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pdf

上传人:T****z 文档编号:10146254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1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档描述:

《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949180.3 (22)申请日 2020.09.10 (71)申请人 深圳市蓝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道永丰社区兴业路3012号衡芳老兵工 业城西座厂房6层6001 (72)发明人 刘远清任泳潮高超刘鑫 唐少锋刘帅温涛杨海云 (51)Int.Cl. H02J 7/00(2006.01) G06F 1/2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 尤其。

2、是涉及一种 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包括: 电源 电压比较电路、 电源切换电路、 电源降压电路、 第 一USB充电接口电路、 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和 USB充电控制电路。 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 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让笔记本电脑起到充电宝的 作用, 为连接笔记本电脑的移动终端如手机进行 充电, 起到方便充电, 没有距离限制的功能; 在充 电过程中, 无需笔记本电脑开机, 有效降低笔记 本电脑的功耗, 有利于长期使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112117798 A 2020.12.22 CN 112117798 A 1.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

3、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电源电压比较电路, 用于让笔记本电源电压和电池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当笔记本电源 电压高于电池参考电压, 则发送开启电源输出信号; 当笔记本电源电压低于电池参考电压, 则发送关闭电源输出信号; 电源切换电路, 用于接收电源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信号, 当接收到开启电源输出信号 时, 保持电源输出状态; 当接收到关闭电源输出信号时, 关闭充电功能; 电源降压电路, 用于在电源输出时, 降低笔记本电源的输出电压; 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 用于与外界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 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 用于与外界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 USB充电控制电路, 用于检测是否连接了移动终端。

4、, 当检测到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或 者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了移动终端, 则通过降压后的笔记本电源对移动终端进行充 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电源 电压比较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 电阻R1、 电阻R2、 电阻R3、 电阻R4、 电阻R5和电容C1, 电阻 R1的一端与笔记本电脑电源的+VBATA端连接, 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 电阻 R3的一端和电源参考电压+VBATA_REF端连接, 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 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 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

5、 电阻R5 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 电阻R4的另一端与+VCC3P3_LDO_OUT端连接, 电阻R5的另一端 接地, 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电源 切换电路包括晶体管Q1、 晶体管Q2、 晶体管Q3和电阻R6, 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 与晶体管Q1的G端连接, 晶体管Q1的S端接地, 晶体管Q2的G端分别与笔记本电源电池的+ VBATA端、 晶体管Q1的D端连接, 晶体管Q2的S端与笔记本电源电池的+VBATA端连接, 晶体管 Q2的D端与+VUSB_IN端连接, 晶体管Q3的D端与晶体管Q1的。

6、D端连接, 晶体管Q3的S端接地, 晶 体管Q3的G端与EC_USB1_EN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电源 降压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2、 电容C2、 电容C3、 电阻R7、 电阻R8、 电容C4、 电容C5、 电阻R9、 二极 管D1、 电阻R10、 电容C6、 电感L1、 电容C7、 电容C8、 电阻R11、 电阻R12和电阻R13; 降压芯片U2 的型号为TSOT23-8L, 降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容C2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通过 电容C3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与+VUSB_IN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六引。

7、脚分别与电 阻R7的一端、 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连接, 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 地, 电阻R7的另一端与+VUSB_IN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七引脚与+VCC_5V_LDO端连接, 降 压芯片U2的第七引脚通过电容C5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9与+V3P3A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五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 电阻R10的一端连接, 二极管D1的正极与+ VCC_5V_LDO端连接, 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6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三 引脚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 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7接地, 电感L1与+V5_USB_。

8、OUT端连 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 电阻R11的一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八引脚与 电阻R12的一端连接, 电阻R13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端、 电容C8的另一端、 电阻R11的 另一端连接, 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四引脚接地。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117798 A 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USB充 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 电阻R14、 电阻R15、 电阻R16、 电阻R17、 电阻R18、 电阻R19、 电阻 R20、 电阻R21、 电阻R22、 电阻R23、。

9、 电阻R24、 电阻R25、 电阻R26、 电阻R27、 电阻R28、 电阻R29、 电容C9、 电容C10; 控制芯片U3的型号为FA3210, 控制芯片U3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电阻R26的一 端、 电阻R27的一端、 电阻R28的一端、 电阻R29的一端、 电容C9的一端、 电容C10的一端、 +V5_ USB端连接, 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 电阻R26的另一端、 电阻R27的另一 端均与+V5_USB_OUT端连接, 电阻R28的另一端、 电阻R29的另一端均与+V5P0A端连接; 控制 芯片U3的第二引脚与USB2_P3_DN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三引脚与USB2。

