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控差速器.pdf

上传人:利贞 文档编号:10127176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58.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气控差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气控差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气控差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档描述:

《气控差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控差速器.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121496.X (22)申请日 2020.10.20 (71)申请人 白金砖 地址 473400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龙潭镇 白庄村白庄70号 (72)发明人 白金砖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09 代理人 张狄峰 (51)Int.Cl. F16H 48/08(2012.01) (54)发明名称 气控差速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控差速器, 属于机械领 域。 本发明包括开放式差速器和转向控制系统, 所述转向控制系统与开放式差。

2、速器配合, 所述开 放式差速器包括左行星齿轮支架、 右行星齿轮支 架、 输入轴、 输出轴、 差速轮和差速轴, 所述左行 星齿轮支架和右行星齿轮支架上均安装有行星 齿轮, 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均与行星齿轮配合, 所述左行星齿轮支架和右行星齿轮支架均与差 速轮配合, 所述差速轴的一端与差速轮连接, 所 述转向控制系统与差速轴配合。 该气控差速器具 有方便控制, 便于安装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112128339 A 2020.12.25 CN 112128339 A 1.一种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开放式差速器和转向控制系统 (8) , 所述转向控 制系统 (8。

3、) 与开放式差速器配合, 所述开放式差速器包括左行星齿轮支架 (1) 、 右行星齿轮 支架 (2) 、 输入轴 (3) 、 输出轴 (4) 、 差速轮 (6) 和差速轴 (7) , 所述左行星齿轮支架 (1) 和右行 星齿轮支架 (2) 上均安装有行星齿轮 (5) , 所述输入轴 (3) 和输出轴 (4) 均与行星齿轮 (5) 配 合, 所述左行星齿轮支架 (1) 和右行星齿轮支架 (2) 均与差速轮 (6) 配合, 所述差速轴 (7) 的 一端与差速轮 (6) 连接, 所述转向控制系统 (8) 与差速轴 (7) 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行星齿轮支架 。

4、(1) 包括左锥 齿轮 (11) 和左齿轮安装盘 (12) , 所述右行星齿轮支架 (2) 包括右锥齿轮 (21) 和右齿轮安装 盘 (22) , 所述左锥齿轮 (11) 和左齿轮安装盘 (12) 之间、 以及右锥齿轮 (21) 和右齿轮安装盘 (22) 之间均安装有行星齿轮 (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轴 (3) 包括输入轴本体 (31) , 所述输入轴本体 (31) 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输入轴齿轮 (32) , 两个输入轴齿轮 (32) 分 别与安装在左行星齿轮支架 (1) 和右行星齿轮支架 (2) 上的行星齿轮 (5) 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

5、所述的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轴 (3) 还包括输入轴连接 盘 (33) , 所述输入轴连接盘 (33) 安装在输入轴本体 (31) 上, 所述输入轴连接盘 (33) 上设置 有安装孔 (34)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 (4) 包括输出轴本体 (41) 和输出轴齿轮 (42) , 所述输出轴齿轮 (42) 安装在输出轴本体 (41) 的一端, 所述输出轴 齿轮 (42) 与行星齿轮 (5) 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齿轮 (5) 的数量为3个以 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

6、于: 所述行星齿轮 (5) 包括行星齿轮本 体 (51) 和行星齿轮轴 (52) , 所述左行星齿轮支架 (1) 和右行星齿轮支架 (2) 上均安装有行星 齿轮轴 (52) , 所述行星齿轮本体 (51) 安装在行星齿轮轴 (52) 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控制系统 (8) 包括卡槽 (81) 、 卡块 (82) 、 气缸 (83) 、 气控阀 (84) 、 气控开关 (85) 、 方向盘 (86) 、 方向轴 (87) 和开关触 点 (88) , 所述卡槽 (81) 设置在差速轴 (7) 上, 所述卡块 (82) 与卡槽 (81) 配合, 所述气缸 。

