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和工作方法.pdf
《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和工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和工作方法.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34716.5 (22)申请日 2020.06.12 (71)申请人 湖州青米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舞阳街 道科源路48号2幢4-7号(莫干山国家 高新区) (72)发明人 方伟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陆永强张建 (51)Int.Cl. G09F 19/18(2006.01) G03B 21/56(2006.01) G03B 35/18(2006.01) (54)发明名称 基于3D全息投影技。
2、术的广告装置和工作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 广告装置和工作方法, 它解决了全息影像效果受 外部光照影响大等问题。 其包括安装基座, 安装 基座上方设置有上顶部, 安装基座和上顶部之间 设置有若干支撑立板, 安装基座和上顶部之间安 装有全息投影成像装置, 全息投影成像装置包括 上下相对固定的投影受体和投影仪, 投影受体具 有贴合或环绕设置在投影受体上的变色玻璃组, 投影仪侧面布置有若干光感器。 本发明具有投影 稳定、 广告展示效果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111739447 A 2020.10.02 CN 111739447 A 。
3、1.一种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基座(1), 所述的安装 基座(1)上方设置有上顶部(2), 所述的安装基座(1)和上顶部(2)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立板 (11), 所述的安装基座(1)和上顶部(2)之间安装有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 所述的全息投影 成像装置(4)包括上下相对固定的投影受体(41)和投影仪(42), 所述的投影受体(41)具有 贴合或环绕设置在投影受体(41)上的变色玻璃组(5), 所述的投影仪(42)侧面布置有若干 光感器(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变色玻 璃组(5)包括电控玻璃组(。
4、6)和液控玻璃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控玻 璃组(6)包括贴合或环绕布置在投影受体(41)上的电致变色玻璃(61), 所述的液控玻璃组 (7)包括贴合或环绕布置在投影受体(41)上的夹层玻璃(71), 所述的夹层玻璃(71)两侧封 闭且内部留有间隙(72), 所述的间隙(72)与设置在夹层玻璃(71)底部的配液管(73)连通, 所述的配液管(73)通过软管(74)与设置在安装基座(1)内的伸缩筒(75)连通, 所述的伸缩 筒(75)的可伸缩端与驱动组件(76)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 其。
5、特征在于, 所述的投影仪 (42)的侧面分别布置有摄像头(43), 所述的投影仪(42)与上顶部(2)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 (8), 所述的投影受体(41)与安装基座(1)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动机 构(8)包括设置在上顶部(2)内部的驱动电机(81), 所述的驱动电机(81)通过变速齿轮组件 (82)与投影仪(42)的中心连接, 所述的转动限位机构(9)包括设置在投影受体(41)底部的 圆台(91), 所述的圆台(91)与设置在安装基座(1)上的圆槽(92)相对, 所述的圆台(91)下方 安装有若干相对圆。
6、台(91)中心轴线对称且与圆槽(92)底部相对滚动的滚轮组件(93), 所述 的圆槽(92)底部开有若干与滚轮组件(93)相对的限位槽(9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安装基 座(1)和上顶部(2)之间设置有相对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环绕的外筒(12), 所述的外筒 (12)为透明LED显示屏, 所述的支撑立板(11)设置在外筒(12)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投影受 体(41)包括有机玻璃制成的全息投影金字塔和全息投影屏, 所述的投影仪(42)包括设置在 投影受体(41)顶部的。
7、投影基座(44), 所述的投影基座(44)与投影受体(41)相对的一侧布置 有投影屏(45)。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的工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投影屏(45)在控制箱(3)内的投影模块(31)的控制下, 向投影受体(41)投射图案, 在干涉和衍射的作用下, 投影受体(41)内生成三维立体图像; S2: 投影仪(42)上的光感器(51)感应投影受体(41)各个方向所受的光线强弱并反馈至 控制箱(3)内, 控制箱(3)调节投影受体(41)各个方向的变色玻璃组(5)的颜色深度; S3: 投影基座(44)侧面布置的摄像头(4。
