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电驱动总成.pdf

上传人:姓*** 文档编号:10398641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7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液冷电驱动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液冷电驱动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液冷电驱动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档描述:

《液冷电驱动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冷电驱动总成.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87748.1 (22)申请日 2020.06.24 (71)申请人 浙江台州巨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 道德俭路25号 (72)发明人 陈刚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王阳明 (51)Int.Cl. H02K 9/193(2006.01) H02K 7/116(2006.01) H02K 5/10(2006.01) H02K 5/20(2006.01) H02K 7/1。

2、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属于动 力系统技术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机的散热时 的冷却效果不好, 电机在加速或减速时使驾驶者 在传动接合瞬间产生的顿挫感的问题。 本液冷电 驱动总成, 包括电机, 电机上纵向穿设有传动轴, 传动轴和电机的主轴离合传动连接, 传动轴的另 一端设有链轮, 电机的机壳内纵向设置有将电机 的机壳分隔成冷却腔、 储水腔的隔板, 冷却腔内 纵向设置有动力腔室, 储水腔内纵向设置有传动 套, 冷却腔和储水腔之间的电机的机壳上设置有 液冷循环装置。 本发明体积小、 制造成本低, 冷却 液充分冷却。

3、后进入液冷循环, 冷却效果好, 电机 在加速或减速时能有效避免驾驶者在离合器接 合瞬间产生的顿挫感, 电机性能充分发挥。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111668995 A 2020.09.15 CN 111668995 A 1.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包括电机(1), 所述的电机(1)上纵向穿设有与电机(1)的主轴 (2)平行间隔分布的传动轴(3), 所述的传动轴(3)的一端和电机(1)的主轴(2)的一端离合 传动连接形成一级减速传动, 所述的传动轴(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传动连接形成二级减速 传动的链轮(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1)的机壳内纵向设置有将电机(1)的机壳。

4、分隔成 冷却腔(5)、 储水腔(6)的隔板(7), 所述的冷却腔(5)内纵向设置有用于装设电机(1)的主轴 (2)的动力腔室(8), 所述的动力腔室(8)处于冷却腔(5)内通过热传递方式全面冷却, 所述 的储水腔(6)内纵向设置有用于装设传动轴(3)的传动套(9), 所述的传动套(9)处于储水腔 (6)内通过热传递方式全面冷却, 所述的冷却腔(5)和储水腔(6)之间的电机(1)的机壳上设 置有能使冷却腔(5)、 储水腔(6)形成冷却循环的液冷循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液冷循环装置包括 电机(1)的机壳上设置的冷却道(10), 所述的冷却道(1。

5、0)的一端与储水腔(6)的下端连通, 所述的冷却道(10)的另一端与冷却腔(5)的上端连通, 所述的冷却腔(5)和储水腔(6)之间 的隔板(7)的上端设置有连通缺口(11), 该冷却腔(5)通过连通缺口(11)和储水腔(6)连通 形成冷却循环, 所述的冷却道(10)上内设置有能将储水腔(6)内的冷却液送入冷却腔(5)内 的循环动力装置, 所述的储水腔(6)内设置有减缓液冷循环的延时冷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延时冷却装置包括 呈纵向设置的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挡液板三(14), 所述的电机(1)的机壳的上端 设置有与储水腔(6)。

6、连通的进水嘴(15), 所述的储水腔(6)的下端设置有与冷却道(10)的一 端连通的出液口(16), 所述的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挡液板三(14)均平向间隔分 布于进水嘴(15)、 出液口(16)之间, 所述的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挡液板三(14)上 均分布有减缓液冷循环的液流流速的流通口(17), 该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挡液 板三(14)通过对应的流通口(17)减缓液冷循环的液流流速使冷却液在储水腔(6)内充分冷 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循环动力装置包括 在冷却道(10)中设置的增压叶轮(18)。

7、, 所述的电机(1)的主轴(2)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斜齿 轮一(19), 所述的增压叶轮(18)上同轴向设置有传动斜齿轮三(20), 所述的传动斜齿轮一 (19)和传动斜齿轮三(20)之间设置有传动斜齿轮二(21), 所述的增压叶轮(18)通过传动斜 齿轮三(20)与传动斜齿轮二(21)的传动啮合、 传动斜齿轮二(21)和传动斜齿轮一(19)的传 动啮合在冷却道(10)中旋转增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1)的机壳的 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增压传动油腔(22)和与增压传动油腔(22)大小、 形状适配的油腔盖 (23), 所述的油腔盖(23)和增压传动油。

