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及其应用.pdf
《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及其应用.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73180.X (22)申请日 2020.08.26 (71)申请人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 272031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 道济岱路9号 (72)发明人 郑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11465 代理人 崔自京 (51)Int.Cl. A01H 4/00(2006.01) A01N 37/12(2006.01) A01N 37/48(2006.01) A01N 31/02(2006.01)。
2、 A01P 2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 效剂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 繁育的活性增效剂及其应用, 以水为溶剂, 包括 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物质: 胺鲜酯0.1 0.3mg/L、 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 优选还包 括三十烷醇0.010.1mg/L。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 具有促进植物生根发芽的活性物质胺鲜酯、 对硝 基苯酸钠和三十烷醇进行复配并层层优化两者 或三者的使用比例, 获得的活性增效剂可以促进 紫甘薯茎段提前集中发芽、 提高紫甘薯茎段发芽 率、 增多紫甘薯茎段生根数量、 促进紫甘薯茎。
3、段 发育为壮苗并提高了紫甘薯茎段扩繁培育的壮 苗率, 解决了紫甘薯茎段常规培养方法发芽难、 发芽迟、 发芽率低下、 苗弱、 壮苗少的缺点, 有利 的促进了紫甘薯茎段快速扩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12021177 A 2020.12.04 CN 112021177 A 1.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 其特征在于, 以水为溶剂, 包括以下 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物质: 胺鲜酯0.1-0.3mg/L、 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 其特征在于, 以水为溶剂, 所述胺鲜酯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1。
4、5-0.25mg/L, 所述对硝基苯酸钠的质量-体 积浓度为0.2-0.4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 其特征在于, 以水为溶剂, 所述胺鲜酯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2mg/L、 所述对硝基苯酸钠的质量-体积浓度 为0.3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物质: 三十烷醇0.01-0.1m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十烷醇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3-0.07mg/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
5、述的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十烷醇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5mg/L。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的应用方 法, 其特征在于, 紫甘薯茎段转接入培养基前, 先将制备好的紫甘薯茎段在所述活性增效剂 溶液中浸泡3-10min后再进行转接培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的应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紫甘薯茎段转接入培养基前, 先将制备好的紫甘薯茎段在所述活性增效剂溶 液中浸泡4-7min后再进行转接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的应用。
6、方 法, 其特征在于, 紫甘薯茎段转接入培养基前, 先将制备好的紫甘薯茎段在所述活性增效剂 溶液中浸泡5min后再进行转接培养。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021177 A 2 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 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甘薯以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 维生素、 矿物质、 稀有元素、 淀粉、 氨基酸、 糖 类等物质, 深得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长江、 黄河流域广泛种植, 同时甘薯的薯块和叶片富含 黄铜、 脱氢表雄甾酮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在防癌。
