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和连接组件及连接器.pdf
《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和连接组件及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和连接组件及连接器.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19537.6 (22)申请日 2020.08.14 (71)申请人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7319号 (72)发明人 王昆万军李东海朱新爱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5 代理人 陈天宝 (51)Int.Cl. H01R 13/02(2006.01) H01R 12/71(2011.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和连接组件及连 接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可靠性大。
2、电流端子, 包括 一体成型的金属板体和连接引脚, 所述金属板体 中部设有柔性连接区域; 所述大电流端子还包括 金属软连接板,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的上沿和下沿 分别连接于金属板体上, 使得金属板体对柔性连 接区域进行韧性加固和载流能力提升; 所述柔性 连接区域的宽度小于金属板体的平均宽度。 与现 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通过柔性连接区域和金属软 连接板的配合, 使得本大电流端子相比于相同尺 寸情况下的端子结构具备更高的载流能力和更 好的抗振性, 能有效保证对电流的传输; 具有更 好的容差性和长期稳定的抗振动性能, 在外凸型 金属软连接板的配合下显著的提升了韧性, 可以 吸收振动时产生的振幅以保证接触点。
3、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111786157 A 2020.10.16 CN 111786157 A 1.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电流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板体 (1)和连接引脚(2), 所述金属板体(1)中部设有柔性连接区域(11); 所述大电流端子还包括金属软连接板(3),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3)的上沿和下沿分别连 接于金属板体(1)上, 使得金属板体(1)对柔性连接区域(11)进行韧性加固和载流能力提 升; 所述柔性连接区域(11)的宽度小于金属板体(1)的平均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
4、性连接区域 (11)由对金属板体(1)的中部进行冲裁打断和/或镂空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连接区域 (11)包括中部的连接窄板(111)、 中部的镂空区域(112)和两侧的打断点区域(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窄板(111) 为S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 (3)的上沿连接于金属板体(1)上且位于柔性连接区域(11)上边界的上方;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3)的下沿连接于金属板体(1)上且位于柔性连接区域(11)下边界 的下方。
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 (3)为外凸的拱形弹性金属板;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3)为一层或多层的铜箔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板体(1)远 离连接引脚(2)的一端设有连接终端(5), 所述连接终端(5)套设于金属板体(1)上。 8.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组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构件主体(4)和权利要求17中任 一项所述的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所述构件主体(4)上设有限位卡合件(41), 所述高可靠性 大电流端子通过所述限位卡合件(41)固定于所述构件主体(4)上。 9.根据权利要求。
6、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组件, 所述构件主体(4)为塑胶材 料。 10.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电流连接器包括权利要求8中的大电流端 子组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786157 A 2 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和连接组件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和连接组件及连接 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大电流端子采用加大材料的宽度和厚度的方法以增加电流载流能力, 此方式 使得端子刚性较大, 没有柔韧性, 公母端子对接后, 通过其中一端的弹力臂的保持力来保证 公母端子接触可靠性, 长期振动下容易造成接触点磨。
7、损腐蚀, 从而影响接触可靠性。 0003 CN104143718A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低成本大电流夹片端子, 包括端子主体和弹 性夹片, 弹性夹片包括具有高导电率和弹性的一体成型的接连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 片, 两个夹持片一相同端一体连接接连件, 端子主体包括具有高导电率的一体化成型的导 电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口片, 其中一个夹口片的一端一体连接导电板; 弹性夹片定位套 设于两个夹口片之间, 接连件朝向导电板并贴紧接触夹口片, 两个夹持片能够弹性夹持待 连接金属插片。 本发明改变了整体式仅有一个夹持点的结构, 形成多点接触的夹片结构, 能 够有效提高夹片端子的连接可靠性, 且能够减小夹片端子。
8、弹性接触部分的尺寸, 从而降低 高导弹性铜材的消耗, 节约生产成本。 该技术方案中的低成本大电流夹片端子虽然较好的 解决了连接的可靠性, 但是并没在插入方向的容差性和抗震性做出结构改进。 0004 可见亟需通过结构设计来改进大电流端子在插入方向的容差性和抗震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可靠性大电 流端子和连接组件及连接器, 通过柔性连接区域和金属软连接板的配合, 使得本大电流端 子相比于相同尺寸情况下的端子结构具备更高的载流能力和更好的抗振性, 能有效保证对 电流的传输。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本发。
9、明中的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板体和连接引脚, 所述金 属板体中部设有柔性连接区域; 0008 所述大电流端子还包括金属软连接板,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的上沿和下沿分别连接 于金属板体上, 使得金属板体对柔性连接区域进行韧性加固和载流能力提升; 0009 所述柔性连接区域的宽度小于金属板体的平均宽度。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柔性连接区域由对金属板体的中部进行冲裁打断和/或镂空得到。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柔性连接区域包括中部的连接窄板、 中部的镂空区域和两侧的打 断点区域。 连接窄板使得端子具有柔韧性, 可以吸收振动时产生的振幅以保证接触点可靠 性。 0012 进一步地, 。
