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去壳装置.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10156258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01.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田螺去壳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田螺去壳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田螺去壳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档描述:

《田螺去壳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螺去壳装置.pdf(1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991164.0 (22)申请日 2020.09.20 (71)申请人 李体翠 地址 223000 江苏省淮安市天参路118号淮 安天参农牧水产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李体翠 (51)Int.Cl. A22C 29/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涉及田螺加 工技术领域。 该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包括机壳, 底 座, 传输机构, 去肉机构, 上斜板, 下斜板, 滑轨, 进气装置, 机壳底端固定连接。

2、有底座, 机壳内部 设有传输机构, 传输机构穿过机壳底端与机壳固 定连接, 传输机构右侧底端下方底座上方设有去 肉机构, 去肉机构底端设有滑轨, 去肉机构底端 与滑轨滑动连接, 滑轨左侧设有进气装置, 进气 装置底端与滑轨固定连接, 传输机构右侧底端固 定连接有上斜板, 通过设置上斜板方便将田螺壳 排出, 去肉机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斜板, 通 过设置下斜板方便对螺肉进行收集, 解决了田螺 去壳过程中田螺螺肉与田螺壳混合在一起的问 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8页 CN 112088927 A 2020.12.18 CN 112088927 A 1.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包括机壳(1)。

3、, 底座(2), 传输机构(3), 去肉机构(4), 上斜板(5), 下斜板(6), 滑轨(7), 进气装置(8)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1)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 机壳 (1)内部设有传输机构(3), 传输机构(3)穿过机壳(1)底端与机壳(1)固定连接, 传输机构 (3)右侧底端下方底座(2)上方设有去肉机构(4), 去肉机构(4)底端设有滑轨(7), 去肉机构 (4)底端与滑轨(7)滑动连接, 滑轨(7)左侧设有进气装置(8), 进气装置(8)底端与滑轨(7) 固定连接, 传输机构(3)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斜板(5), 去肉机构(4)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 下斜板(6)。 2.根据权利要。

4、求1所述的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装置(8)和滑轨(7) 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气装置(8)和滑轨(7)底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 机壳(1)顶端设有 开口, 机壳(1)底端中部设有开口, 传输机构(3)顶端与机壳(1)底端在同一中轴线上, 传输 机构(3)底端左侧与底座(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机构(3)包括与机 壳(1)内壁固定连接的斜板(301), 斜板(301)上固定连接有梯形斜板(302), 斜板(301)右侧 机壳(1)内部底端设有转动盘(303), 转动盘(303)底端中轴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30。

5、4), 驱动电机(304)穿过机壳(1)底端与机壳(1)底端固定连接, 机壳(1)内部底端中部开 口处固定连接有梯形盒(305), 梯形盒(305)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隔板(306), 梯形盒(305) 底端固定连接有长板(307), 长板(307)内侧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阻挡条(308), 长板(307) 左端阻挡条(308)之间设有弧形推动块(309), 弧形推动块(309)左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310), 伸缩杆(310)另一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 长板(307)顶端靠近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311), 长板(307)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板(312), 挡板(311)两端与底座(2)固定连。

6、接, 长板 (307)右端固定连接有长条(3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条(308)右端长度 短于长板(307)右端长度, 梯形盒(305)底端设有开口, 挡板(311)宽度略宽于田螺宽度, 转 动盘(303)数量为两个分别置于机壳(1)底端开口两侧, 梯形斜板(302)与转动盘(303)相交 部分设有开口,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去肉机构(4)包括与滑 轨(7)滑动连接的固定块(401), 固定块(401)上固定连接有小型伸缩杆(402), 小型伸缩杆 (402)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筒(403), 圆筒(。

