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0402721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27226.2 (22)申请日 2020.06.11 (71)申请人 唐杰 地址 334001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庆丰路 98号 (72)发明人 唐杰 (51)Int.Cl. E02B 15/10(2006.01) B63B 35/3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 备, 包括船体和两个固定板, 两个所述固定板一 端固定设置在船体上侧壁前端, 且两个固定板另 一端向外伸出船体前端设。

2、置, 两个所述固定板之 间设有对应的传送板, 两个所述固定板内侧壁与 传送板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传动辊传动连 接, 两个所述固定板远离船体的一端共同转动连 接有主动轴, 所述主动轴两端向外贯穿固定板分 别固定连接有对应的切割轮, 所述主动轴上还固 定套设有位置对称的第一水动叶轮, 所述第一水 动叶轮位于切割轮和固定板外侧壁之间。 本发明 利用船身行进过程中水流对第一水动叶轮、 第二 水动叶轮以及楔形横条的推力, 实现对湖泊绿藻 的自动捞取、 挤水, 降低了人工成本, 大大节约了 能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1676927 A 2020.09.18 CN 11167。

3、6927 A 1.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包括船体(1)和两个固定板(2), 两个所述固定板(2) 一端固定设置在船体(1)上侧壁前端, 且两个固定板(2)另一端向外伸出船体(1)前端设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设有对应的传送板(3), 两个所述固定板(2)内侧壁与 传送板(3)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传动辊(9)传动连接, 两个所述固定板(2)远离船体(1) 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主动轴(4), 所述主动轴(4)两端向外贯穿固定板(2)分别固定连接 有对应的切割轮(7), 所述主动轴(4)上还固定套设有位置对称的第一水动叶轮(8), 所述第 一水动叶轮(8)位于切割轮(7。

4、)和固定板(2)外侧壁之间, 每个所述第一水动叶轮(8)均半浸 水设置, 所述主动轴(4)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轮(5), 每个所述传动辊(9)上固定套设有对 应的第一从动轮(10), 多组所述第一从动轮(10)与第一主动轮(5)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 (11)传动连接, 所述船体(1)内设置有收纳腔(14), 所述船体(1)上侧壁设置有与收纳腔 (14)连通的进料口(12), 且进料口(12)位于收纳腔(14)一侧设置, 所述进料口(12)位于传 送板(3)远离主动轴(4)的一端, 所述传送板(3)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楔形横条(6), 每 个所述楔形横条(6)前端均开设有匹配的楔形槽(23)。。

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 设置横折弯型, 且每个固定板(2)下端均设置有对的浮垫(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船体(1)两 侧分别通过固定杆(27)固定连接有竖向的固定条(24), 且每个固定条(24)均与收纳腔(14) 位置对应, 每个所述固定条(24)远离固定杆(27)的侧壁下端转动连接有对应的转杆(28), 所述转杆(28)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水动叶轮(29)和第二主动轮(30), 每个所述第二水动叶轮 (29)均半浸水设置, 且两个固定条(24)上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转轴(18)。

6、, 所述转轴(18)依 次贯穿两个固定条(24)和船体(1)设置, 且固定条(24)和船体(1)与转轴(18)连接处均设置 有匹配的轴承, 所述转轴(18)两端套设有对应的第二从动轮(25), 每个所述第二主动轮 (30)与对应的第二从动轮(25)之间均通过对应的第二传动链条(26)传动连接, 所述转轴 (18)上固定套设有凸轮(19), 所述凸轮(19)位于收纳腔(14)内腔上部, 且凸轮(19)包括凸 轮上部(191)和凸轮下部(192), 所述凸轮下部(192)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 与凸轮上部(191)螺纹连接, 且收纳腔(14)内设置有与凸轮(19)匹配的压水装置。 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水装置包 括压水板(15), 所述压水板(15)上侧壁与收纳腔(14)上侧内壁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弹 簧(17)连接, 所述压水板(15)远离进料口(12)的一端与收纳腔(14)内壁密封相抵, 且压水 板(15)另一端上侧壁固定设置有与进料口(12)匹配的伸缩板(16), 所述伸缩板(16)上端与 收纳腔(14)上侧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船体(1)内设置有蓄水腔(20), 所述蓄水腔(20)与收纳 腔(14)通过引流槽(21)连通, 所述引流槽(21)远离蓄水腔(20)的一端设置在收纳腔(14)侧 壁下端, 所述蓄水腔(2。

