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奶盖 文档编号:10351192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档描述:

《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pdf(1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10161.5 (22)申请日 2020.07.22 (71)申请人 烟台方程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蓝海路1 号4号楼 (72)发明人 李宝清刘文广雷雯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7225 代理人 申国栋 (51)Int.Cl. A01G 5/00(2006.01) B65B 2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 。

2、方法。 生产线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安装有运输带; 所述运输带上沿运送方向设有若干隔断, 隔断之 间构成用于放置花束的空槽; 所述机架上还包括 沿运输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平移定位装置、 切割装置、 梳理装置和自动捆扎机; 所述平移定 位装置用于对齐鲜花的顶部; 切割装置用于切割 鲜花的根部; 梳理装置用于通过抽打的方式去除 鲜花上多余的枝叶和针刺; 在所述切割装置和梳 理装置的旁侧, 还设有位于运输带上方的压紧装 置。 本发明实现了花束生产的自动化, 可以自动 完成根部切除、 多余枝叶及针刺去除以及捆扎等 操作, 并且还能保证花束长短的可调性和长度的 一致性。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

3、8页 CN 111837690 A 2020.10.30 CN 111837690 A 1.一种花束处理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 (1) , 所述机架 (1) 安装有运输带 (2) ; 所 述运输带 (2) 上沿运送方向设有若干隔断 (3) , 隔断 (3) 之间构成用于放置花束的空槽; 所述机架 (1) 上还包括沿运输带 (2) 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平移定位装置 (4) 、 切割装 置 (5) 、 梳理装置 (7) 和自动捆扎机; 所述平移定位装置 (4) 用于对齐鲜花的顶部; 切割装置 (5) 用于切割鲜花的根部; 梳理 装置 (7) 用于通过抽打的方式去除鲜花上多余的枝叶和针刺;。

4、 在所述切割装置 (5) 和梳理装置 (7) 的旁侧, 还设有位于运输带 (2) 上方的压紧装置 (8)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束处理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移定位装置 (4) 包括两组 转动臂 (4-1) , 还包括一平移板 (4-2) ; 两组转动臂 (4-1) 平行设置, 二者的右端均位于运输 带 (2) 的右侧且与机架 (1) 转动连接, 二者的左端均与平移板 (4-2) 的右侧面转动连接; 所述 平移板 (4-2) 相对于运输带 (2) 平行设置且位于运输带 (2) 的上方; 平移定位装置 (4) 还包括用于固定转动臂 (4-1) 与机架 (1) 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锁紧手柄。

5、 (4-3)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束处理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在机架 (1) 上料端左 侧、 用于托住花束根部的承托装置 (6) ; 所述承托装置 (6) 包括与运输带 (2) 平行设置的托架 (6-1) , 所述托架 (6-1) 与机架 (1) 左侧之间有间距, 托架 (6-1) 通过若干并排设置的连接杆 组件 (6-4) 与机架 (1) 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束处理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组件 (6-4) 包括套筒 (6-4-1) 、 伸出杆 (6-4-2) 和紧定螺钉 (6-4-3) ; 所述套筒 (6-4-1) 的右端与机架 (1) 固定连 接。

6、, 所述伸出杆 (6-4-2) 的左端与托架 (6-1) 固定连接、 右端位于套筒 (6-4-1) 的内孔中; 所述紧定螺钉 (6-4-3) 安装在套筒 (6-4-1) 侧壁上的螺纹孔中, 用于固定伸出杆 (6-4- 2) 相对于套筒 (6-4-1) 的位置; 所述承托装置 (6) 还包括安装在托架 (6-1) 两端的第一带轮 (6-3) 以及与所述第一带轮 (6-3) 相接触配合的环形的从动传输带 (6-2) , 其中一个第一带轮 (6-3) 与所述运输带 (2) 的 滚轴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束处理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梳理装置 (7) 包括安装在机 架 (1) 上的梳理。

7、架 (7-1) , 所述梳理架 (7-1) 上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设置有上下两组水平的梳 理轴 (7-6) , 每根梳理轴 (7-6) 上分别安装有胶棒 (7-7) , 所述胶棒 (7-7) 上带有辐射状排列 的胶柱; 所述梳理轴 (7-6) 相对于运输带 (2) 的输送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花束梳理装置 (7) 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 第二传动装置来驱动所述梳理轴 (7-6) 进行回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花束处理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梳理架 (7-1) 包括顶板 (7-1- 3) 、 底板 (7-1-1) 和立撑 (7-1-2) , 所述顶板 (7-1。

