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pdf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340637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2.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38193.1 (22)申请日 2020.06.12 (71)申请人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02 号 申请人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天津津港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运涛田隽盛利侯建飞 左大伟袁方龙张杨孙玉涛 王雷朱飞虎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代理人 谢萌 (51)Int.Cl. G01D 2。

2、1/02(2006.01) G05B 19/04(2006.01) E02D 3/046(2006.01) (54)发明名称 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 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 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 选 取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 在土层中设置孔隙水压 力传感器; 夯机配备夯锤后就位至试验区; 进行 夯击, 并实时获取夯击数, 采集每次夯击的孔隙 水压力, 获取每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 实时显示相邻两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 的差值与夯击数的时程变化关系, 从中得到差值 随夯击数的增加趋于稳定时的有效夯击数;。

3、 对整 个待固结场地进行夯击, 每个夯击点位的夯击次 数为有效夯击数。 本发明以孔隙水压力作为水运 工程地基加固过程中的收锤标准, 并同步实现夯 点定位、 夯击数记录、 孔隙水压力观测等, 避免了 过夯、 少夯情况的发生, 有效的保证了现场施工 进度和质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1735493 A 2020.10.02 CN 111735493 A 1.一种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在场地中选取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试验区, 然后在试验区土层中设 置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 步骤2: 。

4、根据试验区地质情况为夯机(1)配备相应的夯锤(2-5), 并就位夯机(1)至试验 区; 步骤3: 夯机(1)起吊到一定高度后, 对场地地基进行夯击, 重复起吊、 夯击的动作, 并实 时获取夯击数, 采集通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监测到的每次夯击的孔隙水压力数据, 从 中获取每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 步骤4: 通过显示单元实时显示相邻两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的差值与夯 击数的时程变化关系, 并从中得到差值随夯击数的增加趋于稳定时对应的夯击数, 记作有 效夯击数; 步骤5: 根据步骤1至4在试验区得到的结果, 夯机(1)对整个待固结场地进行夯击, 每个 夯击点位的夯击次数为步骤4。

5、得到的有效夯击数, 直至完成整个场地的夯击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 对于以吹填粉土或粉质黏土为主的软土地层, 为夯机(1)配备 锤径为2.02.5m的平锤进行步骤3至4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 对于场地存在厚度大于1.5m的杂填土等结构层地质, 首先为夯 机(1)配备锤径为1.01.5m的柱锤, 就位夯机(1)至试验区进行夯击预处理, 破除结构层; 然后再为夯机(1)配备锤径为2.02.5m的平锤进行步骤3至4。

6、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 对于以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的吹填粉土和粉质黏土为 主的地层, 采集频率不大于5次/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 对于渗透系数小于1.010-6cm/s的黏土地层, 采集频率不小于 30次/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 夯击过程中实时获取每次夯击的夯沉量; 在步骤4中, 所述显示 单元还实时显示。

7、相邻两次夯击的夯沉量之间的差值与夯击数的变化关系, 用于与场地地基 土层内孔隙水压力共同作为强夯施工的收锤依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中, 所述相邻两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的差值与夯击 数的时程变化关系以孔隙水压力差值-夯击数变化时程曲线的形式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 示, 所述相邻两次夯击的夯沉量之间的差值与夯击数的变化关系以夯沉量差值-夯击数变 化曲线的形式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中, 随夯击数的增加,。

8、 当相邻两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 的差值小于设定的阈值时, 即可判定差值随夯击数的增加趋于稳定。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735493 A 2 9.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 智能化施工控制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夯机(1)、 夯机管理系统、 地基监测系统、 显示单元、 中央控制系统; 所述夯机管理系统包括GPS定位器(2-1)、 激光测距仪(2-2)、 拉力传感器(2-3); 所述 GPS定位器(2-1)安装于夯机(1)吊臂顶部, 并与夯锤(2-5)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用于进 行夯点定位; 所述夯机管理系统还包括激光。

