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转向机构.pdf
《屏风转向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屏风转向机构.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988088.8 (22)申请日 2020.09.18 (71)申请人 上海缆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 海洋一路333号1号楼、 2号楼 (72)发明人 蒲朝辉吴文宝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代理人 于刚 (51)Int.Cl. A47G 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屏风转向机构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屏风转向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 屏风转向机构, 包括换向组件, 换向。
2、组件架设在 轨道型材上, 换向组件的底部安装有屏风连接驱 动组件, 轨道型材上设置有滑触线, 滑触线设置 有若干道并且随着轨道型材的安装方向分别呈 水平向或者竖直向排布, 水平向的滑触线与竖直 向的滑触线的交接处设置为弧形轨迹, 水平向的 滑触线与竖直向的滑触线交接处设置有换向固 定座, 换向固定座上安装有驱动马达, 驱动马达 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驱动丝杆, 驱动丝杆上通过 螺纹连接安装有换向螺母, 换向螺母的底端连接 有换向驱动条。 本申请能够有效完成了滑动轨迹 转换, 转向过程无需人员操作, 呈自动化完成, 稳 定性高, 并且不会与型材轨道之间出现摩擦等相 关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
3、页 附图5页 CN 112056889 A 2020.12.11 CN 112056889 A 1.一种屏风转向机构, 包括换向组件 (31) , 所述换向组件 (31) 架设在轨道型材 (32) 上, 所述换向组件 (31) 的底部安装有屏风连接驱动组件 (34) , 所述轨道型材 (32) 上设置有滑触 线 (3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触线 (33) 设置有若干道并且随着轨道型材 (32) 的安装方向分 别呈水平向或者竖直向排布, 水平向的滑触线 (33) 与竖直向的滑触线 (33) 的交接处设置为 弧形轨迹, 水平向的滑触线 (33) 与竖直向的滑触线 (33) 交接处设置有换向固。
4、定座 (19) , 所 述换向固定座 (19) 上安装有驱动马达 (6) , 所述驱动马达 (6) 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驱动丝杆 (24) , 所述驱动丝杆 (24) 上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换向螺母 (18) , 所述换向螺母 (18) 的底端 连接有换向驱动条 (16) , 所述换向驱动条 (16) 的底端通过连接销 (15) 分别向两侧连接有第 一驱动连杆 (11) 和第二驱动连杆 (14) , 所述换向固定座 (19) 呈夹角式支架结构, 所述换向 固定座 (19) 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换向驱动座 (10) 和第二换向驱动座 (20) , 所述第一换向驱 动座 (10) 和第二换向驱动座 (2。
5、0) 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换向驱动片 (8) 和第二换向驱动片 (21) , 所述第一换向驱动片 (8) 和第二换向驱动片 (21) 上均安装有滑轮 (7) , 其两侧的滑轮 (7) 分别水平向的滑触线 (33) 和竖直向的滑触线 (33) 的轨道槽相匹配, 所述第一驱动连杆 (11) 和第二驱动连杆 (14) 分别与第一换向驱动片 (8) 和第二换向驱动片 (21) 之间通过固定 块 (9)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组件 (31) 分别设置有换 向下板 (1) 和换向上板 (3) , 所述换向下板 (1) 和换向上板 (3) 之间架设有等高定位柱 。
6、(2)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风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下板 (1) 内侧上平面设 置有换向拨片 (22) , 所述换向拨片 (22) 通过换向拨片盖板 (23) 与换向固定座 (19) 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固定座 (19) 上设置有马 达安装座 (12) , 所述驱动马达 (6) 架设在马达安装座 (12) 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固定座 (19) 上还设置有 换向轴承座 (13) , 所述驱动丝杆 (24) 架设在换向轴承座 (13) 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风转向机。
7、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轴承座 (13) 之间还设置 有螺母防转杆 (17) , 所述螺母防转杆 (17) 与换向螺母 (18) 相贴合接触, 用以防止换向螺母 (18) 运动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屏风转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上板 (3) 的底平 面上设置有绝缘板 (4) , 所述绝缘板 (4) 的槽口内穿设有通电铜条 (5) , 所述通电铜条 (5) 与 驱动马达 (6) 的电触端相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056889 A 2 一种屏风转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屏风转向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屏风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00。
