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接近传感器.pdf
《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接近传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接近传感器.pdf(1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364433.0 (22)申请日 2020.04.30 (30)优先权数据 62/840,423 2019.04.30 US (71)申请人 昇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县 (72)发明人 林孟勇刘铭晃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江耀纯 (51)Int.Cl. G01S 17/02(2020.01) (54)发明名称 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接近 传感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近传感器操作。
2、方法, 使 用在包含一发光元件的一接近传感器。 该方法包 含一待机模式与一检测模式, 包含: 在该待机模 式下, 当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为一第一感测状 态, 驱动该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包含一第一驱动 电流; 当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时, 进入该检测模 式, 该接近传感器仍维持输出该第一感测状态, 切换使该驱动电流包含一第二驱动电流, 其中该 第二驱动电流大于该第一驱动电流; 以及在该检 测模式下, 若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的时间/次数 累积大于等于一临界时间/次数后, 该接近传感 器的输出从该第一感测状态切换成该第二感测 状态, 且回到该待机模式, 使该驱动电流包含该 第一驱动电流。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
3、书8页 附图7页 CN 111856476 A 2020.10.30 CN 111856476 A 1.一种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使用在包含一发光元件的一接近传感器, 该方法包含一 待机模式与一检测模式, 其中: 在该待机模式下, 当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为一第一感测状态, 驱动该发光元件的驱动 电流包含一第一驱动电流; 当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时, 进入该检测模式, 该接近传感器仍维持输出该第一感测状 态, 切换使该驱动电流包含一第二驱动电流, 其中该第二驱动电流大于该第一驱动电流; 以 及 在该检测模式下, 若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的时间/次数累积大于等于一临界时间/次数 后, 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从该。
4、第一感测状态切换成该第二感测状态, 且回到该待机模式, 使 该驱动电流包含该第一驱动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 该接近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光学传感器, 该光学传感器根据所接收的光产生一光学感 测信号, 且该接近传感器使用一第一增益值或一第二增益值处理该光学感测信号, 进而产 生一感测结果; 且 该第一增益值大于该第二增益值, 当该驱动电流为第一驱动电流时, 该接近传感器使 用该第一增益值处理该光学感测信号; 当该驱动电流为第二驱动电流时, 该接近传感器使 用该第二增益值处理该光学感测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该第二驱动电流为该第一驱动。
5、电流 的P倍, 该第一增益值为该第二增益值的Q倍, P1且Q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进一步包括: 在该检测模式下, 在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的时间/次数大于等于该临界时间/次数前, 该接近传感器已不再被触发, 则使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维持在该第一感测状态, 且回到该 待机模式, 使该驱动电流包含该第一驱动电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该第一感测状态为一接近状态, 该第 二感测状态为一远离状态, 当该接近传感器判断该光学感测信号的值小于一第一感测临界 值时, 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该接近传感器进一步包括。
