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脱硫净化系统及废气净化方法.pdf
![废气脱硫净化系统及废气净化方法.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6/3/dbe9ca5c-a059-4516-8ddb-62bf90df0520/dbe9ca5c-a059-4516-8ddb-62bf90df05201.gif)
![废气脱硫净化系统及废气净化方法.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6/3/dbe9ca5c-a059-4516-8ddb-62bf90df0520/dbe9ca5c-a059-4516-8ddb-62bf90df05202.gif)
![废气脱硫净化系统及废气净化方法.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6/3/dbe9ca5c-a059-4516-8ddb-62bf90df0520/dbe9ca5c-a059-4516-8ddb-62bf90df05203.gif)
《废气脱硫净化系统及废气净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气脱硫净化系统及废气净化方法.pdf(1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72179.6 (22)申请日 2020.05.29 (71)申请人 张小娟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太湖东 路13号 (近晋陵路) B区71栋 (72)发明人 张小娟 (51)Int.Cl. B01D 53/80(2006.01) B01D 53/50(2006.01) B01D 53/18(2006.01) (54)发明名称 废气脱硫净化系统及废气净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包括 柱罐状的脱硫塔, 所述脱硫塔的内部为。
2、柱状的二 氧化硫吸收腔, 所述二氧化硫吸收腔的底部腔体 有二氧化硫吸收液, 所述底部腔体的二氧化硫吸 收液的液面上方同轴心设置有环形固定盘, 所述 环形固定盘高出所述底部腔体的二氧化硫吸收 液的液面; 本发明经过的废气经过三重吸收过 程, 相较于传统的单纯淋雨式吸收方式, 本实施 例的螺旋下坠式水花吸收方式对二氧化硫的吸 收更加彻底。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CN 111644044 A 2020.09.11 CN 111644044 A 1.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包括柱罐状的脱硫塔(3), 所述脱硫塔(3)的内部为柱状的二氧 化硫吸收腔,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硫吸收腔的底部腔。
3、体(31)有二氧化硫吸收液, 所述底 部腔体(31)的二氧化硫吸收液的液面上方同轴心设置有环形固定盘(10), 所述环形固定盘 (10)高出所述底部腔体(31)的二氧化硫吸收液的液面; 环形固定盘(10)的外缘与所述脱硫塔(3)的内壁之间形成清洗液回流通道(30), 所述 环形固定盘(10)的底部通过若干支撑桩(39)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塔(3)的底部壁体; 所述环 形固定盘(10)的内圈一体化设置有第一轴承套(38); 所述脱硫塔(3)的顶端壁体上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第二轴承套(07); 所述二氧化硫吸 收腔内好同轴心设置有回转体转子(100), 所述回转体转子(100)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第 一。
4、密封轴承(37)和第二密封轴承(24)与第一轴承套(38)和第二轴承套(07)旋转配合; 还包括一根与所述回转体转子(100)对应的水平的喷射管(11), 还包括一根入口伸入 底部腔体(31)的二氧化硫吸收液的液面以下的取水管(9), 所述取水管(9)上设置有液泵 (8), 所述取水管(9)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喷射管(11)的进水端; 所述喷射管(11)的喷射端 (11.1)与所述回转体转子(100)对应, 喷射管(11)的喷射端(11.1)喷向回转体转子(100)的 吸收液最终会回流到二氧化硫吸收腔的底部腔体(3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体转子(。
5、100)包括 截面呈半圆弧的环形圆弧面壁体(13),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截面的半圆弧形朝回转 体转子(100)的轴线侧凹陷; 所述喷射管(11)的喷射端(11.1)的喷出方向的延伸线与所述 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下端弧形内壁相切, 从喷射端(11.1)喷出的液体在惯性作用下能沿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凹弧面向上攀升;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下端轮廓一体化 设置有下环壁体(36),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上端轮廓一体化设置有上环壁体(61); 所述下环壁体(36)和上环壁体(61)的外壁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轴承(37)和第二密封轴承 (24)与第一轴承套(38)和第二轴。
