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潜平台.pdf

上传人:C*** 文档编号:10174531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4.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半潜平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半潜平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半潜平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半潜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潜平台.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15355.1 (22)申请日 2020.08.14 (71)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 25号 申请人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杨辉李俊汲韩熠张阳 宋安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506 代理人 郑利华 (51)Int.Cl. B63B 35/4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半潜平台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潜平台, 主要适用于对 储油。

2、能力要求不高的浮式海上油气生产平台、 钻 修井平台或生活支持平台等, 包括呈环状的底座 浮箱、 立柱和甲板箱, 漂浮在海上的底座浮箱竖 直向上依次分布有立柱和甲板箱, 底座浮箱、 立 柱和甲板箱连接为一体并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与 海水相通的通孔, 该通孔为月池, 本发明的半潜 平台采用整体式构造, 有效避免了常规立柱式半 潜平台存在的气隙问题, 可减小立柱高度、 降低 平台的重量与重心高度, 提升半潜平台的稳定 性, 立柱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甲板箱沿水 平方向任一截面的面积, 外飘设计的甲板箱增加 了甲板箱顶部的面积, 改变了波浪爬升方向, 大 体积的底座浮箱进一步提高半潜平台的稳定性。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12078739 A 2020.12.15 CN 112078739 A 1.一种半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包括呈环状的底座浮箱、 立柱和甲板箱, 漂浮在海上的 所述底座浮箱竖直向上依次分布有所述立柱和所述甲板箱, 所述底座浮箱、 所述立柱和所 述甲板箱连接为一体并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与海水相通的通孔, 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的截面 面积小于所述底座浮箱沿水平方向任一截面的面积, 并且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 小于所述甲板箱沿水平方向任一截面的面积, 所述甲板箱的外侧为斜面且倾斜方向背离所 述甲板箱, 所述甲板箱的内侧朝所述通孔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

4、求1所述的半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 所述甲板箱和所述底座浮 箱内部相通形成密闭的容置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空腔内绕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有垂向舱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空腔内沿水平方向上间隔设 置有环形舱壁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空腔内沿垂直方向上间隔设 置有水平分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浮箱上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 个锚系开槽, 所述半潜平台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锚系开槽处的锚泊装置, 所述底座浮箱通 过所述锚泊装置与海床固定。

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浮箱的纵截面呈凸台形, 所 述甲板箱的纵截面呈倒凸台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潜平台还包括用于承载上部组 块的工艺甲板, 所述工艺甲板通过支撑立柱支撑在所述甲板箱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潜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潜平台还包括透风防浪墙, 所 述透风防浪墙由所述甲板箱的外侧延伸至所述工艺甲板。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078739 A 2 一种半潜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半潜平台, 涉及海洋工程的半潜平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深海油气田的不断开发,。

6、 传统的重力式平台和导管架平台因其自重和造价随 水深的增加而大幅增加, 已经不适应深海油气发展的要求, 取而代之的是浮式生产系统。 目 前, 半潜式平台在海洋工程领域应用广泛, 因其耐波性能良好、 运动响应小、 工作水深范围 广、 抗风浪能力强、 甲板面积大以及装载能力强的特点, 它可作为海上钻井平台、 油气生产 平台和生活支持平台等。 0003 常规半潜式平台通常采用底部浮箱以及若干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的立柱构成下 浮体 (立柱和底座浮箱) , 为平台提供浮力和稳性, 并支撑平台上部组块或功能设施。 对于半 潜式钻井平台或生活支持平台, 因平台上部组块或功能设施的规模相对较小, 一般在立柱 顶。

7、部设置甲板箱可以实现支持上部设施; 对于半潜式油气生产平台, 则通常采用大型整体 桁架式组块结构直接安装于立柱顶部。 0004 常规半潜平台允许波浪从立柱间穿过, 为了保障平台上部设施底部与海浪之间足 够的气隙, 平台上部设施通常设计得比较高, 这显著提高了平台的整体重心高度, 同时半潜 平台小水线面面积的特征使得平台稳性面临挑战, 不得不加大立柱间距以改善稳性。 更高 的立柱及更大的立柱间距会使平台的整体重量进一步增加。 0005 同时, 因立柱截面面积较小, 对于码头及航道水深受限的建造场地, 为了获得更小 的空船吃水, 需要增加底部浮箱的宽高比, 这将带来底部浮箱的结构疲劳问题。 000。

8、6 另外, 对于采用大型整体桁架式组块的半潜平台, 其对于建造过程中的大型组块 吊装或浮托安装资源提出了挑战, 往往因资源单一而造价高昂。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潜平台, 稳定性高且没有气隙问题。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潜平台, 包括呈环状的底座浮箱、 立 柱和甲板箱, 漂浮在海上的所述底座浮箱竖直向上依次分布有所述立柱和所述甲板箱, 所 述底座浮箱、 所述立柱和所述甲板箱连接为一体并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与海水相通的通孔, 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底座浮箱沿水平方向任一截面的面积, 并且所述 立柱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

