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苗收集装置.pdf

上传人:利贞 文档编号:10397158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0.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蟹苗收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蟹苗收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蟹苗收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档描述:

《蟹苗收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蟹苗收集装置.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60704.X (22)申请日 2020.06.18 (71)申请人 杭州林迪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2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太平门 直街260号三新银座1203室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1)Int.Cl. A01K 80/00(2006.01) A01G 22/00(2018.01) B63B 35/00(2006.01) B08B 3/04(2006.01) B08B 3/10(2006.01) (54)发明名称 蟹苗收集装置 (57)摘要 。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蟹苗收集装置, 包括两块 条形的浮标板, 设于所述浮标板前部的三角形导 向板, 设于两块浮标板前部之间的前连接板, 设 于两块浮标板后部之间的后连接板, 设于所述浮 标板上表面上的横向滑槽, 与所述横向滑槽滑动 连接的支撑柱, 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端的横杆, 设 于所述横杆上的竖向气缸, 设于所述竖向气缸的 伸缩杆上的夹板结构, 设于所述浮标板上表面上 的纵向滑槽。 本发明具有蟹苗收集效率高, 有效 降低劳动强度, 不会影响伊乐藻的正常生长的特 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111670869 A 2020.09.18 CN 111670869 A 1.一种蟹苗。

3、收集装置, 其特征是, 包括两块条形的浮标板 (1) , 设于所述浮标板前部的 三角形导向板 (2) , 设于两块浮标板前部之间的前连接板 (3) , 设于两块浮标板后部之间的 后连接板 (4) , 设于所述浮标板上表面上的横向滑槽 (11) , 与所述横向滑槽滑动连接的支撑 柱 (5) , 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端的横杆 (51) , 设于所述横杆上的竖向气缸 (52) , 设于所述竖向 气缸的伸缩杆上的夹板结构 (53) , 设于所述浮标板上表面上的纵向滑槽 (12) ; 两块浮标板 的夹板结构用于将一株伊乐藻夹起; 前连接板呈向下开口的U形, 前连接板下端分别与两个 纵向滑槽滑动连接; 一块浮。

4、标板上设有用于带动前连接板前后移动的动力气缸 (13) , 另一 块浮标板一侧设有蟹苗容纳箱 (7) ; 每块浮标板上均设有用于带动支撑柱横向移动的横向 气缸 (14) , 前连接板上设有蟹苗清洗机构 (6) , 动力气缸、 两个竖向气缸、 两个横向气缸和蟹 苗清洗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苗收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蟹苗清洗机构包括设于前连接 板上部的竖向延伸的清洗气缸 (61) , 与清洗气缸的伸缩杆下端连接的转动电机 (62) , 与转 动电机连接的环形框架 (63) , 设于环形框架下边缘上的过滤网 (64) ; 清洗气缸和转动电机 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苗收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蟹苗容纳箱的横截面呈长方 形, 两块浮标板左右排列, 蟹苗容纳箱一侧通过弹性绳与右部的浮标板连接, 左部的浮标板 上设有卷收器 (71) , 卷收器通过两条连接绳 (72) 与蟹苗容纳箱另一侧连接, 蟹苗容纳箱底 部设有浮标, 卷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苗收集装置, 其特征是, 还包括水草下压机构,水草下压机 构包括设于后连接板上的旋转电机 (81) , 与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的L形杆 (82) , 设于L形杆 上的液压油缸 (83) , 与液压油缸的伸缩杆连接的压板 (84) , 设于压板下表面上的若干条竖 棒 (85)。

6、 ; 旋转电机和液压油缸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蟹苗收集装置, 其特征是, 还包括覆土机构, 所述覆土机构包 括与L形杆连接的横向支撑杆 (91) , 与横向支撑杆连接的呈漏斗形的筒体 (92) , 设于筒体上 部中的圆环形盖板 (93) , 设于圆环形盖板上的两个通孔 (931) , 设于筒体上边缘上的环形筒 盖 (94) ; 环形筒盖包括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 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上端连接, 筒体上边缘伸 入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中, 内环形板与拨动棒 (941) 连接, 外环形板外侧面上设 有齿板, L形板上设有辅助电机 (95) , 辅助电机与齿轮 (96) 连接。

