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pdf
《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pdf(2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035166.9 (22)申请日 2020.09.27 (71)申请人 新密市屈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 452370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 办事处祥和居委会刘楼沟29号 (72)发明人 苏永超李学思汪来喜孙西玉 张国治季克良焦永权张改平 曹振华熊玉亮侯建光王若飞 高全友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43 代理人 王年年 (51)Int.Cl. C12G 3/02(2019.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
2、积发酵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 酵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 准备, 将发酵设备 调节至初始状态, 步骤b、 起堆, 将大曲粉均匀摊 铺在发酵设备底部, 将糟醅均匀堆积在大曲粉 上, 步骤c、 上堆, 将混合后的大曲粉和糟醅堆积 在糟醅上, 步骤d、 发酵, 上堆后发酵, 当糟醅出现 大量菌丝, 有复合香味时, 完成堆积发酵; 所述发 酵设备包括框架、 升降堆积架和通气筒。 本发明 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酱香型白酒发 酵时堆心温度低, 发酵效果差导致形成的原酒品 质差的问题, 以及采用人工堆积, 效率低, 品质不 易控制的问题, 提供一种酱香型白酒的。
3、双面堆积 发酵工艺。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3页 CN 112048411 A 2020.12.08 CN 112048411 A 1.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准备 将发酵设备调节至初始状态, 将大曲粉和糟醅分别放置于第一物料箱和第二物料箱 内, 将大曲粉和糟醅按一定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后放置于第三物料箱, 所述第一物料箱、 第二 物料箱和第三物料箱分别通过物料泵与发酵设备连接; 步骤b起堆 启动第一物料箱的物料泵, 发酵设备将大曲粉均匀摊铺在发酵设备底部, 然后关闭第 一物料箱的物料泵并启动第二物料箱的物料泵, 发酵设备将糟醅均匀堆积在。
4、大曲粉上, 堆 积结束后关闭第二物料箱的物料泵, 堆积时糟醅温度为3235; 步骤c上堆 启动第三物料箱的物料泵, 发酵设备将第三物料箱内的混合后的大曲粉和糟醅堆积在 步骤b中的糟醅上, 堆积结束后关闭第三物料箱的物料泵, 上堆温度为2832; 步骤d发酵 上堆后发酵, 发酵时间为36288小时, 当糟醅出现大量菌丝, 有复合香味时, 完成堆积 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 设备包括框架(1)、 升降堆积架(2)和通气筒(3); 其中, 所述框架(1)包括底板(101)、 立杆(102)和顶板(103), 所述底板(101)呈圆形,。
5、 若 干个所述立杆(102)圆周阵列设置于底板(101)的圆周外侧, 所述顶板(103)位于底板(101) 上方且与立杆(102)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堆积架(2)设置有升降驱动单元、 堆积滑轨(4)、 堆积滑块(5)和堆积驱动单 元, 在所述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升降堆积架(2)沿立杆(102)升降运动, 所述堆积滑轨(4) 固定设置于升降堆积架(2), 在所述堆积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堆积滑块(5)沿堆积滑轨(4)运 动, 所述堆积滑块(5)设置有堆料管(6), 所述堆料管(6)上端与第一物料箱、 第二物料箱和 第三物料箱连通, 堆料管(6)下端朝向底板(101); 所述通气筒(3)呈空心管状,。
6、 通气筒(3)竖直设置于底板(101)上表面, 通气筒(3)侧壁 设置有开口, 若干个通气筒(3)阵列设置于底板(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 筒(3)的开口呈长条状, 所述开口外侧设置有隔网, 开口内侧设置有挡板(7), 所述挡板(7) 沿通气筒(3)内壁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 筒(3)内同轴设置有转轴(8), 所述转轴(8)上下两端分别于底板(101)和顶板(103)转动连 接, 转轴(8)中部与挡板(7)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103)上方设置有转动驱动单元。
