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pdf
《耳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机.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670384.3 (22)申请日 2020.07.13 (71)申请人 惠州市裕和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街 道办事处合生大道1号 (西地块别墅) 合生国际新城三期、 四期B12-B24栋 B14号1层商铺 (72)发明人 河荣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练逸夫尚枝 (51)Int.Cl. H04R 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耳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
2、机包括壳体及发声单元, 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 壳体上开设有出音孔, 出 音孔与容置腔连通, 发声单元包括发声筒及发声 元件, 发声筒内设置有安装腔及传声道, 传声道 与安装腔连通, 发声筒于安装腔的部分设置于容 置腔内, 发声筒于传声道的部分露置于出音孔 外, 发声元件设置于安装腔内, 发声元件的出音 面朝向传声道设置, 发声筒能够对发声元件起到 较好的保护作用, 减小因为壳体受到挤压而损坏 发声元件的概率, 能够较好地保护发声单元。 壳 体外设置有贴耳凸起, 贴耳凸起用于与耳甲腔的 内侧壁相顶持, 通过设置柔性的贴耳凸起能够使 得柔性的壳体能够更加贴紧人耳朵的耳甲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4页 附图4页 CN 111741398 A 2020.10.02 CN 111741398 A 1.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100)及发声单元(200), 所述壳体(100)内设 置有容置腔(110), 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出音孔(120), 所述出音孔(120)与所述容置腔 (110)连通, 所述发声单元(200)包括发声筒(210)及发声元件(220), 所述发声筒(210)内设 置有安装腔(211)及传声道(212), 所述传声道(212)与所述安装腔(211)连通, 所述发声筒 (210)顺序穿设所述容置腔(110)及所述出音孔(120), 所述发声筒(21。
4、0)于所述安装腔 (211)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0)内, 所述发声筒(210)于所述传声道(212)的部分露置 于所述出音孔(120)外, 所述发声元件(22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211)内, 所述发声元件 (220)的出音面朝向所述传声道(212)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外设置有贴耳凸起 (101), 所述贴耳凸起(101)用于与耳甲腔的内侧壁相顶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为柔性壳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上开设。
5、有安装槽 (130), 所述安装槽(130)与所述容置腔(110)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源组件(300), 所述电源组 件(300)包括托架(310)、 供电元件(320)及上盖(330), 所述供电元件(320)设置于所述托架 (310)内, 所述托架(310)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30)上, 所述供电元件(320)与所述发声元件 (220)电连接, 所述上盖(330)盖合于所述托架(310)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捏持件(400), 所述捏持件 (4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外。 7.如权利要求。
6、4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面壳(300a)及导线(400a), 所述面壳(300a)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30)上, 所述面壳(300a)内设置有穿孔, 所述导线 (400a)穿设所述穿孔与所述发声元件(220)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软胶塞, 所述软胶塞套置于 所述发声筒(210)于所述传声道(212)的外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筒(210)于所述传声道 (212)的边缘外设置有卡环(213), 所述卡环(213)用于卡住所述软胶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10)。
7、,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于所述容置腔 (1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胶黏层, 所述胶黏层用于与所述发声筒(210)的外侧壁相黏连。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筒(210)为金属发声筒。 12.如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一种耳机(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筒(210)于所述安装 腔(211)与所述传声道(212)的连通位置处设置有收音环, 所述收音环向远离所述安装腔 (211)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传声道(212)。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741398 A 2 一种耳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耳机结构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
