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生产工艺.pdf
《氨基酸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基酸生产工艺.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687495.5 (22)申请日 2020.07.16 (71)申请人 项珏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 京大学 (72)发明人 项珏李亚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376 代理人 曾淑剑 (51)Int.Cl. C12P 13/04(2006.01) C12M 1/26(2006.01) C12M 1/02(2006.01) C12M 1/36(2006.01) C12R 1/15(2006.01) (54)发明。
2、名称 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生产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 是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包括凸台、 第一传送带、 条形槽、 T型框、 第二传送带、 第一气缸、 方板、 长 螺杆、 方条块、 第二气缸、 L型板、 条形滑槽、 第一 电机、 矩形载板、 吸筒、 橡胶环块、 牵动板、 滑块、 第二电机、 菌液室、 引流孔、 止回阀、 引流管、 搅板 和活塞杆。 本发明将每组三个接种瓶移送至第一 传送带上且位于待注入菌种液的区域范围内, 同 时能够将注入好菌种液的接种瓶移至一侧的承 载结构处待转移, 保证后续注菌种液进行接种的 连续性, 实现抽吸排注菌种液的功能, 且能够通 过两个抽。
3、吸排注结构交替运行方式来提高接种 效率, 便于一次性向三个接种瓶注入菌种液, 为 注入菌种液结构提供驱动动力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111808894 A 2020.10.23 CN 111808894 A 1.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氨基酸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谷氨酸棒杆菌接种于淀粉水解糖或甜菜糖蜜为原料制备的培养基中, 于30-34 下进行恒温培养12-14h, 使培养基中残留糖分含量处于0.5以下, 制得一级种子; S2: 将S1中生产制得的一级种子再次通入新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培养8-12h, 待培养基中 残留糖分处于1.0以下制得。
4、二级种子, 将二级种子通入氨基酸生产装置中进行汇集; S3: 使用氨基酸生产装置将汇集的二级种子均匀接种于生产罐中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 30-36h后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即制得精制氨基酸; 其中S2中所述氨基酸生产装置包括凸台(1)、 菌种引出机构、 菌种抽吸机构、 往复移动 机构和瓶体传送机构, 所述凸台(1)顶部的凸块结构两侧相邻表面开设有条形槽(3), 且凸 台(1)顶部安装有T型框(4)的凸侧板一端; 所述菌种引出机构包括菌液室(20)和引流管 (23), 所述菌液室(20)开设在凸台(1)内部, 且菌液室(20)内底部转动安装有三个搅板 (24), 三个所述搅板(24)底部转动连接。
5、轴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二电机(19)的轴杆一端, 所 述引流管(23)顶部内侧安装有止回阀(22), 且引流管(23)顶部端口安装在对应的引流孔 (21)底部端口上; 所述菌种抽吸机构包括吸筒(15)和第二气缸(10), 所述吸筒(15)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杆 (25), 且活塞杆(25)一端穿过矩形载板(14)顶部表面, 所述吸筒(15)底部端口套装有橡胶 环块(16), 所述第二气缸(10)安装在对应的L型板(11)的横板中部, 且第二气缸(10)的推杆 一端通过牵动板(17)与活塞杆(25)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L型板(11)对称安装在矩形载 板(14)顶部表面两侧; 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长。
6、螺杆(8), 所述长螺杆(8)设有两个, 且两个所述长螺杆(8)两 端内侧均转动安装有方板(7), 位于同一个长螺杆(8)上的方板(7)安装在T型框(4)内对应 侧壁顶部, 且两个长螺杆(8)之间相间螺纹连接有两个方条块(9), 两个所述方条块(9)底部 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缸(6), 且第一气缸(6)的推杆端安装矩形载板(14)顶部两侧边缘中 间位置; 所述瓶体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2), 所述第一传送带(2)安装在条形槽(3)内, 且条 形槽(3)外侧的凸台(1)表面安装有传送框一端, 所述传送框内安装有第二传送带(5), 且第 二传送带(5)与第一传送带(2)一侧处于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
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孔(21)设有三 组, 且三组所述引流孔(21)并列等距开在菌液室(20)顶壁中间位置, 每组两个所述引流孔 (21)顶部端口内侧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筒(15)设有三组, 且三组所述吸筒(15)并列等距安装在矩形载板(14)底部两侧, 每组两个所述吸筒(15)分别 位于对应的L型板(11)底部空间内, 且两个所述吸筒(15)与对应的一组两个引流孔(21)位 于同一个垂直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条块(9)两端均开 设有。