6、承套(07)旋转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腔体(31)的底部还 设置有曝气装置(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环壁体(36)的内壁还 滚动设置有第一摩擦轮(33), 还包括第一传动轴(32), 所述第一传动轴(32)与所述第一摩 擦轮(33)同轴心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摩擦轮(33)的旋转能带动所述下环壁体(36)以及整个 回转体转子(100)沿轴线旋转; 还包括第一电机(5), 所述第一电机(5)与所述第一传动轴 (32)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环形圆弧面壁。
7、体(13)与柱罐 状的脱硫塔(3)内壁之间形成环流吸收腔(25);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下、 中、 上段分别为射流扭转攀升段(13.1)、 射流分散段 (13.2)和吸收段(13.3); 所述射流扭转攀升段(13.1)的弧形内壁面上呈圆周阵列一体化分 布有射流扭转叶片(40), 所述射流分散段(13.2)的外周同轴心套设有截面呈圆弧状的分散 水花约束套(44);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与所述射流分散段(13.2)的弧形内壁之间形成 环状射流分散通道(46),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内壁呈圆周阵列均与分布有若干尖端 指向分散水花约束套(44)轴线的水花分散刺(47), 各所述水。
8、花分散刺(47)的尖端均与所述 射流分散段(13.2)的弧形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内壁上端呈圆周阵列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644044 A 2 分布有若干内旋流叶片(90),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外壁上端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 外旋流叶片(45), 所述外旋流叶片(45)随分散水花约束套(44)旋转时能带动所述环流吸收 腔(25)内的气体形成绕回转体转子(100)回转的环流;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外壁中 部一体化同轴心设置环柱形壁面(50), 所述环柱形壁面(50)的外侧通过第三轴承(49)转动 套接有第三轴承套(42); 所述第三轴承套。
9、(42)的外壁通过支架(26)与所述脱硫塔(3)内壁 固定连接;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下端外侧沿轮廓一体化设置有环形驱动壁(41); 所 述支架(2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044), 所述第二电机(04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摩擦轮 (043), 所述第二摩擦轮(043)与所述环形驱动壁(41)滚动配合, 所述第二摩擦轮(043)的旋 转能带动所述环形驱动壁(41)以及整个分散水花约束套(44)沿轴线旋转; 所述吸收段(13.3)的弧形壁体上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废气导入镂空孔(43); 若干废 气导入镂空孔(43)能向环流吸收腔(25)喷出含有二氧化硫的废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10、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环壁体(61)的上端一 体化连接有进气盘体(16), 所述进气盘体(16)的轴心处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导烟管(19), 所述导烟管(19)的内部为竖向的导烟通道(14), 所述导烟通道(14)内设置有若干除雾器 (22); 所述导烟管(19)的下端轮廓与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腰部高度处的壁体一体化 连接,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射流扭转攀升段(13.1)所围合的空间为废气导出腔 (34), 所述废气导出腔(34)的下端连通所述底部腔体(31), 所述废气导出腔(34)的上端连 通所述导烟通道(14)的下端;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吸收段(。