9、测距仪(2-2), 所述激光测距仪(2-2)安装于夯 机(1)吊臂顶部, 所述夯锤(2-5)的上表面粘贴有激光靶(2-2-1), 所述激光靶(2-2-1)与激 光测距仪(2-2)的光束保持垂直, 用于测量每次夯击的夯沉量; 所述拉力传感器(2-3)安装 于夯机(1)用于拉紧夯锤(2-5)的夯绳(2-4)上, 用于获取夯击数; 所述地基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 无线信号自动采集装置(3-2), 所述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设置在试验区的土层中, 用于监测每次夯击的孔隙水压力数据; 所 述无线信号自动采集装置(3-2)与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通讯连接, 用于采集孔隙水压力 。

10、传感器(3-1)的监测数据;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GPS定位器(2-1)、 激光测距仪(2-2)、 拉力传感器(2-3)、 无线 信号自动采集装置(3-2)、 显示单元通讯连接, 用于控制各部分的工作状态、 接收相关数据, 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设 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单元还显示夯机对应夯点位置、 现场施工进度, 其中施工进度包 括现场已夯点位和待夯点位。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735493 A 3 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 及设备 技术领域 00。

11、01 本发明属于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 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强夯法即强力夯实法, 又称动力固结法, 是利用大型履带式强夯机将8-30吨的重 锤从6m-30m高度自由落下, 对土进行强力夯实, 迅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 形成比 较均匀的、 密实的地基, 在地基一定深度内改变了地基土的孔隙分布。 经过多年的实践及强 夯设备的更新, 强夯法施工已广泛运用到高速公路铁路、 机场、 核电站、 大工业区、 港口填海 等基础加固工程, 并对相对较复杂的地质如高填方基础、 高含水量基础、 港口填海基础、 海 水吹填基础等。

12、都有成功的施工案例。 0003 目前, 相关地基加固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以夯沉量作为强夯施工的控制标准, 即单 击夯击能E4000kNm,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单击夯击能4000kNmE 6000kNm,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 6000kNmE,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 200mm, 且各等级夯击能对应的地基加固深度不同。 但实践表明, 该标准在指导水运工程地 基加固时存在诸多问题, 如: 对于吹填粉土和粉质黏土地基加固, 一般有效加固深度为5m- 6m, 采用平锤所对应的夯击能为2000kNm, 现场施工过程中, 每个夯点夯击8-10击后, 最后 两击平均夯沉量。

13、仍大于100mm, 但此时已达到预期加固效果, 若为满足规范收锤标准继续夯 击将出现没锤现象, 严重影响现场施工进度, 且过度夯击将增大施工成本; 对于表层存在厚 度较大且不均匀的杂填土等硬壳层的地基加固工程, 为了满足使用要求, 有效加固深度一 般不小于7m,先采用中-高能量柱锤破除硬壳层, 再用平锤以 “轻夯多遍” 的原则, 逐步分层 加固土体, 采用柱锤破除硬壳层时, 因硬壳层厚度不均导致每个夯点夯击数为6-15击, 终锤 击数难以控制, 甚至出现少夯、 过夯的情况, 致使下卧黏土层内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增长幅度 偏差较大, 地基出现局部剪切破坏或影响深度不够的现象, 严重影响现场施工质量。。

14、 综上所 述, 仅靠夯沉量作为动力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收锤标准无法满足工程需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 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 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设备。 0006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 一种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 包括以下步 骤: 0008 步骤1: 在场地中选取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试验区, 然后在试验区土层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173549。

15、3 A 4 中设置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0009 步骤2: 根据试验区地质情况为夯机配备相应的夯锤, 并就位夯机至试验区; 0010 在步骤2中, 对于以吹填粉土或粉质黏土为主的软土地层, 为夯机配备锤径为2.0 2.5m的平锤进行步骤3至4的操作; 0011 在步骤2中, 对于场地存在厚度大于1.5m的杂填土等结构层地质, 首先为夯机配备 锤径为1.01.5m的柱锤, 就位夯机至试验区进行夯击预处理, 破除结构层; 然后再为夯机 配备锤径为2.02.5m的平锤进行步骤3至4的操作。 0012 步骤3: 夯机起吊到一定高度后, 对场地地基进行夯击, 重复起吊、 夯击的动作, 并 实时获取夯击数,。

