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pdf
《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944773.0 (22)申请日 2020.09.10 (71)申请人 谢强阳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 金山村墩后102号 (72)发明人 谢强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代理人 吴变变 (51)Int.Cl. C10B 27/00(2006.01) C10B 27/04(2006.01) C10B 4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57)摘要。
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 收集装置, 包括箱体、 连接头、 接入头、 清扫装置、 传动机构和活动框, 本发明通过在箱体内中部下 端安装有清扫装置, 清扫装置内驱动电机通过齿 轮传动, 使得两端进入口以及顶部出口内的扫动 件进行同时转动, 方便内部粉尘的扫落; 在清扫 装置内安装有万向节, 万向节内侧连接连接轴, 外侧连接侧扫动件, 万向节可对传动角度进行调 节, 使得连接轴输出的转动力传输到倾斜的侧扫 动件, 实现侧扫动件在倾斜入口内的稳定转动, 使得倾斜入口内的灰尘进行有效扫落; 在箱体内 侧下端左右两端安装有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由电 机驱动, 驱动下使得置于箱体内下端的活动框。
3、内 实现上下稳定运动, 便于对成团结块的堆积粉尘 进行压散。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112011345 A 2020.12.01 CN 112011345 A 1.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包括箱体 (1) 顶端中部固定有连接头 (2) , 所 述箱体 (1) 右侧上端设置有控制器 (3) , 所述控制器 (3) 底部设置有电源线 (4) , 所述箱体 (1) 左右两侧中部通过螺栓与固定板 (5) 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板 (5) 内中部与接入头 (6) 相接, 所 述接入头 (6) 外侧与进气管 (7) 进行固定, 所述箱体 (1) 左右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 。
4、(8) , 所述第一电机 (8) 与控制器 (3) 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清扫装置 (9) 、 传动机构 (10) 和活动框 (11) , 所述箱体 (1) 内中部下 端设置有清扫装置 (9) , 所述箱体 (1) 内下端左右两端设置有传动机构 (10) , 所述传动机构 (10) 内侧与活动框 (11) 相接, 所述清扫装置 (9) 包括壳体 (91) 、 第二电机 (92) 、 主轴 (93) 、 主 动锥齿轮 (94) 、 从动锥齿轮 (95) 、 连接轴 (96) 、 万向节 (97) 、 转动轴 (98) 、 侧扫动件 (99) 、 驱 动轴 (910) 和上扫动件 (911。
5、) , 所述壳体 (91) 前后两端与箱体 (1) 内侧下端进行固定, 所述壳 体 (91) 内下端安装有第二电机 (92) , 并且第二电机 (92) 与控制器 (3) 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 (92) 顶部输出轴与主轴 (93) 相接, 所述主轴 (93) 外径表面上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 (94) , 所 述主动锥齿轮 (94) 左右两侧下端与从动锥齿轮 (95) 相互啮合, 所述从动锥齿轮 (95) 内中部 设置有连接轴 (96) , 所述连接轴 (96) 外侧通过万向节 (97) 与转动轴 (98) 相连接, 所述转动 轴 (98) 外侧通过侧扫动件 (99) 与固定板 (5) 内中部相。
6、接, 所述主轴 (93) 顶部贯穿壳体 (91) 顶端中部与驱动轴 (910) 进行固定, 所述驱动轴 (910) 顶部通过上扫动件 (911) 伸入至连接 头 (2) 内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节 (97) 包括活动柱 (971) 、 联动件 (972) 和固定柱 (973) , 所述活动柱 (971) 内侧与连接轴 (96) 进行固定, 所述活动柱 (971) 外侧通过联动件 (972) 与固定柱 (973) 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 柱 (973) 外侧与侧扫动件 (99) 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