8、02 屏风用于隔离遮蔽、 摆设或者装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 对屏风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 当前, 市场上的屏风通过与家具的连接组装成型, 不但美观, 并且实用。 现有的屏风 均使用旗形合页进行固定连接, 一般会有多个裸露的螺丝只能在沿边固定连接, 影响屏风 的美观, 而且这类连接方式存在的缺陷是组装过程费时费力, 在组装和使用过程中容易造 成屏风损坏及变形。 0003 中国专利 (授权公告号: CN207270193U) 公布了一种转向连接件及包含其的屏风组 件, 插入的连接方式使得组装省时省力, 同时宽大的设计使得可以旋转180度以上, 但是其 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整体的可调节幅度。
9、较低, 并且水平移动和转向都是由人工完成, 无 法达到现代化智能家居的作业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风转向机构,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屏风转向机构, 包括换向组件, 所述换向组件架设在轨道型材上, 所述换向组件的 底部安装有屏风连接驱动组件, 所述轨道型材上设置有滑触线, 所述滑触线设置有若干道 并且随着轨道型材的安装方向分别呈水平向或者竖直向排布, 水平向的滑触线与竖直向的 滑触线的交接处设置为弧形轨迹, 水平向的滑触线与竖直向的滑触线交接处设置有换向固 定座, 所述换向固定座上安装有驱动马达。
10、, 所述驱动马达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驱动丝杆, 所 述驱动丝杆上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换向螺母, 所述换向螺母的底端连接有换向驱动条, 所 述换向驱动条的底端通过连接销分别向两侧连接有第一驱动连杆和第二驱动连杆, 所述换 向固定座呈夹角式支架结构, 所述换向固定座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换向驱动座和第二换向 驱动座, 所述第一换向驱动座和第二换向驱动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换向驱动片和第二换向 驱动片, 所述第一换向驱动片和第二换向驱动片上均安装有滑轮, 其两侧的滑轮分别水平 向的滑触线和竖直向的滑触线的轨道槽相匹配, 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和第二驱动连杆分别与 第一换向驱动片和第二换向驱动片之间通过固定块相连接。 。
11、0006 作为本设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换向组件分别置有换向下板和换向上板, 所述 换向下板和换向上板之间架设有等高定位柱。 000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换向下板内侧上平面设置有换向拨片, 所述换向 拨片通过换向拨片盖板与换向固定座相连接。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换向固定座上设置有马达安装座, 所述驱动马达 架设在马达安装座上。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换向固定座上还设置有换向轴承座, 所述驱动丝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2056889 A 3 杆架设在换向轴承座之间。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换向轴承座之间还设置有螺母。
12、防转杆, 所述螺母 防转杆与换向螺母相贴合接触, 用以防止换向螺母运动时转动。 001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换向上板的底平面上设置有绝缘板, 所述绝缘 板的槽口内穿设有通电铜条, 所述通电铜条与驱动马达的电触端相连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换向组件用于对屏风连接驱动组件的行走方向进行转动, 驱动丝杆通过螺 纹传动带动换向螺母运动, 换向螺母即带动换向驱动条, 换向驱动条通过连接销朝着相应 的方向带动第一驱动连杆以及第二驱动连杆, 第一驱动连杆以及第二驱动连杆呈同侧摆 动, 即带动第一换向驱动片和第二换向驱动片运动, 其中一侧的滑轮脱离滑触线。
13、, 而另一侧 的滑轮正好架设在滑触线的轨道内, 即有效完成了滑动轨迹上的转换; 整个转向过程无需 人员操作, 呈自动化完成, 作业简单方便, 稳定性高, 并且不会与型材轨道之间出现摩擦等 相关问题。 0013 应当理解的是, 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 并不 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4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以示出符合本申请的实施 例, 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同时, 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 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 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 概念。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结。
14、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中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中换向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中换向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中换向组件的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 1-换向下板、 2-等高定位柱、 3-换向上板、 4-绝缘板、 5-通电铜条、 6-驱动马 达、 7-滑轮、 8-第一换向驱动片、 9-固定块、 10-第一换向驱动座、 11-第一驱动连杆、 12-马达 安装座、 13-换向轴承座、 14-第二驱动连杆、 15-连接销、 16-换向驱动条、 17-螺母防转杆、 18-换向螺母、 19-换向固定座、 20-第二换向驱动座、。
