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10339611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6.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42915.3 (22)申请日 2020.05.22 (71)申请人 紫云自治县紫香源农林科技有限责 任公司 地址 560800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 族自治县达帮乡关坪村 (72)发明人 张廷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2114 代理人 周黎亚 (51)Int.Cl. A01G 22/25(2018.01) A01C 1/06(2006.01) A01B 79/02(2006.01) A01G 31/00(2018.01) C0。

2、5F 11/00(2006.01) C05G 1/00(2006.01) C05G 5/20(2020.01) C05G 5/27(2020.01) C05G 3/00(2020.01) C05G 3/8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适 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 骤: (1)土壤一次处理; (2)土壤二次处理; (3)种 苗培育; (4)炼苗; (5)栽培; (6)田间管理。 本发明 提供的方法, 能改善贵州中海拔坝区黄壤土的透 气性、 淋溶性, 减少土壤中钙、 镁等盐基离子。

3、的损 失, 提高甘薯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 而 且还能有降低甘薯种苗栽培初期土壤对种苗的 影响, 促进甘薯苗生根发芽, 增强栽培初期甘薯 苗的生命力, 提高贵州中海拔坝区甘薯的产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11713357 A 2020.09.29 CN 111713357 A 1.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一次处理: 选择贵州中海拔坝区土地, 深翻后, 向土塘中加入复合菌改良剂, 翻 耕耙平, 放置2个月; (2)土壤二次处理: 一次处理后的土壤中加入有机改良剂, 翻耕填平, 放置半个月, 用于 种植甘薯; (3)种苗。

4、培育: 选择优良甘薯品种, 将选择的甘薯块与草木灰拌种剂按1:1的质量比混 合, 加水润湿后, 播种于田园土壤, 按照常规甘薯育苗方法管理培育出种苗; (4)炼苗: 用消过毒的剪刀剪下长为20cm种苗, 将种苗的底部先放入水培营养液中培养 3-4天后, 取出后, 再将下端放入壳聚糖溶液中处理1-2min, 捞出备用; (5)栽培: 向二次处理后的土壤施1800-2400kg腐熟农家肥/亩作为基肥, 按垄高20- 25cm、 垄距75-90cm起垄; 然后将经炼苗处理后的种苗按25-30cm的苗距斜栽土层中, 浇水、 压实 (6)田间管理: 甘薯定植一周后, 向甘薯苗喷施生长营养液; 根据常规甘。

5、薯种植方法管 理至甘薯收获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菌 改良剂按重量份计是由80-100份甘蔗渣、 100-150份农作物秸秆、 10-15份高岭石粉、 20-30 份活性碳、 0.5-1份复合菌剂; 其制备方法为: 将甘蔗渣、 农作物秸秆粉碎后与高岭石粉混合 均匀, 加水调节含水量在40-60, 加入复合菌液自然发酵5-6天后, 与活性炭混合均匀, 即 得到复合菌改良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菌 液中含有3-5106cfu/ml地衣芽孢杆菌、 1-4104cfu/ml胶冻。

6、样芽孢杆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改 良剂按重量份计是由80-100份腐殖酸、 50-60份菜籽粕、 6-8份EDTA; 其制备方法为: 将菜籽 粕粉碎, 加入其质量0.5-1的酶解液酶解6h后, 将酶解物与腐殖酸、 EDTA混合均匀即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酶解液 含有8-10木瓜蛋白酶、 1-2蔗糖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菌 改良剂的施用量为350-400kg/亩, 有机改良剂的施用量为180-200kg/亩。 。

7、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草木灰 拌种剂是由草木灰和其质量0.05-0.1的多菌灵混合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培营 养液的配方为: 2-3g/L葡萄糖、 0.1-0.15g/L吲哚乙酸、 2-3g/L维生素C。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聚溶 液中含有10-12壳聚糖、 3-4活性碳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长 营养液按重量份计由30-40份海藻肥、 10-20份黄腐酸、 。

