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pdf
《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17284.7 (22)申请日 2020.06.09 (71)申请人 上海山恒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781号 402室 (72)发明人 吴云赵金涛王哲兰燕月 桂明王立杰赵睿宇刘亚翔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得民颂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31379 代理人 傅云 (51)Int.Cl. C02F 3/32(2006.01) A01G 31/02(2006.01) A01G 9/02(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
2、能生态浮岛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岛 装置, 用于治理景观水体, 包括: 第一框架、 第二 框架、 网层、 多个第三框架和多个生态浮盘。 第一 框架和第二框架为同心圆且呈圆环形状, 四个第 三框架与第二框架组合成风车的形状。 在第一框 架、 第二框架和四个第三框架之间围成了一个相 对封闭的空间, 网层位于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内, 多个生态浮盘固定在呈风车状的第二框架和 四个第三框架内。 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和四个第 三框架均可直接拆卸下来更换新的, 方便了后期 的维修和保养。 生态浮盘用来放置挺水植物, 网 层也可用来放置其它观赏性植物, 达到了既能净 化水体的作。
3、用, 又可以增加河道或湖泊的美观。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1847647 A 2020.10.30 CN 111847647 A 1.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用于治理景观水体,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框架、 第二框 架、 网层、 多个第三框架和多个生态浮盘; 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呈环形设置, 所述第三框架呈扇形, 所述多个第三框架 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 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多个第三框架组合成风车 状; 所述多个第三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多个生态浮盘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内; 所述网层位于所述。
4、第一框架、 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多个组合填料; 所述多个组合填料分别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多 个第三框架的下方; 所述组合填料为生物碳纤维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填料包括: 悬挂条 和多个双圈塑料环; 所述悬挂条上套设有所述多个双圈塑料环, 所述双圈塑料环上固定连接有涤纶丝, 所 述涤纶丝呈雪花状; 所述悬挂条的直径为150mm, 长度为1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环形滑块; 所述第一。
5、框架内设有滑轨, 所述环形滑块位于所述滑轨内, 所述多个第三框架固定在 所述滑块上, 所述网层缠绕在所述滑块上; 所述环形滑块用于在在滑轨上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下方, 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框架和所 述多个第三框架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叶轮和 转动轴; 所述转动轴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内, 另一端插入进水下土壤中; 所述叶轮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 所述叶轮用于通过水的冲力带动所述第二框架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浮。
6、岛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多个开 口向上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三框架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 槽卡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层缠绕固定在所述第 一框架、 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的上, 所述网层为聚乙烯材质; 所述第一框架围成5m的圆, 所述第二框架围成1m的圆; 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为PE管材, 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二 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的PE管材总使用量为41.83m; 所述生态浮盘为聚苯乙烯泡沫材质; 所述生态浮盘规格为33cm, 7个所述生态浮盘圆形排列组合在所述第。
7、二框架内, 且7 个所述生态浮盘叠铺为三层;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847647 A 2 19个所述生态浮盘扇形排列组合在所述多个第三框架内, 且19个所述生态浮盘叠铺为 四层组成。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847647 A 3 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景观水体治理、 水体水质净化工程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多 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生物所需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 河湖、 海湾等 缓流水体,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水质恶化, 鱼类及其他 生物。