7、保健蔬菜中名列榜首, 被誉为抗癌 之王。 0003 但是在甘薯产区, 伴随着烟粉虱的爆发, 病毒病以烟粉虱为媒介在甘薯、 农作物和 蔬菜之间相互传播, 使病毒通过薯快逐年累积并代代相传, 导致品种种性严重退化, 严重制 约了甘薯大规模生产和持续健康发展。 利用甘薯无菌脱毒苗, 在培养瓶内快速繁育从而获 得大量脱毒苗原原种, 脱毒苗原原种再进一步繁育出大量原种及其大田脱毒生产苗, 进行 大田生产, 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 0004 但是甘薯品种繁多, 各个品种之间基因型差异大, 对培养基、 培养环境、 培养条件 的要求不一致, 特别是紫甘薯基因型与其他品种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富含花青素, 采用现有。
8、 常规的培养方法培养, 紫甘薯茎段发芽少、 发芽迟、 发芽不集中、 幼苗细弱、 壮苗少、 培养周 期长, 45-60天才能获得壮苗, 常规培养方法无法满足紫甘薯脱毒组培苗高效快速繁育的要 求, 制约了紫甘薯脱毒大田生产苗的大量培育, 对紫甘薯的大面积示范、 推广、 应用、 生产、 及其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因此如何提高紫甘薯组培苗高效快速繁育并 获得大量紫甘薯壮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及其应 用。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
9、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 其特征在于, 以水为溶剂, 包括以 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物质: 0008 胺鲜酯0.1-0.3mg/L、 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 0009 优选的, 以水为溶剂, 所述胺鲜酯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15-0.25mg/L, 所述对硝基 苯酸钠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2-0.4mg/L。 0010 优选的, 以水为溶剂, 所述胺鲜酯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2mg/L、 所述对硝基苯酸钠 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3mg/L。 0011 优选的, 还包括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物质: 三十烷醇0.01-0.1mg/L。 0012 优选的, 所述三十烷醇的质量-体积浓度。
10、为0.03-0.07mg/L。 0013 优选的, 所述三十烷醇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05mg/L。 说明书 1/6 页 3 CN 112021177 A 3 0014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是: 对硝基苯酸钠经过茎和叶片吸收后可以促进细胞原生质 流动, 促进植物生根和发芽, 同时与三十烷醇、 胺鲜酯相互之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共同促 进植物生根、 发芽、 生长; 胺鲜酯经过茎和叶片吸收后可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 诱导发芽、 提 高植物对碳和氮的代谢能力、 并促进根系发育, 胺鲜酯与其他活性成分三十烷醇相互之间 有促进作用, 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植物生根发芽; 三十烷醇经过茎和叶片吸收后可以改善细 胞膜。
11、透性、 增加叶绿素的含有量, 强度了光合作用, 可以使叶片生产更多的有益物质, 同时 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 促进植物发芽、 茎叶生长, 使植物发育的更加健壮; 紫甘 薯茎段在活性物质溶液中浸泡便于直接吸收活性物质, 充分利用了活性物质对紫甘薯茎段 生根发芽的促进作用。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 效剂的应用方法, 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础进行改良, 形成改良的培养方法, 即紫甘薯茎段转 接入培养基前, 先将制备好的紫甘薯茎段在所述活性增效剂溶液中浸泡3-10min后再进行 转接培养。 0016 优选的, 紫甘薯茎段转接入培养基前, 先将。
