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填料洗涤方法.pdf
《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填料洗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填料洗涤方法.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25143.X (22)申请日 2020.06.10 (71)申请人 江西轩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艾溪湖北路77号新城吾悦 广场办公9#楼-2803室 (72)发明人 蔡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代理人 闵蓉 (51)Int.Cl. C02F 3/3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填料洗涤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包括 相。
2、互串联的厌氧反应区、 好氧反应区、 纤维束生 物反应区和清水区,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纤维 束采用纤维束洗涤剂清洗,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为 双氧水、 磷酸三钠、 柠檬酸、 甲基丙烯酸钠的混合 水溶液。 本发明改进了纤维束的洗涤方式, 采用 自制的纤维束洗涤剂, 大大提高了清洗效果, 能 够有效地去除纤维束表面的不可逆污染、 沉降或 结垢, 保证了纤维束长效的污水处理功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11675330 A 2020.09.18 CN 111675330 A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互串联的厌氧反应区、 好氧反应区、 纤 维束生物反应区和清。
3、水区, 所述厌氧反应区上连接有第一导流管, 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一端 设于厌氧反应区的外部作为污水进口端, 另一端延伸至厌氧反应区的底部, 厌氧反应区内 装有第一填料; 所述厌氧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 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一 端位于厌氧反应区内的上部, 另一端延伸至好氧反应区的底部, 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装有第 二填料, 好氧反应区的底部铺设有曝气管网, 所述曝气管网上装有微孔曝气器, 曝气管网通 过曝气主管连接曝气风机, 所述好氧反应区通过第三导流管连接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一端位于好氧反应区的上部, 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上 部,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位于第。
4、三导流管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 污水能够自 由穿过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 第一滤层能够在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上、 下移动, 第二滤层固 定, 所述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装有纤维束丛, 所述纤维束丛由若干纤维束组成, 第一滤 层的上方连接有提升组件, 所述提升组件用于带动第一滤层上、 下移动, 所述纤维束生物反 应区的底部铺设有曝气管, 所述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孔, 所述曝气管与所述曝气风机连接, 纤 维束生物反应区的底部还装有产水管和泄液口,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上部装有反洗出水 管, 所述产水管的一端安装在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底部, 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清水区的底部, 产 水管上装有产水控制阀, 所。
5、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和产水控制阀之间的产水管上分支出反洗 管道, 所述反洗管道的末端伸入所述清水区内部, 反洗管道上安装有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 制泵, 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顶部安装有洗涤剂加料管, 洗涤剂加料管上安装有加料阀, 所述洗涤剂加料管上安装有洗涤剂盒, 所述洗涤剂盒内放有纤维束洗涤剂, 所述纤维束洗 涤剂为双氧水、 磷酸三钠、 柠檬酸、 甲基丙烯酸钠的混合水溶液, 所述清水区内安装有紫外 线消毒机, 清水区的侧壁开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好氧反应区和纤维 束生物反应区之间还设有沉淀池, 所述沉淀池通过第四导流管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
6、 沉淀 池通过所述第三导流管连通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所述第四导流管的末端延伸至沉淀池 的底部, 第四导流管的末端设有喇叭口, 沉淀池的内腔底面为圆锥形面, 圆锥形面的最低处 安装有污泥回流管, 所述污泥回流管连通沉淀池的底部和厌氧反应区的底部, 污泥回流管 上安装有污泥回流泵和污泥回流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 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双氧水 1020mL/L; 磷酸三钠 1825g/L; 柠檬酸 1013g/L; 甲基丙烯酸钠 35g/L; 其余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组件。
