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689015.9 (22)申请日 2020.07.15 (71)申请人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6103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东方路268号 (72)发明人 翟成祥 (51)Int.Cl. H04R 1/20(2006.01) H04R 9/02(2006.01) H04R 9/06(2006.01) H04M 1/03(2006.01) (54)发明名称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外壳、 振动 系统以及前盖。 其中。
2、, 外壳具有一敞口, 振动系统 设置于外壳内, 前盖盖设在外壳的敞口且前盖上 设有出声口。 前盖设置为本体部和盖片两部分, 出声口开设在盖片上; 其中, 本体部为金属材料 制成; 盖片为塑料材料制成, 塑料材料的杨氏模 量大于等于2000MPa。 通过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 结合制成的前盖, 既利用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导热 性能保证了前盖的必要强度和散热效果, 又利用 所选塑料材质良好的回弹性解决了筋位结构容 易变形的问题, 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另一方面, 鉴 于本体部和盖片分开制作, 对金属材质强度要求 低, 可以选用铜材质, 降低加工难度, 且简化了部 件的生产工艺, 降低了总体成本。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1866659 A 2020.10.30 CN 111866659 A 1.一种发声装置, 包括: 外壳, 具有一敞口; 振动系统, 设于所述外壳内; 前盖, 盖设在所述外壳的敞口, 所述前盖上设有出声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盖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端面上的环形的本体部以及固定在所述本体部上方的 盖片, 所述出声口开设在所述盖片上; 其中, 所述本体部为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盖片为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塑料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2000MPa, 所述盖片上一 体成型有分割所述出声口的筋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部为铜或不。
4、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片的材质可以为PET、 PEN、 Mylar或P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片的厚度为0.05-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部包括外环部和内环部, 所 述外环部固定在所述外壳端面上, 所述盖片固定在所述内环部上, 所述内环部与所述盖片 固定的部分的厚度为0.1-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环部朝远离所述振动系统的方 向凸设于所述外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片与所述内环部。
5、通过UV胶粘 接, 所述UV胶厚度为0.01-0.0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片上设有覆盖所述出声口的防 尘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网粘接于所述盖片的面向所 述振动系统的表面, 所述防尘网的边缘位于所述本体部的内边缘的内侧, 所述防尘网厚度 小于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筋位结构为长条型结构或者十 字型结构。 11.一种电子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发 声装置, 所述壳体具有一收容腔以及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出音通道, 所述发声装置。
6、设于所 述收容腔内, 且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系统朝向所述出音通道设置; 所述发声装置前盖的本体部包括外环部和内环部, 所述外环部固定在所述外壳端面 上, 所述盖片固定在所述内环部上, 所述内环部朝远离所述振动系统的方向凸设于所述外 环部; 所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环绕所述出音通道的固定台阶, 所述外环部抵接在所述固 定台阶上, 所述内环部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出音通道中。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866659 A 2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手机立体声需求的兴起, 双扬声器设计越来越。
7、广泛, 但手机厚度方向也就是 发声装置高度方向的空间非常紧张。 为节省高度方向空间, 传统前盖4都设计成如图1和图2 所示的形状: 周边矮, 中心区域凸起, 凸起部位设有防尘网33。 手机装配时, 周边低矮部分与 手机中框密封, 中心区域凸起部分装入手机前腔。 这种设计的前盖存在如下问题: 0003 1.若前盖选用不锈钢材质, 则在跌落过程中, 容易生成铁屑; 若采用铜材质, 中间 十字筋部41强度弱, 跌落过程中, 十字筋部41容易出现变形。 另外, 生产过程中, 金属十字筋 部41也容易发生变形, 造成杂音。 0004 2.金属十字筋部41贴合防尘网33的结构, 整体厚度大, 占用空间较多。
