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927683.0 (22)申请日 2020.09.07 (71)申请人 广州大学 地址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 路230号 (72)发明人 范浩森刘鑫龙刘芝婷杨伟 郑文芝邓启祥张梦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胡辉 (51)Int.Cl. C01G 39/06(2006.01) H01M 4/58(2010.01) H01M 10/0525(201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2、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钼基前驱 体在氮气氛围中加热保温, 冷却后得到预处理钼 基前驱体; (2)预处理钼基前驱体加入硫源, 在氮 气氛围中加热保温, 冷却后得到金属硫化物。 本 发明的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中, 第一次高温退 火能将三氧化钼还原为低价态二氧化钼, 使得后 续硫化更完全; 而第二次退火, 能得到表面光滑、 具有大量纳米级孔洞的MoMOF, 并且两次退火后 MOF结构的形貌得以保持, 保留了原本MOF材料的 比表面积, 作为电极材料能为离子的嵌入与脱除 提供大量空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3、 CN 112110488 A 2020.12.22 CN 112110488 A 1.一种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钼基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中加热保温, 冷却后得到预处理钼基前驱体; (2)预处理钼基前驱体加入硫源, 在氮气氛围中加热保温, 冷却后得到金属硫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 温度为450650, 所述保温的时间为1h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 温度为6001000, 所述保温的时间为1h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
4、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和步骤(2)中所 述加热的升温速率为(2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硫化物的制备 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后对所述预处理钼基前驱体进行纯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钼基前 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三氧化钼与氮源前驱体在溶剂中加热回流, 得到钼基前驱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的温度为90 130, 所述回流的时间为5h24h。 8.一种金属硫化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硫化物由权利要求17任。
5、一项所述的金属 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硫化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硫化物为棒状。 10.一种金属硫化物在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硫化物有权利要 求17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制得, 或者为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金属硫化 物。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110488 A 2 一种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电池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储能设备遍布各种领域, 便携性的电子设备甚至 航天卫星等大型工作站都有锂离。
6、子电池的应用。 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人们 对电池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近年来电动力汽车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 电池已经成 为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使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0003 目前已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 其比容量达到 300mAh/g以上, 并已接近LiC6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 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将朝 着高比容量、 高充放电效率、 高循环性能以及低成本方向发展, 未来实用性负极材料的比容 量将突破LiC6的理论比容量。 金属氧化物是一类很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它显示 出比传统石墨材料更高的理论比容量,。
7、 因此受到了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二硫化钼因结构简 单、 电化学性能好、 组成元素廉价且自然界中含量丰富而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负极材料。 但 是, 二硫化钼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体积受到大的膨胀; 不仅如此, 二硫化钼在锂离 子储存过程伴随着绝缘聚硫化物Li2S(其中, 28)的形成, 上述硫化物不仅可以溶于有 机电解质还可以逐渐迁移到阴极侧, 导致活性物质的严重损失和电池差的循环性能; 另外, 多硫化物可以形成电极以外的绝缘层, 这严重降低了导电率, 阻止了进一步的电化学反应。 000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组成的一种聚合物, 由 于其可控的结构, 较大的。