16、 采集通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每次夯击的孔隙水压力数据, 从中 获取每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 0013 在步骤3中, 对于以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的吹填粉土和粉质黏土为主的地 层, 采集频率不大于5次/s; 0014 在步骤3中, 对于渗透系数小于1.010-6cm/s的黏土地层, 采集频率不小于30次/ s; 0015 在步骤3中, 夯击过程中实时获取每次夯击的夯沉量。 0016 步骤4: 通过显示单元实时显示相邻两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的差值 与夯击数的时程变化关系, 并从中得到差值随夯击数的增加趋于稳定时对应的夯击数, 记 作有效夯击数; 0017 在步骤4。

17、中, 随夯击数的增加, 当相邻两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的差值 小于设定的阈值时, 即可判定差值随夯击数的增加趋于稳定; 0018 在步骤4中, 所述显示单元还实时显示相邻两次夯击的夯沉量之间的差值与夯击 数的变化关系, 用于与场地地基土层内孔隙水压力共同作为强夯施工的收锤依据; 0019 在步骤4中, 所述相邻两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的差值与夯击数的时 程变化关系以孔隙水压力差值-夯击数变化时程曲线的形式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 所述 相邻两次夯击的夯沉量之间的差值与夯击数的变化关系以夯沉量差值-夯击数变化曲线的 形式在显示单元上进行显示。 0020 步骤5: 根据步骤1至4在试。

18、验区得到的结果, 夯机对整个待固结场地进行夯击, 每 个夯击点位的夯击次数为步骤4得到的有效夯击数, 直至完成整个场地的夯击加固。 0021 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设 备, 包括夯机、 夯机管理系统、 地基监测系统、 显示单元、 中央控制系统。 0022 所述夯机管理系统包括GPS定位器、 激光测距仪、 拉力传感器; 所述GPS定位器安装 于夯机吊臂顶部, 并与夯锤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用于进行夯点定位; 所述夯机管理系统 还包括激光测距仪, 所述激光测距仪安装于夯机吊臂顶部, 所述夯锤的上表面粘贴有激光 靶, 所述激光靶与激光测距仪的光束保持垂直。

19、, 用于测量每次夯击的夯沉量; 所述拉力传感 器安装于夯机用于拉紧夯锤的夯绳上, 用于获取夯击数。 0023 所述地基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无线信号自动采集装置, 所述孔隙水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试验区的土层中, 用于监测每次夯击的孔隙水压力数据; 所述无线信号 自动采集装置与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通讯连接, 用于采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监测数据。 0024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GPS定位器、 激光测距仪、 拉力传感器、 无线信号自动采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1735493 A 5 集装置、 显示单元通讯连接, 用于控制各部分的工作状态、 接收相关数据, 并将处理后的数 据通过显示。

20、单元进行显示。 0025 在上述设备中, 所述显示单元还显示夯机对应夯点位置、 现场施工进度, 其中施工 进度包括现场已夯点位和待夯点位。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首次提出以孔隙水压力作为水运工程地基加固过程中的 收锤标准, 形成一套适用于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的控制方 法, 该方法能够直观的了解强夯夯击过程中和夯击后土层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 另外, 本发明将孔隙水压力自动化监测技术与强夯自动化施工技术相结合, 同步实现夯点定位、 夯击数、 孔隙水压力观测等, 避免了过夯、 少夯情况的发生, 有效的保证了现场施工进度和 质量。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