8、-3) 和底板 (7-1-1) 均为水平设置, 所述立撑 (7-1-2) 上端与顶板 (7-1-3) 底部固定连接、 下端与底板 (7-1-1) 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安装在顶板 (7-1-3) 上的第一电机 (7-2) ; 所述梳理架 (7-1) 的左端设有与所述梳理轴 (7-6) 一一对应的轴承座 (7-10) , 所述梳理 轴 (7-6) 通过所对应的轴承座 (7-10) 安装在梳理架 (7-1) 上; 梳理轴 (7-6) 的左端穿过轴承座 (7-10) ;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1837690 A 2 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梳理轴 (7-6) 左端的第一从动。

9、带轮 (7-4) 以及安装在第 一电机 (7-2) 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带轮 (7-3) , 还包括第一传动带 (7-5) , 所述第一传动带 (7-5) 与第一主动带轮 (7-3) 及各第一从动带轮 (7-4) 分别连接; 所述胶棒 (7-7) 套在梳理轴 (7-6) 上, 所述梳理轴 (7-6) 的右端还设有旋转定位装置; 所述旋转定位装置包括支撑件 (7-13) 、 支撑轴承 (7-15) 、 孔用挡圈 (7-14) 、 第一垫圈 (7-16) 、 第二垫圈 (7-18) 和安装螺钉 (7-17) ; 所述支撑轴承 (7-15) 通过孔用挡圈 (7-14) 安装在支撑件 (7-13) 的通。

10、孔中, 支撑轴承 (7-15) 的内孔与所述梳理轴 (7-6) 的右端相配合; 所述第一垫圈 (7-16) 设置在支撑轴承 (7- 15) 内环的右侧, 第二垫圈 (7-18) 设置在支撑轴承 (7-15) 内环的左侧, 安装螺钉 (7-17) 穿过 第一垫圈 (7-16) 与所述梳理轴 (7-6) 相连接; 所述第二垫圈 (7-18) 的左端面与所述胶棒 (7- 7) 的右端面相接触; 所述旋转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支撑件 (7-13) 相对于梳理架 (7-1) 的位置的高度调 整机构; 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在梳理架 (7-1) 上的安装板 (7-8) , 还包括一端穿过安 装板 (7-。

11、8) 并通过螺母与所述安装板 (7-8) 相连接、 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件 (7-13) 固定连接 的调整螺杆 (7-9)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束处理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装置 (8) 包括支架 (8- 1) 、 转轮、 压带 (8-2) 和活动连接组件; 所述支架 (8-1) 上沿运输带 (2) 的运输方向依次布置有前后两个转轮, 其中一个转轮为 主动转轮; 所述压带 (8-2) 为环形, 且与两个转轮分别相接触连接; 所述压带 (8-2) 与运输带 (2) 平行布置, 二者从上下两个方向夹住花束、 同步运行; 所述支架 (8-1) 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安装在机架 (1) 上, 。

12、以实现相对于机架 (1) 的上下平 移; 所述活动连接组件上还设有限位机构, 用于限定支架 (8-1) 向下平移的极限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花束处理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前后两根 转动杆 (8-3) , 各转动杆 (8-3) 的第一端分别与支架 (8-1) 转动连接, 各转动杆 (8-3) 的第二 端分别与机架 (1) 转动连接;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杆 (8-6) 、 限位块和限位板 (8-7) ; 所述连杆 (8-6) 的两端分别与两 个转动杆 (8-3) 的第三端转动连接; 所述限位块安装在连杆 (8-6) 上; 所述限位板 (8-7) 相对 于机架 (1) 。

13、固定设置, 用于限定限位块的极限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花束处理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压紧装置 (8) 还包括第一驱动装 置 (10) 和第一传动装置 (9) ,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 (10) 用于通过第一传动装置 (9) 驱动运输带 (2) 和压紧装置 (8) 同步动作;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 (9) 包括减速器 (9-1) 、 第二主动带轮 (9-2) 、 第二从动带轮 (9-3) 和 万向传动轴 (9-4) ;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 (10) 的输出轴与减速器 (9-1) 的输入轴相连接; 所述减速器 (9-1) 的输出轴与运输带 (2) 的主动辊相连接; 所述第二主动带轮 (9-2) 安。

