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pdf(1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84257.6 (22)申请日 2020.08.06 (71)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 15号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72)发明人 张书琦程涣超徐征宇李鹏 赵志刚王琳刘雪丽孙建涛 汪可王健一遇心如梁宁川 李刚谭瑞娟吕晓露李熙宁 汤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66 代理人 夏德政 (51)Int.Cl. G01K 11/32(2006.01) (5。
2、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 升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 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其中方 法包括: 通过分布式光纤采集多层级变压器的每 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 将每一层级的所述采集 温升数据与历史温升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 判断 每一层级的所述采集温升数据是否为异常温升 数据; 当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为非异常温升数据 时, 根据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额定温升 阈值和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确定所述采集温升数 据的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 所述采集温 升数据与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进行比 较, 当所述采集温升数。
3、据大于实时负载温升阈值 时, 判断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分布式光 纤绕组的温升状态为异常。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 CN 112082670 A 2020.12.15 CN 112082670 A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分布式光纤采集多层级变压器的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 将每一层级的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与历史温升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 判断每一层级的所 述采集温升数据是否为异常温升数据; 当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为非异常温升数据时, 根据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额定温 升阈值和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确定所述采集温升数据的对应层。
4、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 将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与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采集温升数据 大于实时负载温升阈值时, 判断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分布式光纤绕组的温升状态 为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所述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多层级中每一层级的采集温 升数据之前还包括: 采集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判断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是否正常; 当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为正常时, 判断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是否正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所述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多层级中每一层级的采集温 升数据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为正常时, 读取所述变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根据所述变压。
5、器温升试验数据, 确定变压器每一层级的额定温升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 采集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根据所述实时运 行负荷数据和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确定变压器的实时负载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所述实时负载温升阈值额定温升阈值*实时负载率。 6.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 用于通过分布式光纤采集多层级变压器的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将每一层级的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与历史温升数据进行有效性分 析, 判断每一层级的所述采集温升数据是否为异常温升数据; 确定单元, 用于当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为非。
6、异常温升数据时, 根据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对 应层级的额定温升阈值和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确定所述采集温升数据的对应层级的实时负 载温升阈值; 第二判断单元, 用于将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与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大于实时负载温升阈值时, 判断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分布式 光纤绕组的温升状态为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 还包括初始单元, 用于: 采集变压器的实时运行负荷数 据, 判断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是否正常; 当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为正常时, 判断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是否正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 所述初始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