8、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入耳式耳机由于具有音质效果好且便于携带的特点, 受到越来越多消 费者的喜爱。 目前, 入耳式耳机通常包括: 塑料材质的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扬声器。 其中, 壳体多为通过模具注塑成型。 0003 然而, 虽然塑料材质的壳体具有绝缘性能, 但是自身强度不高, 不利于保护发声单 元, 即扬声器。 0004 于此同时, 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性通常不被考虑, 为了保证内部空间, 很多耳机 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人耳朵的形状。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此, 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不利于保护发声单元, 及不能很好地适应人耳 朵的形状而引起耳朵不适的耳机。 0006 一种。
9、耳机, 包括壳体及发声单元,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 音孔, 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发声单元包括发声筒及发声元件, 所述发声筒内 设置有安装腔及传声道, 所述传声道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所述发声筒顺序穿设所述容置腔 及所述出音孔, 所述发声筒于所述安装腔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发声筒于所述 传声道的部分露置于所述出音孔外, 所述发声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发声元件的 出音面朝向所述传声道设置。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壳体外设置有贴耳凸起, 所述贴耳凸起用于与耳甲腔 的内侧壁相顶持。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壳体为柔性壳体。。
10、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一种耳机还包括电源组件, 所述电源组件包括托架、 供 电元件及上盖, 所述供电元件设置于所述托架内, 所述托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上, 所述供电 元件与所述发声元件电连接, 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托架上。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一种耳机还包括捏持件, 所述捏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 外。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一种耳机还包括面壳及导线, 所述面壳设置于所述安 装槽上, 所述面壳内设置有穿孔, 所述导线穿设所述穿孔与所述发声元件电连接。 0013 在其中一个。
11、实施例中, 所述一种耳机还包括软胶塞, 所述软胶塞套置于所述发声 筒于所述传声道的外侧壁上。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发声筒于所述传声道的边缘外设置有卡环, 所述卡环 用于卡住所述软胶塞。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741398 A 3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壳体于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胶黏层, 所述胶 黏层用于与所述发声筒的外侧壁相黏连。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发声筒为金属发声筒。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发声筒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传声道的连通位置处设置 有收音环, 所述收音环向远离所述安装腔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传声道。 001。
12、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9 首先, 所述一种耳机通过设置壳体及发声单元, 所述发声单元包括发声筒及发声 元件, 所述发声筒能够对所述发声元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减小因为所述壳体受到挤压 而损坏所述发声元件的概率, 能够较好地保护发声单元。 0020 其次, 所述壳体外设置有贴耳凸起, 所述贴耳凸起用于与耳甲腔的内侧壁相顶持, 通过设置柔性的所述贴耳凸起能够使得柔性的所述壳体能够更加贴紧人耳朵的耳甲腔。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耳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另一。
13、实施方式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图3所示的一种耳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 附 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 放大或缩小, 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 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 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