10、所述连接窄板为S型板。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的上沿连接于金属板体上且位于柔性连接区域上边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786157 A 3 界的上方; 0014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的下沿连接于金属板体上且位于柔性连接区域下边界的下方。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为外凸的拱形弹性金属板; 0016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为一层或多层的铜箔材料。 连接窄板处因截面积缩小会使得载 流能力下降, 故在此设计软铜箔连接提升端子载流能力。 而软铜箔也具有柔韧性同样可以 吸收振幅起保护接触点的作用。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金属板体远离连接引脚的一端设有连接终端, 所述连接终。
11、端套设 于金属板体上。 0018 应用上述端子结构的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组件, 包括构件主体和上述高可靠性大 电流端子, 所述构件主体上设有限位卡合件, 所述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通过所述限位卡合 件固定于所述构件主体上。 0019 进一步地, 所述构件主体为塑胶材料。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0021 1)本技术方案中, 通过柔性连接区域和金属软连接板的配合, 使得本大电流端子 相比于相同尺寸情况下的端子结构具备更高的载流能力和更好的抗振性, 能有效保证对电 流的传输。 0022 2)其中金属板体中部的柔性连接结构使其比现有常规端子具有更好的容差性和 长期稳定的抗振动性能。
12、, 在外凸型金属软连接板的配合下显著的提升了韧性, 可以吸收振 动时产生的振幅以保证接触点可靠性。 0023 3)本发明中的端子结构可以广泛适用于大电流连接器中, 同时提高了大电流连接 器的载流能力和抗振性, 并且各部分配件结构简单, 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装配。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中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中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中金属软连接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中连接终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中大电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 1、 金属板体, 11、 柔性。
13、连接区域, 111、 连接窄板, 112、 镂空区域, 113、 打断点 区域, 2、 连接引脚, 3、 金属软连接板, 4、 构件主体, 41、 限位卡合件, 5、 连接终端, 6、 壳体, 7、 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1 实施例 0032 本实施例中的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板体1和连接引脚2, 所 述金属板体1中部设有柔性连接区域11, 参见图1。 0033 所述大电流端子还包括金属软连接板3, 所述金属软连接板3的上沿和下沿分别连 接于金属板体1上, 使得金属板体1对柔性连接区域11进行韧性加固和载流能。
14、力提升, 参见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786157 A 4 图2、 图3、 图4。 0034 关键的要点在于柔性连接区域11的宽度小于金属板体1的平均宽度。 柔性连接区 域11由对金属板体1的中部进行冲裁打断和/或镂空得到。 柔性连接区域11包括中部的连接 窄板111、 中部的镂空区域112和两侧的打断点区域113。 连接窄板111使得端子具有柔韧性, 可以吸收振动时产生的振幅以保证接触点可靠性。 具体实施时优选连接窄板111为S型板。 0035 金属软连接板3的上沿连接于金属板体1上且位于柔性连接区域11上边界的上方, 金属软连接板3的下沿连接于金属板体1上且位于柔性连接区域1。
15、1下边界的下方。 金属软连 接板3为外凸的拱形弹性金属板, 具有足够的韧性, 金属软连接板3为一层或多层的铜箔材 料。 连接窄板111处因截面积缩小会使得载流能力下降, 故在此设计软铜箔连接提升端子载 流能力。 而软铜箔也具有柔韧性同样可以吸收振幅起保护接触点的作用。 0036 具体应用时, 金属板体1远离连接引脚2的一端设有连接终端5, 所述连接终端5套 设于金属板体1上。 应用上述端子结构的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组件, 包括构件主体4和上述 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 所述构件主体4上设有限位卡合件41, 所述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通过 所述限位卡合件41固定于所述构件主体4上。 具体选材时, 构件主体。
16、4为塑胶材料。 0037 具体实施连接时, 将本实施例中的高可靠性大电流端子组件于大电流连接器中, 使得在电流端子组件添加壳体6, 构件主体4的上端、 连接终端5的上端、 构件主体4的下端、 连接引脚2均同时与上下方的PCB板7连接。 其中金属板体中部的柔性连接结构使其比现有 常规端子具有更好的容差性和长期稳定的抗振动性能, 在外凸型金属软连接板的配合下显 著的提升了韧性, 可以吸收振动时产生的振幅以保证接触点可靠性, 并且各部分配件结构 简单, 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装配。 0038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 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
17、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 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 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因此,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本领 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 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786157 A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111786157 A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111786157 A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111786157 A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111786157 A 9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111786157 A 10 。
- 内容关键字: 可靠性 电流 端子 连接 组件 连接器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一种玫烟色拟青霉的发酵生产方法及玫烟色拟青霉二级液体培养基.pdf
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pdf
一种制备多尼培南的方法.pdf
周期型马来丝虫M29表位基因蛋白疫苗的用途.pdf
一种基因检测用细胞采集器.pdf
一种蒸酒料搅拌机.pdf
一种薄膜及其在医疗用途上的应用.pdf
一种醚类高保水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pdf
母牛群体HH型遗传缺陷基因的检测方法及其用途.pdf
一种桑葚与松花粉复合发酵酒配方及其制作方法.pdf
橡胶聚合物、接枝共聚物、制备它们的方法以及抗冲击且耐热的树脂组合物.pdf
耐受胁迫的棉花植物.pdf
LETMD1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pdf
一种通过转酯化制备酯化纳米纤维素的方法.pdf
雪莲果果醋的酿造工艺.pdf
检测NOP10基因第2号外显子突变位点R34W(C100T)序列突变的方法和引物.pdf
重组猪伪狂犬病毒rPRV HN2012-TK-/gE-/gI-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pdf
一种用于微生物发酵的搅拌装置.pdf
起皱脱模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