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工作套管.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0130127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6.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双通道工作套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通道工作套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通道工作套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双通道工作套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通道工作套管.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043424.8 (22)申请日 2020.09.28 (71)申请人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静安区延长中路301号 (72)发明人 贺石生倪海键冯超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沈栋栋 (51)Int.Cl. A61B 17/00(2006.01) A61B 17/34(2006.01) A61F 2/4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

2、, 包括: 管体、 夹层和把手, 管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 管体 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进口和出口管体的外径由管 体靠近进口的一端到管体靠近出口的一端逐渐 缩小, 夹层沿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体内, 把 手固定安装于管体靠近进口的一端, 管体的内部 通过夹层分割为工作通道和内镜通道, 工作通道 设置于内镜通道的上方, 工作通道用于放置手术 器械, 内镜通道用于放置椎间孔镜。 通过对本发 明的应用, 减少放置过程中对患者造成额外损 伤, 提高安全性; 实现全程可视化打入椎间融合 器, 操作更加简便、 灵活, 降低手术难度; 减少不 必要的可撑开式椎体融合器的使用, 提高了脊柱 手术的成功率。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2120744 A 2020.12.25 CN 112120744 A 1.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管体、 夹层和把手, 所述管体沿水平方向设 置, 所述管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 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进口和出口, 所述进口的内轮 廓大于所述出口的内轮廓, 所述管体的外径由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到所述管体靠 近所述出口的一端逐渐缩小, 所述夹层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内, 所述把 手固定安装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 所述夹层沿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夹层沿所述 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管体的内部通过所述夹层分割为工作通。

4、道和内镜通道, 所述工 作通道设置于所述内镜通道的上方, 所述管体的内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夹层的上表面共同形 成所述工作通道, 所述管体的内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夹层的下表面共同形成所述内镜通道, 所述工作通道用于放置手术器械, 所述内镜通道用于放置椎间孔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内还设有清洗管路, 所述清洗管路包括: 进水通道、 出水通道、 进水连接头和出水连接头, 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 出水通道均呈管状设置, 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均开设于所述夹层内, 所述进水通 道的一端和所述出水通道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夹层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设置, 所述进水通道 的另一端。

5、和所述出水通道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夹层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的两侧, 且所述 进水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水通道的另一端分别正对所述管体的内壁的两侧设置, 所述进 水连接头和所述出水连接头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的两侧, 所述进水 连接头的一端贯穿所述管体的一侧并与所述进入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所述出水连接头的 一端贯穿的一侧并所述出水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层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 与所述出口之间预留有一定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通道的内轮廓大于所 述内镜通道的内轮廓。 5.根据权。

6、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 内镜通道的中轴线呈相对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 的下部呈尖锐凸出的鸭嘴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近似呈菱形的板体结 构设置, 所述板体结构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口, 所述通口的内径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 一端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把手的四角处均呈圆角, 且所述把手的上部的两边的长度大于所 述把手的下部的两边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通道的横截面的轮廓 呈圆角矩形设。

7、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层与所述管体为一体式 结构, 所述管体采用显影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的外壁刻画有刻度 线, 所述刻度线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刻度线用于观察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出口 的一端进入人体的深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120744 A 2 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将微创 作为首选的治疗策略。 在重。

8、建脊柱稳定性的手术中, 椎间融合术具有重要地位, 而椎间融合 术的关键是放置椎间融合器。 由于开放手术具有足够的手术视野因而可以放置任何型号的 融合器。 但对于微创手术而言, 由于视野有限, 术者只能放置与融合器配套的通道或是使用 可撑开式融合器, 对于较大型号的融合器, 放置更大的通道会增加组织、 神经损伤风险; 而 对于可撑开式融合器, 由于材质问题导致与骨弹性模量差别较大, 易导致终板损伤、 塌陷、 植骨不融合等, 导致手术失败。 同时, 在内镜辅助椎间融合术放置融合器的过程中, 目前尚 无法实现全程可视化, 尤其在最终打入融合器时, 均是将内镜退出, 换成更大直径通道, 并 且仅依赖透。