14、装在减速器 (9-1) 的输出轴上, 所述第二从动带轮 (9-3) 安 装在机架 (1) 上, 所述第二主动带轮 (9-2) 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从动带轮 (9-3) 相连接; 所述万向传动轴 (9-4) 一端通过万向节与第二从动带轮 (9-3) 相连接, 另一端通过万向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1837690 A 3 节与压紧装置 (8) 的主动转轮相连接。 10.一种花束处理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s1、 调整运输带 (2) 上的平移板 (4-2) 的位置以及相对于运输带 (2) 平行设置且位 于运输带 (2) 外侧的从动传输带 (6-2) ; 步骤s2、 然后将。

15、鲜花放在运输带 (2) 上的空槽中, 使鲜花的顶部与平移板 (4-2) 对齐, 同 时让鲜花的根部悬伸与运输带 (2) 的外侧, 并放在从动传输带 (6-2) 上; 步骤s3、 鲜花随运输带 (2) 运动到压紧装置 (8) 与运输带 (2) 之间, 被位于运输带 (2) 上 方的压紧装置 (8) 压在运输带 (2) 上, 压紧装置 (8) 外圈上随运输带 (2) 同步运动的压带 (8- 2) 与运输带 (2) 一起向前输送鲜花; 步骤s4、 鲜花经过切割装置 (5) 处, 使用切割装置 (5) 的刀片切掉根部; 步骤s5、 鲜花经过梳理装置 (7) 处, 使用梳理装置 (7) 的旋转的胶棒 (。

16、7-7) 上的胶柱抽打 鲜花, 去除多余的枝叶与针刺; 胶棒 (7-7) 的回转轴线相对于运输带 (2) 的输送方向倾斜设 置; 步骤s6、 鲜花到达自动捆扎机处, 触碰自动捆扎机的检测装置, 自动捆扎机将各空槽中 的鲜花分别捆扎成花束; 步骤s7、 花束离开运输带 (2) 。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1837690 A 4 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鲜花花束的生产线, 还涉及一种鲜花花束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鲜花花束生产主要依靠人们手工操作。 制作过程中, 需要将鲜花的根部修 剪掉, 并将靠近根部的多余枝叶及针刺去除, 最。

17、后捆扎。 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 费时费力, 效 率低下, 且无法保证修剪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其目的是: 提高花束生产的效率, 降低人工成本。 0004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花束处理生产线, 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安装有运输带; 所述运输带上沿运送方向设 有若干隔断, 隔断之间构成用于放置花束的空槽; 所述机架上还包括沿运输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平移定位装置、 切割装置、 梳理装 置和自动捆扎机; 所述平移定位装置用于对齐鲜花的顶部; 切割装置用于切割鲜花的根部; 梳理装置用 于通过抽打的方式去除鲜花上多余的枝叶和针刺; 在所述切割装置和梳。

18、理装置的旁侧, 还设有位于运输带上方的压紧装置。 0005 作为上述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平移定位装置包括两组转动臂, 还包括一平 移板; 两组转动臂平行设置, 二者的右端均位于运输带的右侧且与机架转动连接, 二者的左 端均与平移板的右侧面转动连接; 所述平移板相对于运输带平行设置且位于运输带的上 方; 平移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转动臂与机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锁紧手柄。 0006 作为上述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 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料端左侧、 用于托住花束根 部的承托装置; 所述承托装置包括与运输带平行设置的托架, 所述托架与机架左侧之间有 间距, 托架通过若干并排设置的连接杆组件与机架相连接。。

19、 0007 作为上述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套筒、 伸出杆和紧定螺钉; 所 述套筒的右端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伸出杆的左端与托架固定连接、 右端位于套筒的内孔 中; 所述紧定螺钉安装在套筒侧壁上的螺纹孔中, 用于固定伸出杆相对于套筒的位置; 所述承托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托架两端的第一带轮以及与所述第一带轮相接触配合的 环形的从动传输带, 其中一个第一带轮与所述运输带的滚轴相连接。 0008 作为上述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梳理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梳理架, 所述 梳理架上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设置有上下两组水平的梳理轴, 每根梳理轴上分别安装有胶 棒, 所述胶棒上带有辐射状排列的胶柱;。