8、腔(22)可拆卸密封固连, 该传动斜齿轮一(19)、 传动 斜齿轮二(21)和传动斜齿轮三(20)均设置于增压传动油腔(22)内, 所述的冷却道(10)呈L 型且设置于油腔盖(23)的端面上, 所述的油腔盖(23)的端面上可拆卸密封固连有将冷却道 (10)全面封盖的冷却端盖(24), 所述的增压叶轮(18)设置于油腔盖(23)的冷却道(10)的L 型的交汇处, 该传动斜齿轮三(20)通过连接轴穿过油腔盖(23)和增压叶轮(18)同轴向固 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1)的机壳的 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离合传动油腔(25)和与离合传动油腔(25)大小。

9、、 形状适配的油封盖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668995 A 2 (26), 所述的离合传动油腔(25)内设置有链条齿轮一(27)、 链条齿轮二(28), 该链条齿轮一 (27)、 链条齿轮二(28)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29), 该链条齿轮一(27)、 链条齿轮二(28)通过 传动链条(29)传动形成一级减速传动, 所述的链条齿轮一(27)同轴向固设在电机(1)的主 轴(2)的一端, 所述的链条齿轮二(28)同轴向活动套设在传动轴(3)的一端, 所述的链条齿 轮二(28)上同一轴向固设有离合套(30), 所述的传动轴(3)的一端还限位固设置有离合飞 轮盘(31), 该离合飞轮。

10、盘(31)套设在离合套(30)外, 所述的离合套(30)和离合飞轮盘(31) 之间设置有使离合套(30)、 离合飞轮盘(31)径向接合或径向分离的自动离合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动离合装置包括 若干个弧形蹄块(32), 每个弧形蹄块(32)弹性相连形成环状并设置于离合飞轮盘(31)、 离 合套(30)之间, 每个弧形蹄块(32)径向弹性缩合抵靠于离合套(30)的外壁上与离合飞轮盘 (31)径向分离, 所述的离合套(30)和对应的弧形蹄块(32)之间铰接, 当从动轮旋转带动离 合套(30)转动产生离心力, 该离心力克服了每个弧形蹄块(32)弹性。

11、相连的弹性力时, 该弧 形蹄块(32)径向位移与离合飞轮盘(31)的内壁抵靠摩擦径向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动轴(3)的一端 具有台阶轴(33), 该台阶轴(33)的外壁上具有用于限位的切削面(34), 该离合飞轮盘(31) 上具有与台阶轴(33)的切削面(34)适配的限位孔(35), 所述的离合飞轮盘(31)通过限位孔 (35)轴向装配于对应的台阶轴(33)的切削面(34)上并通过螺栓固定使离合飞轮盘(31)、 传 动轴(3)限位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离合套(30)通过螺 栓轴向装配于所述。

12、的链条齿轮二(28)的外端上, 所述的链条齿轮二(28)以及离合套(30)均 设于传动轴(3)的台阶轴(33)上, 该台阶轴(33)和链条齿轮二(28)以及离合套(30)之间设 置有间隔套(36), 该链条齿轮二(28)、 离合套(30)两者通过间隔套(36)和传动轴(3)的台阶 轴(33)活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1)的机 壳包括壳体一(37)、 壳体二(38), 该壳体一(37)和壳体二(38)由电机(1)的机壳呈横向半剖 分别独立成型, 该壳体一(37)和壳体二(38)纵向相对对合固连, 在电机(1)的机壳呈横向半 剖分别独。

13、立成型时, 该隔板(7)、 动力腔室(8)、 传动套(9)、 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 挡液板三(14)均横向半剖分别独立成型, 当壳体一(37)和壳体二(38)纵向相对对合固连 时, 该隔板(7)、 动力腔室(8)、 传动套(9)、 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挡液板三(14)均 纵向相对对合抵靠。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668995 A 3 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动力系统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电机作为动力系统的一种, 且近代电机通常采用较高的电磁负荷, 以提高材料的 利用率, 因此必须。

