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6/2/32cf1947-79fe-405b-a502-c081fe3d057d/32cf1947-79fe-405b-a502-c081fe3d057d1.gif)
![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6/2/32cf1947-79fe-405b-a502-c081fe3d057d/32cf1947-79fe-405b-a502-c081fe3d057d2.gif)
![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4/2021-6/2/32cf1947-79fe-405b-a502-c081fe3d057d/32cf1947-79fe-405b-a502-c081fe3d057d3.gif)
《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913892.X (22)申请日 2020.09.02 (71)申请人 山东农业大学 地址 271018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宗大 街61号 (72)发明人 侯汉学王文涛翟晓松吴世蕾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7205 代理人 赵斌 (51)Int.Cl. C08L 3/06(2006.01) C08L 67/02(2006.01) C08L 3/08(2006.01) C08L 3/02(2006.01) C08L 1/28(2006.0。
2、1) C08L 67/04(2006.01) C08K 13/06(2006.01) C08K 9/04(2006.01) C08K 3/34(2006.01) C08K 5/053(2006.01) C08K 5/103(2006.01) C08K 5/092(2006.01) C08K 13/02(2006.01) C08K 3/36(2006.01) C08K 3/26(2006.01) C08K 5/11(2006.01) C08J 5/18(2006.01) B29C 55/28(2006.01) B29C 48/00(2019.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方。
3、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领域, 具体公开了一种 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酸 解淀粉4070份, 生物降解聚酯3060份, 增塑 剂1040份, 增容剂0.55份, 纳米材料330 份, 亲水性聚合物315份, 多元有机酸0.510 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酸解淀粉复合膜的制备 方法。 本发明采用酸解淀粉和生物降解聚酯为基 体, 均为完全生物降解材料, 绿色环保。 本发明生 产的酸解淀粉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阻隔 性能和生物降解性, 可用于生鲜农产品和食品的 包装; 相对于纯生物降解聚酯薄膜而言, 显著降 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对于缓。
4、解非降解塑料造成的 “白色污染” 有着重 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CN 112011096 A 2020.12.01 CN 112011096 A 1.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其主要组成以重量份数计为: 酸解淀粉4070份、 生物降解聚酯3060份、 增塑剂1040份、 增容剂0.55份、 纳米 材料330份、 亲水性聚合物315份、 多元有机酸0.510份; 其中所述的酸解淀粉为酸解天然淀粉或酸解变性淀粉; 所述的生物降解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聚己内酯、 聚羟基脂 肪酸酯、 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酸解淀粉为酸解原淀粉或酸解变性淀粉, 酸解原淀粉或变性淀粉具体为玉米淀 粉、 木薯淀粉、 小麦淀粉、 醋酸酯淀粉、 磷酸酯淀粉、 羟丙基交联淀粉、 乙酰化交联淀粉、 甲氧 基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中的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增塑剂是水、 甘油、 尿素、 乙二醇、 聚乙二醇、 柠檬酸酯、 单乙酸甘油酯、 二乙酸甘 油酯、 三乙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柠檬酸酯为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柠檬酸三。
6、丁酯、 乙酰柠檬酸三乙酯、 柠檬酸三乙 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增容剂是马来酸酐、 亚 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 硅烷偶联剂、 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纳米材料为天然的或有 机改性的蒙脱土、 超细碳酸钙、 纳米二氧化硅、 天然或改性的超细纤维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机改性蒙脱土的改性 剂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溴化氨, 十八烷基苄基二甲基氯/溴化氨, 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溴 化铵,。