8、0)与外界通过排水管连通, 所述船体(1)内设置有与排水管连通的抽 水泵(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链 条(1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口(12) 设置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倒梯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676927 A 2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生态治理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 备。 背景技术 0002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达到除害兴利。

9、目的而修建 的工程,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绿藻是一种繁殖快速而且比较污染水 的生物, 实际生活中, 绿藻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 现有的技术中, 针对一些面积较小的湖泊主要采用人工捞除的方式, 这种治理方 式虽然无需使用成本较高的机械捞除设备, 却也存在着人工成本高、 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的缺陷, 针对面积较大的湖泊就要采用机械捞除设备进行绿藻捞除, 然而这些机械捞除设 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电机驱动, 在连续不断的捞除过程中, 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捞出工作量大、 机械捞除能耗高的缺 陷,。

10、 从而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包括船体和两个固定板, 两个所述固定板一端固 定设置在船体上侧壁前端, 且两个固定板另一端向外伸出船体前端设置, 两个所述固定板 之间设有对应的传送板, 两个所述固定板内侧壁与传送板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传动辊 传动连接, 两个所述固定板远离船体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主动轴, 所述主动轴两端向外 贯穿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有对应的切割轮, 所述主动轴上还固定套设有位置对称的第一水 动叶轮, 所述第一水动叶轮位于切割轮和固定板外侧壁之间, 每个所述第一水动叶轮均半 。

11、浸水设置, 所述主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轮, 每个所述传动辊上固定套设有对应的第 一从动轮, 多组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一主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船体 内设置有收纳腔, 所述船体上侧壁设置有与收纳腔连通的进料口, 且进料口位于收纳腔一 侧设置, 所述进料口位于传送板远离主动轴的一端, 所述传送板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 楔形横条, 每个所述楔形横条前端均开设有匹配的楔形槽。 0007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设置横折弯型, 且每个固定板下端均设置有对的浮垫。 0008 优选地, 所述船体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竖向的固定条, 且每个固定条 均与收纳腔位置对应, 每个所述固定条远离固。

12、定杆的侧壁下端转动连接有对应的转杆, 所 述转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水动叶轮和第二主动轮, 每个所述第二水动叶轮均半浸水设置, 且两个固定条上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转轴, 所述转轴依次贯穿两个固定条和船体设置, 且 固定条和船体与转轴连接处均设置有匹配的轴承, 所述转轴两端套设有对应的第二从动 轮, 每个所述第二主动轮与对应的第二从动轮之间均通过对应的第二传动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凸轮, 所述凸轮位于收纳腔内腔上部, 且凸轮包括凸轮上部和凸轮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676927 A 3 下部, 所述凸轮下部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与凸轮上部螺纹连接, 且收纳腔 。

13、内设置有与凸轮匹配的压水装置。 0009 优选地, 所述压水装置包括压水板, 所述压水板上侧壁与收纳腔上侧内壁之间通 过多组均匀分布的弹簧连接, 所述压水板远离进料口的一端与收纳腔内壁密封相抵, 且压 水板另一端上侧壁固定设置有与进料口匹配的伸缩板, 所述伸缩板上端与收纳腔上侧内壁 固定连接, 所述船体内设置有蓄水腔, 所述蓄水腔与收纳腔通过引流槽连通, 所述引流槽远 离蓄水腔的一端设置在收纳腔侧壁下端, 所述蓄水腔与外界通过排水管连通, 所述船体内 设置有与排水管连通的抽水泵。 0010 优选地, 所述第一传动链条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0011 优选地, 所述进料口设置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

