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pdf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pdf(2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923264.X (22)申请日 2020.09.04 (71)申请人 OPPO (重庆) 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玉峰山镇玉龙 大道188号 (72)发明人 汪瑞彭树海李瑞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代理人 唐双 (51)Int.Cl. H04M 1/18(2006.01) H04M 1/02(2006.01) H04M 1/23(2006.01) (54)发明名称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
2、备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 所述壳体组件 包括中框、 按键柱以及按键; 所述中框设有第一 通孔以及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通孔在第一方向上 贯穿所述中框, 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中框的一 表面; 所述按键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且邻近 所述中框一表面的一端设有销孔; 所述销孔用于 安装定位销, 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所 述按键设置于所述中框的第二表面一侧。 本申请 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在中框上开设第一 通孔, 并将按键柱穿设于第一通孔中; 同时在中 框设有第一凹槽, 且将安装于按键柱上的定位销 设于第一凹槽中, 以使得第一凹槽可以导引定位 销沿第一方向移动, 进而可以保。
3、证按键柱在移动 过程中的稳定性, 从而避免按键在按压过程中产 生晃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0页 CN 112019673 A 2020.12.01 CN 112019673 A 1.一种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中框, 所述中框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中框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 一凹槽, 所述第一通孔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中框, 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中框的第一表 面; 按键柱, 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且邻近所述中框第一表面的一端设有销孔; 所述销孔用 于安装定位销, 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导引所述定位销沿所述 第一方向上移动。
4、; 按键, 设置于所述中框的第二表面一侧, 用于与所述按键柱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一侧的 一端顶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 第一深度, 所述定位销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行程, 所述按键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 有第二行程; 其中, 所述第一深度大于所述第一行程的长度, 所述第一行程的长度与所述第 二行程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与所述按键柱固定连接, 其 中, 所述按键靠近所述按键柱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按键柱靠近所述按键的端部容置 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或 所述按键靠近所述按键柱的一侧设有第。
5、二凸起, 所述按键柱靠近所述按键的端部设有 第三凹槽, 所述第二凸起容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靠近所述按键柱的一侧设有 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弯折延伸形成第四凹槽, 所述第四凹槽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所述 按键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 所述 固定支架穿设于所述第四凹槽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所述按键进行限位; 其中, 所述中框 开设有第五凹槽, 以用于容置所述固定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框进一步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 按键的按键槽, 所述按键槽。
6、用于在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上对所述按键进行限位; 其中, 所 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拆卸台, 所述中 框上设有与所述拆卸台相适配的拆卸槽, 所述拆卸槽用于容置所述拆卸台; 其中, 所述固定 支架上设有密封胶体, 以用于密封所述拆卸台与所述拆卸槽之间的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一个 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按键于所述中框之间; 其中, 所述按键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 性槽, 所述中框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槽, 所述第一弹性槽与所述第二。
