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徐敬 文档编号:10345245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0.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档描述:

《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22160.0 (22)申请日 2020.05.19 (71)申请人 福州昌盛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光桥20 号 (72)发明人 陆昌实林杰邱松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46 代理人 裴金华 (51)Int.Cl. A23L 7/104(2016.01) A23L 7/109(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制 备方法 (57)摘要 一种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

2、条及其制 备方法, 制备步骤包括: 步骤一: 将粉碎后的玉米 灭菌后得到玉米粉, 加入活化的发酵菌菌液混合 均匀, 然后加入玉米芯发酵液混合, 固态发酵培 养3672h, 得到发酵品; 步骤二: 将所述发酵品烘 干, 粉碎后过筛, 得到所述高直链玉米淀粉。 本发 明采用发酵的工艺制备得到高直链玉米淀粉, 进 一步制备得到的发酵玉米面条, 克服了高含量玉 米淀粉难以制成面团的缺点, 且该方案仅利用玉 米原材料且采用合适的菌种高效发酵, 得到的面 条富含纤维素且口感风味俱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页 CN 111728134 A 2020.10.02 CN 111728134 A 1。

3、.一种发酵玉米面条用高直链玉米淀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制备步 骤包括: 步骤一: 将粉碎后的玉米灭菌后得到玉米粉, 加入活化的发酵菌菌液混合均匀, 然后加 入玉米芯发酵液混合, 固态发酵培养3672h, 得到发酵品; 步骤二: 将所述发酵品烘干, 粉碎后过筛, 得到所述高直链玉米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玉米面条用高直链玉米淀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玉米 芯发酵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a.将玉米芯粉碎后过筛灭菌, 加入灭菌水混合后制得液态发酵基; b.在所述液态发酵基内接入活化的黑曲霉/米曲霉菌液, 液态发酵培养4896h, 过滤得 到所述玉米芯发酵液。 3.根据权。

4、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玉米面条用高直链玉米淀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 菌菌液中发酵菌包括: 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酵玉米面条用高直链玉米淀粉,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 菌菌液的接种量为515%。 5.一种高直链玉米淀粉制备发酵玉米面条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粉碎后的玉米粒灭菌后得到玉米粉, 加入活化的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混 合菌菌液或凝结芽孢杆菌单一菌液, 然后加入玉米芯发酵液混合均匀, 固态发酵培养36 72h, 过滤后得到发酵样品; S2 将S1得到的发酵样品与灭菌水混合, 接入活化的谷氨酸棒杆菌菌。

5、液, 液态发酵培养 1236h后过滤、 烘干, 得到粗粉; S3 将S2得到的粗粉研磨后过筛, 得到高直链玉米淀粉, 所述高直链玉米淀粉低温保 存; S4 将S3得到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谷朊粉/小麦淀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蒸馏水, 搅拌调和 后进行成型处理, 制得玉米面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酵玉米面条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谷氨酸棒杆 菌菌液的接种量为2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酵玉米面条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发 酵样品与灭菌水的比例为1:1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酵玉米面条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谷朊粉/小 麦面粉与高直。

6、链玉米淀粉的质量份数比为1:1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酵玉米面条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直链玉米 淀粉的过筛目数为100120目。 10.一种发酵玉米面条, 基于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发酵玉米面条制备方法得到的玉 米面条。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728134 A 2 一种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面条是一种用小麦粉为主要原料, 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谷物粉及豆类粉加水和 成面团, 压片、 切条, 或者使用揉、 拉、 捏。

7、等方法制成的条状面食品。 面条可宽可窄、 可长可 短, 可加工成湿面, 亦可干燥制成挂面, 形式多样。 面条的食用方法可谓千变万化, 可蒸、 煮、 炒、 烩、 炸、 拌等, 冷热皆宜, 即可做主食又可做快餐, 可依消费习惯及个人爱好调制出品种 各异、 风味多样、 食用方便, 营养丰富的面食品。 因此, 面条已成为世界各地人们所接受与喜 爱健康食品。 0003 考古发现与史料证明, 面条起源于中国, 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与食用历史。 中国面 条制作技术精湛、 面条文化源远流长。 200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 学家们在黄河上游、 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进行地质考察时, 在一处河漫滩。

