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0278861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5.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档描述:

《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675563.6 (22)申请日 2020.07.14 (71)申请人 河南五极中医药研究院 地址 450004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玉凤路 361号南浦国际金融中心15楼1524室 (72)发明人 叶金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514 代理人 王莹 (51)Int.Cl. A61K 36/8994(2006.01) A61P 1/08(2006.01) A61P 1/12(2006.01) A61P 1/14(2006.01) 。

2、(54)发明名称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 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涉及药食同源中药 组合物技术领域,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 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2040 份、 薏苡仁2040份、 马齿苋218份、 绿豆218份。 本发明提供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采用纯天然 原料, 不含添加剂, 无副作用, 可以长期食用, 能 够有效改善和调节湿热体质, 对湿热体质的患者 常见的脾胃湿热、 肝胆湿热、 膀胱湿热、 肠道湿热 等病症效果显著, 此外, 本发明提供的药食同源 中药组合物使用方便, 具有很好的商业。

3、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11773337 A 2020.10.16 CN 111773337 A 1.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 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20-40份、 薏苡仁20-40份、 马齿苋2-18份、 绿 豆2-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 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25-35份、 薏苡仁25-35份、 马齿苋5-15份、 绿 豆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

4、药组合 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30份、 薏苡仁30份、 马齿苋10份、 绿豆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 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25份、 薏苡仁25份、 马齿苋5份、 绿豆5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 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35份、 薏苡仁35份、 马齿苋15份、 绿豆15份。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制备 方法, 步骤如下: S1.将雪莲培养物、 薏苡仁。

5、、 马齿苋和绿豆洗净, 晾干, 粉碎, 混合均匀, 制得 混合粉末; S2.在混合粉末中加入提取剂, 搅拌均匀, 加热提取, 离心, 提取液A和残渣A; S3. 将步骤S2中制得的固体残渣中加入提取剂, 搅拌, 加热提纯, 重复提取3次, 制得提取液B; S4.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 加热, 减压浓缩, 制得浓缩浸膏; S5.将浓缩浸膏制成丸状, 于 55-65下烘干, 制得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2和步骤S3中所述的加热提纯为 加热至40-60提纯3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6、 所述 的提取剂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3至1: 10; 步骤S3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所述的 提取剂与残渣A的重量份数比为1: 3至1: 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所述的加热为加热至60; 所述的减压浓缩为减压浓缩至浓缩浸膏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10。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773337 A 2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 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湿热, 属于六淫风、 寒、 。

7、暑、 湿、 燥、 热中的两邪, 是中医里的致病因素。 0003 湿, 有内湿和外湿之分, 外湿多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 使外来水湿 入侵人体而引起, 其致病具有重浊、 黏滞、 趋下特性。 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 与脏腑功能失调 有关。 0004 热, 为火热之邪。 热也可以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 称内热。 火热之邪侵犯人体 或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时可导致热证, 热证是感受外邪, 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 阳盛 阴衰的证候。 热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 口渴喜冷饮, 面红目赤, 小便短赤, 大便燥结, 舌红苔黄 干, 脉数。 0005 湿热, 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 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

8、理变化, 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 重, 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 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湿热证的常见临床表现: 发热、 身热不 扬, 头痛而重、 身重而痛, 口苦, 胸痞, 尿黄而短, 舌质红, 舌苔黄腻, 脉濡数。 湿热流注关节则 谓湿热痹证, 侵犯脏腑时, 可出现脾胃湿热、 肝胆湿热、 膀胱湿热、 肠道湿热等证。 0006 目前, 尚未有对症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用于湿热体质的人改善其症状。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 0008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20-40份、 薏苡仁。

9、20-40份、 马齿苋2-18份、 绿豆2-18份。 0009 优选地,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 25-35份、 薏苡仁25-35份、 马齿苋5-15份、 绿豆5-15份。 0010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 培养物30份、 薏苡仁30份、 马齿苋10份、 绿豆10份。 0011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 培养物25份、 薏苡仁25份、 马齿苋5份、 绿豆5份。 0012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 培养物。

10、35份、 薏苡仁35份、 马齿苋15份、 绿豆15份。 0013 上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14 S1.将雪莲培养物、 薏苡仁、 马齿苋和绿豆洗净, 晾干, 粉碎, 混合均匀, 制得混合粉 末; 0015 S2.在混合粉末中加入提取剂, 搅拌均匀, 加热提取, 离心, 提取液A和残渣A;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773337 A 3 0016 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固体残渣中加入提取剂, 搅拌, 加热提纯, 重复提取3次, 制 得提取液B; 0017 S4.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 加热, 减压浓缩, 制得浓缩浸膏; 0018 S5.将浓缩浸膏制成丸。

11、状, 于55-65下烘干, 制得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0019 步骤S2和步骤S3中所述的加热提纯为加热至40-60提纯3h。 0020 步骤S2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所述的提取剂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3 至1: 10; 步骤S3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所述的提取剂与残渣A的重量份数比为1: 3至1: 10。 0021 步骤S4中所述的加热为加热至60; 所述的减压浓缩为减压浓缩至浓缩浸膏与晾 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10。 0022 本发明原料组分的功效和作用: 0023 雪莲培养物: 含有黄酮、 多糖、 绿原酸等成分, 作用: 具除寒、 壮阳、 调经、 止血之功, 用于治疗。