7、弹性槽一一对应设 置,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槽以及第二弹性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柱设有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 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框上还设有止挡部, 所述止挡 部投影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至少覆盖于所述定位销的两端。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019673 A 2 11.一种电子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组件以及电路板, 所述壳体组件具有一容置 空间, 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其中, 所述壳体组件为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 的壳体组件。 1。
8、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 所述开 关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且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壳体组件的按键柱可抵触所述开 关。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2019673 A 3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部分操作需要通过按键实现, 其中, 按键一般包括电源开 关键、 音量键等, 按键的手感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例如, 按键的手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按键无松动、 弹力无突变、 按压间距合理等。 在实际产品中。
9、, 受物料加工公差的影响, 易 造成按键行程过短以及按键松动或者晃动, 影响按键手感。 0003 申请内容 0004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中框、 按键柱以及 按键; 所述中框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中框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一凹 槽, 所述第一通孔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中框, 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中框的第一表面; 所 述按键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且邻近所述中框第一表面的一端设有销孔; 所述销孔用于 安装定位销, 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导引所述定位销沿所述第 一方向上移动; 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中框的第二表面一侧, 用于与所述。
10、按键柱位于所述第 二表面一侧的一端顶触。 0005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以及 电路板, 所述壳体组件具有一容置空间, 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其中, 所述壳体 组件为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组件。 00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通过在中框上开设第一通孔, 并将 按键柱穿设于第一通孔中, 使得按键柱可沿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同时在中框的第一 表面设有第一凹槽, 且将安装于按键柱上的定位销设于第一凹槽中, 以使得第一凹槽可以 导引定位销沿第一方向移动, 进而可以保证按键柱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从而避免按键 在按压过程。
11、中产生晃动, 提升用户按键手感。 附图说明 000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08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0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1 图4是图3实施例中壳体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2 图5是图3实施例中壳体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
12、图; 0013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中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8 页 4 CN 112019673 A 4 0014 图7是图6实施例中中框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8是图6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又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9是图6实施例中按键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10是图9实施例中按键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按键按压时的受力分布示意图; 0021 图14是图13实施例中按键复位时的受力分布示意图;。
13、 0022 图15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特别指出的是, 以下实施 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 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 同样的, 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 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 在本文中提及 “实施例” 意味着, 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 结构或特性可以包 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 的实施例, 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