8、3)正对投影受体(41)周围, 识别人体所在位置 并反馈至控制箱(3), 控制箱(3)控制驱动电机(81)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率; S4: 控制箱(3)内的LED显示模块(32)控制外筒, 透明LED显示屏构成的外筒(12)显示静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739447 A 2 态或动态的广告信息; S5: 控制箱(3)内的投影模块(31)和LED显示模块(32)与信息处理模块(33)相连, 信息 处理模块(33)通过有线/无线网络(34)与远程控制中心(35)完成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的工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S2还包括如下步骤。
9、: S21: 光感器(51)感应到的光感信号传输至控制箱(3)的信号分析模块(36)内, 之后信 号分析模块(36)发送指令给控制箱(3); S22: 投影仪(42)上的光感器(51)与控制箱(3)内的电致变色控制模块(37)为正反馈回 路, 光感器(51)所受光照强度越高, 光感器(51)所在面的电致变色玻璃(61)在电致变色控 制模块(37)控制下颜色越深; S23: 光感器(51)感应到的光感信号传输至控制箱(3)内的液控模块(38), 当光照强度 达到阀值时, 液控模块(38)驱使驱动组件(76)压缩伸缩筒(75), 将伸缩筒(75)内的深色液 体注入夹层玻璃(71)的间隙(72)内,。
10、 当光照强度低于阀值时, 驱动组件(76)驱动伸缩筒 (75)将间隙(72)内的深色液体抽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的工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3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 摄像头(43)与控制箱(3)内的人体识别模块(52)和人脸识别模块(53)相连, 采集 到的人体运动数据传输至控制箱(3)内的转动控制模块(54)内, 采集到的人脸数据依次通 过信息处理模块(33)和有线/无线网络(34)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35)内的数据库(39)内; S32: 摄像头(43)锁定人体位置, 转动控制模块(54)控制驱动电机(81)转动, 驱动电机 (81)通过变。
11、速齿轮组件(82)带动投影仪(42)与投影受体(41)相对转动机构(8)中心轴线转 动, 投影受体(41)上的单个投影面随人体运动而调整角度, 保持投影面正对人体。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739447 A 3 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和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全息投影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和 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 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 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 此即拍摄过 程: 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
12、; 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 片上, 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 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 度, 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 记录着干涉条纹 的底片经过显影、 定影等处理程序后, 便成为一张全息图, 或称全息照片。 其第二步是利用 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 这是成象过程: 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 在相干激光照射 下, 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 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 和共轭象。 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 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 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 各点的光信息, 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
