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449379 上传时间:2021-06-2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文档描述: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pdf(2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12049.3 (22)申请日 2020.05.15 (71)申请人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43006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 277号 (72)发明人 张军林徐鹤鸣谢凤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代理人 杨宣仙 (51)Int.Cl. E01B 2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 及所用施工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 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

2、设备。 所述施工用 设备包括吊装门架、 轨道精调设备、 移动式混凝 土泵送机、 泵管、 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和多个 泵管推送小车。 本发明中的吊装门架结构小巧, 可用于空间狭小区域的轨道材料运输; 本发明中 的混凝土泵送机、 混凝土浇筑装置和泵管均可沿 着钢轨移动, 能够解决轨道交通区间混凝土长距 离精准浇筑的问题, 且混凝土浇筑装置能够降低 混凝土泵送速度, 并360度无死角布料, 提高了布 料精度, 避免了混凝土的污染, 提高了无砟轨道 的施工效率及灵活性, 能够应用于如隧道等空间 有限、 地形复杂的特殊环境中进行无砟轨道的施 工。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12页 CN 1116。

3、22027 A 2020.09.04 CN 111622027 A 1.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 轨道施工材料的运输; 采用吊装门架进行材料的运输, 该门架的左、 右侧受力 支架采用空心钢管三角形受力架, 横向支撑架是由两根槽钢背靠背组成, 且左、 右侧受力支 架的高度以及横向支撑架的跨度均可调整, 横向支撑架的两槽钢之间形成轨道, 起重机构 通过行走机构安装在两槽钢之间的轨道内, 并在左、 右侧受力支架侧面对称设有搬运手柄, 底部设有行走轮, 其运输的材料包括钢轨、 扣件、 轨枕、 钢筋, 其具体运输过程如下: (1)首先清理移动式铺轨用。

4、吊装门架行走地面的基底, 确保地面平滑, 并根据无砟轨道 的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以及隧洞的高度, 调整好移动门架的高度和跨度; (2)调整好起重设备的位置, 确定好吊装点, 并通过起重设备将需要吊运的材料吊起 来, 然后人工搬运门架或推动门架至指定位置; (3)调整起重设备将吊运材料对准需要安装的位置, 并将起重设备固定, 然后降落物 体, 实现材料的倒运作业; 步骤二: 在步骤一中的材料吊运完成后, 依次完成一个施工段的底层钢筋安装、 轨枕布 设、 扣件和钢轨的安装, 然后利用轨道支撑架将组装好的轨排顶起, 进行轨道粗调, 粗调完 成后, 利用精调工装配合棱镜和全站仪对轨道进行精调; 步骤三:。

5、 绑扎上层钢筋, 并安装模板, 进行该施工段的道床混凝土浇筑过程; 所述混凝 土浇筑过程采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和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进行施工, 移动式混凝土浇 筑装置和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均通过与钢轨轨距相匹配的行走机构置于铺设好的钢轨上, 并可沿着钢轨行走, 通过泵管将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连接, 且泵 管通过多个泵管推送小车架设在铺设好的钢轨上, 可随着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一起沿着 钢轨行走, 混凝土具体浇筑过程如下: (1)先将设备组装好, 并进行清洗和检查, 根据每日混凝土浇筑量设置泵管的长度为50 100m, 然后将泵管拼装好, 固定在推送小车上, 泵管的进料口与移动。

6、式混凝土泵送机的出 料口密封连接; 出料口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进料口密封连接; (2)待精调结束后, 将混凝土运送至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 利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泵 送混凝土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处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该段道床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整体移动混凝土泵送机、 泵管和混凝土浇筑装置至下一个混凝土浇筑区进行下个施工段的 混凝土浇筑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出料管采用多个九十度弯管拼接而成, 并在弯管 的出料口安装有塑料软管; 在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顶部设有旋转平台, 其旋转平台的 高度。