14、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 隐式地理解的是,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5 作为在此使用的 “电子设备” (或简称为 “终端” )包括, 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 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 数字用户线路(DSL)、 数字电缆、 直接电缆连 接, 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 针对蜂窝网络、 无线局域网(WLAN)、 诸如 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 卫星网络、 AM-FM广播发送器, 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 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 “无线通 信终端”。
15、 、“无线终端” 或 “移动终端” 。 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 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 可以 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 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 可以 包括无线电电话、 寻呼机、 因特网/内联网接入、 Web浏览器、 记事簿、 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 系统(GPS)接收器的PDA; 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 其它电子装置。 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0026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中的。
16、电子设 备可以包括手机、 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 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按键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的 图示中仅以一种手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当然, 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机不限于本实施例图示中 的直板结构, 还可以是折叠屏、 环绕屏、 曲面屏等结构形式。 其中,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 100包括但不限于壳体组件10、 显示屏组件20以及电路板30。 其中, 壳体组件10用于承载显 示屏组件20以及电路板30。 当然, 壳体组件10还可以承载为实现显示屏组件20以及电路板 30正常工作的其他电子元件例如电池、 主板、 处理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 术语 “包括” 和 “具有” 以及它们任何变。
17、形, 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例如包含了一系列 步骤或单元的过程、 方法、 系统、 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而是可选地 说明书 2/8 页 5 CN 112019673 A 5 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 方法、 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 它步骤或组件。 0027 具体而言, 显示屏组件20固定于壳体组件10上, 与壳体组件10一起形成电子设备 的整体框架结构, 即围设形成可以容纳电子元器件的空间。 显示屏组件20用于实现电子设 备的显示以及交互等功能, 壳体组件10用于固定诸如扬声器、 电池、 电路板等电子设备的元 器件。 0028 可选的, 。
18、壳体组件10的一侧设有显示屏组件20, 或者, 壳体组件10可以由前盖、 中 框以及后盖组成, 显示屏组件20设于前盖上; 或者, 壳体组件10可以由前盖和中框组成, 显 示屏组件20设于前盖上; 又或者, 壳体组件10可以由中框和后盖组成, 显示屏组件20设于中 框上; 再或者, 壳体组件10可以由中框组成, 显示屏组件20设置在中框上。 0029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以壳体组件10包括中框11和后盖12为例进行说明。 中框11可 以为具有通孔的框体结构, 其中, 中框11可以收容在显示屏组件20与后盖12围设形成的收 容空间中。 换言之, 显示屏组件20设于中框11远离后盖12的一侧, 中。
19、框11与后盖12围设形成 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101, 显示屏组件20位于该容置空间101的开口位置。 电路板30设于 该容置空间101内。 0030 具体而言, 后盖12可以为电池盖, 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外部轮廓。 电路板30固定于 容置空间101内, 例如, 电路板30可以固定于中框11上, 其中, 电路板30可以为印刷电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或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 显示屏 组件20与电路板30电连接, 可以用来显示画面或字体, 并能够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 0031 进一步地, 容置空间101内进。
20、一步设有开关31, 该开关31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 以 用于实现相关控制功能。 可以理解的, 开关31可以直接贴附于电路板30上或者固定于容置 空间101内并与电路板30间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 解,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开关31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 可以用来实现电路开路以及电路闭合, 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 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 接点的 “闭合” (closed)表示电子接点导通, 允许电流流过; 开关的 “开路” (open)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 成开路, 不允许电流流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开关31可以为触碰式开关。 0032 在。