7、, 齿轮与齿板啮合, 压板可穿 过圆环形盖板中央的孔 (932) 并伸出筒体下端之外, 两个通孔分别与设有筒体壁上的两个 导流通道 (97) 连接, 辅助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蟹苗收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夹板结构包括竖 杆 (531) 和设于竖杆上的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弧形杆 (532) ; 两个夹板结构的各条弧形杆交错 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苗收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圆环形盖板中央的孔的边缘上 设有环形挡板 (933) , 环形挡板、 圆环形盖板和筒体侧壁围成的空间中盛有若干个土块, 土 块的尺寸小于通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8、的蟹苗收集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浮标板包括长方形泡沫板和设 于长方形泡沫板边缘上的环形支撑框架 (15) , 环形支撑框架上设有M条支撑杆 (16) , 长方形 泡沫板下表面上设有M个支撑杆容纳槽, M2。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670869 A 2 蟹苗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螃蟹养殖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蟹苗收集效率高, 有效降低劳动 强度的蟹苗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养殖螃蟹的池塘中通常都种植有伊乐藻, 伊乐藻顶部通常距离水面15厘米以上, 螃蟹都栖息在伊乐藻下部, 对于大的螃蟹, 秋季的时候, 螃蟹会自动的爬到池塘的坡上, 只 要在池塘边。

9、捕获螃蟹就可以了; 但是, 蟹苗不会自动上岸, 蟹苗也都藏在伊乐藻下部, 收集蟹苗时, 需要人下水抖动每 株伊乐藻, 才能将蟹苗赶出来, 操作难度大, 劳动强度高, 收集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蟹苗收集操作难度大, 劳动强度高, 效率低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蟹苗收集效率高, 有效降低劳动强度的蟹苗收集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蟹苗收集装置, 包括两块条形的浮标板, 设于所述浮标板前部的三角形导向板, 设 于两块浮标板前部之间的前连接板, 设于两块浮标板后部之间的后连接板, 设于所述浮标 板上表面上的横向滑槽, 。

10、与所述横向滑槽滑动连接的支撑柱, 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端的横杆, 设于所述横杆上的竖向气缸, 设于所述竖向气缸的伸缩杆上的夹板结构, 设于所述浮标板 上表面上的纵向滑槽; 两块浮标板的夹板结构用于将一株伊乐藻夹起; 前连接板呈向下开 口的U形, 前连接板下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滑槽滑动连接; 一块浮标板上设有用于带动前连接 板前后移动的动力气缸, 另一块浮标板一侧设有蟹苗容纳箱; 每块浮标板上均设有用于带 动支撑柱横向移动的横向气缸, 前连接板上设有蟹苗清洗机构, 动力气缸、 两个竖向气缸、 两个横向气缸和蟹苗清洗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5 伊乐藻通常按照株距3米, 行距3米的间隔种植, 工作人员。

11、通过操作安装在两块浮 标板上的驱动装置, 控制两块浮标板行驶到一行伊乐藻上方, 使两块浮标板之间的间隙对 准水面下方的一株伊乐藻, 通过控制器控制左部的浮标板上的横向气缸带动支撑柱向右移 动, 控制右部的浮标板上的横向气缸带动支撑柱向左移动, 然后控制两个竖向气缸分别带 动两个夹板结构伸入水面下方, 两块浮标板的夹板结构分别与一株伊乐藻左侧及右侧接 触; 继续控制左部的浮标板上的横向气缸带动支撑柱向右移动, 控制右部的浮标板上的横 向气缸带动支撑柱向左移动, 使两块浮标板的夹板结构将一株伊乐藻夹住; 控制两个竖向气缸带动两个夹板结构上升, 使伊乐藻根部离开水面; 控制动力气缸带动前连接板向后移。