20、 所述梳理轴相对于运输带的输送方向倾斜设置; 说明书 1/7 页 5 CN 111837690 A 5 所述花束梳理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 传动装置来驱动所述梳理轴进行回转。 0009 作为上述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梳理架包括顶板、 底板和立撑, 所述顶板和底 板均为水平设置, 所述立撑上端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 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安装在顶板上的第一电机; 所述梳理架的左端设有与所述梳理轴一一对应的轴承座, 所述梳理轴通过所对应的轴 承座安装在梳理架上; 梳理轴的左端穿过轴承座; 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梳理轴左端的第一从动带。

21、轮以及安装在第一电机输出 轴上的第一主动带轮, 还包括第一传动带, 所述第一传动带与第一主动带轮及各第一从动 带轮分别连接; 所述胶棒套在梳理轴上, 所述梳理轴的右端还设有旋转定位装置; 所述旋转定位装置包括支撑件、 支撑轴承、 孔用挡圈、 第一垫圈、 第二垫圈和安装螺钉; 所述支撑轴承通过孔用挡圈安装在支撑件的通孔中, 支撑轴承的内孔与所述梳理轴的 右端相配合; 所述第一垫圈设置在支撑轴承内环的右侧, 第二垫圈设置在支撑轴承内环的 左侧, 安装螺钉穿过第一垫圈与所述梳理轴相连接; 所述第二垫圈的左端面与所述胶棒的 右端面相接触; 所述旋转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支撑件相对于梳理架的位置的高度调。

22、整机构; 所述 高度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在梳理架上的安装板, 还包括一端穿过安装板并通过螺母与所述安 装板相连接、 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件固定连接的调整螺杆。 0010 作为上述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支架、 转轮、 压带和活动连接组 件; 所述支架上沿运输带的运输方向依次布置有前后两个转轮, 其中一个转轮为主动转 轮; 所述压带为环形, 且与两个转轮分别相接触连接; 所述压带与运输带平行布置, 二者从 上下两个方向夹住花束、 同步运行; 所述支架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安装在机架上, 以实现相对于机架的上下平移; 所述活动连接组件上还设有限位机构, 用于限定支架向下平移的极限位置。 0011。

23、 作为上述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前后两根转动杆, 各转动 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支架转动连接, 各转动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机架转动连接;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杆、 限位块和限位板; 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杆的第三 端转动连接; 所述限位块安装在连杆上; 所述限位板相对于机架固定设置, 用于限定限位块 的极限位置。 0012 作为上述生产线的进一步改进: 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传动装置,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通过第一传动装置驱动运输带和压紧装置同步动作;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减速器、 第二主动带轮、 第二从动带轮和万向传动轴;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

24、接; 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运输带的主动辊相连接; 所述第二主动带轮安装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 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 第二主动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从动带轮相连接; 说明书 2/7 页 6 CN 111837690 A 6 所述万向传动轴一端通过万向节与第二从动带轮相连接, 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压紧装 置的主动转轮相连接。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花束处理生产方法, 步骤为: 步骤s1、 调整运输带上的平移板的位置以及相对于运输带平行设置且位于运输带外侧 的从动传输带; 步骤s2、 然后将鲜花放在运输带上的空槽中, 使鲜花的顶部与平移板对齐, 同时让鲜花 的根部悬伸与运输带的外。