11、13.3)所围合的空间为含 硫废气蓄压分流腔(71), 含硫废气蓄压分流腔(71)内的含硫废气能通过若干废气导入镂空 孔(43)导出; 所述第二轴承套(07)的上方一体化固定连接有进气罩(16), 所述进气罩(16) 的内部为进气腔(23), 所述进气盘体(16)上镂空设置有连通孔(17), 所述连通孔(17)将所 述进气腔(23)与含硫废气蓄压分流腔(71)相互连通; 还包括含硫气体导入管(2), 所述含硫 气体导入管(2)的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腔(23); 所述进气罩(16)的顶部壁体上一体化同轴 心设置有第四轴承套(18), 所述第四轴承套(18)通过第四密封轴承(15)与所述导烟管(19。
12、) 上端旋转套接; 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气罩(16)上的洁净废气导出管(1), 所述洁净废气导出 管(1)下端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导烟通道(14)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除尘装置(6)和含硫 废气排放管(7), 所述含硫废气排放管(7)上设置有增压气泵, 所述含硫废气排放管(7)的出 气端连通所述除尘装置(6)的进气端, 所述除尘装置(6)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含硫气体导入管 (2)的导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硫塔(3)的内壁还一 体化同轴心连接有细端朝下的锥环形导流片(27), 所述锥环形导流片(27)的下。
13、缘与第一轴 承套(38)上缘之间形成环形通道(28), 所述环形导流片(27)的下部分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 干漏液孔(12), 所述锥环形导流片(27)的下方形成雨淋腔(29), 所述环形通道(28)将雨淋 腔(29)与环流吸收腔(25)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雨淋腔(29)下端连通所述清洗液回流通道 (30)。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644044 A 3 废气脱硫净化系统及废气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工业废气净化脱硫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需要通过吸收塔吸收后再排放到外部, 现有的吸收塔 只通过单纯的稀释液淋雨过程, 从而达到与废气充分接触。
14、的效果, 这种方式的雨滴下坠较 快, 空中停留时间有限, 导致单次淋洗的吸收效率有限。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更加彻底的废 气脱硫净化系统及废气净化方法。 0004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包括柱罐状的脱硫塔, 所述脱硫塔的内部为柱状的二氧化硫吸收腔, 所述二氧化硫吸收腔的底部腔体有二氧化硫 吸收液, 所述底部腔体的二氧化硫吸收液的液面上方同轴心设置有环形固定盘, 所述环形 固定盘高出所述底部腔体的二氧化硫吸收液的液面; 0005 环形固定盘的外缘与所述脱硫塔的内壁之间形成清洗液回流通道, 所述环形固。
15、定 盘的底部通过若干支撑桩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壁体; 所述环形固定盘的内圈一体化 设置有第一轴承套; 0006 所述脱硫塔的顶端壁体上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第二轴承套; 所述二氧化硫吸收腔 内好同轴心设置有回转体转子, 所述回转体转子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轴承和第 二密封轴承与第一轴承套和第二轴承套旋转配合; 0007 还包括一根与所述回转体转子对应的水平的喷射管, 还包括一根入口伸入底部腔 体的二氧化硫吸收液的液面以下的取水管, 所述取水管上设置有液泵, 所述取水管的出水 端连通所述喷射管的进水端; 所述喷射管的喷射端与所述回转体转子对应, 喷射管的喷射 端喷向回转体转子的吸收液最终会。
16、回流到二氧化硫吸收腔的底部腔体中。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回转体转子包括截面呈半圆弧的环形圆弧面壁体, 所述环形圆弧 面壁体的截面的半圆弧形朝回转体转子的轴线侧凹陷; 所述喷射管的喷射端的喷出方向的 延伸线与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的下端弧形内壁相切, 从喷射端喷出的液体在惯性作用下能 沿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的凹弧面向上攀升;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的下端轮廓一体化设置有 下环壁体,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的上端轮廓一体化设置有上环壁体; 所述下环壁体和上环 壁体的外壁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轴承和第二密封轴承与第一轴承套和第二轴承套旋转配合。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底部腔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曝气装置。 0010。