7、, 在所述转 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转轴(8)带动挡板(7)转动, 进而控制通气筒(3)开口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 筒(3)的每个开口处对应设置有一个挡板(7), 所述挡板(7)外侧与通气筒(3)内壁滑动贴 合、 内侧固定连接至转轴(8), 转轴(8)上端伸出顶板(103)且与转动驱动单元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 筒(3)的每个开口处对应设置有两个挡板(7), 两个所述挡板(7)分别对称设置于开口两侧,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048411 A。
8、 2 所述转轴(8)包括内轴(801)和外轴(802), 所述内轴(801)同轴套合于外轴(802)内且与外 轴(802)转动且传动连接, 两个挡板(7)外侧均与通气筒(3)内壁滑动贴合, 其中一个挡板 (7)内侧固定连接至外轴(802), 另一个挡板(7)内侧穿过外轴(802)且固定连接至内轴 (801), 内轴(801)上端伸出顶板(103)且与转动驱动单元传动连接, 所述转动驱动单元带动 内轴(801)和外轴(802)反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轴 (801)上端伸出外轴(802), 内轴(801)与外轴(802)之间设置有。
9、同步反向机构, 所述同步反 向机构包括驱动大齿轮(9)、 传动大齿轮(10)、 驱动小齿轮(11)、 第一传动小齿轮(12)和第 二传动小齿轮(13), 所述驱动大齿轮(9)固定套合于内轴(801)伸出外轴(802)的一段, 所述 传动大齿轮(10)与第一传动小齿轮(12)同轴固定设置且与顶板(103)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 小齿轮(11)固定套合于外轴(802), 所述第二传动小齿轮(13)与顶板(103)转动连接且位于 驱动小齿轮(11)与第一传动小齿轮(12)之间, 驱动大齿轮(9)与传动大齿轮(10)相互啮合, 第二传动小齿轮(13)分别与驱动小齿轮(11)和第一传动小齿轮(12)相互啮。
10、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堆料 管(6)下端设置有分布管(14), 所述分布管(14)呈形, 分布管(14)上端转动套合于堆料 管(6)下端, 分布管(14)与堆料管(6)之间设置有均摊驱动单元, 在所述均摊驱动单元的驱 动下分布管(14)以堆料管(6)的中轴线为圆心自转。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升降堆积架(2)下部固定设置有定型环(15), 所述定型环(15)呈与底板(101)形状对应的 圆环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11、, 所述定 型环(15)内侧设置有刮板(16), 所述刮板(16)一端与定型环(15)内侧滑动连接、 另一端朝 向定型环(15)的中轴线, 刮板(16)与定型环(15)之间设置有均刮驱动单元, 在所述均刮驱 动单元的驱动下刮板(16)沿定型环(15)圆周运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2048411 A 3 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酱香型白酒又称茅香型白酒, 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 属大曲酒类。 其酒体具有酱香 突出、 幽雅细致、 酒体醇厚、 回味悠长、 清澈透明。
12、、 色泽微黄等特征, 在所有的白酒中, 酱香型 白酒所含的总酸是相当高的一种, 可达2.0g/L(以乙酸计)以上, 有着广大的消费群体, 市场 发展潜力很大。 0003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与其他白酒工艺相比, 是十分独特、 科学合理的。 传统酱香 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可以概述为 “两次投粮、 九次蒸煮、 八次发酵、 七次取酒” (八次发酵又分 为八次高温堆积发酵和八次窖内厌氧发酵), 高温堆积发酵主要是糖化、 培菌、 增香的过程, 当堆积到表层糟醅具有大量菌丝、 酒香味、 醪糟味浓郁、 温度达到45以上即可入窖发酵。 0004 传统高温堆积发酵工序只有表面糟醅处于爆氧环境内, 堆心糟醅的氧气含量。
13、较 少, 导致堆心温度略有上升, 幅度较小, 堆积温度只能达到2833, 香味淡, 肉眼看不到菌 丝生长, 香味物质与香味前驱物质相对较少, 酒体酱香不突出。 而因为酱香型白酒发酵工艺 的要求, 其发酵温度比其他任何白酒发酵温度都高出1015度, 因此, 堆心温度过低也导致 内部发酵效果差, 使得最后形成的原酒在香味、 口感不够醇厚, 形成的原酒酱香味不够浓 郁、 味不够长。 0005 酱香型白酒采用开放式发酵, 通过糟醅摊晾, 高温堆积, 在地面上进行发酵, 充分 摄取、 网罗、 繁殖、 筛选空气中适于发酵的微生物, 以使其产生对人类有益的、 足够多的、 协 调的产物, 柔和、 升华、 发酵。
