第一横向脊形波导2、 其中一个第三横向脊形波导。

23、3、 其中一个第四横向 脊形波导4上方设有调谐螺钉; 上述调谐螺钉调节谐振频率以及耦合系数。 0047 在实现零点控制槽的横向脊形波导上方设有调谐螺钉, 用于调节零点控制槽的位 置或者尺寸, 控制零点的移动, 改善了带外抑制性能。 在第二组横向脊形波导与第三组横向 脊形波导之间加入调谐螺钉; 在第三组横向脊形波导与腔体壁之间加入一个调谐螺钉, 调 整谐振频率和耦合系数。 0048 第五纵向脊形波导11通过一定波长长度的缝隙与第三组脊形波导形成耦合, 从而 构成第一通带。 第三组脊形波导通过一定波长长度的缝隙与第四纵向脊形波导9形成耦合, 从而构成第二通带。 0049 如图3所示, 本实施方式滤。

24、波器的实测S11参数在频段2.515-2.675GHz和3.6- 3.8GHz范围内可达到-17dB左右。 说明本发明具有较宽的双频带, 且性能较好。 0050 如图4所示, 本实施方式滤波器的实测S12参数在频段内插入损耗小于1dB, 带外抑 制性能较好。 0051 如图5所示, 每一条曲线对应不同的脊形波导的高度, 从左到右依次为其高度从低 到高。 随着高度的变化, 该滤波器在不改变谐振频率和不影响滤波器性能的情况下, 零点随 之右移, 具有控制零点移动的特点。 0052 上述实施例并非是对于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只要符合 本发明要求, 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7 CN 111584984 A 7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2 页 8 CN 111584984 A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2 页 9 CN 111584984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零点 可控 小型化 波导 双频 带通滤波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零点可控的小型化脊波导5G双频带通滤波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4935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