10、_P3_DP端连接; 控 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通过电阻R14与+V5_USB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通过电阻R15 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 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V5_USB端、 电阻R17的一端连接, 电阻R17的另一端与EC_USB1_CTL3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六引脚与 EC_USB1_CTL1端、 电阻R18的一端连接, 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七引脚与 EC_USB1_CTL2端、 电阻R19的一端连接, 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八引脚与 EC_USB1_CTL3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九引脚与S。

11、TATUS_N1端、 电阻R20的一端、 电阻R21的 一端连接, 电阻R20的另一端与+V5_USB端连接, 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 引脚与USB2_P2_DP_IN2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与USB2_P2_DN_IN2端连接; 控制 芯片U3的第十二引脚与+VBUS_USB2_3_0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三引脚与电阻R22的一 端、 电阻R25的一端、 FAULT_STATUS1端连接, 电阻R22的另一端与+V5_USB端连接, 电阻R25的 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四引脚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五引脚通过电阻R24接地; 控制芯片U3的。

12、第十六引脚通过电阻R23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七引脚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第一 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有芯片U3和USB接口J1, 芯片U3的型号为SLP2510P8, USB接口J1的型 号为CSTU-2139132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其特征在于: 第二 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有芯片U4和USB接口J2, 芯片U4的型号为SLP2510P8, USB接口J2的型 号为CSTU-21391320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其特征。

13、在于: 运算 放大器U1的型号为SOT-23-5。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2117798 A 3 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逐 步提高, 手机的耗电量逐步增加, 手机随时随地充电的需求不断增大。 0003 一般的方式是通过充电线和插头配合对手机进行充电, 但由于充电线的长度有 限, 使得手机充电时的使用范围受限。 另一方式是通过充电宝进行移动充电, 这样可以无视 使用范围, 实现。

14、移动时充电。 但是由于人们容易遗忘携带充电宝以及容易遗失充电宝, 这样 的方式并不方便, 增加丢失成本。 0004 目前, 人们大多使用笔记本电脑外带进行工作或者娱乐聊天, 笔记本电脑的接口 可以为手机提供充电连接的功能。 方便快捷, 一机二用, 但是这样的方式需要携带的笔记本 电脑开机处于待机状态才能进行充电, 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功耗大, 不利于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让笔记本电脑实现关机状态下仍能为移动终端充电, 本申请提供一种笔记本 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移动终端与关机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后即可实现充电, 降低笔 记本电脑的功耗。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笔记本电脑US。

15、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公开了以下方案: 一种笔 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包括: 电源电压比较电路, 用于让笔记本电源电压和电 池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当笔记本电源电压高于电池参考电压, 则发送开启电源输出信号; 当 笔记本电源电压低于电池参考电压, 则发送关闭电源输出信号; 电源切换电路, 用于接收电 源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信号, 当接收到开启电源输出信号时, 保持电源输出状态; 当接收到 关闭电源输出信号时, 关闭充电功能; 电源降压电路, 用于在电源输出时, 降低笔记本电源 的输出电压; 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 用于与外界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 第二USB充电接口电 路, 用于与。

16、外界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 USB充电控制电路, 用于检测是否连接了移动终端, 当 检测到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或者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了移动终端, 则通过降压后的 笔记本电源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本申请让笔记本电脑起到充电宝的作用, 第一USB充电接口电 路和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用于连接移动终端, 实现一次对两个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提高充 电的效率; 通过USB充电控制电路检测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和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是否 有移动终端连接, 当检测有移动终端连接时则可以实现充电; 通过电源电压比较电路用于 对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笔记本电。

17、脑的电源电压低, 则关闭充电功能, 当检 测到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电压高, 则开启充电功能; 通过电源切换电路实现功能的切换; 通过 电源降压电路让电源电压降低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压。 0008 进一步的, 电源电压比较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 电阻R1、 电阻R2、 电阻R3、 电阻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2117798 A 4 R4、 电阻R5和电容C1, 电阻R1的一端与笔记本电脑电源的+VBATA端连接, 电阻R1的另一端分 别与电阻R2的一端、 电阻R3的一端和电源参考电压+VBATA_REF端连接, 电阻R2的另一端接 地, 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