14、对电机进行冷却, 以提高其散热能力。 0003 目前, 现行的电动车上使用的驱动电机散热方式不外乎自然分冷、 强制风冷或者 循环水冷, 对于大功率驱动电机, 一般采用循环水冷。 0004 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368324.5” 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水冷装置, 其具体结 构包括: 0005 水冷电机, 该水冷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设置于电机本体底部的水冷箱, 水冷箱内 设有设置于电机本体的电机轴上的叶轮; 水冷箱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6 散热器, 该散热器通过外架设置于水冷电机上部, 散热器包括散热风扇和与散热 风扇相邻的散热水箱, 散热水箱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 散热水箱一端侧壁还。

15、设有用于向散 热水箱内加水的蓄水口, 蓄水口处设有用于蓄水开关盖; 出水口与进水端连通, 出水端和进 水口连通。 0007 在上述的结构中, 该散热水箱内并未设置能使冷却液在散热水箱内减缓流速使散 热风扇对冷却液进行充分散热的挡水结构; 该散热水箱在使用时, 该散热水箱内的冷却液 通过进水端、 很快从出水端流出在水冷电机中冷却循环, 冷却液在流动时并未在散热水箱 内充分冷却, 随即进入水冷电机内冷却, 其水冷效果较差, 热传导较慢; 散热效果较差, 这样 电机在长时间运行的过程中, 定子和转子发热加热内部空气, 导致整个电机一种处于高温 状态, 电机轴承也长时间的高温运转, 这就容易导致电机应。

16、温度过高而产生损坏, 严重降低 了电机的工作效率。 尤其当电动车在外界温度还较高的情况下工作时, 电机的温度工作直 接影响了机动车的安全行驶; 还有上述的结构中并未设置离合装置, 电机在加速或减速时, 会使驾驶者产生顿挫感, 不具备线性加速, 还有该中置电机运转时, 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 挥, 严重降低了电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能减缓 冷却液流速使冷却液充分冷却再进入液冷循环, 冷却效果好, 还有电机在加速或减速时能 有效避免驾驶者在传动接合瞬间产生的顿挫感, 电机性能充分发挥的液冷电驱动总成。 0009 本发明的。

17、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 包括电机, 所述 的电机上纵向穿设有与电机的主轴平行间隔分布的传动轴, 所述的传动轴的一端和电机的 主轴的一端离合传动连接形成一级减速传动, 所述的传动轴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传动连接形 成二级减速传动的链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的机壳内纵向设置有将电机的机壳分隔 成冷却腔、 储水腔的隔板, 所述的冷却腔内纵向设置有用于装设电机的主轴的动力腔室, 所 说明书 1/7 页 4 CN 111668995 A 4 述的动力腔室处于冷却腔内通过热传递方式全面冷却, 所述的储水腔内纵向设置有用于装 设传动轴的传动套, 所述的传动套处于储水腔内通过热传。

18、递方式全面冷却, 所述的冷却腔 和储水腔之间的电机的机壳上设置有能使冷却腔、 储水腔形成冷却循环的液冷循环装置。 0010 本液冷电驱动总成通过设置冷却腔, 动力腔室全浸泡于冷却腔内, 动力腔室是装 设电机的定子、 转子、 主轴, 是电机的发热源, 该动力腔室通过冷却腔的冷却液冷却, 冷却效 果好; 通过设置储水腔, 以及使冷却腔、 储水腔形成冷却循环的液冷循环装置, 冷却液在液 冷循环的同时冷却液自身冷却, 冷却液对电机的冷却效果好, 能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 传动 轴的一端和电机的主轴的一端离合传动连接形成一级减速传动, 当传动轴和电机的主轴传 动接合时, 该传动轴具有线性加速的特点, 有效。

