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pdf
《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372119.7 (22)申请日 2020.05.06 (71)申请人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科西 二路189号中铁隆大厦8层 (72)发明人 郭俊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唐邦英 (51)Int.Cl. E02D 31/00(2006.01) E01C 1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2、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 石的施工方法, 包括步骤: a.清除地表植被; b.将 待施工的方形路段划分为多个方形施工单位; c. 铺设第一基准路面和第二基准路面; d.设置四个 相错开的起点, 开始施工; 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 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 的方形施工单元时, 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 工线路, 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 直至整 个方形路段均已铺设砂砾石, 避免了同一方向上 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工, 将基本施工 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 防止因车站隧道顶 板覆土深度较浅, 同时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 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
3、页 附图1页 CN 111576492 A 2020.08.25 CN 111576492 A 1.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清除待施工的方形路段上表面的地表植被; 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位(111); c.以方形路段的两对角为起点同时沿方形路段(1)长边中轴线方向同一行的M个方形 施工单位(111)进行铺设砂砾石, 形成位于方形路段(1)上对角处的第一基准路面(11)和位 于方形路段(1)下对角处的第二基准路面(12); d.以位于第一基准路面(11)下一行第一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一起点,。
4、 以与第 一基准路面(11)同行的第M+1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二起点, 以位于第二基准路面 (12)上一行第N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三起点, 以与第二基准路面(12)同行的第NM 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四起点, 以上述的第一起点、 第二起点、 第三起点和第四起点 为施工起点, 以方形施工单位(111)为最小施工单位面积, 分四条施工线路, 同步、 同速地沿 方形路段(1)长边的中心轴方向进行铺设砂砾石; 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111)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施 工单元(111)时, 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 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
5、 直至 整个方形路段(1)均已铺设砂砾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方形施工单位(111)的面积为5080, 横纵比例为1: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的数值范围为36, L的数值范围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铺设砂砾石包括以下步骤: A.分层向下开挖至离地铁隧道框架体顶部距离为50cm80cm; B.对原状土进行碾压处理, 然后逐层进行回填、 碾压砂砾石, 同时开挖下一块方形施工 单位(111)。。
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A中分层向下开挖的每一分层厚度不超过0.5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A和步骤B中在分层向下开挖和向上回填的同时均有测量装置实时监控开挖深度和方 形施工单位(111)整体轮廓的形变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B中逐层回填的每层回填高度为0.3m0.4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576492 A 2 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
7、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新建施工道路在现有运行地铁车站正上方, 且完全重合, 但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 度较浅, 常规的道路施工方式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且传统的单向施工的 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解决常规的道 路施工方式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且传统的单向施工的施工效率较低的问 题。 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0006 a.清除待施工的方形。
8、路段上表面的地表植被; 0007 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位; 0008 本发明所述的两行N列的矩阵具体分布为: 将方形路段的长边划分为N列方形施工 单位排布, 将方形路段的宽边划分为两行方形施工单位排布; 0009 c.以方形路段的两对角为起点同时沿方形路段长边中轴线方向同一行的M个方形 施工单位进行铺设砂砾石, 形成位于方形路段上对角处的第一基准路面和位于方形路段下 对角的第二基准路面; 0010 d.以位于第一基准路面下一行第一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一起点, 以与第一基准 路面同行的第M+1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二起点, 以位于第二基准路面上一行第N列的。
9、方形 施工单位为第三起点, 以与第二基准路面同行的第NM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四起点, 以 上述的第一起点、 第二起点、 第三起点和第四起点为施工起点, 以方形施工单位为最小施工 单位面积, 分四条施工线路, 同步、 同速地沿方形路段长边的中心轴方向进行铺设砂砾石; 0011 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施工 单元时, 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 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 直至整个方形 路段均已铺设砂砾石。 0012 步骤a中, 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公单元, 确立了最小施工面积单位, 确立各施工坐标位, 方便施工。
10、时的精确指挥。 0013 通过步骤b在待施工的方形路段的两对角上先完成一段路面的铺设, 使得步骤c中 的四个工程线路的起点相互错开, 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工, 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 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 同时进行大 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同时四条错开的施工路线分两组相向模 块化施工, 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效率。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576492 A 3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方形施工单位的面积为5080, 横纵比例为1:12:1。 0015 根据待施工道路下方隧道顶板覆土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最小施工面积, 。
11、且可根据不 同的道路宽度, 选择横纵比不同的最小施工单位。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M的数值范围为36, L的数值范围为25。 0017 保证同端的两施工线路的错开一定安全距离, 防止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 构。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铺设砂砾石包括以下步骤: 0019 A.分层向下开挖至离地铁隧道框架体顶部距离为50cm80cm; 0020 B.对原状土进行碾压处理, 然后逐层进行回填、 碾压砂砾石, 同时开挖下一块方形 施工单位; 0021 本发明所指原状土为地铁隧道框架体顶部与地表之间的泥土层。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A中分层向下开挖的每一分层厚度不超过0.5m。 00。
12、23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A和步骤B中在分层向下开挖和向上回填的同时均有测量装置 实时监控开挖深度和方形施工单位整体轮廓的形变量。 0024 进一步地, 所述步骤B中逐层回填的每层回填高度为0.3m0.4m。 002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6 1、 本发明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 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工, 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 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 覆土深度较浅, 同时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0027 2、 本发明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同时四条错开的施工路线分 。