8、大量死亡的现象。 在自然条件下, 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 不过这种 自然过程非常缓慢。 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营养化则可以在 短时间内出现。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 浮游藻类大量繁殖, 形成水华。 0003 生态浮岛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 利用生态工学原理, 降解水中的COD、 氮和磷的含 量, 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 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 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 应用物 种间共生关系, 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 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用以 削弱水体中的污染负荷。 它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 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 污 染。
9、的水体如果不进行治理, 不仅会严重影响水生植物的发展, 还会因为藻类的大量繁殖引 起环境污染和整体美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用于治理景观水体, 生态浮岛 利用其水上栽培的水生植物吸收、 吸附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氮、 磷、 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 植 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了水体溶解氧浓度, 生态浮岛面积小, 可放置在河道排污口进行优先特 异处理, 在净化河道的同时还能增加环境的美观性。 00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用于治理景观水体, 包括: 第一框 架、 第二框架、 网层、 多个第三框架和多个生态浮盘; 0006 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
10、二框架呈环形设置, 所述第三框架呈扇形, 所述多个第三 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 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多个第三框架组合成风 车状; 0007 所述多个第三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可拆卸连接; 0008 所述多个生态浮盘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内; 0009 所述网层位于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之间。 0010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 该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还包括: 多个组合填料; 0011 所述多个组合填料分别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二框架和所 述多个第三框架的下方; 0012 所述组合填料为生物碳纤维材质。 00。
11、13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 该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的所述组合填料包括: 悬挂条和多 个双圈塑料环;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1847647 A 4 0014 所述悬挂条上套设有所述多个双圈塑料环, 所述双圈塑料环上固定连接有涤纶 丝, 所述涤纶丝呈雪花状; 0015 所述悬挂条的直径为150mm, 长度为1米。 。 0016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 该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还包括环形滑块; 0017 所述第一框架内设有滑轨, 所述环形滑块位于所述滑轨内, 所述多个第三框架固 定在所述滑块上, 所述网层缠绕在所述滑块上; 0018 所述环形滑块用于在在滑轨上滑动。 0019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
12、, 该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还包括: 旋转机构; 0020 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下方, 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框架 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转动。 0021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 该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叶轮和转动 轴; 0022 所述转动轴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内, 另一端插入进水下土壤中; 0023 所述叶轮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 所述叶轮用于通过水的冲力带动所述第二框架转 动。 0024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 该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的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多个开口向 上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三框架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卡 接。 0025 在一。
13、种可行的方案中, 该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的所述网层缠绕固定在所述第一框 架、 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的上, 所述网层为聚乙烯材质; 0026 所述第一框架围成5m的圆, 所述第二框架围成1m的圆; 0027 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为PE管材, 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 第二框架和所述多个第三框架的PE管材总使用量为41.83m; 0028 所述生态浮盘为聚苯乙烯泡沫材质; 0029 所述生态浮盘规格为33cm, 7个所述生态浮盘圆形排列组合在所述第二框架内, 且7个所述生态浮盘叠铺为三层; 0030 19个所述生态浮盘扇形排列组合在所述多个第三框架内, 且19个所述生。