19、避免驾驶者在离合传动接合瞬间产生的顿 挫感; 当传动轴和电机的主轴传动分离时, 该传动轴自转, 摩擦阻力小; 电机性能充分发挥, 能有效电机的工作效率。 0011 在上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中, 所述的液冷循环装置包括电机的机壳上设置的 冷却道, 所述的冷却道的一端与储水腔的下端连通, 所述的冷却道的另一端与冷却腔的上 端连通, 所述的冷却腔和储水腔之间的隔板的上端设置有连通缺口, 该冷却腔通过连通缺 口和储水腔连通形成冷却循环, 所述的冷却道上内设置有能将储水腔内的冷却液送入冷却 腔内的循环动力装置, 所述的储水腔内设置有减缓液冷循环的延时冷却装置。 通过设置延 时冷却装置能减缓冷却液的流速。

20、且能使冷却液在冷却循环时充分冷却, 冷却液充分冷却再 进行液冷循环对电机的冷却效果更好; 通过设置循环动力装置可使冷却腔、 储水腔内的冷 却液循环流动, 冷却效果好。 0012 在上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中, 所述的延时冷却装置包括呈纵向设置的挡液板 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板三, 所述的电机的机壳的上端设置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嘴, 所述的 储水腔的下端设置有与冷却道的一端连通的出液口, 所述的挡液板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板 三均平向间隔分布于进水嘴、 出液口之间, 所述的挡液板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板三上均分布 有减缓液冷循环的液流流速的流通口, 该挡液板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板三通过对应的流通 口减。

21、缓液冷循环的液流流速使冷却液在储水腔内充分冷却。 该挡液板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 板三用于冷却液的流通挡位, 该挡液板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板三上的流通口可以能减缓冷 却液的流速, 能使冷却液在挡液板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板三上充分冷却再进入液冷循环, 电 机的冷却效果好; 该挡液板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板三与电机的机壳的具体装配结构为: 该隔 板呈弧形形状, 该隔板的弧形形状的弧度与动力腔室的弧度适配, 该隔板半包覆在动力腔 室的外侧, 隔板的弧形形状的弧形背部沿隔板的周长方向间隔分布有呈纵向设置的卡接位 一、 卡接位二和卡接位三, 电机的机壳的储水腔的相对的内壁上沿储水腔的相对的内壁的 长度方向间。

22、隔分布有呈纵向设置的卡接位四、 卡接位五和卡接位六, 挡液板一的两端分别 可拆卸卡位于对应的卡接位一、 卡接位四中, 挡液板二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卡位于对应的卡 接位二、 卡接位五中, 挡液板三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卡位于对应的卡接位三、 卡接位六中; 这 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挡液板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板三在电机壳的储水腔内装配连接, 拆装、 更换、 维修方便; 该电机的机壳的储水腔的上内壁上还设置有纵向设置的换气槽, 该换气槽 纵向贯穿电机的机壳与外界连通换气; 当冷却液进入储水腔内进行循环冷却时, 该储水腔 内具有冷却液的散热气体, 该冷却液的散热气体通过换气槽流向外界, 结构稳定, 冷却效果 好。 。

23、说明书 2/7 页 5 CN 111668995 A 5 0013 在上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中, 所述的循环动力装置包括在冷却道中设置的增 压叶轮, 所述的电机的主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斜齿轮一, 所述的增压叶轮上同轴向设置 有传动斜齿轮三, 所述的传动斜齿轮一和传动斜齿轮三之间设置有传动斜齿轮二, 所述的 增压叶轮通过传动斜齿轮三与传动斜齿轮二的传动啮合、 传动斜齿轮二和传动斜齿轮一的 传动啮合在冷却道中旋转增压。 该电机的主轴的另一端穿过电机的机壳与传动斜齿轮一同 轴向固连, 该传动斜齿轮一和传动斜齿轮二相对啮合传动形成一级减速传动, 该传动斜齿 轮二和传动斜齿轮三相对啮合传动形成二级减速。

24、传动,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电机的主轴 同步驱动增压叶轮旋转, 结构设计合理、 紧凑, 装配空间利用较好, 增压叶轮旋转驱动稳定。 0014 在上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中, 所述的电机的机壳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增压传 动油腔和与增压传动油腔大小、 形状适配的油腔盖, 所述的油腔盖和增压传动油腔可拆卸 密封固连, 该传动斜齿轮一、 传动斜齿轮二和传动斜齿轮三均设置于增压传动油腔内, 所述 的冷却道呈L型且设置于油腔盖的端面上, 所述的油腔盖的端面上可拆卸密封固连有将冷 却道全面封盖的冷却端盖, 所述的增压叶轮设置于油腔盖的冷却道的L型的交汇处, 该传动 斜齿轮三通过连接轴穿过油腔盖和增压叶轮同轴向。