18、 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 与电阻R4的一端、 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 电阻R4的另一端与+VCC3P3_LDO_OUT 端连接, 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电源电压比较电路用于检测电池电压, 防止电池过放。 0010 进一步的, 电源切换电路包括晶体管Q1、 晶体管Q2、 晶体管Q3和电阻R6, 运算放大 器U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与晶体管Q1的G端连接, 晶体管Q1的S端接地, 晶体管Q2的G端分别 与笔记本电源电池的+VBATA端、 晶体管Q1的D端连接, 晶体管Q2的S端与笔记本电源电池的+ VBATA端连接, 晶。

19、体管Q2的D端与+VUSB_IN端连接, 晶体管Q3的D端与晶体管Q1的D端连接, 晶 体管Q3的S端接地, 晶体管Q3的G端与EC_USB1_EN连接。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实现笔记本电脑的关机充电功能和笔记本电脑关闭充电功能 的切换。 0012 进一步的, 电源降压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2、 电容C2、 电容C3、 电阻R7、 电阻R8、 电容 C4、 电容C5、 电阻R9、 二极管D1、 电阻R10、 电容C6、 电感L1、 电容C7、 电容C8、 电阻R11、 电阻R12 和电阻R13; 降压芯片U2的型号为TSOT23-8L, 降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容C2接地, 降压 芯。

20、片U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容C3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与+VUSB_IN端连接; 降压芯片 U2的第六引脚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 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连接, 电阻R8的另一端 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 电阻R7的另一端与+VUSB_IN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七引脚与+ VCC_5V_LDO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七引脚通过电容C5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一引脚与电 阻R9与+V3P3A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五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 电阻R10的一端连 接, 二极管D1的正极与+VCC_5V_LDO端连接, 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6与电感L1的一端 连接; 。

21、降压芯片U2的第三引脚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 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7接地, 电感 L1与+V5_USB_OUT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 电阻R11的一端连接; 降压 芯片U2的第八引脚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 电阻R13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端、 电容C8 的另一端、 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 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四引脚接地。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将笔记本电源的电压降压成5V。 0014 进一步的, USB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 电阻R14、 电阻R15、 电阻R16、 电阻 R17、 电阻R18、 电阻R19、 电阻R。

22、20、 电阻R21、 电阻R22、 电阻R23、 电阻R24、 电阻R25、 电阻R26、 电阻R27、 电阻R28、 电阻R29、 电容C9、 电容C10; 控制芯片U3的型号为FA3210, 控制芯片U3的 第一引脚分别与电阻R26的一端、 电阻R27的一端、 电阻R28的一端、 电阻R29的一端、 电容C9 的一端、 电容C10的一端、 +V5_USB端连接, 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 电阻 R26的另一端、 电阻R27的另一端均与+V5_USB_OUT端连接, 电阻R28的另一端、 电阻R29的另 一端均与+V5P0A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与USB2_P3。

23、_DN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三 引脚与USB2_P3_DP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通过电阻R14与+V5_USB端连接, 控制芯 片U3的第四引脚通过电阻R15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 电阻R16 的另一端分别与+V5_USB端、 电阻R17的一端连接, 电阻R17的另一端与EC_USB1_CTL3端连 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六引脚与EC_USB1_CTL1端、 电阻R18的一端连接, 电阻R18的另一端接 地; 控制芯片U3的第七引脚与EC_USB1_CTL2端、 电阻R19的一端连接, 电阻R19的另一端接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211。

24、7798 A 5 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八引脚与EC_USB1_CTL3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九引脚与STATUS_N1 端、 电阻R20的一端、 电阻R21的一端连接, 电阻R20的另一端与+V5_USB端连接, 电阻R21的另 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引脚与USB2_P2_DP_IN2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与 USB2_P2_DN_IN2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二引脚与+VBUS_USB2_3_0端连接; 控制芯片U3 的第十三引脚与电阻R22的一端、 电阻R25的一端、 FAULT_STATUS1端连接, 电阻R22的另一端 与+V5_USB端连接, 电阻R25。

25、的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四引脚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 十五引脚通过电阻R24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六引脚通过电阻R23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 十七引脚接地。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 检测是否连接了移动终端, 当检测到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或 者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了移动终端, 则通过降压后的笔记本电源对移动终端进行充 电 进一步的, 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有芯片U3和USB接口J1, 芯片U3的型号为 SLP2510P8, USB接口J1的型号为CSTU-213913203。 0016 进一步的, 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有芯片U4和USB接口J2, 芯片U。