12、动, 使蟹苗清洗机构移动至伊乐藻根部下方, 两个 竖向气缸带动两个夹板结构升降抖动, 蟹苗落入蟹苗清洗机构中; 控制动力气缸带动前连接板向前移动, 使蟹苗清洗机构离开伊乐藻根部下方;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1670869 A 3 蟹苗清洗机构对蟹苗进行清洗, 控制器使蟹苗清洗机构升高, 工作人员使蟹苗容纳箱 移动至蟹苗清洗机构下方, 控制蟹苗清洗机构倾斜, 蟹苗落入蟹苗容纳箱中; 控制两个竖向气缸带动两个夹板结构下降并松开伊乐藻, 使伊乐藻重新进入水中, 伊 乐藻根部残留的泥土带动伊乐藻根部下降至与水底的土层接触。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蟹苗清洗机构包括设于前连接板上部的竖向延。

13、伸的清洗气缸, 与 清洗气缸的伸缩杆下端连接的转动电机, 与转动电机连接的环形框架, 设于环形框架下边 缘上的过滤网; 清洗气缸和转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7 清洗气缸带动转动电机及环形框架升降, 转动电机带动环形框架旋转, 从而清洗 掉蟹苗身上附着的泥土; 转动电机带动环形框架旋转, 实现带动环形框架及过滤网倾斜的 功能。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蟹苗容纳箱的横截面呈长方形, 两块浮标板左右排列, 蟹苗容纳箱 一侧通过弹性绳与右部的浮标板连接, 左部的浮标板上设有卷收器, 卷收器通过两条连接 绳与蟹苗容纳箱另一侧连接, 蟹苗容纳箱底部设有浮标, 卷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 卷。

14、收器带动两条连接绳逐渐缠绕在卷收器的卷轴上, 使蟹苗容纳箱向左移动; 卷 收器将缠绕在卷轴上的两条连接绳放开, 在弹性绳的弹力作用下, 蟹苗容纳箱自动恢复到 靠近右部的浮标板的位置。 0010 作为优选, 还包括水草下压机构, 水草下压机构包括设于后连接板上的旋转电 机, 与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的L形杆, 设于L形杆上的液压油缸, 与液压油缸的伸缩杆连接的 压板, 设于压板下表面上的若干条竖棒; 旋转电机和液压油缸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 因为在向上拔起伊乐藻时, 伊乐藻脱离了水底的泥土, 伊乐藻根部的部分泥土离 开了伊乐藻, 伊乐藻的质量降低, 在水对伊乐藻的浮力不变的情况下, 伊乐藻很容。

15、易脱离水 底的泥土层; 因此, 需要利用水草下压机构将伊乐藻下压, 使伊乐藻根部插入泥土中, 从而 防止伊乐藻上浮, 如果伊乐藻上浮至水面, 在强烈的阳光燥热下, 伊乐藻容易腐烂、 死忙, 会 造成水污染。 0012 旋转电机带动L形杆旋转, 使液压油缸对准刚被两个夹板结构松开的伊乐藻, 液压 油缸带动压板下降, 将伊乐藻下压至根部插入水底土层中, 各条竖棒插入土层中, 翻起的泥 土将伊乐藻根部压住, 从而防止伊乐藻上浮。 0013 作为优选, 还包括覆土机构, 所述覆土机构包括与L形杆连接的横向支撑杆, 与横 向支撑杆连接的呈漏斗形的筒体, 设于筒体上部中的圆环形盖板, 设于圆环形盖板上的两。

16、 个通孔, 设于筒体上边缘上的环形筒盖; 环形筒盖包括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 内环形板和外 环形板上端连接, 筒体上边缘伸入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中, 内环形板与拨动棒 连接, 外环形板外侧面上设有齿板, L形板上设有辅助电机, 辅助电机与齿轮连接, 齿轮与齿 板啮合, 压板可穿过圆环形盖板中央的孔并伸出筒体下端之外, 两个通孔分别与设有筒体 壁上的两个导流通道连接, 辅助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夹板结构包括竖杆和设于竖杆上的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弧形杆; 两 个夹板结构的各条弧形杆交错配合。 0015 两个夹板结构的交错配合的弧形杆, 可以将尺寸不同的伊乐藻均夹住, 适。