12、阳痿、 腰膝软弱、 妇女月经不调、 崩漏带下、 风湿性关节炎及外伤出血等症。 0024 薏苡仁:性味, 味甘、 淡, 性凉; 归脾、 胃、 肺经; 作用: 利水渗透湿, 健脾止泻, 除痹, 排脓, 解毒散结。 用于水肿, 脚气, 小便不利, 脾虚泄泻, 湿痹拘挛, 肺痈, 肠痈; 赘疣, 癌肿。 0025 马齿苋: 性味, 味酸, 性寒。 作用: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用于热痢脓血, 热淋, 带下 病, 痈肿恶疮, 丹毒。 0026 绿豆: 性味, 味甘, 性寒。 作用: 能消暑、 利水、 清热解毒。 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疡肿痛, 预防麻疹; 善解热毒, 为附子、 巴豆、 等辛热毒烈之剂中毒及食。

13、物中毒等的解毒良药; 可清热 消暑, 夏日煮绿豆汤可预防中暑; 可治疗小便不通, 淋漓不畅。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8 (1)本发明提供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采用纯天然原料, 不含添加剂, 无副作用, 可以长期食用, 能够有效改善和调节湿热体质, 对湿热体质的患者常见的脾胃湿热、 肝胆湿 热、 膀胱湿热、 肠道湿热等病症效果显著, 此外, 本发明提供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使用方 便, 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 0029 (2)本发明提供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操作简单, 能够在最大限度的 保留各原料药活性成分的同时, 可以把各原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 从而使最 。

14、终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不仅具有很好的药效, 且易于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 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因此只作为示例,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1 需要注意的是, 除非另有说明, 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 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2 实施例1 0033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 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30份、 薏苡仁30份、 马齿苋10份、 绿豆10份。 0034 上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15、步骤如下: 0035 S1.将雪莲培养物、 薏苡仁、 马齿苋和绿豆洗净, 晾干, 粉碎, 混合均匀, 制得混合粉 末;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773337 A 4 0036 S2.在混合粉末中加入提取剂, 搅拌均匀, 加热提取, 离心, 提取液A和残渣A; 0037 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固体残渣中加入提取剂, 搅拌, 加热提纯, 重复提取3次, 制 得提取液B; 0038 S4.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 加热, 减压浓缩, 制得浓缩浸膏; 0039 S5.将浓缩浸膏制成丸状, 于55-65下烘干, 制得药丸。 0040 步骤S2和步骤S3中所述的加热提纯为加热至40-60提。

16、纯3h。 0041 步骤S2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所述的提取剂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5; 步骤S3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所述的提取剂与残渣A的重量份数比为1: 5。 0042 步骤S4中所述的加热为加热至60; 所述的减压浓缩为减压浓缩至浓缩浸膏与晾 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10。 0043 实施例2 0044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 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25份、 薏苡仁25份、 马齿苋5份、 绿豆5份。 0045 上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46 S1.将雪莲培养物、 薏苡仁、 马齿苋和。

17、绿豆洗净, 晾干, 粉碎, 混合均匀, 制得混合粉 末; 0047 S2.在混合粉末中加入提取剂, 搅拌均匀, 加热提取, 离心, 提取液A和残渣A; 0048 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固体残渣中加入提取剂, 搅拌, 加热提纯, 重复提取3次, 制 得提取液B; 0049 S4.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 加热, 减压浓缩, 制得浓缩浸膏; 0050 S5.将浓缩浸膏制成丸状, 于55-65下烘干, 制得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0051 步骤S2和步骤S3中所述的加热提纯为加热至40-60提纯3h。 0052 步骤S2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所述的提取剂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5; 步骤。

18、S3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所述的提取剂与残渣A的重量份数比为1: 5。 0053 步骤S4中所述的加热为加热至60; 所述的减压浓缩为减压浓缩至浓缩浸膏与晾 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10。 0054 实施例3 0055 一种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 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雪莲培养物35份、 薏苡仁35份、 马齿苋15份、 绿豆15份。 0056 上述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0057 S1.将雪莲培养物、 薏苡仁、 马齿苋和绿豆洗净, 晾干, 粉碎, 混合均匀, 制得混合粉 末; 0058 S2.在混合粉末中加入提取剂, 搅。

19、拌均匀, 加热提取, 离心, 提取液A和残渣A; 0059 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固体残渣中加入提取剂, 搅拌, 加热提纯, 重复提取3次, 制 得提取液B; 0060 S4.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B混合, 加热, 减压浓缩, 制得浓缩浸膏; 0061 S5.将浓缩浸膏制成丸状, 于55-65下烘干, 制得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 0062 步骤S2和步骤S3中所述的加热提纯为加热至40-60提纯3h。 0063 步骤S2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所述的提取剂与晾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5;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773337 A 5 步骤S3中所述的提取剂为甲醇; 所述的提取剂与残。

20、渣A的重量份数比为1: 5。 0064 步骤S4中所述的加热为加热至60; 所述的减压浓缩为减压浓缩至浓缩浸膏与晾 干的中药的重量份数比为1: 10。 0065 试验例 0066 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使用效果分析: 0067 使用方法: 每日用温水送服, 每日2次, 每次1丸, 每丸1g。 0068 选取本地湿热体质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如表1所示: 0069 表1: 0070 疗效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大肠湿热 痊愈232223 显效120 好转112 无效000 总有效率100100100 病愈患者所需平均天数150150150 0071 病例1: 0072 姜某。

21、, 男, 34岁, 脾胃湿热, 腹部闷涨, 恶心厌食, 大便溏稀。 使用发明实施例1中的 治疗湿热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5个月, 症状消失, 持续服用一年后, 体质平和, 无复发。 0073 病例2: 0074 王某, 女, 42岁, 常常腹痛腹泻, 肛门灼热, 口渴, 舌苔黄腻。 使用发明实施例1中的 治疗湿热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5个月, 症状消失, 持续服用一年后, 体质平和, 无复发。 0075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77333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调理 湿热 体质 同源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调理湿热体质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2788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