7、为正 常时, 读取所述变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根据所述变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确定变压器每一层级的额定温升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 所述初始单元还用于: 采集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根 据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和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确定变压器的实时负载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 所述实时负载温升阈值额定温升阈值*实时负载率。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082670 A 2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方法 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绕组温升异常状态判断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基于分 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
8、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是输变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 其稳定运行对系统的安全可 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当变压器内部绕组温度过高时(如超过140)时, 内部结构件表 面可能会出现气泡, 引起绝缘强度明显下降, 此外在较高温度下变压器的机械性能也会出 现暂时的劣化, 可能会降低变压器的短路机械强度, 为此应严格控制绕组最热区域内温度, 即控制变压器内部绕组温升。 因此控制好变压器在负载状态下的温升情况, 可以有效的降 低变压器绝缘老化程度, 保证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 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变压器绕组温升异 常状态的判别方法, 来确定变压器温升的状态。 目前国内一些研。
9、究机构对变压器绕组温升 进行了一些研究, 对变压器内温度分布情况及变压器绕组温升的估算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0003 虽然采用普通光纤可直接测量变压器绕组温升, 但是变压器内部结构复杂, 目前 不能保证光纤安装的位置就是变压器温升状态。 0004 根据 GB/T1094.7-2008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进行 计算, 根据导则参数计算的温升误差大, 不能反映每层绕组温升状态。 0005 多数变压器温升异常判定方法选择变压器出厂固定热点温升阈值进行判别, 可能 漏掉非热点位置温升异常状态。 0006 近年大量采用风冷和自冷变压器, 但研究机。
10、构和制造厂对其油流分布、 油道设计、 热机理等的研究深度不够, 为保证安全运行, 不得不采用保守策略, 即制造厂加大设计裕 度、 运行单位严控运行限值,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变压器承载能力, 浪费变压器潜能。 0007 因此, 需要一种技术, 以实现对变压器绕组温升异常状态进行判断。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方 法及系统, 以解决如何对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进行判断的问题。 000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 态的判断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0010 通过分布式光纤采集多层级变压器的每一层级的。
11、采集温升数据; 0011 将每一层级的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与历史温升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 判断每一层级 的所述采集温升数据是否为异常温升数据; 0012 当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为非异常温升数据时, 根据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额 定温升阈值和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确定所述采集温升数据的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 说明书 1/10 页 3 CN 112082670 A 3 值; 0013 将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与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采集温升 数据大于实时负载温升阈值时, 判断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分布式光纤绕组的温升 状态为异常。 0014 优选地, 所述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多层级中。
12、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之前还包 括: 0015 采集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判断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是否正常; 0016 当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为正常时, 判断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是否正常。 0017 优选地, 所述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多层级中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之前还包 括: 0018 当所述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为正常时, 读取所述变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0019 根据所述变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确定变压器每一层级的额定温升阈值。 0020 优选地, 还包括: 采集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根据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和变压 器的额定电流, 确定变压器的实时负载率。 0021 优选地, 所述实时负载温升阈值额。
13、定温升阈值*实时负载率。 0022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 状态的判断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 0023 采集单元, 用于通过分布式光纤采集多层级变压器的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 0024 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将每一层级的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与历史温升数据进行有效性 分析, 判断每一层级的所述采集温升数据是否为异常温升数据; 0025 确定单元, 用于当所述采集温升数据为非异常温升数据时, 根据所述采集温升数 据对应层级的额定温升阈值和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确定所述采集温升数据的对应层级的实 时负载温升阈值; 0026 第二判断单元, 用于将所述采集温。