13、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 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 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 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0003 目前全息投影中运用较为成熟的通常为幻影成像等伪全息技术, 由立体模型场 景、 造型灯光系统、 光学成像系统、 影视播放系统、 计算机多媒体系统、 音响系统及控制系统 组成, 可以实现大型产品等的逼真展示。 但在实际的运用中, 对于光线强度要求较为苛刻, 在开放环境或光照较强的环境内显示效果较差。 除此之外, 全息投影装置往往为固定结构, 无法全方位地向观众展示立体图像。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 方案。 例如, 中国。
14、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投影幕可调的全息投影装置201810575437.6, 其包 括底框、 调节装置和全息投影装置, 底框上方设有延伸板, 支撑框底部固定在底框内表面, 支撑框上设有导杆一和导杆二, 支撑框上表面设有转动座, 螺杆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上下 板之间, 螺杆上设有螺母块, 蜗杆可转动连接在支撑框上方两侧板之间, 升降座两侧穿过导 杆一和导杆二, 旋转杆穿过转动座, 旋转台固定在旋转杆上端, 全息投影仪固定在延伸板下 表面, 全息投影幕安装在旋转台中间位置。 0005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息投影装置无法全方位展示立体图像的问题, 但 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例如, 对于光照。
15、变化适应性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光照变化适应性好的基于3D 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 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光照变化适应性好的 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的工作方法。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1739447 A 4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 置, 包括安装基座, 安装基座上方设置有上顶部, 安装基座和上顶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立 板, 安装基座和上顶部之间安装有全息投影成像装置, 全息投影成像装置包括上下相对固 定的。
16、投影受体和投影仪, 投影受体具有贴合或环绕设置在投影受体上的变色玻璃组, 投影 仪侧面布置有若干光感器。 在常规的全息投影成像装置内的投影受体上布置可改变投影受 体颜色深度的变色玻璃组, 配合光感器及时检测光照强度变化, 保证全息投影成像装置展 现最佳的立体成像效果。 0009 在上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中, 变色玻璃组包括电控玻璃组和液控 玻璃组。 变色玻璃组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控制方式来改变变色玻璃组的颜色和深度。 0010 在上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中, 电控玻璃组包括贴合或环绕布置在 投影受体上的电致变色玻璃, 液控玻璃组包括贴合或环绕布置在投影受体上的夹层玻璃, 。
17、夹层玻璃两侧封闭且内部留有间隙, 间隙与设置在夹层玻璃底部的配液管连通, 配液管通 过软管与设置在安装基座内的伸缩筒连通, 伸缩筒的可伸缩端与驱动组件联动。 电致变色 玻璃受电场控制改变颜色深度, 夹层玻璃通过在间隙内填充深色液体来提高夹层玻璃的颜 色深度, 其内部液体流动由驱动组件和伸缩筒推拉控制。 0011 在上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中, 投影仪的侧面分别布置有摄像头, 投影仪与上顶部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 投影受体与安装基座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 全 息投影成像装置上下方分别设置转动机构和转动限位机构, 其内部的投影受体和投影仪保 持同步转动。 0012 在上述的基于3D全息。
18、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中, 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上顶部内部的 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通过变速齿轮组件与投影仪的中心连接, 转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投 影受体底部的圆台, 圆台与设置在安装基座上的圆槽相对, 圆台下方安装有若干相对圆台 中心轴线对称且与圆槽底部相对滚动的滚轮组件, 圆槽底部开有若干与滚轮组件相对的限 位槽。 驱动电机提供给全息投影成像装置的转动动力, 滚轮组件沿限位槽滚动保持转动机 构稳定转动。 0013 在上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中, 安装基座和上顶部之间设置有相对 全息投影成像装置环绕的外筒, 外筒为透明LED显示屏, 支撑立板设置在外筒外侧。 透明LED 显示屏制成的外筒。