6、一光学传 感器, 该光学传感器根据所接收的光来产生一光学感测信号, 其中该第一感测状态为一远 离状态, 该第二感测状态为一接近状态, 当该光学感测信号的值大于一第二感测临界值时, 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进一步包括: 在该待机模式下, 该驱动电流为该第一驱动电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进一步包括: 在该待机模式下, 使该驱动电流周期性的为该第二驱动电流, 该驱动电流包含该第一 驱动电流以及该第二驱动电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在该待机模式下, 该驱动电流在每 0.5-5秒为该第二驱动电流1次。 10.。
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在该待机模式下, 在该驱动电流为 该第二驱动电流时该接近传感器才会被触发, 在该驱动电流为该第一驱动电流时该接近传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856476 A 2 感器不会被触发。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进一步包括: 在该检测模式下, 该驱动电流为该第二驱动电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进一步包括: 在该检测模式下, 使该驱动电流交替的为该第一驱动电流以及该第二驱动电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该接近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光学传感器, 该光学传感器根据所接收的光来产。
8、生一 光学感测信号, 其中该第一感测状态为一接近状态和一远离状态其中之一, 该第二感测状 态为该远离状态和该接近状态中另一个; 当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为该接近状态, 若该光学感测信号的值小于一第一感测临界 值, 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 而当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为该远离状态, 若该光学感测信号的值 大于该第二感测临界值, 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该第一感测临界值小于等于该第 二感测临界值。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该接近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一光学传感器, 该光学传感器根据所接收的光来产生一 光学感测信号, 其中该第一感测状态为一接。
9、近状态和一远离状态其中之一, 该第二感测状 态为该远离状态和该接近状态中另一个; 当该驱动电流为该第一驱动电流时, 且当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为该接近状态, 若该光 学感测信号的值小于一第一感测临界值, 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 而当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 为该远离状态, 若该光学感测信号的值大于该第二感测临界值, 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 当该驱动电流为该第二驱动电流时, 且当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为该接近状态, 若该光 学感测信号的值小于一第三感测临界值, 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 而当该接近传感器的输出 为该远离状态, 若该光学感测信号的值大于一第四感测临界值, 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
10、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该第一感测临界值小于等于该第 二感测临界值; 该第三感测临界值小于等于该第四感测临界值。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其中该第一感测临界值大于等于该第 三感测临界值; 该第二感测临界值小于等于该第四感测临界值。 18.一种接近传感器, 该接近传感器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之接近传感器操 作方法, 且包含: 一发光组件, 该发光组件接收驱动电流以发出光; 一光学传感器, 以接收光而产生光学感测讯号。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856476 A 3 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接近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于接近传。