9、视, 凭手感盲视下操作, 增加了神经损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 包括: 管体、 夹层和把手, 所述管体沿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管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 所述管体的两 端分别形成有进口和出口, 所述进口的内轮廓大于所述出口的内轮廓, 所述管体的外径由 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到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逐渐缩小, 所述夹层沿所述 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管体内, 所述把手固定安装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 所述夹层沿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夹层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管体的内部通过所 述夹层分割为工作通道和内镜通。

10、道, 所述工作通道设置于所述内镜通道的上方, 所述管体 的内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夹层的上表面共同形成所述工作通道, 所述管体的内部的下表面与 所述夹层的下表面共同形成所述内镜通道, 所述工作通道用于放置手术器械, 所述内镜通 道用于放置椎间孔镜。 0004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管体内还设有清洗管路, 所述清洗管路包括: 进水 通道、 出水通道、 进水连接头和出水连接头, 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均呈管状设置, 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均开设于所述夹层内, 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和所述出水通道 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夹层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设置, 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水通道 的另一端分别贯。

11、穿所述夹层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的两侧, 且所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 出水通道的另一端分别正对所述管体的内壁的两侧设置, 所述进水连接头和所述出水连接 头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的两侧, 所述进水连接头的一端贯穿所述管 体的一侧并与所述进入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所述出水连接头的一端贯穿的一侧并所述出 水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0005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夹层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与所述出口之间预留有 一定的距离。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2120744 A 3 0006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工作通道的内轮廓大于所述内镜通道的内轮廓。 0007 在另一个优选。

12、的实施例中, 所述工作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内镜通道的中轴线呈相 对倾斜设置。 0008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的下部呈尖锐凸出的鸭 嘴型结构。 0009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把手近似呈菱形的板体结构设置, 所述板体结构 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口, 所述通口的内径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口的一端的外径相匹配, 所 述把手的四角处均呈圆角, 且所述把手的上部的两边的长度大于所述把手的下部的两边的 长度。 001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工作通道的横截面的轮廓呈圆角矩形设置。 0011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夹层与所述管体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管体采用显 影。

13、材料制成。 0012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管体的外壁刻画有刻度线, 所述刻度线沿所述管 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刻度线用于观察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出口的一端进入人体的深度。 0013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4 (1)通过对本发明的应用, 整个管体的设计符合Kambin三角(安全三角工作区)的 三维解剖结构, 减少放置过程中对患者造成额外损伤, 提高安全性; 0015 (2)通过对本发明的应用, 实现全程可视化打入椎间融合器, 操作更加简便、 灵活, 降低手术难度; 0016 (3)通过对本发明的应用, 减少不必要的可撑开式椎体融合器的。

14、使用, 提高了脊柱 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的把手端视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的侧视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通道工作套管的夹层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0021 附图中: 0022 1、 管体; 2、 夹层; 3、 把手; 11、 进口; 12、 出口; 13、 工作通道; 14、 内镜通道; 21、 进水 通道; 22、 出水通道; 4、 进水连接头; 5、 出水连接头; 15、 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但不。

15、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0024 如图1至图4所示, 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双通道工作套管, 包括: 管体1、 夹层2和 把手3, 管体1沿水平方向设置, 管体1呈中空的管状结构, 管体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进口11和 出口12, 进口11的内轮廓大于出口12的内轮廓, 管体1的外径由管体1靠近进口11的一端到 管体1靠近出口12的一端逐渐缩小, 夹层2沿管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体1内, 把手3固定安 装于管体1靠近进口11的一端, 夹层2沿水平方向设置, 夹层2沿管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 管体 1的内部通过夹层2分割为工作通道13和内镜通道14, 工作通道13设置于内镜通道14的上 说明书 2/4 页 。

16、4 CN 112120744 A 4 方, 管体1的内部的上表面与夹层2的上表面共同形成工作通道13, 管体1的内部的下表面与 夹层2的下表面共同形成内镜通道14, 工作通道13用于放置手术器械, 内镜通道14用于放置 椎间孔镜。 进一步地, 通过夹层2将整个管体1分割为上下两条管形通道, 上部的通道为工作 通道13, 下部的通道为内镜通道14, 夹层2沿管体1的内部的轴向水平设置, 工作通道13和内 镜通道14均由管体1的进口11朝向出口12设置, 进一步地, 工作通道13和内径通道整体分割 为相对独立的两相对倾斜设置的管道结构, 且工作通道13与内径通道靠近出口12的一端两 者逐并拢, 工。