26、4的型号为 SLP2510P8, USB接口J2的型号为CSTU-213913203。 0017 进一步的, 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SOT-23-5。 0018 综上所述, 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让笔记本电脑起到充 电宝的作用, 为连接笔记本电脑的移动终端如手机进行充电, 起到方便充电, 没有距离限制 的功能; 在充电过程中, 无需笔记本电脑开机, 有效降低笔记本电脑的功耗, 有利于长期使 用。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申请的模块框图。 0020 图2为本申请所述电源电压比较电路和电源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0021 图3为本申请所述电源降压电路的电路图。 0022 图4。

27、为本申请所述USB充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23 图5为本申请所述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0024 图6为本申请所述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 参阅图1-6, 包括: 电 源电压比较电路, 用于让笔记本电源电压和电池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当笔记本电源电压高 于电池参考电压, 则发送开启电源输出信号; 当笔记本电源电压低于电池参考电压, 则发送 关闭电源输出信号; 电源切换电路, 用于接收电源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信号, 当接收到开启 电源输出信号。

28、时, 保持电源输出状态; 当接收到关闭电源输出信号时, 关闭充电功能; 电源 降压电路, 用于在电源输出时, 降低笔记本电源的输出电压; 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 用于与 外界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 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 用于与外界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 USB充 电控制电路, 用于检测是否连接了移动终端, 当检测到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或者第二USB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2117798 A 6 充电接口电路连接了移动终端, 则通过降压后的笔记本电源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具体地, 本申请让笔记本电脑起到充电宝的作用, 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和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用 于连接移动终。

29、端, 实现一次对两个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提高充电的效率; 通过USB充电控制 电路检测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和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是否有移动终端连接, 当检测有移 动终端连接时则可以实现充电; 通过电源电压比较电路用于对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进行检 测, 当检测到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电压低, 则关闭充电功能, 当检测到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电压 高, 则开启充电功能; 通过电源切换电路实现功能的切换; 通过电源降压电路让电源电压降 低到移动终端的充电电压。 在充电过程中, 无需笔记本电脑开机, 有效降低笔记本电脑的功 耗, 有利于长期使用。 0027 参阅图2, 本实施例中, 电源电压比较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

30、U1、 电阻R1、 电阻R2、 电 阻R3、 电阻R4、 电阻R5和电容C1, 电阻R1的一端与笔记本电脑电源的+VBATA端连接, 电阻R1 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 电阻R3的一端和电源参考电压+VBATA_REF端连接, 电阻R2 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 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 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 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 电阻R4的另一端与+ VCC3P3_LDO_OUT端连接, 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电源电压比较电路用 于检测电池电压, 防止电池过放。 具体地, 笔记本电脑电源的+VBAT。

31、A端的电压与电源参考电 压的+VBATA_REF端比较, 当笔记本电脑电源的电压低于电源参考电压, 则关闭对外的充电 功能; 笔记本电脑电源的电压高于电源参考电压, 则开启对外的充电功能。 0028 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 电源切换电路包括晶体管Q1、 晶体管Q2、 晶体管Q3和电阻R6, 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与晶体管Q1的G端连接, 晶体管Q1的S端接地, 晶体管Q2 的G端分别与笔记本电源电池的+VBATA端、 晶体管Q1的D端连接, 晶体管Q2的S端与笔记本电 源电池的+VBATA端连接, 晶体管Q2的D端与+VUSB_IN端连接, 晶体管Q3的D端与晶体管Q1的D 端连接,。

32、 晶体管Q3的S端接地, 晶体管Q3的G端与EC_USB1_EN连接。 0029 电源切换电路实现笔记本电脑的关机充电功能和笔记本电脑关闭充电功能的切 换, 具体地, 电源切换电路用于接收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的输出信号, 当接收到开启电源 输出信号时, 保持电源输出状态; 当接收到关闭电源输出信号时, 关闭充电功能。 0030 参阅图3, 本实施例中, 电源降压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2、 电容C2、 电容C3、 电阻R7、 电 阻R8、 电容C4、 电容C5、 电阻R9、 二极管D1、 电阻R10、 电容C6、 电感L1、 电容C7、 电容C8、 电阻 R11、 电阻R12和电阻R13; 降压芯。

