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料加工工艺.pdf
《棒料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棒料加工工艺.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869895.8 (22)申请日 2020.08.26 (71)申请人 卓越紧固系统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工业区兴 文路1051号 (72)发明人 刘攀攀周玉康仲朝江李永彪 (51)Int.Cl. B23B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涉及棒料加 工技术领域, 其包括: S1、 准备工序一: 在车床的 夹具上固定棒料并安装车刀; S2、 车削一: 在棒料。
2、 突出夹具的部分上车削出工件一端的轮廓; S3、 准备工序二: 拆卸棒料并调转方向, 加工出的工 件端部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 露出未加工的棒料 部分; S4、 车削二: 在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车削出 工件另一端的轮廓。 针对车床车削出的工件同轴 度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具有提高工件同轴度的优 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2108658 A 2020.12.22 CN 112108658 A 1.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S1、 准备工序一: 在车床的夹具上固定棒料并安装车刀; S2、 车削一: 在棒料突出夹具的部分上车削出工件一端的轮廓; S3、 准备工序。
3、二: 拆卸棒料并调转方向, 加工出的工件端部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 露出 未加工的棒料部分; S4、 车削二: 在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车削出工件另一端的轮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S2中, 在棒料远离夹具的一 端车削出夹持杆 (01) 、 第一台阶环 (02) 和部分杆体 (03) ; S3中, 夹持杆 (01) 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 第一台阶环 (02) 与车床的夹具的端面抵接; S4中, 车削出杆体 (03) 的剩余部分和端部台阶环 (04)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S1中所述车刀包括粗车刀和 精车刀; 根据权利要求3。
4、所述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S2的车削过程包括: S21、 开粗一: 使用粗车刀车削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端部, 加工出夹持杆 (01) 、 第一台阶 环 (02) 和杆体 (03) 靠近第一台阶环 (02) 一端的轮廓, 并保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 胚一; S22、 精车一: 使用精车刀对粗胚一进行精车, 加工出尺寸准确的夹持杆 (01) 、 第一台阶 环 (02) 和部分杆体 (03) , 得到粗胚二。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S4的车削过程包括: S41、 开粗二: 使用粗车刀车削粗胚二远离夹持杆 (01) 的一端, 加工出端部。
5、台阶环 (04) 和杆体 (03) 剩余部分的轮廓, 并保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胚三; S42、 精车二: 使用精车刀精精加工粗坯三, 加工出尺寸准确的端部台阶环 (04) 和剩余 的杆体 (03)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S2的车削过程包括: S21、 开粗一: 使用粗车刀车削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端部, 加工出夹持杆 (01) 、 第一台阶 环 (02) 和杆体 (03) 靠近第一台阶环 (02) 一端的轮廓, 并保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 胚一; S22、 精车一: 使用精车刀对粗胚一进行精车, 加工出尺寸准确的夹持杆 。
6、(01) 、 第一台阶 环 (02) 靠近夹持杆 (01) 的端面和第一台阶环 (02) 的周向轮廓, 第一台阶环 (02) 靠近杆体 (03) 的端面和部分杆体 (03) 依然保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胚二。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S4的车削过程包括: S41、 开粗二: 使用粗车刀车削粗胚二远离夹持杆 (01) 的一端, 加工出端部台阶环 (04) 和杆体 (03) 剩余部分的轮廓, 并保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胚三; S42、 精车二: 使用精车刀精精加工粗坯三, 加工出尺寸准确的端部台阶环 (04) 、 第一台 阶环 。
7、(02) 靠近杆体 (03) 的端面和杆体 (03) , 杆体 (03) 通过精车刀一次性切除加工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所述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粗车刀选用3.0 槽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车刀包括第一精车刀 和第二精车刀;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108658 A 2 在S42中, 使用第一精车刀对端部台阶环 (04) 远离夹持杆 (01) 一端的端面进行精加工, 使用第一精车刀对端部台阶环 (04) 的周向轮廓进行精加工; 使用第二精车刀在第一台阶环 (02) 与端部台阶环 (04) 之间一次性车出。