7、转移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扫动 件 (911) 包括转动辊 (9111) 、 插孔 (9112) 、 扫动板 (9113) 和固定套 (9114) , 所述转动辊 (9111) 伸入至连接头 (2) 内下端, 所述转动辊 (9111) 内中部开设有插孔 (9112) , 所述插孔 (9112) 内中部被驱动轴 (910) 插入, 所述转动辊 (9111) 外径表面与扫动板 (9113) 进行固定, 所述扫动板 (9113) 外径表面套接有固定套 (9114)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 构 (10) 包括外壳 (101) 、。
8、 凸轮 (102) 、 接触轮 (103) 、 连杆 (104) 、 联动杆 (105) 、 套筒 (106) 、 支 柱 (107) 和弹簧 (108) , 所述外壳 (101) 外侧背面与箱体 (1) 内侧下端进行固定, 所述外壳 (101) 右下端设置有凸轮 (102) , 所述凸轮 (102) 内中部与第二电机 (92) 内侧输出轴相接, 所 述凸轮 (102) 顶部与接触轮 (103) 相接, 所述接触轮 (103) 顶部固定有连杆 (104) , 所述连杆 (104) 顶部与联动杆 (105) 进行固定, 所述联动杆 (105) 内中部与外壳 (101) 内上端中部进行 铰接, 所。
9、述联动杆 (105) 左端与套筒 (106) 相接触, 所述套筒 (106) 前端与活动框 (11) 相接, 所述套筒 (106) 套接在支柱 (107) 外径表面上端, 所述支柱 (107) 外径表面下端套接有弹簧 (108) , 并且弹簧 (108) 顶部与套筒 (106) 底部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框 (11) 包括框体 (111) 、 支块 (112) 和条形槽 (113) , 所述框体 (111) 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支块 (112) , 所述支块 (112) 外侧上端与套筒 (106) 相接, 所述框体 (111) 内。
10、开设有条形槽 (113)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011345 A 2 (1) 内侧下端开设有倾斜入口, 所述箱体 (1) 内侧下端倾斜入口与固定板 (5) 相通, 并且箱体 (1) 内侧下端倾斜入口内伸入侧扫动件 (99) 。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扫动 件 (911) 与侧扫动件 (99) 结构相同, 并且侧扫动件 (99) 尺寸为上扫动件 (911) 尺寸的三分之 一, 两组侧扫动件 (99) 呈倾斜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
11、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动板 (9113) 设置有六组, 并且每组扫动板 (9113) 侧边均为尖角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 (106) 前端面上端固定有连接块 (1061) , 并且连接块 (1061) 前端与支块 (112) 进行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柱 (107) 底部固定有支座 (1011) , 所述支座 (1011) 顶部与弹簧 (108) 相抵, 并且支座 (1011) 底 部与外壳 (101) 进行固定。 权利要求书 2/2 。
12、页 3 CN 112011345 A 3 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荒煤气处理相关领域, 具体是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捣固焦炉装煤是将捣固成型的煤饼被装入处于高温的炭化室中, 捣固煤饼表面在 高温下会产生由气体、 蒸汽和粉尘组成的荒煤气, 炭化室的内部空间有限, 捣固煤饼的推入 一方面进一步压缩了炭化室的内部空间, 一方面又会有更多的荒煤气在煤饼表面产生, 大 量的荒煤气浓烟会增加炭化室内压力, 并从装煤侧涌出炭化室, 这种荒煤气浓烟不仅影响 装煤侧的操作, 还会严重污染环境, 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需要用到专用的炭化室荒。
13、煤气便 携转移收集装置来对荒煤气进行转移收集。 0003 在现有的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进行实际使用过程中, 只采用单一的转 移排出, 未能实现对荒煤气进行处理的功能, 导致荒煤气在进入到转移箱体内, 荒煤气内存 在的大量粉尘容易堵塞箱体入口, 造成进入速率变慢, 人工需要定期进行清理; 同时对于转 移箱体内的粉尘处理也较为不便, 荒煤气内的粉尘结合蒸汽长期堆积容易成团结块, 导致 人工处理时需要对其一一捣散, 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 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构造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