33、片U2的型号为TSOT23-8L, 降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容 C2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容C3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二引脚与+VUSB_IN端连 接; 降压芯片U2的第六引脚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 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连接, 电阻 R8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 电阻R7的另一端与+VUSB_IN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 第七引脚与+VCC_5V_LDO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七引脚通过电容C5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 一引脚与电阻R9与+V3P3A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五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 电阻R10 的一端连接, 二极管D1的正极与+。

34、VCC_5V_LDO端连接, 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6与电感 L1的一端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三引脚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 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7 接地, 电感L1与+V5_USB_OUT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 电阻R11的一端 连接; 降压芯片U2的第八引脚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 电阻R13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 端、 电容C8的另一端、 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 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 降压芯片U2的第四引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2117798 A 7 脚接地。 电源降压电路用于将笔记本电源的电压降压成5V, 用于通过第一USB充。

35、电接口电路 或者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对外进行供电。 0031 参阅图4, 本实施例中, USB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 电阻R14、 电阻R15、 电阻 R16、 电阻R17、 电阻R18、 电阻R19、 电阻R20、 电阻R21、 电阻R22、 电阻R23、 电阻R24、 电阻R25、 电阻R26、 电阻R27、 电阻R28、 电阻R29、 电容C9、 电容C10; 控制芯片U3的型号为FA3210, 控制 芯片U3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电阻R26的一端、 电阻R27的一端、 电阻R28的一端、 电阻R29的一 端、 电容C9的一端、 电容C10的一端、 +V5_USB端连接, 电容C9的。

36、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 接地, 电阻R26的另一端、 电阻R27的另一端均与+V5_USB_OUT端连接, 电阻R28的另一端、 电 阻R29的另一端均与+V5P0A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与USB2_P3_DN端连接, 控制芯片 U3的第三引脚与USB2_P3_DP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通过电阻R14与+V5_USB端连 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通过电阻R15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五引脚与电阻R16的一端连 接, 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V5_USB端、 电阻R17的一端连接, 电阻R17的另一端与EC_USB1_ CTL3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六引脚与E。

37、C_USB1_CTL1端、 电阻R18的一端连接, 电阻R18的另 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七引脚与EC_USB1_CTL2端、 电阻R19的一端连接, 电阻R19的另一 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八引脚与EC_USB1_CTL3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九引脚与STATUS_ N1端、 电阻R20的一端、 电阻R21的一端连接, 电阻R20的另一端与+V5_USB端连接, 电阻R21的 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引脚与USB2_P2_DP_IN2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 与USB2_P2_DN_IN2端连接; 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二引脚与+VBUS_USB2_3_0端连接;。

38、 控制芯片 U3的第十三引脚与电阻R22的一端、 电阻R25的一端、 FAULT_STATUS1端连接, 电阻R22的另一 端与+V5_USB端连接, 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四引脚接地; 控制芯片U3的 第十五引脚通过电阻R24接地; 控制芯片U3的第十六引脚通过电阻R23接地; 控制芯片U3的 第十七引脚接地。 USB充电控制电路用于检测是否连接了移动终端, 当检测到第一USB充电 接口电路或者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了移动终端, 则通过降压后的笔记本电源对移动 终端进行充电。 0032 参阅图5, 本实施例中, 第一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有芯片U3和USB接口J1,。

39、 芯片U3 的型号为SLP2510P8, USB接口J1的型号为CSTU-213913203。 0033 参阅图6, 本实施例中, 第二USB充电接口电路连接有芯片U4和USB接口J2, 芯片U4 的型号为SLP2510P8, USB接口J2的型号为CSTU-213913203。 0034 另外的, 其中一个USB充电接口电路与控制芯片U3连接, 实现笔记本电脑关机时仍 实现对外充电功能。 另一个USB充电接口电路直接与笔记本电脑的CPU连接, 只能在开机状 态下对外充电功能, 其中电流最大500mA。 0035 本实施例中, 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SOT-23-5。 0036 以上均为本申请。

40、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本申请 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2117798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9 CN 112117798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10 CN 112117798 A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1 CN 112117798 A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2 CN 112117798 A 12 图5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3 CN 112117798 A 13 图6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4 CN 112117798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笔记本电脑 USB 接口 关机 充电 电路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笔记本电脑USB接口的关机充电电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4625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