17、 进一步的, 所述下环壁体的内壁还滚动设置有第一摩擦轮, 还包括第一传动轴, 所 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摩擦轮同轴心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摩擦轮的旋转能带动所述下环 壁体以及整个回转体转子沿轴线旋转; 还包括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传动轴 驱动连接。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1644044 A 4 0011 进一步的, 环形圆弧面壁体与柱罐状的脱硫塔内壁之间形成环流吸收腔; 0012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的下、 中、 上段分别为射流扭转攀升段、 射流分散段和吸收 段; 所述射流扭转攀升段的弧形内壁面上呈圆周阵列一体化分布有射流扭转叶片, 所述射 流分散段的外周同轴心套设有截面呈。
18、圆弧状的分散水花约束套;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与所 述射流分散段的弧形内壁之间形成环状射流分散通道,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的内壁呈圆周 阵列均与分布有若干尖端指向分散水花约束套轴线的水花分散刺, 各所述水花分散刺的尖 端均与所述射流分散段的弧形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的内壁上端呈圆周阵列 分布有若干内旋流叶片,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的外壁上端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外旋流叶 片, 所述外旋流叶片随分散水花约束套旋转时能带动所述环流吸收腔内的气体形成绕回转 体转子回转的环流;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的外壁中部一体化同轴心设置环柱形壁面, 所述 环柱形壁面的外侧通过第三轴承转动套接有第三轴承套; 所述。
19、第三轴承套的外壁通过支架 与所述脱硫塔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的下端外侧沿轮廓一体化设置有环形驱 动壁; 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摩擦轮, 所述第 二摩擦轮与所述环形驱动壁滚动配合, 所述第二摩擦轮的旋转能带动所述环形驱动壁以及 整个分散水花约束套沿轴线旋转; 0013 所述吸收段的弧形壁体上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废气导入镂空孔; 若干废气导入 镂空孔能向环流吸收腔喷出含有二氧化硫的废气。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上环壁体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进气盘体, 所述进气盘体的轴心处 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导烟管, 所述导烟管的内部为竖向的导烟通道, 所述导烟通。
20、道内设置 有若干除雾器; 所述导烟管的下端轮廓与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的腰部高度处的壁体一体化 连接,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的射流扭转攀升段所围合的空间为废气导出腔, 所述废气导出 腔的下端连通所述底部腔体, 所述废气导出腔的上端连通所述导烟通道的下端; 所述环形 圆弧面壁体的吸收段所围合的空间为含硫废气蓄压分流腔, 含硫废气蓄压分流腔内的含硫 废气能通过若干废气导入镂空孔导出; 所述第二轴承套的上方一体化固定连接有进气罩, 所述进气罩的内部为进气腔, 所述进气盘体上镂空设置有连通孔, 所述连通孔将所述进气 腔与含硫废气蓄压分流腔相互连通; 还包括含硫气体导入管, 所述含硫气体导入管的出气 端连通所。
21、述进气腔; 所述进气罩的顶部壁体上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第四轴承套, 所述第四 轴承套通过第四密封轴承与所述导烟管上端旋转套接; 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气罩上的洁净 废气导出管, 所述洁净废气导出管下端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导烟通道的上端。 0015 进一步的, 还包括除尘装置和含硫废气排放管, 所述含硫废气排放管上设置有增 压气泵, 所述含硫废气排放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除尘装置的进气端, 所述除尘装置的出气 端连通所述含硫气体导入管的导入端。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脱硫塔的内壁还一体化同轴心连接有细端朝下的锥环形导流片, 所述锥环形导流片的下缘与第一轴承套上缘之间形成环形通道, 所述环形导流片的下部分 。