8、10-20份氨基酸、 6-8份磷酸二氢钾、 1000-1200份水制成; 使用量为1100-1200kg/亩。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713357 A 2 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贵州省位于位于我国大西南东南部, 云贵高原的东部, 毗邻湖南、 广西、 云南、 四 川、 重庆五省(区、 市)。 介于东经103 36109 35、 北纬24 3729 13之间, 东西长约 571km, 南北宽约510km, 全省土地总面积176128km2, 占全国土地。

9、总面积约1.84。 贵州是滇 桂台向斜和颚黔台向斜的一部分, 境内地形地貌复杂, 山峦起伏, 丘陵盆地, 高山峡谷交错 分; 山多地少, 土地破碎分散, 可规模利用地块有限, 坝区种植土地地形坡度小、 相对集中连 片, 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抓手。 0003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地区中心地带, 岩溶山区特殊的地质地貌因素造就 了生态环境脆弱, 土壤资源极其珍贵; 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壤、 红壤、 黄棕壤、 石灰土、 紫色 土、 水稻土等。 黄壤是贵州主要土壤类型之一, 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6.51, 主要分布在中 海拔坝区。 黄壤发育于各种母质之上, 以砂页岩、 砂岩为主,。

10、 此外还有第四纪红色粘土及石 灰岩的风化物, 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 铁铝含量高, 缺磷素, 酸性强, 钙、 镁、 钾等盐基离子 少, 土体湿润; 表层土壤通气透水性能较差, 养分易淋溶损失。 0004 甘薯根据其块根的品质特点和用途, 主要分为鲜食型、 淀粉型和色素型三种类型。 据资料表明, 鲜食型甘薯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特别是含有较多胡萝卜素及丰富细腻 的食用纤维, 是儿童发育、 老年保健和防治多种富贵病的营养保健品。 因此, 消费者对鲜食 甘薯的需求量连年上升, 并且开始注重其风味品质的优劣, 鲜食型甘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 大, 种植效益普遍高于其他种类甘薯。 0005 现 有 甘 薯。

11、的 种植 研究 主 要集中 在土 质缩 松 、 肥 沃的 土壤。 如公 开号 为 CN11071043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甘薯高产的种植方法, 包括育苗、 整地、 种植、 田间管理以 及收获, 育苗包括选种、 消毒、 育苗床的制作、 排种、 施肥促壮苗; 整地包括选地、 施肥、 起畦; 然后进行种植、 田间管理, 最后进行收获; 选取肥力中等以上、 土质疏松、 土层深厚、 通气性 好的沙壤土进行施肥、 起畦。 0006 目前, 还没有关于贵州中海拔坝区甘薯种植技术的研究。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 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具体是通。

12、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土壤一次处理: 选择贵州中海拔坝区土地, 深翻后, 向土塘中加入复合菌改良 剂, 翻耕耙平, 放置2个月; 0010 (2)土壤二次处理: 一次处理后的土壤中加入有机改良剂, 翻耕填平, 放置半个月, 用于种植甘薯;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1713357 A 3 0011 (3)种苗培育: 选择优良甘薯品种, 将选择的甘薯块与草木灰拌种剂按1:1的质量 比混合, 加水润湿后, 播种于田园土壤, 按照常规甘薯育苗方法管理培育出种苗; 0012 (4)炼苗: 用消过毒的剪刀剪下长为。

13、20cm种苗, 将种苗的底部先放入水培营养液中 培养3-4天后, 取出后, 再将下端放入壳聚糖溶液中处理1-2min, 捞出备用; 0013 (5)栽培: 向二次处理后的土壤施1800-2400kg腐熟农家肥/亩作为基肥, 按垄高 20-25cm、 垄距75-90cm起垄; 然后将经炼苗处理后的种苗按25-30cm的苗距斜栽土层中, 浇 水、 压实 0014 (6)田间管理: 甘薯定植一周后, 向甘薯苗喷施生长营养液; 根据常规甘薯种植方 法管理至甘薯收获即可。 0015 优选地, 所述复合菌改良剂按重量份计是由80-100份甘蔗渣、 100-150份农作物秸 秆、 10-15份高岭石粉、 2。