17、用性好。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圆环形盖板中央的孔的边缘上设有环形挡板, 环形挡板、 圆环形盖 板和筒体侧壁围成的空间中盛有若干个土块, 土块的尺寸小于通孔的直径。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1670869 A 4 0017 辅助电机带动拨动棒转动, 使土块从两个通孔及两个导流通道落下, 土块落入水 中并将伊乐藻根部进一步压住, 保证了伊乐藻的稳定性, 伊乐藻不会上浮至水面, 不容易死 亡。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浮标板包括长方形泡沫板和设于长方形泡沫板边缘上的环形支撑 框架, 环形支撑框架上设有M条支撑杆, 长方形泡沫板下表面上设有M个支撑杆容纳槽, M 2。 0019 环形。

18、支撑框架和各条支撑杆的设置, 提高了浮标板的强度, 使浮标板既能漂浮在 水面上, 又稳定可靠, 不易损坏。 0020 因此,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蟹苗收集效率高, 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不会影响 伊乐藻的正常生长, 稳定性好, 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两个支撑柱、 两个横杆、 两个竖向气缸和两个夹板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 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前连接板和蟹苗清洗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水草下压机构和覆土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筒体、 圆环形盖板、 通孔、 环形筒盖和拨动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两个夹板结。

19、构的一种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环形支撑框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3 如图1、 图2、 图3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蟹苗收集装置, 包括两块条形的浮标板1, 设 于浮标板前部的三角形导向板2, 设于两块浮标板前部之间的前连接板3, 设于两块浮标板 后部之间的后连接板4, 设于浮标板上表面上的横向滑槽11, 与横向滑槽滑动连接的支撑柱 5, 设于支撑柱上端的横杆51, 设于横杆上的竖向气缸52, 设于竖向气缸的伸缩杆上的夹板 结构53, 设于所述浮标板上表面上的纵向滑槽12; 两块浮标板的夹板结构用于将一株伊乐 藻夹起; 。

20、前连接板呈向下开口的U形, 前连接板下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滑槽滑动连接; 一块浮 标板上设有用于带动前连接板前后移动的动力气缸13, 另一块浮标板一侧设有蟹苗容纳箱 7; 每块浮标板上均设有用于带动支撑柱横向移动的横向气缸14, 前连接板上设有蟹苗清洗 机构6, 动力气缸、 两个竖向气缸、 两个横向气缸和蟹苗清洗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4 如图3所示, 蟹苗清洗机构包括设于前连接板上部的竖向延伸的清洗气缸61, 与清 洗气缸的伸缩杆下端连接的转动电机62, 与转动电机连接的环形框架63, 设于环形框架下 边缘上的过滤网64; 清洗气缸和转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5 如图1所示, 蟹苗。

21、容纳箱的横截面呈长方形, 两块浮标板左右排列, 蟹苗容纳箱一 侧通过弹性绳与右部的浮标板连接, 左部的浮标板上设有卷收器71, 卷收器通过两条连接 绳72与蟹苗容纳箱另一侧连接, 蟹苗容纳箱底部设有浮标, 卷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6 如图4、 图5所示, 还包括水草下压机构, 水草下压机构包括设于后连接板上的旋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1670869 A 5 转电机81, 与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的L形杆82, 设于L形杆上的液压油缸83, 与液压油缸的伸 缩杆连接的压板84, 设于压板下表面上的若干条竖棒85; 旋转电机和液压油缸均与控制器 电连接。 0027 覆土机构包括与L形。

