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悬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
《浮动式悬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动式悬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490216.6 (22)申请日 2020.06.02 (71)申请人 奇瑞商用车 (安徽) 有限公司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中山南 路717号科技产业园8号楼 (72)发明人 王强强周定华孙祥清王凤娟 黄峻 (74)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07 代理人 曹政 (51)Int.Cl. B60G 17/015(2006.01) B60G 17/019(2006.01) B60G 17/04(2006.01) (54)发明名称 。
2、一种浮动式悬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式悬架装置及其控 制方法, 具有: 车架; 承载桥总成; 主支撑滑柱, 其 第一端与车架铰接; 主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承载 桥总成铰接; 第一副支撑滑柱, 其第一端与车架 铰接; 第一副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承载桥总成铰 接; 油泵, 安装在车体上; 电子控制阀, 安装在车 架上; 主管路, 连接油泵和电子控制阀; 连接管 路, 主支撑滑柱和第一副支撑滑柱分别通过一个 连接管路与电子控制阀连接; 控制器, 安装在车 体上, 控制器通过电路与电子控制阀连接, 提高 汽车乘坐舒适性、 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
3、1页 CN 111716977 A 2020.09.29 CN 111716977 A 1.一种浮动式悬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有: 车架; 承载桥总成; 主支撑滑柱, 其第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所述主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桥总成 铰接; 第一副支撑滑柱, 其第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所述第一副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承 载桥总成铰接; 油泵, 安装在车体上; 电子控制阀, 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主管路, 连接所述油泵和电子控制阀; 连接管路, 所述主支撑滑柱和第一副支撑滑柱分别通过一个连接管路与所述电子控制 阀连接; 控制器, 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控制器通过电路与所述电子控制阀连接。 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悬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第二副支撑滑柱, 其第一 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所述第二副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桥总成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悬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副支撑滑柱设置在所述 承载桥总成的中部附近, 所述主支撑滑柱和第二副支撑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副支撑滑柱的 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式悬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安装 在前独立悬架或前轮总成上, 所述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式悬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撑滑柱、 第一副支撑滑 柱和第二副支撑滑柱的上端与所述车架。
5、铰接, 下端与所述承载桥总成的法兰铰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式悬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桥总成的两端各设有一 组主支撑滑柱、 第一副支撑滑柱和第二副支撑滑柱。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浮动式悬架装置的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油泵通过主管 路连接电子控制阀提供油量输入, 控制器装在驾驶室, 人工手动模式或传感器信号输入电 子控制阀, 电磁信号控制阀体内的阀芯进行运动, 使液压油通过连接管, 将油量输入主支撑 滑柱, 主支撑滑柱上端连接车架, 下端连接承载桥总成的法兰; 电子控制阀将油量输入第一 副支撑滑柱, 第一副支撑滑柱上端连接车架, 下端连接承载桥总成的上方法兰; 电。
6、子控制阀 将油量输入第二副支撑滑柱, 第二副支撑滑柱上端连接车架, 下端连接承载桥总成的法兰; 控制多个支撑滑柱使其进行压力、 行程要素的变化。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716977 A 2 一种浮动式悬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辆底盘悬架系统的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浮动式悬架装置及 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悬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总成, 它的作用是把车架与车桥弹性地连接起来, 主要任 务是在车辆和车架间传递力和力矩, 缓和路面不平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 衰减振动, 隔离来 自地面、 轮胎输入的噪声, 控制车轮的运动规律, 以保证汽车具有需要。