22、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漏液孔, 所述锥环形导流片的下方形成雨淋腔, 所述环形通道将雨 淋腔与环流吸收腔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雨淋腔下端连通所述清洗液回流通道。 0017 有益效果: 本发明经过的废气经过三重吸收过程, 相较于传统的单纯淋雨式吸收 方式, 本实施例的螺旋下坠式水花吸收方式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更加彻底; 具体的工作原理 在说明书的实施例中有详细介绍。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1644044 A 5 附图说明 0018 附图1为该脱硫净化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0019 附图2为脱硫塔立体剖视图; 0020 附图3为脱硫塔正剖视图(里面的箭头表示废气路径); 0021 附图4为回转体转。
23、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5为回转体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6为附图5的剖开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7为水花约束套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8为附图7的剖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7 如附图1至8所示的废气脱硫净化系统, 包括柱罐状的脱硫塔3, 所述脱硫塔3的内 部为柱状的二氧化硫吸收腔, 所述二氧化硫吸收腔的底部腔体31有二氧化硫吸收液, 所述 底部腔体31的二氧化硫吸收液的液面上方同轴心设置有环形固定盘10, 所述环形固定盘10 高出所述底部腔体31的二氧化硫吸收液的液面; 0028 环形固定盘10的外缘。
24、与所述脱硫塔3的内壁之间形成清洗液回流通道30, 所述环 形固定盘10的底部通过若干支撑桩39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塔3的底部壁体; 所述环形固定盘 10的内圈一体化设置有第一轴承套38; 0029 所述脱硫塔3的顶端壁体上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第二轴承套07; 所述二氧化硫吸 收腔内好同轴心设置有回转体转子100, 所述回转体转子100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第一密 封轴承37和第二密封轴承24与第一轴承套38和第二轴承套07旋转配合; 0030 还包括一根与所述回转体转子100对应的水平的喷射管11, 还包括一根入口伸入 底部腔体31的二氧化硫吸收液的液面以下的取水管9, 所述取水管9上设置有液泵8, 。
25、所述取 水管9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喷射管11的进水端; 所述喷射管11的喷射端11.1与所述回转体转 子100对应, 喷射管11的喷射端11.1喷向回转体转子100的吸收液最终会回流到二氧化硫吸 收腔的底部腔体31中。 0031 所述回转体转子100包括截面呈半圆弧的环形圆弧面壁体13,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 体13的截面的半圆弧形朝回转体转子100的轴线侧凹陷; 所述喷射管11的喷射端11.1的喷 出方向的延伸线与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下端弧形内壁相切, 从喷射端11.1喷出的液体 在惯性作用下能沿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凹弧面向上攀升;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下 端轮廓一体化设置有下环壁体36。
26、,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上端轮廓一体化设置有上环壁 体61; 所述下环壁体36和上环壁体61的外壁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轴承37和第二密封轴承24与 第一轴承套38和第二轴承套07旋转配合。 0032 所述底部腔体31的底部还设置有曝气装置35。 0033 所述下环壁体36的内壁还滚动设置有第一摩擦轮33, 还包括第一传动轴32, 所述 第一传动轴32与所述第一摩擦轮33同轴心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摩擦轮33的旋转能带动所述 下环壁体36以及整个回转体转子100沿轴线旋转; 还包括第一电机5, 所述第一电机5与所述 第一传动轴32驱动连接。 说明书 3/6 页 6 CN 111644044 A 6。