7、包括提升 机和提升轴, 所述提升机通过所述提升轴连接在所述第一滤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的外壁设有加热电阻丝, 用于对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污水处理设备中的纤维束填料洗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675330 A 2 为: (1) 配置纤维束洗涤剂,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双氧水 1020mL/L; 磷酸三钠 1825g/L; 柠檬酸 1013g/L; 甲基丙烯酸钠 35g/L; 其余为水; 将配置好的纤维束洗涤剂放入洗涤剂盒中; 。
8、(2) 洗涤时控制提升组件使得第一滤层提升, 将纤维束拉直, 然后打开反洗控制阀, 开 启反洗控制泵使得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反洗管道进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直到纤维束生物 反应区内的水面没过第一滤层, 然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3) 打开加料阀将所述洗涤剂盒内的纤维束洗涤剂导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 开启曝 气风机对纤维束生物反应区进行喷气, 使得纤维束洗涤剂与清水充分混合, 然后开启加热 电阻丝使得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清水的温度升高到5060, 保温30min以上, 保温过程中 曝气管持续喷气; (4) 保温结束后关闭加热电阻丝, 开启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将清水导入纤维束 生物反应。
9、区内,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液面继续升高, 当到达反洗出水管的安装高度时, 水 从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泄处, 使得漂浮物容易清除; (5) 漂浮物清除完成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关闭曝气风机, 将泄液口打开 排出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废液, 完成对纤维束的洗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纤维束填料洗涤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氧水为过氧化 氢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水溶液。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675330 A 3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填料洗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填料洗涤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10、 高效生化纤维束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优化组合, 具有ABR+缺氧+MBBR生物移动床+ 纤维束膜生化反应工艺。 其中, ABR工艺法也叫 “折流式” 三相分离厌氧工艺法, 主要用于水 处理方面, 包括: 厌氧段, 主要用于降低有机物COD、 释磷; 好氧段, 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氨 氮、 摄磷。 MBBR又称悬浮膜移动生物反应器, 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共生技术相结合的新 型水处理技术。 0003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一种纤维束过滤器, 其采用纤维束 作为填料, 纤维束填料采用高分子纤维束作为过滤材料, 单丝直径可达几十微米到几微米, 属于微米级过滤材料(砂滤器属于毫米级),。
11、 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对水中的颗粒的截留和 吸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 0004 纤维束使用一段时间后, 表面会产生不可逆污染、 沉降或结垢等, 引起纤维束的使 用性能下降, 目前主要是依靠设备气水反洗对纤维束进行清洗, 但是清洗能力较弱, 无法达 到目前对纤维束填料清洗质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包括相互串联的厌 氧反应区、 好氧反应区、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和清水区, 所述厌氧反应区上连接有第一导流 管, 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一端设于厌氧反应区的外部作为污水进口端, 另一端延伸至厌氧反 应区的底部, 厌氧反应区内装有第一填料; 所述厌氧。
12、反应区与好氧反应区通过第二导流管 连通, 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一端位于厌氧反应区内的上部, 另一端延伸至好氧反应区的底部, 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装有第二填料, 好氧反应区的底部铺设有曝气管网, 所述曝气管网上装 有微孔曝气器, 曝气管网通过曝气主管连接曝气风机, 所述好氧反应区通过第三导流管连 接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一端位于好氧反应区的上部, 另一端延伸至 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上部,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位于第三导流管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滤 层和第二滤层, 污水能够自由穿过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 第一滤层能够在纤维束生物反应 区内上、 下移动, 第二滤层固定, 所述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之间。