14、收集装置, 该装置包括箱 体顶端中部固定有连接头, 所述箱体右侧上端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底部设置有电源 线, 所述箱体左右两侧中部通过螺栓与固定板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板内中部与接入头相接, 所述接入头外侧与进气管进行固定, 所述箱体左右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 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箱体内中部下端设置有清扫装置, 所述箱体内下端左右两端设置 有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内侧与活动框相接, 所述清扫装置包括壳体、 第二电机、 主轴、 主 动锥齿轮、 从动锥齿轮、 连接轴、 万向节、 转动轴、 侧扫动件、 驱动轴和上扫动件, 所述壳体前 后两端与箱体内侧下端进行固定, 所述壳体内。
15、下端安装有第二电机, 并且第二电机与控制 器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顶部输出轴与主轴相接, 所述主轴外径表面上端固定有主动锥齿 轮, 所述主动锥齿轮左右两侧下端与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从动锥齿轮内中部设置有 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外侧通过万向节与转动轴相连接, 所述转动轴外侧通过侧扫动件与固 定板内中部相接, 所述主轴顶部贯穿壳体顶端中部与驱动轴进行固定, 所述驱动轴顶部通 过上扫动件伸入至连接头内下端。 0006 优选的, 所述万向节包括活动柱、 联动件和固定柱, 所述活动柱内侧与连接轴进行 固定, 所述活动柱外侧通过联动件与固定柱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柱外侧与侧扫动件相 接。 0007 。
16、优选的, 所述上扫动件包括转动辊、 插孔、 扫动板和固定套, 所述转动辊伸入至连 接头内下端, 所述转动辊内中部开设有插孔, 所述插孔内中部被驱动轴插入, 所述转动辊外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2011345 A 4 径表面与扫动板进行固定, 所述扫动板外径表面套接有固定套。 0008 优选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外壳、 凸轮、 接触轮、 连杆、 联动杆、 套筒、 支柱和弹簧, 所述外壳外侧背面与箱体内侧下端进行固定, 所述外壳右下端设置有凸轮, 所述凸轮内中 部与第二电机内侧输出轴相接, 所述凸轮顶部与接触轮相接, 所述接触轮顶部固定有连杆, 所述连杆顶部与联动杆进行固定, 所述联动。
17、杆内中部与外壳内上端中部进行铰接, 所述联 动杆左端与套筒相接触, 所述套筒前端与活动框相接, 所述套筒套接在支柱外径表面上端, 所述支柱外径表面下端套接有弹簧, 并且弹簧顶部与套筒底部相抵。 0009 优选的, 所述活动框包括框体、 支块和条形槽, 所述框体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支 块, 所述支块外侧上端与套筒相接, 所述框体内开设有条形槽。 0010 优选的, 所述箱体内侧下端开设有倾斜入口, 所述箱体内侧下端倾斜入口与固定 板相通, 并且箱体内侧下端倾斜入口内伸入侧扫动件。 0011 优选的, 所述上扫动件与侧扫动件结构相同, 并且侧扫动件尺寸为上扫动件尺寸 的三分之一, 两组侧扫动件呈倾斜。
18、状。 0012 优选的, 所述扫动板设置有六组, 并且每组扫动板侧边均为尖角状。 0013 优选的, 所述套筒前端面上端固定有连接块, 并且连接块前端与支块进行固定。 0014 优选的, 所述支柱底部固定有支座, 所述支座顶部与弹簧相抵, 并且支座底部与外 壳进行固定。 0015 优选的, 所述上扫动件与侧扫动件采用PP塑料材质。 0016 优选的, 所述套筒采用合金钢材质。 0017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 装置, 与同类型设备相比, 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1: 本发明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通过在箱体内中部下端安装 有清扫装置。
19、, 清扫装置内安装有独立的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使得两端进入口 以及顶部出口内的扫动件进行同时转动, 方便内部粉尘的有效扫落, 不容易堆积在开口位 置, 减少人工操作, 自动化效果好。 0018 优点2: 本发明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在清扫装置内安装有万 向节, 万向节内侧连接连接轴, 外侧与侧扫动件相连, 万向节可对传动角度进行调节, 使得 连接轴输出的转动力传输到倾斜的侧扫动件, 实现侧扫动件在倾斜入口内的稳定转动, 使 得倾斜入口内的灰尘进行有效扫落。 0019 优点3: 本发明所述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在箱体内侧下端左右两 端安装有传动机构, 。