7、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 稳定性。 悬架是汽车的重要总成, 它把车架与车桥弹性地连接起来, 主要作用是车辆和车架 间传递力和力矩, 缓和路面不平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 衰减振动, 隔离来自地面、 轮胎输入 的噪声, 控制车轮的运动规律, 以保证汽车具有需要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0003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传统的车辆产 品悬架装置是机械式板簧悬架, 存在结构复杂, 重量较大, 故障较高调整不变, 乘坐舒适性 和操纵稳定性不能根据路况进行自适应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 操纵稳定性和平顺 性的浮。
8、动式悬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浮动式悬架装置, 具 有: 0006 车架; 0007 承载桥总成; 0008 主支撑滑柱, 其第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所述主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桥 总成铰接; 0009 第一副支撑滑柱, 其第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所述第一副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所 述承载桥总成铰接; 0010 油泵, 安装在车体上; 0011 电子控制阀, 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0012 主管路, 连接所述油泵和电子控制阀; 0013 连接管路, 所述主支撑滑柱和第一副支撑滑柱分别通过一个连接管路与所述电子 控制阀连接; 0014。
9、 控制器, 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所述控制器通过电路与所述电子控制阀连接。 0015 还具有第二副支撑滑柱, 其第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所述第二副支撑滑柱的第二 端与所述承载桥总成铰接。 0016 所述第一副支撑滑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桥总成的中部附近, 所述主支撑滑柱和第二 副支撑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副支撑滑柱的两侧。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716977 A 3 0017 还具有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前独立悬架或前轮总成上, 所述传感器通过电 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8 所述主支撑滑柱、 第一副支撑滑柱和第二副支撑滑柱的上端与所述车架铰接, 下 端与所述承载桥总成的法兰铰接。 0。
10、019 所述承载桥总成的两端各设有一组主支撑滑柱、 第一副支撑滑柱和第二副支撑滑 柱。 0020 油泵通过主管路连接电子控制阀提供油量输入, 控制器装在驾驶室, 人工手动模 式或传感器信号输入电子控制阀, 电磁信号控制阀体内的阀芯进行运动, 使液压油通过连 接管, 将油量输入主支撑滑柱, 主支撑滑柱上端连接车架, 下端连接承载桥总成的法兰; 电 子控制阀将油量输入第一副支撑滑柱, 第一副支撑滑柱上端连接车架, 下端连接承载桥总 成的上方法兰; 电子控制阀将油量输入第二副支撑滑柱, 第二副支撑滑柱上端连接车架, 下 端连接承载桥总成的法兰; 控制多个支撑滑柱使其进行压力、 行程要素的变化。 00。
11、21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减少常规悬架装置的 零件数量, 极大的优化了产品设计布置的便利性, 由于是多组复式支撑滑柱在上下缓冲, 及 在车架正下方布置或车架外扩侧倾角布置, 降低了整车质心, 有利于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 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并间接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浮动式悬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 油泵、 2、 主管路、 3、 控制器、 4、 传感器、 5、 电子控制阀、 6、 主支撑滑柱、 7、 第一副支撑滑柱、 8、 连接管路、 9、 第二副支撑滑柱、 10、 承载桥总成。
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 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5 参见图1, 一种浮动式悬架装置, 具有: 0026 车架; 承载桥总成; 主支撑滑柱, 其第一端与车架铰接; 主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承 载桥总成铰接; 0027 第一副支撑滑柱, 其第一端与车架铰接; 第一副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承载桥总成 铰接; 油泵, 安装在车体上; 电子控制阀, 安装在车架上; 主管路, 连接油泵和电子控制阀; 0028 连接管路, 主支撑滑柱和第一副支撑滑柱分别通过一个连接管路与电子控制阀连 接; 控制器, 安装在车体上, 控制器通过电路。