25、固连。 冷却道的下端纵向贯穿油腔盖形 成与储水腔的出液口连通的进水端, 冷却道的上端纵向贯穿油腔盖形成与冷却腔的上端连 通的出水端, 电机的机壳的冷却腔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处设置成进水筒, 进水筒的筒壁上具 有对称分布的两分液口, 冷却腔和两分液口分别连通, 该冷却腔通过两分液口相向径向出 液, 冷却道的出水端和进水筒连通;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电机的机壳的冷却腔进行上位进 液, 能使冷却腔充分均匀进入冷却液, 确保冷却腔的冷却液的全面积冷却效果。 0015 在上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中, 所述的电机的机壳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离合 传动油腔和与离合传动油腔大小、 形状适配的油封盖, 所述的离合传动油。

26、腔内设置有链条 齿轮一、 链条齿轮二, 该链条齿轮一、 链条齿轮二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 该链条齿轮一、 链条 齿轮二通过传动链条传动形成一级减速传动, 所述的链条齿轮一同轴向固设在电机的主轴 的一端, 所述的链条齿轮二同轴向活动套设在传动轴的一端, 所述的链条齿轮二上同一轴 向固设有离合套, 所述的传动轴的一端还限位固设置有离合飞轮盘, 该离合飞轮盘套设在 离合套外, 所述的离合套和离合飞轮盘之间设置有使离合套、 离合飞轮盘径向接合或径向 分离的自动离合装置。 通过自动离合装置使传动轴和电机的主轴传动接合或传动分离, 当 传动轴和电机的主轴传动接合时, 该传动轴具有线性加速的特点, 有效避免驾。

27、驶者在离合 器接合瞬间产生的顿挫感; 当传动轴和电机的主轴传动分离时, 该传动轴自转, 摩擦阻力 小; 电机性能充分发挥, 能有效电机的工作效率。 0016 在上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中, 所述的自动离合装置包括若干个弧形蹄块, 每 个弧形蹄块弹性相连形成环状并设置于离合飞轮盘、 离合套之间, 每个弧形蹄块径向弹性 缩合抵靠于离合套的外壁上与离合飞轮盘径向分离, 所述的离合套和对应的弧形蹄块之间 铰接, 当从动轮旋转带动离合套转动产生离心力, 该离心力克服了每个弧形蹄块弹性相连 的弹性力时, 该弧形蹄块径向位移与离合飞轮盘的内壁抵靠摩擦径向接合。 在实际制造时, 该离合套和对应的弧形蹄块之间设。

28、置有摇臂, 摇臂的一端通过销轴轴向铰接在旋转齿轮套 的边缘部, 摇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轴向铰接在对应的弧形蹄块的中部位置; 该弧形蹄块的 中部位置具有铰接位, 当摇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轴向铰接在对应的弧形蹄块的中部位置 时, 该摇臂位于弧形蹄块的铰接位中; 该弧形蹄块设置两个, 该两个弧形蹄块相对分布, 该 说明书 3/7 页 6 CN 111668995 A 6 两个弧形蹄块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相对弹性连接形成环状, 当两个弧形蹄块设置于离合飞 轮盘、 离合套之间时, 该两个弧形蹄块通过两端的弹簧的弹性作用使两个弧形蹄块径向弹 性缩合抵靠于离合套的外壁上; 该两个弧形蹄块的弧形外壁上分别固设有摩擦。

29、片, 当弧形 蹄块径向导向位移与离合飞轮盘的内壁抵靠配合时, 该弧形蹄块通过摩擦片与离合飞轮盘 的内壁摩擦抵靠配合; 在实际制造时, 该摩擦片的外壁上均不有柱状凸起, 这样设置的目的 是增加摩擦片与离合飞轮盘的内壁摩擦作用力, 使弧形蹄块和离合飞轮盘径向接合稳定; 该摩擦片和对应的弧形蹄块通过胶水固连, 该摩擦片将弧形蹄块的弧形外壁全部覆盖。 0017 在上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中, 所述的传动轴的一端具有台阶轴, 该台阶轴的 外壁上具有用于限位的切削面, 该离合飞轮盘上具有与台阶轴的切削面适配的限位孔, 所 述的离合飞轮盘通过限位孔轴向装配于对应的台阶轴的切削面上并通过螺栓固定使离合 飞轮盘。