7、 双十八烷基甲基-2-羟乙基氯化铵, 十八烷基双羟乙基甲基氯/溴化铵的中的一种或 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亲水性聚合物是指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元有机酸是柠檬酸、 乙二酸、 丙二酸、 丁二酸、 戊二酸、 己二酸、 2-羟基丁二酸、 2,3-二羟基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 种以上的混合物。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列步骤: (1)亲水性聚合物的添加方法: 将亲水性聚。
8、合物溶解于1040倍重量的水中形成胶状液体, 然后缓慢加入到酸解淀粉 中, 在自然状态下干燥1236h, 使水分降至1316; (2)多元有机酸的添加方法: 在25条件下, 将多元有机酸与增塑剂按比例混合, 并搅拌624h, 得到透明液体; (3)物料混合: 将步骤(1)所得的淀粉/亲水性聚合物与生物降解聚酯、 增容剂和纳米材料按比例置于 高速混合机中, 低速混合5min, 打开助剂阀门, 将步骤(2)所得多元有机酸/增塑剂缓慢加入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011096 A 2 到高速混合机中, 高速混合10min, 将所得混合物料在室温下放置24h; (4)造粒: 将步骤(3。
9、)所得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造粒, 挤出温度为100160, 螺 杆转速为170300rpm; (5)吹膜: 将步骤(4)制备的吹膜粒料用单螺杆挤出吹膜机吹塑成薄膜, 吹膜过程的挤出温度为 100170, 螺杆转速为1555rpm, 吹胀比为1:37, 拉伸比为1:24, 薄膜厚度30100 m。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2011096 A 3 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领域, 具体提供了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石油基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急需全降解塑料取而代之。 淀粉具有低成 本、 可再。
10、生和可生物降解等优势, 被认为是替代石油基塑料的最有前景的聚合物之一。 尽管 仅使用热塑性淀粉可以生产包装膜, 但其机械性能和阻水性能都很差, 严重限制了其作为 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 因此,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 将淀粉与生物降解聚酯进行熔融共混, 以 获得更具适用性的食品包装材料。 采用挤出吹塑工艺生产淀粉膜效率高, 产量大, 能够扩展 其应用领域。 因此, 淀粉生物降解复合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何利用挤出吹塑工艺生产 出性能优异、 成本低廉的淀粉复合膜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3 现有的技术中, 申请号为20151034780.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 共混薄膜及。
11、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将低成本淀粉进行改性后用在吹膜树脂中, 降低成本的同 时又可以提高薄膜降解速率; 但在其制备方法中, 首先挤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热塑性淀 粉, 然后与聚酯材料再次共混挤出, 两步挤出造粒会导致更高的能耗, 增加生产成本, 且淀 粉含量较低。 申请号201210556637.X的中国专利申请 “一种可生物降解TPS/PBAT复合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 和申请号201210553133.2的中国专利申请 “可塑性淀粉改性PBAT生物全降 解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了两种利用热塑性淀粉对PBAT进行填充和共混改性的方法, 极大 的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 但由于普通淀粉的颗粒较大, 与聚。
12、酯分子的结合力较弱, 复合材料 的机械性能不太理想。 聚合物的分子量、 链长分布和结晶度是影响其薄膜性能的重要因素。 0004 此外,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生物降解吹膜树脂的成本较高,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不能 满足市场的需求。 有鉴于此, 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 问题, 以提高淀粉膜的机械性能和阻水性能等, 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提供了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及其制备 方法,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酸解淀粉4070份, 生物降解聚酯3060份, 增塑剂10 40份, 增容剂0.55份, 纳米材料330份, 亲水。