20、传动机构由电机驱动, 驱动下使得置于箱体内下端的活动框内实现上 下稳定运动, 便于对成团结块的堆积粉尘进行压散, 工作效率高, 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清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万向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扫动件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2011345 A 5 图6是本发明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活动框结构示意图。 0021 其中: 箱体-1、 连接头-2、 控制器-3、 电源线-4、 固定板-5、 接入头-6、 进气管-7、 第 一电机-8、 清扫装置-9、 传动机。
21、构-10、 活动框-11、 壳体-91、 第二电机-92、 主轴-93、 主动锥 齿轮-94、 从动锥齿轮-95、 连接轴-96、 万向节-97、 转动轴-98、 侧扫动件-99、 驱动轴-910、 上 扫动件-911、 活动柱-971、 联动件-972、 固定柱-973、 转动辊-9111、 插孔-9112、 扫动板- 9113、 固定套-9114、 外壳-101、 凸轮-102、 接触轮-103、 连杆-104、 联动杆-105、 套筒-106、 支 柱-107、 弹簧-108、 框体-111、 支块-112、 条形槽-113、 连接块-1061、 支座-1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22、 下面将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包 括箱体1顶端中部固定有连接头2, 箱体1右侧上端设置有控制器3, 控制器3底部设置有电源 线4, 箱体1左右两侧中部通过螺栓与固定板5进行固定, 固定板5内中部与接入头6相接, 接 入头6外侧与进气管7。
23、进行固定, 箱体1左右两侧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8, 第一电机8与控制器 3电连接, 箱体1内中部下端设置有清扫装置9, 箱体1内下端左右两端设置有传动机构10, 传 动机构10内侧与活动框11相接。 0024 请参阅图3,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清扫 装置9包括壳体91、 第二电机92、 主轴93、 主动锥齿轮94、 从动锥齿轮95、 连接轴96、 万向节 97、 转动轴98、 侧扫动件99、 驱动轴910和上扫动件911, 壳体91前后两端与箱体1内侧下端进 行固定, 壳体91内下端安装有第二电机92, 并且第二电机92与控制器3电连接, 第二电机92 顶部。
24、输出轴与主轴93相接, 主轴93外径表面上端固定有主动锥齿轮94, 主动锥齿轮94左右 两侧下端与从动锥齿轮95相互啮合, 从动锥齿轮95内中部设置有连接轴96, 连接轴96外侧 通过万向节97与转动轴98相连接, 转动轴98外侧通过侧扫动件99与固定板5内中部相接, 主 轴93顶部贯穿壳体91顶端中部与驱动轴910进行固定, 驱动轴910顶部通过上扫动件911伸 入至连接头2内下端, 上扫动件911与侧扫动件99结构相同, 并且侧扫动件99尺寸为上扫动 件911尺寸的三分之一, 两组侧扫动件99呈倾斜状, 方便对三个开口位置进行稳定的扫动, 上扫动件911与侧扫动件99采用PP塑料材质, 防。
25、止长期使用导致锈化, 箱体1内侧下端开设 有倾斜入口, 箱体1内侧下端倾斜入口与固定板5相通, 并且箱体1内侧下端倾斜入口内伸入 侧扫动件99, 便于扫落的粉尘落入到箱体1内下端。 0025 请参阅图4,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万向 节97包括活动柱971、 联动件972和固定柱973, 活动柱971内侧与连接轴96进行固定, 活动柱 971外侧通过联动件972与固定柱973进行转动连接, 固定柱973外侧与侧扫动件99相接。 0026 请参阅图5,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上扫 动件911包括转动辊9111、 插孔9112。
26、、 扫动板9113和固定套9114, 转动辊9111伸入至连接头2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2011345 A 6 内下端, 转动辊9111内中部开设有插孔9112, 插孔9112内中部被驱动轴910插入, 转动辊 9111外径表面与扫动板9113进行固定, 扫动板9113外径表面套接有固定套9114, 扫动板 9113设置有六组, 并且每组扫动板9113侧边均为尖角状, 刮扫效率高, 效果好。 0027 请参阅图6,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传动 机构10包括外壳101、 凸轮102、 接触轮103、 连杆104、 联动杆105、 套筒106、 支。