19、可展示动态或静态的广告信息, 充分利用外筒表面。 0014 在上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中, 投影受体包括有机玻璃制成的全息 投影金字塔和全息投影屏, 投影仪包括设置在投影受体顶部的投影基座, 投影基座与投影 受体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投影屏。 投影受体可采用不同的展示结构, 全息投影金字塔适用于 全方位展示, 全息投影屏对于单向展示效果好。 0015 上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的工作方法如下所述, 本基于3D全息投影 技术的广告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 S1: 投影屏在控制箱内的投影模块的控制下, 向投影受体投射图案, 在干涉和衍射 的作用下, 投影受体内生成三维。
20、立体图像; 0017 S2: 投影仪上的光感器感应投影受体各个方向所受的光线强弱并反馈至控制箱 内, 控制箱调节投影受体各个方向的变色玻璃组的颜色深度; 0018 S3: 投影基座侧面布置的摄像头正对投影受体周围, 识别人体所在位置并反馈至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1739447 A 5 控制箱, 控制箱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率; 0019 S4: 控制箱内的LED显示模块控制外筒, 透明LED显示屏构成的外筒显示静态或动 态的广告信息; 0020 S5: 控制箱内的投影模块和LED显示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相连, 信息处理模块通过 有线/无线网络与远程控制中心完成数据传输。 0。
21、021 在上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的工作方法中, 步骤S2还包括如下步 骤: 0022 S21: 光感器感应到的光感信号传输至控制箱的信号分析模块内, 之后信号分析模 块发送指令给控制箱; 0023 S22: 投影仪上的光感器与控制箱内的电致变色控制模块为正反馈回路, 光感器所 受光照强度越高, 光感器所在面的电致变色玻璃在电致变色控制模块控制下颜色越深; 0024 S23: 光感器感应到的光感信号传输至控制箱内的液控模块, 当光照强度达到阀值 时, 液控模块驱使驱动组件压缩伸缩筒, 将伸缩筒内的深色液体注入夹层玻璃的间隙内, 当 光照强度低于阀值时, 驱动组件驱动伸缩筒将间隙内的。
22、深色液体抽出。 0025 在上述的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的工作方法中, 步骤S3还包括如下步 骤: 0026 S31: 摄像头与控制箱内的人体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相连, 采集到的人体运动 数据传输至控制箱内的转动控制模块内, 采集到的人脸数据依次通过信息处理模块和有 线/无线网络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内的数据库内; 0027 S32: 摄像头锁定人体位置, 转动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机转动, 驱动电机通过变速 齿轮组件带动投影仪与投影受体相对转动机构中心轴线转动, 投影受体上的单个投影面随 人体运动而调整角度, 保持投影面正对人体。 0028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在投影受。
23、体上布置变色玻璃组, 由光感器 反馈调节变色玻璃组的颜色深度, 从而适应光照强度变化较大的环境; 转动机构控制投影 受体上的投影面位置, 保证投影面始终正对观众, 保持最佳的展示效果; 自带数据采集模 块, 配合远程控制中心, 灵活调整广告内容。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是本发明的投影受体和圆台的装配示意图; 0033 图5是本发明的安装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6是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7是本发明的电致变色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36。
24、 图8是本发明的液控玻璃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9是本发明的控制箱的结构框图; 0038 图中, 安装基座1、 支撑立板11、 外筒12、 上顶部2、 控制箱3、 投影模块31、 LED显示模 块32、 信息处理模块33、 有线/无线网络34、 远程控制中心35、 信号分析模块36、 电致变色控 说明书 3/6 页 6 CN 111739447 A 6 制模块37、 液控模块38、 数据库39、 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 投影受体41、 投影仪42、 摄像头43、 投影基座44、 投影屏45、 变色玻璃组5、 光感器51、 人体识别模块52、 人脸识别模块53、 转动控 制模块54、 电控玻。