12、制备好的紫甘薯茎段在所述活性增效 剂溶液中浸泡4-7min后再进行转接培养。 0017 优选的, 紫甘薯茎段转接入培养基前, 先将制备好的紫甘薯茎段在所述活性增效 剂溶液中浸泡5min后再进行转接培养。 0018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提供了一种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速繁育的活性增效剂及其应用方法, 活性增效剂 的三种活性物质三十烷醇、 胺鲜酯、 对硝基苯酸钠都具有促进植物生根发芽的特点, 同时三 种活性物质之间还具有相互促进协调增效的作用, 三种活性物质的复配制剂, 可以促进紫 甘薯茎段提前集中发芽、 大量提高紫甘薯茎段发芽率、 大量增多紫甘薯茎。
13、段生根数量、 促进 大量紫甘薯茎段发育为壮苗并大量提高了紫甘薯茎段扩繁培育的壮苗率, 解决了紫甘薯茎 段常规培养方法发芽难、 发芽迟、 发芽率低下、 苗弱、 壮苗少的缺点, 有利的促进了紫甘薯茎 段快速扩繁, 利用该活性增效剂获得壮苗的培养时间为30天, 比常规培养方法45-60天获得 壮苗提前了15-30天, 加快了繁育速度, 提高了繁育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 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14、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甘薯无菌脱毒苗在组培瓶内扩繁的常规方法及其条件是: 在无菌环境下, 将甘薯 无菌脱毒壮苗的上部茎节, 分剪成一个个茎段, 并将这些茎段转接入已经放置了无菌的MS 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并将这些培养瓶放置于温度25、 湿度45, 光照强度2000-3000Lx, 每 日光照16h的洁净培养环境中进行继代培养, 经过45-60d的培养, 选取健壮的无菌脱毒苗再 进行下一次扩繁转接培养。 0022 实施例1 0023 对硝基苯酸钠的应用和初步优化 说明书 2/6 页 4 CN 112021177 A 4 0024 对硝基苯酸钠应用方法为将制。
15、备好的紫甘薯茎段全部浸入制备好的对硝基苯酸 钠溶液中3-10min, 然后再将茎段转接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对硝基苯酸钠浓度0.01- 0.1mg/L区间范围设置0.1mg/L、 0.2mg/L、 0.4mg/L和0.5mg/L四个水平, 浸泡时间3-10min区 间范围设置3min和10min两个水平, 对硝基苯酸钠和浸泡时间两个因素采用表1的试验方 案, 其他培养条件与常规方法一致, 每个处理接种100个茎段, 30d后统计发芽时间、 平均生 根数量、 发芽率、 壮苗数、 壮苗率, 试验设计方法和结果见表1。 0025 表1对硝基苯酸钠初步优化和试验结果 0026 0027 表1表明, 处。
16、理1-4平均生根数、 发芽率、 壮苗数、 壮苗率都比对照1高并且发芽时间 提前集中, 表明紫甘薯茎段在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的溶液中浸泡3-10min后再进行转 接, 可以提前发芽并且提高生根数、 发芽率、 壮苗数、 壮苗率。 0028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 紫甘薯茎段先置于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的溶液中浸泡 3-10min, 再转接于培养基中培养, 更加有利于紫甘薯茎段发育为壮苗, 并提高了壮苗率。 0029 实施例2 0030 胺鲜酯的应用以及胺鲜酯和对硝基苯酸钠的复配优化 0031 胺鲜酯应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紫甘薯茎段全部浸泡入制备好的对硝基苯酸钠和 胺鲜酯的复配溶。
17、液中3-10min, 然后再将茎段转接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对硝基苯酸钠浓度 0.1-0.5mg/L区间设0.1mg/L、 0.2mg/L、 0.3mg/L、 0.4mg/L和0.5mg/L五个水平, 胺鲜酯浓度 0.1-0.3mg/L区间设置0.1mg/L、 0.15mg/L、 0.2mg/L、 0.25mg/L和0.3mg/L五个水平, 茎段浸 泡时间3-10min区间设置3min、 4min、 5min、 7min、 10min五个水平, 茎段在对硝基苯酸钠和胺 鲜酯的复配溶液中浸泡后,再将茎段转接于培养基中培养, 其他培养条件与常规方法一致, 对硝基苯酸钠、 胺鲜酯和浸泡时间三个因素采。
18、用表2试验设计的方法, 每个处理接种100个 茎段, 30d后统计发芽时间、 平均生根数量、 发芽率、 壮苗率, 具体试验设计方案和结果见表 2。 0032 表2胺鲜酯和对硝基苯酸钠的协同优化及其试验结果 说明书 3/6 页 5 CN 112021177 A 5 0033 0034 0035 表2和1可见, 处理5-9平均生根数、 发芽率、 壮苗数、 壮苗率都比处理1-4以及对照1 和2高并且发芽时间更加提前集中, 表明紫甘薯茎段在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和胺鲜酯 0.1-0.3mg/L的复配溶液中浸泡3-10min后再进行转接, 可以更进一步促进茎段提前发芽, 提高生根数、 发芽率。