7、为12m,出料弯管安装在旋转平台上, 混凝土被泵送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后, 垂 直向上进入出料管, 并同时调节旋转平台的旋转角度以及人工摆动出料口软管进行多方位 混凝土精准布料。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三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底部设有驱动轮和驱动电机, 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移动式 混凝土浇筑装置自行行走, 并将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与邻近的第一个泵管推送小车通过 铰链连接, 将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尾端最后一个泵管推送小车通过铰链连接; 驱动电机 控制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行走时带动多个泵管推送小车以及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整体 权利要求书 。

8、1/4 页 2 CN 111622027 A 2 移动。 4.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工用设备包 括吊装门架(8)、 轨道精调设备、 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 泵管(2)、 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 (3)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 所述吊装门架(8)用于运输轨道施工材料的运输, 包括左侧受力架(800)、 右侧受力架 (801)、 横向支撑架(802)和起重机构(803), 所述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均是 由前后两支撑杆上端连接成整体的三角形受力架, 起重机构(803)通过行走机构(804)安装 在横向支撑架(802)上, 并在行走。

9、机构(804)的驱动下沿着横向支撑架(3)左、 右移动; 在左 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的前后两支撑杆上均设有搬运手柄(805), 每个搬运手 柄(805)通过铰链件(806)与对应的支撑杆连接, 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支撑杆底部均设有 行走轮(807); 所述轨道精调设备用于轨道的精调, 包括全站仪和棱镜, 所述棱镜(9)通过棱镜架 (900)架设在钢轨(5)上, 在棱镜架(900)的底部设有轨距限位块(901); 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 泵管(2)、 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和多个泵管推送小 车(4)配合用于整体道床的混凝土运输及浇筑; 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

10、)包括行走底 架(300)、 支撑架(301)、 支撑平台(302)、 旋转平台(303)和混凝土浇筑弯管(304), 在行走底 架(300)的底部设有与无砟轨道的钢轨(5)相匹配的底架行走轮(305), 所述支撑架(301)为 上部小下部大的支撑架体, 其底部焊接在行走底架(300)上, 支撑平台(302)固定焊接在支 撑架(301)的顶部, 旋转平台(303)通过旋转机构(306)安装在支撑平台(302)上, 并在旋转 机构(306)的作用下沿着支撑平台(302)旋转, 所述混凝土浇筑弯管(304)固定安装在旋转 平台(303)上, 所述泵管(2)一端与混凝土地泵(101)的出料口密封对接。

11、, 另一端延伸至移动 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底部, 并垂直向上延伸后与混凝土浇筑弯管(304)旋转密封连接; 所述泵管推送小车(4)包括长条型的泵管支撑架(400)和对称设置泵管支撑架(400)底部的 泵管推送行走轮(401), 在泵管支撑架(400)上方设有泵管固定件(402), 多个泵管推送小车 (4)分散设置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之间的泵管(2)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包括方形移动平台(100)和安装在移动平台(100)上的混凝土 地泵(101), 在移动平台(。

12、100)底部四角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无砟轨道的钢轨(5)相匹配的平 台行走轮(102), 移动平台(100)的宽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5)之间的距离, 小于无砟轨 道的轨枕(6)长度, 移动平台(100)底部的平台行走轮(102)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 两根钢轨(5)上, 并沿着两根钢轨(5)行走; 所述行走底架(300)的宽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 轨(5)之间的距离, 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6)长度, 行走底架(300)底部的底架行走轮(305) 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5)上, 并沿着两根钢轨(5)行走; 所述支撑架(301) 是由四根主支撑钢架和多根横向支撑架组成, 四根主支撑。

13、钢架从下向上沿四周向中间倾斜 设置, 支撑平台(302)为圆形平台, 支撑平台(302)焊接在四根主支撑钢架的顶端; 所述泵管 支撑架(400)的长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5)之间的距离, 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6)长度, 泵管支撑架(400)底部的两个泵管推送行走轮(401)在使用过程中分别置于无砟轨道的两 根钢轨(5)上, 并沿着两根钢轨(5)行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 其特征在 权利要求书 2/4 页 3 CN 111622027 A 3 于: 所述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均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 每侧受力架的前、 后两根。