8、, 空间利用不 够合理。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发声装置。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发声装置, 包括: 0007 外壳, 具有一敞口; 0008 振动系统, 设于所述外壳内; 0009 前盖, 盖设在所述外壳的敞口, 所述前盖上设有出声口; 0010 所述前盖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端面上的环形的本体部以及固定在所述本体部上 方的盖片, 所述出声口开设在所述盖片上; 其中, 0011 所述本体部为金属材料制成; 0012 所述盖片为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塑料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2000MPa, 所述盖片 上一体成型有分割所述出声口的筋位。
9、结构。 0013 可选地, 所述本体部为铜或不锈钢制成。 0014 可选地, 所述盖片的材质可以为PET、 PEN、 Mylar或PI。 0015 可选地, 所述盖片的厚度为0.05-0.1mm。 0016 可选地, 所述本体部包括外环部和内环部, 所述外环部固定在所述外壳端面上, 所 述盖片固定在所述内环部上, 所述内环部与所述盖片固定的部分的厚度为0.1-0.15mm。 0017 可选地, 所述内环部朝远离所述振动系统的方向凸设于所述外环部。 0018 可选地, 所述盖片与所述内环部通过UV胶粘接, 所述UV胶厚度为0.01-0.02mm。 0019 可选地, 所述盖片上设有覆盖所述出声口。
10、的防尘网。 0020 可选地, 所述防尘网粘接于所述盖片的面向所述振动系统的表面, 所述防尘网的 边缘位于本体部的内边缘的内侧, 所述防尘网厚度小于0.1mm。 0021 可选地, 所述筋位结构为长条型结构或者十字型结构。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866659 A 3 0022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发声装置, 所述设备 壳体具有一收容腔以及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出音通道, 所述发声装置设于所述收容腔内, 且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系统朝向所述出音通道设置; 0023 所述发声装置的本体部包括外环部和内环部, 所述外环部固定在所述外壳端面 上, 所述盖片固定在。
11、所述内环部上, 所述内环部朝远离所述振动系统的方向凸设于所述外 环部; 0024 所述设备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环绕所述出音通道的固定台阶, 所述外环部抵接在所 述固定台阶上, 所述内环部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出音通道中。 0025 本发明中, 将发声装置的前盖设置为本体部和盖片两部分, 其中本体部为金属材 料制成, 盖片为塑料材料制成, 通过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的结合, 既利用金属材料的硬度和 导热性能保证了前盖的必要强度和散热效果, 又利用所选塑料材质良好的回弹性解决了筋 位结构容易变形的问题, 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另一方面, 鉴于本体部和盖片分开制作, 对金 属材质强度要求低, 可以选用铜材质, 降低。
12、加工难度, 且简化了部件的生产工艺, 降低了总 体成本。 同时, 通过塑料材料与UV胶的应用, 减少了中心区域的总体厚度, 空间利用更加合 理, 可以用于加高中心磁路, 提升声学性能。 另外, 由于前盖内环部凸设于外环部, 外环部高 度低于内环部, 在与电子设备配合时, 外环部抵接在设备壳体的固定台阶上, 内环部的正投 影位于出音通道中, 高度方向占用的空间可按外环部对应部分的厚度计算,从而降低发声 装置的高度方向空间需求。 附图说明 0026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且连 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0027 图1是现有技术设置传统前盖的发。
13、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现有技术设置传统前盖的发声装置的剖面视图。 0029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剖面视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 外壳; 2: 振动系统; 3: 前盖; 31:本体部; 311: 内环部; 312: 外环部; 32: 盖片; 321: 出声口; 322: 筋位结构; 33: 防尘网; 34: UV胶; 35: 双面胶; 4: 传统前盖; 41: 十字筋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应注意到: 除非另外具 体说明, 否则在这些。
14、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 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 0034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 决不作为对本发明 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35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 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 但在适 当情况下, 所述技术、 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6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 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 而不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866659 A 4 是作为限制。 因此, 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7 应注意到: 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