7、403)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挡盘(404), 阻挡盘 (404)下方设又限位环(405), 限位环(405)下方设有固定盘(406), 固定盘(406)底端固定连 接有限位弹簧(407), 限位弹簧(407)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408), 固定盘(406)上设有 主针(409), 主针(409)与固定盘(406)滑动连接, 主针(409)底端穿过固定盘(406)与限位圆 盘(408)固定连接, 固定盘(406)靠近边缘设有副针(410), 副针(410)底端穿过固定盘(406) 与固定盘(406)固定连接, 主针(409)和副针(410)之间连接有V型弹片(411), V型弹片与主 针(4。

8、09)固定连接, 副针(410)与V型弹片(411)滑动连接, 圆筒(403)外围限位弹簧(407)相 对应位置上固定连接有圆环(412), 圆环(412)上固定连接有软管(413), 软管(413)另一端 与进气装置(8)固定连接, 固定块(40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伸缩杆(414), 第二小型伸 缩杆(414)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15), 支撑杆(415)底端与滑轨(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盘(404) ,限位环 (405), 限位圆盘(408)与圆筒(403)内壁固定连接, 固定盘(406)与圆筒(403)内壁滑动连 权利。

9、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088927 A 2 接, 圆筒(403)顶端设有感应装置, 副针(410)数量为四个, 副针(410)和主针(409)穿过阻挡 盘(404)与阻挡盘(404)滑动连接, 阻挡盘(404)与副针(410)相对应位置上开有条形开口, 副针(410)内部为中空, 副针(410)针尖偏向圆筒(403)中心, 圆环(412)为中空, 圆筒(403) 与圆环(412)相交部分设有开口。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2088927 A 3 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田螺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田螺学名。

10、中国圆田螺, 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 水库, 稻田, 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 因其肉嫩味美, 营养丰富, 且有清热止渴, 明目等食疗功效, 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 特 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 0003 在田螺食用过程中, 虽然可以将田螺带壳进行烹饪, 但是为了更加干净卫生需要 将田螺壳与田螺肉进行分离, 人工对田螺进行去壳效率低需要大量人力, 而现有的田螺去 壳装置通常是对田螺进行挤压将田螺壳粉碎, 然后再将田螺壳与田螺肉分离, 但是将田螺 粉碎后容易将田螺肉与田螺壳混杂在一起难以彻底的分离干净, 以及对田螺肉造成损伤, 从而影响后续的加工以及人们食用。 发明内容 0004 (一)解决。

11、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解决了田螺去壳过程中 田螺螺肉与田螺壳混合在一起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包括机 壳, 底座, 传输机构, 去肉机构, 上斜板, 下斜板, 滑轨, 进气装置,机壳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机壳内部设有传输机构, 通过传输机构对田螺进行输送方便后续的去壳工作, 传输机构穿 过机壳底端与机壳固定连接, 传输机构右侧底端下方底座上方设有去肉机构, 通过去肉机 构将田螺外壳与肉进行分离, 去肉机构底端设有滑轨, 去肉机构底端与滑轨滑动连接,。

12、 滑轨 左侧设有进气装置, 进气装置底端与滑轨固定连接, 传输机构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斜板, 通过设置上斜板方便将田螺壳排出, 去肉机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斜板, 通过设置下斜 板方便对螺肉进行收集。 0008 优选的, 所述进气装置和滑轨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气装置和滑轨底端与底座 固定连接, 机壳顶端设有开口, 方便对卡隔板上的田螺进行及时清理, 防止田螺卡在隔板上 影响田螺去壳的效率, 在机壳底端中部设有开口, 传输机构顶端与机壳底端在同一中轴线 上, 传输机构底端左侧与底座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与机壳内壁固定连接的斜板, 斜板上固定连接有梯形 斜板, 斜板右。

13、侧机壳内部底端设有转动盘, 转动盘底端中轴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驱动 电机穿过机壳底端与机壳底端固定连接, 机壳内部底端中部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梯形盒, 梯 形盒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隔板, 梯形盒底端固定连接有长板, 长板内侧中部下方固定连接 有阻挡条, 长板左端阻挡条之间设有弧形推动块, 弧形推动块左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伸缩 杆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长板顶端靠近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长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2088927 A 4 板, 挡板两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长板右端固定连接有长条, 将田螺倒入梯形斜板内, 田螺通 过梯形斜板与转动盘相交处开设的开口落入。