21、本申请实施例中, 壳体组件10还可以包括按键13, 按键13用于实现按压操作, 以 作用于开关31, 进而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 具体而言, 在对按键13进行按压操作时, 按键13 可以触碰开关31, 使得开关31打开或者闭合, 进而实现电路的导通或者断开。 0033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 在按键触碰开关的过程中, 受物料加工公差的影响, 易造成 按键行程过短以及按键松动或者晃动, 影响按键手感。 003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 以解决按键操作过程 中产生的按键松动或者晃动的缺陷。 0035 基于此, 请结合参阅图3-图5,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
22、的部分结构 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实施例中壳体组 件1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其中, 壳体组件10大致可以包括中框11、 后盖12以及按键13。 0036 具体而言, 中框11与后盖12配合形成承载电路板30的容置空间。 其中, 电路板30上 设有开关31, 开关31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 开关31被配置为可控制电路板30电路导通或闭 合的元器件。 按键13被配置为可触碰开关31进而使得开关31实现打开或闭合功能。 说明书 3/8 页 6 CN 112019673 A 6 0037 进一步地, 壳体组件10还可以包括按键柱14, 该按键柱14被。
23、配置为可实现按键13 触碰开关31以实现电路导通或闭合。 按键柱14靠近按键13的端部可抵顶于按键13, 以在按 键13的按压操作下在一定的行程内运动。 即按键柱14可在一定距离内运动, 当按键柱14远 离按键13的端部运动至抵触开关31时, 开关31闭合实现电路导通; 当按键柱14远离按键13 的端部运动至脱离开关31时, 开关打开使得电路断开。 0038 结合参阅图6和图7,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中框1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 图6实施例中中框1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中框1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11 和第二表面112。 具体而言, 中框11的第一表面111可以是中。
24、框11靠近电子设备内部或者后 盖12的表面, 第二表面112可以是中框11远离电路设备内部或者后盖12的表面; 或者, 可以 认为, 中框的第一表面111可以为电子设备内部的表面, 第二表面112可以为电子设备外露 的表面。 0039 进一步地, 中框11设有第一通孔113以及第一凹槽114。 其中, 第一通孔113贯穿于 中框11的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 换言之, 第一通孔113在第一方向(图6所示的x方向) 上贯穿中框11, 以便于容纳按键柱14, 且使得按键柱14可沿第一通孔113的延伸方向上移 动。 第一凹槽114位于中框11的第一表面111, 即第一凹槽114形成于中框11。
25、的第一表面111。 换言之, 第一凹槽114在第一表面111朝向第二表面112的方向凹陷形成, 以使得第一凹槽 114在第一方向(图6所示的x方向)上具有第一深度。 0040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 下、 左、 右、 前、 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 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 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1 结合参阅图8, 图8是图6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又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按键柱 14穿设于第一通孔113, 以在按键柱14的运动行程内保持稳定移动, 即使得按键柱14可沿第 一通孔。
26、113的延伸方向(图6所示的x方向)上稳定移动, 提升按键手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按键柱14的一端可以抵顶于按键13、 另一端靠近于开关31设置。 在按键13的按压操作下, 按 键柱14朝向开关31运动并抵触开关31使得电路导通; 当取消按压操作时, 按键柱14朝向远 离开关31的方向运动并最终使得电路断开。 0042 进一步地, 结合参阅图9和图10, 图9是图6实施例中按键柱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 是图9实施例中按键柱14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 按键柱14邻近中框11的第一表面111的 一端设有销孔141, 该销孔141贯穿定位柱14以用于安装定位销142。 换言之, 定位销1。
27、42的延 伸方向大体上垂直于定位柱14的轴心线, 以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对定位柱14的行程进行 限位。 0043 具体而言,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 定位销142设于第一凹槽114中, 第一凹槽114 用于导引定位销142沿第一方向(图6所示的x方向)上移动, 且还可以对定位销142沿第一方 向的移动进行限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定位销142的延伸方向大体上平行于第二方向(图6 所示的y方向), 即第一凹槽114的延伸方向大体上平行于第二方向(图6所示的y方向)。 当 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定位销142的延伸方向大体上平行于第三方向(图6所示的z方向), 即第一凹槽114的延伸方向大体。