7、(83) 的活塞杆与卡块 (82) 连接, 所述气缸 (83) 的缸筒与气控阀 (84) 连接, 所述气控阀 (84) 与气 控开关 (85) 连接, 所述方向盘 (86) 与方向轴 (87) 连接, 所述方向轴 (87) 上设置有开关触点 (88) , 所述开关触点 (88) 与气控开关 (85) 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块 (82) 上设置有卡口 (810) , 所述卡口 (810) 与卡槽 (81) 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控差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 (83) 的缸筒与气控阀 (84) 、 以及气控阀 (84) 与气控开关 (。

8、85) 均通过气管连接, 所述气控阀 (84) 与进气管 (89) 连 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2128339 A 2 气控差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控差速器, 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 右 (或前、 后) 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 主要由左 右半轴齿轮、 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 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 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 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 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 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 现有技术中的差速器多数采用机械控制的方式进行控制, 因而现有 技术中的差速器不方便控制。

9、也不方便安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 便于控制方便安装的气控差速器。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气控差速器, 其结构特点在于: 包括 开放式差速器和转向控制系统, 所述转向控制系统与开放式差速器配合, 所述开放式差速 器包括左行星齿轮支架、 右行星齿轮支架、 输入轴、 输出轴、 差速轮和差速轴, 所述左行星齿 轮支架和右行星齿轮支架上均安装有行星齿轮, 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均与行星齿轮配合, 所述左行星齿轮支架和右行星齿轮支架均与差速轮配合, 所述差速轴的一端与差速轮连 接, 所述转向控制系统与差速。

10、轴配合。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左行星齿轮支架包括左锥齿轮和左齿轮安装盘, 所述右行星齿轮 支架包括右锥齿轮和右齿轮安装盘, 所述左锥齿轮和左齿轮安装盘之间、 以及右锥齿轮和 右齿轮安装盘之间均安装有行星齿轮。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输入轴包括输入轴本体, 所述输入轴本体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输 入轴齿轮, 两个输入轴齿轮分别与安装在左行星齿轮支架和右行星齿轮支架上的行星齿轮 啮合。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输入轴还包括输入轴连接盘, 所述输入轴连接盘安装在输入轴本 体上, 所述输入轴连接盘上设置有安装孔。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输出轴包括输出轴本体和输出轴齿轮, 所述输出轴齿轮安装。

11、在输 出轴本体的一端, 所述输出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为3个以上。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行星齿轮包括行星齿轮本体和行星齿轮轴, 所述左行星齿轮支架 和右行星齿轮支架上均安装有行星齿轮轴, 所述行星齿轮本体安装在行星齿轮轴上。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转向控制系统包括卡槽、 卡块、 气缸、 气控阀、 气控开关、 方向盘、 方 向轴和开关触点, 所述卡槽设置在差速轴上, 所述卡块与卡槽配合, 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卡 块连接, 所述气缸的缸筒与气控阀连接, 所述气控阀与气控开关连接, 所述方向盘与方向轴 连接, 所述方向轴上设置有开关触点, 所述开关触。

12、点与气控开关配合。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2128339 A 3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卡口, 所述卡口与卡槽配合。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气缸的缸筒与气控阀、 以及气控阀与气控开关均通过气管连接, 所 述气控阀与进气管连接。 0014 相比现有技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方向盘控制方向轴转动, 使得安装在方向轴 上的开关触点触动气控开关, 进而通过气控开关来控制气控阀的打开或关闭, 使得气缸的 活塞杆控制卡块移动, 使得卡块上的卡口与差速轴上的卡槽接触或分离, 进而实现开放式 差速器的控制, 以实现车辆的转弯或直行, 该气控差速器具有方便控制, 便于安装等优。

13、点; 其中开放式差速器对左行星齿轮支架和右行星齿轮支架的控制, 采用该气控差速器方便控 制车辆的直行及转弯, 行星齿轮的数量控制在35个之间, 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 可以保证输入轴齿轮和输出轴齿轮与行星齿轮本体有足够的啮合面、 以保证其有足够的传 动力。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气控差速器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开放式差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开放式差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开放式差速器。