13、装有纤维束丛, 所述纤维束 丛由若干纤维束组成, 第一滤层的上方连接有提升组件, 所述提升组件用于带动第一滤层 上、 下移动, 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底部铺设有曝气管, 所述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孔, 所述 曝气管与所述曝气风机连接,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底部还装有产水管和泄液口, 纤维束生 物反应区的上部装有反洗出水管, 所述产水管的一端安装在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底部, 另一 端安装在所述清水区的底部, 产水管上装有产水控制阀, 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和产水控 制阀之间的产水管上分支出反洗管道, 所述反洗管道的末端伸入所述清水区内部, 反洗管 说明书 1/7 页 4 CN 111675330 A 4 道上。
14、安装有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顶部安装有洗涤剂加料 管, 洗涤剂加料管上安装有加料阀, 所述洗涤剂加料管上安装有洗涤剂盒, 所述洗涤剂盒内 放有纤维束洗涤剂,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为双氧水、 磷酸三钠、 柠檬酸、 甲基丙烯酸钠的混合 水溶液, 所述清水区内安装有紫外线消毒机, 清水区的侧壁开设有出水口。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好氧反应区和纤维束生物反应区之间还设有沉淀池, 所述沉淀池 通过第四导流管连通所述好氧反应区, 沉淀池通过所述第三导流管连通所述纤维束生物反 应区, 所述第四导流管的末端延伸至沉淀池的底部, 第四导流管的末端设有喇叭口, 沉淀池 的内腔底面为圆锥形。
15、面, 圆锥形面的最低处安装有污泥回流管, 所述污泥回流管连通沉淀 池的底部和厌氧反应区的底部, 污泥回流管上安装有污泥回流泵和污泥回流控制阀。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0008 0009 其余为水。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机和提升轴, 所述提升机通过所述提升轴连接 在所述第一滤层上。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外壁设有加热电阻丝, 用于对纤维束生物反 应区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001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纤维束填料的洗涤方法, 其步骤为: 0013 (1)配置纤维束洗涤剂,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0014 00。
16、15 0016 其余为水; 将配置好的纤维束洗涤剂放入洗涤剂盒中; 0017 (2)洗涤时控制提升组件使得第一滤层提升, 将纤维束拉直, 然后打开反洗控制 阀, 开启反洗控制泵使得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反洗管道进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直到纤维 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水面没过第一滤层, 然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0018 (3)打开加料阀将所述洗涤剂盒内的纤维束洗涤剂导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 开 启曝气风机对纤维束生物反应区进行喷气, 使得纤维束洗涤剂与清水充分混合, 然后开启 加热电阻丝使得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清水的温度升高到50 60, 保温30min以上, 保温 过程中曝气管持续喷气; 001。
17、9 (4)保温结束后关闭加热电阻丝, 开启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将清水导入纤维 束生物反应区内,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液面继续升高, 当到达反洗出水管的安装高度时, 水从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泄处, 使得漂浮物容易清除; 0020 (5)漂浮物清除完成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关闭曝气风机, 将泄液口打 说明书 2/7 页 5 CN 111675330 A 5 开排出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废液, 完成对纤维束的洗涤。 0021 进一步地, 所述双氧水为过氧化氢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水溶液。 0022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 0023 本发明改进了纤维束的洗涤方式, 采用自。
18、制的纤维束洗涤剂, 大大提高了清洗效 果, 能够有效地去除纤维束表面的不可逆污染、 沉降或结垢, 保证了纤维束长效的污水处理 功能。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7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包括相互串联的厌氧反应区1、 好氧反应区2、 纤维束生物 反应区3和清水区4。 厌氧反应区1上连接有第一导流管5, 第一导流管5的一端设于厌氧反应 区1的外部作为污水进口端6, 另一端延伸至厌氧反应区1的底部, 厌氧反应区1内装有第一 填料7。 厌氧反应区1与好氧反应区2通过第二。
19、导流管8连通, 第二导流管8的一端位于厌氧反 应区1内的上部, 另一端延伸至好氧反应区2的底部, 好氧反应区2内装有第二填料9。 好氧反 应区2的底部铺设有曝气管网10, 曝气管网10上装有微孔曝气器11, 曝气管网10通过曝气主 管12连接曝气风机13。 好氧反应区2和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之间还可以设有沉淀池14, 减少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内纤维束表面的沉淀污垢量(当然, 好氧反应区2和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 也可以直接相连通, 在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 内完成沉淀过程)。 沉淀池14通过第四导流管15 连通好氧反应区2, 沉淀池14 通过第三导流管16连通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 第四导流管15的 末端。