14、到转动盘扇叶间, 随着转动盘转动, 转动盘扇 叶间的田螺会经过梯形盒两侧的斜面滚入到隔板间, 由于田螺为螺旋状当田螺在梯形盒两 侧的斜面上滚动时田螺呈横向滚动经过隔板最终落入到长板之间的阻挡条上, 落在阻挡条 上的田螺如果田螺壳底端的开口处没有与阻挡条接触时, 通过弧形推动快推动时田螺在向 长板右侧移动的过程中会进行翻滚, 当田螺翻滚田螺壳底端的开口接触时由于开口处使表 面相交与田螺壳其他部位来说为平面, 继而田螺在向长板右侧前进的过程中田螺会停止转 动, 使田螺底端开口处始终向下, 方便对田螺进行去壳处理, 而是随着弧形推动快的推动在 阻挡条上滑动, 直至田螺移动到挡板下方进行去壳。 001。

15、0 优选的, 所述阻挡条右端长度短于长板右端长度, 阻挡条最右端与挡板最右端在 同一垂直平面上, 对进行去壳的田螺的位置进行限制, 防止田螺从阻挡条上脱离, 梯形盒底 端设有开口, 挡板宽度略宽于田螺宽度, 转动盘数量为两个分别置于机壳底端开口两侧, 梯 形斜板与转动盘相交部分设有开口。 0011 优选的, 所述去肉机构包括与滑轨滑动连接的固定块, 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小型 伸缩杆, 小型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筒, 圆筒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挡盘, 阻挡盘下方设 又限位环, 限位环下方设有固定盘, 固定盘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 限位弹簧底端固定连 接有限位圆盘, 固定盘上设有主针, 主针与固定盘。

16、滑动连接, 主针底端穿过固定盘与限位圆 盘固定连接, 固定盘靠近边缘设有副针, 副针底端穿过固定盘与固定盘固定连接, 主针和副 针之间连接有V型弹片, V型弹片与主针固定连接, 副针与V型弹片滑动连接, 圆筒外围限位 弹簧相对应位置上固定连接有圆环, 圆环上固定连接有软管, 软管另一端与进气装置固定 连接, 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伸缩杆, 第二小型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支 撑杆底端与滑轨固定连接, 通过小型伸缩杆推动圆筒向上移动, 圆筒向上移动带动主针对 螺肉底端的圆形骨片进行穿刺, 由于固定盘与圆筒滑动连接, 所以固定盘与限位圆盘之间 形成了气腔, 再通过进气装置向固定盘与限位。

17、圆盘之间充气使固定盘与限位圆盘之间的压 力增大, 从而推动副针向上移动对螺肉底端的圆形骨片进行穿刺, 当副针进入到田螺内部 时由于V型弹片使副针之间的距离变大, 从而使副针紧贴着田螺壳内壁, 当固定盘与限位环 接触时副针停止移动, 随着进气装置的运转, 固定盘与限位圆盘之间的空气沿着副针中的 中空部分进入到田螺内部, 从而使田螺内部压力变大将螺肉从田螺壳中向外挤出, 从而方 便对田螺去壳。 0012 优选的, 所述阻挡盘,限位环, 限位圆盘与圆筒内壁固定连接, 固定盘与圆筒内壁 滑动连接, 使固定盘和限位圆盘之间形成气腔, 方便将副针向外推出, 圆筒顶端设有感应装 置, 通过感应装置启动第二小。