11、感器操作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接近传感器, 特别有关于可降 低误判可能以及功率消耗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及接近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接近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通常包含一光学传感器以及一发光元件, 光学传感器可以根据所接收的光产生一光学感测信号, 并根据光学感测信号的值来判断是 否有物体靠近。 举例来说, 当物体靠近时, 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会被物体反射, 因此光学传感 器可以接收到较多的反射光而产生较大的光学感测信号, 进而让接近传感器判断物体靠近 而输出” 接近状态” 。 而当物体远离时, 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较不会被物体反射, 因此光学传感 器接收到较少的反射光而产生较。
12、小的光学感测信号, 进而让接近传感器判断物体远离而输 出” 远离状态” 。 0003 现有的接近传感器的发光元件通常会被固定的驱动电流驱动, 以发出稳定的光来 进行感测。 然而, 持续对发光元件供给驱动电流会导致功耗问题, 尤其当接近传感器的分辨 率需求提高, 抑或为了隐藏接近传感器的开孔造成光线不易穿透时, 都必须使用更高的驱 动电流来驱动发光元件, 这样将使接近传感器具有相当大的功耗。 此外, 光学感测信号的值 可能因为受到干扰而产生波动, 这样可能会影响到接近传感器的判断准确率。 举例来说, 光 学传感器可能接收到不稳定的环境光(例如闪烁光源), 或是受到物体表面亮暗(例如黑、 白 发)。
13、影响而使光学感测信号异常波动, 而使接近传感器将物体的状况误判。 倘若接近传感器 将误判的结果输出至电子装置, 可能大幅影响使用者的操作体验。 0004 因此, 需要一种新颖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 本发明一目的为公开一种可切换驱动电流的大小, 进而避免误判、 增加判断 精准度并且可降低功耗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0006 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使用在包含一发光元件的一接 近传感器。 该方法包含一待机模式与一检测模式, 包含: 在该待机模式下, 当该接近传感器 的输出为一第一感测状态, 驱动该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包含一第一驱动电流;。
14、 当该接近传 感器被触发时, 进入该检测模式, 该接近传感器仍维持输出该第一感测状态, 切换使该驱动 电流包含一第二驱动电流, 其中该第二驱动电流大于该第一驱动电流; 以及在该检测模式 下, 若该接近传感器被触发的时间/次数累积大于等于一临界时间/次数后, 该接近传感器 的输出从该第一感测状态切换成该第二感测状态, 且回到该待机模式, 使该驱动电流包含 该第一驱动电流。 0007 通过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 可能让接近传感器在切换输出的感测状态前进行精准 模式检测, 以降低因为干扰而误切换输出的感测状态的机率。 此外, 可让接近传感器在各种 模式下选择性的使用不同的驱动电流, 来降低接近传感器的。
15、功耗或使接近传感器的接近感 说明书 1/8 页 4 CN 111856476 A 4 测较为精准。 且经由设定不同的触发判断基准, 可进一步的增加接近传感器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08 图1绘示了可供实施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近传感器的方块图 0009 图2和图3绘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0010 图4绘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运作时的详细示意图。 0011 图5绘示了不同驱动电流下使用不同增益的示意图。 0012 图6绘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0013 图7和图8绘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0014 其中,。
16、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5 100 接近传感器 0016 101 发光元件 0017 103 光学传感器 0018 105 发光元件驱动电路 0019 107 处理电路 0020 CM_1,CM_2,CM_3检测模式 0021 SM_1,SM_2,SM_3,SM_4待机模式 0022 CNT 检测计数值 0023 OS 光学感测信号 0024 ST 感测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将以多个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内容, 还请留意, 各实施例中的元件可通过 硬件(例如装置或电路)或是韧体(例如微处理器中写入至少一程序)来实施。 此外, 以下描 述中的” 第一” 、 ” 第二” 以及类似描述。