20、延伸至沉淀池14的底部, 第四导流管15的末端设有喇叭口17。 沉淀池14的内腔底面为 圆锥形面, 圆锥形面的最低处安装有污泥回流管18, 污泥回流管18连通沉淀池14 的底部和 厌氧反应区1的底部, 污泥回流管18上安装有污泥回流泵19和污泥回流控制阀20。 纤维束生 物反应区3内位于第三导流管16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滤层 21和第二滤层22, 污水能够自由穿 过第一滤层21和第二滤层22。 第一滤层21 能够在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上、 下移动, 第二滤 层22固定。 第一滤层21和第二滤层22之间装有纤维束丛23, 纤维束丛由若干纤维束组成。 第 一滤层21的上方连接有提升组件, 所述提升组件用。
21、于带动第一滤层上、 下移动, 提升组件包 括提升机24和提升轴25, 提升机24通过提升轴25连接在第一滤层21上。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 的底部铺设有曝气管26, 曝气管26上设有曝气孔。 曝气管26 与曝气风机13连接。 纤维束生 物反应区3的底部还装有产水管28和泄液口29。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的上部装有反洗出水管 30。 产水管28的一端安装在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底部, 另一端安装在清水区4的底部, 产水管 28上装有产水控制阀31,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和产水控制阀31之间的产水管28上分支出反 洗管道32, 反洗管道32的末端伸入清水区4内部, 反洗管道32上安装有反洗控制阀33和反洗 。
22、控制泵34。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的顶部安装有洗涤剂加料管35, 洗涤剂加料管35上安装有加 料阀36, 洗涤剂加料管35上安装有洗涤剂盒37, 洗涤剂盒37内放有纤维束洗涤剂。 实践发 现, 单纯采用清水洗涤纤维束效果较差, 无法清除粘附在纤维束上的结垢, 也无法改善纤维 说明书 3/7 页 6 CN 111675330 A 6 束表面的不可逆污染, 造成纤维束的污水净化能力下降迅速, 纤维束使用寿命较短, 需要经 常更换。 为此, 本发明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纤维束洗涤剂,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为双氧水、 磷酸 三钠、 柠檬酸、 甲基丙烯酸钠的混合水溶液, 纤维束洗涤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双氧水 10。
23、 20mL/L; 磷酸三钠1825g/L; 柠檬酸1013g/L; 甲基丙烯酸钠35g/L; 其余为水。 清水区4 内安装有紫外线消毒机38, 清水区4的侧壁开设有出水口27。 为便于高效地洗涤纤维束, 纤 维束生物反应区3的外壁设有加热电阻丝, 用于对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也 可以安装控制盒和温度传感器, 将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端伸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内, 温度传 感器、 加热电阻丝均与控制盒连接, 由控制盒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值实时调节加热电阻 丝的功率, 实现纤维束生物反应区3内洗涤水温度的精确控制。 0028 本实施例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为: 0029 原始污水从污水进。
24、口端6进入厌氧反应区1后, 流经厌氧反应区的第一填料; 再从 厌氧反应区上部流出, 进入第二导流管流至好氧反应区的第二填料底部, 完成原始污水的 厌氧、 好氧反应处理。 第一填料、 第二填料载体中的厌氧微生物、 好氧微生物, 将污水中的固 体、 大分子和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 极大地提高污 水可生化性能。 0030 当厌氧反应区的液面高于好氧反应区液面时, 位于厌氧反应区第一填料底部的污 水向上流经第二导流管, 流入好氧反应区的底部, 污水在好氧反应区汇集, 液面逐渐上升, 淹没第二填料。 同时, 布置在好氧反应区底部的曝气管网实现曝气, 好氧微生物以第二填料 。
25、为载体, 在第二填料上大量繁殖, 形成生物膜, 该生物膜聚集大量微生物, 微生物快速高效 地降解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有力地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氨氮、 摄磷, 使水质达到下一处 理工艺的要求。 0031 接下来, 当好氧反应区内污水慢慢聚集至液面高于沉淀池的污水进水口(即第四 导流管的入口)时, 污水经第四导流管, 进入沉淀池静止沉淀。 当沉淀池内集聚的污水液面 慢慢升高至第三导流管时, 污水进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均匀地洒向纤维束, 此时, 提升机 将第一滤层移向第二滤层, 纤维束被压缩形成过滤填料, 由于进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污 水中含有生物菌种, 同时, 在曝气管26的曝气作用下, 纤。
26、维束表面生长出大量生物膜, 当污 水流经纤维束时, 纤维束上所附生物膜中高浓度的活性微生物, 产生强氧化分解作用, 实现 生物降解功能。 同时, 纤维束具有过滤层的作用, 从而实现了生物降解与吸附过滤的两种处 理方式的同时进行。 处理完成后产水控制阀打开, 污水通过产水管汇集于清水区, 储存于清 水区内。 0032 实施例1 0033 在纤维束反应区使用一段时间后, 纤维束上就会附着有大量的污泥等污染物, 故 需要对纤维束进行清理。 传统的方法为: 提升机将第一滤层上移, 纤维束拉直, 关闭产水控 制阀, 打开反洗控制阀, 反洗控制泵从清水区内取水, 将清水通过反洗管道输送至纤维束生 物反应区。