8、沉积物地下3米 处, 发现了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一碗面条的化石, 使中国面条的历史大大提前。 中国古代及 近代不同朝代和时期均有对面条之记载, 由初期的东汉、 魏晋南北朝、 到后期唐宋元明清都 有史料纪录。 面条既属经济型主食, 也可作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 中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 多, 饮食风俗多样, 但面条食品的发展跨越了区域的限制与民族习惯的差别, 发展成为风格 多样却能被消费者广为接受和喜爱的面食品, 如四川担担面、 两广伊府面、 北方炸酱面、 山 西刀削面及武汉热干面。 0004 中国人每逢生辰必吃面条, 寓意长命百岁。 中国俗语 “送行饺子洗尘面” ,“上车饺 子下车面” ,“冬。

9、至饺子夏至面” 等也道出了面条在迎来送往、 年节假日等礼节中作用。 0005 玉米为禾本科, 一年生草本植物, 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 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 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位, 是我国重要的粮食、 饲料与化工原料。 玉米味甘性平, 具有调中开胃, 益肺宁心, 清湿热, 利肝胆, 延缓衰老等功能。 每100克玉米含蛋白质4.0克、 脂肪1.2克、 碳水化合物22.8克及丰 富的维生素、 膳食纤维、 谷胱甘肽、 锌、 硒等生物活性物质。 玉米中膳食纤维比精米、 精面高 4-10倍, 而医学研究证明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肠蠕动、 加速有。

10、毒有害物质的排除、 减少结肠癌 的发生的作用。 另外黄玉米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玉米黄素, 具有保护视力及预防肿瘤的 作用。 0006 但是由于玉米食味及加工性能均较差, 未经特殊处理无法替代小麦粉加工相应的 面食品。 当前我国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化工产品生产原料, 用于口粮及食品工业的玉米大 约占玉米总产量的5%左右。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耕地面积少。 大量消费玉米资源用于非食品 领域, 不但不符合我国粮食安全政策, 也导致人们对玉米食品加工技术研究的忽视以及玉 米食物资源属性及作用的发挥, 造成玉米食物资源的浪费, 使玉米的营养保健作用远未在 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采用先进、 。

11、便捷、 绿色的食品加工技术赋予玉米食 说明书 1/8 页 3 CN 111728134 A 3 品优良的口感, 发挥其天然的食品属性, 保证优质口粮及食品的供给, 是玉米经济的必然发 展方向。 0007 申请号为201310547206.1的文件公开了高纤维无添加剂纯玉米面条及其绿色生 产方法, 通过将成熟玉米籽粒筛选去除杂质后, 高压蒸汽溶胀、 粉碎、 组织改良、 调和、 成型 等处理生产高纤维无添加剂纯玉米面条, 具有良好结合力, 延伸性及柔韧性适当, 耐煮性 好, 玉米风味纯正, 提高玉米食品的可消化性, 具有保健作用; 但是该方案通过机械加工改 良制备得到的玉米面条纤维素含量较低, 且。

12、风味单一, 不符合现代人的塑身及口味丰富的 需求, 因此亟需制备一种富含纤维且风味俱佳的玉米面条。 0008 发酵是一种常见的利用谷物的传统工艺, 具有提高产品口感、 增强风味、 改善质 构, 提高营养价值的优点, 本发明人提供的发酵玉米面条正是利用这一原理, 但是发酵工艺 的不同制备得到的发酵面条完全不同, 如何提供一种标准化生产工艺是发酵面条工业化生 产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 其制备方法, 采用发酵的工艺制备得到高直链玉米淀粉, 进一步制备得到的发酵玉米面条, 克服了高含量玉米淀粉难以制成面团的缺点, 。

13、且该方案仅利用玉米原材料且采用合适的菌 种高效发酵, 得到的面条富含纤维素且口感风味俱佳。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酵玉米面条用高直链玉米淀粉, 制备步骤包括: 步骤一: 将粉碎后的玉米灭菌后得到玉米粉, 加入活化的发酵菌菌液混合均匀, 然后加 入玉米芯发酵液混合, 固态发酵培养3672h, 得到发酵品; 步骤二: 将所述发酵品烘干, 粉碎后过筛, 得到所述高直链玉米淀粉。 0011 本方案将玉米粒通过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产生多种复合酶如淀粉 酶、 纤维素酶等, 其中产生的部分淀粉酶先作用于玉米支链淀粉, 使支链淀粉脱支形成多个 短直链淀粉, 直。