14、空心钢板上部通过弧形钢管连接为一个整体, 并在前后两根空心钢管之间焊接有横 向支撑钢管(808), 横向支撑钢管(808)的中部与受力架的顶部之间设有竖向受力管(809), 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根空心钢管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搬运手柄(805); 在左侧受力架(800) 和右侧受力架(801)的顶部焊接有高度调节杆(810), 所述高度调节杆(810)上开设有多个 高度调节孔(811), 所述横向支撑架(802)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度调节销轴(812)与高度调节 杆(810)上任意高度调节孔(811)连接; 所述横向支撑架(802)为是由两根槽钢(8024)组成, 两根槽钢(8024)之间形成行走轨道(。

15、8025), 所述行走机构(804)的行走轮(8040)和导向轮 (8041)与行走轨道(8025)滑动连接, 并可沿着行走轨道(8025)左右移动; 所述两根槽钢 (8024)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钢板(8022)和定位销(8026)连接, 在定位钢板(8022)的中部设 有高度调节杆穿孔(8023), 所述高度调节杆(810)从高度调节杆穿孔(8023)穿过定位钢板 (8022); 所述起重机构(803)包括固定在行走机构(804)上的手摇起重机(8030)、 吊装钢丝 (8031)和吊钩(8032), 起重机构(803)的吊装钢丝(8031)穿过两根槽钢(8024)之间形成行 走轨道(802。

16、5)后与手摇起重机(8030)连接, 并通过手摇起重机(8030)控制其伸缩实现吊 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之间的距离大于轨枕(6)的长度, 并在使用 时, 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801)分别置于轨枕(6)的两端, 其横向支撑架(802)与 轨枕(6)平行; 所述横向支撑架(80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侧受力架(800)和右侧受力架 (801)的三角顶端, 横向支撑架(802)是由两段截面相同的架体通过连接螺栓(8021)连接而 成, 并在两段架体连接部位设有与横向支撑架。

17、(802)截面相同的横向延长节(8020), 所述横 向延长节(8020)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8021)与两段架体连接将横向支撑架(802)延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行走底架(300)为方形底架, 在其底部设有四个底架行走轮(305), 包括两个驱动轮 和两个从动轮, 每个驱动轮配套设有驱动电机(313), 并在行走底架(300)上设有电机控制 箱(314), 并通过电机控制箱(314)控制两个驱动轮的驱动电机(313)同步工作; 所述多个泵 管推送小车(4)等距分散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

18、之间的泵 管(2)底部, 其相邻两个泵管推送小车(4)之间的间距为58m; 所述行走底架(300)与邻近 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3)的泵管推送小车(4)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一传力杆(403)连接, 所 述移动平台(100)与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的泵管推送小车(4)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二 传力杆(404)连接, 所述第一传力杆(403)两端分别与行走底架(300)和邻近移动式混凝土 浇筑装置(3)的泵管推送小车(4)之间铰链连接, 所述第二传力杆(404)两端分别与移动平 台(100)和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的泵管推送小车(4)之间铰链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

19、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旋转机构(306)包括旋转电机(3060)、 主动齿轮(3061)、 传动齿轮(3062), 所述旋转 电机(3060)固定在支撑平台(302)上, 其输出轴向上伸出支撑平台(302), 所述主动齿轮 (3061)安装在旋转电机(3060)的输出轴上, 传动齿轮(3062)安装在旋转平台(303)的底部, 并与主动齿轮(3061)啮合, 在旋转电机(3060)的控制下通过主动齿轮(3061)和传动齿轮 (3062)带动旋转平台(303)转动, 在旋转电机(3060)外部设有保护外壳(307), 在旋转平台 权利要求书 3/4 页 4 CN 11162。

20、2027 A 4 (303)上设有配电箱(315), 通过配电箱(315)为旋转电机(3060)供电; 所述泵管(2)通过旋 转套筒组件与旋转平台(303)旋转密封连接, 所述旋转套筒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 (303)中部的旋转套筒(308)和固定在支撑平台(302)中部的固定套筒(309), 旋转套筒 (308)的上端伸出旋转平台(303)并通过连接法兰盘与混凝土浇筑弯管(304)的进料口密封 连接; 所述固定套筒(309)置于保护外壳(307)内, 其下端伸出保护外壳(307)与泵管(2)密 封对接, 上端设有旋转凹槽(310), 转套筒(308)的下端插入固定套筒(309)的旋转凹槽。