17、仅用来定义不同的元件、 参数、 数据、 信号或步骤。 并非 用以限定其次序。 0026 图1绘示了可供实施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近传感器100的方块图。 然请留意, 图1所 示的接近传感器100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任何可用来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以达到 相同功能的接近传感器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 接近传感器100包 含一发光元件101、 一光学传感器103、 一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05以及一处理电路107。 发光元 件101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用以发出光L, 其中光L可以为红外线等 不可见光。 光学传感器103可以为光电二极管(。
18、photodiode), 用以接收光而产生光学感测信 号OS。 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05用以提供驱动电流I给发光元件105, 而处理电路107用以根据 光学传感器103输出的光学感测信号OS判断物体是远离(即物体距离接近传感器100较远) 或是接近(即物体距离接近传感器100较近), 并据以控制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05所提供的驱 动电流I。 0027 在以下实施例中, 当处理电路107判断物体是远离时, 会让接近传感器100输出远 离状态, 而当处理电路107判断物体是接近时, 会让接近传感器100输出接近状态。 接近传感 器100输出的远离状态和接近状态可用以控制其他电子装置的动作。 举例来说,。
19、 若接近传感 说明书 2/8 页 5 CN 111856476 A 5 器100设置在行动电子装置(例如: 手机)中, 则当接近传感器100输出远离状态时(例如没有 物体靠近行动电子装置), 行动电子装置的屏幕会保持开启, 让用户可对行动电子装置进行 各项操作。 而当接近传感器100输出接近状态时(例如行动电子装置靠近用户), 行动电子装 置的屏幕会关闭, 让用户在使用通话功能时不会误触行动电子装置的屏幕。 而且, 本发明所 公开的接近传感器100不限在使用在让屏幕开启或关闭的运作上。 0028 以下将以多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图2和图3 绘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
20、例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在图2中, 接近传感器100运 作在一待机模式, 而发光元件101的驱动电流被以一第一驱动电流I_1驱动。 在这状况下, 接 近传感器100可能输出接近状态或远离状态。 而在图3中, 若接近传感器100由待机模式而被 触发来切换感测状态但尚未切换时(以下说明简称为” 被触发” ), 会先进入一检测模式。 在 检测模式中发光元件101的驱动电流以较大的一第二驱动电流I_2驱动, 该第二驱动电流I_ 2大于该第一驱动电流I_1。 若接近传感器100持续的被触发, 一检测计数值CNT会持续的累 计。 在检测模式下, 若接近传感器100被触发的时间/次数(时间或次数)。
21、等于或大于临界时 间/次数(即检测计数值CNT的累计值超过或等于一临界计数值N), 则会进行感测状态的切 换然后回到待机模式。 0029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 该临界计数值N为次数, 且N为正整数。 也就是说, 若接近传 感器100由待机模式而被触发时, 处理电路107会将该检测计数值CNT累加1次, 并且进入检 测模式, 控制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05改利用该第二驱动电流I_2驱动发光元件101。 而在检测 模式中, 接近传感器100每次被触发, 处理电路107均会将该检测计数值CNT累加1次, 当该检 测计数值CNT达到临界计数值N次时, 接近传感器100会进行感测状态的切换, 并且将该检测。
22、 计数值CNT归零, 以回到待机模式中利用该第一驱动电流I_1驱动发光元件101; 反之, 若在 该检测计数值CNT达到临界计数值N次前, 接近传感器100已不再被触发, 则接近传感器100 不会进行感测状态的切换, 而处理电路107仍将该检测计数值CNT归零, 以回到待机模式中 利用该第一驱动电流I_1驱动发光元件101。 0030 图4绘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运作时的详细示意图。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 若 接近传感器100在待机模式且输出的感测状态ST为接近状态, 则当光学感测信号OS的值小 于一第一感测临界值THD_1时, 接近传感器100会被触发并进入前述的检测模式, 以准备切 换至。
23、远离状态。 相反的, 若接近传感器100在待机模式且输出远离状态, 则当光学感测信号 OS的值大于一第二感测临界值THD_2时, 接近传感器100会被触发并进入前述的检测模式, 以准备切换至接近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 该第一感测临界值THD_1小于等于该第二感测临界 值THD_2。 0031 更详言之, 请参阅图4, 若接近传感器100原本运作在一待机模式SM_1且输出状态 为远离状态, 这时因为没有物体靠近接近传感器100, 发光元件101发出的光L不容易被反 射, 故光学传感器103所接收到的光强度较低, 而会产生较小的光学感测信号OS。 当光学传 感器103所接收到的光强度改变, 使得光。