14、口小的倒梯形。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 利用船身行驶过程中水流对第一水动叶轮的推力推动传送板连续不断的向后 运动, 从而将湖泊中的绿藻自动带入船体内的收纳腔内, 无需人工捞取, 节约了人工成本的 同时又大大降低了能耗的浪费; 0014 2、 通过在传送链板上设置楔形横条是为了避免被传送板带上后端的绿藻从传送 板上滑落, 通过在楔形横条迎水面设置楔形槽, 这样设置, 当传送板在跟随固定板和船体前 行的过程中, 水对楔形凹槽和楔形横条产生向后的推力结合第一水动叶轮的作用持续带动 传送板运动, 无需电机驱动, 大大节约了能耗; 0015 3、 利用船身在前进过程中水流对第二水。

15、动叶轮向后的推力带动第二水动叶轮转 动, 从而通过第二传动链条带动转轴的转动, 实现按压板对进入收纳腔内的绿藻进行挤水 处理, 大大提高了收纳腔的容量, 同时也避免了船身过重, 增加船身在前进所需要克服的能 耗, 进一步减少了能耗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的凸轮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的楔形横条与传送板正面配合 结构。

16、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的收纳腔与转轴俯视与转轴连 接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的固定条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1船体、 2固定板、 3传送板、 4主动轴、 5第一主动轮、 6楔形横条、 7切割轮、 8第 一水动叶轮、 9传动辊、 10第一从动轮、 11第一传动链条、 12进料口、 13浮垫、 14收纳腔、 15压 水板、 16伸缩板、 17弹簧、 18转轴、 19凸轮、 191凸轮上部、 192凸轮下部、 20蓄水腔、 21引流槽、 22抽水泵、 23楔形槽、 24固定条、 25第二从动轮、 26第。

17、二传动链条、 27固定杆、 28转杆、 29第二 水动叶轮、 30第二主动轮。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676927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 参照图1-7,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 包括船体1和两个固定板2, 两个固定 板2一端固定设置在船体1上侧壁前端, 且两个固定板2另一端向外伸出船体1前端设置, 固 定板2设置横折弯型, 且每个固定板2下端均设置有对的浮垫13, 通过在固定板2下侧设置浮 垫13。

18、, 对固定板2有着向上的推力作用, 降低了船体1内的驱动装置带动船体1前行需要克服 的功, 降低了能耗, 两个固定板2之间设有对应的传送板3, 两个固定板2内侧壁与传送板3之 间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传动辊9传动连接, 两个固定板2远离船体1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 主动轴4, 主动轴4两端向外贯穿固定板2分别固定连接有对应的切割轮7, 切割轮7的设置可 以对传送板3前方的绿藻进行成片切割, 避免绿藻彼此缠绕折叠, 难以拉取, 阻塞传送板3的 正常传送, 主动轴4上还固定套设有位置对称的第一水动叶轮8, 第一水动叶轮8位于切割轮 7和固定板2外侧壁之间, 每个第一水动叶轮8均半浸水设置, 通过在主动轴。

19、4上套设第一水 动叶轮8, 且让第一水动叶轮8处于半浸水状态, 这样船体1在前行的过程中水会对第一水动 叶轮8产生向后的推力, 从而带动第一水动叶轮8旋转, 进而带动主动轴4转动, 固定套设在 主动轴4上的第一主动轮5通过第一传动链条11随之带动传动辊9对传送板3进行传动, 将湖 泊上漂浮的绿藻向后传送, 进而进料口12落入收纳腔14内; 0026 主动轴4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轮5, 每个传动辊9上固定套设有对应的第一从动 轮10, 多组第一从动轮10与第一主动轮5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条11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链条 1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第一传动链条11长期浸水, 不锈钢制作的第一传动链。

20、条11具 有较强的抗锈蚀能力, 船体1内设置有收纳腔14, 船体1上侧壁设置有与收纳腔14连通的进 料口12, 且进料口12位于收纳腔14一侧设置, 进料口12位于传送板3远离主动轴4的一端, 进 料口12设置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倒梯形, 将进料口12设置成倒梯形是为了传送板3 上的绿藻更好的落入收纳腔14内; 0027 传送板3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楔形横条6, 每个楔形横条6前端均开设有匹配 的楔形槽23, 通过在传送板3上设置楔形横条6是为了避免被传送板3带上后端的绿藻从传 送板3上滑落, 通过在楔形横条3迎水面设置楔形槽23, 这样设置, 当传送板3在跟随固定板2 和船体1前行的过。