27、, 曝气管上的曝气孔喷射出大量的空气, 清水在曝气管曝气的作用下吹向纤维束, 实现了对纤维束的水气混合洗涤, 混合洗后产生的洗涤污水液面升高, 直到反洗出水管处, 通过反洗出水管引出至污水处理设备外。 洗涤结束后,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多余的废水从 泄液口排出。 但是实践发现, 单纯采用清水洗涤纤维束, 虽然具有一定的清洗效果, 但是效 果十分不理想, 纤维束的污水净化能力下降迅速, 使用寿命短。 为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 说明书 4/7 页 7 CN 111675330 A 7 纤维束填料的洗涤方法, 其步骤为: 0034 (1)配置纤维束洗涤剂,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0035。
28、 0036 其余为水; 将配置好的纤维束洗涤剂放入洗涤剂盒中; 0037 (2)洗涤时控制提升组件使得第一滤层提升, 将纤维束拉直, 然后打开反洗控制 阀, 开启反洗控制泵使得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反洗管道进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直到纤维 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水面没过第一滤层, 然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0038 (3)打开加料阀将所述洗涤剂盒内的纤维束洗涤剂导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 纤 维束洗涤剂的倒入量/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容积(加水刚好没过第一滤层时的加水体积) 3/10; 开启曝气风机对纤维束生物反应区进行喷气, 使得纤维束洗涤剂与清水充分混合, 然 后开启加热电阻丝使得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29、内清水的温度升高到5060, 保温30min, 保温 过程中曝气管持续喷气; 0039 (4)保温结束后关闭加热电阻丝, 开启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将清水导入纤维 束生物反应区内,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液面继续升高, 当到达反洗出水管的安装高度时, 水从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泄处, 使得漂浮物容易清除; 0040 (5)漂浮物清除完成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关闭曝气风机, 将泄液口打 开排出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废液, 完成对纤维束的洗涤。 0041 实施例2 0042 一种纤维束填料的洗涤方法, 其步骤为: 0043 (1)配置纤维束洗涤剂,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004。
30、4 0045 0046 其余为水; 将配置好的纤维束洗涤剂放入洗涤剂盒中; 0047 (2)洗涤时控制提升组件使得第一滤层提升, 将纤维束拉直, 然后打开反洗控制 阀, 开启反洗控制泵使得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反洗管道进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直到纤维 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水面没过第一滤层, 然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0048 (3)打开加料阀将所述洗涤剂盒内的纤维束洗涤剂导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 纤 维束洗涤剂的倒入量/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容积(加水刚好没过第一滤层时的加水体积) 3/10; 开启曝气风机对纤维束生物反应区进行喷气, 使得纤维束洗涤剂与清水充分混合, 然 后开启加热电阻丝使得纤维。
31、束生物反应区内清水的温度升高到5060, 保温30min, 保温 过程中曝气管持续喷气; 0049 (4)保温结束后关闭加热电阻丝, 开启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将清水导入纤维 说明书 5/7 页 8 CN 111675330 A 8 束生物反应区内,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液面继续升高, 当到达反洗出水管的安装高度时, 水从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泄处, 使得漂浮物容易清除; 0050 (5)漂浮物清除完成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关闭曝气风机, 将泄液口打 开排出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废液, 完成对纤维束的洗涤。 0051 实施例3 0052 一种纤维束填料的洗涤方法, 其步骤为: 0053。
32、 (1)配置纤维束洗涤剂, 所述纤维束洗涤剂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0054 0055 其余为水; 将配置好的纤维束洗涤剂放入洗涤剂盒中; 0056 (2)洗涤时控制提升组件使得第一滤层提升, 将纤维束拉直, 然后打开反洗控制 阀, 开启反洗控制泵使得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反洗管道进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直到纤维 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水面没过第一滤层, 然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0057 (3)打开加料阀将所述洗涤剂盒内的纤维束洗涤剂导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 纤 维束洗涤剂的倒入量/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容积(加水刚好没过第一滤层时的加水体积) 3/10; 纤维束洗涤剂的倒入量与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容积比。