25、侧, 并放在从动传输带上; 步骤s3、 鲜花随运输带运动到压紧装置与运输带之间, 被位于运输带上方的压紧装置 压在运输带上, 压紧装置外圈上随运输带同步运动的压带与运输带一起向前输送鲜花; 步骤s4、 鲜花经过切割装置处, 使用切割装置的刀片切掉根部; 步骤s5、 鲜花经过梳理装置处, 使用梳理装置的旋转的胶棒上的胶柱抽打鲜花, 去除多 余的枝叶与针刺; 胶棒的回转轴线相对于运输带的输送方向倾斜设置; 步骤s6、 鲜花到达自动捆扎机处, 触碰自动捆扎机的检测装置, 自动捆扎机将各空槽中 的鲜花分别捆扎成花束; 步骤s7、 花束离开运输带。 0014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26、本发明实现了花束生产的自动化, 可 以自动完成根部切除、 多余枝叶及针刺去除以及捆扎等操作, 并且还能保证花束长短的可 调性和长度的一致性。 0015 具体的, 本发明中的平移定位装置和承托装置还带来以下积极效果:(1) 通过平行 四边形机构可以快速调整好平移板的位置并锁定, 使所有花束的顶部齐平, 剪裁根部之后, 鲜花长度基本一致;(2) 为了在运输过程中实现切割等操作, 鲜花的根部必须悬伸于运输带 的外侧, 承托装置可以托起悬伸的花束根部, 避免花束移动过程中失稳掉落, 同时还为切割 装置提供出剪裁的空间;(3) 承托装置包括与运输带同步运行的从动传输带, 消除了运送过 程中花束根部与托架。

27、之间的摩擦。 0016 本发明中的梳理装置还带来以下积极效果:(1) 本装置通过旋转的胶棒自动去除 花束上的枝叶和梗刺, 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 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效率;(2) 通过带 传动同步带动多组胶棒回转, 结构简单, 重量轻, 成本低;(3) 梳理轴的右端通过支撑件和支 撑轴承实现回转支撑, 同时还可以借助调整螺杆调整支撑件和支撑轴承的高度, 保证了梳 理轴的位置和刚度, 同时还有结构简单、 轻便的优点;(4) 通过转轴可以方便地调整梳理架 相对于机架的角度, 使梳理轴与花束的枝干之间呈一个锐角, 提高枝叶去除效果。 0017 本发明中的压紧机构还带来以下积极效果:(1) 使用。

28、类似传动带结构形式的压紧 装置与运输带配合, 上下压紧花束并同步运行, 确保花束经过切割装置、 梳理装置时不会出 现散乱的情况;(2) 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可以使压带上下移动, 同时调整限位螺母在连杆上的 位置, 可以很方便地改变压带下落的极限位置, 从而达到调整压带与运输带间距的目的; (3) 运输带和压紧装置共用一套第一驱动装置, 同步性好, 控制方便, 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生产线的立体图之一。 0019 图2为生产线的立体图之二。 说明书 3/7 页 7 CN 111837690 A 7 0020 图3为图2中A向的局部示意图。 0021 图4为可伸缩调整式的连接杆组件的结构。

29、示意图。 0022 图5为梳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3 图6为梳理装置的侧视图。 0024 图7为梳理装置的旋转定位装置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0025 图8为图2中B向的示意图, 图中隐藏了机架上的挡板部分。 0026 图9为图2中C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2, 一种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包括机架1, 所述机架1安装有运输带2; 所 述运输带2上沿运送方向设有若干隔断3, 隔断3之间构成用于放置花束的空槽。 0028 所述机架1上还包括沿运输带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平移定位装置4、 切割装置 5、 梳理装置7和放置在捆扎工位。

30、11上的自动捆扎机。 0029 所述平移定位装置4用于对齐鲜花的顶部; 切割装置5用于切割鲜花的根部; 梳理 装置7用于通过抽打的方式去除鲜花上多余的枝叶和针刺。 0030 在所述切割装置5和梳理装置7的旁侧, 还设有位于运输带2上方的压紧装置8。 0031 如图3, 所述平移定位装置4包括两组转动臂4-1, 还包括一平移板4-2; 两组转动臂 4-1平行设置, 二者的右端均位于运输带2的右侧且与机架1转动连接, 二者的左端均与平移 板4-2的右侧面转动连接; 所述平移板4-2相对于运输带2平行设置且位于运输带2的上方。 0032 机架1、 平移板4-2和两组转动臂4-1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

31、无论如何调整, 平移板 4-2始终与运输带2平行。 0033 进一步的, 还包括用于固定转动臂4-1与机架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两组锁紧手柄4- 3, 锁紧手柄4-3与转动臂4-1一一对应。 具体的, 所述锁紧手柄4-3位于转动臂4-1右端的转 动连接处, 锁紧手柄4-3下端所连接的螺杆穿过转动臂4-1右端转动连接处的通孔后与机架 1上的螺纹孔相连接, 拧紧锁紧手柄4-3后, 锁紧手柄4-3会将转动臂4-1压在机架1上。 0034 为了在运输过程中实现切割等操作, 鲜花的根部必须悬伸于运输带2的外侧, 容易 掉落。 为解决该问题, 如图1至3, 所述对齐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左侧、 用于托住花束根。