14、链淀粉的含量增加有利于在热水状态下形成双螺旋结构, 从而提高淀粉的 稳定性, 宏观表现为面粉更易制备成面团、 面团的弹性更大, 因此制备高直链淀粉有利于提 高玉米面条的产量及品质; 但是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 易缺少碳源、 氮源从而导致微生物发 酵作用不佳, 且发酵时间过长还会导致淀粉被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等小分子多糖和产生一 些不利于人体的物质, 不利于制备玉米面条; 因此, 本发明采用对玉米芯进行发酵糖化, 得 到的发酵液可补充部分碳源和大部分氮源, 并且发酵液的原料玉米芯为玉米脱粒时产生的 废料, 符合绿色环保的需求。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玉米芯发酵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a.将玉米芯。

15、粉碎后过筛灭菌, 加入灭菌水混合后制得液态发酵基; b.在所述液态发酵基内接入活化的黑曲霉/米曲霉菌液, 液态发酵培养4896h, 过滤得 到所述玉米芯发酵液。 0013 黑曲霉与米曲霉常被用于在酱油中制曲, 产生丰富的酶系来提高酱油风味和品 质, 米曲霉生长粗放、 酶系安全, 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活力较强; 而黑曲霉则是酸性蛋白酶、 糖 化酶、 纤维素酶等活性较强, 两者可形成互补的混合霉系, 这是酱油制曲常用的手段; 而本 说明书 2/8 页 4 CN 111728134 A 4 发明采用的玉米芯主要成分为: 糖54.5%、 粗蛋白质2.2%、 粗脂肪0.4%、 粗纤维29.7%、 矿物质 1。

16、.2%, 具有黑曲霉/米曲霉混合霉系发酵的条件, 但是玉米芯中糖成分主要由丰富的纤维 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构成, 在初期接种混合霉系时即使黑曲霉/米曲霉生长粗放, 也不利于 其生长繁殖, 因此补充葡萄糖溶液则可辅助黑曲霉/米曲霉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 产生一定 基础的酶量后对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的分解利用能力提高, 有利于整个酶系的快速稳 定分解; 经黑曲霉、 米曲霉产生的混合酶系发酵得到的玉米芯发酵液内的可溶性糖及呈香 物质增加, 总氮含量可增加15%以上, 该发酵液用于对玉米淀粉发酵过程中碳源、 氮源的补 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所述发酵菌菌液中发酵。

17、菌包括: 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 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5 在本方案设计中, 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具有产生包括淀粉酶在内的复合 酶的特点, 且营养要求低、 耐高温、 易于产生乳酸、 可开放式发酵的特点, 相比大肠杆菌、 乳 酸菌等常用菌系在简单外源物质中的活性更高, 无需降温处理, 减少了工艺的复杂性, 降低 了生产成本, 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更重要的是, 枯草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可产生稳定 的作用位置为支链淀粉、 糖原、 糊精的 -1,6-糖苷键的直链淀粉-6-葡聚糖水解酶, 且酶量 可达到26350U/g, 可优先对支链淀粉进行分解从而使直链淀粉的含量提高, 达到本发。

18、明所 需的目的; 且本发明无需对玉米粒进行脱皮处理, 胚皮在酶系的作用下部分转化为可溶性 糖, 剩余的部分仍以纤维素的形式存在, 用于玉米淀粉的纤维素补充, 使制备的玉米面条纤 维素含量在较高的范围内, 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0016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所述发酵菌菌液的接种量为515%。 0017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采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制备发酵玉米面条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 下步骤: S1将粉碎后的玉米粒灭菌后得到玉米粉, 加入活化的枯草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混 合菌菌液或者凝结芽孢杆菌单一菌液, 然后加入玉米芯发酵液混合均匀, 固态发酵培养36 72h, 过滤后得到发酵样品; S2 将S。