14、升数据与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进行比 较, 当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大于实时负载温升阈值时, 判断所述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分 布式光纤绕组的温升状态为异常。 0027 优选地, 还包括初始单元, 用于: 采集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判断所述实时运行负荷 数据是否正常; 0028 当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为正常时, 判断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是否正常。 0029 优选地, 所述初始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为正常时, 读取所述变 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0030 根据所述变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确定变压器每一层级的额定温升阈值。 0031 优选地, 所述初始单元还用于: 采集所述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
15、根据所述实时运行负 荷数据和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确定变压器的实时负载率。 0032 优选地, 所述实时负载温升阈值额定温升阈值*实时负载率。 0033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方 法及系统, 其中方法包括: 通过分布式光纤采集多层级变压器的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 将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与历史温升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 判断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 据是否为异常温升数据; 当采集温升数据为非异常温升数据时, 根据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 说明书 2/10 页 4 CN 112082670 A 4 级的额定温升阈值和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确定采集温升数据的对应层级的。
16、实时负载温升阈 值; 将采集温升数据与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进行比较, 当采集温升数据大于实时 负载温升阈值时, 判断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分布式光纤绕组的温升状态为异常。 本发 明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异常状态判别方法, 通过分布式光纤实现对变压器绕 组温升全部测量, 能够准确的掌握每层绕组的温升, 结合变压器设计、 制造、 出厂试验参数, 依据 GB/T1094.7-2008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计算温升限值, 确定每层绕组温升区间的方式, 实现变压器温升状态的判别, 从而降低变压器损耗, 充分发 挥变压器容量潜力、 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同时保证设备的使。
17、用寿命也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34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 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35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 态的判断方法流程图; 0036 图2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 的判断方法流程图; 0037 图3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绕组温升异常状态的判别方法采集数据示 意图; 以及 0038 图4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 判断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然而, 本发明可以用许。
18、多不同的形 式来实施, 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 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 本发明, 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 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 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附图中, 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 图标记。 0040 除非另有说明, 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 通常的理解含义。 另外, 可以理解的是, 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 应当被理解为与其 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 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0041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
19、组温升状 态的判断方法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异常状态的 判别方法, 本发明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参数、 温升试验参数、 实时采集分布式光纤温度和变压 器负荷电流数据、 计算的温升温度区间, 对变压器的每层温升状态进行判别。 本发明实施方 式在判别过程中, 考虑了变压器实时运行负载率、 运行光纤绕组温度数据, 结合了变压器设 计参数和温升试验参数对变压器进行实时温升阈值进行计算, 应用分布式光纤采集变压器 运行的每个层的实时温升和设计最大容量进行对比分析, 确定变压器温升状态是否处于异 常状态下。 在判别变压器温升状态之前, 需要检验变压器运行状态信息如变压器的负荷。
20、状 态、 光纤状态、 温升区间状态数据等, 其中有变压器运行状态异常时, 应该提示调动人员无 法对温升进行判别。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 说明书 3/10 页 5 CN 112082670 A 5 态的判断方法, 方法包括: 0042 优选地, 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多层级中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之前还包括: 0043 采集变压器的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判断实时运行负荷数据是否正常; 0044 当实时运行负荷数据为正常时, 判断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是否正常。 0045 优选地, 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多层级中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之前还包括: 0046 当分布式光。