25、璃组6、 电致变色玻璃61、 液控玻璃组7、 夹层玻璃71、 间隙72、 配液管73、 软 管74、 伸缩筒75、 驱动组件76、 转动机构8、 驱动电机81、 变速齿轮组件82、 转动限位机构9、 圆 台91、 圆槽92、 滚轮组件93、 限位槽94。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0 如图1-9所示, 本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 包括安装基座1, 安装基座1上 方设置有上顶部2, 安装基座1和上顶部2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立板11, 安装基座1和上顶部2 之间安装有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 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包括上下相对固定的投影受体。
26、41和投 影仪42, 投影受体41具有贴合或环绕设置在投影受体41上的变色玻璃组5, 投影仪42侧面布 置有若干光感器51。 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采用幻影成像这种伪全息显像方式, 其中的投影受 体41采用有机玻璃或其他成像效果好的透明板, 变色玻璃组5覆盖在投影受体41表面或竖 立在投影受体41周围, 同时变色玻璃组5也可直接充当投影受体41。 各个方向布置独立的光 感器51分别检测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变化, 并将光照信息反馈至控制 箱3内, 从而控制变色玻璃组5颜色深度, 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 0041 具体地, 变色玻璃组5包括电控玻璃组6和液控玻璃组7。 变色玻璃组5内的电。
27、控玻 璃组6和液控玻璃组7分别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 其中电控玻璃组6在调节变色玻璃组5颜色 深度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液控玻璃组7成本较低,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变色玻璃组5。 0042 优选地, 电控玻璃组6包括贴合或环绕布置在投影受体41上的电致变色玻璃61, 液 控玻璃组7包括贴合或环绕布置在投影受体41上的夹层玻璃71, 夹层玻璃71两侧封闭且内 部留有间隙72, 间隙72与设置在夹层玻璃71底部的配液管73连通, 配液管73通过软管74与 设置在安装基座1内的伸缩筒75连通, 伸缩筒75的可伸缩端与驱动组件76联动。 电致变色玻 璃6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 可逆的颜色变化。 。
28、其结构包括玻璃衬底, 透明导电层, 电致变色层, 离子导体层和离子贮藏层。 工作时, 两个透明导电层之间加上一定的电压, 电 致变色层材料在电压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颜色发生变化; 而电解质层则由特殊的导 电材料组成, 如包含有高氯酸锂、 高氯酸钠等的溶液或固体电解质材料; 离子存储层在电致 变色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起到储存相应的反离子, 保持整个体系电荷平衡的作用, 离 子存储层也可以为一种与前面一层电致变色材料变色性能相反的电致变色材料, 这样可以 起到颜色叠加或互补的作用。 如电致变色层材料采用的是阳极氧化变色材料, 则离子存储 层可采用阴极还原变色材料。 0043 其中, 液控玻璃。
29、组7的夹层玻璃71的间隙72在伸缩筒75伸缩作用下注入有色液体, 从而改变液控玻璃组7的整体颜色。 当不需要加深夹层玻璃71颜色时, 伸缩筒75回缩, 从而 将间隙72内填充的有色液体抽回。 在气压作用下, 间隙72基本无残余液体。 0044 进一步地, 投影仪42的侧面分别布置有摄像头43, 投影仪42与上顶部2之间设置有 转动机构8, 投影受体41与安装基座1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9。 摄像头43设置在投影仪42 的侧面, 与控制箱3连接。 转动机构8与转动限位机构9配合, 保证投影仪42和投影受体41同 步转动。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1739447 A 7 0045 更进一。
30、步地, 转动机构8包括设置在上顶部2内部的驱动电机81, 驱动电机81通过 变速齿轮组件82与投影仪42的中心连接, 转动限位机构9包括设置在投影受体41底部的圆 台91, 圆台91与设置在安装基座1上的圆槽92相对, 圆台91下方安装有若干相对圆台91中心 轴线对称且与圆槽92底部相对滚动的滚轮组件93, 圆槽92底部开有若干与滚轮组件93相对 的限位槽94。 转动机构8内的驱动电机81转速较高, 其转矩通过变速齿轮组件82内变速齿轮 传递至投影仪42上, 带动投影仪42相对其中心轴线转动, 投影受体41上端与投影仪42固定 连接同步转动。 投影受体41底部与圆台91上端相对固定, 圆台91。