24、学感测信号OS大于第二临界值THD_2时, 接近传感 器100会被触发然后进入检测模式CM_1。 在检测模式CM_1下, 发光元件驱动电路105改利用 较大的第二驱动电流I_2驱动发光元件101, 因为光学感测信号OS持续大于第二临界值THD_ 2, 接近传感器100会不断的被触发, 检测计数值CNT也会不断的累加。 当接近传感器100被触 发的时间/次数等于或大于临界时间/次数(即检测计数值CNT的累计值已达到临界计数值 说明书 3/8 页 6 CN 111856476 A 6 N), 则接近传感器100会被切换成输出接近状态并切换成待机模式SM_2。 在待机模式SM_2 中, 发光元件10。
25、1仍被以较小的第一驱动电流I_1驱动。 0032 而在待机模式SM_2中输出状态为接近状态, 这时因为物体靠近接近传感器100, 发 光元件101发出的光L容易被反射, 故光学传感器103所接收到的光强度较高, 而会产生较大 的光学感测信号OS。 当光学传感器103所接收到的光强度改变, 使光学感测信号OS小于第一 临界值THD_1, 接近传感器100会被触发然后进入检测模式CM_2。 在检测模式CM_2下, 发光元 件驱动电路105也利用较大的第二驱动电流I_2驱动发光元件101, 然而因为在接近传感器 100被触发的时间/次数等于或大于临界时间/次数前(即检测计数值CNT的累计值未达到临 。
26、界计数值N前), 光学感测信号OS已改变为不再小于第一临界值THD_1, 即接近传感器100已 不再被触发。 在这情况下, 接近传感器100的输出维持在接近状态, 且将该检测计数值CNT归 零并回到待机模式SM_3, 使驱动电流为第一驱动电流I_1。 0033 在待机模式SM_3, 接近传感器100输出接近状态, 因此当光学感测信号OS再次小于 第一临界值THD_1, 接近传感器100会被触发然后进入检测模式CM_3。 在检测模式CM_3, 因为 光学感测信号OS持续小于第一临界值THD_1, 接近传感器100会不断的被触发, 检测计数值 CNT也会不断的累加。 在检测模式CM_3中, 接近传。
27、感器100被触发的时间/次数等于或大于临 界时间/次数(即检测计数值CNT的累计值已达到临界计数值N), 故接近传感器100会被切换 成输出远离状态并切换成待机模式SM_4。 在待机模式SM_4中, 发光元件101仍被以较小的第 一驱动电流I_1驱动。 0034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接近传感器100会使用不同增益值处理不同驱动电流下的 光学感测信号OS, 进而产生相同或相近感度(Proximity Sensitivity)的感测结果。 举例来 说, 当驱动电流为第一驱动电流I_1时, 接近传感器100使用第一增益值处理光学感测信号 OS, 当驱动电流为第二驱动电流I_2时, 接近传感器100。
28、使用第二增益值处理光学感测信号 OS, 且该第一增益值大于该第二增益值。 据此, 虽然该第二驱动电流I_2大于该第一驱动电 流I_1, 然而该第一增益值也大于该第二增益值, 故在不同驱动电流下的光学感测信号OS经 由不同增益值处理后, 仍可得到相同或相近感度的感测结果。 0035 详细言之, 在这类实施例中, 光学传感器103产生的光学感测信号OS会先经过增益 处理后再由图1中的处理电路107进行后续的判断。 因此, 对应不同驱动电流的光学感测信 号OS在经过增益处理后, 可让感度(即接近感测度)的落差应落在一预定区间内或感度相 同, 以避免影响到处理电路107的判断。 其中, 接近传感器10。
29、0可通过多种实施方式来以不同 增益值处理不同驱动电流下的光学感测信号OS, 例如可通过内建在光学传感器103或处理 电路107内的放大电路来设计光学感测信号OS的增益值; 可以额外设置感度等化电路来使 用不同增益值处理光学感测信号OS; 甚至可以配置数个规格不同的光学传感器103来在不 同驱动电流下运作, 进而直接产生具有不同增益的光学感测信号OS。 0036 如图5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 第二驱动电流I_2为第一驱动电流I_1的P倍, 第一增益 值为该第二增益值的Q倍, P、 Q均大于1。 通过选择适当的P和Q, 可让对应不同驱动电流的光 学感测信号OS在经过增益处理后, 其信号强度的落差落。
30、在一预定区间内。 举例而言, 倘若发 光元件101发出的光L强度与驱动电流成正比, 则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接近传感器100进行感 测时, 未经增益处理的光学感测信号OS的强度也会与驱动电流成正比, 故通过设计使上述P Q, 即可让接近传感器100在不同驱动电流下产生相同感度的感测结果。 本发明通过这样 说明书 4/8 页 7 CN 111856476 A 7 的做法, 接近传感器100在发光元件101的驱动电流不同的情况下, 仍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 感度。 0037 通过本发明前述一实施例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存在现有技术所无法达成的诸 多功效, 详如下述: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 是在待机模式时使用。