22、杆连接的横向支撑杆91, 与横向支撑杆连接的呈漏斗形的筒 体92, 设于筒体上部中的圆环形盖板93, 设于圆环形盖板上的两个通孔931, 设于筒体上边 缘上的环形筒盖94; 环形筒盖包括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 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上端连接, 筒 体上边缘伸入内环形板和外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中, 内环形板与拨动棒941连接, 外环形板外 侧面上设有齿板, L形板上设有辅助电机95, 辅助电机与齿轮96连接, 齿轮与齿板啮合, 压板 可穿过圆环形盖板中央的孔932并伸出筒体下端之外, 两个通孔分别与设有筒体壁上的两 个导流通道97连接, 辅助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8 圆环形盖板中央的孔的边缘上设有环。

23、形挡板933, 环形挡板、 圆环形盖板和筒体侧 壁围成的空间中盛有多个土块, 土块的尺寸小于通孔的直径。 0029 如图6所示, 夹板结构包括竖杆531和设于竖杆上的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弧形杆532; 两个夹板结构的各条弧形杆交错配合。 0030 如图7所示, 浮标板包括长方形泡沫板和设于长方形泡沫板边缘上的环形支撑框 架15, 环形支撑框架上设有5条支撑杆16, 长方形泡沫板下表面上设有5个支撑杆容纳槽。 0031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工作人员通过操作安装在两块浮标板上的驱动装置, 控制两块浮标板行驶到一行伊乐 藻上方, 使两块条形的浮标板之间的间隙对准水面下方的一株伊乐藻, 通过控制器控制。

24、左 部的浮标板上的横向气缸带动支撑柱向右移动, 控制右部的浮标板上的横向气缸带动支撑 柱向左移动, 然后控制两个竖向气缸分别带动两个夹板结构伸入水面下方, 两块浮标板的 夹板结构分别与一株伊乐藻左侧及右侧接触; 继续控制左部的浮标板上的横向气缸带动支撑柱向右移动, 控制右部的浮标板上的横 向气缸带动支撑柱向左移动, 使两块浮标板的夹板结构将一株伊乐藻夹住; 控制两个竖向气缸带动两个夹板结构上升, 使伊乐藻根部离开水面; 控制动力气缸带动前连接板向后移动, 清洗气缸带动转动电机及环形框架升降, 使环 形框架及过滤网移动至伊乐藻根部下方, 两个竖向气缸带动两个夹板结构升降抖动, 蟹苗 落入环形框架。

25、及过滤网中; 控制动力气缸带动前连接板向前移动, 使环形框架及过滤网离开伊乐藻根部下方; 清洗气缸带动转动电机及环形框架升降、 转动电机带动环形框架旋转, 清洗掉蟹苗身 上附着的泥土; 清洗气缸带动转动电机及环形框架升高, 卷收器带动两条连接绳逐渐缠绕在卷收器的 卷轴上, 蟹苗容纳箱向左移动并位于环形框架及过滤网下方, 转动电机带动环形框架旋转 倾斜, 蟹苗落入蟹苗容纳箱中; 卷收器将缠绕在卷轴上的两条连接绳放开, 在弹性绳的弹力作用下, 蟹苗容纳箱自动 恢复到靠近右部的浮标板的位置; 控制两个竖向气缸带动两个夹板结构下降, 控制左部的浮标板上的横向气缸带动支撑 柱向左移动, 控制右部的浮标板。

26、上的横向气缸带动支撑柱向右移动, 使伊乐藻重新进入水 中;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1670869 A 6 旋转电机带动L形杆旋转, 使液压油缸对准刚被两个夹板结构松开的伊乐藻, 液压油缸 带动压板下降, 将伊乐藻下压至根部插入水底土层中, 各条竖棒插入土层中, 翻起的泥土将 伊乐藻根部压住; 辅助电机带动拨动棒转动, 使土块从两个通孔及两个导流通道落下, 土块落入水中并 将伊乐藻根部进一步压住, 保证了的伊乐藻稳定性, 伊乐藻不会上浮至水面, 不容易死亡。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1670869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111670869 A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111670869 A 9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111670869 A 10 图7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111670869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蟹苗 收集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蟹苗收集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3971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