14、态浮盘叠 铺为四层组成。 0031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 本发明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用于治理景观水体, 包括: 第 一框架、 第二框架、 网层、 多个第三框架和多个生态浮盘。 第二框架位于第一框架内, 第一框 架和第二框架为同心圆且呈圆环形状, 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内设有四个第三框架且每个第 三框架呈扇形, 四个第三框架位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 第三框架的一端与第一框架 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框架连接, 四个第三框架围绕第二框架, 且圆周均匀分布在第二框架的 四周, 四个第三框架与第二框架组合成风车的形状。 在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和四个第三框架 之间围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网层位于这个相。
15、对封闭的空间内, 且以缠绕的方式固定 在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和四个第三框架上, 多个生态浮盘固定在呈风车状的第二框架和四 个第三框架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四个第三框架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 二框架之间, 四个第三框架与第二框架组成风车状, 形状美观。 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和四个 第三框架分别是独立的单元体, 可拆卸, 所以当任意一个单元框架需要维修时, 均可直接拆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1847647 A 5 卸下来更换新的, 方便了后期的维修和保养。 生态浮盘固定在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内, 防止 生态浮盘由于自身的重力沉入水中, 且可以保持生态浮盘在第二框架和第三框。
16、架内的组成 形状不会因为水流或风的冲击而发生变化, 生态浮盘用来放置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的根部 在水里, 叶子露出在水面, 网层也可用来放置其它观赏性植物, 达到了既能净化水体的作 用, 又可以增加河道或湖泊的美观。 附图说明 003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的俯视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实。
17、施例中的组合填料状态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组合填料局部放大图; 0036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环形滑块和第一框架配合图; 0037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构与第二框架配合图; 0038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框架与第一框架的组装图。 0039 图中标号: 0040 1、 第一框架; 11、 滑轨; 2、 第二框架; 21、 第一凹槽; 3、 第三框架; 31、 第二凹槽; 4、 网 层; 5、 生态浮盘; 6、 组合填料; 61、 悬挂条; 62、 双圈塑料环; 7、 环形滑块; 8、 旋转机构; 81、 叶 轮; 82、 转动轴、 821、 枝干; 822、 主干。
18、。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上” 、“下” 、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轴向” 、“径向” 、“。
19、周向” 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 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3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定” 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也可以是成一体; 可以是 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也可以是通讯连接; 可以是直接连接,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 间接连接,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
20、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 义。 0044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 说明书 3/6 页 6 CN 111847647 A 6 例可以相互结合, 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004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组合填料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组合填料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环形滑块和第一框架配合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构与第二框架配合图; 图6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框架与第一框架的组装图。 。
21、0046 本发明中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用来治理景观水体。 如图1所示多功能生态浮岛 装置包括: 第一框架1、 第二框架2、 网层4、 多个第三框架3和多个生态浮盘5。 第二框架2位于 第一框架1内, 且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为同心圆, 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内设有四个第三框 架3且每个第三框架3呈扇形, 四个第三框架3位于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之间。 第三框架3 的一端与第一框架1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框架2连接。 四个第三框架3围绕第二框架2, 且圆周 均匀分布在第二框架2的四周。 第三框架3位于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之间, 其中第二框架2 和四个第三框架3组合成风车状。 第一框架1、 第二框。