31、下方固定的滚轮组件93沿 限位槽94滚动, 滚轮组件93提供给圆台91支撑力。 0046 除此之外, 安装基座1和上顶部2之间设置有相对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环绕的外筒 12, 外筒12为透明LED显示屏, 支撑立板11设置在外筒12外侧。 透明LED显示屏具有显像功 能, 所制成的外筒12环绕在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周围, 且与支撑立板11贴合。 外筒12上额外 增加触控屏, 提高人机交互性。 外筒12所呈现的平面图像与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生成的立体 图像互相配合, 具有较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0047 同时, 投影受体41包括有机玻璃制成的全息投影金字塔和全息投影屏, 投影仪42 包括设置在投影受体4。
32、1顶部的投影基座44, 投影基座44与投影受体41相对的一侧布置有投 影屏45。 投影受体41包括180度展示柜、 270度展示柜、 360度展示柜, 其中全息投影金字塔属 于360度展示柜, 也被称之为三维全息影像、 全息三维成像、 全息金字塔, 它是由透明材料制 成的四面锥体, 观众的视线能从任何一面穿透它, 通过表面反射原理, 观众能从锥形空间里 看到自由飘浮的影像和图形。 四面视频成像将光信号反射到这个锥体中的特殊棱镜上, 汇 集到一起后形成具有真实维度空间的立体影像。 全息投影屏为单面展示, 在单个方向上可 呈现较大的三维影像。 0048 可见地, 在基于3D全息投影技术的广告装置的。
33、工作方法中, 包括如下步骤: 0049 S1: 投影屏45在控制箱3内的投影模块31的控制下, 向投影受体41投射图案, 在干 涉和衍射的作用下, 投影受体41内生成三维立体图像; 0050 S2: 投影仪42上的光感器51感应投影受体41各个方向所受的光线强弱并反馈至控 制箱3内, 控制箱3调节投影受体41各个方向的变色玻璃组5的颜色深度; 0051 S3: 投影基座44侧面布置的摄像头43正对投影受体41周围, 识别人体所在位置并 反馈至控制箱3, 控制箱3控制驱动电机81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率; 0052 S4: 控制箱3内的LED显示模块32控制外筒, 透明LED显示屏构成的外筒12显示。
34、静态 或动态的广告信息; 0053 S5: 控制箱3内的投影模块31和LED显示模块32与信息处理模块33相连, 信息处理 模块33通过有线/无线网络34与远程控制中心35完成数据传输。 0054 投影屏45向投影受体41投射图案后, 光感器51和变色玻璃组5随之适应性调节颜 色深度。 转动机构8也随之调整角度, 配合变色玻璃组5调整至合适的光影角度, 达到最佳的 显示效果。 0055 深入地, 步骤S2还包括如下步骤: 0056 S21: 光感器51感应到的光感信号传输至控制箱3的信号分析模块36内, 之后信号 分析模块36发送指令给控制箱3; 0057 S22: 投影仪42上的光感器51与。
35、控制箱3内的电致变色控制模块37为正反馈回路,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1739447 A 8 光感器51所受光照强度越高, 光感器51所在面的电致变色玻璃61在电致变色控制模块37控 制下颜色越深; 0058 S23: 光感器51感应到的光感信号传输至控制箱3内的液控模块38, 当光照强度达 到阀值时, 液控模块38驱使驱动组件76压缩伸缩筒75, 将伸缩筒75内的深色液体注入夹层 玻璃71的间隙72内, 当光照强度低于阀值时, 驱动组件76驱动伸缩筒75将间隙72内的深色 液体抽出。 0059 光感器51采集到的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控制箱3的信 号分析模块3。
36、6内进行信号分析, 电致变色控制模块37或者液控模块38收到反馈信号后控制 变色玻璃组5改变颜色。 0060 很明显, 步骤S3还包括如下步骤: 0061 S31: 摄像头43与控制箱3内的人体识别模块52和人脸识别模块53相连, 采集到的 人体运动数据传输至控制箱3内的转动控制模块54内, 采集到的人脸数据依次通过信息处 理模块33和有线/无线网络34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35内的数据库39内; 0062 S32: 摄像头43锁定人体位置, 转动控制模块54控制驱动电机81转动, 驱动电机81 通过变速齿轮组件82带动投影仪42与投影受体41相对转动机构8中心轴线转动, 投影受体 41上的单个投。
37、影面随人体运动而调整角度, 保持投影面正对人体。 0063 人体识别模块52和人脸识别模块53共同采集人体的身形数据, 所采集的信息分别 发送给远程控制中心35或直接提供给转动控制模块54用于追踪人体位置。 转动机构8转动 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上单面正对人数最多的位置, 保证获得最佳的广告效果。 0064 综上所述, 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 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的投影受体41周围布置的变 色玻璃组5控制投影受体41的颜色深浅, 配合光感器51适应光照强度变化, 提高在户外等光 照强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的三维影像显示效果; 转动机构8一方面可保证单个投影面正对 人群, 获得最佳的广告效果, 另一方面与光。
38、感器51配合, 调整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的光影角 度, 保证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的投影效果稳定性。 006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66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安装基座1、 支撑立板11、 外筒12、 上顶部2、 控制箱3、 投影 模块31、 LED显示模块32、 信息处理模块33、 有线/无线网络34、 远程控制中心35、 信号分析模 块36、 电致变色控制模块37、 液控模块38、 数据库39、 。