21、程中, 水对楔形槽23和楔形横条6产生向后的推力结合第一水动叶轮8的 作用持续带动传送板3运动, 无需电机驱动, 大大节约了能耗; 0028 船体1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杆27固定连接有竖向的固定条24, 且每个固定条24均与 收纳腔14位置对应, 每个固定条24远离固定杆27的侧壁下端转动连接有对应的转杆28, 转 杆28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水动叶轮29和第二主动轮30, 每个第二水动叶轮29均半浸水设置, 通过第二水动叶轮29半浸水设置, 第二水动叶轮29在跟随船体1前进的过程中, 水流对第二 水动叶轮29有着向后的推力, 因为第二水动叶轮29固定套设在转杆28上, 转杆28随之转动, 带动第二主动。

22、轮30转动, 第二主动轮30通过第二传动链条26带动转轴18转动, 固定套设在 转轴18上的凸轮19与弹簧17的作用下连续不断的撞击, 实现压水板15对进入收纳腔14内绿 藻水分的挤压, 且两个固定条24上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转轴18, 转轴18依次贯穿两个固定 条24和船体1设置, 且固定条24和船体1与转轴18连接处均设置有匹配的轴承, 转轴18两端 套设有对应的第二从动轮25, 每个第二主动轮30与对应的第二从动轮25之间均通过对应的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676927 A 5 第二传动链条26传动连接, 转轴18上固定套设有凸轮19, 凸轮19位于收纳腔14内腔上部, 且 。

23、凸轮19包括凸轮上部191和凸轮下部192, 凸轮下部192上侧壁固定设置有调节杆, 调节杆与 凸轮上部191螺纹连接; 0029 且收纳腔14内设置有与凸轮19匹配的压水装置, 压水装置包括压水板15, 压水板 15上侧壁与收纳腔14上侧内壁之间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弹簧17连接, 压水板15远离进料口 12的一端与收纳腔14内壁密封相抵, 且压水板15另一端上侧壁固定设置有与进料口12匹配 的伸缩板16, 伸缩板16上端与收纳腔14上侧内壁固定连接, 船体1内设置有蓄水腔20, 蓄水 腔20与收纳腔14通过引流槽21连通, 引流槽21远离蓄水腔20的一端设置在收纳腔14侧壁下 端, 该引流槽2。

24、1远离蓄水腔20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 避免引流槽21到堵塞, 蓄水腔20与外界 通过排水管连通, 船体1内设置有与排水管连通的抽水泵22, 抽水泵22的设置能够蓄水腔20 内的水通过排水管直接排到湖面, 确保蓄水腔20内的水分不会堆积过多, 该抽水泵22的型 号是EU-40B手动式汽油抽水泵22, 该抽水泵22价格便宜, 性价比高, 完全能够满足本发明使 用要求。 0030 本发明中, 船体1在带动固定板2和传送板3自然前行的过程中, 水流相对固定板2 和传送板3向后运动, 因此水流对第一水动叶轮8和传送板3上的楔形横条6和楔形槽23有向 后的推力, 且根据力的作用分析, 水流对楔形横条6、 。

25、楔形槽23以及第一水动叶轮8的向后的 推动力时大于水流对于楔形横条6和第一水动叶轮8的阻力, 主动轴4通过第一主动轮5、 第 一传动链条11和第二从动轮25带动传动辊9转动, 从而实现对传送板3的传动, 传送板3在连 续不断向后运动的过程中, 会将被切割轮7分隔的绿藻带到传送板3上, 当绿藻跟随传送板3 运动到传送板3末端的时候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穿过进料口12落入船体1内的收纳腔14内, 实现对绿藻的自动收集。 003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676927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111676927 A 7 图3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111676927 A 8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111676927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水利工程 水藻 设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利工程用水藻捞除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4027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