13、性聚合物520份, 多元有机酸0.510份; 本发明生产的酸解淀粉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 可用于生鲜农产品和食品 的包装; 相对于纯生物降解聚酯吹塑薄膜而言, 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具有更好的生物 降解性能。 0006 本发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利用酸解淀粉作为原料, 酸解淀粉颗粒较小、 粘度较低, 易 于进行挤出加工和结合聚酯, 且其结晶度高, 能与聚酯形成大量的小结晶, 增强了分子间作 用力, 使薄膜更加密实, 从而有利于提高淀粉膜的机械性能和阻水性能。 目前, 酸解淀粉的 主要工业应用是在造纸、 纺织等领域, 在生物降解薄膜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发明人发现由 于其颗粒较小、 。
14、粘度较低、 结晶度高等特点, 具有良好的成膜能力, 特别适合应用于生物降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2011096 A 4 解薄膜中, 故而获得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09 酸解淀粉4070份、 生物降解聚酯3060份、 增塑剂1040份、 增容剂0.55份、 纳米材料330份、 亲水性聚合物315份、 多元有机酸0.510份; 0010 其中所述的酸解淀粉为酸解天然淀粉或酸解变性淀粉, 优选的为酸解变性淀粉, 优选的变性淀粉为淀粉醋酸酯、 淀粉磷酸酯、 羟丙基交联淀粉、 乙酰化交联淀粉、 。
15、甲氧基淀 粉、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1 所述的生物降解聚酯是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聚己内酯、 聚 羟基脂肪酸酯、 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2 聚酯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阻水性能较好, 但高成本阻碍了其推广应用; 淀粉材料成 本低、 易降解、 阻气性好, 但机械性能和阻水性差, 因此发明人在本技术方案中将二者共混, 弥补了两者相互间的不足, 通过调节二者的配比可以生产出不同性能的复合膜, 以满足不 同的应用需求。 对于机械性能和阻水性能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可在上述范围内提高生物降 解聚酯用量, 反之亦然。 00。
16、13 所述的增塑剂是水、 甘油、 尿素、 乙二醇、 聚乙二醇、 柠檬酸酯、 单乙酸甘油酯、 二乙 酸甘油酯、 三乙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柠檬酸酯为乙酰柠檬酸三 丁酯、 柠檬酸三丁酯、 乙酰柠檬酸三乙酯、 柠檬酸三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4 所述的增容剂是马来酸酐、 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 硅烷偶联剂、 钛酸酯偶联剂 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5 所述的纳米材料为天然的或有机改性的蒙脱土、 超细碳酸钙、 纳米二氧化硅、 天然 或改性的超细纤维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有机改性蒙脱土的改性剂为十八 烷基三甲基氯/溴化氨, 十八烷基苄基二甲。
17、基氯/溴化氨, 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 双 十八烷基甲基-2-羟乙基氯化铵, 十八烷基双羟乙基甲基氯/溴化铵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的混合物。 0016 所述的亲水性聚合物是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 甲基 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 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由于酸解淀粉粘性较低, 因此发明人选择加入上述的亲水性聚合物作 为胶粘剂, 并在制备过程中首先将其溶解在水中使其分子链充分伸展后再与酸解淀粉混 合, 从而更好地发挥粘结和增强作用。 0017 所述的多元有机酸是指柠檬酸、 乙二酸、 丙二酸、 丁二酸、 戊二酸。
18、、 己二酸、 2-羟基 丁二酸、 2,3-二羟基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为柠檬酸、 2-羟基丁二 酸、 2,3-二羟基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8 除此之外, 发明人还提供了所述酸解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9 (1)亲水性聚合物的添加方法: 0020 将亲水性聚合物溶解于1040倍重量的水中形成胶状液体, 然后缓慢加入到酸解 淀粉中, 在自然状态下干燥1236h, 使水分干燥到1316, 使亲水性聚合物分子链充 分伸展, 从而更好地发挥粘结和增强作用; 0021 (2)多元有机酸的添加方法: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201109。