8、螺纹孔, 且两个方条块(9)之间两端通过细杆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方条块(9)两端端面 通过滑块(18)与同一侧的条形滑槽(12)滑动连接, 且两个所述条形滑槽(12)分别开设在对 应的两个方板(7)之间的T型框(4)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框设有两个, 且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808894 A 2 两个所述传送框对称安装在凸台(1)两侧表面, 所述传送框另一端位于接种菌瓶集中待摆 放处, 且传送框顶部表面与第一传送带(2)顶部表面、 第二传送带(5)顶部表面及凸台(1)顶 部的凸块结构两侧相邻表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螺杆(8)一端安装 在对应的第一电机(13)的轴杆一端, 且第一电机(13)安装在同一个长螺杆(8)一端的方板 (7)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机(19)安装在 凸台(1)底部凹面槽内, 且第二电机(19)和第一电机(13)均通过导电线与外接控制设备及 电源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缸(6)和第二 气缸(10)均通过软管与对应的气动控制器及气泵连接, 且两个所述第二气缸(10)位于两个 第一气缸(6)之间。 9.根据权利要。
10、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菌液室(20)内盛装有 菌种液, 且菌液室(20)通过导管与外界盛装有菌种的容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孔(21)顶部端 口与凸台(1)顶部表面连通, 且引流孔(21)顶部端口孔径与橡胶环块(16)外径一致。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808894 A 3 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氨基酸生产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氨基酸为无色晶体, 熔点超过200, 比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熔点高很多, 一氨基酸 有酸、 甜、 苦、 。
11、鲜4种不同味感, 谷氨酸单钠盐和甘氨酸是用量最大的鲜味调味料。 氨基酸一 般易溶于水、 酸溶液和碱溶液中, 不溶或微溶于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 氨基酸在水中的溶 解度差别很大, 例如酪氨酸的溶解度最小, 25时, 100g水中酪氨酸仅溶解0.045g, 但在热 水巾酪氨酸的溶解度较大。 0003 在氨基酸生产中需要菌种进行发酵, 从而就会将菌种液注入对应的容器瓶体内, 一般向容器瓶体内注入菌种液的设备存在只能单侧运行注入菌种液且不便两侧交替运行 注入菌种液的结构不足, 且效率有待提高, 由于需要注入的容器瓶体较多, 单一的逐个注入 菌种液较耽误时间, 且放置容器瓶体不连续也会影响进度, 同时盛。
12、装菌种液的容器静止时 间长, 则会出现沉积情况, 不利于将菌种液均匀注入容器瓶体内。 因此,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 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0005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所述氨基酸生 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 S1: 将谷氨酸棒杆菌接种于淀粉水解糖或甜菜糖蜜为原料制备的培养基中, 于30- 34下进行恒温培养12-14h, 使培养基中残留糖分含量处于0.5以下, 制得一级种子; 0007 S2: 将S1中生产制得的一级种子再次通入新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培养8-12h, 待培养。
13、 基中残留糖分处于1.0以下制得二级种子, 将二级种子通入氨基酸生产装置中进行汇集; 0008 S3: 使用氨基酸生产装置将汇集的二级种子均匀接种于生产罐中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30-36h后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即制得精制氨基酸; 0009 其中S2中所述氨基酸生产装置包括凸台、 菌种引出机构、 菌种抽吸机构、 往复移动 机构和瓶体传送机构, 所述凸台顶部的凸块结构两侧相邻表面开设有条形槽, 且凸台顶部 安装有T型框的凸侧板一端; 0010 所述菌种引出机构包括菌液室和引流管, 所述菌液室开设在凸台内部, 且菌液室 内底部转动安装有三个搅板, 三个所述搅板底部转动连接轴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二电机。
14、的 轴杆一端, 所述引流管顶部内侧安装有止回阀, 且引流管顶部端口安装在对应的引流孔底 部端口上; 0011 所述菌种抽吸机构包括吸筒和第二气缸, 所述吸筒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杆, 且活塞 杆一端穿过矩形载板顶部表面, 所述吸筒底部端口套装有橡胶环块, 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 对应的L型板的横板中部, 且第二气缸的推杆一端通过牵动板与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1808894 A 4 所述L型板对称安装在矩形载板顶部表面两侧; 0012 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长螺杆, 所述长螺杆设有两个, 且两个所述长螺杆两端内 侧均转动安装有方板, 位于同一个长螺杆上的方板安装在T型。