30、、 传动轴限位固定。 在实际装配时, 该切削面和台阶轴之间形成轴向靠位台阶, 当离 合飞轮盘通过限位孔轴向装配于对应的台阶轴的切削面上时, 该离合飞轮盘的内壁和轴向 靠位台阶抵靠配合, 使离合飞轮盘在台阶轴上周向、 轴向限位固定。 0018 在上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中, 所述的离合套通过螺栓轴向装配于所述的链条 齿轮二的外端上, 所述的链条齿轮二以及离合套均设于传动轴的台阶轴上, 该台阶轴和链 条齿轮二以及离合套之间设置有间隔套, 该链条齿轮二、 离合套两者通过间隔套和传动轴 的台阶轴活动配合。 在实际制造时, 该链条齿轮二的外端端面的中部位置具有轴向凸起, 离 合套通过螺栓轴向装配于轴向凸。

31、起上, 该间隔套主要由衬套一、 衬套二组成, 该衬套一位于 台阶轴和轴向凸起之间, 该衬套一、 轴向凸起上周向间隔分布有呈径向贯穿设置的润油孔 一, 该衬套二位于台阶轴和离合套之间, 该衬套二、 离合套上周向间隔分布有呈径向贯穿设 置的润油孔二; 该衬套一、 衬套二均采用铜材料制造, 该衬套一、 衬套二耐磨性高, 衬套一、 衬套二分体制造的目的是防止链条齿轮二的轴向凸起、 离合套在台阶轴上扭转应力集中, 用于链条齿轮二的轴向凸起、 离合套在台阶轴上分散扭转应力的作用。 0019 在上述的一种液冷电驱动总成中, 所述的电机的机壳包括壳体一、 壳体二, 该壳体 一和壳体二由电机的机壳呈横向半剖分别。

32、独立成型, 该壳体一和壳体二纵向相对对合固 连, 在电机的机壳呈横向半剖分别独立成型时, 该隔板、 动力腔室、 传动套、 挡液板一、 挡液 板二和挡液板三均横向半剖分别独立成型, 当壳体一和壳体二纵向相对对合固连时, 该隔 板、 动力腔室、 传动套、 挡液板一、 挡液板二和挡液板三均纵向相对对合抵靠。 这样设置的目 的是方便壳体一、 壳体二的成型制造, 方便壳体一、 壳体二内的装配零部件的制造, 在实际 装配时, 该壳体一、 壳体二以及成型在壳体一、 壳体二上的隔板、 动力腔室、 传动套纵向相对 对合的配合面上均设置密封棉垫, 确保纵向相对对合的密封有效性。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液冷。

33、电驱动总成的优点为: 体积小、 制造成本低, 结构设计简 单、 紧凑, 结构空间搭配合理, 液冷循环时, 具有能减缓冷却液流速, 自身进行延时冷却, 冷 却液充分冷却后进入液冷循环, 冷却效果好, 电机的工作效率较高; 还有电机在加速或减速 时能有效避免驾驶者在离合器接合瞬间产生的顿挫感, 具有线性加速的特点, 电机性能充 分发挥; 本发明在以往的汽油发动机或电力驱动的动力或单体动力散热方面未被创造和构 想过、 技术的创新应用对未来的动力系统的合理性、 制造结构、 制造成本、 动力的散热提供 发展的技术样本及思路。 说明书 4/7 页 7 CN 111668995 A 7 附图说明 0021 。

34、图1是本液冷电驱动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液冷电驱动总成爆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液冷电驱动总成爆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液冷电驱动总成爆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液冷电驱动总成爆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 1、 电机; 2、 主轴; 3、 传动轴; 4、 链轮; 5、 冷却腔; 6、 储水腔; 7、 隔板; 8、 动力腔 室; 9、 传动套; 10、 冷却道; 11、 连通缺口; 12、 挡液板一; 13、 挡液板二; 14、 挡液板三; 15、 进水 嘴; 16、 出液口; 17、 流通口; 18、 增压叶轮; 1。