14、0-30份活性碳、 0.5-1份复合菌剂; 其制备方法为: 将甘蔗渣、 农作物 秸秆粉碎后与高岭石粉混合均匀, 加水调节含水量在40-60, 加入复合菌液自然发酵5-6 天后, 与活性炭混合均匀, 即得到复合菌改良剂。 0016 优选地, 所述复合菌液中含有3-5106cfu/ml地衣芽孢杆菌、 1-4104cfu/ml胶冻 样芽孢杆菌. 0017 优选地, 所述有机改良剂按重量份计是由80-100份腐殖酸、 50-60份菜籽粕、 6-8份 EDTA; 其制备方法为: 将菜籽粕粉碎, 加入其质量0.5-1的酶解液酶解6h后, 将酶解物与腐 殖酸、 EDTA混合均匀即可。 0018 优选地, 所。

15、述酶解液含有8-10木瓜蛋白酶、 1-2蔗糖酯。 0019 优选地, 所述复合菌改良剂的施用量为350-400kg/亩, 有机改良剂的施用量为 180-200kg/亩。 0020 优选地, 所述草木灰拌种剂是由草木灰和其质量0.05-0.1的多菌灵混合组成。 0021 优选地, 所述水培营养液的配方为: 2-3g/L葡萄糖、 0.1-0.15g/L吲哚乙酸、 2-3g/L 维生素C。 0022 优选地, 所述壳聚溶液中含有10-12壳聚糖、 3-4活性碳粉。 0023 优选地, 所述生长营养液按重量份计由30-40份海藻肥、 10-20份黄腐酸、 10-20份 氨基酸、 6-8份磷酸二氢钾、 。

16、1000-1200份水制成; 使用量为1100-1200kg/亩。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 本发明采用复合菌改良剂对贵州中海拔坝区土壤进行处理, 复合菌改良剂中微生 物能促进黄土壤中粘土矿物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改善黄壤土的粘性, 提高作物对黄壤土中 的粘土的矿物吸收利用; 同时复合改良剂具有来良好的吸附性, 能吸附土壤中钙、 镁、 钾等 营养元素, 减少淋溶损失。 采用有机改良剂对复合菌改良剂改良后的土壤就行处理, 有机改 良剂能与土壤中的钙、 镁、 钾、 铁等矿物离子发生络合反应, 不仅能防止土壤中的中微量元 素淋溶损失, 还能提高作物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利用。 本发明对甘。

17、薯种苗进行炼苗处理, 水 培营养液能促进种苗切口处细胞的分裂、 分化, 加快切口处愈伤组织的形成, 促进种苗生 根; 壳聚糖溶液能在种苗下端形成一层可降解的抗菌膜, 在栽培初期能有效防治土壤中病 害菌污染红薯种苗而影响种苗的生长, 而且壳聚糖溶溶液中的活性炭, 在种苗生根后, 能提 高根系的活力, 促进根系吸收养分, 加快根系的生长。 本发明采用生长营养液对定植后的种 苗进行处理, 种苗定植7天后可恢复生命力, 生长营养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生物相容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1713357 A 4 性好, 种苗容易吸收生长营养液中的养分而加快生根发芽。 0026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

18、 能改善贵州中海拔坝区黄壤土的透气性、 淋溶性, 减少土壤中 钙、 镁等盐基离子的损失, 提高甘薯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 而且还能有降低甘薯种 苗栽培初期土壤对种苗的影响, 促进甘薯苗生根发芽, 增强栽培初期甘薯苗的生命力, 提高 贵州中海拔坝区甘薯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 但要求保护的 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28 实施例1 0029 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0 (1)土壤一次处理: 选择贵州中海拔坝区土地, 深翻后, 向土塘中加入复合菌改良 剂, 施用量为400kg/亩,。

19、 翻耕耙平, 放置2个月; 0031 (2)土壤二次处理: 一次处理后的土壤中加入有机改良剂, 施用量为200kg/亩, 翻 耕填平, 放置半个月, 用于种植甘薯; 0032 (3)种苗培育: 选择优良甘薯品种, 将选择的甘薯块与草木灰拌种剂按1:1的质量 比混合, 加水润湿后, 播种于田园土壤, 按照常规甘薯育苗方法管理培育出种苗; 其中, 草木 灰拌种剂是由草木灰和其质量0.05的多菌灵混合组成; 0033 (4)炼苗: 用消过毒的剪刀剪下长为20cm种苗, 将种苗的底部先放入水培营养液中 培养3-4天后, 取出后, 再将下端放入壳聚糖溶液中处理1-2min, 捞出备用; 其中, 水培营养。