15、框内对应侧壁顶部, 且两个长 螺杆之间相间螺纹连接有两个方条块, 两个所述方条块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缸, 且 第一气缸的推杆端安装矩形载板顶部两侧边缘中间位置; 0013 所述瓶体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 所述第一传送带安装在条形槽内, 且条形槽 外侧的凸台表面安装有传送框一端, 所述传送框内安装有第二传送带, 且第二传送带与第 一传送带一侧处于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 0014 优选的, 所述引流孔设有三组, 且三组所述引流孔并列等距开在菌液室顶壁中间 位置, 每组两个所述引流孔顶部端口内侧相互连通。 0015 优选的, 所述吸筒设有三组, 且三组所述吸筒并列等距安装在矩形载板底部两侧, 每。
16、组两个所述吸筒分别位于对应的L型板底部空间内, 且两个所述吸筒与对应的一组两个 引流孔位于同一个垂直面上。 0016 优选的, 所述方条块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 且两个方条块之间两端通过细杆相互 固定连接, 所述方条块两端端面通过滑块与同一侧的条形滑槽滑动连接, 且两个所述条形 滑槽分别开设在对应的两个方板之间的T型框内壁上。 0017 优选的, 所述传送框设有两个, 且两个所述传送框对称安装在凸台两侧表面, 所述 传送框另一端位于接种菌瓶集中待摆放处, 且传送框顶部表面与第一传送带顶部表面、 第 二传送带顶部表面及凸台顶部的凸块结构两侧相邻表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0018 优选的, 所述长螺。
17、杆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一电机的轴杆一端, 且第一电机安装在 同一个长螺杆一端的方板侧面上。 0019 优选的, 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凸台底部凹面槽内, 且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均通过 导电线与外接控制设备及电源电性连接。 0020 优选的, 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通过软管与对应的气动控制器及气泵连接, 且两个所述第二气缸位于两个第一气缸之间。 0021 优选的, 所述菌液室内盛装有菌种液, 且菌液室通过导管与外界盛装有菌种的容 器连通。 0022 优选的, 所述引流孔顶部端口与凸台顶部表面连通, 且引流孔顶部端口孔径与橡 胶环块外径一致。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该氨基酸生产。
18、工艺中氨基酸生产装置结构紧凑, 有利于将每组三个接种瓶移 送至第一传送带上且位于待注入菌种液的区域范围内, 同时能够将注入好菌种液的接种瓶 移至一侧的承载结构处待转移, 保证后续注菌种液进行接种的连续性; 实现抽吸排注菌种 液的功能, 且能够通过两个抽吸排注结构交替运行方式来提高接种效率, 便于一次性向三 个接种瓶注入菌种液。 0025 (2)该氨基酸生产工艺中氨基酸生产装置运行稳定, 通过启动与相应控制设备电 性连接的第一电机运行带动长螺杆做相应的旋转并在力的相互作用下带动两个相连的方 条块沿着长螺杆有规律的往复移动, 达到带动相连接的部分同时往复移动的效果, 从而实 现了为交替注入菌种液结。
19、构提供驱动动力的功能, 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运行的第二电机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1808894 A 5 带动位于菌液室内的搅板板缓慢旋转, 保证菌种始终处于流动状态, 避免出现沉积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28 图2为氨基酸生产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29。
20、 图3为氨基酸生产装置T型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为氨基酸生产装置第二气缸和吸筒连接结构的部分俯视图; 0031 图5为氨基酸生产装置长螺杆和方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为氨基酸生产装置刷凸台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7为氨基酸生产装置吸筒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 1、 凸台, 2、 第一传送带, 3、 条形槽, 4、 T型框, 5、 第二传送带, 6、 第一气缸, 7、 方板, 8、 长螺杆, 9、 方条块, 10、 第二气缸, 11、 L型板, 12、 条形滑槽, 13、 第一电机, 14、 矩形载 板, 15、 吸筒, 16、 橡胶环块, 17、 牵动板, 。
21、18、 滑块, 19、 第二电机, 20、 菌液室, 21、 引流孔, 22、 止回阀, 23、 引流管, 24、 搅板, 25、 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特征、 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下面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非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37 请。