21、 (310)内, 并与旋转凹槽(310)通过滚动轴承(311)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旋转平台(303)是由中间的圆形平台和对称设置在圆形平台两侧的条形平台组成, 两条形平台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混凝土浇筑弯管(304)是由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九十 度弯管按照任意角度拼接形成的伸出行走底架(300)的弯管结构, 在混凝土浇筑弯管(304) 的出料口设有混凝土浇筑软管安装接头(312); 置于旋转平台(303)上部的混凝土浇筑弯管 (304)与其中一侧条形平台平行, 并通过支撑件(316)与该条形平台连接, 在横向弯。

22、管与竖 向弯管之间设有牵引钢丝(317), 所述配电箱(315)设置在旋转平台(303)的另一侧条形平 台上, 并在该侧条形平台上设有工具箱(318)。 权利要求书 4/4 页 5 CN 111622027 A 5 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无砟轨道施工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 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铁路和城市轨道多采用现浇整体道床的方式进行轨道工程的作业, 其施 工步骤一般分为三个: 一是轨道材料的进场倒运, 具体是将钢轨、 扣件、 轨枕、 钢筋等轨道材 料利用吊车或平板车或者移动门吊进行。

23、材料倒运至施工区域, 并进行拼接安装。 二是轨道 支撑精调作业, 具体是在轨道材料到位后会进行轨枕布设、 扣件安装、 钢轨安装、 利用支撑 架顶起轨排、 绑扎钢筋、 立模板、 利用测量工装或精调小车对轨道几何尺寸进行调整。 三是 道床混凝土浇筑, 现有的道床混凝土浇筑一般是利用地泵、 混凝土罐车或浇筑门吊进行混 凝土浇筑, 最终完成轨道整体道床的作业; 其中利用地泵浇筑混凝土, 由于泵管浇筑混凝土 时会有很大的扰动, 所以不能将泵管安装在轨道上方, 一般是将地泵管固定在轨枕中间或 轨枕侧面, 当轨道精调完成后多在下料口或者桥下利用地泵泵送混凝土, 浇筑完成一段后 拼接地泵管, 继续下一段施工;。

24、 利用混凝土罐车或浇筑门吊进行混凝土浇筑, 是利用混凝土 罐车或铺轨门吊将料斗运送至现场, 然后利用人工倒运来浇筑混凝土。 0003 现有的施工过程中, 每个施工步骤都会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由于现有的轨道材料 倒运多利用吊车或平板车或者移动门吊进行, 现有的转运设备大都存在设备较为笨重, 遇 到不同断面结构, 和临时调整运料方案时转场时间长, 效率低, 设备成本投入过大, 而且设 备还必须满足区间长、 有走形轨、 需通电, 对不同断面, 不同地形, 不同限界适应性不强, 特 别是盾构隧道内的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 受限于车站、 不同结构的盾构区间、 下料风井等结 构物的影响下, 现有的这些材料吊。

25、运设备缺少施工条件, 无法进行正常的施工; 遇到现有设 备无法转运的情况下, 大多是将车站、 风井等不同结构的地段单独组织材料进场方案, 多为 人工倒运材料, 比较费时费力。 其次, 在利用地泵浇筑混凝土时, 其地泵管需要预先沿线路 布设, 然后逐节拼装, 其作业效率较低, 由于地泵管浇筑范围小, 对边缘部位无法直接浇筑 到位, 多利用人工转运混凝土, 施工效率低, 浪费人力, 再加上地泵管冲击力较大, 喷射的混 凝土对钢轨、 扣件和轨枕污染严重, 而且地泵和运送管较为笨重, 针对长距离道床浇筑需进 行泵送管拼接浇筑, 工效低; 而利用混凝土罐车或浇筑门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 存在需要预 先安装。