31、较小的第一驱动电流I_1来驱 动发光元件101, 在接近传感器100被触发进入检测模式时才改以较大的第二驱动电流I_2 来驱动发光元件101, 这样相较于现有技术是以固定的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元件而导致功耗 问题, 应用本发明前述实施例可产生良好的省电效果, 尤其当接近传感器100是设置在行动 电子装置等不易频繁变换感测状态的系统中时, 接近传感器100大部分时间将处于待机状 态, 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省电效果尤为显着。 再者, 虽然本发明使用了不同的驱动电流来驱 动发光元件101, 然而在感测模式中确认接近传感器100的感测状态是否需要切换时, 前述 的实施例可以使用较大的第二驱动电流I_2, 进。
32、而有效避免噪声影响接近传感器100的感测 结果。 此外, 本发明前述实施例不仅通过在感测模式中使用大的驱动电流来降低噪声影响, 而且是在检测计数值CNT达到临界计数值N时, 才会切换接近传感器100的感测状态, 这样更 可在光学感测信号OS异常波动时, 有效避免接近传感器100将物体的感测状态误判, 以进一 步提升接近传感器100的判断准确率。 0038 图6绘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其可对应图4所 示的实施例。 在图6的流程图中, 当第一感测状态为远离状态时, 第二感测状态为接近状态。 当第一感测状态为接近状态时, 第二感测状态为远离状态。 然请留意, 图6的流。
33、程图仅用以 举例, 其步骤、 次序均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9 图6所示的流程图包含以下步骤: 0040 步骤601 0041 接近传感器100运作在待机模式且输出第一感测状态, 例如运作在图4中的待机模 式SM_1、 SM_2、 SM_3。 0042 步骤603 0043 判断接近传感器100是否被触发。 若是则进入步骤605进入检测模式, 例如运作在 图4中的检测模式CM_1、 CM_2、 CM_3, 若否则回到步骤601, 以维持待机模式。 0044 步骤605 0045 进入检测模式。 0046 如前所述, 若接近传感器100输出接近状态, 当图4的光学感测信号OS的值小于第 。
34、一感测临界值THD_1时, 接近传感器100会被触发进入步骤605的检测模式。 相反的, 若接近 传感器100输出远离状态, 当光学感测信号OS的值大于第二感测临界值THD_2时, 接近传感 器100会被触发进入步骤605的检测模式。 0047 步骤607 0048 在检测模式中, 判断接近传感器100是否持续的被触发。 若是则进入步骤609, 若否 则回到步骤601, 将该检测计数值CNT归零以回到待机模式。 0049 步骤609 0050 累计检测持续被触发的时间或次数。 例如在图4的检测模式CM_1、 CM_3中, 接近传 感器100持续的被触发, 因此会持续的累计检测计数值CNT。 0。
35、051 步骤611 说明书 5/8 页 8 CN 111856476 A 8 0052 判断持续被触发的时间/次数是否等于或大于临界时间/次数(例如判断检测计数 值CNT的累计值是否已达到临界计数值N)。 若是则到步骤613, 若否则回到步骤607。 0053 步骤613 0054 将接近传感器100的输出切换为第二感测状态。 0055 例如在图4的检测模式CM_1中, 检测计数值CNT累计至检测临界值N, 因此会将接近 传感器的输出从第一感测状态(远离状态)切换为第二感测状态(接近状态)。 而在图4的检 测模式CM_2中, 由于在检测计数值CNT累计至检测临界值N前, 接近传感器便不再被触发。
36、, 因 此不切换感测状态而回到待机状态SM_3。 0056 请再参阅图4, 在图4的实施例中, 是以不同的第一感测临界值THD_1以及第二感测 临界值THD_2来作为接近传感器的触发判断基准。 然而, 在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以其他型式 的感测临界值来作为接近传感器的触发判断基准。 举例来说, 从远离状态切换为接近状态 以及从接近状态切换为远离状态可以使用相同的感测临界值来作为接近传感器的触发判 断基准。 以不同的第一感测临界值THD_1以及第二感测临界值THD_2来作为触发判断基准 时, 可以降低接近传感器被误触发的机率。 例如在连续几个判断周期中, 触发/未触发交替 发生的时候, 若触发判断。
37、基准不同可以降低接近传感器被误触发的机率。 而使用相同的感 测临界值时, 可以简化接近传感器的运算, 降低电路复杂度与并提升处理速度。 0057 此外, 在使用较小的第一驱动电流I_1驱动发光元件101和使用较大的第二驱动电 流驱动发光元件101时, 可分别使用不同的感测临界值。 举例来说, 当驱动电流为第一驱动 电流I_1时, 以一第一感测临界值作为使接近传感器从输出接近状态切换为输出远离状态 的触发基准, 而以一第二感测临界值作为使接近传感器从输出远离状态切换为输出接近状 态的触发基准。 当驱动电流为第二驱动电流I_2时, 以一第三感测临界值作为使接近传感器 从输出接近状态切换为输出远离状。
38、态的触发基准, 而以一第四感测临界值作为使接近传感 器从输出远离状态切换为输出接近状态的触发基准。 0058 在一实施例中, 第一感测临界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感测临界值, 且第三感测临界值 小于或等于第四感测临界值。 若第一感测临界值和第三感测临界值分别小于第二感测临界 值和第四感测临界值, 可以降低接近传感器被误触发的机率。 例如在连续几个判断周期中, 触发/未触发交替发生的时候, 若触发判断基准不同可以降低接近传感器被误触发的机率。 若第一感测临界值和第三感测临界值分别等于第二感测临界值和第四感测临界值, 可以简 化接近传感器的运算, 降低电路复杂度与并提升处理速度。 而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