33、值为: 500开启曝气风机对纤 维束生物反应区进行喷气, 使得纤维束洗涤剂与清水充分混合, 然后开启加热电阻丝使得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清水的温度升高到50 60, 保温30min, 保温过程中曝气管持续喷 气; 0058 (4)保温结束后关闭加热电阻丝, 开启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将清水导入纤维 束生物反应区内,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液面继续升高, 当到达反洗出水管的安装高度时, 水从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泄处, 使得漂浮物容易清除; 0059 (5)漂浮物清除完成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关闭曝气风机, 将泄液口打 开排出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废液, 完成对纤维束的洗涤。 0060 对比。
34、例1 0061 一种纤维束填料的洗涤方法, 其步骤为: 0062 (1)洗涤时控制提升组件使得第一滤层提升, 将纤维束拉直, 然后打开反洗控制 阀, 开启反洗控制泵使得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反洗管道进入纤维束生物反应区, 直到纤维 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水面没过第一滤层, 然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0063 (2)开启曝气风机对纤维束生物反应区进行喷气, 使得纤维束洗涤剂与清水充分 混合, 然后开启加热电阻丝使得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清水的温度升高到 5060, 保温 30min, 保温过程中曝气管持续喷气; 0064 (3)保温结束后关闭加热电阻丝, 开启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将清水导入纤维 。
35、束生物反应区内, 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液面继续升高, 当到达反洗出水管的安装高度时, 水从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泄处, 使得漂浮物容易清除; 0065 (4)漂浮物清除完成后关闭反洗控制阀和反洗控制泵, 关闭曝气风机, 将泄液口打 说明书 6/7 页 9 CN 111675330 A 9 开排出纤维束生物反应区内的废液, 完成对纤维束的洗涤。 0066 实施例4 0067 选取使用1年后的本发明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4组, 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所 述的方法分别独立地对各组污水处理设备中的纤维束进行清洗, 清洗后重新投入使用, 检 测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氨氮去除率和除磷率, 其结果如表1 所示。 00。
36、68 如表1可知, 采用本发明改进的洗涤方法和自制的纤维束洗涤剂, 大大提高了清洗 效果, 能够有效地去除纤维束表面的不可逆污染、 沉降或结垢, 保证了纤维束长效的污水处 理功能, 宏观上表现为本发明所述方法清洗纤维束后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氨氮去除率和除 磷率比传统方法清洗纤维束后纤维束生物反应区的氨氮去除率和除磷率显著提高。 0069 表1 0070 洗涤方法 氨氮去除率 除磷率 实施例1 95.2 83.9 实施例2 97.8 86.4 实施例3 98.2 86.7 对比例1 73.3 67.1 0071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上所述, 本说 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11675330 A 10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1 CN 111675330 A 11 。
- 内容关键字: 新型 污水处理 设备 填料 洗涤 方法
相机模块.pdf
具有防堵机构的浆水处理用滤筛装置.pdf
打包设备.pdf
可回收动脉瘤辅助支架及输送系统.pdf
电梯井道相邻房间的复合隔声墙体构造.pdf
灯具的免接电线的导电铜片触点结构.pdf
管式反应器.pdf
陶瓷纤维管.pdf
留孔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送料机构.pdf
玻璃装饰条组装装置.pdf
电缆抗拉强度检测装置.pdf
电网建设的架线机.pdf
家电玻璃多向磨边机.pdf
用于土壤肥料的均匀泼洒机构.pdf
漏电电流检测仪及防护组件.pdf
洁净室多重复合杀菌过滤风口结构.pdf
纸垛自动整理装置.pdf
有机废气、有机废液及烟气的协同处理系统.pdf
铜锭抛光用夹具.pdf
指纹取景器.pdf
新型电动自楔式安全制动器.pdf
新型血糖试纸盒.pdf
中远距离传输零中频接收机电路.pdf
纳米铁强化磺胺废水厌氧消化的方法.pdf
鱼缸除垢机器人.pdf
可变形手持便携式三防平板电脑.pdf
步进电机散热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建筑施工降尘设备.pdf
防水防潮型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双边带光频梳的快速布里渊光学时域分析仪.pdf
柔性地面上3D欠驱动双足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pdf
适用于PE胶袋生产的防分解漏流开花底制袋机.pdf
五金件机械加工用抛光装置.pdf
能够在线检测气体分离膜性能的气相沉积设备及制膜方法.pdf
基于功能性电刺激的智能化上肢康复训练系统.pdf
配电站的巡视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确定电芯存储时间的方法.pdf
悬挂式散热型LED灯.pdf
七段式跃度线性连续数控装置高速进给加减速方法.pdf
紧固件自动称重打包装置.pdf
存储器芯片的失效分析方法.pdf
宽光护栏照明灯具.pdf
顺光护栏反光照明灯具.pdf
钢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复合材料防弹门.pdf
负载MOF的多孔地聚合物气体吸附材料制备方法.pdf
耐熔盐腐蚀镍钼铬合金型材的加工方法.pdf
平衡采样与图检索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模体检测方法.pdf
针管回收处理设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