18、型伸缩杆对主针和副针的位置进行微调, 方便对田螺进行去 壳, 副针数量为四个, 副针和主针穿过阻挡盘与阻挡盘滑动连接, 阻挡盘与副针相对应位置 上开有条形开口, 副针内部为中空, 副针针尖偏向圆筒中心, 圆环为中空, 圆筒与圆环相交 部分设有开口。 0013 (三)有益效果 0014 (1)本发明, 通过设置在传输机构中梯形盒, 隔板, 长条, 阻挡条以及弧形推动杆, 使田螺能够在去壳之前能够使田螺底端开口处始终向下, 方便田螺去壳, 使螺肉在脱离田 螺壳后, 田螺壳能够保持完整, 防止田螺壳产生破碎, 防止田螺壳的碎片与田螺肉掺杂在一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2088927 A 5。

19、 起, 减少后续清理田螺肉所需的时间。 0015 (2)本发明, 通过设置在去肉机构中的固定盘, 限位圆盘, 主针, 副针, 使圆筒中部 形成气腔, 由于田螺壳尾端为封闭状, 螺肉与田螺壳之间存在粘粘部分, 以及田螺壳底端螺 肉底端圆形骨片使田螺壳底端也为相对封闭状态, 再通过副针内部中空的设置以及进气装 置使田螺壳内部压力增大, 从而将田螺肉向外挤出, 使田螺肉能够完整地取出, 方便后续的 加工清洗以及田螺肉内脏的剔除。 0016 (3)本发明, 通过去肉机构以及传输机构的配合使在对田螺肉去壳的过程中使田 螺壳与田螺肉能够保持完整, 防止在对田螺进行去壳后田螺壳与田螺肉混杂在一起, 以及 防。

20、止田螺在去壳过程中田螺肉受到挤压造成田螺肉损坏导致田螺肉无法使用, 影响后续的 生产加工食用。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顶视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去肉机构结构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去肉机构剖视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传输机构细节A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传输机构细节B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结构细节C图。 0025 其中, 机壳1、 底座2、 传输机构3、 斜板301、 梯形斜板302、 转动盘303、 驱动电机304、 梯形盒305、 隔板306、 长板307、 阻挡条308、 弧形推动块30。

21、9、 伸缩杆310、 挡板311、 伸缩板 312、 长条313、 去肉机构4、 固定块401、 小型伸缩杆402、 圆筒403、 阻挡盘404、 限位环405、 固 定盘406、 限位弹簧407、 限位圆盘408、 主针409、 副针410、 V型弹片411、 圆环412、 第二小型伸 缩杆413、 支撑杆414、 上斜板5、 下斜板6、 滑轨7、 进气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22、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如图1-8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田螺去壳装置, 包括机壳1, 底座2, 传输机构 3, 去肉机构4, 上斜板5, 下斜板6, 滑轨7, 进气装置8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1底端固定连接有 底座2, 机壳1内部设有传输机构3, 通过传输机构3对田螺进行输送方便后续的去壳工作, 传 输机构3穿过机壳1底端与机壳1固定连接, 传输机构3右侧底端下方底座2上方设有去肉机 构4, 通过去肉机构4将田螺外壳与肉进行分离, 去肉机构4底端设有滑轨7, 去肉机构4底端 与滑轨7滑动连接, 滑轨7左侧设有进气装置8, 进气装置8底端。

23、与滑轨7固定连接, 传输机构3 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斜板5, 通过设置上斜板5方便将田螺壳排出, 去肉机构4顶端右侧固 定连接有下斜板6, 通过设置下斜板6方便对螺肉进行收集, 进气装置8和滑轨7底端在同一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2088927 A 6 水平面上, 进气装置8和滑轨7底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 机壳1顶端设有开口, 机壳1底端中部 设有开口, 方便对卡隔板306上的田螺进行及时清理, 防止田螺卡在隔板306上影响田螺去 壳的效率, 传输机构3顶端与机壳1底端在同一中轴线上, 传输机构3底端左侧与底座2固定 连接。 0028 传输机构3包括与机壳1内壁固定连接的斜板301。