35、9、 传动斜齿轮一; 20、 传动斜齿轮三; 21、 传动斜 齿轮二; 22、 增压传动油腔; 23、 油腔盖; 24、 冷却端盖; 25、 离合传动油腔; 26、 油封盖; 27、 链 条齿轮一; 28、 链条齿轮二; 29、 传动链条; 30、 离合套; 31、 离合飞轮盘; 32、 弧形蹄块; 33、 台 阶轴; 34、 切削面; 35、 限位孔; 36、 间隔套; 37、 壳体一; 38、 壳体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8 如图1、 图2、 图3、 图4和图5所示, 本液冷。

36、电驱动总成主要由电机1组成, 电机1上纵 向穿设有与电机1的主轴2平行间隔分布的传动轴3, 传动轴3的一端和电机1的主轴2的一端 离合传动连接形成一级减速传动, 传动轴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传动连接形成二级减速传动 的链轮4, 电机1的机壳内纵向设置有将电机1的机壳分隔成冷却腔5、 储水腔6的隔板7, 冷却 腔5内纵向设置有用于装设电机1的主轴2的动力腔室8, 动力腔室8处于冷却腔5内通过热传 递方式全面冷却, 储水腔6内纵向设置有用于装设传动轴3的传动套9, 传动套9处于储水腔6 内通过热传递方式全面冷却, 冷却腔5和储水腔6之间的电机1的机壳上设置有能使冷却腔 5、 储水腔6形成冷却循环的液冷。

37、循环装置。 0029 在实际制造时, 该液冷循环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电机1的机壳上设置的冷却道 10, 冷却道10的一端与储水腔6的下端连通, 冷却道10的另一端与冷却腔5的上端连通, 冷却 腔5和储水腔6之间的隔板7的上端设置有连通缺口11, 该冷却腔5通过连通缺口11和储水腔 6连通形成冷却循环, 储水腔6内设置有减缓液冷循环的延时冷却装置; 具体的讲: 该延时冷 却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主要由呈纵向设置的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挡液板三14组 成, 电机1的机壳的上端设置有与储水腔6连通的进水嘴15, 储水腔6的下端设置有与冷却道 10的一端连通的出液口16, 挡液板一12、。

38、 挡液板二13和挡液板三14均平向间隔分布于进水 嘴15、 出液口16之间, 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挡液板三14上均分布有减缓液冷循环的液 流流速的流通口17, 该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挡液板三14通过对应的流通口17减缓液 冷循环的液流流速使冷却液在储水腔6内充分冷却。 0030 该冷却道10上内设置有能将储水腔6内的冷却液送入冷却腔5内的循环动力装置, 该循环动力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主要由在冷却道10中设置的增压叶轮18组成, 电机1的 主轴2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斜齿轮一19, 增压叶轮18上同轴向设置有传动斜齿轮三20, 传动 斜齿轮一19和传动斜齿轮三20之间设置有传。

39、动斜齿轮二21, 增压叶轮18通过传动斜齿轮三 20与传动斜齿轮二21的传动啮合、 传动斜齿轮二21和传动斜齿轮一19的传动啮合在冷却道 说明书 5/7 页 8 CN 111668995 A 8 10中旋转增压; 具体的讲: 该电机1的机壳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增压传动油腔22和与增压传 动油腔22大小、 形状适配的油腔盖23, 油腔盖23和增压传动油腔22可拆卸密封固连, 该传动 斜齿轮一19、 传动斜齿轮二21和传动斜齿轮三20均设置于增压传动油腔22内, 冷却道10呈L 型且设置于油腔盖23的端面上, 油腔盖23的端面上可拆卸密封固连有将冷却道10全面封盖 的冷却端盖24, 增压叶轮18设置。