39、 也可 设计使第一感测临界值等于第二感测临界值, 以在驱动电流为较小的第一驱动电流I_1时, 提升触发灵敏度; 并且让第三感测临界值小于第四感测临界值, 以在驱动电流为较大的第 二驱动电流I_2时, 降低接近传感器被误触发的机率。 0059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 第一感测临界值大于或等于第三感测临界值, 第二感测临界 值小于或等于第四感测临界值。 在驱动电流为较小的第一驱动电流I_1时, 因为可能会使用 较大的增益来处理光感测信号, 感测结果较容易受噪声的影响, 故可以设置较宽松的条件 来判断是否触发。 也就是说, 在驱动电流为较小的第一驱动电流I_1时, 使用较第三临界值 大的第一临界值作为使。
40、接近传感器从输出接近状态切换为输出远离状态的触发基准, 以及 使用较第四临界值小的第二临界值作为使接近传感器100从输出远离状态切换为输出接近 状态的触发基准, 可让接近传感器100较易被触发。 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 第一临界值、 第 说明书 6/8 页 9 CN 111856476 A 9 二临界值、 第三临界值以及第四临界值的关系为第三临界值第一临界值第二临界值第 四临界值, 且第一临界值、 第二临界值可以等于或接近第三临界值与第四临界值的平均值。 0060 前述的实施例中, 在待机模式时均是让驱动电流使用较小的第一驱动电流I_1, 而 检测模式时均是使用较大的第二驱动电流I_2。 然而。
41、, 本发明所公开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 并不限在这样的机制, 待机模式时和检测模式均可分别包含不同的驱动电流的组合。 在以 下描述中, 由于驱动电流为第一驱动电流I_1时, 具有功耗较低的特性, 因此为了描述的方 便称为低功耗模式。 而驱动电流为第二驱动电流I_2时, 具有高信号噪声比因此接近感测较 精准的特性, 因此为了描述的方便称为精准模式。 0061 图7和图8绘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接近传感器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在图7 的实施例中, 在待机模式下, 接近传感器100不限定运作在低功耗模式而可包含精准模式和 低功耗模式, 且驱动电流周期性的为精准模式。 举例来说, 在待机模式下, 可以。
42、让驱动电流 每0.05-5秒间有1次为第二驱动电流I_2(即精准模式); 譬如若每1秒为精准模式1次, 且接 近传感器100在待机模式下于1秒内进行了30次感测, 则可以让1次感测为精准模式, 其他29 次为低功耗模式。 如前所述, 低功耗模式时, 接近传感器功耗较低但可能较易受噪声干扰, 因此在待机模式下周期性的切换成较精准的精准模式来进行接近感测, 相较仅使用低功耗 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触发灵敏度。 而在图8中, 接近传感器100被触发而进入检测模式后, 可将 接近传感器100转变为运作在精准模式。 0062 还请留意, 在待机模式下, 接近传感器不限定周期性的为精准模式, 其可包含低功 耗模。
43、式和精准模式为其他的配置方式(非周期性的为精准模式), 例如插入精准模式的频率 可以随着待机模式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以进一步降低功耗。 而在一实施例中, 无论是低 功耗模式或是精准模式, 光感测信号OS均会作为切换感测状态的参考, 也就是接近传感器 100均可以被触发。 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 仅在精准模式时, 光感测信号OS才会作为切换感 测状态的参考。 也就是说, 在待机模式下, 在精准模式时接近传感器100才可以被触发, 而限 制在低功耗模式时接近传感器100不会被触发。 以前述1秒内执行1次精准模式及29次低功 耗模式感测为例, 在一实施例中, 30次所得到的光感测信号OS均会作为切。
44、换感测状态的参 考, 也就是接近传感器100均可以被触发。 但在另一实施例中, 仅有精准模式时所得到的光 感测信号OS会触发接近传感器100, 其他29次驱动电流为低功耗模式时所得到的光感测信 号OS则不会触发接近传感器100。 0063 仅使用在精准模式时所得到的光感测信号OS来触发接近传感器100的做法, 可提 高接近感测的精确度。 举例来说, 在远离状态下, 光学传感器103会接收到的噪声种类较多, 噪声量也可能较高, 所以在待机模式下, 可以只在精准模式时判断是否进入检测状态, 以进 一步降低功耗。 反之, 由于在接近状态下光学传感器103会接收到的噪声种类较少, 噪声量 也可能较小,。
45、 所以可以让精准模式和低功耗模式都用来判断判断是否进入检测状态。 0064 在前述实施例中, 接近传感器100在待机模式下可包含精准模式和低功耗模式而 不限制在低功耗模式。 同样的, 前述各实施例中, 接近传感器100在检测模式下也可包含精 准模式和低功耗模式而不限制在精准模式, 来进一步的降低功耗。 举例来说, 在图4的检测 模式CM_1中, 若检测计数值CNT的临界计数值N为7, 则除了第一次让检测计数值CNT为1的运 算, 检测模式还需要6次运算来判断是否要切换感测状态, 此时接近传感器100可交替的运 作在精准模式和低功耗模式。 说明书 7/8 页 10 CN 111856476 A 。