13、与电子控制阀连接。 0029 还具有第二副支撑滑柱, 其第一端与车架铰接; 第二副支撑滑柱的第二端与承载 桥总成铰接。 0030 第一副支撑滑柱设置在承载桥总成的中部附近, 主支撑滑柱和第二副支撑滑柱设 置在第一副支撑滑柱的两侧, 对称设置在承载桥的两侧。 0031 还具有传感器, 传感器安装在前独立悬架或前轮总成上, 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控制 器连接。 0032 主支撑滑柱、 第一副支撑滑柱和第二副支撑滑柱的上端与车架铰接, 下端与承载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716977 A 4 桥总成的法兰铰接。 0033 承载桥总成的两端各设有一组主支撑滑柱、 第一副支撑滑柱和第二副支撑滑柱。。
14、 0034 油泵通过主管路连接电子控制阀提供油量输入, 控制器装在驾驶室, 人工手动模 式或传感器信号输入电子控制阀, 电磁信号控制阀体内的阀芯进行运动, 使液压油通过连 接管, 将油量输入主支撑滑柱, 主支撑滑柱上端连接车架, 下端连接承载桥总成的法兰; 电 子控制阀将油量输入第一副支撑滑柱, 第一副支撑滑柱上端连接车架, 下端连接承载桥总 成的上方法兰; 电子控制阀将油量输入第二副支撑滑柱, 第二副支撑滑柱上端连接车架, 下 端连接承载桥总成的法兰; 控制多个支撑滑柱使其进行压力、 行程等要素的变化。 满足承载 桥总成根据路况的要求, 提升安装浮动式悬架装置的汽车乘坐舒适性、 操纵稳定性和。
15、平顺 性, 在经过高坎时可以人工手动模式, 使复式支撑滑柱油量增加至最大, 提高底盘通过性加 强用户驾驶操作乐趣。 0035 采用上述的方案后, 采用液电一体化控制系统, 车辆行走时根据人工模式或传感 器信号, 给控制器信号经过线束传递至电动控制阀调节油泵的液压油进至后浮动式悬架复 式支撑滑柱, 控制油量多少, 改变复式支撑滑柱压力、 行程等要素, 使其达到所需要路况的 要求, 提升安装浮动式悬架装置的汽车乘坐舒适性、 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在经过高坎时可 以人工手动模式, 使复式支撑滑柱油量增加至最大, 提高底盘通过性加强用户驾驶操作乐 趣。 极大的优化了产品设计布置的便利性, 由于是多组复式支撑滑柱在上下缓冲, 及在车架 正下方布置或车架外扩侧倾角布置, 降低了整车质心, 有利于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 操纵稳 定性和平顺性, 并间接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003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 的限制, 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 或未经改 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 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716977 A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111716977 A 6 。
- 内容关键字: 浮动 悬架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便于维修的反冲洗过滤器.pdf
农机动力飞轮加工用抛光装置.pdf
用于茶叶外包装的标签打印装置.pdf
双核心密码工程实验箱.pdf
对虾养殖水体温度和盐度的自动调控装置.pdf
塑料模具脱壳机.pdf
ALC轻质墙体板分离工具.pdf
可调泡径的人字板机构.pdf
化妆品包装瓶点喷式喷涂装置.pdf
用于载人观光潜水器的连接结构.pdf
铝粉生产用雾化系统.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均化器搅拌机构.pdf
日光温室多功能智能一体机.pdf
球形黑体辐射源.pdf
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围挡.pdf
便携式可伸缩绝缘烟感温感检测装置.pdf
给排水系统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管道缺陷修补装置.pdf
西林瓶高速分装称量抽真空一体机.pdf
飞行物识别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易维护的包装机械密封防护构型.pdf
红外卫星遥感影像薄云去除方法、装置及介质.pdf
半球谐振陀螺仪的正交漂移误差检测方法.pdf
二级差动环形压控振荡器及射频芯片模组.pdf
角膜移植术后防止植片移位的头部固定枕.pdf
便携式桥梁检测设备.pdf
视频采集设备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晶圆背面清洗方法和装置.pdf
碳化硼结合金刚石复合超硬防弹陶瓷的制备方法.pdf
水处理用加药方法及其设备.pdf
基于感应辅热与磁流体冷却的杆件在轨成形机构与方法.pdf
龙门加工中心滑块润滑装置.pdf
酸性染料.pdf
一种农作物摄像辅助装置.pdf
一种分布式平面六自由度位姿快速精密测量装置与方法.pdf
一种用于平板电视机的一体化面框及其制造方法.pdf
一种自动点胶机的二维运动系统.pdf
电力用带电水冲洗机械作业臂.pdf
垃圾压缩机及其推头的位置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pdf
一种熔填式铅酸蓄电池极板及其制作方法.pdf
光学膜片的防静电清洁机.pdf
膨松纤维棉卷打包装置.pdf
一种自动洗瓶器及自动洗瓶装置.pdf
轴杆类零件畸变量测量装置.pdf
一种厚板轧制翘头或扣头控制方法.pdf
一种计数精准且分装效率高的药片计数分装机.pdf
一种模具滑块.pdf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物体体积估算方法与系统.pdf
一种农机具耕深实时监测系统和方法.pdf
影片延迟编辑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pdf
用于采集农业物料高质量图像的LED灯箱.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