8、比表面积, 多孔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催化、 传感器等领域。 近几 年, MOFs衍生材料被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进行研究, 其衍生材料(金属氧化物或硫 化物)可以保留其前驱体的多孔性, 大比表面积以及特定的结构等特点使其作为负极材料 能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0005 传统的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被商品化。 但石墨电极也存在着许多问 题, 例如且石墨对电解液敏感, 首次库仑效率低、 循环性能较差。 0006 氧化物虽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 但体积变化限制了此类电极的循环寿命, 尤其是 由于表面连续暴露于电解质中会导致电解质分解和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的形成。 0007 一般的二维。
9、金属硫化物, 在电池工作时的充放电循环中电极材料脱锂化成盐时元 素颗粒的连续聚集, 这最终仍然导致容量快速下降。 此外, 金属氧化物本身电导率不如合金 材料和碳类材料。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以具有棒状结构的钼基金属有机框架作为起点, 为产品的最终形态设定了大致的框架, 有利于后续多孔材料的形成, 并先在高温氮气环境下将氮元素掺杂到二硫化钼中, 为材料 提供更高的导电率。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2110488 A 3 0009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10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 提供: 0011 。
10、一种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2 (1)钼基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中加热保温, 冷却后得到预处理钼基前驱体; 0013 (2)预处理钼基前驱体加入硫源, 在氮气氛围中加热保温, 冷却后得到金属硫化 物。 其中, 步骤(1)进行预处理, 能将三氧化钼还原为低价态二氧化钼, 能使得后续硫化更加 完全。 再进行步骤(2)的加热保温退火后, 能得到表面有大量纳米级空洞的棒状材料, 且在 氮气氛围中, 能掺杂氮元素, 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材料的导电率。 0014 优选的, 上述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50650, 所述保温的时间为1h 4h。 0015 优选的, 上述步骤(2)中。
11、所述加热的温度为6001000, 所述保温的时间为1h 4h。 0016 优选的, 上述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升温速率为(210)/min。 0017 优选的, 上述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后对所述预处理钼基前驱 体进行纯化。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纯化为分离、 洗涤和干燥。 对预处理钼基前驱体进行纯化, 能除去未反应的反应物和杂质离子。 0018 优选的, 上述干燥的温度为80120, 干燥的时间为12h24h。 0019 优选的, 上述步骤(2)中所述钼基前驱体与所述硫源的质量比为1: (110)。 0020 优选的, 上述步骤(2)中硫源为选自硫粉、 硫脲、 硫化。
12、氢气体中的至少一种。 0021 优选的, 上述步骤(1)中钼基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三氧化钼与氮源前驱体在溶 剂中加热回流, 得到钼基前驱体; 进一步优选的, 上述加热的温度为90130, 所述回流 的时间为5h24h。 三氧化钼与氮源前驱体之间通过共价键和氢键进行连接聚合, 得到具有 均一形貌的金属有机框架。 0022 优选的, 上述三氧化钼与上述氮源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 (0.11.0); 进一步优选 的, 上述三氧化钼与上述氮源前驱体所形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5。 0023 优选的, 上述氮源前驱体为选自咪唑、 2-甲基咪唑、 4-甲基咪唑、 1-甲基咪唑、 苯并 咪唑、 1。
13、, 2-二甲基咪唑、 1-正丁基咪唑、 1-三苯甲基咪唑、 1-乙烯基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0024 优选的, 上述钼基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得到的钼基前驱体纯化的步骤; 进 一步优选的, 所述纯化为真空抽滤和真空干燥。 0025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 提供: 0026 一种金属硫化物, 所述金属硫化物由上述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制得。 0027 优选的, 上述金属硫化物为棒状。 0028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 提供: 0029 一种金属硫化物在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所述金属硫化物由上述金属硫化物的 制备方法制得, 或者为上述金属硫化物。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1 (1)本发明。
14、提供的MOF模板法成功合川了具有棒状结构的二硫化钼, 扩展了其多样 性, 克服现有技术中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过程中造成的二硫化钼形貌大多为纳米片组成的 微球形貌。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2110488 A 4 0032 (2)本发明的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中, 第一次高温退火能将三氧化钼还原为低 价态二氧化钼, 使得后续硫化更完全; 而第二次退火, 能得到表面光滑、 具有大量纳米级孔 洞的Mo-MOF, 并且两次退火后MOF结构的形貌得以保持, 保留了原本MOF材料的比表面积, 作 为电极材料能为离子的嵌入与脱除提供大量空间。 0033 (3)本发明制得的Mo-MOF由于其形貌可控, 。