15、 21-第二换向驱动片、 22-换向拨片、 23- 换向拨片盖板、 24-驱动丝杆、 31-换向组件、 32-轨道型材、 33-滑触线、 34-屏风连接驱动组 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 除非另有表示, 不同附图中的相 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0022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20568。
16、89 A 4 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 一种屏风转向机构, 包括换向组件31, 所述换向组件31架设在轨道型材 32上, 所述换向组件31的底部安装有屏风连接驱动组件34, 所述轨道型材32上设置有滑触 线33, 所述滑触线33设置有若干道并且随着轨道型材32的安装方向分别呈水平向或者竖直 向排布, 水平向的滑触线33与竖直向的滑触线33的交接处设置为弧形轨迹, 水平向的滑触 线33与竖直向的滑触线33交接处设置有换向固定座19; 所述换向组件31分别设置有换向下板1和换向上板3, 所述换向下板1和换向上板3之间 架设有等高定位柱2, 所述换向下板。
17、1内侧上平面设置有换向拨片22, 所述换向拨片22通过 换向拨片盖板23与换向固定座19相连接; 所述换向固定座19上安装有驱动马达6, 所述驱动马达6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驱动丝杆 24, 所述驱动丝杆24上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换向螺母18, 所述换向螺母18的底端连接有换 向驱动条16, 所述换向驱动条16的底端通过连接销15分别向两侧连接有第一驱动连杆11和 第二驱动连杆14。 0024 所述换向固定座19呈夹角式支架结构, 所述换向固定座19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换 向驱动座10和第二换向驱动座20, 所述第一换向驱动座10和第二换向驱动座20上分别安装 有第一换向驱动片8和第二换向驱动片21,。
18、 所述第一换向驱动片8和第二换向驱动片21上均 安装有滑轮7, 其两侧的滑轮7分别水平向的滑触线33和竖直向的滑触线33的轨道槽相匹 配, 所述第一驱动连杆11和第二驱动连杆14分别与第一换向驱动片8和第二换向驱动片21 之间通过固定块9相连接。 0025 所述换向固定座19上设置有马达安装座12, 所述驱动马达6架设在马达安装座12 上, 所述换向固定座19上还设置有换向轴承座13, 所述驱动丝杆24架设在换向轴承座13之 间, 所述换向轴承座13之间还设置有螺母防转杆17, 所述螺母防转杆17与换向螺母18相贴 合接触, 用以防止换向螺母18运动时转动。 002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本。
19、发明设计换向组件31用于对屏风连接驱动组件34的行走 方向进行转动, 其换向组件31与轨道型材32相对接, 并且沿着滑触线33的轨迹进行运动, 转 向时, 通过驱动马达6为动力源, 带动驱动丝杆24运动, 驱动丝杆24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换向 螺母18运动, 螺母防转杆17进行限位, 保证换向螺母18沿着驱动丝杆24呈线性运动且不会 发生转动, 换向螺母18即带动换向驱动条16, 换向驱动条16通过连接销15朝着相应的方向 带动第一驱动连杆11以及第二驱动连杆14, 第一驱动连杆11以及第二驱动连杆14呈同侧摆 动, 即带动第一换向驱动片8和第二换向驱动片21运动, 其中一侧的滑轮7脱离滑触线33。
20、, 而 另一侧的滑轮7正好架设在滑触线33的轨道内, 即有效完成了滑动轨迹上的转换; 整个转向 过程无需人员操作, 呈自动化完成, 作业简单方便, 稳定性高, 并且不会与型材轨道之间出 现摩擦等相关问题。 0027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进一步的优化, 在其基础上, 所述换向上板3的底平 面上设置有绝缘板4, 所述绝缘板4的槽口内穿设有通电铜条5, 所述通电铜条5与驱动马达6 的电触端相连接。 鉴于型材均为合金材质, 为导电体, 本申请在换向上板3底平面上安装有 绝缘板4, 将通电铜条5整体内嵌式安装在绝缘板4槽口内, 避免出现漏电情况。 说明书 3/4 页 5 CN 。
21、112056889 A 5 002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9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2056889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112056889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112056889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112056889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112056889 A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112056889 A 11 。
- 内容关键字: 屏风 转向 机构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一种治疗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物配方.pdf
治经行发热的中药配方.pdf
一种可有效治疗肾盂肾炎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用于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防治牛瘤胃酸中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治疗气郁结风热的止痛药膏.pdf
一种续断补肝肾含片及其生产方法.pdf
开胃的中药组合物,包含该组合物的药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养胃暖胃茶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药土坯砖.pdf
一种绿豆清热解毒含片及其生产方法.pdf
一种治疗肠胃炎的中药组合物.pdf
一种治疗寒湿凝滞型湿疹的中药.pdf
一种治疗竹鼠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治疗鼻鼽病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pdf
温肾降逆止呕汤.pdf
除湿消胀提神汤.pdf
一种治疗湿热蕴结型湿疹的中药.pdf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