26、走形轨, 门吊走形太慢, 浇筑有效时间较长, 门吊单次倒运混凝土体量较小, 作业效 率更低, 门吊料斗浇筑混凝土易对钢轨及扣件污染, 门吊料斗布料精准度较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无砟轨道施工存在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 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 该施工方法利用特殊的材料运输装置以及混凝土浇筑装 置, 可以解决在盾构隧道等地形复杂、 空间受限的复杂环境下, 轨道施工材料运输以及轨道 道床浇筑的问题, 并增加混凝土布料范围和精准度, 提高轨道施工效率。 说明书 1/11 页 6 CN 111622027 A 6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

27、提供了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 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0006 步骤一: 轨道施工材料的运输; 采用吊装门架进行材料的运输, 该门架的左、 右侧 受力支架采用空心钢管三角形受力架, 横向支撑架是由两根槽钢背靠背组成, 且左、 右侧受 力支架的高度以及横向支撑架的跨度均可调整, 横向支撑架的两槽钢之间形成轨道, 起重 机构通过行走机构安装两槽钢之间的轨道内, 并在左、 右侧受力支架侧面对称设有搬运手 柄, 底部设有行走轮, 其运输的材料包括钢轨、 扣件、 轨枕、 钢筋, 其具体运输过程如下: 0007 (1)首先清理移动式铺轨用吊装门架行走地面的基底, 确保地面平滑, 并。

28、根据无砟 轨道的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以及隧洞的高度, 调整好移动门架的高度和跨度; 0008 (2)调整好起重设备的位置, 确定好吊装点, 并通过起重设备将需要吊运的材料吊 起来, 然后人工搬运门架或推动门架至指定位置; 0009 (3)调整起重设备将吊运材料对准需要安装的位置, 并将起重设备固定, 然后降落 物体, 实现材料的倒运作业; 0010 步骤二: 在步骤一中的材料吊运完成后, 依次完成一个施工段的底层钢筋安装、 轨 枕布设、 扣件和钢轨的安装, 然后利用轨道支撑架将组装好的轨排顶起, 进行轨道粗调, 粗 调完成后, 利用精调工装配合棱镜和全站仪对轨道进行精调; 0011 步骤三: 绑。

29、扎上层钢筋, 并安装模板, 进行该施工段的道床混凝土浇筑过程; 所述 混凝土浇筑过程采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和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进行施工, 移动式混凝 土浇筑装置和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均通过与钢轨轨距相匹配的行走机构置于铺设好的钢 轨上, 并可沿着钢轨行走, 通过泵管将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连接, 且泵管通过多个泵管推送小车架设在铺设好的钢轨上, 可随着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一起 沿着钢轨行走, 混凝土具体浇筑过程如下: 0012 (1)先将设备组装好, 并进行清洗和检查, 根据每日混凝土浇筑量设置泵管的长度 为50-100m, 然后将泵管拼装好, 固定在推送小车上, 泵管的进料。

30、口与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 的出料口密封连接; 出料口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进料口密封连接; 0013 (2)待精调结束后, 将混凝土运送至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 利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 机泵送混凝土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处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该段道床的混凝土浇筑完成 后, 整体移动混凝土泵送机、 泵管和混凝土浇筑装置至下一个混凝土浇筑区进行下个施工 段的混凝土浇筑过程。 0014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所述步骤三中的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出料管采用多 个九十度弯管拼接而成, 并在弯管的出料口安装有塑料软管; 在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 顶部设有旋转平台, 其旋转平台的高度为12m,出料弯管安装在旋。

31、转平台上, 混凝土被泵 送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后, 垂直向上进入出料管, 并同构调节旋转平台的旋转角度以 及人工摆动出料口软管进行多方位混凝土精准布料。 0015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所述步骤三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底部设有驱动轮和 驱动电机, 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自行行走, 并将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 置与邻近的第一个泵管推送小车通过铰链连接, 将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尾端最后一个泵 管推送小车通过铰链连接; 驱动电机控制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行走时带动多个泵管推送 小车以及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整体移动。 说明书 2/11 页 7 CN 111622027 A 7 0016 本发。