8、尺寸准确的杆 体 (03) , 同时对第一台阶环 (02) 和端部台阶环 (04) 靠近杆体 (03) 一侧的端面进行车削以控 制第一台阶环 (02) 和端部台阶环 (04) 的轴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精车刀为60度精车 刀, 所述第二精车刀为2.0槽刀。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2108658 A 3 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棒料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棒料是针对于板材和其他型材而言, 有一定长度的圆形或多边形长棍形状的材 料。 将棒料在车床上进行车削加工, 。
9、可以得到轴、 盘、 套和其它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 0003 相关技术中, 一种用在汽车发动机罩锁副锁上的铆接扣件, 参考图1, 通过车削棒 料得到的一种轴类工件, 包括依次设置的夹持杆01、 第一台阶环02、 杆体03和端部台阶环 04, 夹持杆01、 第一台阶环02、 杆体03和端部台阶环04均为圆柱体且相互同轴。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 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车削棒料来制造轴类工件时加工出的 工件同轴度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提高车削棒料得到的工件的同轴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具有 提高工件同轴度的效果。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棒料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
10、方案。 0007 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包括: S1、 准备工序一: 在车床的夹具上固定棒料并安装车刀; S2、 车削一: 在棒料突出夹具的部分上车削出工件一端的轮廓; S3、 准备工序二: 拆卸棒料并调转方向, 加工出的工件端部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 露出 未加工的棒料部分; S4、 车削二: 在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车削出工件另一端的轮廓。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分步车削加工工件的两端以组成工件的整体轮廓, 相较 于直接在棒料上加工出完整的工件轮廓, 分布车削的方式缩短了车削加工时棒料或工件的 悬空段的长度, 降低棒料或工件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弯曲, 进而提高车削所得轴类工件整体 的同轴度。
11、。 0009 优选的, S2中, 在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车削出夹持杆、 第一台阶环和部分杆体。 0010 S3中, 夹持杆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 第一台阶环与车床的夹具的端面抵接。 0011 S4中, 车削出杆体的剩余部分和端部台阶环。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台阶环与车床的夹具端面抵接, 对工件进行轴向定 位, 以保障铆接扣件的加工精度, 降低不同的铆接扣件之间的尺寸误差。 0013 优选的, S1中所述车刀包括粗车刀和精车刀。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粗车刀对棒料进行粗车, 快速去除棒料上的余料, 精车刀 对加工出大致轮廓的粗胚进行精车, 得到表面精度好、 尺寸精度高的。
12、工件, 依次进行粗车和 精车, 即保障了工件的质量有提高了加工效率。 0015 优选的, S2的车削过程包括: 说明书 1/4 页 4 CN 112108658 A 4 S21、 开粗一: 使用粗车刀车削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端部, 加工出夹持杆、 第一台阶环和 杆体靠近第一台阶环一端的轮廓, 并保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胚一; S22、 精车一: 使用精车刀对粗胚一进行精车, 加工出尺寸准确的夹持杆、 第一台阶环和 部分杆体, 得到粗胚二。 0016 优选的, S4的车削过程包括: S41、 开粗二: 使用粗车刀车削粗胚二远离夹持杆的一端, 加工出端部台阶环和杆体剩 余部分的轮廓。
13、, 并保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胚三; S42、 精车二: 使用精车刀精精加工粗坯三, 加工出尺寸准确的端部台阶环和剩余的杆 体。 0017 优选的, S2的车削过程包括: S21、 开粗一: 使用粗车刀车削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端部, 加工出夹持杆、 第一台阶环和 杆体靠近第一台阶环一端的轮廓, 并保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胚一; S22、 精车一: 使用精车刀对粗胚一进行精车, 加工出尺寸准确的夹持杆、 第一台阶环靠 近夹持杆的端面和第一台阶环的周向轮廓, 第一台阶环靠近杆体的端面和部分杆体依然保 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胚二。 0018 优选的。