21、明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设备的显示单元的显示界面; 其中, a为夯沉量-夯击数变化曲线, b为 孔隙水压力-夯击数变化时程曲线, c为夯机对应夯点位置, d1为已夯点位, d2为待夯点位; 0029 附图标记: 0030 1-夯机, 2-1-GPS定位器, 2-2-激光测距仪, 2-2-1-激光靶, 2-3-拉力传感器, 2-4- 夯绳, 2-5-夯锤, 3-1-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3-2-无线信号自动采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2。

22、 实施例1 0033 以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的吹填粉土和粉质黏土为主的软土地层为例, 如图 1和2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0034 步骤1: 在场地中选取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试验区, 然后在试验区土层 中设置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 0035 步骤2: 根据试验区地质情况为夯机1配备锤径为2.02.5m的平锤作为夯锤2-5, 就位夯机1至试验区; 0036 步骤3: 夯机1起吊到一定高度后, 对场地地基进行夯击, 重复起吊、 夯击的动作, 并 实时获取夯击数, 以5次/s的频率采集通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

23、-1监测到的每次夯击的孔隙 水压力数据, 从中获取每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 0037 步骤4: 通过显示单元以孔隙水压力差值-夯击数变化时程曲线的形式实时显示相 邻两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的差值(具体指相邻两次夯击中, 后一次夯击中的 孔隙水压力最大值减去前一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所得的差值)与夯击数的时程变 化关系, 并从曲线中读取差值随夯击数的增加趋于稳定时(即: 随夯击数的增加, 当相邻两 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的阈值时)对应的夯击数, 记作有效夯 击数;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1735493 A 6 0038 步骤5: 根据步骤1至4。

24、在试验区得到的结果, 夯机1对整个待固结场地进行夯击, 每 个夯击点位的夯击次数为步骤4得到的有效夯击数, 直至完成整个场地的夯击加固。 0039 实施例2 0040 以场地存在厚度大于1.5m的杂填土且渗透系数小于1.010-6cm/s的黏土地层为 例, 如图1和2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1 步骤1: 在场地中选取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试验区, 然后在试验区土层 中设置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 0042 步骤2: 根据试验区地质情况, 首先为夯机1配备锤径为1.01.5m的柱锤, 就位夯 机1至试验区进行夯击预。

25、处理, 破除结构层; 然后再为夯机1配备锤径为2.02.5m的平锤作 为夯锤2-5, 进行步骤3至4的操作; 0043 步骤3: 夯机1起吊到一定高度后, 对场地地基进行夯击, 重复起吊、 夯击的动作, 并 实时获取夯击数, 以30次/s的频率采集通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监测到的每次夯击的孔 隙水压力数据, 从中获取每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 0044 步骤4: 通过显示单元以孔隙水压力差值-夯击数变化时程曲线的形式实时显示相 邻两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的差值(具体指相邻两次夯击中, 后一次夯击中的 孔隙水压力最大值减去前一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所得的差值)与夯击数的时程变 。

26、化关系, 并从曲线中读取差值随夯击数的增加趋于稳定时(即: 随夯击数的增加, 当相邻两 次夯击中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的阈值时)对应的夯击数, 记作有效夯 击数; 0045 步骤5: 根据步骤1至4在试验区得到的结果, 夯机1对整个待固结场地进行夯击, 每 个夯击点位的夯击次数为步骤4得到的有效夯击数, 直至完成整个场地的夯击加固。 0046 实施例3 0047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 对本发明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 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的进一步说明。 0048 如图1和2所示, 在步骤3中, 夯击过程中实时获取每次夯击的夯沉量; 在步骤4中, 所述显示单元还。

27、实时显示相邻两次夯击的夯沉量之间的差值与夯击数的变化关系, 用于与 场地地基土层内孔隙水压力共同作为强夯施工的收锤依据; 其中, 所述相邻两次夯击的夯 沉量之间的差值与夯击数的变化关系以夯沉量差值-夯击数变化曲线的形式在显示单元上 进行显示。 0049 实施例4 0050 如图1和2所示, 本发明用于实现实施例1至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水运工程大面积复 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设备, 包括夯机1、 夯机管理系统、 地基监测系统、 显示 单元、 中央控制系统。 0051 所述夯机管理系统包括GPS定位器2-1、 激光测距仪2-2、 拉力传感器2-3; 所述GPS 定位器2-1安装于夯机1吊臂。