19、6 A 5 0022 在25条件下, 将多元有机酸与增塑剂按比例混合, 并搅拌624h, 得到透明液 体; 0023 (3)物料混合: 0024 将步骤(1)所得的淀粉/亲水性聚合物与生物降解聚酯、 增容剂和纳米材料按比例 置于高速混合机中, 低速(5Hz)混合5min, 打开助剂阀门, 将步骤(2)所得多元有机酸/增塑 剂缓慢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 高速(10Hz)混合10min, 将所得混合物料在室温下放置24h; 0025 (4)造粒: 0026 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造粒, 挤出温度为100160 , 螺杆转速为170300rpm; 0027 (5)吹膜: 00。
20、28 将步骤(4)制备的吹膜粒料用单螺杆挤出吹膜机吹塑成薄膜, 吹膜过程的挤出温 度为100170, 螺杆转速为1555rpm, 吹胀比为1:37, 拉伸比为1:24, 薄膜厚度30 100 m。 0029 上述制备方法中, 部分助剂采用分别混合、 逐次加入的方式进行添加, 使其在酸解 淀粉/聚酯复合基质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从而更好地发挥增强和增容的作用; 除此之外, 上述方法采用一步法造粒, 与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的两步法(先将淀粉与增塑剂等挤压造粒, 然后与聚酯再次共混造粒)明显不同, 一步法将淀粉粉末与聚酯共混, 二者存在更大的接触 面积, 相容性更好, 还可以降低能耗, 节约成本, 较之。
21、现有技术有明显进步之处。 0030 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酸解淀粉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阻水性能, 可用于生 鲜农产品和高油食品的包装; 相对于生物降解聚酯薄膜而言, 显著降低了薄膜的生产成本, 同时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对于缓解 “白色污染” 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 但本发明的内 容不局限于下面的实例。 0032 实施例1: 0033 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酸解醋酸酯淀粉70份, 聚对苯 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30份, 甘油30份, 二乙酸甘油酯5份, 马来酸酐3份, 有机改性。
22、蒙脱土 (改性剂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0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份, 柠檬酸2份。 0034 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步骤制成: 0035 (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解于30倍重量的水中形成胶状液体, 然后加入到酸解 醋酸酯淀粉中, 在自然状态下干燥24h, 使水分含量降至14, 得到酸解淀粉醋酸酯/羟丙基 甲基纤维素混合物; 0036 (2)在25条件下, 将柠檬酸与甘油、 二乙酸甘油酯混合, 搅拌12h, 得到透明液体; 0037 (3)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马来酸酐和有机 改性蒙脱土(改性剂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置于高速混合机中, 低。
23、速(5Hz)混合5min, 打开助剂阀门, 将步骤(2)得到的透明液体缓慢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 高速(10Hz)混合 10min, 将所得混合物料在室温下放置24h; 0038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造粒, 挤出机各区温度依 说明书 3/6 页 6 CN 112011096 A 6 次为105, 115, 125, 135, 120, 机头温度110, 螺杆转速150rpm; 0039 (5)将步骤(4)制备的吹膜粒料用单螺杆挤出吹膜机吹塑成薄膜, 吹膜机各区的温 度依次为115, 125, 135, 145, 机头温度120, 螺杆转速30rpm, 吹胀比为1。
24、:3, 拉伸 比为1:2, 薄膜厚度为6080 m。 0040 采用以上配料和方法制备的酸解醋酸酯淀粉复合膜的纵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 率分别为4.23MPa和214.12, 横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31MPa和174.76; 水 蒸气透过系数为1.3210-10gm-1s-1Pa-1, 氧气透过系数为7.8110-14cm2s-1Pa-1, 二氧化碳透过系数为6.4310-16cm2s-1Pa-1。 0041 采用相同材料配比和制备方法获得的原醋酸酯淀粉复合膜的厚度为6080 m, 纵 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34MPa和182.88, 横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 2.0。
25、4MPa和108.51; 水蒸气透过系数为3.5110-10gm-1s-1Pa-1, 氧气透过系数为 10.2210-14cm2s-1Pa-1, 二氧化碳透过系数为9.6410-16cm2s-1Pa-1。 0042 可见本申请所得的复合膜性能较之采用常规淀粉制备的复合膜有明显的提升; 0043 采用本实施例制备的酸解淀粉醋酸酯复合膜包装小麦胚芽, 以原醋酸酯淀粉复合 膜为对照, 在温度50, 相对湿度60的恒温恒湿箱内加速氧化。 原醋酸酯淀粉复合膜包装 的小麦胚芽在存放5周后, 过氧化值达到22.92mmol/kg, 而酸解醋酸酯淀粉复合膜包装的小 麦胚芽过氧化值为7.91mmol/kg。 因。