28、上平行于第三方向(图6所示的z方向)。 0044 可以理解的, 定位销142与第一凹槽114的延伸方向相适配, 以使得定位销142可以 在第一凹槽114内沿第一方向(图6所示的x方向)移动。 同时, 第一凹槽114还可以对定位销 说明书 4/8 页 7 CN 112019673 A 7 142的行程进行限位。 例如, 第一凹槽114导引定位销142沿第一方向(图6所示的x方向)移动 的同时, 第一凹槽114的侧壁对定位销142沿第二方向(图6所示的y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图6 所示的z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 0045 按键13设于中框11的第二表面112一侧, 用于与按键柱14位于第二表面112。
29、一侧的 一端顶触。 具体而言, 按键13外露于电子设备外部, 以便于执行按压操作, 且按键13被配置 为可使得按键柱14沿第一通孔113移动。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 按键13与按键柱14固定连 接, 以在对按键13执行按压动作时, 可带动按键柱14移动。 0046 当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按键13与按键柱14可以一体成型。 004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 通过在中框上开设第一通孔, 并将按键柱穿设于 第一通孔中, 使得按键柱可沿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同时在中框的第一表面设有第一 凹槽, 且将安装于按键柱上的定位销设于第一凹槽中, 以使得第一凹槽可以导引定位销沿 第一方向移动,。
30、 进而可以保证按键柱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从而避免按键在按压过程中 产生晃动, 提升用户按键手感。 0048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中的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 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 一” 、“第二” 、“第三”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的描述中, “多个”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例如两个, 三个等,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9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 第一凹槽114进一步用于导引定位销142沿第一方向即x 方向移动, 即定位销142在x方向上具有第一行程。
31、。 其中, 定位销142的第一行程具有第一位 置以及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为定位销142移动的起始位置, 第二位置为定位销142移动的终 止位置。 换言之, 第一凹槽114进一步用于导引定位销142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 位置之间移动。 005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中框11上还设置有止挡部, 该止挡部可覆盖于第一凹 槽114, 以限位定位销142于第一凹槽114内移动。 具体而言, 在中框11的第一表面111上形成 止挡部, 且该止挡部投影于第一表面111上的投影至少覆盖于定位销142的两端, 进而可以 对定位销142在沿第一方向(图6所示的x方向)移动时起到限位作用。 0051 。
32、可以理解的, 当定位销142位于第一位置时, 按键柱14与开关31处于脱离状态; 当 定位销142位于第二位置时, 按键柱14与开关31处于抵触状态。 0052 同理, 按键柱14在x方向上具有第二行程。 其中, 第二行程具有第三位置以及第四 位置, 第三位置为按键柱14靠近开关31的端部移动的起始位置, 第四位置为按键柱14靠近 开关31的端部移动的终止位置。 换言之, 按键柱14靠近开关的端部沿第一方向在第三位置 以及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可以理解的, 第一行程与第二行程的距离大体上相同。 0053 进一步地, 按键13在x方向上具有第三行程。 其中, 第三行程具有第五位置以及第 六位置, 。
33、第五位置为按键13移动的起始位置, 第六位置为按键移动的终止位置。 换言之, 按 键13沿第一方向在第五位置以及第六位置之间移动。 可以理解的, 第一行程、 第二行程以及 第三行程的长度大体上相同。 0054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 第一凹槽114在第一方向(如图6以及图8所示的x方向)上 具有第一深度h1。 为了保证在执行按压操作的过程中, 按键13以及按键柱14可以平稳移动 避免产生晃动, 第一深度h1的距离不小于第一行程、 第二行程以及第三行程。 优选的, 第一 说明书 5/8 页 8 CN 112019673 A 8 深度h1的距离大于第一行程、 第二行程以及第三行程的长度, 以使得定。
34、位销142始终在第一 凹槽114的导引下移动, 确保移动的稳定性。 0055 请再次参阅图8-图10, 按键柱14上设有密封件143, 该密封件143与第一通孔113的 内侧壁过盈配合, 以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避免外界水汽由此进入电子设备内部。 具体而言, 按键柱14上开设有密封槽145, 该密封槽145用于容置密封件143。 0056 可以理解的, 设置密封槽145来容置密封件143, 可以保证按键柱14在移动的过程 中不会与密封件143发生错位现象而影响密封效果。 0057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为了更好的固定连接按键13与按键柱14, 可以通过在 按键13上设置第二凹槽或者第二凸起的。
35、方式形成固定结构, 以使得上述移动过程更为稳 定。 具体而言, 请结合参阅图11, 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按键13的结构示意图, 该按键 13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32, 该第二凹槽132用于固定容置按键柱14位于中框11第二表面112 一侧的一端。 换言之, 按键柱14靠近按键13的端部固定容置于第二凹槽132内, 以使得按键 柱14与按键13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0058 当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可以在按键13上设有第二凸起, 与此同时, 按键柱14上 设有与第二凸起相适配的第三凹槽, 该第三凹槽用于固定容置第二凸起, 以使得按键柱14 与按键13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具体而言, 第二凸起。