46、10 0065 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模式的组合来进行6次运算: 0066 精准模式、 低功耗模式、 精准模式、 低功耗模式、 精准模式、 低功耗模式。 0067 精准模式、 低功耗模式、 精准模式、 精准模式、 低功耗模式、 精准模式。 惟精准模式 和低功耗模式的交替安排方式仍有若干, 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68 通过上述本发明各实施例, 可能让接近传感器在切换输出的感测状态前进行精准 模式检测, 以降低因为干扰而误切换输出的感测状态的机率。 此外, 可让接近传感器在各种 模式下选择性的使用不同的驱动电流, 来降低接近传感器的功耗或使接近传感器的接近感 测较为精准。 且经由设定不同的触发判断基。
47、准, 可进一步的增加接近传感器的精准度。 006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8/8 页 11 CN 111856476 A 11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7 页 12 CN 111856476 A 12 图3 说明书附图 2/7 页 13 CN 111856476 A 13 图4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4 CN 111856476 A 14 图5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5 CN 111856476 A 15 图6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6 CN 111856476 A 16 图7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7 CN 111856476 A 17 图8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8 CN 111856476 A 18 。
- 内容关键字: 接近 传感器 操作方法 应用 方法
焙烧台车储罐定位装置.pdf
具有松紧器的裤子.pdf
风电叶片铣削设备.pdf
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节水降耗装置.pdf
物流运输用包装箱.pdf
化工安全管理用防爆检查装置.pdf
支架产品的高效焊接工装.pdf
超导磁体组装定位结构.pdf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的液体浓缩装置.pdf
中频加热炉自动化出料装置.pdf
异形件钻孔固定装置.pdf
用于金属丝管的加工工装.pdf
肉苁蓉播种匀种施肥一体机装置.pdf
伸缩隐形折叠晾晒架.pdf
岩土破碎采样装置.pdf
高效混凝土搅拌装置.pdf
电池箱体组合结构.pdf
水利工程用河水取样设备.pdf
防堵塞的煤矿瓦斯抽采用气水渣分离装置.pdf
移动式储能电源的可靠性诊断系统.pdf
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Web API推荐方法和系统.pdf
用于机械零部件生产的开孔装置.pdf
保温墙板多腔体模型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洗碗机水量检测方法、装置、洗碗机和存储介质.pdf
磷修饰氮化碳阻燃改性BOPET薄膜的制备方法.pdf
磁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pdf
具备预警保护功能的直线模组.pdf
面向遥感解译应用的训练推理一体机.pdf
促伤口愈合、减缓瘢痕形成的水凝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制备咪唑乙醇的方法.pdf
桥梁施工用桥墩围堰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警示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系统.pdf
衣服组合方法及衣服组合终端.pdf
日程提醒方法及装置.pdf
基于PERT的项目进度跟踪调整方法及系统.pdf
电力营销线上的无纸化业务办理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基于用户银行卡信息的快捷认证支付方法.pdf
一种防止重复支付的方法和装置.pdf
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基于信息的网络支付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行政审批系统.pdf
一种移动视频广告假量识别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会员制金融服务管理系统.pdf
广告发布系统及方法.pdf
面向网络平台的自动推广方法、系统和计算设备.pdf
实时抽奖活动的中奖概率动态配置及抽奖信息处理的装置.pdf
一种多功能会员卡的实现方法.pdf
一种广告投放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通过将用户标签化进行广告投放的方法和系统.pdf
一种移动应用广告投放的质量评分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