21、纤通讯状态为正常时, 读取变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0047 根据变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确定变压器每一层级的额定温升阈值。 0048 优选地, 采集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根据实时运行负荷数据和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确 定变压器的实时负载率。 0049 优选地, 实时负载温升阈值额定温升阈值*实时负载率。 0050 步骤101: 通过分布式光纤采集多层级变压器的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 0051 步骤102: 将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与历史温升数据进行有效性分析, 判断每一 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是否为异常温升数据; 0052 步骤103: 当采集温升数据为非异常温升数据时, 根据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额 。
22、定温升阈值和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确定采集温升数据的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 0053 步骤104: 将采集温升数据与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进行比较, 当采集温升 数据大于实时负载温升阈值时, 判断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分布式光纤绕组的温升状态 为异常。 0054 本发明对变压器绕组温升异常状态的进行判别的步骤如图2所示: 0055 步骤1, 本发明获取变压器的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主要包括: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额 定电流、 额定电压、 冷却方式等基本信息, 并把获取的基本信息保存到变压器基本信息表 中。 0056 步骤2, 本发明检测变压器当前运行状态, 包括: 采集变压器的负荷状态、。
23、 光纤的通 讯状态。 0057 步骤3, 本发明检测变压器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只要存在变压器异常状态, 即执行 步骤4, 否则执行步骤5。 包括: 检测变压器采集负荷数据是否正常, 分布式光纤状态通讯是 否正常。 0058 步骤4, 当变压器处于异常状态时, 提示操作人员, 无法进行判别温升状态。 0059 步骤5, 读取变压器的温升试验数据。 读取变压器的额定损耗下的顶层油温升、 绕 组平均温升、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每层关键位置的温升等数据。 0060 步骤6, 确定温升阈值区间, 根据每层的额定绕组温升计算值的平均值加上6K原则 进行温升阈值区间设置, 得到每层额定绕组温升的阈值。 。
24、0061 步骤7, 采集实时运行负荷电流。 得到变压器实时负载率, 负载率负荷电流/额定 电流, 作为变压器运行计算每层绕组温升阈值计算的条件, 如第一层绕组额定温升阈值为 50K, 负载为50, 当前负载温升阈值为0.5*50K25K。 0062 步骤8, 运行负荷电流有效性分析。 根据历史负荷数据与采集的负荷数据进行对比 分析, 分析负荷是否正常, 主要分析是否存在负荷突变现象, 排除异常数据; 或者根据通讯 状态分析是否负荷数据通讯异常。 检测存在实时负荷异常执行步骤9, 否则执行步骤10。 0063 步骤9, 提示负荷采集异常。 提示负荷电流采集异常, 无法进行温升状态判别。 说明书 。
25、4/10 页 6 CN 112082670 A 6 0064 步骤10, 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第i层运行温升数据。 作为变压器温升判别的基础输 入条件。 0065 步骤11, 是否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温升数据到第N层(最后一层), 如果读取到最后 一层, 执行步骤18, 否则执行步骤12 0066 步骤12, 运行光纤温升有效性分析。 根据历史温升数据与采集的温升数据进行对 比分析, 因为温升是个缓慢增长的数据不会出现突变现象, 排除异常温升数据, 检测存在温 升异常执行步骤13, 否则执行步骤14。 0067 步骤13, 提示温升采集异常。 提示温升数据采集异常, 无法进行当前绕组层级温升 状态。
26、判别。 0068 步骤14, 计算当前变压器绕组层级温升阈值区间。 如此层绕组额定温升阈值为 50K, 负载为50, 当前负载温升阈值为0.5*50K25K。 0069 步骤15, 判别当前绕组层级温升状态, 应用分布式光纤实际采集的温升数据与当 前负载下当前层级温升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大于阈值即为异常, 否则为正常。 0070 步骤16, 温升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阈值进行正常、 异常判别 0071 步骤17, 记录绕组温升第i层状态, 记录当前层级绕组的温升状态(即正常或者异 常), 接着执行步骤10。 0072 步骤18, 打印所有层级绕组温升状态, 并保存, 作为绕组温升状态判别的结果信。
27、 息。 0073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异常状态判别方法, 通过分布式 光纤实现对变压器绕组温升全部测量, 能够准确的掌握每层绕组的温升, 结合变压器设计、 制造、 出厂试验参数, 依据 GB/T1094.7-2008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 导则 计算温升限值, 确定每层绕组温升区间的方式, 实现变压器温升状态的判别, 从而降 低变压器损耗, 充分发挥变压器容量潜力、 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同时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 也具有重要意义。 0074 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 其于此算法, 应用变压器的基本信息、 温升 试验数据等结构和设计参数, 负载数据,。
28、 进行了实际温升状态的判别, 直接反应变压器的温 升状态, 并且精确到每个层级。 本发明适应性强, 不同冷却方式、 不同绕组类型、 不同电压等 级油浸变压器都可以应用此算法进行温升状态判别。 本发明实时效果好, 根据变压器运行 负载数据、 分布式光纤采集0.5m距离的光纤温升, 结合额定温升判定区间根据实际负载进 行换算判别直接判别了变压器的温升实际状态。 本发明易用性和可扩展性强, 算法应用C+ 编写的通用调用接口, 可以支持多种语言的调用, 易用性和可扩展性能强。 本发明计算效率 高, 根据导入的变压器参数及采集的变压器运行数据, 可以实现多台变压器温升异常状态 的判别, 计算效率高, 同。