32、部 的承托装置6。 承托装置6可以托起悬伸的花束根部, 避免花束移动过程中失稳掉落, 同时还 为切割装置5提供出剪裁的空间。 0035 具体的, 所述承托装置6包括与运输带2平行设置的托架6-1, 所述托架6-1与机架1 左侧之间有间距, 托架6-1通过若干并排设置的连接杆组件6-4与机架1相连接。 0036 所述连接杆组件6-4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 也可以是可调整的。 如图4提供了一种 长度可调整的连接杆组件6-4的方案: 所述连接杆组件6-4包括套筒6-4-1、 伸出杆6-4-2和 紧定螺钉6-4-3; 所述套筒6-4-1的右端与机架1焊接固定, 所述伸出杆6-4-2的左端与托架 6-1通。

33、过螺母实现固定连接、 右端位于套筒6-4-1的内孔中。 所述紧定螺钉6-4-3安装在套筒 6-4-1侧壁上的螺纹孔中。 松开所有的紧定螺钉6-4-3后, 可以调整伸出杆6-4-2相对于套筒 6-4-1的位置, 从而根据鲜花伸出的长度改变托架6-1的位置, 调整后拧紧紧定螺钉6-4-3, 将伸出杆6-4-2和托架6-1的位置固定下来。 说明书 4/7 页 8 CN 111837690 A 8 0037 进一步的, 如图3, 所述承托装置6还包括安装在托架6-1两端的第一带轮6-3以及 与所述第一带轮6-3相接触配合的环形的从动传输带6-2, 其中一个第一带轮6-3与所述运 输带2的滚轴相连接 (。

34、通过花键或其它既可相对滑动又能传递扭矩的方式) , 作为主动轮带 动从动传输带6-2运转。 优选的, 所述托架6-1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从动传输带6-2的上半部 分相配合的滑槽 (如图3和4) 。 从动传输带6-2跟随运输带2同步运转, 花束的根部放置在从 动传输带6-2上, 从而避免与托架6-1之间产生摩擦。 0038 如图1至4, 工作前, 根据鲜花花束的长度要求调整好平移板4-2和托架6-1的位置。 工作时, 先将花束放置在运输带2上、 隔断3之间, 花束的顶部要靠在平移板4-2的左侧, 保持 对齐, 根部悬伸于运输带2的外侧, 并放在从动传输带6-2上。 花束随运输带2移动到切割装 置5。

35、处, 被旋转的刀片裁掉根部。 刀片应当位于承托装置6与运输带2之间的空隙处。 由于花 束顶部的位置和剪裁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因此剪裁后花束的长度是一致的。 0039 如图5和6, 梳理装置7, 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梳理架7-1、 安装在梳理架7-1上的梳 理轴7-6和安装在梳理轴7-6上的胶棒7-7。 0040 所述梳理架7-1包括顶板7-1-3、 底板7-1-1和立撑7-1-2, 所述顶板7-1-3和底板7- 1-1均为水平设置, 所述立撑7-1-2上端与顶板7-1-3底部固定连接、 下端与底板7-1-1固定 连接。 0041 所述梳理轴7-6为上下两组, 上下每组各有两根。 梳理轴7-6水。

36、平设置, 通过转动连 接方式安装在梳理架7-1上。 具体的, 所述梳理架7-1的左端设有与所述梳理轴7-6一一对应 的四组轴承座7-10, 所述梳理轴7-6通过所对应的轴承座7-10安装在梳理架7-1上。 并且, 梳 理轴7-6的左端穿过轴承座7-10。 0042 所述梳理架7-1的顶板7-1-3上方安装有第一电机7-2, 所述第一电机7-2的输出轴 上安装有第一主动带轮7-3。 各梳理轴7-6左端则分别安装有第一从动带轮7-4。 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动带7-5, 所述第一传动带7-5与第一主动带轮7-3及各第一从动带轮7-4分别连接。 第一电机7-2旋转时, 通过带传动方式, 驱动四支梳理轴7。