19、1得到的发酵样品与灭菌水混合, 接入活化的谷氨酸棒杆菌菌液, 液态发酵培养 1236h后过滤、 烘干, 得到粗粉; S3 将S2得到的粗粉研磨后过筛, 得到高直链玉米淀粉, 所述高直链玉米淀粉低温保 存; S4 将S3得到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谷朊粉/小麦淀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蒸馏水, 搅拌调和 后进行成型处理, 制得玉米面条。 0018 在本方案设计中, 由于玉米芯发酵液的补充及玉米淀粉的发酵产生了多种还原糖 及可溶性糖, 存在于体系中含量较高, 因此可额外接种对营养物质要求较低的安全性谷氨 酸棒杆菌利用多余的糖类物质进行发酵产生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物质, 丰富整体的风味及 口感, 提高玉米面条的品质。

20、与营养价值; 谷朊粉/小麦淀粉的添加有利于面团的成型, 从而 调节面条的硬度及弹性, 使得到的玉米面条口感更佳。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谷氨酸棒杆菌菌液的接种量为212%。 002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步骤S2中发酵样品与灭菌水的比例为1:12.5。 0021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谷朊粉/小麦面粉与高直链玉米淀粉的质量份数比为1:14。 说明书 3/8 页 5 CN 111728134 A 5 002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高直链玉米淀粉的过筛目数为100120目。 0023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复合的发酵菌体系对制备玉米面条的原料进行发酵, 并提供了该发酵菌系 最利。

21、于玉米面条制备的发酵条件, 从而制备得到高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 进一步制备得 到口味丰富、 口感佳、 营养丰富的高纤维玉米面条, 符合市场的需求。 0024 本发明制备玉米面条的原料为玉米粒及脱玉米粒产生的玉米芯废料, 原料的利用 率高, 且整体的生产工艺简单、 对工艺环境的要求较低, 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具有良好 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5 附图1为本发明咀嚼度与硬度折线图。 0026 附图2为本发明感官测评得分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一 发酵用玉米粉制备 取普通粮用玉米的成熟籽粒, 清理除去不可食用杂质, 用常温水浸泡2h后洗涤除去浮 尘, 沥水后研磨粉碎过20目筛,。

22、 然后置于密闭容器0.150.20Mpa条件下高压蒸汽溶胀处理 5min, 降至常压后取出进一步研磨过60目筛, 干热灭菌后得到玉米粉备用; 二 菌种活化培养: 1.试验材料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SICC2103, 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 米 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SICC2013, 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 30; 枯 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SICC24713, 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 37 ; 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CGMCC1.。

23、10823, 购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 理中心) : 30; 谷氨酸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CGMCC1.816, 购于中国普通 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30。 0028 2.种子培养 PDA固态培养基斜面培养: 将PDA培养基121灭菌25min, 冷却后接入一环黑曲霉/米曲 霉孢子, 放入30培养箱培养72h。 0029 牛肉膏蛋白胨固态培养基斜面培养: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21灭菌25min, 冷 却后接入一环枯草芽孢杆菌, 放入37恒温培养箱培养48h。 0030 MRS培养基斜面培养: 将MRS培养基121灭菌25min, 冷却后接入一。

24、环凝结芽孢杆 菌, 放入30恒温培养箱培养72h。 0031 牛肉膏蛋白胨固态培养基斜面培养: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21灭菌25min, 冷 却后接入一环谷氨酸棒杆菌, 放入30恒温培养箱培养48h。 0032 3.菌液制备 将10ml含有0.1%吐温80的无菌水分别倒入各个培养基上, 用接种环将斜面上的菌种和 孢子刮下来, 分别转移到盛有90ml无菌水的瓶中, 磁力搅拌均匀, 使菌体量达到1 .0* 107cfu/ml后4保存备用。 说明书 4/8 页 6 CN 111728134 A 6 0033 三 玉米芯发酵液制备 (1) 取玉米芯清洗去除杂质, 沥水后研磨粉碎过10目筛, 然后置于。