27、 0034 环形圆弧面壁体13与柱罐状的脱硫塔3内壁之间形成环流吸收腔25; 0035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下、 中、 上段分别为射流扭转攀升段13.1、 射流分散段 13.2和吸收段13.3; 所述射流扭转攀升段13.1的弧形内壁面上呈圆周阵列一体化分布有射 流扭转叶片40, 所述射流分散段13.2的外周同轴心套设有截面呈圆弧状的分散水花约束套 44;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与所述射流分散段13.2的弧形内壁之间形成环状射流分散通道 46,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内壁呈圆周阵列均与分布有若干尖端指向分散水花约束套44 轴线的水花分散刺47, 各所述水花分散刺47的尖端均与所述射流分散段。
28、13.2的弧形内壁间 隙配合,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内壁上端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内旋流叶片90, 所述分 散水花约束套44的外壁上端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外旋流叶片45, 所述外旋流叶片45随分 散水花约束套44旋转时能带动所述环流吸收腔25内的气体形成绕回转体转子100回转的环 流;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外壁中部一体化同轴心设置环柱形壁面50, 所述环柱形壁面 50的外侧通过第三轴承49转动套接有第三轴承套42; 所述第三轴承套42的外壁通过支架26 与所述脱硫塔3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下端外侧沿轮廓一体化设置有环 形驱动壁41; 所述支架2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04。
29、4, 所述第二电机04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 二摩擦轮043, 所述第二摩擦轮043与所述环形驱动壁41滚动配合, 所述第二摩擦轮043的旋 转能带动所述环形驱动壁41以及整个分散水花约束套44沿轴线旋转; 0036 所述吸收段13.3的弧形壁体上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废气导入镂空孔43; 若干废 气导入镂空孔43能向环流吸收腔25喷出含有二氧化硫的废气。 0037 所述上环壁体61的上端一体化连接有进气盘体16, 所述进气盘体16的轴心处同轴 心一体化设置有导烟管19, 所述导烟管19的内部为竖向的导烟通道14, 所述导烟通道14内 设置有若干除雾器22; 所述导烟管19的下端轮廓与所述环形圆弧面。
30、壁体13的腰部高度处的 壁体一体化连接,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射流扭转攀升段13.1所围合的空间为废气导出 腔34, 所述废气导出腔34的下端连通所述底部腔体31, 所述废气导出腔34的上端连通所述 导烟通道14的下端; 所述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吸收段13.3所围合的空间为含硫废气蓄压分 流腔71, 含硫废气蓄压分流腔71内的含硫废气能通过若干废气导入镂空孔43导出; 所述第 二轴承套07的上方一体化固定连接有进气罩16, 所述进气罩16的内部为进气腔23, 所述进 气盘体16上镂空设置有连通孔17, 所述连通孔17将所述进气腔23与含硫废气蓄压分流腔71 相互连通; 还包括含硫气体导入管。
31、2, 所述含硫气体导入管2的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腔23; 所 述进气罩16的顶部壁体上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第四轴承套18, 所述第四轴承套18通过第四 密封轴承15与所述导烟管19上端旋转套接; 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气罩16上的洁净废气导出 管1, 所述洁净废气导出管1下端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导烟通道14的上端。 0038 还包括除尘装置6和含硫废气排放管7, 所述含硫废气排放管7上设置有增压气泵, 所述含硫废气排放管7的出气端连通所述除尘装置6的进气端, 所述除尘装置6的出气端连 通所述含硫气体导入管2的导入端。 0039 所述脱硫塔3的内壁还一体化同轴心连接有细端朝下的锥环形导流片27, 所述锥 环。
32、形导流片27的下缘与第一轴承套38上缘之间形成环形通道28, 所述环形导流片27的下部 分呈圆周阵列均布有若干漏液孔12, 所述锥环形导流片27的下方形成雨淋腔29, 所述环形 通道28将雨淋腔29与环流吸收腔25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雨淋腔29下端连通所述清洗液回流 通道30。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1644044 A 7 0040 本发明的原理和淋洗吸收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 0041 废气脱硫净化系统的废气二氧化硫吸收工艺, 其特征在于: 0042 准备阶段: 将适量的用于吸收二氧化硫的吸收液注入二氧化硫吸收腔的底部腔体 31, 并且使二氧化硫吸收腔的底部腔体31内的液面低于环形。