15、示类似项, 因此, 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 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请结合参考图3至图4, 该发声装置包括外壳1、 振动系统2、 磁 路系统以及前盖3。 其中, 外壳1具有一敞口, 振动系统2设置于外壳1内, 前盖3盖设在外壳1 的敞口且前盖3上设有出声口321。 振动系统2包括振膜以及固定于振膜一侧的音圈, 振膜包 括中心部、 围绕中心部设置的折环部以及围绕折环部设置的固定部, 振膜还可以包括结合 于中心部的复合层; 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 导磁轭上设有内磁路部分和外磁路部分, 两者之 间形成容纳音圈的磁间隙。 其中, 一种情况下, 。
16、内磁路部分包括设于导磁轭的中央位置的中 心磁铁和设于中心磁铁上的中心导磁板, 外磁路部分包括设于导磁轭的边缘位置的边磁铁 和设于边磁铁上的边导磁板。 0039 进一步地, 前盖3包括环形的本体部31以及开设出声口321的盖片32。 本体部31固 定在外壳1端面上, 盖片32固定在本体部31上方, 用于分割出声口321的筋位结构322与盖片 32一体成型。 其中, 本体部31为金属材料制成; 盖片32为塑料材料制成, 上述塑料材料选择 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材料, 既能够形成稳定的支撑部件又在发生轻微形变时具有回弹效 果, 塑料材料的杨氏模量大于等于2000MPa, 并且杨氏模量不大于8000MP。
17、a。 通过金属材料与 塑料材料结合制成的前盖3, 既利用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导热性能保证了其必要强度和散热 效果, 又利用所选塑料材质良好的回弹性解决了筋位结构322容易变形的问题, 整体结构更 加稳定; 另一方面, 鉴于本体部31和盖片32分开制作, 简化了部件的生产工艺, 降低了总体 成本。 0040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 由于前盖3的本体部31取消了十字筋结构, 制程工艺简单, 且 对材质强度要求低, 因此本体部31可以为铜制成, 铜具有较好可加工性, 当前盖3为铜制件 时, 使得加工前盖3比较容易, 此外, 铜还可以多次回收利用而不会影响其机械性能, 可以大 大节约资源。 在一些使用场合, 。
18、本体部31也可以为不锈钢制成, 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 好耐腐蚀性能, 当前盖3为不锈钢制件时, 材料成本也相对较低。 当然, 在其它实施例中, 除 上述材料外, 本体部31也可以选择其他材料。 0041 盖片32的材质可以为PET、 PEN、 Mylar或PI中的一种,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盖片32的 材质为PET, 虽然这类材料的强度不如常规材料, 按压时会发生变形, 但是这类材料具有良 好的回弹性, 应力撤除后盖片32部分可以恢复原状, 一方面防止了生产装配时被产线设备 碰伤变形, 另一方面避免了不锈钢材质前盖跌落时产生掉屑的风险以及铜材质前盖跌落时 发生筋位结构322变形的风险。 当然,。
19、 在其它实施例中, 除上述材料外, 盖片32也可以选择其 他材料。 0042 盖片32上设有与之一体成型、 分割出声口321的筋位结构322,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 筋位结构322为十字型结构, 在尽可能不影响出声效果的情况下, 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在其 他使用场景, 筋位结构322也可以为长条型结构。 0043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 本体部31包括外环部312和内环部311, 外环部312固定在外壳 1端面上, 盖片32固定在内环部311上, 内环部311朝远离振动系统2的方向凸设于外环部 312, 即相当于内环部311形成凹陷的结构, 相当于增大了前盖3与振动系统2之间的距离, 使 得振动系统。
20、2振动的空间变大, 如此能够避免振动系统2与前盖3接触而阻碍振动系统2的振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866659 A 5 动, 保证了振动系统2的振动自由性, 提高了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 同时, 由于是通过在本体 部31设置凹槽的形式来增大振动系统2的空间, 其外环部312是平坦结构, 这样发声装置的 中心部分高度较高, 外环部312高度低于内环部311, 在与电子设备配合时, 高度方向占用的 空间可按外环部312对应部分的厚度计算,从而降低发声装置的高度方向空间需求。 0044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 盖片32上设有覆盖出声口321的防尘网33, 防尘网33粘接于盖 片32的面向所述。
21、振动系统2的表面, 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灰尘经出声口321进入发声装置主 体内, 起到了防尘效果, 避免外界灰尘对发声装置内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0045 进一步地, 所述防尘网的边缘位于本体部的内边缘的内侧, 相比较传统前盖4, 由 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结合制成的前盖3在中心区域的厚度可以做到更薄。 0046 具体地, 盖片32的厚度为0.05-0.1mm, 内环部311与盖片32固定的部分的厚度为 0.1-0.15mm, 盖片32与内环部311通过UV胶34粘接, 由于UV胶34固化前粘稠度小、 固化后牢 固性好稳定性高, 可以使用比双面胶更薄的厚度, 达到0.01-0.02mm, 另外防尘网。