32、明还提供了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工用设备包括吊装门架、 轨道精调设备、 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 泵管、 移动式混凝土 浇筑装置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 0017 所述吊装门架用于运输轨道施工材料的运输, 包括左侧受力架、 右侧受力架、 横向 支撑架和起重机构, 所述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均是由前后两支撑杆上端连接成整体的 三角形受力架, 起重机构通过行走机构安装在横向支撑架上, 并在行走机构的驱动下沿着 横向支撑架左、 右移动; 在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支撑杆上均设有搬运手柄, 每 个搬运手柄通过铰链件与对应的支撑杆连接, 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支撑。

33、杆底部均设有行 走轮; 0018 所述轨道精调设备用于轨道的精调, 包括全站仪和棱镜, 所述棱镜通过棱镜架架 设在钢轨上, 在棱镜架的底部设有轨距限位块; 0019 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 泵管、 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配 合用于整体道床的混凝土运输及浇筑; 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行走底架、 支撑架、 支撑平台、 旋转平台和混凝土浇筑弯管, 在行走底架的底部设有与无砟轨道的钢轨相匹配 的底架行走轮, 所述支撑架为上部小下部大的支撑架体, 其底部焊接在行走底架上, 支撑平 台固定焊接在支撑架的顶部, 旋转平台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支撑平台上, 并在旋转机构的 作用下沿着支撑平。

34、台旋转, 所述混凝土浇筑弯管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上, 所述泵管一端与 混凝土地泵的出料口密封对接, 另一端延伸至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底部, 并垂直向上 延伸后与混凝土浇筑弯管旋转密封连接; 所述泵管推送小车包括长条型的泵管支撑架和对 称设置泵管支撑架底部的泵管推送行走轮, 在泵管支撑架上方设有泵管固定件, 多个泵管 推送小车分散设置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之间的泵管底部。 0020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包括方形移动平台和安装在 移动平台上的混凝土地泵, 在移动平台底部四角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无砟轨道的钢轨相匹配 的平台行走轮, 移动平台的宽度大于无砟轨。

35、道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 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 长度, 移动平台底部的平台行走轮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上, 并沿着两根 钢轨行走; 所述行走底架的宽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 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 长度, 行走底架底部的底架行走轮在使用过程中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上, 并沿着两根 钢轨行走; 所述支撑架是由四根主支撑钢架和多根横向支撑架组成, 四根主支撑钢架从下 向上沿四周向中间倾斜设置, 支撑平台为圆形平台, 支撑平台焊接在四根主支撑钢架的顶 端; 所述泵管支撑架的长度大于无砟轨道两根钢轨之间的距离, 小于无砟轨道的轨枕长度, 泵管支撑架底部的两个泵管推送行走轮在使用过程中分别。

36、置于无砟轨道的两根钢轨上, 并 沿着两根钢轨行走。 0021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均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 成, 每侧受力架的前、 后两根空心钢板上部通过弧形钢管连接为一个整体, 并在前后两根空 心钢管之间焊接有横向支撑钢管, 横向支撑钢管的中部与受力架的顶部之间设有竖向受力 管, 在每侧受力架的前后两根空心钢管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搬运手柄; 在左侧受力架和右侧 受力架的顶部焊接有高度调节杆, 所述高度调节杆上开设有多个高度调节孔, 所述横向支 撑架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度调节销轴与高度调节杆上任意高度调节孔连接; 所述横向支撑架 为是由两根槽钢组成, 两根槽钢之间形成行走轨。

37、道, 所述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和导向轮与行 说明书 3/11 页 8 CN 111622027 A 8 走轨道滑动连接, 并可沿着行走轨道左右移动; 所述两根槽钢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钢板和 定位销连接, 在定位钢板的中部设有高度调节杆穿孔, 所述高度调节杆从高度调节杆穿孔 穿过定位钢板; 所述起重机构包括固定在行走机构上的手摇起重机、 吊装钢丝和吊钩, 起重 机构的吊装钢丝穿过两根槽钢之间形成行走轨道后与手摇起重机连接, 并通过手摇起重机 控制其伸缩实现吊装。 0022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之间的距离大于轨枕的 长度, 并在使用时, 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分别置于轨枕。