15、且在经历两次退火后, 仍能保持形貌, 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 棒状结构的使得二硫化钼颗粒均匀分散, 避免脱锂合锂化过 程由于体积膨胀所带来的活性颗粒聚集, 从而维持了充放电容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本发明钼基前驱体的SEM图。 0035 图2为本发明预处理钼基前驱体的SEM图。 0036 图3为本发明金属硫化物MoS2的SEM图。 0037 图4为本发明金属硫化物MoS2的SEM图。 0038 图5为实施例1制得的金属硫化物MoS2负极的循环伏安测试结果。 0039 图6为实施例1制得的金属硫化物MoS2负极的不同电流密度下倍率测试结果。 0040 图7为实施例1制得的金属。
16、硫化物MoS2负极在1A/g电流密度下循环测试结果。 0041 图8为实施例2制得的金属硫化物MoS2负极的循环伏安测试结果。 0042 图9为实施例2制得的金属硫化物MoS2负极的不同电流密度下倍率测试结果。 0043 图10为实施例2制得的金属硫化物MoS2负极在1A/g电流密度下循环测试结果。 0044 图11为对比例制得的金属硫化物MoS2负极的不同电流密度下倍率测试结果。 0045 图12为对比例制得的金属硫化物MoS2负极在1A/g电流密度下循环测试结果。 0046 图13为不同硫化温度下制得的金属硫化物MoS2的X射线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技。
17、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 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 是为了解释本发明, 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0048 实施例1: 一种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0049 (1)将1.6g三氧化钼与3g咪唑混合加入到250mL去离子水溶液中, 加热到100回 流10h, 生成白色粉末钼基前驱体; 0050 (2)将步骤(1)得到的白色粉末钼基前驱体在7000r/min的转速下, 离心5min, 使用 去离子水洗涤固体次并再次离心, 重复该步骤3次, 去掉上清液并在80的条件下干燥12h 得到纯化的钼基前驱体; 对纯化的钼基前驱。
18、体进行电子显微镜扫描, 结果如图1所示。 0051 (3)将步骤(2)得到的钼基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中以升温速率为5/min加热至600 , 保温2h, 冷却后得到预处理钼基前驱体; 对预处理钼基前驱体进行电子显微镜扫描, 结 果如图2所示。 0052 (4)取步骤(3)得到的预处理钼基前驱体0.1g, 放入在研钵中进行研磨粉碎, 然后 放入管式炉温度中心区, 将0.5g的硫粉置于管式炉上游, 在氮气气氛下, 以升温速率为3/ min加热至700下保温2h, 反应完毕待降至室温即得到金属硫化物(MoS2)。 对制得的金属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2110488 A 5 硫化物进行电子显微。
19、镜扫描, 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0053 从图1图4可看出, 钼基前驱体为棒状结构, 形貌均一, 尺寸大小为径向长度为1 2微米, 轴向长度约为100微米。 其表面呈光滑状态, 这种有机金属框架具有多孔和结构稳 定的特点。 经过煅烧后, 棒状结构仍然保持, 但是少量出现断开成小粒径的微棒, 其表面开 始变得粗糙, 这是因为少量的无定形碳均匀分布在还原预处理前驱体中的二氧化钼表面的 缘故。 经过高温煅烧硫化之后, 表面再次变得光滑, 应该两次煅烧的结果造成碳损失。 尺寸 大小仍然维持一致。 0054 应用例1: 一种金属硫化物在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0055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硫化钼(MoS。
20、2)与乙炔黑、 聚四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7 2 1 混合均匀, 采用辊压法, 以铜箔为集流体, 将上述制备的混合浆液涂布到铜箔上, 于80下 真空干燥至恒重, 各电极活性物质约92mg。 上述制得的电极(MoS2)作为工作电极, 锂片作为 对电极和参比电极, LiPF6的EC/DMC/EMC混合溶剂作为电解液, 聚丙烯(PP)为隔膜, 在充满 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按正极壳、 正极、 隔膜、 负极、 垫片、 弹片的顺序组装CR-2032扣式电池, 并进行循环伏安(CV)、 恒流充电测试, 结果如图5图7所示。 0056 从图5图7可看出, 循环伏安测试图有着明显的氧化还原峰, 说明电解液能与。
21、活 性材料充分接触和发生可逆的脱锂和嵌锂反应。 图5的循环测试中(CV), 氧化还原峰均比较 明显, 并且在后续第二和第三圈与第一圈有较高的重叠性, 表现出较好的反应可逆性。 0057 图6倍率性能在1A/g电流密度下有约300mAh/g的放电比容量, 并且在长循环放电 过程中(图7)保持80圈对应的放电容量。 说明该方法合成的棒状二硫化钼适用于作锂离子 电池负极材料。 0058 实施例2: 一种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0059 (1)将2.0g三氧化钼与5g咪唑混合加入到250mL的去离子水溶液中, 加热到110 回流12h, 生成白色粉末钼基前驱体; 0060 (2)将步骤(1)得到的白。
22、色粉末钼基前驱体在7000r/min的转速下, 离心3min, 使用 去离子水洗涤固体次并再次离心, 重复该步骤5次, 去掉上清液并在90的条件下干燥12h 得到纯化的钼基前驱体; 0061 (3)将步骤(2)得到的钼基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中以升温速率为3/min加热至500 , 保温3h, 冷却后得到预处理钼基前驱体; 0062 (4)取步骤(3)得到的预处理钼基前驱体0.2g, 放入在研钵中进行研磨粉碎, 然后 放入管式炉温度中心区, 将1.2g的硫粉置于管式炉上游, 在氮气气氛下, 以升温速率为5/ min加热至800下保温3h, 反应完毕待降至室温即得到金属硫化物(MoS2)。 0063 。