14、界定。 0027 请参阅图1或图3, 其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耳机10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耳机 10包括壳体100及发声单元200, 所述壳体100用于嵌置在耳甲腔内, 所述壳体100的外侧壁 与耳甲腔的内侧壁相顶持。 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容置腔110, 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出音孔 120, 所述出音孔120与所述容置腔110连通, 所述发声单元200包括发声筒210及发声元件 220, 所述发声筒210内设置有安装腔211及传声道212, 所述传声道212与所述安装腔211连 通, 所述发声筒210顺序穿设所述容置腔110及所述出音孔120, 所述发声筒210于所述安装 腔211的部分。
15、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0内, 所述发声筒210于212的部分露置于所述出音孔120 外, 所述发声元件22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211内, 所述发声元件220的出音面朝向所述传声道 设置, 即, 所述发声筒210由所述容置腔110向所述出音孔120方向进行安装, 所述发声筒210 于所述安装腔211的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发声筒210于所述传声道212的部分的直径, 这样, 能够使得发声筒210能够更加稳固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00内, 所述发声元件220安装在所述 安装腔211内, 所述发声筒210能够对所述发声元件220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减小因为所述 壳体100受到挤压而损坏所述发声元件220的概率。
16、, 能够较好地保护发声单元200, 需要说明 的是, 所述发声筒210为硬质发声筒210, 如, 所述发声筒210为金属材质的发生筒。 所述发声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741398 A 4 元件220的出音面朝向所述传声道设置, 所述传声道用于对所述发声元件220发出的声音起 到导向传递的作用。 所述发声元件为喇叭。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出音孔是所述壳体上安装发 声单元的出音孔, 不是所述传声道上声音的出口, 即不是真正意义的出音孔。 0028 一实施例中, 所述发声筒为金属发声筒, 需要说明的是, 通过将所述发声筒采用金 属的材质制作而成, 能够使的通过所述金属发声筒传出来的声。
17、音能够更加清脆, 杂音更少, 于此同时, 由于金属自身的延展性, 能够将所述发声筒的壁厚做的更薄, 进而能够减小所述 耳机于所述发声筒入耳的体积, 使用的舒适感更好。 又如, 所述发声筒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 传声道的连通位置处设置有收音环, 所述收音环向远离所述安装腔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 传声道, 通过设置所述收音环, 能对所述发声元件发出来的声音起汇聚、 收拢的作用, 所述 传声道由所述收音环向远离所述安装腔的方向延伸形成, 使通过所述传声道传出来的声音 更加深远。 0029 为了使得所述一种耳机能够挂在耳朵上更加的稳固, 减小耳机从耳甲腔内掉出的 风险, 请参阅图1或图3, 所述壳体100外。
18、设置有贴耳凸起101, 所述贴耳凸起101用于与耳甲 腔的内侧壁相顶持, 通过设置所述贴耳凸起101能够使得所述壳体100能够更加贴紧人耳朵 的耳甲腔。 又如, 所述壳体100为柔性壳体100, 即, 所述贴耳凸起101也为柔性材质的结构, 这样, 在柔性材质与耳甲腔相顶持后会发生形变, 在形变力的反作用下, 能够使所述壳体 100更加稳固地嵌置在耳甲腔内, 即, 使得所述一种耳机的所述壳体100能够更加贴合耳甲 腔。 0030 一实施例中, 请参阅图1及图2, 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安装槽130, 所述安装槽130 与所述容置腔110连通。 又如, 所述一种耳机还包括电源组件300, 所述电。
19、源组件300包括托 架310、 供电元件320及上盖330, 所述供电元件320设置于所述托架310内, 所述托架310安装 于所述安装槽130上, 所述供电元件320与所述发声元件220电连接, 所述上盖330盖合于所 述托架310上, 上述所述一种耳机为无线耳机, 通过设置所述电源组件300, 即所述供电元件 320通过所述托架310安装在所述壳体100上, 后通过所述上盖330对所述供电元件320进行 固定。 又如, 所述一种耳机还包括捏持件400, 所述捏持件4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外, 又如, 所述捏持件400与所述壳体100为一体成型结构, 这样, 使得所述捏持件400与所述壳体。
20、100 的结构强度更高, 所述捏持件400便于耳机的戴、 取, 即, 人手通过捏持住所述捏持件400将 所述一种耳机戴在耳朵上, 或从耳朵上取下来。 0031 一实施例中,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充电通孔, 所述充电通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充电 导线穿设所述充电通孔与所述供电元件电连接, 以便于给所述供电元件补充电量。 0032 另一实施例中, 请参阅图3及图4, 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安装槽130, 所述安装槽 130与所述容置腔110连通。 又如, 所述一种耳机还包括面壳300a及导线400a, 所述面壳300a 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30上, 所述面壳300a内设置有穿孔(图未示), 所述导线40。