13、两组相向模块化施工, 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在附图中: 0029 图1为本发明方形路段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发明施工方向示意图。 0031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2 1-方形路段, 11-第一基准面, 12-第二基准面, 111-方形施工单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作 为对本发。
14、明的限定。 0034 实施例1 0035 如图1-2所示, 本发明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6 a.清除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上表面的地表植被; 0037 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位111; 0038 本发明所述的两行N列的矩阵具体分布为: 将方形路段1的长边划分为N列方形施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576492 A 4 工单位111排布, 将方形路段1的宽边划分为两行方形施工单位111排布; 0039 c.以方形路段1的两对角为起点同时沿方形路段1长边中轴线方向同一行的M个方 形施工单位111进行铺设砂砾石,。
15、 形成位于方形路段1上对角处的第一基准路面11和位于方 形路段下对角的第二基准路面12; 0040 d.以位于第一基准路面11下一行第一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一起点, 以与第 一基准路面11同行的第M+1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二起点, 以位于第二基准路面12上一 行第N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三起点, 以与第二基准路面12同行的第NM列的方形施工 单位111为第四起点, 以上述的第一起点、 第二起点、 第三起点和第四起点为施工起点, 以方 形施工单位111为最小施工单位面积, 分四条施工线路, 同步、 同速地沿方形路段1长边的中 心轴方向进行铺设砂砾石; 0041 e.当同一行两端的。
16、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111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 施工单元111时, 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 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 直至 整个方形路段1均已铺设砂砾石。 0042 步骤a中, 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元 111, 确立了最小施工面积单位, 确立各施工坐标位, 方便施工时的精确指挥。 0043 通过步骤b在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的两对角上先完成一段路面的铺设, 使得步骤c 中的四个工程线路的起点相互错开, 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 工, 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 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 同时进行 。
17、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同时双向模块化施工, 极大地增加了 施工效率。 0044 所述方形施工单位111的面积为5080, 横纵比例为1:12:1。 0045 根据待施工道路下方隧道顶板覆土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最小施工面积, 且可根据不 同的道路宽度, 选择横纵比不同的最小施工单位。 0046 所述M的数值范围为36, L的数值范围为25。 0047 保证同端的两施工线路的错开一定安全距离, 防止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 构。 0048 实施例2 0049 基于上述实施例1, 所述铺设砂砾石包括以下步骤: 0050 A.分层向下开挖至离地铁隧道框架体顶部距离为50cm80。
18、cm; 0051 B.对原状土(地铁隧道框架体顶部与地表之间的泥土层)进行碾压处理, 然后逐层 进行回填、 碾压砂砾石, 同时开挖下一块方形施工单位111; 0052 所述步骤A中分层向下开挖的每一分层厚度不超过0.5m。 0053 所述步骤A和步骤B中在分层向下开挖和向上回填的同时均有测量装置实时监控 开挖深度和方形施工单位111整体轮廓的形变量。 0054 所述步骤B中逐层回填的每层回填高度为0.3m0.4m。 0055 实施例3 0056 如图1-2所示, 本发明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7 a.清除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上表面的地表植被; 0058 b.。
19、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划分为多个呈两行20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位111;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576492 A 5 0059 本发明所述的两行20列的矩阵具体分布为: 将方形路段1的长边划分为20列方形 施工单位111排布, 将方形路段1的宽边划分为两行方形施工单位111排布; 0060 c.以方形路段1的左上角和右下角为起点同时沿方形路段1长边中轴线方向同一 行的3个方形施工单位111进行铺设砂砾石, 形成位于方形路段1上对角处的第一基准路面 11和位于方形路段1下对角的第二基准路面12; 0061 d.以在矩阵中的坐标为(1,4)、 (2,1)、 (1,20)和(2,17)。
20、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施工 起点, 以方形施工单位111为最小施工单位面积, 分四条施工线路, 同步、 同速地沿方形路段 1长边的中心轴方向进行铺设砂砾石; 0062 本发明所述的矩阵中的坐标系为: 以方形路段1左下角为坐标系原点(0,0), 以左 下角向右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以左下角向上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 0063 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111之间间隔有3个待施工的方形 施工单元111时, 停止右边两条施工线路, 左边两条施工路线保持施工, 直至整个方形路段1 均已铺设砂砾石。 0064 步骤a中, 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划分为多个呈两行20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公单元 。
21、111, 确立了最小施工面积单位, 确立各施工坐标位, 方便施工时的精确指挥。 0065 通过步骤b在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的两对角上先完成一段路面的铺设, 使得步骤c 中的四个工程线路的起点相互错开, 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 工, 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 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 同时进行 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同时双向模块化施工, 极大地增加了 施工效率。 0066 所述方形施工单位111的面积为50, 横纵比例为2:1。 0067 根据待施工道路下方隧道顶板覆土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最小施工面积, 且可根据不 同的道路宽度, 选。
22、择横纵比不同的最小施工单位。 0068 所述M的数值范围为3, L的数值范围为3。 0069 保证同端的两施工线路的错开一定安全距离, 防止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 构。 007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 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576492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11576492 A 7 。
- 内容关键字: 地铁 车站 上方 回填 砂砾 施工 方法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一种基于压电叠堆的微位移定位机构.pdf
一种多用途调平锁紧机构.pdf
一种汽车仪表盘壳体的固定结构.pdf
一种用于隔离核泄漏的防辐射砂浆.pdf
双向可旋转带自锁仪表安装框.pdf
一种缓解第一镜表面沉积的方法.pdf
一种基于纳米压印的柔性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硅灰石复合的导电银浆及其制作方法.pdf
一种铜铝合金绞线.pdf
一种光伏接线盒铜包铝导电板及其精轧复合方法.pdf
透明导电薄膜.pdf
一种高导电耐腐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自促烧型电子浆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制作银纳米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pdf
银纳米纤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以及电子器件.pdf
一种无机复合材料添加剂太阳能电池正银浆料.pdf
一种彩色银浆、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pdf
一种用于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高性能油性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