26、此, 酸解淀粉复合膜可显著延长小麦胚芽的保质期。 0044 实施例2: 0045 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酸解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50 份,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50份, 甘油18份, 三乙酸甘油酯5份, 亚甲基二苯基二异 氰酸酯3份, 纳米二氧化硅10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份, 2-羟基丁二酸3份。 0046 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步骤制成: 0047 (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解于35倍重量的水中形成胶状液体后, 加入到酸解羟 丙基交联木薯淀粉中, 在自然状态下干燥30h, 使水分含量降至16, 得到酸解羟丙基交联 木薯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
27、物; 0048 (2)在25条件下, 将2-羟基丁二酸与甘油、 三乙酸甘油酯混合, 搅拌12h, 得到透 明液体; 0049 (3)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亚甲基二苯基二 异氰酸酯和纳米二氧化硅置于高速混合机中, 低速(5Hz)混合5min, 打开助剂阀门, 将步骤 (2)得到的透明液体缓慢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 高速(10Hz)混合10min, 将所得混合物料在 室温下放置24h; 0050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造粒, 挤出机各区温度依 次为110, 120, 130, 140, 125, 机头温度110, 螺杆转速170rp。
28、m; 0051 (5)将步骤(4)制备的吹膜粒料用单螺杆挤出吹膜机吹塑成薄膜, 吹膜机各区的温 度依次为: 一区120, 二区130, 三区140, 连接体150, 机头130, 螺杆转速30rpm, 吹 胀比为1:4, 拉伸比为1:3, 薄膜厚度为4050 m。 0052 采用以上配料和方法制备的酸解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复合膜的纵向抗拉强度和 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0.56MPa和629.88, 横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7.44MPa和 477.05; 水蒸气透过系数为3.2110-11gm-1s-1Pa-1, 氧气透过系数为7.5610-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2011096 。
29、A 7 14cm2s-1Pa-1, 二氧化碳透过系数为7.4310-16cm2s-1Pa-1。 0053 采用相同材料配比和制备方法获得的原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复合膜的厚度为60 80 m, 纵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6.21MPa和431.53, 横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 率分别为5.38MPa和345.52; 水蒸气透过系数为5.4610-11gm-1s-1Pa-1, 氧气透过 系数为9.5610-14cm2s-1Pa-1, 二氧化碳透过系数为11.1810-16cm2s-1Pa-1。 0054 可见本申请所得的复合膜性能较之采用常规淀粉制备的复合膜有明显的提升; 0055 采用本实施例制。
30、备的酸解羟丙基交联木薯淀粉复合膜包装花生, 以原羟丙基交联 木薯淀粉复合膜为对照, 在温度50, 相对湿度60的恒温恒湿箱内加速酸败。 原羟丙基交 联木薯淀粉复合膜包装的花生在存放5周后, 酸价达到6.87mg/g, 而酸解羟丙基交联木薯淀 粉复合膜包装的花生酸价为1.28mg/g。 因此, 酸解淀粉复合膜可显著延长花生的保质期。 0056 实施例3: 0057 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酸解玉米淀粉40份, 聚对苯二 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60份, 甘油16份, 柠檬酸三丁酯4份, 马来酸酐4份, 超细碳酸钙10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份, 羧甲基纤维素3份, 2,3-。
31、二羟基丁二酸2份。 0058 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步骤制成: 0059 (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分别溶解于25倍重量的水中形成胶状液 体, 先后加入到酸解玉米淀粉中, 在自然状态下干燥24h, 使水分降低至14左右, 得到酸解 玉米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物; 0060 (2)在25条件下, 将2,3-二羟基丁二酸与甘油、 柠檬酸三丁酯混合, 搅拌12h, 得 到透明液体; 0061 (3)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马来酸酐和超细 碳酸钙置于高速混合机中, 低速(5Hz)混合5min, 打开助剂阀门, 将步骤(2)得到的。