24、, 斜板301上固定连接有梯形斜板 302, 斜板301右侧机壳1内部底端设有转动盘303, 转动盘303底端中轴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 电机304, 驱动电机304穿过机壳1底端与机壳1底端固定连接, 机壳1内部底端中部开口处固 定连接有梯形盒305, 梯形盒305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隔板306, 梯形盒305底端固定连接有 长板307, 长板307内侧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阻挡条308, 长板307左端阻挡条308之间设有弧 形推动块309, 弧形推动块309左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10, 伸缩杆310另一端与底座2固定连 接, 长板307顶端靠近右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11, 长板307底端固定连接有伸。

25、缩板312, 挡板 311两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 长板307右端固定连接有长条313, 将田螺倒入梯形斜板302内, 田螺通过梯形斜板302与转动盘303相交处开设的开口落入到转动盘303扇叶间, 随着转动 盘303转动, 转动盘303扇叶间的田螺会经过梯形盒305两侧的斜面滚入到隔板306间, 由于 田螺为螺旋状当田螺在梯形盒305两侧的斜面上滚动时田螺呈横向滚动经过隔板306最终 落入到长板之间的阻挡条308上, 落在阻挡条308上的田螺如果田螺壳底端的开口处没有与 阻挡条308接触时, 通过弧形推动快309推动时田螺在向长板307右侧移动的过程中会进行 翻滚, 当田螺翻滚田螺壳底端的开口。

26、接触时由于开口处使表面相交与田螺壳其他部位来说 为平面, 继而田螺在向长板307右侧前进的过程中田螺会停止转动, 使田螺底端开口处始终 向下, 方便对田螺进行去壳处理, 而是随着弧形推动快309的推动在阻挡条308上滑动, 直至 田螺移动到挡板311下方进行去壳, 阻挡条308右端长度短于长板307右端长度, 阻挡条308 最右端与挡板311最右端在同一垂直平面上, 对进行去壳的田螺的位置进行限制, 防止田螺 从阻挡条308上脱离, 梯形盒305底端设有开口, 挡板311宽度略宽于田螺宽度, 转动盘303数 量为两个分别置于机壳1底端开口两侧, 梯形斜板302与转动盘303相交部分设有开口。 。

27、0029 去肉机构4包括与滑轨7滑动连接的固定块401, 固定块401上固定连接有小型伸缩 杆402, 小型伸缩杆402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筒403, 圆筒403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阻挡盘404, 阻挡盘404下方设又限位环405, 限位环405下方设有固定盘406, 固定盘406底端固定连接有 限位弹簧407, 限位弹簧407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408, 固定盘406上设有主针409, 主针 409与固定盘406滑动连接, 主针409底端穿过固定盘406与限位圆盘408固定连接, 固定盘 406靠近边缘设有副针410, 副针410底端穿过固定盘406与固定盘406固定连接, 主针409和 副针4。

28、10之间连接有V型弹片411, V型弹片与主针409固定连接, 副针410与V型弹片411滑动 连接, 圆筒403外围限位弹簧407相对应位置上固定连接有圆环412, 圆环412上固定连接有 软管413, 软管413另一端与进气装置8固定连接, 固定块40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型伸缩 杆414, 第二小型伸缩杆414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15, 支撑杆415底端与滑轨7固定连接, 通过小型伸缩杆402推动圆筒403向上移动, 圆筒403向上移动带动主针409对螺肉底端的圆 形骨片进行穿刺, 由于固定盘406与圆筒403滑动连接, 所以固定盘406与限位圆盘408之间 形成了气腔, 再通过进气装。