17、作通道13用于放置手术器械直接进行对患者进行脊柱椎间融合手术的操作, 内径通道内放置椎间孔镜用于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直接观察, 且工作通道13沿水平方向 上的宽度应不小于10mm, 且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不小于14mm; 其中, 夹层2呈板状结构, 一体式 地固定于管体1内, 且夹层2靠近进口11的一端的厚度应大于夹层2靠近出口12的一端的厚 度;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医护人员先对患者需要进行施加椎间融合术的位置进行定位, 通过 逐渐扩张的方法将上述的管体1的出口12一端插入人体, 并在内径通道内放置带有摄像装 置的椎间孔镜, 然后再工作通道13内将融合器等手术器械放置, 而后进行椎间融合术的常 。

18、规操作, 完成手术。 0025 进一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管体1内还设有清洗管路, 清洗管路包括: 进水通 道21、 出水通道22、 进水连接头4和出水连接头5, 进水通道21和出水通道22均呈管状设置, 进水通道21和出水通道22均开设于夹层2内, 进水通道21的一端和出水通道22的一端均贯 穿夹层2靠近出口12的一端设置, 进水通道21的另一端和出水通道22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夹 层2靠近进口11的一端的两侧, 且进水通道21的另一端和出水通道22的另一端分别正对管 体1的内壁的两侧设置, 进水连接头4和出水连接头5分别固定设于管体1靠近进口11的一端 的两侧, 进水连接头4的一端贯穿。

19、管体1的一侧并与进入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出水连接头5 的一端贯穿的一侧并出水通道22的另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 进水连接头4和出水连接头5 均采用可拆卸地安装方式, 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管体1进行固定, 并与外部的进出水管路 进行连接, 从而可以根据手术者的实际需要由进水连接头4注入清理液, 进水通道21和出水 通道22在夹层2靠近出口12的一端分别形成一出水口和一回水口, 进水通道21与出水通道 22均沿水平方向呈相互平行设置, 进水通道21和出水通道22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呈L 形设置, 清理液由进水通道21由夹层2靠近进口11的一端流向进水口并喷出至患者的手术 位置进行清洗, 以便。

20、椎间孔镜可获得清晰的视野, 清洗液完成清洗后又回水口汇入至出水 通道22内, 并从出水连接头5流出。 0026 进一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夹层2靠近出口12的一端与出口12之间预留有一 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 为方便清洗液流畅地由出水口喷出, 夹层2靠近出口12的一端与出口 12的端口处预留一定距离, 避免夹层2与患者的身体组织直接相抵。 0027 进一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工作通道13的内轮廓大于内镜通道14的内轮廓。 0028 进一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工作通道13的中轴线与内镜通道14的中轴线呈 相对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 工作通道13的中轴线与内镜通道14的中轴。

21、线在进口11的一端的 间距大于两者在出口12的一端的间距。 0029 进一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 管体1靠近出口12的一端的下部呈尖锐凸出的鸭 嘴型结构。 进一步地, 出口12的一端的端口面整体呈倾斜设置, 具体地说, 出口12的下端凸 出于出口12的上端, 且出口12下端呈中部下凹两侧呈边沿凸起状设置, 形成上述的鸭嘴型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2120744 A 5 结构。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 围。 0031 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0032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 把手3近似呈菱形的板体结构设。

22、置, 板体结构的中部开 设有一通口, 通口的内径与管体1靠近进口11的一端的外径相匹配, 把手3的四角处均呈圆 角, 且把手3的上部的两边的长度大于把手3的下部的两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 医护人员可通 过把手3对整个管体1进行插入或拧动等操作。 0033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 工作通道13的横截面的轮廓呈圆角矩形设置。 0034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 夹层2与管体1为一体式结构, 管体1采用显影材料制 成。 进一步地, 整个上述的双通道工作套管整体采用显影材料制成, 方便在辅助用的照影装 置的工作下进行精准定位。 0035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 管体1的外壁刻画有刻度线15, 刻度。

23、线15沿管体1的长 度方向设置, 刻度线15用于观察管体1靠近出口12的一端进入人体的深度。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 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 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 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2120744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112120744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112120744 A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112120744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双通道 工作 套管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双通道工作套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3012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