22、参阅图1-7所示, 一种氨基酸生产工艺, 所述氨基酸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8 S1: 将谷氨酸棒杆菌接种于淀粉水解糖或甜菜糖蜜为原料制备的培养基中, 于30- 34下进行恒温培养12-14h, 使培养基中残留糖分含量处于0.5以下, 制得一级种子; 0039 S2: 将S1中生产制得的一级种子再次通入新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培养8-12h, 待培养 基中残留糖分处于1.0以下制得二级种子, 将二级种子通入氨基酸生产装置中进行汇集; 0040 S3: 使用氨基酸生产装置将汇集的二级种子均匀接种于生产罐中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30-36h后将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即制得精制氨基酸; 0041 其中S。
23、2中所述氨基酸生产装置包括凸台1、 菌种引出机构、 菌种抽吸机构、 往复移 动机构和瓶体传送机构, 所述凸台1顶部的凸块结构两侧相邻表面开设有条形槽3, 且凸台1 顶部安装有T型框4的凸侧板一端; 所述菌种引出机构包括菌液室20和引流管23, 所述菌液 室20开设在凸台1内部, 且菌液室20内底部转动安装有三个搅板24, 三个所述搅板24底部转 动连接轴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二电机19的轴杆一端, 所述引流管23顶部内侧安装有止回阀 22, 且引流管23顶部端口安装在对应的引流孔21底部端口上; 所述菌种抽吸机构包括吸筒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1808894 A 6 15和第二气缸10。
24、, 所述吸筒15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杆25, 且活塞杆25一端穿过矩形载板14顶 部表面, 所述吸筒15底部端口套装有橡胶环块16, 所述第二气缸10安装在对应的L型板11的 横板中部, 且第二气缸10的推杆一端通过牵动板17与活塞杆25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L型 板11对称安装在矩形载板14顶部表面两侧; 0042 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长螺杆8, 所述长螺杆8设有两个, 且两个所述长螺杆8两端 内侧均转动安装有方板7, 位于同一个长螺杆8上的方板7安装在T型框4内对应侧壁顶部, 且 两个长螺杆8之间相间螺纹连接有两个方条块9, 两个所述方条块9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 一气缸6, 且第一气缸6的推。
25、杆端安装矩形载板14顶部两侧边缘中间位置; 0043 所述瓶体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2, 所述第一传送带2安装在条形槽3内, 且条形 槽3外侧的凸台1表面安装有传送框一端, 所述传送框内安装有第二传送带5, 且第二传送带 5与第一传送带2一侧处于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 0044 所述引流孔21设有三组, 且三组所述引流孔21并列等距开在菌液室20顶壁中间位 置, 每组两个所述引流孔21顶部端口内侧相互连通, 有利于将菌液室20内的菌种液在相应 结构抽吸作用下引流至相应位置处供吸筒15抽吸; 所述吸筒15设有三组, 且三组所述吸筒 15并列等距安装在矩形载板14底部两侧, 每组两个所述吸筒15分别。
26、位于对应的L型板11底 部空间内, 且两个所述吸筒15与对应的一组两个引流孔21位于同一个垂直面上, 能够将对 应的吸筒15底部端口滑动插入对应的引流孔21内进行抽吸操作; 所述方条块9两端均开设 有螺纹孔, 且两个方条块9之间两端通过细杆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方条块9两端端面通过滑 块18与同一侧的条形滑槽12滑动连接, 且两个所述条形滑槽12分别开设在对应的两个方板 7之间的T型框4内壁上, 有利于保证方条块9稳定移动; 所述传送框设有两个, 且两个所述传 送框对称安装在凸台1两侧表面, 所述传送框另一端位于接种菌瓶集中待摆放处, 且传送框 顶部表面与第一传送带2顶部表面、 第二传送带5顶部。
27、表面及凸台1顶部的凸块结构两侧相 邻表面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便于放置在第二传送带5上的接种瓶移至第一传送带2上; 所 述长螺杆8一端安装在对应的第一电机13的轴杆一端, 且第一电机13安装在同一个长螺杆8 一端的方板7侧面上, 有利于通过启动的第一电机13并在相应控制设备控制作用下带动长 螺杆8做相应的旋转; 所述第二电机19安装在凸台1底部凹面槽内, 且第二电机19和第一电 机13均通过导电线与外接控制设备及电源电性连接, 达到控制相应电机运行的效果; 所述 第一气缸6和第二气缸10均通过软管与对应的气动控制器及气泵连接, 且两个所述第二气 缸10位于两个第一气缸6之间, 有利于协调控制第。
28、一气缸6与第二气缸10之间的运行状态; 所述菌液室20内盛装有菌种液, 且菌液室20通过导管与外界盛装有菌种的容器连通, 达到 盛装及注入生产氨基酸所用菌种液的效果; 所述引流孔21顶部端口与凸台1顶部表面连通, 且引流孔21顶部端口孔径与橡胶环块16外径一致, 便于吸筒15经橡胶环块16滑动插入引流 孔21顶部端口内。 0045 本发明在使用时, 由于该整体由专业安装人员多次调试后开始运行使用, 首先操 作人员每三个接种瓶为一组等距放置在第二传送带5上并在相应控制设备控制第二传送带 5的作用下进行间断性运行, 从而有利于将每组三个接种瓶移送至第一传送带2上且位于待 注入菌种液的区域范围内, 。