37、-6同步转动。 转动时, 上方的两支 梳理轴7-6方向相同, 下方的两支梳理轴7-6方向相同, 上下的方向则相反。 0043 每根梳理轴7-6上分别安装有所述胶棒7-7, 所述胶棒7-7上带有辐射状排列的胶 柱, 当花束的中部和根部经过上下胶棒7-7之间的缝隙时, 会被高速转动的胶柱抽打, 达到 去除枝叶的目的。 0044 进一步的, 如图7, 所述胶棒7-7是套在梳理轴7-6上的, 所述梳理轴7-6的右端还设 有旋转定位装置。 0045 具体的, 所述旋转定位装置包括支撑件7-13、 支撑轴承7-15、 孔用挡圈7-14、 第一 垫圈7-16、 第二垫圈7-18和安装螺钉7-17; 所述支撑。

38、轴承7-15通过孔用挡圈7-14安装在支撑件7-13的通孔中, 支撑轴承7-15的内 孔与所述梳理轴7-6的右端相配合; 所述第一垫圈7-16设置在支撑轴承7-15内环的右侧, 第 二垫圈7-18设置在支撑轴承7-15内环的左侧, 安装螺钉7-17穿过第一垫圈7-16与所述梳理 轴7-6相连接; 所述第二垫圈7-18的左端面与所述胶棒7-7的右端面相接触。 0046 进一步的, 如图5和6, 所述旋转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支撑件7-13相对于梳理 架7-1的位置的高度调整机构。 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在梳理架7-1上的安装板7-8, 还 包括一端穿过安装板7-8并通过螺母与所述安装板7-8相。

39、连接、 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件7-13 说明书 5/7 页 9 CN 111837690 A 9 固定连接的调整螺杆7-9。 其中, 上方两支梳理轴7-6对应的安装板7-8是固定在顶板7-1-3 上的, 下方两支梳理轴7-6对应的安装板7-8是固定在底板7-1-1上的, 让出中间的空隙供花 束经过。 通过旋转螺母, 可以通过推拉调整螺杆7-9改变支撑件7-13的高度。 梳理轴7-6和胶 棒7-7高速旋转时, 支撑件7-13和调整螺杆7-9是固定不动的, 起支撑作用。 0047 进一步的, 梳理时, 梳理轴7-6与花束的枝干之间应当呈一定的夹角, 这样更有助 于去除枝叶。 因此, 将顶板7-1-3。

40、和底板7-1-1的右端边缘设置成相对于梳理轴7-6倾斜的, 避开压紧装置8。 同时, 在所述梳理架7-1的底部设置用于与机架1相配合的转轴7-11, 梳理 架7-1上还设置有锁紧轴7-12, 用于固定梳理架7-1相对于机架1的角度。 具体的, 可以在底 板7-1-1上开设一个弧形槽, 在机架1上开设一个螺纹孔, 锁紧轴7-12下端穿过弧形槽与所 述螺纹孔相连接, 拧紧时可以将整个梳理架7-1固定在机架1上。 0048 工作时, 花束经过上下胶棒7-7之间的空隙时, 高速旋转的胶棒7-7以倾斜方向抽 打枝叶和针刺, 将其去除下来。 0049 如图8, 所述压紧装置8包括支架8-1、 转轮、 压带。

41、8-2和活动连接组件。 0050 所述支架8-1上沿运输带2的运输方向依次布置有前后两个转轮 (在支架8-1护板 的内侧, 图中未示) , 其中一个转轮为主动转轮。 所述压带8-2为环形, 采用橡胶海绵材质。 压 带8-2与两个转轮分别相接触连接, 两个转轮与压带8-2构成一组类似于带传动的机构。 0051 所述压带8-2与运输带2平行布置, 二者从上下两个方向夹住花束、 同步运行。 0052 所述支架8-1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安装在机架1上, 以实现相对于机架1的上下平移。 0053 具体的, 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前后两根转动杆8-3, 各转动杆8-3的第一端分别 与支架8-1转动连接, 各转动。