22、架2和第三框架3均为独立的单元体, 它 们之间是可拆卸连接。 第三框架3的两端分别是活动固定在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上, 当其 中任意一个框架损坏, 均可以拆卸下来更换新的框架。 0047 在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内固定了多个生态浮盘5, 生态浮盘5用来种植挺水植 物, 生态浮盘5会因为自身的重力下沉, 所以通过将生态浮盘5固定在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 3内并且将生态浮盘5各自之间相互固定, 防止了生态浮盘5下沉。 在第一框架1、 第二框架2 和第三框架3之间的间隙里设置有网层4, 网层4均以缠绕的方式固定在其上。 在生态浮盘5 和网层4上可以放置不同的植物, 可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例。
23、如生态浮盘5上可以 种植当地适合开花的挺水植物, 广泛适用于南北方种植的挺水植物有水生美人蕉、 黄菖蒲、 鸢尾、 慈姑、 千屈菜等, 其中耐污能力强、 净化效率高的植物主要为水生美人蕉、 千屈菜等, 在网层4上可以种植应用广泛的植物, 例如: 香菇草、 狐尾藻、 空心菜等, 根据植物的花色、 花 期、 株高搭配更具有美感。 0048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 本发明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用于治理景观水体, 包 括: 第一框架1、 第二框架2、 网层4、 多个第三框架3和多个生态浮盘5。 第二框架2位于第一框 架1内, 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为同心圆且呈圆环状, 第三框架3的数量为四个, 第三框。
24、架3 的形状为半圆呈扇形, 且第三框架3均匀分布在第二框架2的四周, 呈圆周阵列分布。 四个第 三框架3与第二框架2组合成风车的形状。 在第一框架1、 第二框架2和四个第三框架3之间围 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网层4位于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 且以缠绕的方式固定在第一 框架1、 第二框架2和四个第三框架3上, 多个生态浮盘5固定在呈风车状的第二框架2和四个 第三框架3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四个第三框架3设置在第一框架1和第 二框架2之间, 四个第三框架3与第二框架2组成风车状, 形状美观, 第一框架1、 第二框架2和 四个第三框架3分别是独立的单元体, 可拆卸, 所以当任。
25、意一个单元框架需要维修时, 均可 直接拆卸下来更换新的, 方便了后期的维修和保养。 生态浮盘5固定在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 架3内, 可以防止生态浮盘5由于自身的重力沉入水中, 且可以保持生态浮盘5在第二框架2 和第三框架3内的组成形状不会因为水流或风的冲击而发生变化, 生态浮盘5用来放置挺水 植物, 挺水植物的根部在水里, 叶子露出在水面, 网层4也可用来放置其它观赏性植物, 达到 了既能净化水体的作用, 又可以增加河道或湖泊的美观。 0049 可选地, 本实施例中, 如图2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还包括: 多个组合填料6。 多个组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1847647 A 7 合填料6沿。
26、竖直方向均匀地挂在第一框架1、 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3的下方, 且相互之间均 匀分布。 组合填料6是在软性填料和半软性填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兼有两者的优点, 用于污水和废水的处理工程, 是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和厌氧发酵法处理废水的生物载体。 它具有散热性能高, 阻力小, 布水、 布气性能好, 易长膜, 又有切割气泡的作用。 此组合填料6 的材质为生物碳纤维材质, 生物碳纤维具有轴向强度和模量高, 密度低, 比性能高, 无非氧 化环境下耐超高温, 耐疲劳性好, 耐腐蚀性好, 在有机溶剂、 酸和碱中不溶不胀, 耐腐蚀性突 出。 0050 可选地, 本实施例中, 如图3组合填料6包括: 悬挂条6。
27、1和双圈塑料环62。 悬挂条61 的直径为150mm, 长度为1米, 将塑料圆片压成双圈大塑料环, 将双圈大塑料环穿过悬挂条 61然后固定在悬挂条61上。 将涤纶丝压在环的环圈上, 使纤维束均匀分布, 内圈是雪花状塑 料枝条, 既能挂膜还能有效的切割气泡, 提高了氧的转移速率和利用率, 使水气生物膜得到 充分交换, 提高了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效率。 0051 可选地, 本实施例中, 如图4在第一框架1内设有凹槽, 在凹槽里设置滑轨11, 滑轨 11的开口处正对第一框架1的中心。 滑轨11在第一框架1内部, 呈环形。 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 还包括: 环形滑块7。 环形滑块7设置在第三框架3的外圈, 围。
28、绕着第三框架3和第二框架2形 成一个环形, 网层4的外圈缠绕在环形滑块7上, 通过网层4将环形滑块7和四个第三框架3还 有第二框架2固定起来, 环形滑块7可带动第二框架2和四个第三框架3转动。 由于环形滑块7 设置在滑轨11内, 所以环形滑块7可以在滑轨11内一直进行圆周转动, 形成风车旋转, 增加 了其美观效果。 0052 可选地, 本实施例中, 如图5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还包括: 旋转机构8。 旋转机构8位 于第二框架2的下方, 旋转机构8与第二框架2固定, 从而可以带动第二框架2旋转。 0053 可选地, 本实施例中, 旋转机构8包括: 叶轮81和转动轴82。 转动轴82分为主干822 和。
29、四个枝干821, 叶轮81固定在主干822上, 枝干821与主干822为焊接, 四个枝干821呈放射 状分开, 且枝干821的一端与主干822固定, 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框架2上, 且等距分布, 由于等 距分布, 所以旋转机构8转动时施加给第二框架2的力时均匀的, 不会因为力的不均而导致 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倾斜。 此多功能生态浮岛装置设置在污水排污口处, 排污口处的污水 具有一定的冲击力, 叶轮81在水冲力的影响下旋转, 从而带动转动轴82转动, 转动轴82带动 第二框架2转动, 且第三框架3与环形滑块7固定, 从而实现了第二框架2、 第三框架3和环形 滑块7在不偏移的情况下整体的转动。 0054。