38、的两端, 其横向支撑架与轨枕平 行; 所述横向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侧受力架和右侧受力架的三角顶端, 横向支撑架 是由两段截面相同的架体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而成, 并在两段架体连接部位设有与横向支撑 架截面相同的横向延长节, 所述横向延长节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与两段架体连接将横向 支撑架延长。 0023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所述行走底架为方形底架, 在其底部设有四个底架行走 轮, 包括两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 每个驱动轮配套设有驱动电机, 并在行走底架上设有电 机控制箱, 并通过电机控制箱控制两个驱动轮的驱动电机同步工作; 所述多个泵管推送小 车等距分散在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与移动式混凝土浇筑。

39、装置之间的泵管底部, 其相邻两个 泵管推送小车之间的间距为58m; 所述行走底架与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泵管推 送小车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一传力杆连接, 所述移动平台与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的泵管 推送小车通过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力杆连接, 所述第一传力杆两端分别与行走底架和邻近移 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泵管推送小车之间铰链连接, 所述第二传力杆两端分别与移动平台 和邻近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的泵管推送小车之间铰链连接。 0024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 主动齿轮、 传动齿轮, 所述 旋转电机固定在支撑平台上, 其输出轴向上伸出支撑平台, 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旋转电机 的输出轴。

40、上, 传动齿轮安装在旋转平台的底部, 并与主动齿轮啮合, 在旋转电机的控制下通 过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带动旋转平台转动, 在旋转电机外部设有保护外壳, 在旋转平台上 设有配电箱, 通过配电箱为旋转电机供电; 所述泵管通过旋转套筒组件与旋转平台旋转密 封连接, 所述旋转套筒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中部的旋转套筒和固定在支撑平台中 部的固定套筒, 旋转套筒的上端伸出旋转平台并通过连接法兰盘与混凝土浇筑弯管的进料 口密封连接; 所述固定套筒置于保护外壳内, 其下端伸出保护外壳与泵管密封对接, 上端设 有旋转凹槽, 转套筒的下端插入固定套筒的旋转凹槽内, 并与旋转凹槽通过滚动轴承转动 连接。 0025。

41、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 所述旋转平台是由中间的圆形平台和对称设置在圆形平 台两侧的条形平台组成, 两条形平台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混凝土浇筑弯管是由一个或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九十度弯管按照任意角度拼接形成的伸出行走底架的弯管结构, 在混凝土浇 筑弯管的出料口设有混凝土浇筑软管安装接头; 置于旋转平台上部的混凝土浇筑弯管与其 中一侧条形平台平行, 并通过支撑件与该条形平台连接, 在横向弯管与竖向弯管之间设有 牵引钢丝, 所述配电箱设置在旋转平台的另一侧条形平台上, 并在该侧条形平台上设有工 具箱。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7 (1)本发明中的采用移动式铺轨用吊装门架来进行材料运输, 该。

42、门架简单、 小巧灵 说明书 4/11 页 9 CN 111622027 A 9 活, 成本低廉, 可以人工搬运或推动, 能够在空间狭窄区域实现轨道铺设材料的搬运, 提高 工作效率, 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8 (2)本发明中的吊运门架可以实现高度和宽度的调整, 吊运机构可以在门架上横 向移动, 增加了吊装设备的适用性, 不需要驱动机构, 减轻了门架的重量以及占用体积, 在 门架底部设有行走轮, 能够人工驱动, 提高设备的机动性; 减少设备使用限制条件, 减少设 备拆卸周转时间, 提高效率。 0029 (3)本发明的混凝土浇筑采用移动式地泵和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 并将泵管采 用支撑小车。

43、支撑, 使整个混凝土浇筑设备从固定式改变为移动式, 能够在轨道上移动浇筑 混凝土, 减少了泵管拼装的麻烦, 增加了作业效率, 提高了泵送装置的机动性。 0030 (4)本发明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通过支撑架将泵管架起, 并连接多个直角弯 管, 通过上升以及转弯的方式降低了泵送速度, 避免了高速喷射混凝土污染钢轨、 扣件和轨 枕; 且浇筑平台可以旋转, 并配合软管浇筑, 达到360度无死角精准送料, 进一步避免了混凝 土对钢轨等结构的污染。 0031 (5)本发明中的通过泵管支撑小车将泵管支撑, 既可以方便泵管与混凝土浇筑装 置以及地泵整体移动, 又可以避免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 泵管振动对轨道造。