33、固定盘10; 本实施例的吸收液 为石灰浆液, 石灰浆液与含有二氧化硫的废气接触时会吸收二氧化硫从而起到净化废气的 作用, 具体的吸收原理为如下反应式: SO2+H2OH2SO3; CaCO3+H2SO3CaSO3+CO2+H2O; 与 此同时持续启动含硫废气净化腔的底部的淋洗吸收液中的曝气装置35曝气装置的作用主 要是将CaSO3氧化, 反应式为CaSO3+O2CaSO4; 0043 脱硫的工作阶段和原理: 在气泵的作用下, 含有二氧化硫的气体源源不断的通过 含硫气体导入管2导入进气腔23中, 进而进气腔23中的含二氧化硫废气通过连通孔17源源 不断的导入含硫废气蓄压分流腔71内, 从而使含硫。
34、废气蓄压分流腔71内形成充满二氧化硫 气体的正压; 进而含硫废气蓄压分流腔71内含二氧化硫废气源源不断的通过若干废气导入 镂空孔43向下射入环流吸收腔25中; 与此同时启动第一电机5, 从而使第一摩擦轮33带动整 个回转体转子100以200r/min至500r/min的转速顺时针旋转, 从而使环形圆弧面壁体13以 200r/min至500r/min的转速顺时针旋转, 与此同时控制第二电机044, 从而使第二摩擦轮 043的旋转带动环形驱动壁41以及整个分散水花约束套44沿轴线以500r/min至800r/min的 转速逆时针旋转, 这时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旋转使外旋流叶片45带动环流吸收腔25。
35、内的气 体形成绕回转体转子100回转的环流; 与此同时启动液泵8, 从而使取水管9持续吸取底部腔 体31底部的吸收液, 进而使喷射管11的喷射端11.1将吸收液射流沿切线方向射向环形圆弧 面壁体13的下端弧形内壁, 射向环形圆弧面壁体13的下端弧形内壁的水射流在惯性和弧形 壁的引导下沿射流扭转攀升段13.1的内壁向上攀升, 水射流在沿射流扭转攀升段13.1向上 攀升的过程中会受到若干射流扭转叶片40的顺时针扭转, 从而使水射流在射流扭转攀升段 13.1上做成顺时针螺旋状攀升的射流运动; 随后在顺时针螺旋状攀升的射流最终向上射入 射流分散段13.2的环状射流分散通道46中, 而环状射流分散通道4。
36、6内的若干水花分散刺47 是随分散水花约束套44沿轴线以500r/min至800r/min的转速逆时针旋转的, 因此向上顺时 针螺旋射入环状射流分散通道46中的吸收液射流会被若干逆时针旋转的水花分散刺47迅 速打散并反向旋转撕裂成大量飞溅的水花, 环状射流分散通道46中形成的分散水花在若干 水花分散刺47、 若干内旋流叶片90的旋转带动以及自身向上的惯性的综合作用下做逆时针 螺旋攀升运动, 然后在分散水花约束套44的约束下大量飞溅的水花从环状射流分散通道46 的上端呈逆时针螺旋状向上喷出至贴于吸收段13.3内壁逐渐扩散, 进而使吸收段13.3内壁 处的呈螺旋状的分散水花与从若干废气导入镂空孔4。
37、3向下射入环流吸收腔25内的含硫废 气汇合并充分接触, 从而实现对含硫废气内的二氧化硫的第一次吸收, 被第一次吸收的含 硫废气向下扩散至整个环流吸收腔25内, 扩散至环流吸收腔25内的含二氧化硫废气在外旋 流叶片45的带动形成绕回转体转子100回转的环流, 而从环状射流分散通道46的上端呈逆 时针螺旋状向上喷出至贴于吸收段13.3内壁逐渐扩散的水花会在重力作用下坠至环流吸 收腔25内, 并在环流吸收腔25内的逆时针旋流裹挟下做螺旋下坠的运动, 最终下坠到锥环 形导流片27上, 从而使整个环流吸收腔25内充满呈螺旋下坠的稀释液水花, 进而使环流吸 收腔25内的含硫废气旋流与呈螺旋下坠的稀释液水花。
38、充分接触融合, 从而实现对含硫废气 的第二次吸收; 与此同时环流吸收腔25内经过第二次吸收的含硫废气在气压的作用下会源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1644044 A 8 源不断的通过环形通道28持续溢出到雨淋腔29中; 而环流吸收腔25内做螺旋下坠的运动的 吸收液水花下坠到锥环形导流片27上后会顺着锥环形导流片27的锥面向下流动, 吸收液在 顺着锥环形导流片27的锥面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若干漏液孔12以雨点的形式持续下 漏至雨淋腔29内, 从而使雨淋腔29内形成持续的雨淋效果, 进而使持续流进雨淋腔29内的 含二氧化硫废气受到吸收液的第三上次吸收, 最终雨淋腔29内的清洗液通过清洗液。
39、回流通 道30重新回流到二氧化硫吸收腔的底部腔体31; 0044 与此同时雨淋腔29内已经被第三次吸收的废气通过所述底部腔体31的液面上方 的空间持续进入到废气导出腔34中, 最终废气导出腔34内的已经被第三次吸收的废气向上 通过导烟通道14后最终通过洁净废气导出管1导出外界; 至此实现了对废气的三道吸收工 序, 充分增大吸收液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 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废气的吸收效率; 0045 废气向上通过导烟通道14的过程中会被若干除雾器22除雾, 除雾器为传统脱硫设 备的现有结构, 这里不再过多介绍。 004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40、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1644044 A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10 CN 111644044 A 10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11 CN 111644044 A 11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2 CN 111644044 A 12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3 CN 111644044 A 13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4 CN 111644044 A 14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5 CN 111644044 A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6 CN 111644044 A 16 。