42、杆8-3的第二端分别通过转动轴8-4与机架1转动连接。 优选的, 其中一根转动杆8-3上还安装有操纵柄8-5。 支架8-1、 机架1以及两根转动杆8-3构成平行四 边形机构, 通过扳动操纵柄8-5, 可以使得支架8-1相对于机架1平移, 且平移过程中压带8-2 的下半部分会始终与运输带2的上表面相平行。 0054 所述活动连接组件上还设有限位机构, 用于限定支架8-1向下平移的极限位置。 具 体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杆8-6、 限位螺母8-8和限位板8-7。 所述连杆8-6的两端分别与两 个转动杆8-3的第三端转动连接, 与转动杆8-3和支架8-1构成另一组平行四边形机构, 当支 架8-1平。

43、移时, 连杆8-6也在转动杆8-3的带动下同步平移。 所述限位板8-7相对于机架1固定 设置, 上面开设有与开槽, 供连杆8-6穿过。 同时, 连杆8-6上还设有外螺纹, 限位螺母8-8与 该外螺纹相配合。 通过旋转限位螺母8-8, 可以改变其在连杆8-6上的位置。 0055 调整压紧装置8的高度时, 先扳动操纵柄8-5, 使支架8-1上移, 限位螺母8-8离开限 位板8-7, 然后旋转限位螺母8-8使之到达到合适的位置 (与目标高度对应) , 松开操纵柄8- 5, 支架8-1和压带8-2部分在重力作用下落下, 直至限位螺母8-8碰到限位板8-7, 调整完成。 0056 本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装。

44、置10和第一传动装置9,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用于通过 第一传动装置9驱动运输带2和压紧装置8同步动作。 0057 具体的, 如图9,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9包括减速器9-1、 第二主动带轮9-2、 第二从动 带轮9-3和万向传动轴9-4。 0058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与减速器9-1的输入轴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 第一驱 动装置10为第二电机。 0059 所述减速器9-1的输出轴与运输带2的主动辊相连接。 说明书 6/7 页 10 CN 111837690 A 10 0060 所述第二主动带轮9-2安装在减速器9-1的输出轴上, 所述第二从动带轮9-3安装 在机架1上, 所述第二主动带轮。

45、9-2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从动带轮9-3相连接。 0061 所述万向传动轴9-4一端通过万向节与第二从动带轮9-3相连接, 另一端通过万向 节与压紧装置8的主动转轮相连接。 压紧装置8平移后, 动力依然可以通过万向节和万向传 动轴9-4传递到转轮上。 0062 工作时, 第一驱动装置10通过第一传动装置9带动运输带2和压紧装置8同步运行。 花束随着运输带2运输到压紧装置8处, 会被压带8-2压紧, 并在压紧的状态下继续前进, 避 免切割和梳理时出现散乱的情况。 0063 本生产线的工作方法为: 步骤s1、 根据花束尺寸的要求, 调整平移板4-2的位置并锁定, 调整从动传输带6-2的位 置并锁定。

46、; 步骤s2、 然后将鲜花放在运输带2上的空槽中, 使鲜花的顶部与平移板4-2对齐, 同时让 鲜花的根部悬伸与运输带2的外侧, 并放在从动传输带6-2上; 步骤s3、 鲜花随运输带2运动到压紧装置8与运输带2之间, 被位于压紧装置8的压带8-2 与运输带2压紧并一起向前输送鲜花; 步骤s4、 鲜花经过切割装置5处, 被切割装置5的刀片切掉根部; 步骤s5、 鲜花经过梳理装置7处, 利用梳理装置7的旋转的胶棒7-7上的胶柱抽打鲜花, 去除多余的枝叶与针刺; 步骤s6、 鲜花到达自动捆扎机处, 触碰自动捆扎机的检测装置, 自动捆扎机将各空槽中 的鲜花分别捆扎成花束; 步骤s7、 花束离开运输带2。。

47、 说明书 7/7 页 11 CN 111837690 A 11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8 页 12 CN 111837690 A 12 图3 说明书附图 2/8 页 13 CN 111837690 A 13 图4 说明书附图 3/8 页 14 CN 111837690 A 14 图5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5 CN 111837690 A 15 图6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6 CN 111837690 A 16 图7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7 CN 111837690 A 17 图8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8 CN 111837690 A 18 图9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9 CN 111837690 A 1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花束 处理 生产线 生产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花束处理生产线及生产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3511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