27、柱107和弹簧 108, 外壳101外侧背面与箱体1内侧下端进行固定, 外壳101右下端设置有凸轮102, 凸轮102 内中部与第二电机92内侧输出轴相接, 凸轮102顶部与接触轮103相接, 接触轮103顶部固定 有连杆104, 连杆104顶部与联动杆105进行固定, 联动杆105内中部与外壳101内上端中部进 行铰接, 联动杆105左端与套筒106相接触, 套筒106前端与活动框11相接, 套筒106套接在支 柱107外径表面上端, 支柱107外径表面下端套接有弹簧108, 并且弹簧108顶部与套筒106底 部相抵, 支柱107底部固定有支座1011, 支座1011顶部与弹簧108相抵, 。
28、并且支座1011底部与 外壳101进行固定, 方便进行有效的复位, 稳定性强。 0028 请参阅图7,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活动 框11包括框体111、 支块112和条形槽113, 框体111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支块112, 支块112外 侧上端与套筒106相接, 框体111内开设有条形槽113, 套筒106前端面上端固定有连接块 1061, 并且连接块1061前端与支块112进行固定, 连接稳定, 固定性强, 套筒106采用合金钢 材质, 强度高, 稳定性强。 0029 实施例二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壳体91顶部呈弧形。
29、 状, 并且壳体91顶部表面光滑, 防止堆积粉尘不易进行处理; 联动件972呈球形状, 并且联动 件972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分别被活动柱971和固定柱973活动嵌入, 实现角度的稳定转动; 凸轮102厚度大于接触轮103厚度, 传动稳定, 有效的对接触轮103进行稳定的拨动; 条形槽 113内侧边缘位置开设有倒角, 并且条形槽113内壁为光滑状, 粉尘的掉落, 有效的对成团粉 尘进行压碎, 更易清理。 0030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 当需要对设备进行使用时, 首先将设备安装到需要进行使用的位置, 所处位置需 呈水平, 接着使用者将电源线。
30、4连接到外部的电源, 即可为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 利用 控制器3即可对设备进行控制, 然后使用者将连接头2与外部接收气体设备进行连接, 将固 定板5外侧接入头6上的进入管7与炭化室相接; 第二, 当炭化室内经过燃烧后产生的荒煤气即可通过进入管7到接入头6进入到箱体1 内, 在荒煤气内存在粉尘以及杂质, 为防止粉尘堆积在接入头6与箱体1的入口位置, 使用者 启动第二电机92开始进行工作, 第二电机92顶部输出轴带动主轴93进行转动, 然后主轴93 使得主动锥齿轮94转动, 即可主动锥齿轮94带动底部两端的从动锥齿轮95进行转动, 接着 从动锥齿轮95外侧连接的连接轴96进行转动, 在万向节9。
31、7内的联动件972角度变化后, 使得 转动轴98带动侧扫动件99在倾斜入口进行转动, 使得堆积的灰尘稳定的滑落到箱体1内; 第三, 在主动锥齿轮94转动过程中, 顶部的驱动轴910也开始进行转动, 而驱动轴910带 动顶部的上扫动件911在连接头2内进行转动, 上扫动件911内的六组扫动板9113在驱动下, 即可进行稳定的转动, 对连接头2内壁的粉尘进行扫落, 减少粉尘的排出; 第四, 当需要对箱体1内底部的粉尘进行处理时, 使用者启动第二电机92工作, 第二电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2011345 A 7 机92内侧输出轴转动, 带动外壳101内的凸轮102下落, 凸轮102对接。
32、触轮103进行顶起, 然后 接触轮103通过连杆104使得联动杆105进行摆动, 接着联动杆105底部左端对套筒106施加 压力, 套筒106即可在支柱107上进行滑动, 然后套筒106通过连接块1061连接的支块112即 可带动框体111下压, 对粉尘进行压散, 在凸轮102持续转动下, 联动杆105失去作用下, 在弹 簧108的复位作用下端对套筒106进行顶起复位, 接着框体111即可复位, 以此进行循环, 最 后对堆积的粉尘进行高效压散, 在框体111内设置有条形槽113也方便粉尘的落下, 然后使 用者打开箱体1背面下端的设置有外置密封盖来对箱体1内底部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 0031 本。