- 内容关键字: 废气 脱硫 净化系统 净化 方法
农用无人机喷施效率现场检测装置.pdf
双线全自动冷轧管机生产线.pdf
汽车双色透光按钮.pdf
便于残渣分离的活性氧化锌制备装置.pdf
五金件CNC加工车床.pdf
拖拉机翻转连接架.pdf
物流箱投送物流架.pdf
对虾无节幼体流水养殖装置.pdf
烧结网管状过滤元件对接拼焊结构.pdf
车辆顶舱盖机构及车辆.pdf
节能型有机废气高效吸附脱附装置.pdf
新型储能电源.pdf
方便运输的可折叠储物罐.pdf
镜头易拆卸安装的玩具显微镜.pdf
预拌砂浆筛砂机.pdf
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破碎装置.pdf
方便维修的地坪研磨机齿轮箱.pdf
协作机器人侧装升降机构.pdf
TBM隧道施工注浆装置.pdf
便携式毫米波接力机.pdf
中频炉金属硅粉快速下料装置.pdf
即时传输及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佩戴牢固的蓝牙耳机.pdf
基于3D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位姿跟踪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模型协作的数据加权学习方法.pdf
蓝牙耳机信号传输测试装置.pdf
异常报价监控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存储介质.pdf
混凝土布料任务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转载溜槽及包括其的带式输送机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手术后目标血红蛋白的方法及系统.pdf
中频炉换炉开关.pdf
患者数据可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人工砂制造工艺及装置.pdf
用于酸洗石英砂的酸洗管.pdf
聚氨酯橡棒输送切断装置.pdf
终端通信协议内的报文数据自动解析的方法.pdf
音视频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用于体外血泵的马达、体外血泵、和体外血泵系统.pdf
铁路集装箱粉状或粒状货物环保卸货装置.pdf
纺机绕线用兔子头.pdf
模具浇口加工治具.pdf
简易网罩装置及其灯具.pdf
基于CT图像的脑部动静脉畸形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pdf
变压器的焊锡装置.pdf
清除洗衣机积垢的方法.pdf
具有智能降温功能的变频器.pdf
用于长管零件磁脉冲焊接接头固定装置及焊接方法.pdf
兼顾轻量化及刚度的汽车整备质量的计算方法.pdf
用于电铸制备薄壁无缝金属圆管的芯模.pdf
光学元件、像差校正装置、光刻机系统和像差校正方法.pdf
半导体设备控制系统.pdf
相关文档
更多![工业设计专用的物料溶出提取装置.pdf](/Images/s.gif)
![连接件拉拔承载力试验装置.pdf](/Images/s.gif)
![食品检测用传送装置.pdf](/Images/s.gif)
![玻璃管内壁喷涂机构.pdf](/Images/s.gif)
![镜背漆电泳漆生产用灌装装置.pdf](/Images/s.gif)
![OTA平台中旅游订单的自动缴税系统及方法.pdf](/Images/s.gif)
![带有运动补偿的安检成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pdf](/Images/s.gif)
![含Ti高炉渣高温碳化冶炼终点的判定方法.pdf](/Images/s.gif)
![树干定距打孔装置.pdf](/Images/s.gif)
![测试用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Images/s.gif)
![便于午睡的课桌.pdf](/Images/s.gif)
![高分子聚氯乙烯路面及铺设方法.pdf](/Images/s.gif)
![类普鲁士蓝状硫钒共掺杂氧化铁的制备及电催化氮还原应用.pdf](/Images/s.gif)
![四肢摆动健身床.pdf](/Images/s.gif)
![瓦楞纸板循环再生利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pdf](/Images/s.gif)
![绕卷机.pdf](/Images/s.gif)
![智能寻找最佳环线集合的方法、系统及设备.pdf](/Images/s.gif)
![高精度布匹上浆机构.pdf](/Images/s.gif)
![盲孔管清洁装置.pdf](/Images/s.gif)
![壳体加工方法.pdf](/Images/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