25、密闭容器0.15 0.20Mpa条件下高压蒸汽溶胀处理15min, 干热灭菌后得到玉米芯粉备用; (2) 将玉米芯粉与灭菌水混合至含水量为5055%, 然后加入1.02.0%葡萄糖溶液混合 均匀, 121灭菌25min, 冷却后接入不同量的黑曲霉/米曲霉孢子发酵菌液, 搅拌均匀, 然后 在30培养箱培养一段时间; (3) 取出混合培养基, 加入灭菌水进行冲洗, 50ml/次冲洗3次收集滤液, 0.22 m过滤后 得到玉米芯发酵液, 冷藏保存备用。 0034 四 玉米淀粉制备 (1) 将制备得到的玉米粉与玉米芯发酵液、 蒸馏水混合均匀至含水量为55%, 121灭菌 25min, 进一步打散后接入。

26、不同量的发酵种子液, 搅拌均匀后在30/37培养箱培养一段 时间; (2) 将发酵后的样品放入65烘箱中烘干, 粉碎过60目筛后常温保存。 0035 五 玉米淀粉优化 将步骤四得到的发酵样品与水混合后121灭菌25min, 搅拌后接入不同量的谷氨酸棒 杆菌菌液, 搅拌均匀后然后在30培养箱培养一段时间, 过滤后高温灭菌, 研磨粉碎过120 目筛备用。 0036 六 玉米面条制备 将步骤五得到的玉米淀粉与小麦面粉/谷朊粉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蒸馏水混合 均匀, 常温下510r/min搅拌浸润调和12h, 然后采用串联双刀单螺杆挤丝机进行成型处 理, 两道挤出口相距1.0cm, 第一道温度150。

27、、 压力20MPa, 第二道温度100、 压力18Mpa, 第 一道挤出的丝状物立即缠绕扭结成束状进入第二道挤出成型机, 制得所需长宽度的玉米面 条。 0037 七 单因素试验 选取制备玉米芯发酵液的指标为唯一变量, 具体参数设置如下表1所示: 对制备得到的玉米芯发酵液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如下表2所示: 说明书 5/8 页 7 CN 111728134 A 7 从表2可知, F组的总氮含量最高, 为本方案的玉米芯发酵液发酵的最优参数。 0038 基于F组制备得到的玉米芯发酵液, 选取制备玉米淀粉的指标为唯一变量, 具体参 数设置如下表3所示: 对制备得到的玉米淀粉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如下表4所。

28、示: 从表4可知, f、 g组得到的玉米淀粉具有高纤维素、 高直链淀粉、 且氨基酸、 无机盐含量 都较为合适, 为本方案的玉米淀粉制备的较优选择。 说明书 6/8 页 8 CN 111728134 A 8 0039 基于f组制备得到的玉米淀粉为发酵样品, 对其进行优化, 如下表5所示: 对制备得到的玉米淀粉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如下表6所示: 从表4可知, F2F4组得到的玉米淀粉在保证高纤维素、 高直链淀粉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 高了氨基酸的含量, 减小无机盐的损失, 为本方案的玉米淀粉优化制备的较优选择。 0040 基于F3组制备得到的玉米淀粉用于制备玉米面条, 各指标如下表7所示: 用硬度和。

29、咀嚼性参数来表征上述实施例18制备得到的发酵玉米面条的品质, 如附图1 所示。 从附图1可以看出, 玉米淀粉所占淀粉总比例、 浸润调和时间与咀嚼度和硬度成正相 关; 蒸馏水所占比例与咀嚼度和硬度成负相关。 本发明人还用小麦淀粉与玉米淀粉混合制 备玉米面条, 但制备较高咀嚼度和适当硬度的面条所需小麦面粉与玉米淀粉的比例需大于 1:1, 由此得到的玉米面条纤维素含量、 氨基酸含量都比较低, 不作为优选。 说明书 7/8 页 9 CN 111728134 A 9 0041 对上述实施例18制备的玉米面条进行感官评定, 评定标注如下表8所示: 如附图2所示, 实施例3、 5所制备得到的玉米面条总分最高, 口感风味俱佳, 其中实施例 3得到的玉米面条相对更耐嚼、 实施例5得到的玉米面条相对更柔软。 004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明书 8/8 页 10 CN 111728134 A 10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11 CN 111728134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纤维素 营养 发酵 玉米 面条 及其 制备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纤维素高营养发酵玉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3452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