14、, 弥补了大曲微生物中某些数量和品种的不足, 生成了大量的香 味物质和前驱物质, 为入池发酵最大限度创造了活力, 是产香的发酵。 也因此, 酱香型白酒 大多采用人工堆积发酵, 但是人工堆积发酵的质量因人而异, 具有不可控性, 同时, 人工费 用较大, 不利于提高产量。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酱香型白酒发酵 时堆心温度低, 发酵效果差导致形成的原酒品质差的问题, 以及采用人工堆积, 效率低, 品 质不易控制的问题, 提供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15、,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步骤a准备 0010 将发酵设备调节至初始状态, 将大曲粉和糟醅分别放置于第一物料箱和第二物料 箱内, 将大曲粉和糟醅按一定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后放置于第三物料箱, 所述第一物料箱、 第 二物料箱和第三物料箱分别通过物料泵与发酵设备连接; 0011 步骤b起堆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2048411 A 4 0012 启动第一物料箱的物料泵, 发酵设备将大曲粉均匀摊铺在发酵设备底部, 然后关 闭第一物料箱的物料泵并启动第二物料箱的物料泵, 发酵设备将糟醅均匀堆积在大曲粉 上, 堆积结束后关闭第二物料箱的物料泵, 堆积时糟醅温度为3235; 0013 步骤c上。
16、堆 0014 启动第三物料箱的物料泵, 发酵设备将第三物料箱内的混合后的大曲粉和糟醅堆 积在步骤b中的糟醅上, 堆积结束后关闭第三物料箱的物料泵, 上堆温度为2832; 0015 步骤d发酵 0016 上堆后发酵, 发酵时间为36288小时, 当糟醅出现大量菌丝, 有复合香味时, 完成 堆积发酵。 0017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 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8 优选的, 所述发酵设备包括框架、 升降堆积架和通气筒; 0019 其中, 所述框架包括底板、 立杆和顶板, 所述底板呈圆形, 若干个所述立杆圆周阵 列设置于底板的圆周外侧, 所述顶板位于底板上方且与立杆顶端固定连接; 0020 所。
17、述升降堆积架设置有升降驱动单元、 堆积滑轨、 堆积滑块和堆积驱动单元, 在所 述升降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升降堆积架沿立杆升降运动, 所述堆积滑轨固定设置于升降堆积 架, 在所述堆积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堆积滑块沿堆积滑轨运动, 所述堆积滑块设置有堆料管, 所述堆料管上端与第一物料箱、 第二物料箱和第三物料箱连通, 堆料管下端朝向底板; 0021 所述通气筒呈空心管状, 通气筒竖直设置于底板上表面, 通气筒侧壁设置有开口, 若干个通气筒阵列设置于底板。 0022 优选的, 所述通气筒的开口呈长条状, 所述开口外侧设置有隔网, 开口内侧设置有 挡板, 所述挡板沿通气筒内壁滑动。 0023 优选的, 所述通气。
18、筒内同轴设置有转轴, 所述转轴上下两端分别于底板和顶板转 动连接, 转轴中部与挡板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上方设置有转动驱动单元, 在所述转动驱动单 元的驱动下转轴带动挡板转动, 进而控制通气筒开口的大小。 0024 优选的, 所述通气筒的每个开口处对应设置有一个挡板, 所述挡板外侧与通气筒 内壁滑动贴合、 内侧固定连接至转轴, 转轴上端伸出顶板且与转动驱动单元传动连接。 0025 优选的, 所述通气筒的每个开口处对应设置有两个挡板, 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对称 设置于开口两侧, 所述转轴包括内轴和外轴, 所述内轴同轴套合于外轴内且与外轴转动且 传动连接, 两个挡板外侧均与通气筒内壁滑动贴合, 其中一个。
19、挡板内侧固定连接至外轴, 另 一个挡板内侧穿过外轴且固定连接至内轴, 内轴上端伸出顶板且与转动驱动单元传动连 接, 所述转动驱动单元带动内轴和外轴反向转动。 0026 优选的, 所述内轴上端伸出外轴, 内轴与外轴之间设置有同步反向机构, 所述同步 反向机构包括驱动大齿轮、 传动大齿轮、 驱动小齿轮、 第一传动小齿轮和第二传动小齿轮, 所述驱动大齿轮固定套合于内轴伸出外轴的一段, 所述传动大齿轮与第一传动小齿轮同轴 固定设置且与顶板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小齿轮固定套合于外轴, 所述第二传动小齿轮与顶 板转动连接且位于驱动小齿轮与第一传动小齿轮之间, 驱动大齿轮与传动大齿轮相互啮 合, 第二传动小齿。
20、轮分别与驱动小齿轮和第一传动小齿轮相互啮合。 0027 优选的, 所述堆料管下端设置有分布管, 所述分布管呈形, 分布管上端转动套 合于堆料管下端, 分布管与堆料管之间设置有均摊驱动单元, 在所述均摊驱动单元的驱动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2048411 A 5 下分布管以堆料管的中轴线为圆心自转。 0028 优选的, 所述升降堆积架下部固定设置有定型环, 所述定型环呈与底板形状对应 的圆环状。 0029 优选的, 所述定型环内侧设置有刮板, 所述刮板一端与定型环内侧滑动连接、 另一 端朝向定型环的中轴线, 刮板与定型环之间设置有均刮驱动单元, 在所述均刮驱动单元的 驱动下刮板沿定型。