29、时提高了电网调度人员的工作效率。 0075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异常状态的判别 方法数据采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异常状 态的判别方法流程图。 本发明完成对变压器每层温升状态的实时判别, 并记录温升状态的 结果。 以一台110kV油浸变压器(型号SZ-20000/110), 冷却方式自冷变压器为例, 结合图2对 以下各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0076 在步骤1中, 获取变压器的基本信息, 额定电压500kV, 额定容量20MVA, 变比: 110kV 说明书 5/10 页 7 CN 112082670 A 7 8x1.25。
30、/10.5kV, 连接组别: Ynd11, 冷却方式为自冷变压器, 生产日期2019年11月20日, 并保存在变压器信息表中。 0077 在步骤2中, 检测变压器的当前运行状态, 检测变压器的负荷状态是否正常, 分布 式光纤通讯是否正常等。 0078 在步骤3中, 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只要存在变压器异常状态, 即执行步 骤4, 否则执行步骤5。 (检测变压器采集负荷数据是否正常, 分布式光纤状态通讯是否正 常)。 0079 在步骤4中, 变压器运行状态异常提示, 提示操作人员, 无法进行温升状态判别。 0080 在步骤5中, 读取变压器的温升试验数据, 变压器的额定损耗下的顶层油温升。
31、 51.3K、 平均油温升39.3K、 低压绕组平均温升59.5K、 铜油温差20.2K、 损耗比4.5、 油指数 1.0、 绕组指数2.0、 油时间常数90min、 绕组时间常数7min、 热点系数1.18、 空载损耗20kW、 负 载损耗90kW, 选择低压绕组20层的温升数据 0081 低压T1(K)T2(K)T3(K)平均(K) Disc161.563.261.362 Disc257.760.660.159.5 Disc358.160.560.759.8 Disc457.760.160.459.4 Disc557.459.760.159 Disc657.159.459.758.7 Di。
32、sc75656.755.956.2 Disc855.955.253.254.8 Disc956.555.853.555.3 Disc1056.455.753.555.2 Disc1156.155.553.455 Disc1255.955.353.254.8 Disc1355.655.253.254.7 Disc1452.353.152.452.6 Disc1549.651.652.451.2 Disc1649.952.152.951.7 Disc1749.852.152.851.6 Disc1849.751.952.651.4 Disc1949.651.752.451.2 Disc2049.5。
33、51.552.151 0082 在步骤6中, 确定温升阈值区间, 根据每层的额定绕组温升平均值进行计算温升阈 值区间, 即平均值加上6K, 得到如下阈值表。 0083 低压平均(K)阈值(K) Disc16268 Disc259.565.5 Disc359.865.8 说明书 6/10 页 8 CN 112082670 A 8 Disc459.465.4 Disc55965 Disc658.764.7 Disc756.262.2 Disc854.860.8 Disc955.361.3 Disc1055.261.2 Disc115561 Disc1254.860.8 Disc1354.760.7。
34、 Disc1452.658.6 Disc1551.257.2 Disc1651.757.7 Disc1751.657.6 Disc1851.457.4 Disc1951.257.2 Disc205157 0084 在步骤7中, 采集实时运行负荷电流。 得到变压器实时负荷, 负载率负荷电流/额 定电流, 计算得到负载率为50。 0085 在步骤8中, 运行负荷电流有效性分析。 根据历史负荷数据与采集的负荷数据进行 对比分析, 负荷电流正常。 0086 在步骤9中, 当负荷电流异常时, 提示负荷电流采集异常, 无法进行温升状态判别。 0087 在步骤10中, 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第1层运行温升数据。。
35、 作为变压器温升判别的基 础输入条件, 第一层温升数据为30K。 0088 在步骤11中, 是否采集分布式光纤绕组温升数据到最后一层, 如果读取到最后一 层, 执行步骤18, 否则执行步骤12 0089 在步骤12中, 运行光纤温升有效性分析。 根据历史温升数据与采集的温升数据进 行对比分析, 因为温升是个缓慢增长的数据不会出现突变现象, 排除异常温升数据, 该层温 升正常。 0090 在步骤13中, 温升采集异常时。 提示该层温升采集异常, 无法进行当前绕组层级温 升状态判别。 0091 在步骤14中, 计算当前变压器绕组层级温升阈值区间。 此层绕组负载为50, 根据 50的负载计算的每层的。
36、温升阈值区间。 0092 低压平均(K)阈值(K)50阈值 Disc1626834 Disc259.565.532.75 Disc359.865.832.9 Disc459.465.432.7 Disc5596532.5 说明书 7/10 页 9 CN 112082670 A 9 Disc658.764.732.35 Disc756.262.231.1 Disc854.860.830.4 Disc955.361.330.65 Disc1055.261.230.6 Disc11556130.5 Disc1254.860.830.4 Disc1354.760.730.35 Disc1452.658。
37、.629.3 Disc1551.257.228.6 Disc1651.757.728.85 Disc1751.657.628.8 Disc1851.457.428.7 Disc1951.257.228.6 Disc20515728.5 0093 在步骤15中, 判别当前绕组层级温升状态, 应用分布式光纤实际采集的温升数据 与当前负载下当前层级温升阈值进行比较, 30K34K第一层正常。 0094 在步骤16中, 温升状态是否异常, 第一层温升状态正常。 0095 在步骤17中, 记录当前绕组温升异常判别状态, 第一层状态正常。 0096 在步骤18中, 打印所有的层级的温升状态, 如下表。 0。
38、097 说明书 8/10 页 10 CN 112082670 A 10 0098 0099 图4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 判断系统结构图。 如图4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 的判断系统, 系统包括: 0100 采集单元401, 用于通过分布式光纤采集多层级变压器的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 据; 0101 第一判断单元402, 用于将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与历史温升数据进行有效性 分析, 判断每一层级的采集温升数据是否为异常温升数据; 0102 确定单元403, 用于当采集温升数据为非异常温升数据时, 根据采集温升数据对应 。
39、层级的额定温升阈值和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确定采集温升数据的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 阈值; 0103 第二判断单元404, 用于将采集温升数据与对应层级的实时负载温升阈值进行比 较, 当采集温升数据大于实时负载温升阈值时, 判断采集温升数据对应层级的分布式光纤 绕组的温升状态为异常。 0104 优选地, 系统还包括初始单元, 用于: 采集变压器的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判断实时 运行负荷数据是否正常; 当实时运行负荷数据为正常时, 判断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是否正 常。 0105 优选地, 初始单元还用于: 当分布式光纤通讯状态为正常时, 读取变压器温升试验 数据; 根据变压器温升试验数据, 确定变压器。
40、每一层级的额定温升阈值。 0106 优选地, 初始单元还用于: 采集实时运行负荷数据, 根据实时运行负荷数据和变压 器的额定电流, 确定变压器的实时负载率。 0107 优选地, 实时负载温升阈值额定温升阈值*实时负载率。 0108 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判断 系统400与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变压器绕组温升状态的 说明书 9/10 页 11 CN 112082670 A 11 判断方法100相对应, 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109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 然而,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正如 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