33、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炭化室荒煤气便携转移收集装置, 通过在箱体1内中部 下端安装有清扫装置9, 清扫装置9内安装有独立的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使得 两端进入口以及顶部出口内的扫动件进行同时转动, 方便内部粉尘的有效扫落, 不容易堆 积在开口位置, 减少人工操作, 自动化效果好; 在清扫装置9内安装有万向节97, 万向节97内 侧连接连接轴98, 外侧与侧扫动件99相连, 万向节97可对传动角度进行调节, 使得连接轴98 输出的转动力传输到倾斜的侧扫动件99, 实现侧扫动件99在倾斜入口内的稳定转动, 使得 倾斜入口内的灰尘进行有效扫落; 在箱体1内侧下端左右两端安装有传动机构10, 。
34、传动机构 0由电机驱动, 驱动下使得置于箱体1内下端的活动框11内实现上下稳定运动, 便于对成团 结块的堆积粉尘进行压散, 工作效率高, 处理效果好。 003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并且本发明使 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 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 焊接等常规手段, 机械、 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 式,在此不再详述。 003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
35、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2011345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9 CN 112011345 A 9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0 CN 112011345 A 10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1 CN 112011345 A 11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2 CN 112011345 A 12 。
- 内容关键字: 炭化 煤气 便携 转移 收集 装置
高密度微藻培养装置.pdf
垫片检测装置.pdf
微型扬声器音腔定量灌装装置.pdf
晶圆夹持旋转机构.pdf
流延机分切装置.pdf
不规则瓶身喷涂用包覆工装装置.pdf
宽锂带滚切设备.pdf
不锈钢分条加工开平机的导出架结构.pdf
流延机辊筒.pdf
工业硅原料用筛选装置.pdf
激光导引头零位误差测量校准装置.pdf
中药提取物过滤装置.pdf
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
可自动进行降温的新能源配电柜.pdf
多角度预制梁液压钢模板自动开合装置.pdf
烧结矿制备系统.pdf
钢坯十字转盘冷却装置.pdf
快速出料的农膜原料混合装置.pdf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购物推荐方法及系统.pdf
短暂保持芯片内存储数据电路及方法.pdf
井盖生产用中频感应电炉.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异常运行状态监测方法.pdf
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方法.pdf
渲染自定义几何体依附模型的方法及装置.pdf
具有高隔离度的紧凑型功率分配器.pdf
基于CSS样式预渲染对比的UI自动化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卷对卷镭射收放卷机.pdf
熔敷陶瓷粉棒条筛板及包含其的筛分装置.pdf
纤维增强型氟塑料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方法.pdf
光固化修复机器人.pdf
尺寸可调节的飞机侧副翼组装型架.pdf
套管扶正器.pdf
基于5G和修正GCN图神经网络的电能监控与预警系统.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pdf
双核模块化一体式供水系统.pdf
大浮力稳定性高的水面漂浮电缆.pdf
增加美容美体效果的洗浴装置.pdf
具有翻转式内部吸脱附机构的废气处理装置.pdf
智能升降和旋转的显示器及其控制系统.pdf
电子级氢氟酸生产用罐装设备.pdf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pdf
深孔钻杆及配套装置.pdf
基于风电场数据的标准状态划分方法及装置.pdf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中基因抑制的方法.pdf
基于严格回归轨道空间轨迹网的入轨精轨捕获方法.pdf
新型大口径智能水表.pdf
基于模型对齐的增强现实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多功能的节能型熔模铸造模壳焙烧装置.pdf
噪声污染源的识别与评价方法及装置.pdf
检测细胞中脂滴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新型舰船发动机外壳用水性环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