40、于油腔盖23的冷却道10的L型的交汇处, 该传动斜齿轮三20 通过连接轴穿过油腔盖23和增压叶轮18同轴向固连。 0031 在实际制造时, 该电机1的机壳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离合传动油腔25和与离合 传动油腔25大小、 形状适配的油封盖26, 离合传动油腔25内设置有链条齿轮一27、 链条齿轮 二28, 该链条齿轮一27、 链条齿轮二28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29, 该链条齿轮一27、 链条齿轮 二28通过传动链条29传动形成一级减速传动, 链条齿轮一27同轴向固设在电机1的主轴2的 一端, 链条齿轮二28同轴向活动套设在传动轴3的一端, 链条齿轮二28上同一轴向固设有离 合套30, 传动轴3的一。

41、端还限位固设置有离合飞轮盘31, 该离合飞轮盘31套设在离合套30 外, 离合套30和离合飞轮盘31之间设置有使离合套30、 离合飞轮盘31径向接合或径向分离 的自动离合装置; 在实际制造时; 该自动离合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主要由两个弧形蹄块 32, 每个弧形蹄块32弹性相连形成环状并设置于离合飞轮盘31、 离合套30之间, 每个弧形蹄 块32径向弹性缩合抵靠于离合套30的外壁上与离合飞轮盘31径向分离, 离合套30和对应的 弧形蹄块32之间铰接, 当从动轮旋转带动离合套30转动产生离心力, 该离心力克服了每个 弧形蹄块32弹性相连的弹性力时, 该弧形蹄块32径向位移与离合飞轮盘31的内壁。

42、抵靠摩擦 径向接合。 0032 在实际制造时, 该传动轴3的一端和离合飞轮盘31轴向限位固定的具体实施结构 为: 传动轴3的一端具有台阶轴33, 该台阶轴33的外壁上具有用于限位的切削面34, 该离合 飞轮盘31上具有与台阶轴33的切削面34适配的限位孔35, 离合飞轮盘31通过限位孔35轴向 装配于对应的台阶轴33的切削面34上并通过螺栓固定使离合飞轮盘31、 传动轴3限位固定; 在实际制造时, 该链条齿轮二28、 离合套30两者和传动轴3活动配合的具体结构为: 该离合 套30通过螺栓轴向装配于所述的链条齿轮二28的外端上, 链条齿轮二28以及离合套30均设 于传动轴3的台阶轴33上, 该台。

43、阶轴33和链条齿轮二28以及离合套30之间设置有间隔套36, 该链条齿轮二28、 离合套30两者通过间隔套36和传动轴3的台阶轴33活动配合。 0033 在实际制造时, 该电机1的机壳主要由壳体一37、 壳体二38组成, 该壳体一37和壳 体二38由电机1的机壳呈横向半剖分别独立成型, 该壳体一37和壳体二38纵向相对对合固 连, 在电机1的机壳呈横向半剖分别独立成型时, 该隔板7、 动力腔室8、 传动套9、 挡液板一 12、 挡液板二13和挡液板三14均横向半剖分别独立成型, 当壳体一37和壳体二38纵向相对 对合固连时, 该隔板7、 动力腔室8、 传动套9、 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和。

44、挡液板三14均纵向 相对对合抵靠。 0034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5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机1; 主轴2; 传动轴3; 链轮4; 冷却腔5; 储水腔6; 隔板7; 动力腔室8; 传动套9; 冷却道10; 连通缺口11; 挡液板一12; 挡液板二13; 挡液板三14; 进水嘴 15; 出液口16; 流通口17; 增压叶轮18; 传动斜齿轮一19; 传动斜齿轮三20; 传动斜齿轮二21; 说明。

45、书 6/7 页 9 CN 111668995 A 9 增压传动油腔22; 油腔盖23; 冷却端盖24; 离合传动油腔25; 油封盖26; 链条齿轮一27; 链条 齿轮二28; 传动链条29; 离合套30; 离合飞轮盘31; 弧形蹄块32; 台阶轴33; 切削面34; 限位孔 35; 间隔套36; 壳体一37; 壳体二38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 使用这些术 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 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 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11668995 A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11 CN 111668995 A 11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12 CN 111668995 A 12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3 CN 111668995 A 13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4 CN 111668995 A 14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5 CN 111668995 A 1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液冷电 驱动 总成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液冷电驱动总成.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39864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