36、设于按键13靠近按键柱14的一侧, 第三凹 槽设于按键柱14靠近按键13的端部, 第二凸起容置于第三凹槽内。 0059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按键柱的端部固定容置于按键的第二凹槽内, 或者, 在按键 上设置第二凸起、 在按键柱上设置第三凹槽, 第二凸起与第三凹槽配合形成稳定的固定连 接关系, 以提升按键按压操作的手感。 0060 进一步地, 按键13进一步设有固定部134, 该固定部134设于按键13靠近按键柱14 的一侧并弯折延伸以形成第四凹槽135, 该第四凹槽135用于固定按键13于中框上以及对按 键13在x方向的行程进行限位。 0061 其中, 固定部134设有两个, 两个固定部134间隔。
37、设置, 以此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 四凹槽135。 0062 结合参阅图7和图12, 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的部分内部结构示 意图, 壳体组件10进一步还可以包括固定支架15, 该固定支架15穿设于第四凹槽135, 用于 对按键13在x方向上的行程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 中框11上开设有第五凹槽115, 第五凹槽 115用于容置固定支架15, 以使得固定支架15可以在第一方向即x方向上对按键13的行程进 行限位, 即使得按键13可沿第一方向即x方向在第五位置以及第六位置之间移动。 0063 其中, 固定支架15大致上呈一端开口的框架型结构, 其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第四 凹槽135,。
38、 以此可以对按键13起到稳定固定限位作用。 0064 进一步地, 为了使得按键13在按压过程中保持稳定, 避免产生松动或者晃动, 中框 11上进一步开设有用于容置按键13的按键槽116, 如图6所示, 按键槽116设于中框11的第二 表面112, 且按键槽116的形状与按键13大体上适配。 当按键13置于按键槽116时, 按键槽116 的侧壁可以对按键13在第二方向即y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即z方向上进行限位, 以此配合固定 支架15可以对按键13进行x方向、 y方向、 z方向限位, 避免按键13在按压过程中产生松动或 者晃动。 可以理解的, x方向、 y方向以及z方向两两相互垂直设置。 0065 。
39、具体而言, 第五凹槽115可以开设于按键槽116的侧壁上, 固定支架15与第五凹槽 说明书 6/8 页 9 CN 112019673 A 9 115连接并穿设于第四凹槽135, 以固定按键13。 其中, 按键槽116的底壁开设有固定槽119, 按键13的固定部134容纳于固定槽119内并可在固定槽119内移动。 固定支架15的端部位于 固定槽内119且穿设于按键13的固定部134。 优选的, 固定槽119设有两个, 两个固定槽119沿 第一通孔113的中心对称。 0066 固定支架15上进一步设置有拆卸台151, 以便于固定支架15的拆卸。 中框11上同时 设有与拆卸台151相适配的拆卸槽11。
40、7, 该拆卸槽117用于容置拆卸台151, 并与拆卸台151形 成密封防水结构, 避免外界水汽由此进入电子设备内部而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 具体而言, 可以通过在拆卸台151与拆卸槽117的接触位置设置密封胶体, 以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在一 个实施例中, 可以在固定支架15上设置密封胶体, 该密封胶体用于对拆卸台151容置于拆卸 槽117时产生的缝隙进行密封, 即密封胶体用于密封拆卸台151与拆卸槽117之间的缝隙, 进 而实现密封防水, 避免外界水汽进入电子设备内部。 0067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按键上设置固定部并形成第四凹槽, 并在中框上设置固定支 架穿设于第四凹槽, 以此来对按键在x方向上。
41、的行程进行限位; 另外, 通过设置按键槽来对 按键在y方向以及z方向进行限位, 从而实现对按键的全方位限位, 可以有效避免按键在按 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松动与晃动; 此外, 还通过在固定支架上设置密封胶体实现防水。 0068 再次参阅图5、 图8、 图11以及图12, 壳体组件10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 16, 该弹性件16设于按键13与中框11之间, 避免由于物料公差引起按键手感较差。 另外, 弹 性件16还可以对按键13在第一方向(图6所示的x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位。 0069 具体而言, 该按键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槽136, 该第一弹性槽136用于固 定容置弹性件16位于中。
42、框11第一表面111一侧的一端。 换言之, 弹性件16靠近按键13的端部 固定容置于第一弹性槽136内, 以使得弹性件16的弹力可以抵消由于物料公差产生的间隙, 进而提升按键手感。 0070 进一步地, 弹性件16远离按键13的端部连接于中框11, 按键13与中框11配合使得 弹性件16可产生弹力。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 中框11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槽118, 如 图6所示, 第二弹性槽118与第一弹性槽136一一对应设置, 第二弹性槽118可以开设于容置 槽。 优选的, 弹性件16设有两个, 对应的第一弹性槽136以及第二弹性槽118分别设有两个, 其中, 两个弹性件16沿第一通孔113。
43、的中心对称。 0071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 按键槽116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弹性槽118, 以与第一弹性 槽136配合夹持弹性件16。 0072 可以理解的, 在对按键执行按压操作时, 会使得弹性件压缩产生弹力, 当取消按压 操作时, 弹性件的弹力会带动按键完成复位。 其中, 弹性件16可以是弹簧或者泡棉。 0073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弹性件, 一方面可以抵消由于物料公差产生的部件间隙, 避免在按压过程中产生的按键松动与晃动, 另一方面, 弹性件可实现按键复位功能。 0074 请参阅图13和图14, 图1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按键按压时的受力分布示意图, 图14是图13实施例中按键复位时的受。
44、力分布示意图。 当定位销142位于第一位置时, 按键柱 14与开关31处于脱离状态, 此时对按键13施加沿第一方向即x方向的按压力F4, 使得按键13 移动。 可以理解的, 在按键13移动的过程中, 壳体组件本身即中框11形变产生的弹力F1、 密 封件143产生的阻力F2以及弹性件16产生的弹力F3会阻碍按键13的移动。 当F4F1+F2+F3 时, 按键13可移动使得按键柱14抵触开关31进而实现电路导通。 当定位销142位于第二位置 说明书 7/8 页 10 CN 112019673 A 10 时, 按键柱14与开关31处于抵触状态, 此时取消对定位销142施加的按压力F4, 使得按键13。