22、33的厚度 小于0.1mm。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 如图4所示, 盖片32选用PET材料, 其厚度可以做到0.05mm, 内环部311与盖片32固定的部分的厚度为0.1mm, UV胶34厚度可以为0.01mm, 防尘网33厚度 为0.05mm, 用于粘接防尘网33于盖片32的双面胶35厚度为0.05mm。 0047 由于防尘网33的边缘位于本体部31的内边缘的内侧, 且防尘网33与双面胶35的总 厚度不大于内环部311与盖片32固定的部分加UV胶34的总厚度, 因此不难理解本发明技术 方案中前盖3中心区域的总厚度为盖片厚度、 内环部厚度和UV胶厚度之和0.16mm。 而传统前 盖4, 如图2所示。
23、, 相应的十字筋部41与防尘布通过双面胶35贴合, 其中, 十字筋部41为保证 其十字筋的强度, 通常将其厚度设置为0.15mm, 防尘网33厚度为0.05mm, 双面胶35厚度为 0.05mm。 因此传统前盖4中心区域的总厚度为0.25mm, 这样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发声装置在厚 度方向可以节省0.09mm的空间, 可以用于加高中心磁路, 提升声学性能, 这在手机等电子设 备更倾向于轻薄设计的趋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0048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包括设备壳体以及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 案的发声装置, 其中设备壳体具有一收容腔以及与收容腔连通的出音通道, 发声装置设于 收容腔内, 且发。
24、声装置的振动系统2朝向出音通道设置; 发声装置的本体部31包括外环部 312和内环部311, 外环部312固定在外壳1端面上, 盖片32固定在内环部311上, 内环部311朝 远离振动系统2的方向凸设于外环部312; 设备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环绕出音通道的固定台 阶, 外环部312抵接在固定台阶上, 内环部311的正投影位于出音通道中。 这样发声装置与电 子设备配合时, 高度方向占用的空间可按外环部312对应部分的厚度计算,从而降低发声装 置的高度方向空间需求。 0049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应该理解, 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 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应该理解, 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 本发 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866659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111866659 A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111866659 A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111866659 A 9 。
- 内容关键字: 发声 装置 电子设备
土地规划收放线装置.pdf
拆装方便的靠墙折叠梯.pdf
夹爪及吊装夹具.pdf
脑血管介入术后加压固定装置.pdf
卫浴水路调节阀.pdf
冲压模具的快拆机构.pdf
中药材磨碎机.pdf
睡眠感知音乐声场系统.pdf
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pdf
可顶升的飞机机翼维修平台.pdf
化工原料上料装置.pdf
纺织布料毛絮清理装置.pdf
信息采集设备.pdf
用于区域水环境污染物回收搅碎机.pdf
锂电池电极浆料快速调浆装置.pdf
高精度可调节电磁铁.pdf
市政给水检修工具.pdf
拼装式水下分层取样装置.pdf
分散加料的地膜原料混合机.pdf
防渗漏复合承压管道.pdf
加气混凝土板切割装置.pdf
杂粮加工输料装置.pdf
工业机器人用搬运夹具.pdf
分体式发光灯板安装结构及淋浴龙头.pdf
覆膜砂用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pdf
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便于排水的土工格栅.pdf
提升人机对话交互体验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用户兴趣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串果采摘特征因素分析方法及设备.pdf
合金钢法兰锻件的锻造方法.pdf
公交车立体车库的车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内容推荐的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立体置乱模型和混沌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pdf
可滑移大行程矿用窥视仪防污帽及其使用方法.pdf
单点针阀的冷流道注塑系统.pdf
含磷六元醇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pdf
FePS.pdf
自动化电气柜.pdf
铁路车辆制动故障预测方法及健康管理系统.pdf
微生物污水净化处理剂的制备方法.pdf
新能源汽车阻燃线束护套.pdf
基于OpenMP线程优化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全分发方法.pdf
(E)-4-(吡啶甲酰基亚肼基)-N-苯基苯甲酰胺类抗肿瘤化合物.pdf
脱腥脱苦的牡蛎全营养粉制备方法.pdf
基于自动化图像识别的动物错步行为分析方法.pdf
高寒地区地下空间热风幕智能控制系统.pdf
面粉加工工艺.pdf
金线莲多糖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pdf
抑菌性纳米离子水性涂液、水性涂液的制备方法及利用该水性涂液的抑菌材料.pdf
超高浓度氮化硼纳米膏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