39、全息投影成像装置4、 投影受体41、 投影 仪42、 摄像头43、 投影基座44、 投影屏45、 变色玻璃组5、 光感器51、 人体识别模块52、 人脸识 别模块53、 转动控制模块54、 电控玻璃组6、 电致变色玻璃61、 液控玻璃组7、 夹层玻璃71、 间 隙72、 配液管73、 软管74、 伸缩筒75、 驱动组件76、 转动机构8、 驱动电机81、 变速齿轮组件82、 转动限位机构9、 圆台91、 圆槽92、 滚轮组件93、 限位槽94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 的可能性。 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 把它们解释成任 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1739447 A 9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10 CN 111739447 A 10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11 CN 111739447 A 11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2 CN 111739447 A 12 图5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3 CN 111739447 A 13 图8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4 CN 111739447 A 14 图9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5 CN 111739447 A 15 。
- 内容关键字: 基于 全息 投影 技术 广告 装置 工作 方法
农机动力飞轮喷涂用漆雾废气处理装置.pdf
旁路引流线绝缘防护夹持支架结构.pdf
建筑施工围挡.pdf
推进剂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pdf
防刺伤采血针.pdf
铸造件快速冷却装置.pdf
工业硅粉制备用研磨装置.pdf
电池盖帽包边用防偏移模具.pdf
拉杆式储能电源箱.pdf
多穴五轴自动光学检测装置.pdf
活塞钻铣床.pdf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检测装置.pdf
羊粪粉碎机的清扫装置.pdf
铁碳微电解填料球.pdf
电感电流过零检测方法及电路.pdf
陶瓷加工的练泥机.pdf
建筑工程用支护装置.pdf
压滤机拉板装置及压滤机.pdf
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pdf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双环高密度标测消融导管.pdf
洁净手术室用的排风系统.pdf
用于预测转动设备的故障概率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视觉辅助的三极管封装质量检测方法.pdf
可调式肢体活动康复训练装置.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的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服装布料用卷绕装置.pdf
鸽子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并体外培养方法及培养物和应用.pdf
配置肘式黏滞阻尼器的自复位摇摆结构.pdf
采硐充填方法.pdf
积分球数字仿体系统及成像测评方法.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pdf
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pdf
脱除高温烟气中酸性气体的脱酸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将集装箱精准的装载在集卡汽车的方法.pdf
训练生成对抗网络、语音增强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区块链的城市供水运维监管系统.pdf
确定残煤复采综放工作面支架阻力的方法.pdf
确定残采工作面过残留煤柱支架阻力的方法.pdf
套管孔眼冲蚀试验系统及方法.pdf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pdf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pdf
双面定向加权量化潮湿状态检测传感器.pdf
制备2,5-二甲基苯乙酰氯的方法.pdf
智能工厂用全自动智能运输装置.pdf
聚酰亚胺电容器.pdf
习题个性化推荐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实现小体积基础镜像的方法.pdf
无人化水产养殖增氧工作站及增氧方法.pdf
适用于超高背压的纹影法多孔喷雾测试系统.pdf
清洗用高峰值功率激光高效耦合输出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