19、、 壮苗数, 即紫甘薯带叶茎段先置于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和胺鲜 酯0.1-0.3mg/L的复配溶液中浸泡3-10min后, 再转接于培养基中培养, 更加有利于紫甘薯 茎段生根、 发芽、 发育为壮苗并进一步提高了壮苗率。 0036 表2和1可见, 处理6-8平均生根数、 发芽率、 壮苗数、 壮苗率都比处理5和处理9以及 对照1和2高, 表明紫甘薯带叶茎段在对硝基苯酸钠0.2-0.4mg/L和胺鲜酯0.15-0.25mg/L的 复配溶液中浸泡4-7min比紫甘薯茎段在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和胺鲜酯0.1-0.3mg/L 的复配溶液中浸泡3-10min更有优势, 所以在优选。
20、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 胺鲜酯0.1- 0.3mg/L复配溶液中浸泡时间3-10min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优选对硝基苯酸钠0.2-0.4mg/ L、 胺鲜酯0.15-0.25mg/L复配溶液中浸泡4-7min。 0037 实施例3 0038 三十烷醇的应用以及对硝基苯酸钠、 胺鲜酯、 三十烷醇的复配优化 0039 三十烷醇应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紫甘薯茎段全部浸泡入制备好的对硝基苯酸钠、 胺鲜酯、 三十烷醇的复配溶液中3-10min, 然后再将茎段转接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其他培 养条件和常规培养方法一致。 三十烷醇浓度0.01-0.1mg/L区间再设0.01mg/L、 0.03m。
21、g/L、 0.05mg/L、 0.07mg/L、 和0.1mg/L五个水平, 胺鲜酯浓度0.1-0.3mg/L区间设置0.1mg/L、 0.15mg/L、 0.2mg/L、 0.25mg/L和0.3mg/L五个水平, 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区间设 0.1mg/L、 0.2mg/L、 0.3mg/L、 0.4mg/L和0.5mg/L五个水平, 紫薯茎段浸泡时间3-10min区间 设置3min、 4min、 5min、 7min和10min五个水平, 茎段在对硝基苯酸钠、 三十烷醇、 胺鲜酯的复 配溶液中浸泡后, 再将茎段转接于培养基中培养, 其他培养条件与常规方法一致, 对硝基苯 酸。
22、钠、 三十烷醇、 胺鲜酯、 浸泡时间4个因素采用表3试验设计的方法, 每个处理接种100个茎 段, 30d后统计发芽时间、 平均生根数量、 发芽率、 壮苗率, 具体试验设计方案和结果见表3。 0040 表3对硝基苯酸钠、 胺鲜酯、 三十烷醇的复配优化及其试验结果 说明书 4/6 页 6 CN 112021177 A 6 0041 0042 表3、 2、 1可见, 处理10-14平均生根数、 发芽率、 壮苗数、 壮苗率都比处理1-9以及对 照1-3高同时发芽时间提前并且集中, 表明紫甘薯茎段在三十烷醇0.01-0.1mg/L、 胺鲜酯 0.1-0.3mg/L、 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
23、的复配溶液中浸泡3-10min后再进行转接, 可以更 进一步提前促进发芽, 提高生根数、 发芽率、 壮苗数、 壮苗率, 即紫甘薯茎段先置于三十烷醇 0.01-0.1mg/L和胺鲜酯0.1-0.3mg/L、 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的复配溶液中浸泡3- 10min后, 再转接于培养基中, 更加有利于紫甘薯生根发芽、 发育为壮苗并提高了壮苗率。 0043 表3可见, 处理11-13平均生根数、 发芽率、 壮苗数、 壮苗率都比其他处理以及对照 1-3高, 表明紫甘薯茎段在三十烷醇0.03-0.7mg/L、 胺鲜酯0.15-0.25mg/L、 对硝基苯酸钠 0.2-0.4mg/L的复配溶液中。
24、浸泡4-7min比紫甘薯带叶茎段在三十烷醇0.01-0.1mg/L、 胺鲜 酯0.1-0.3mg/L、 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的复配溶液中浸泡3-10min更有优势, 所以可以 进一步优选三十烷醇0.03-0.7mg/L、 胺鲜酯0.15-0.25mg/L、 对硝基苯酸钠0.2-0.4mg/L复 配溶液中浸泡4-7min。 0044 表3可见, 处理12平均生根数、 发芽率、 壮苗数、 壮苗率都比其他处理以及对照1-3 高同时发芽时间更加提前集中, 表明紫甘薯茎段在三十烷醇0.05mg/L、 胺鲜酯0.2mg/L、 对 硝基苯酸钠0.3mg/L的复配溶液中浸泡5min对促进甘薯茎段。
25、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更加有利, 最有利于甘薯茎段发育为壮苗, 所以可以更进一步优选三十烷醇0.5mg/L、 胺鲜酯0.2mg/L、 对硝基苯酸钠0.3mg/L复配溶液中浸泡5min以达到培养紫甘薯壮苗的最佳效果。 0045 通过上述实施例1-2中对胺鲜酯、 对硝基苯酸钠的浓度应用范围一步步优化压缩 试验, 最终确定, 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繁的活性增效剂为胺鲜酯、 对硝基苯酸钠的复配溶 剂, 所述活性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成分: 胺鲜酯0.1-0.3mg/L、 对硝基苯酸 钠0.1-0.5mg/L; 该活性增效剂的应用方法为, 紫甘薯茎段转接前先将茎段在该活性增效剂 中浸泡3-10min。。