9、甲板箱沿水平方向任一截面的面积, 所述甲板箱的外 侧为斜面且倾斜方向背离所述甲板箱, 所述甲板箱的内侧朝所述通孔方向倾斜。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立柱、 所述甲板箱和所述底座浮箱内部相通形成密闭的容置空腔。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容置空腔内绕所述通孔间隔设置有垂向舱壁板。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容置空腔内沿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环形舱壁板。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容置空腔内沿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水平分隔板。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底座浮箱上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个锚系开槽, 所述半潜平台包括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2078739 A 3 对应设置在所述锚系开槽处的锚泊。

10、装置, 所述底座浮箱通过所述锚泊装置与海床固定。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锚泊装置包括若干根锚链和设在所述锚链末端的锚。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底座浮箱的纵截面呈凸台形, 所述甲板箱的纵截面呈倒凸台形。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半潜平台还包括用于承载上部组块的工艺甲板, 所述工艺甲板通 过支撑立柱支撑在所述甲板箱上。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半潜平台还包括透风防浪墙, 所述透风防浪墙由所述甲板箱的外 侧延伸至所述工艺甲板。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立柱沿水平方向的截面轮廓为圆环形或多边环形。 0019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 本发明的半潜平台, 主要适用于对储油能力要求不高 。

11、的浮式海上油气生产平台、 钻修井平台或生活支持平台等, 包括呈环状的底座浮箱、 立柱和 甲板箱, 漂浮在海上的底座浮箱竖直向上依次分布有立柱和甲板箱, 底座浮箱、 立柱和甲板 箱连接为一体并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与海水相通的通孔, 本发明的半潜平台采用整体式构 造, 在保障平台整体运动性能的同时, 有效避免了常规立柱式半潜平台存在的气隙问题, 可 减小立柱高度、 降低平台的重量与重心高度, 提升半潜平台的稳定性。 0020 2、 本发明的半潜平台, 立柱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甲板箱沿水平方向任一截 面的面积, 甲板箱的外侧为斜面且倾斜方向背离甲板箱, 甲板箱的内侧朝通孔方向倾斜, 这 种外飘设计的。

12、甲板箱有效增加了甲板箱顶部的面积, 同时倾斜的设计改变了波浪爬升方 向, 避免位于甲板箱上方的上部组块遭受波浪拍击。 0021 3、 本发明的半潜平台, 立柱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底座浮箱沿水平方向任一 截面的面积, 这种底座浮箱体积和底面积大, 能够有效改善平台的自浮稳性并降低空船吃 水, 有利于在码头及航道水深受限的建造场地实现上部组块与下浮体的整体建造与联合调 试; 此外, 还能够增加平台运动过程中的附加质量与阻尼, 可进一步提升半潜平台工作时的 稳定性能。 0022 4、 本发明的半潜平台, 立柱、 甲板箱和底座浮箱内部相通形成密闭的容置空腔, 该 容置空腔内通过垂向舱壁板、 环形舱。

13、壁板和水平分隔板隔断成具有不同储存功能的舱室, 满足平台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0023 5、 本发明的半潜平台, 方便采用模块化建造与总装集成, 相比较传统的立柱式半 潜平台, 避免了传统半潜式油气生产平台通常采用的大型整体桁架式组块结构, 减少平台 建造过程中对大型吊装或浮托安装资源的依赖, 降低平台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的半潜平台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半潜平台的整体外形三维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半潜平台的底座浮箱的外形三维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半潜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中纵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B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14、。 0025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上部组块、 2-甲板箱、 3-立柱、 4-底座浮箱、 5-锚泊装置、 6-工艺甲板、 7-支撑立柱、 8-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2078739 A 4 透风防浪墙、 9-通孔、 10-环形舱壁板、 11-水平分隔板、 12-锚系开槽、 13-垂向舱壁板、 14-货 油舱、 15-淡水舱、 16-燃油舱、 17-隔离空舱、 18-舷侧压载水舱、 19-底座压载水舱、 20-内侧 空舱、 21-外侧、 22-内侧、 51-锚链、 100-半潜平台、 101-第一环形舱壁板、 102-第二环形舱壁 板、 103-容置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

15、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 明白, 以下结 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 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7 在下文的讨论中, 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 然而, 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以了解, 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在特定的示例中, 为了 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 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 应当理解, 本 文中所使用的术语 “上” 、“下” 、“前” 、“后” 、 “横” 、“纵”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 的, 并非限制。 。

16、0028 图1是本发明的半潜平台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半潜平台的整体外形三维 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半潜平台的底座浮箱的外形三维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 半潜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中纵剖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半潜平台100, 包括呈环状的 底座浮箱4、 立柱3和甲板箱2, 漂浮在海上的底座浮箱4竖直向上依次连接立柱3和甲板箱2, 底座浮箱4、 立柱3和甲板箱2在连接为一体并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与海水相通的通孔9, 该通 孔9位月池, 立柱3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底座浮箱4沿水平方向任一截面的面积, 并且 立柱3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小于甲板箱2沿水平方向任一截面的面积, 甲。