20、 液的配方为: 2g/L葡萄糖、 0.15g/L吲哚乙酸、 2g/L维生素C; 壳聚溶液中含有10壳聚糖、 4活性碳粉; 0034 (5)栽培: 向二次处理后的土壤施2400kg腐熟农家肥/亩作为基肥, 按垄高20cm、 垄 距75cm起垄; 然后将经炼苗处理后的种苗按25-30cm的苗距斜栽土层中, 浇水、 压实 0035 (6)田间管理: 甘薯定植一周后, 向甘薯苗喷施生长营养液; 根据常规甘薯种植方 法管理至甘薯收获即可。 0036 所述复合菌改良剂按重量份计是由80份甘蔗渣、 150份农作物秸秆、 10份高岭石 粉、 30份活性碳、 0.5份复合菌剂; 其制备方法为: 将甘蔗渣、 农作。

21、物秸秆粉碎后与高岭石粉 混合均匀, 加水调节含水量在40-60, 加入复合菌液自然发酵5天后, 与活性炭混合均匀, 即得到复合菌改良剂。 其中, 复合菌液中含有3-5106cfu/ml地衣芽孢杆菌、 1-4104cfu/ ml胶冻样芽孢杆菌. 0037 所述有机改良剂按重量份计是由80份腐殖酸、 60份菜籽粕、 6份EDTA; 其制备方法 为: 将菜籽粕粉碎, 加入其质量0.5的酶解液酶解6h后, 将酶解物与腐殖酸、 EDTA混合均匀 即可。 其中, 酶解液中含有8木瓜蛋白酶、 2蔗糖酯。 0038 所述生长营养液按重量份计由30份海藻肥、 20份黄腐酸、 10份氨基酸、 8份磷酸二 氢钾、 。

22、1000份水制成; 使用量为1100kg/亩。 0039 实施例2 0040 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1 (1)土壤一次处理: 选择贵州中海拔坝区土地, 深翻后, 向土塘中加入复合菌改良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1713357 A 5 剂, 施用量为380kg/亩, 翻耕耙平, 放置2个月; 0042 (2)土壤二次处理: 一次处理后的土壤中加入有机改良剂, 施用量为195kg/亩, 翻 耕填平, 放置半个月, 用于种植甘薯; 0043 (3)种苗培育: 选择优良甘薯品种, 将选择的甘薯块与草木灰拌种剂按1:1的质量 比混合, 加水润湿后, 播种。

23、于田园土壤, 按照常规甘薯育苗方法管理培育出种苗; 其中, 草木 灰拌种剂是由草木灰和其质量0.08的多菌灵混合组成; 0044 (4)炼苗: 用消过毒的剪刀剪下长为20cm种苗, 将种苗的底部先放入水培营养液中 培养3-4天后, 取出后, 再将下端放入壳聚糖溶液中处理1-2min, 捞出备用; 其中, 水培营养 液的配方为: 2.4g/L葡萄糖、 0.12g/L吲哚乙酸、 2.5g/L维生素C; 壳聚溶液中含有11壳聚 糖、 3.5活性碳粉; 0045 (5)栽培: 向二次处理后的土壤施2000kg腐熟农家肥/亩作为基肥, 按垄高25cm、 垄 距80cm起垄; 然后将经炼苗处理后的种苗按2。

24、5-30cm的苗距斜栽土层中, 浇水、 压实 0046 (6)田间管理: 甘薯定植一周后, 向甘薯苗喷施生长营养液; 根据常规甘薯种植方 法管理至甘薯收获即可。 0047 所述复合菌改良剂按重量份计是85份甘蔗渣、 120份农作物秸秆、 12份高岭石粉、 24份活性碳、 0.6份复合菌剂; 其制备方法为: 将甘蔗渣、 农作物秸秆粉碎后与高岭石粉混合 均匀, 加水调节含水量在40-60, 加入复合菌液自然发酵6天后, 与活性炭混合均匀, 即得 到复合菌改良剂。 其中, 复合菌液中含有3-5106cfu/ml地衣芽孢杆菌、 1-4104cfu/ml胶 冻样芽孢杆菌. 0048 所述有机改良剂按重量。