32、透明液体 缓慢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 高速(10Hz)混合10min, 将所得混合物料在室温下放置24h; 0062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造粒, 挤出机各区温度依 次为110, 120, 130, 140, 125, 机头温度110, 螺杆转速170rpm; 0063 (5)将步骤(4)制备的吹膜粒料用单螺杆挤出吹膜机吹塑成薄膜, 吹膜机各区的温 度依次为: 一区120, 二区130, 三区140, 连接体150, 机头130, 螺杆转速35rpm, 吹 胀比为1:4, 拉伸比为1:3, 薄膜厚度为3050 m。 0064 采用以上配料和方法制备的酸解玉米淀粉复。
33、合膜的纵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分别为5.90MPa和461.90, 横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69MPa和355.36; 水蒸 气透过系数为4.7510-11gm-1s-1Pa-1, 氧气透过系数为1.9610-13cm2s-1Pa-1, 二 氧化碳透过系数为3.2610-15cm2s-1Pa-1。 0065 采用相同材料配比和制备方法获得的原玉米淀粉复合膜的厚度为6080 m, 纵向 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34MPa和120.74, 横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 4.04MPa和87.83; 水蒸气透过系数为11.2310-11gm-1s-1Pa-1, 氧气透过系数为 1。
34、6.8110-13cm2s-1Pa-1, 二氧化碳透过系数为8.5210-15cm2s-1Pa-1。 0066 可见本申请所得的复合膜性能较之采用常规淀粉制备的复合膜有明显的提升; 0067 采用本实施例制备的酸解玉米淀粉复合膜包装小麦胚芽, 以原玉米淀粉复合膜为 对照, 在温度50, 相对湿度60的恒温恒湿箱内加速氧化。 原玉米淀粉复合膜包装的小麦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2011096 A 8 胚芽在存放5周后, 过氧化值达到18.71mmol/kg, 而酸解玉米淀粉复合膜包装的小麦胚芽过 氧化值为9.83mmol/kg。 因此, 酸解淀粉复合膜可显著延长小麦胚芽的保质期。 00。
35、68 实施例4: 0069 一种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酸解甲氧基马铃薯淀粉40份,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40份, 聚乳酸20份, 甘油16份, 柠檬酸三乙酯10份, 亚甲基二 苯基二异氰酸酯4份, 有机改性蒙脱土(改性剂为十八烷基苄基二甲基氯)10份, 羧甲基纤维 素10份, 柠檬酸2份。 0070 所述的酸解淀粉复合膜, 由如下步骤制成: 0071 (1)将羧甲基纤维素溶解于30倍重量的水中形成胶状液体后, 加入到酸解甲氧基 马铃薯淀粉中, 在自然状态下干燥24h, 使水分含量降至14左右, 得到酸解甲氧基马铃薯 淀粉/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物; 0072 (2)在。
36、25条件下, 将柠檬酸与甘油、 柠檬酸三乙酯混合, 搅拌12h, 得到透明液体; 0073 (3)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亚甲基二 苯基二异氰酸酯和有机改性蒙脱土(改性剂为十八烷基苄基二甲基氯)置于高速混合机中, 低速(5Hz)混合5min, 打开助剂阀门, 将步骤(2)得到的透明液体缓慢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 高速(10Hz)混合10min, 将所得混合物料在室温下放置24h; 0074 (4)将步骤(3)所得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造粒, 140, 155, 160 , 160, 150, 机头温度130, 螺杆转速200rpm; 0075。
37、 (5)将步骤(4)制备的吹膜粒料用单螺杆挤出吹膜机吹塑成薄膜, 吹膜机各区的温 度依次为: 一区150, 二区160, 三区170, 连接体170, 机头140, 螺杆转速35rpm, 吹 胀比为1:3, 拉伸比为1:3, 薄膜厚度为4060 m。 0076 采用以上配料和方法制备的酸解甲氧基马铃薯淀粉复合膜的纵向抗拉强度和断 裂伸长率分别为12.89MPa和343.85, 横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1.25MPa和 226.75; 水蒸气透过系数为4.2210-11gm-1s-1Pa-1, 氧气透过系数为2.5610- 13cm2s-1Pa-1, 二氧化碳透过系数为2.1110-15。
38、cm2s-1Pa-1。 0077 采用相同材料配比和制备方法获得的原甲氧基马铃薯淀粉复合膜的厚度为60 80 m, 纵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8.96MPa和165.34, 横向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分别为7.81MPa和126.52; 水蒸气透过系数为9.4410-11gm-1s-1Pa-1, 氧气透过系 数为7.1210-13cm2s-1Pa-1, 二氧化碳透过系数为4.5510-15cm2s-1Pa-1。 0078 可见本申请所得的复合膜性能较之采用常规淀粉制备的复合膜有明显的提升; 0079 采用本实施例制备的酸解甲氧基马铃薯淀粉复合膜包装核桃仁, 以原甲氧基马铃 薯淀粉复合膜为对照, 在温度50, 湿度60的恒温恒湿箱内加速氧化。 原甲氧基马铃薯淀 粉复合膜包装的核桃仁在存放5周后, 过氧化值达到9.82mmol/kg, 而酸解甲氧基马铃薯淀 粉复合膜包装的核桃过氧化值为2.02mmol/kg。 因此, 酸解淀粉复合膜可显著延长核桃仁的 保质期。 0080 以上实施例是本发明选择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 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2011096 A 9 。