28、顶部, 并与夯锤2-5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用于进行夯点定 位; 所述夯机管理系统还包括激光测距仪2-2, 所述激光测距仪2-2安装于夯机1吊臂顶部, 所述夯锤2-5的上表面粘贴有激光靶2-2-1, 所述激光靶2-2-1与激光测距仪2-2的光束保持 垂直, 用于测量每次夯击的夯沉量; 所述拉力传感器2-3安装于夯机1用于拉紧夯锤2-5的夯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1735493 A 7 绳2-4上, 用于获取夯击数。 0052 所述地基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 无线信号自动采集装置3-2。 所述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用于监测每次夯击的孔隙水压力数据; 所述孔隙水压力传。

29、感器3-1沿 深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在试验区的钻孔中, 并使用直径1.52.5cm的风干黏土球作为填 料对钻孔进行缩孔; 其中, 同一钻孔内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沿深度方向的间距为2-4m, 且每一土层中有不少于一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 所述无线信号自动采集装置3-2与孔隙 水压力传感器3-1通讯连接, 用于采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的监测数据。 0053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GPS定位器2-1、 激光测距仪2-2、 拉力传感器2-3、 无线信 号自动采集装置3-2、 显示单元通讯连接, 用于控制各部分的工作状态、 接收相关数据, 并将 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0054 所。

30、述激光测距仪2-2与拉力传感器2-3形成串联电路, 起吊时, 夯绳2-4拉紧夯锤2- 5, 拉力传感器2-3受力, 拉力传感器2-3表面的电阻应变片变形并产生电信号(电压或电 流), 此时激光测距仪2-2与拉力传感器2-3形成闭合串联电路, 激光测距仪2-2开始记录夯 绳初始位移; 落锤后, 夯绳2-4松弛, 拉力传感器2-3的电信号断开,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记录 为一次夯击; 重复上述起吊、 夯击步骤, 激光测距仪2-2记录并将夯沉量数据传送给中央控 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处理得到总夯沉量和相邻两击的夯沉量差值(即每击夯沉量)数据; 中央控制系统将夯击数(即单点夯击次数)和相邻两击的夯沉量差值。

31、(即每击夯沉量)显示 在如图2所示的显示单元的界面上。 0055 所述显示单元分别以孔隙水压力差值-夯击数变化时程曲线(如图2中b所示)、 夯 沉量差值-夯击数变化曲线(如图2中a所示)、 夯机对应夯点位置(如图2中c所示)、 现场施工 进度的形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显示, 其中施工进度包括现场已夯点位(如图2中d1所示)和待 夯点位(如图2中d2所示)。 0056 本发明首次提出以孔隙水压力作为水运工程地基加固过程中的收锤标准, 形成一 套适用于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的控制方法, 该方法能够直观 的了解强夯夯击过程中和夯击后土层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 另外, 本发明将孔隙水。

32、压 力自动化监测技术与强夯自动化施工技术相结合, 同步实现夯点定位、 夯击数和夯沉量记 录、 孔隙水压力观测等, 以夯沉量和孔隙水压力作为大面积复杂场区强夯施工终锤双控依 据, 避免了过夯、 少夯情况的发生, 有效的保证了现场施工进度和质量。 0057 本发明公开和提出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借鉴本文内容, 适当改变条件 路线等环节实现, 尽管本发明的方法和制备技术已通过较佳实施例子进行了描述, 相关技 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改动 或重新组合, 来实现最终的制备技术。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精神、 范围和内容中。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1735493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9 CN 111735493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0 CN 111735493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水运 工程 大面积 复杂 场地 地基 动力 固结 智能化 施工 控制 方法 设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运工程大面积复杂场地地基动力固结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及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34063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