26、 0046 进一步优选, 该活性增效剂为胺鲜酯、 对硝基苯酸钠的复配溶剂, 所述活性增效剂 包括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成分: 胺鲜酯0.15-0.25mg/L、 对硝基苯酸钠0.2-0.4mg/L; 该活性增效剂的应用方法为, 紫甘薯茎段转接前先将茎段在该活性增效剂中浸泡4-7min。 0047 更进一步优选, 该活性增效剂为胺鲜酯、 对硝基苯酸钠的复配溶剂, 所述活性增效 说明书 5/6 页 7 CN 112021177 A 7 剂, 包括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成分: 胺鲜酯0.2mg/L、 对硝基苯酸钠0.3mg/L; 该活性增 效剂的应用方法为, 紫甘薯茎段转接前先将茎段在该活性增效。
27、剂中浸泡5min。 0048 通过上述实施例1-3中对三十烷醇、 胺鲜酯、 对硝基苯酸钠的浓度应用范围一步步 优化压缩试验, 最终确定, 提高紫甘薯组培苗快繁的另一活性增效剂为三十烷醇、 胺鲜酯、 对硝基苯酸钠的复配溶剂, 所述活性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成分: 三十烷醇 0.01-0.1mg/L、 胺鲜酯0.1-0.3mg/L、 对硝基苯酸钠0.1-0.5mg/L; 该活性增效剂的应用方法 为, 紫甘薯茎段转接前先将茎段在活性增效剂中浸泡3-10min。 0049 进一步优选, 活性增效剂为三十烷醇、 胺鲜酯、 对硝基苯酸钠的复配溶剂, 各个组 分的质量-体积浓度: 三十烷醇0.0。
28、3-0.07mg/L、 胺鲜酯0.15-0.25mg/L、 对硝基苯酸钠0.2- 0.4mg/L; 该活性增效剂的应用方法为, 紫甘薯茎段转接前先将茎段在该活性增效剂中浸泡 4-7min。 0050 最优技术方案为所述活性增效剂包括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活性成分: 三十烷醇 0.05mg/L、 胺鲜酯0.2mg/L、 对硝基苯酸钠0.3mg/L; 该活性增效剂的应用方法为, 紫甘薯茎 段转接前先将茎段在活性增效剂中浸泡5min。 005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 而言, 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 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 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 明即可。 005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明书 6/6 页 8 CN 112021177 A 8 。
- 内容关键字: 提高 甘薯 组培苗 快速 繁育 活性 增效剂 及其 应用
土地规划收放线装置.pdf
拆装方便的靠墙折叠梯.pdf
夹爪及吊装夹具.pdf
脑血管介入术后加压固定装置.pdf
卫浴水路调节阀.pdf
冲压模具的快拆机构.pdf
中药材磨碎机.pdf
睡眠感知音乐声场系统.pdf
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pdf
可顶升的飞机机翼维修平台.pdf
化工原料上料装置.pdf
纺织布料毛絮清理装置.pdf
信息采集设备.pdf
用于区域水环境污染物回收搅碎机.pdf
锂电池电极浆料快速调浆装置.pdf
高精度可调节电磁铁.pdf
市政给水检修工具.pdf
拼装式水下分层取样装置.pdf
分散加料的地膜原料混合机.pdf
防渗漏复合承压管道.pdf
加气混凝土板切割装置.pdf
杂粮加工输料装置.pdf
工业机器人用搬运夹具.pdf
分体式发光灯板安装结构及淋浴龙头.pdf
覆膜砂用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pdf
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便于排水的土工格栅.pdf
提升人机对话交互体验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用户兴趣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串果采摘特征因素分析方法及设备.pdf
合金钢法兰锻件的锻造方法.pdf
公交车立体车库的车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敷铜层压板及使用了该敷铜层压板的激光加工方法.pdf
线路板用基板.pdf
其电极具有大量均匀边沿的等离子聚合设备.pdf
提供实时服务的脉冲串基接入和指配方法.pdf
利用半语音块减少语音延迟并改善语音质量的系统和方法.pdf
含蒽环类细胞毒素的前体抗癌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药剂.pdf
LEO卫星数据传输设备.pdf
发射分集.pdf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pdf
安装半导体芯片的方法.pdf
显示信息单元的方法和设备.pdf
将分组化的信息信号流转换成带时间标签的信息信号流以及进行相反方向转换的方法.pdf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pdf
广播接收设备、广播接收系统和便携式信息终端.pdf
无线通信中越区切换的强化安全性.pdf
数字视频系统中译码数字视频流的方法和装置.pdf
涡电流减速装置.pdf
利用无线网络技术的客户与呼叫中心交互的系统和方法.pdf
用于无线通信装置的接收器结构.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