30、 可选地, 本实施例中, 如图6每个第三框架3均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31, 相应的 在第二框架2上设有四个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21, 第三框架3上的第二凹槽31直接卡接在第 二框架2的第一凹槽21内, 使得第二框架2和第三框架3之间只能上下移动才能脱离, 且固定 了相互之间左右移动的位置, 防止第三框架3和第二框架2之间分离。 由于第二框架2和第三 框架3之间属于卡接, 所以当任意一个框架损坏后, 可以直接拆卸下来, 换一个新的框架, 方 便了后期维修和保养。 0055 可选地, 本实施例中, 网层4以缠绕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框架1、 第二框架2和四个第 三框架3上。 网层4的材料为聚乙烯材质, 。
31、聚乙烯的化学稳定性好, 耐酸和盐的腐蚀, 耐冲击 性和耐低温性能好。 第一框架1围成5m的圆, 第二框架2围成1m的圆, 第一框架1、 第二框 架2和多个第三框架3为PE管材(聚乙烯管), PE管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 耐腐蚀性, 且使用寿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1847647 A 8 命强, 具有耐冲击性和良好的施工性能。 第一框架1、 第二框架2和多个第三框架3的PE管材 总使用量为41.83m; 0056 所述生态浮盘5为聚苯乙烯泡沫材质, 聚苯乙烯泡沫具有闭孔结构, 吸水性小, 有 优良的抗水性, 密度小, 缓冲性能优异, 温度适应强。 生态浮盘5规格为33cm, 7个所述生。
32、态 浮盘5圆形排列组合在所述第二框架2内, 且7个所述生态浮盘5叠铺为三层, 19个所述生态 浮盘5扇形排列组合在所述多个第三框架3内, 且19个所述生态浮盘5叠铺为四层组成。 0057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 或 “下” 可以 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0058 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正上方或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 下” 、“下方” 和 “下面” 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
33、或斜下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 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005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 例” 或 “一些示例” 等的描述, 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 行结合和。
34、组合。 0060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1847647 A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0 CN 111847647 A 10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1 CN 111847647 A 11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2 CN 111847647 A 12 。
- 内容关键字: 多功能 生态 装置
阻燃B1级高耐热节能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pdf
电池加解锁RGV.pdf
可自动调节加工设备位置的制袋机.pdf
高压变压器、高压发生器和医学影像设备.pdf
铝管密封接头一体成型装置.pdf
汽车分动器控制电路.pdf
护理垫包装生产线的推料装置.pdf
桥梁建设用预制混凝土运输装置.pdf
水泵电机零件试压装置.pdf
折叠式便携首饰盒.pdf
河道防汛水位预警装置.pdf
高压、大流量先导式电磁阀防冲开结构.pdf
半圆形光纤传感器.pdf
环氧树脂分离提纯装置.pdf
计时器.pdf
钢制骨架剪切机.pdf
基于斜滑块的转盘式封口机真空室升降定位高度调节机构.pdf
电加热系统用加热器结构.pdf
拼接式石墨型模具.pdf
波码通信井下智能配水器.pdf
钢波纹管涵内临时支撑装置.pdf
传动式钢材加工成型机.pdf
微纳米复合高稳定性超双疏金属防腐缓蚀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pdf
基于语义元数据的二次模糊搜索方法.pdf
基于污泥焚烧灰渣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矿浆品位仪的压榨装置及滤饼压榨方法.pdf
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pdf
云计算虚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双目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新型船用金属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制备方法.pdf
脱硫废液蒸发系统以及方法.pdf
一种红外感应电视.pdf
一种含钾二氧化锰有色玻璃的颜色调节方法.pdf
一种枯草菌素抗菌肽分离纯化方法.pdf
一种手性双螺旋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对人类白血球抗原基因位点进行以测序为基础的分型系统及方法.pdf
精密数控双向液压机用粉末抚平装置.pdf
用于合成醋酸格拉替雷的质谱内标的多肽.pdf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pdf
导航系统以及在导航系统上显示地图的方法.pdf
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平坦化层.pdf
一种海绵沙发结构.pdf
光学玻璃、预成型材料及光学元件.pdf
核反应堆及相关方法和装置.pdf
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商用车贯通桥输出端轴承.pdf
一株可裂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噬菌体及其治疗感染的应用.pdf
电子地图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以及导航终端.pdf
一种由非环状烯烃制备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方法.pdf
沉积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