29、同时能够将注入好菌种液的接种瓶移至一侧的承载结构处待转 移, 保证后续注菌种液进行接种的连续性; 0046 待上述一组三个接种瓶顶部端口位于T型框4内相应一侧底部时, 由于位于同一侧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1808894 A 7 的三个吸筒15底部端口在启动的第一气缸6处于伸展状态作用下推动矩形载板14下移滑动 插入同一侧上下对应的引流孔21顶部端口内, 且形成一个封闭的抽吸空间, 再通过启动的 第二气缸10处于收缩状态带动经牵动板17连接的同一侧三个活塞杆25向上移动并根据注 射器原理将相连通的菌液室20内的菌种液抽吸至吸筒15内, 同时另一侧的三个吸筒15经上 述的方式并交替进。
30、行已经注满菌种液且在对应启动的第二气缸10作用下伸入同一侧第一 传送带2上对应的三个接种瓶端口内并注入, 从而实现抽吸排注菌种液的功能, 且能够通过 两个抽吸排注结构交替运行方式来提高接种效率, 便于一次性向三个接种瓶注入菌种液; 0047 在进行上述交替注入菌种液的过程中, 同时启动与相应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的第一 电机13运行带动长螺杆8做相应的旋转并在力的相互作用下带动两个相连的方条块9沿着 长螺杆8有规律的往复移动, 达到带动相连接的部分同时往复移动的效果, 从而实现了为交 替注入菌种液结构提供驱动动力的功能, 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通过运行的第二电机19带 动位于菌液室20内的搅板24板。
31、缓慢旋转, 保证菌种始终处于流动状态, 避免出现沉积的情 况。 004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9 以上所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 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
32、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1808894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9 CN 111808894 A 9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6 页 10 CN 111808894 A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1 CN 111808894 A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2 CN 111808894 A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3 CN 111808894 A 13 图7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4 CN 111808894 A 14 。
- 内容关键字: 氨基酸 生产工艺
输液杆的线缆伸缩结构.pdf
环境大气粉尘采样仪.pdf
降低虾苗孵化水中氨氮含量的装置.pdf
高压线圈浇注模具.pdf
反应釜控温系统.pdf
金属锂浇铸装置.pdf
医用输液管加热保温装置.pdf
螺杆钻具清洗装置.pdf
多功能布料收卷装置.pdf
用于图书馆的高处夹持取书装置.pdf
智能化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pdf
便携式环境检测仪.pdf
便于安装的防结垢环保矿用管材.pdf
曝气生物滤池除磷装置.pdf
基于睡眠感知的音乐振动理疗仪.pdf
钢板建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装置.pdf
毫米波被动辐射成像测距装置.pdf
医用分叶球囊.pdf
基于波码通信的分层注水执行装置.pdf
折合型保鲜膜切割滑刀.pdf
注塑件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智能调控方法.pdf
书本包装设备.pdf
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pdf
作物种植地膜拆除装置.pdf
水平放置的可搬运激光稳频腔的安装结构.pdf
气体静压转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气体静压转台.pdf
数据要素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用于组装气雾剂产品的组装设备.pdf
老年人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设备.pdf
全液晶仪表故障报警存储系统及方法.pdf
木通皂苷D在制备抗骨骼肌萎缩、肌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不依赖地图信息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pdf
一种灵芝黄酒的制备方法.pdf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台车.pdf
一种小型厂房钢构组件.pdf
无机保温砂浆外墙保温系统.pdf
多功能沥青压路机.pdf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榫槽注浆设备.pdf
强夯机的臂架装置.pdf
一种可拆卸的活动板房.pdf
一种桩管挤压扩孔器.pdf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进行高速率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pdf
盾构管片上预埋滑槽的压紧固定装置.pdf
一种整体式隔震橡胶支座.pdf
组合式密封盘根.pdf
一种互层隔震地基.pdf
一种建筑导风系统.pdf
一种建筑工地专用的护栏.pdf
便于在逆作法柱梁节点钢筋穿越的格构柱.pdf
一种农用加强型铲斗.pdf
限转闭锁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