21、环圆周运动。 003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1 本发明的发酵设备设置有通气筒, 通过通气筒使位于堆心处的糟醅处于爆氧环境 内, 使堆心处的温度提升, 进而提高堆心处的发酵效果, 提升最后形成的原酒的香味和口 感, 保障形成的原酒酱香味浓郁、 味道绵长。 0032 本发明的发酵设备还设置有升降堆积架, 通过堆积滑块和与其连通的第一物料 箱、 第二物料箱和第三物料箱将大曲粉和糟醅逐层均匀堆积在底板上, 工作人员只需将定 量的大曲粉和糟醅放置到第一物料箱、 第二物料箱和第三物料箱内, 发酵设备自动完成堆 积, 大大降低了人工, 同时提高了可控性, 保障了发酵质量, 通过增。
22、加设备数量, 在保障原酒 品质的前提下能大大提升产量。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俯视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横向结构剖视图; 0036 图4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5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升降堆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6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通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7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堆积滑块和堆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8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41 图9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转轴和通气筒的横向结构剖视图之一; 0042 图10为本发明的。
23、发酵设备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43 图11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转轴的侧视图; 0044 图12为本发明的图11中A处的放大图; 0045 图13为本发明的发酵设备的转轴和通气筒的横向结构剖视图之二; 0046 其中: 1-框架; 2-升降堆积架; 3-通气筒; 4-堆积滑轨; 5-堆积滑块; 6-堆料管; 7-挡 板; 8-转轴; 9-驱动大齿轮; 10-传动大齿轮; 11-驱动小齿轮; 12-第一传动小齿轮; 13-第二 传动小齿轮; 14-分布管; 15-定型环; 16-刮板; 101-底板; 102-立杆; 103-顶板; 801-内轴; 802-外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设置” 、 “安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 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2048411 A 6 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8 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 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25、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9 实施例1: 0050 如图1-9所示, 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双面堆积发酵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51 步骤a准备 0052 将发酵设备调节至初始状态, 将大曲粉和糟醅分别放置于第一物料箱和第二物料 箱内, 将大曲粉和糟醅按一定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后放置于第三物料箱, 第一物料箱、 第二物 料箱和第三物料箱分别通过物料泵与发酵设备连接; 此时发酵设备的升降堆积架2位于其 运动轨迹的最低点; 0053 步骤b起堆 0054 启动第一物料箱的物料泵。