14、, S4的车削过程包括: S41、 开粗二: 使用粗车刀车削粗胚二远离夹持杆的一端, 加工出端部台阶环和杆体剩 余部分的轮廓, 并保留0.1-0.2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胚三; S42、 精车二: 使用精车刀精精加工粗坯三, 加工出尺寸准确的端部台阶环、 第一台阶环 靠近杆体的端面和杆体, 杆体通过精车刀一次性切除加工余量。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保留加工余量, 进行S42步骤的精车二时, 一次性切 削出尺寸准确的杆体, 以保证杆体的表面质量, 预防杆体上出现接刀纹。 0020 优选的, 所述粗车刀选用3.0槽刀。 0021 优选的, 所述精车刀包括第一精车刀和第二精车刀。 。
15、0022 在S42中, 使用第一精车刀对端部台阶环远离夹持杆一端的端面进行精加工, 使用 第一精车刀对端部台阶环的周向轮廓进行精加工。 0023 使用第二精车刀在第一台阶环与端部台阶环之间一次性车出尺寸准确的杆体, 同 时对第一台阶环和端部台阶环靠近杆体一侧的端面进行车削以控制第一台阶环和端部台 阶环的轴向长度。 0024 优选的, 所述第一精车刀为60度精车刀, 所述第二精车刀为2.0槽刀。 0025 优选的, 所述车床上可拆卸固定有用于固定所述棒料的夹头。 0026 综上所述, 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工件两端的结构分成两步工序进行加工, 每步车削工序中棒料或工件的悬空段得以。
16、有 效缩短, 能够有效降低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弯曲, 进而保障了工件的同轴度; 通过在杆体部分上设置加工余量, 使杆体表面能够连贯的加工出来, 提高工件的表面 质量。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4 页 5 CN 112108658 A 5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棒料变化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棒料变化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 01、 夹持杆; 02、 第一台阶环; 03、 杆体; 04、 端部台阶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棒料加工工艺。 0030 实施例1: 参照图2和。
17、图3, 包括: S1、 准备工序一: 在车床的夹具固定棒料并安装车刀, 车床上安装有筒夹来固定棒料, 车刀包括粗车刀和精车刀。 其中粗车刀选用3.0槽刀; 精车刀包括第一精车刀和第二精车 刀, 第一精车刀选用60度精车刀, 第二精车刀选用3.0斜口槽刀。 0031 S2、 车削一, 在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车削出夹持杆01、 第一台阶环02和部分杆体 03, S2的车削过程包括: S21、 开粗一, 使用粗车刀车削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端部, 加工出夹持杆01、 第一台阶环 02和靠近第一台阶环02的部分杆体03的轮廓并保留一定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取0.15mm, 得 到粗胚一; S22、 精车一, 。
18、使用第一精车刀对粗胚一进行精车, 加工出表面质量高、 尺寸准确的夹持 杆01、 第一台阶环02和靠近第一台阶环02的部分杆体03, 得到粗胚二。 0032 S3、 准备工序二: 拆卸粗胚二并调转方向, 夹持杆01部分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 第 一台阶环02与夹具的端面抵接。 0033 S4、 车削二, 在棒料远离夹持部的一端车削出杆体03和端部台阶环04, S4的车削过 程包括: S41, 开粗二, 使用粗车刀车削粗胚二远离夹持杆01的一端, 加工出端部台阶环04和剩 余杆体03的轮廓并保留一定的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取0.15mm, 得到粗胚三; S42, 精车二, 使用精车刀精加工端部台阶环0。
19、4并在端部台阶环04与第一台阶环02之间 车出杆体03。 使用第一精车刀对端部台阶环04远离夹持杆01一端的端面进行精加工, 进而 确定工件的总长; 使用第一精车刀对端部台阶环04的周向轮廓进行精加工; 使用第二精车 刀精加工端部台阶环04靠近杆体03一侧的端面以控制端部台阶环04的轴向长度, 在使用第 二精车刀精加工留有余量的部分杆体03, 确定靠近端部台阶环04的杆体03段的外径轮廓。 0034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分步车削加工工件的两端以组成工件的整体轮廓, 相较于 直接在棒料上加工出完整的工件轮廓, 分布车削的方式缩短了车削加工时棒料或工件的悬 空段的长度, 增强了棒料或工件车削加。
20、工段的强度, 降低了棒料或工件在转动过程中发生 弯曲, 进而提高车削所得轴类工件整体的同轴度。 0035 实施例2: 参照图2和图4, 包括: S1、 准备工序一: 在车床上固定棒料并安装车刀, 车刀包括粗车刀和精车刀。 其中粗车 刀选用3.0槽刀; 精车刀包括第一精车刀和第二精车刀, 第一精车刀选用60度精车刀, 第二 精车刀选用2.0槽刀。 说明书 3/4 页 6 CN 112108658 A 6 0036 S2、 车削一, 在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车削出夹持杆01、 第一台阶环02和部分杆体 03, S2的车削过程包括: S21、 开粗一, 使用粗车刀车削棒料远离夹具的一端端部, 加工出夹持。