45、 复位。 可以理解的, 在按键13复位的过程中, 中框11形变产生的弹力F1以及弹性件16产生的 弹力F3提供按键13复位的作用力, 密封件143产生的阻力F2改变方向变为阻碍按键13复位 的作用力。 当F1+F3F2时, 按键13可实现复位。 0075 进一步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请参阅图15, 图15是本申请 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备900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该移动终端设备900可以为手机、 平 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 该移动终端设备 900的结构大致上可以包括RF电路910、 存储器920、 输入单元930、 显示单。
46、元940(即上述实施 例中的显示屏组件20)、 传感器950、 音频电路960、 wifi模块970、 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 其中, RF电路910、 存储器920、 输入单元930、 显示单元940、 传感器950、 音频电路960以及 wifi模块970分别与处理器980连接; 电源990用于为整个移动终端设备900提供电能。 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图15所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 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 或更少的部件, 或者组合某些部件, 或者不同的部件设置。 0076 具体而言, RF电路910用于接发信号; 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 输入单元 930用。
47、于输入信息, 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932(即上述实 施例壳体组件10中的按键); 显示单元940则可以包括显示面板941等; 传感器950包括红外 传感器、 激光传感器等, 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 距离信号等; 扬声器961以及传声器(或者 麦克风)962通过音频电路960与处理器980连接, 用于接发声音信号; wifi模块970则用于接 收和发射wifi信号, 处理器980用于处理移动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 关于壳体组件以及按键 的相关技术特征, 请参阅上述壳体组件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0077 可以理解的,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 存。
48、储、 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 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 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 可编程 ROM(PROM)、 电可编程ROM(E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 易失性存储器可包 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007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设备, 通过在其壳体组件的中框上开设第一通孔, 并将按键柱穿设于第一通孔中, 使得按键柱可沿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同时在中框的 第一表面设有第一凹槽, 且将安装于按键柱上的定位销设于第一凹槽中, 以使得第一凹槽 可以导引定位销沿第一方向移动, 进而可以保证按键柱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49、 从而避免 按键在按压过程中产生晃动, 提升用户按键手感。 0079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施例 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 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8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凡是利用 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 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8/8 页 11 CN 112019673 A 11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0 页 12 CN。
50、 112019673 A 12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10 页 13 CN 112019673 A 13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10 页 14 CN 112019673 A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4/10 页 15 CN 112019673 A 15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5/10 页 16 CN 112019673 A 16 图10 图11 说明书附图 6/10 页 17 CN 112019673 A 17 图12 说明书附图 7/10 页 18 CN 112019673 A 18 图13 说明书附图 8/10 页 19 CN 112019673 A 19 图14 说明书附图。
- 内容关键字: 壳体 组件 以及 电子设备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一种一孔两用的隧洞排水孔结构.pdf
钢管桩围堰结构.pdf
一种生态砌块.pdf
一种铁路桥梁用泄水管.pdf
一种卷帘门的抗风装置.pdf
一种掺有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钢筋笼.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基础.pdf
汽车手套箱开启装置.pdf
城市道路上空花园式电动跃层停车商务楼.pdf
蒸压加气砌块砌窗结构.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