26、, 发酵设备将大曲粉均匀摊铺在发酵设备底部, 然后关 闭第一物料箱的物料泵并启动第二物料箱的物料泵, 发酵设备将糟醅均匀堆积在大曲粉 上, 堆积结束后关闭第二物料箱的物料泵, 堆积时糟醅温度为35; 0055 步骤c上堆 0056 启动第三物料箱的物料泵, 发酵设备将第三物料箱内的混合后的大曲粉和糟醅堆 积在步骤b中的糟醅上, 堆积结束后关闭第三物料箱的物料泵, 上堆温度为30; 0057 步骤d发酵 0058 上堆后发酵, 发酵时间为120小时, 当糟醅出现大量菌丝, 有复合香味时, 完成堆积 发酵。 0059 本实施例中, 第一物料箱、 第二物料箱和第三物料箱的物料泵的进料端均位于其 对应。
27、的物料箱的底部, 物料泵的出料端分别连通至四通阀的进口端, 四通阀的出口端通过 软管连通至发酵设备的堆料管6上端, 物料泵采用品牌为顺达、 型号为QD-03的气动上料机, 物料泵由空压机提供动力。 0060 发酵设备包括框架1、 升降堆积架2和通气筒3; 0061 其中, 框架1包括底板101、 立杆102和顶板103, 底板101呈圆形, 四个立杆102圆周 阵列设置于底板101的圆周外侧, 顶板103位于底板101上方且与立杆102顶端固定连接; 0062 升降堆积架2设置有升降驱动单元、 堆积滑轨4、 堆积滑块5和堆积驱动单元, 在升 降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升降堆积架2沿立杆102升降运动,。
28、 堆积滑轨4固定设置于升降堆积架 2, 在堆积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堆积滑块5沿堆积滑轨4运动, 堆积滑块5设置有堆料管6, 堆料 管6上端与第一物料箱、 第二物料箱和第三物料箱连通, 堆料管6下端朝向底板101; 本实施 例中, 通气筒3的数量为四个, 为了避开通气筒3, 堆积滑轨4呈十字形; 0063 通气筒3呈空心管状, 通气筒3竖直设置于底板101上表面, 通气筒3侧壁设置有开 口, 四个通气筒3阵列设置于底板101。 0064 通气筒3的开口呈长条状, 开口外侧设置有隔网, 开口内侧设置有挡板7, 挡板7沿 通气筒3内壁滑动。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2048411 A 7 00。
29、65 通气筒3内同轴设置有转轴8, 转轴8上下两端分别于底板101和顶板103转动连接, 转轴8中部与挡板7固定连接, 顶板103上方设置有转动驱动单元, 在转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 转轴8带动挡板7转动, 进而控制通气筒3开口的大小。 0066 通气筒3的每个开口处对应设置有一个挡板7, 挡板7外侧与通气筒3内壁滑动贴 合、 内侧固定连接至转轴8, 转轴8上端伸出顶板103且与转动驱动单元传动连接; 通气筒3内 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对堆心处的温度进行监控, 进而控制开口的大小, 从而 改变堆心处的氧气含量, 保障发酵品质; 转动驱动单元为电机, 电机的转轴8上固定套合有 主动链轮,。
30、 转轴8上端固定套合有从动链轮, 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四个从动链轮传动连接。 0067 堆料管6下端设置有分布管14, 分布管14呈形, 分布管14上端转动套合于堆料 管6下端, 分布管14与堆料管6之间设置有均摊驱动单元, 在均摊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分布管 14以堆料管6的中轴线为圆心自转; 在堆料管6随堆积滑块5沿堆积滑轨4运动的同时, 分布 管14不断自转, 使糟醅堆积的更为均匀。 0068 升降堆积架2下部固定设置有定型环15, 定型环15呈与底板101形状对应的圆环 状, 定型环15内侧设置有刮板16, 刮板16一端与定型环15内侧滑动连接、 另一端朝向定型环 15的中轴线, 刮板16与定。
31、型环15之间设置有均刮驱动单元, 在均刮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刮板 16沿定型环15圆周运动; 定型环15防止堆积时糟醅从侧面掉落, 同时刮板16不动沿定型环 15转动, 将糟醅刮到堆料管6堆积不到的地方, 保障堆体成型。 0069 实施例2: 0070 如图10-13所示,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不再累述, 其不同之处在于: 0071 通气筒3的每个开口处对应设置有两个挡板7, 两个挡板7分别对称设置于开口两 侧, 转轴8包括内轴801和外轴802, 内轴801同轴套合于外轴802内且与外轴802转动且传动 连接, 两个挡板7外侧均与通气筒3内壁滑动贴合, 其中一个挡板7内侧固定连接至外轴8。
32、02, 另一个挡板7内侧穿过外轴802且固定连接至内轴801, 内轴801上端伸出顶板103且与转动 驱动单元传动连接, 转动驱动单元带动内轴801和外轴802反向转动。 0072 内轴801上端伸出外轴802, 内轴801与外轴802之间设置有同步反向机构, 同步反 向机构包括驱动大齿轮9、 传动大齿轮10、 驱动小齿轮11、 第一传动小齿轮12和第二传动小 齿轮13, 驱动大齿轮9固定套合于内轴801伸出外轴802的一段, 传动大齿轮10与第一传动小 齿轮12同轴固定设置且与顶板103转动连接, 驱动小齿轮11固定套合于外轴802, 第二传动 小齿轮13与顶板103转动连接且位于驱动小齿轮。