- 内容关键字: 淀粉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新能源汽车用直流充电座.pdf
汽车智能避碰装置.pdf
骨料分选系统.pdf
片材生产用冷却设备.pdf
排水管道定位结构.pdf
一体式地面操作控制台.pdf
调色色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线圈吊具.pdf
下肢体能训练机器人.pdf
具有振动功能的发声装置.pdf
方便调整的缝纫机卷布装置.pdf
通讯接口.pdf
挤浆机加料装置.pdf
检测光刻胶适用性的方法及装置.pdf
齿轮箱生产用滚齿装置.pdf
基于动态规划和量子退火的RNA结构预测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数据监管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UWB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pdf
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内置光纤电缆导体的制作方法.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噪声等级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轨道交通车辆电连接器用固定框装置.pdf
碳氮共渗的加热装置.pdf
油田隐患井报废的连续注浆封堵设备及方法.pdf
多角度辐照抗菌装置及其在制备抗菌面料中的应用.pdf
流星雨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航路与平台之间安全距离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pdf
混凝土密实用混凝土振动装置.pdf
基于NS3网络仿真平台的数据链仿真方法.pdf
双重降低残碱的高镍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PTFE膜自动缠卷设备及缠卷方法.pdf
装配式断热桥楼宇景观亮化结构及其应用.pdf
一种医疗用制氧机.pdf
医疗用注射器.pdf
一种多功能雾化面罩.pdf
一种环保抢救护理装置.pdf
一种一体式纹绣笔.pdf
自动注射设备.pdf
一种脑血管造影术中预成型导丝.pdf
呼吸机触发吸气的方法及应用.pdf
具有多斜面针头的注射器.pdf
用于药物输送泵之受控制输送驱动机构.pdf
一种新型医用雾化器.pdf
车载式输液用装置.pdf
一种外科用局部吸脓装置.pdf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医疗雾化治疗装置.pdf
中医热力负压罐.pdf
导引导丝塑形器.pdf
用于向人体或动物体内进行腹膜内施用含有臭氧或臭氧化的氧的流体的设备.pdf
用于减少或防止递送系统中的回流的系统和方法.pdf
用于预防在分娩期间阴道撕裂的方法和装置.pdf
相关文档
更多![便携式电导率仪流通检测装置.pdf](/Images/s.gif)
![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器械.pdf](/Images/s.gif)
![带式输送机槽形托辊横梁组件的自动装夹智能焊接设备.pdf](/Images/s.gif)
![实木板材制造防腐防蛀处理系统.pdf](/Images/s.gif)
![针对新冠病毒SARS-CoV-2棘突蛋白RBD区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pdf](/Images/s.gif)
![金刚石锯片打磨用防尘装置.pdf](/Images/s.gif)
![口语化要素识别方法及装置、警情分析系统.pdf](/Images/s.gif)
![金属垫片自动装配设备.pdf](/Images/s.gif)
![基于集成学习的疲劳驾驶脑电信号回归分析方法.pdf](/Images/s.gif)
![瓷砖弧形切割设备.pdf](/Images/s.gif)
![医用皮肤修护喷剂在制备治疗皮炎药物中的应用.pdf](/Images/s.gif)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通道闸.pdf](/Images/s.gif)
![船舶螺旋桨防护配套涂层环境适应性试验装置与方法.pdf](/Images/s.gif)
![石墨烯拉力传感器.pdf](/Images/s.gif)
![离子源打磨头性炭活化装置.pdf](/Images/s.gif)
![带铁电或负电容器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pdf](/Images/s.gif)
![化妆品提取液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pdf](/Images/s.gif)
![靶向壳聚糖纳米银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Images/s.gif)
![纺织车间用通风模块的防堵塞结构.pdf](/Images/s.gif)
![低温烧结高品质因素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pdf](/Images/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