21、0a穿设所述穿 孔与所述发声元件220电连接, 即, 上述所述一种耳机为有线耳机。 0033 为了使得耳机在嵌入人的外耳道是能够更加舒适, 所述一种耳机还包括软胶塞, 所述软胶塞套置于所述发声筒于所述传声道的外侧壁上, 所述软胶塞用于在耳机嵌入外耳 道时与外耳道的内侧壁相抵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声筒于所述传声道的外径小于外耳道 的内径, 所述软胶塞为圆环状结构, 所述软胶塞的外径略大于外耳道的内径。 0034 为了使所述软胶塞能够与所述发声筒连接的更加稳固, 请参阅图1或图3, 所述发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741398 A 5 声筒210于所述传声道212的边缘外设置有卡环2。
22、13, 所述卡环用于卡住所述软胶塞, 这样能 够减小所述软胶塞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脱落的概率。 0035 为了使所述发声筒能够安装在壳体内更加稳固, 所述壳体于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 上设置有胶黏层, 所述胶黏层用于与所述发声筒的外侧壁相黏连, 即通过在所述壳体的所 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设置胶黏层, 使得所述发声筒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时, 能更加稳定, 且有 助于音质更加清脆, 减少所述发声筒会因振动而出现杂音的情况。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37 首先, 所述一种耳机通过设置壳体100及发声单元200, 所述发声单元200包括发声 筒210及发声元件220, 所述发。
23、声筒210能够对所述发声元件220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减小 因为所述壳体100受到挤压而损坏所述发声元件220的概率, 能够较好地保护发声单元200。 0038 其次, 所述壳体100外设置有贴耳凸起101, 所述贴耳凸起101用于与耳甲腔的内侧 壁相顶持, 通过设置柔性的所述贴耳凸起101能够使得柔性的所述壳体100能够更加贴紧人 耳朵的耳甲腔。 0039 显然,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是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741398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111741398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111741398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111741398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111741398 A 10 。
- 内容关键字: 耳机
高密度微藻培养装置.pdf
垫片检测装置.pdf
微型扬声器音腔定量灌装装置.pdf
晶圆夹持旋转机构.pdf
流延机分切装置.pdf
不规则瓶身喷涂用包覆工装装置.pdf
宽锂带滚切设备.pdf
不锈钢分条加工开平机的导出架结构.pdf
流延机辊筒.pdf
工业硅原料用筛选装置.pdf
激光导引头零位误差测量校准装置.pdf
中药提取物过滤装置.pdf
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
可自动进行降温的新能源配电柜.pdf
多角度预制梁液压钢模板自动开合装置.pdf
烧结矿制备系统.pdf
钢坯十字转盘冷却装置.pdf
快速出料的农膜原料混合装置.pdf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购物推荐方法及系统.pdf
短暂保持芯片内存储数据电路及方法.pdf
井盖生产用中频感应电炉.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异常运行状态监测方法.pdf
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方法.pdf
渲染自定义几何体依附模型的方法及装置.pdf
具有高隔离度的紧凑型功率分配器.pdf
基于CSS样式预渲染对比的UI自动化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卷对卷镭射收放卷机.pdf
熔敷陶瓷粉棒条筛板及包含其的筛分装置.pdf
纤维增强型氟塑料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方法.pdf
光固化修复机器人.pdf
尺寸可调节的飞机侧副翼组装型架.pdf
套管扶正器.pdf
一种水溶性三核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由蔗糖高效分解制备乙酰丙酸的方法.pdf
一种高剥离聚酰亚胺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取代苯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苯并咔唑衍生物及采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df
一种右美沙芬的杂质3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10酮对映异构体的合成方法.pdf
一种哒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弯曲式超长发酵路径的甲烷发生装置.pdf
一种木纤维增强聚氯乙烯仿实木橱柜门板及其制造方法.pdf
一种无碱复合驱组合物.pdf
螺旋藻生物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pdf
3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pdf
从其外消旋体制备酰氨基乙腈化合物的对映体的方法.pdf
汽车方向盘用慢回弹聚氨酯软泡原液的制备方法.pdf
利用硼酸催化合成手性L-或D-酒石酸二乙酯的方法.pdf
一种反式N乙基N(2甲基苯基)2丁烯酰胺的合成方法.pdf
有机抗反射涂料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含其的涂料组合物.pdf
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pdf
一种废弃滴灌带回收改性料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