33、11与第一传动小齿轮12之间, 驱动大齿轮9 与传动大齿轮10相互啮合, 第二传动小齿轮13分别与驱动小齿轮11和第一传动小齿轮12相 互啮合; 本实施例中, 驱动大齿轮9和传动大齿轮10的直径值相等, 驱动小齿轮11、 第一传动 小齿轮12和第二传动小齿轮13的直径值相等, 且驱动大齿轮9的直径值等于驱动小齿轮11 的直径值的两倍, 使内轴801和外轴802同速反转。 0073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 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
34、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2048411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13 页 9 CN 112048411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13 页 10 CN 112048411 A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13 页 11 CN 112048411 A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4/13 页 12 CN 112048411 A 12 图5 说明书附图 5/13 页 13 CN 112048411 A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6/13 页 14 CN 112048411 A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7/13 页 15 CN 112048411 A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8/13 页 16 CN 112048411 A 16 图9 说明书附图 9/13 页 17 CN 112048411 A 17 图10 说明书附图 10/13 页 18 CN 112048411 A 18 图11 说明书附图 11/13 页 19 CN 112048411 A 19 图12 说明书附图 12/13 页 20 CN 112048411 A 20 图13 说明书附图 13/13 页 21 CN 112048411 A 21 。
- 内容关键字: 香型 白酒 双面 堆积 发酵 工艺
地基侧壁防坍塌的支护板.pdf
快拆式刀具组件.pdf
可伸缩导向装置.pdf
长度小的望远镜.pdf
新型的物料吸取、翻转装置.pdf
硅粉制备除尘系统.pdf
居中夹紧机构.pdf
多方位调节式化纤面料圆筒针织机导纱器.pdf
单轴承反射式绝对值编码器.pdf
带自调节头罩的按摩椅.pdf
用于水力集矿装置测试的试验水槽.pdf
环卫用垃圾固液分离装置.pdf
糖浆原料液混合搅拌装置.pdf
具有防偏移功能的不锈钢板料下料装置.pdf
器械清洗装置.pdf
半导体器件散热装置.pdf
防撞的建筑工程防护支架.pdf
GJB 73771射频识别空中接口协议标准的液态生物样本射频标签.pdf
用于电源柜的接地式支撑结构.pdf
便于携带的钢构焊接装置.pdf
三体保温磁力泵.pdf
用于饲料生产的混合搅拌装置.pdf
环控天线射频前端组件及系统.pdf
储能电池的放电策略制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深浅层特征融合的浮选过程工况识别方法.pdf
集成MEMS-CMOS的气体传感器芯片及制备方法.pdf
路侧车辆停泊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动态遥感技术的国土测绘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含有撕裂检测功能的矿用皮带输送机及方法.pdf
低Pt负载MXene-碳纳米管气凝胶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医疗废物处理装置.pdf
空心型材挤压模具分流孔快速优化方法.pdf
一种速溶黑茶粉.pdf
水性丙烯酸酯静电植绒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雪崩光电探测器信号补偿装置和方法.pdf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pdf
一种网络自杀遗书的识别方法.pdf
放电灯、光源装置、曝光装置及曝光装置的制造方法.pdf
具有无菌操作装置的外科手术灯具.pdf
涂料生产系统.pdf
一种电磁采暖壁挂炉的集热器.pdf
一种用于提供壁纸图片的方法与设备.pdf
支付终端模块使用次数检测方法及装置.pdf
附加卡固定装置.pdf
醛基取代的活性噻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一种语音识别控制方法.pdf
一种防止背衬轴承挡圈与滚子组非正常接触的方法.pdf
一种环己酮肟溶液配制温度的控制方法.pdf
双性离子高聚物土壤改良剂的合成.pdf
移动终端预置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和移动终端.pdf
循环流化床焙烧炉生产高温氧化铝的装置及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