21、杆01、 第一台阶环 02和靠近第一台阶环02的部分杆体03的轮廓并保留一定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取0.15mm, 得 到粗胚一; S22、 精车一, 使用第一精车刀对粗胚一进行精车, 加工出表面质量高、 尺寸准确的夹持 杆01、 第一台阶环02靠近夹持杆01的一侧的端面和第一台阶环02周向的轮廓, 第一台阶环 02靠近杆体03的一侧侧壁和加工出的部分杆体03上保留0.15mm的加工余量, 得到粗胚二。 0037 S3、 准备工序二: 拆卸粗胚二并调转方向, 夹持杆01部分固定在车床的夹具上, 第 一台阶环02与夹具的端面抵接。 0038 S4、 车削二, 在棒料上车削出剩余的靠近端部台阶环04。
22、的部分杆体03和端部台阶 环04, S4的车削过程包括: S41, 开粗二, 使用粗车刀车削粗胚二远离夹持杆01的一端, 加工出端部台阶环04和剩 余的靠近端部台阶环04的部分杆体03的轮廓并保留一定的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取0.15mm, 得到粗胚三; S42, 精车二, 使用精车刀精加工端部台阶环04并在端部台阶环04与第一台阶环02之间 车出尺寸准确的杆体03。 即使用第一精车刀对端部台阶环04远离夹持杆01一端的端面进行 精加工, 进而确定工件的长度; 使用第一精车刀对端部台阶环04的周向轮廓进行精加工; 使 用第二精车刀对第一台阶环02和端部台阶环04靠近杆体03一侧的端面进行车削以控。
23、制第 一台阶环02和端部台阶环04的轴向长度, 使用第二精车刀自杆体03靠近第一台阶环02的一 端向杆体03远离第一台阶环02的一端切削, 一次性车去杆体03上的余量, 得到通过依次加 工的刀表面光滑的杆体03。 0039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 S22精车一步骤中, 在第一台阶环02远离夹持杆01的一侧 侧壁上保留加工余量以及在第一台阶环02远离夹持杆01的一侧的杆体03部分上保留加工 余量, 使得在S42精车二步骤中, 第二精车刀可以连贯的车削整个杆件区域以及杆件两侧的 台阶面, 可以预防工件上出现接刀纹, 以保证工件的表面质量。 0040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本申请 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7 CN 112108658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12108658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12108658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12108658 A 10 。
- 内容关键字: 加工 工艺
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管理架.pdf
可自动定时模拟光照的土柱蒸发入渗系统.pdf
起重机用的稳定型起升机构.pdf
氛围灯一体仪表台.pdf
茶叶包装用封口装置.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生产捏合设备.pdf
公路用整平机.pdf
电力线缆安装牵引装置.pdf
压力管道连接结构.pdf
雷达角反射器.pdf
旋转砖装置.pdf
钢渣转运吸尘装置.pdf
非甲烷总烃进样加热装置.pdf
会计票据粉碎装置.pdf
半导体散热装置.pdf
游乐设施安全检测装置.pdf
弯曲机的防摆动机构及弯曲机.pdf
斜顶多方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pdf
手持式超声波成像设备.pdf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控制器、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AI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大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消防轨道机器人.pdf
带有除沫器的气液分离罐.pdf
动物采血器.pdf
质检用金属探伤装置.pdf
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充电装置.pdf
基于扩散生成先验的人脸图像复原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pdf
单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微服务系统根因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纯化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纯化碳棒.pdf
触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钻头水口冷压模具和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一种漂浮的鱼饲料.pdf
用于肺功能检测的流量传感器.pdf
一种豆粕发酵混合设备.pdf
一种具有提高肉猪品质的饲料.pdf
一种便携式采棉机手持部.pdf
一种畜牧业用有机复合肥料混合装置.pdf
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3D打印导向板.pdf
一种ECMO专用管路固定装置.pdf
一种多功能美容喷雾仪.pdf
一种马铃薯漏播检测装置和一种马铃薯播种装置.pdf
一种高位自卸集蔗车.pdf
一种螺纹杆传动刀笔.pdf
一种冷冻豆腐干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撒瓦那柏初代组培方法.pdf
陈皮智能机器人.pdf
一种静态膨肺系统.pdf
一种棉花不育系的繁种及其配套制种方法.pdf
一种栽培作物的新方法.pdf
一种橡胶籽油在虹鳟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及其配方.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