41、所限定的, 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 范围内。 通常地, 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 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 所有的参考 “一个/所述/该装置、 组件等” 都被开放地解 释为所述装置、 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 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 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 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 除非明确地说明。 0110 软件发明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的说明, 请保存下面的模板: 0111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 系统、 或计算机程序 产品。 因此, 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 完全。
42、软件实施例、 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 施例的形式。 而且, 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 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 CD-ROM、 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 品的形式。 0112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设备(系统)、 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 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 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 程和/或方框、 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 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 指令到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 生一个机器, 使得通过计算机。
43、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 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13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 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 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 令装置的制造品, 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 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14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 使得在计 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 从而在计算机或 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
44、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 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1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依然 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 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10/10 页 12 CN 112082670 A 12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13 CN 112082670 A 13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4 CN 112082670 A 14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5 CN 112082670 A 15 。
- 内容关键字: 基于 分布式 光纤 传感 变压器 绕组 状态 判断 方法 系统
基于捕获模块验证的载波防错锁方法、装置及数据接收机.pdf
浅层气浮设备.pdf
安全防护装置及冲床.pdf
市电路灯灯杆结构及其LED路灯.pdf
激光复合清洗装置.pdf
具有防撞功能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安装装置.pdf
通讯线缆盘卷装置.pdf
防尘式EVA塑料粒破碎机.pdf
晶圆检测的承载治具.pdf
多级滑杆机构的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pdf
新型锚索注浆装置.pdf
便于定长控制的不锈钢激光切割机.pdf
用于输配电线路仿线飞行的激光雷达.pdf
单主梁吊钩门式起重机.pdf
具有防尘功能的振动电机.pdf
矿用单轨式吊载人车.pdf
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污水回用设备.pdf
条装食品装袋机的条装食品组输送机构.pdf
条装食品的堆叠机.pdf
建筑施工振捣装置.pdf
节能型白法沥青烟净化系统.pdf
可调节取样位置的取样器.pdf
管柱筒调节支架机加工定位工装.pdf
高压厚壁球壳外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pdf
混凝土喷淋养护装置.pdf
地坪研磨机齿轮箱.pdf
智能充电桩用车牌识别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深度相机的矩形托盘孔识别方法及系统.pdf
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pdf
高抗风强度的三角通讯塔结构.pdf
电传改装系统、其安装方法及车辆.pdf
一种保健枕头.pdf
抗人IL4受体的高亲和力人抗体.pdf
具有可更换容器的给药器.pdf
显示出精神调节抗抑郁和抗焦虑、神经保护、延缓衰老和脑保护功能的N5羟基烟酰L谷氨酸的一价和二价盐.pdf
利用过热蒸汽干燥器械的设备和方法.pdf
浓缩乳剂.pdf
毛巾.pdf
转导正畸矫正装置.pdf
利尿和利尿钠的多肽.pdf
病原体抗性改进的植物的产生.pdf
黄原酸盐或酯与环糊精的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癌症治疗.pdf
含有复分解不饱和多元醇酯的组合物.pdf
用于可植入医疗器械中的感测矢量选择的系统和方法.pdf
仿CD4肽及其应用.pdf
用于调节假体厚度的系统和方法.pdf
带有锁定部件的吻合环装置.pdf
用于吻合装置的锁定装置.pdf
一种新的用于治疗癌症的MK0457的乳酸制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