25、份计是由90份腐殖酸、 55份菜籽粕、 6.5份EDTA; 其制备方 法为: 将菜籽粕粉碎, 加入其质量0.6的酶解液酶解6h后, 将酶解物与腐殖酸、 EDTA混合均 匀即可。 其中, 酶解液中含有8.5木瓜蛋白酶、 1.2蔗糖酯。 0049 所述生长营养液按重量份计由34份海藻肥、 16份黄腐酸、 15份氨基酸、 6.5份磷酸 二氢钾、 1100份水制成; 使用量为1100kg/亩。 0050 实施例3 0051 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2 (1)土壤一次处理: 选择贵州中海拔坝区土地, 深翻后, 向土塘中加入复合菌改良 剂, 施用量为350kg/亩, 。

26、翻耕耙平, 放置2个月; 0053 (2)土壤二次处理: 一次处理后的土壤中加入有机改良剂, 施用量为180kg/亩, 翻 耕填平, 放置半个月, 用于种植甘薯; 0054 (3)种苗培育: 选择优良甘薯品种, 将选择的甘薯块与草木灰拌种剂按1:1的质量 比混合, 加水润湿后, 播种于田园土壤, 按照常规甘薯育苗方法管理培育出种苗; 其中, 草木 灰拌种剂是由草木灰和其质量0.1的多菌灵混合组成; 0055 (4)炼苗: 用消过毒的剪刀剪下长为20cm种苗, 将种苗的底部先放入水培营养液中 培养3-4天后, 取出后, 再将下端放入壳聚糖溶液中处理1-2min, 捞出备用; 其中, 水培营养 液。

27、的配方为: 3g/L葡萄糖、 0.1g/L吲哚乙酸、 3g/L维生素C; 壳聚溶液中含有12壳聚糖、 3 活性碳粉; 0056 (5)栽培: 向二次处理后的土壤施1800kg腐熟农家肥/亩作为基肥, 按垄高25cm、 垄 距90cm起垄; 然后将经炼苗处理后的种苗按25-30cm的苗距斜栽土层中, 浇水、 压实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1713357 A 6 0057 (6)田间管理: 甘薯定植一周后, 向甘薯苗喷施生长营养液; 根据常规甘薯种植方 法管理至甘薯收获即可。 0058 所述复合菌改良剂按重量份计是由100份甘蔗渣、 100份农作物秸秆、 15份高岭石 粉、 20份活性碳。

28、、 1份复合菌剂; 其制备方法为: 将甘蔗渣、 农作物秸秆粉碎后与高岭石粉混 合均匀, 加水调节含水量在40-60, 加入复合菌液自然发酵5天后, 与活性炭混合均匀, 即 得到复合菌改良剂。 其中, 复合菌液中含有3-5106cfu/ml地衣芽孢杆菌、 1-4104cfu/ml 胶冻样芽孢杆菌. 0059 所述有机改良剂按重量份计是由100份腐殖酸、 50份菜籽粕、 8份EDTA; 其制备方法 为: 将菜籽粕粉碎, 加入其质量1的酶解液酶解6h后, 将酶解物与腐殖酸、 EDTA混合均匀即 可。 其中, 酶解液中含有8-10木瓜蛋白酶、 1-2蔗糖酯。 0060 所述生长营养液按重量份计由40份。

29、海藻肥、 10份黄腐酸、 20份氨基酸、 6份磷酸二 氢钾、 1200份水制成; 使用量为1100kg/亩。 0061 对比例1 0062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采用复合菌改良剂、 有机改良剂对土壤进行处 理, 其余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对比例2 0064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进行炼苗处理, 其余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0065 对比例3 0066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采用生长营养液对定植后红薯苗进行处理, 其 余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0067 试验例1 0068 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3的技术方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中海拔6块坝区进行 实施, 调查统计其实施效果, 如表1所示。 0069 表1 0070 0071 0072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 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 的阐述和理解,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 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 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171335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适宜 贵州 海拔 甘薯 种植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3396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