44、成很大的扰动。 0032 (6)本发明自带配电箱、 工具箱, 能够为整套设备提供电力以及拆装工具, 而且配 电箱以及工具箱设置在混凝土浇筑设备上, 能够保持设备的平衡。 0033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地形复杂、 空间狭小区域的轨道施工材料搬运问题, 以及轨道 交通区间混凝土长距离精准浇筑的问题, 能够提高材料运输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效率, 减轻 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并提高了布料精度, 避免了混凝土的污染, 提高了无砟轨道的施工 效率及灵活性, 能够应用于如隧道等空间有限、 地形复杂的特殊环境中进行无砟轨道的施 工。 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

45、构俯视图; 0036 图3是本发明中吊装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是吊装门架的俯视图; 0038 图5是图2中AA剖面图; 0039 图6是本发明中吊装门架的侧面示意图; 0040 图7是本发明中吊装门架的使用状态图。 0041 图8是本发明中精调棱镜架的横向剖面图; 0042 图9是本发明中精调棱镜架平面图; 0043 图10是本发明中精调棱镜架的纵向剖面图; 0044 图11是本发明中精调棱镜的安装示意图; 0045 图12是本发明中混凝土浇筑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0047 图14是本发明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48 图1。

46、5是本发明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俯视图; 说明书 5/11 页 10 CN 111622027 A 10 0049 图16是本发明中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50 图17是本发明中泵管与混凝土浇筑弯管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18是本发明中旋转套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19是本发明中旋转套筒组件的纵向剖面图; 0053 图20是本发明中泵管推送小车的剖面图; 0054 图21是本发明中泵管推送小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55 图22是本发明中泵管推送小车的俯视图; 0056 图23是本发明中泵管推送小车的使用状态图。 0057 图24是本发明中钢轨吊运示。

47、意图; 0058 图25是本发明中轨排初调示意图。 0059 图中: 1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 100移动平台, 101混凝土地泵, 102 平台行 走轮, 2泵管, 3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置, 300行走底架, 301支撑架, 302支撑平台, 303旋转平台, 304混凝土浇筑弯管, 305底架行走轮, 306旋转机构, 3060旋转电 机, 3061主动齿轮, 3062传动齿轮, 307保护外壳, 308旋转套筒, 309固定套筒, 310旋转凹槽, 311滚动轴承, 312浇筑软管安装接头, 313驱动电机, 314电机控制 箱, 315配电箱, 316支撑件, 317牵引钢丝, 318工。

48、具箱, 4泵管推送小车, 400泵 管支撑架, 401泵管推送行走轮, 402泵管固定件, 403第一传力杆, 404 第二传力 杆, 5钢轨, 6轨枕, 7隧道壁面, 8吊装门架, 800左侧受力架, 801右侧受力架, 802横向支撑架, 8020横向延长节, 8021连接螺栓, 8022定位钢板, 8023高度调节 杆穿孔, 8024槽钢, 8025行走轨道, 8026定位销, 803起重机构, 8030手摇起重机, 8031吊装钢丝, 8032 吊钩, 804行走机构, 8040行走轮, 8041导向轮, 805搬运 手柄, 806 铰链件, 807行走轮, 808横向支撑钢管, 80。

49、9竖向受力管, 810高度调节 杆, 811高度调节孔, 812高度调节销轴, 9棱镜, 900棱镜架, 901 轨距限位块, 902棱镜定位杆, 10支撑架, 11斜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至图25为实施例的附图, 采 用简化的方式绘制, 仅用于清晰、 简洁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 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 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6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

50、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内” 、“外” 、“左” 、“右” 等指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 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 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62 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用设备, 如图1 和图2 所示, 包括吊装门架8、 轨道精调设备、 移动式混凝土泵送机1、 泵管2、 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装 置3和多个泵管推送小车4。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隧洞 内现浇无砟 轨道 整体 道床 施工 方法 所用 设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隧洞内现浇无砟轨道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及所用施工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44937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