23、应用例2: 一种金属硫化物在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0064 将实施例2制得的硫化钼(MoS2)按照应用例1的制备电极, 重复电池组装步骤并测 试电化学性能, 结果如图8图10所示: 0065 从图8图10可看出, CV测试表现出较完整的重合性, 说明其充放电过程的可逆 性。 在1A/g的电流密度下的放电比容量达330mAh/g, 并且在相同密度下循环80圈有约 290mAh/g的放电容量, 容量保持率达88。 该条件下制备的二硫化钼负极材料有着能够有 效缓解传统金属硫化钼材料所带来的体积膨胀大、 导电率差等所导致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 能较差的问题。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211048。
24、8 A 6 0066 对比例: 一种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0067 取三氧化钼0.1g, 放入在研钵中进行研磨粉碎, 然后放入管式炉温度中心区, 将 0.5g的硫粉置于管式炉上游, 在氮气气氛下以升温速率为3/min加热至700下保温2h, 反应完毕待降至室温即得到金属硫化物(MoS2)。 0068 对比应用例: 一种金属硫化物在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0069 对对比例制得的金属硫化物(MoS2)按照应用例1的制备电极, 重复电池组装步骤 并测试电化学性能, 结果如图11图12所示。 0070 从图11图12可看出, 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只有250mAh/g的比容量, 在多圈充放 电过程中。
25、容量也有所降低。 通过对比例与实施例1和2的对比, 可以看出在无论是在倍率性 能还是在长循环方面, 放电比容量都有一定的降低, 表现出这种利用棒状结构钼基MOF前驱 体模板法制备的MoS2的优势。 0071 测试例: 不同硫化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0072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金属硫化物, 区别在于步骤(4)中加热的温度分别为 600、 700、 800、 900, 并对制得的金属硫化物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 结果如图13所示。 0073 从图13可看出, 各个温度测试出的XRD衍射峰均为二硫化钼的特征峰。 随着温度的 提高, 二硫化钼的结晶性也逐渐提高, 主要体现在峰强度的提高以及特征峰型变。
26、得尖锐。 该 测试表明, 不同温度下的退火预处理前驱体, 均能成功制备出目标二硫化钼产物。 并且不同 的温度下的所制备的结晶度也不同, 对锂离子电池性能也有不同的影响。 0074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2110488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7 页 8 CN 112110488 A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7 页 9 CN 112110488 A 9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0 CN 112110488 A 10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1 CN 112110488 A 11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2 CN 112110488 A 12 图11 图12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3 CN 112110488 A 13 图13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4 CN 112110488 A 14 。
- 内容关键字: 金属 硫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泵下旋转泄油器.pdf
药物生产用的低温干燥装置.pdf
麦克风底座.pdf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用白土床.pdf
基于美术品制作的美术品保护箱.pdf
片材挤出机的牵引辊装置.pdf
新型除尘滤袋.pdf
全钢化真空玻璃.pdf
阀盖、截止阀及止回阀.pdf
双注塑口注塑机.pdf
大孔容射孔弹.pdf
浮动球阀.pdf
丁基胶大桶灌装机的罐装结构.pdf
微生物检测装置.pdf
耳道清洗器.pdf
水泵气密性试验用检测装置.pdf
国土空间规划用定位标杆.pdf
便于清洗的取样器.pdf
棱镜式激光清洗装置.pdf
自吸式加料混合装置.pdf
建筑场景点云分割不确定性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pdf
新型的基站通信线缆.pdf
磁敏元件立体封装结构.pdf
带自清洁和净化水域功能的水尺.pdf
激光雕刻设备及使用方法.pdf
平开门的弧形门体折弯装置.pdf
模块化遮阳板生产模具及遮阳板.pdf
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方法、设备和介质.pdf
连接器母端子.pdf
基于物联数据处理的多通路管系热输送平衡控制监管系统.pdf
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pdf
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pdf
一种螺旋卷曲式可调变径输液针.pdf
一种吸痰管.pdf
一种呼吸内科用心肺复苏辅助设备.pdf
一种血液透析器及血液透析装置.pdf
氧气罩.pdf
一种耗材盒的装载系统及腹膜透析设备.pdf
三环注射器.pdf
一种带有加强呼出气流功能的人工呼吸器.pdf
一种注射液用胶塞.pdf
一种医用利器盒支架.pdf
一种带有压力双叶双向门式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pdf
多管喉罩.pdf
一种多功能医疗氧气罩.pdf
保持伤口处于负压状态及向伤口供给氧气的真空给氧装置.pdf
一种手持式电动精密注射装置.pdf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pdf
一种野外太阳能超声波清创器.pdf
带型圈胶塞的注射器推杆.pdf
一种熔融静电喷涂装置及其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