29、置8向固定盘406与限位圆盘408之间充气使固定盘406与限位圆 盘408之间的压力增大, 从而推动副针410向上移动对螺肉底端的圆形骨片进行穿刺, 当副 针410进入到田螺内部时由于V型弹片411使副针410之间的距离变大, 从而使副针410紧贴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2088927 A 7 着田螺壳内壁, 当固定盘406与限位环405接触时副针410停止移动, 随着进气装置8的运转, 固定盘406与限位圆盘408之间的空气沿着副针410中的中空部分进入到田螺内部, 从而使 田螺内部压力变大将螺肉从田螺壳中向外挤出, 从而方便对田螺去壳, 阻挡盘404,限位环 405, 限位圆盘。

30、408与圆筒403内壁固定连接, 固定盘406与圆筒403内壁滑动连接, 使固定盘 406和限位圆盘408之间形成气腔, 方便将副针410向外推出, 圆筒403顶端设有感应装置, 通 过感应装置启动第二小型伸缩杆414对主针409和副针410的位置进行微调, 方便对田螺进 行去壳, 副针410数量为四个, 副针410和主针409穿过阻挡盘404与阻挡盘404滑动连接, 阻 挡盘404与副针410相对应位置上开有条形开口, 副针410内部为中空, 副针410针尖偏向圆 筒403中心, 圆环412为中空, 圆筒403与圆环412相交部分设有开口。 0030 使用时, 将田螺倒入到梯形斜板302中,。

31、 启动驱动电机304带动转动盘303转动, 田 螺落在转动盘303扇叶之间, 随着转动盘303转动使田螺落入到梯形盒305中, 在田螺落入到 梯形盒305的过程中, 田螺会沿着梯形盒305两侧的斜板滚动, 由于田螺外观为螺旋状, 田螺 在沿着梯形盒305两侧斜板滚动的过程中, 田螺呈横向滚动经过隔板306最终落入到长板 307之间的阻挡条308上, 当田螺横向落入到阻挡条308上时, 若田螺底端开口向下落在阻挡 条308上则通过弧形推动块309将田螺向长板307右端前进行时, 田螺不会在运动的过程发 生转动, 若田螺底端开口不向下时, 田螺落在阻挡条308上田螺在弧形推动块309推动过程 中田。

32、螺会随着弧形推动快309转动直至田螺底端开口向下, 当弧形推动块309将田螺推至挡 板311下方时伸缩杆310停止伸缩, 小型伸缩杆402推动圆筒403向上移动, 圆筒403向上移动 带动主针409对螺肉底端的圆形骨片进行穿刺, 再通过进气装置8向固定盘406与限位圆盘 408之间充气使固定盘406与限位圆盘408之间的压力增大, 推动副针410向上移动对螺肉底 端的圆形骨片进行穿刺, 当副针410进入到田螺内部时由于V型弹片411使副针410之间的距 离变大, 从而使副针410紧贴着田螺壳内壁, 当固定盘406与限位环405接触时副针410停止 移动, 随着进气装置8的运转, 固定盘406与。

33、限位圆盘408之间的空气沿着副针410中的中空 部分进入到田螺内部, 从而使田螺内部压力变大将螺肉从田螺壳中向外挤出, 同时小型伸 缩杆402向下复位, 顺便将螺肉带出, 固定盘406和限位圆盘408之间的空气通过副针410的 中空部分排出, 在限位弹簧407的向下牵扯下能够加快固定盘406复位将圆筒403内部空气 排出, 当副针410缩入到圆筒403时, 螺肉会被阻挡盘404上, 再通过伸缩板312向右侧伸展将 螺肉推至下斜板6上方便后续的收集, 小型伸缩杆402复位后, 伸缩杆310继续向右推动将田 螺壳推动到阻挡条308最右端, 田螺壳会沿着上斜板5方便后续对田螺壳收集以及利用。 说明书。

34、 5/5 页 8 CN 112088927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8 页 9 CN 112088927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8 页 10 CN 112088927 A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8 页 11 CN 112088927 A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2 CN 112088927 A 12 图5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3 CN 112088927 A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4 CN 112088927 A 14 图7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5 CN 112088927 A 15 图8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6 CN 112088927 A 1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田螺 去壳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田螺去壳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562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