17、板箱2的外侧21 为斜面且倾斜方向背离甲板箱2, 甲板箱2的内侧22朝通孔9的方向倾斜。 0029 如图4所示, 底座浮箱4的纵截面呈凸台形, 这种形状的底座浮箱4体积和底面积 大, 能够有效改善平台的自浮稳性并降低空船吃水, 有利于在码头及航道水深受限的建造 场地实现上部组块1与下浮体 (立柱3和底座浮箱4) 的整体建造与联合调试; 此外, 还能够增 加半潜平台100运动过程中的附加质量与阻尼, 可进一步提升半潜平台100工作时的稳定性 能。 0030 本实施例中, 甲板箱2的纵截面呈倒凸台形, 甲板箱2的第一侧21向远离通孔9方向 倾斜, 甲板箱2的第二侧22向通孔9方向倾斜并凸伸出, 这。

18、种外飘设计的甲板箱2有效增加了 甲板箱2顶部的面积, 同时倾斜的设计改变了波浪爬升方向, 避免位于甲板箱2上方的上部 组块1遭受波浪拍击。 0031 如图2和图4所示, 立柱3、 甲板箱2和底座浮箱4内部相通形成密闭的容置空腔103, 容置空腔103的体积小于3.5万立方米, 容置空腔103可以满足半潜平台100的生产生活储存 需要。 0032 进一步地, 容置空腔103内绕通孔9间隔设置有垂向舱壁板13; 容置空腔103内沿水 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环形舱壁板10; 容置空腔103内沿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水平分隔板 11, 环形舱壁板10、 水平分隔板11和垂向舱壁板13的设置将容置空腔103隔。

19、断成多个功能不 同的小舱室, 以实现本发明的半潜平台100的功能舱室划分, 满足半潜平台100生产和生活 的需要。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2078739 A 5 0033 进一步地, 底座浮箱4上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个锚系开槽12, 半潜平台100还包括 对应设置在锚系开槽12处的锚泊装置5, 底座浮箱4通过锚泊装置5与海床固定。 0034 进一步地, 锚泊装置5包括若干根锚链51和设在锚链51末端的锚 (图中未示出) 。 0035 进一步地, 半潜平台100还包括用于承载上部组块1的工艺甲板6, 工艺甲板6通过 支撑立柱7支撑在甲板箱2上。 0036 如图1所示, 半潜平台100还。

20、包括透风防浪墙8, 透风防浪墙8由甲板箱的外侧21延 伸至工艺甲板6, 透风防浪墙8的设计可限制海浪拍击上部组块1及甲板箱2上的设施, 进一 步起到保护上部组快1及甲板箱2上的设施的作用。 0037 实际生产中, 甲板箱2、 立柱3和底座浮箱4的横截面轮廓可以设计为四边环形或者 多边环形, 优选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立柱3的横截面轮廓为圆环形。 0038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为一种带货油储存功能的生产平台, 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底座浮箱4、 立柱3和甲板箱, 漂浮在海上的底座浮箱4垂直向上依次连接 有立柱3和甲板箱, 立柱3为中部贯通的圆环形结构, 中空部分为通孔9, 通。

21、孔9与海水相通, 底座浮箱4的纵截面呈凸台形, 甲板箱2的纵截面呈倒凸台形, 甲板箱2的第一侧21向远离通 孔9方向倾斜, 第二侧22向通孔9方向倾斜并凸伸出, 底座浮箱4上呈辐射状开设有三个锚系 开槽12, 半潜平台100在锚系开槽12处对应设置由三组锚泊装置5。 0039 图5为图4中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B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4至图 6所示, 立柱3、 甲板箱和底座浮箱4内部相通形成密闭的容置空腔103, 容置空腔103内设有 两块环形舱壁板10、 一块水平分隔板11以及八块垂向舱壁板13, 将平台划分为货油舱14、 淡 水舱15、 燃油舱16、 舷侧压载水舱18。

22、、 底座压载水舱19和内侧空舱20。 0040 第一环形舱壁板101连接甲板箱2和底座浮箱4将容置空腔103隔断, 靠近通孔9侧 的为内侧空舱20, 水平分隔板11沿水平方向设在立柱3和底座浮箱4的连接处, 并与第一环 形舱壁板101远离通孔9的外壁固定, 将位于内侧空舱20外的部分隔断, 下方的为底座压载 水舱19, 第二环形舱壁板102与第一环形舱壁板101间隔开分布, 第二环形舱壁板102连接甲 板箱和水平分隔板11将底座压载水舱19上的舱室隔断为舷侧压载水舱18和储藏舱, 舷侧压 载水舱18位于背离通孔9的方向, 绕通孔9间隔设置的8块垂向舱壁板13将储藏舱隔断成淡 水舱15、 燃油舱。

23、16与六个货油舱14, 其中, 淡水舱15与货油舱14之间, 以及淡水舱15与燃油 舱16之间均通过设置有隔离空舱17。 004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不限于此。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 均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2078739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112078739 A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112078739 A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112078739 A 9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112078739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平台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半潜平台.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7453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