1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是图6中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左行星齿轮支架1、 右行星齿轮支架2、 输入轴3、 输出轴4、 行星齿轮5、 差速轮 6、 差速轴7、 转向控制系统8、 左锥齿轮11、 左齿轮安装盘12、 右锥齿轮21、 右齿轮安装盘22、 输入轴本体31、 输入轴齿轮32、 输入轴连接盘33、 安装孔34、 输出轴本体41、 输出轴齿轮42、 行星齿轮本体51、 行星齿轮轴52、 卡槽81、 卡块82、 气缸83、 气控阀84、 气控开关85、 方向盘86、 方向轴87、 开关触点88、 进 气管89、 卡口8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

15、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 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4 实施例。 0025 参见图1至图7所示, 须知,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 比例、 大小等, 均仅用 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 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 实施的限定条件, 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 任何结构的修饰、 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 整, 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 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 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 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 “上” 、“下” 、“左” 、“右” 、“中间” 及 说明书 2/4 。

16、页 4 CN 112128339 A 4 “一” 等的用语, 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 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 其相对关系的 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 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26 本实施例中的气控差速器, 该气控差速器用于车辆中控制车辆的直行或转弯, 其 包括开放式差速器和转向控制系统8, 转向控制系统8与开放式差速器配合; 通过转向控制 系统8实现对开放式差速器的控制, 进而实现对左行星齿轮支架1和右行星齿轮支架2的控 制; 左行星齿轮支架1和右行星齿轮支架2可以用于控制左前轮和右前轮, 也可以用于控制 左后轮和右后轮。 0027 本实施例中的开放式差速器包。

17、括左行星齿轮支架1、 右行星齿轮支架2、 输入轴3、 输出轴4、 差速轮6和差速轴7, 左行星齿轮支架1和右行星齿轮支架2上均安装有行星齿轮5, 输入轴3和输出轴4均与行星齿轮5配合, 左行星齿轮支架1和右行星齿轮支架2均与差速轮6 配合, 差速轴7的一端与差速轮6连接, 转向控制系统8与差速轴7配合。 0028 本实施例中的左行星齿轮支架1包括左锥齿轮11和左齿轮安装盘12, 右行星齿轮 支架2包括右锥齿轮21和右齿轮安装盘22, 左锥齿轮11和左齿轮安装盘12之间、 以及右锥齿 轮21和右齿轮安装盘22之间均安装有行星齿轮5。 0029 本实施例中的输入轴3包括输入轴本体31和输入轴连接盘。

18、33, 输入轴本体31的两 端各安装有一个输入轴齿轮32, 两个输入轴齿轮32分别与安装在左行星齿轮支架1和右行 星齿轮支架2上的行星齿轮5啮合, 输入轴连接盘33安装在输入轴本体31上, 输入轴连接盘 33上设置有安装孔34、 以便于安装齿轮。 0030 本实施例中的输出轴4包括输出轴本体41和输出轴齿轮42, 输出轴齿轮42安装在 输出轴本体41的一端, 输出轴齿轮42与行星齿轮5啮合, 输出轴本体41的另一端与车轮、 用 于驱动履带的链轮连接, 输出轴齿轮42与输入轴齿轮32之间存在间隙。 0031 本实施例中的行星齿轮5的数量为3个以上, 作为优选行星齿轮5的数量为35个, 行星齿轮5。

19、包括行星齿轮本体51和行星齿轮轴52, 左行星齿轮支架1和右行星齿轮支架2上 均安装有行星齿轮轴52, 行星齿轮本体51安装在行星齿轮轴52上。 0032 本实施例中的转向控制系统8包括卡槽81、 卡块82、 气缸83、 气控阀84、 气控开关 85、 方向盘86、 方向轴87和开关触点88, 卡槽81设置在差速轴7上, 卡块82与卡槽81配合, 卡 块82上设置有卡口810, 卡口810与卡槽81配合, 气缸83的活塞杆与卡块82连接, 气缸83的缸 筒与气控阀84连接, 气控阀84与气控开关85连接, 方向盘86与方向轴87连接, 方向轴87上设 置有开关触点88, 开关触点88与气控开关。

20、85配合, 气缸83的缸筒与气控阀84、 以及气控阀84 与气控开关85均通过气管连接, 气控阀84与进气管89连接。 0033 本实施例中的气控差速器的控制方法如下: (一) 采用该气控差速器控制车辆直行, 通过转向控制系统8控制开放式差速器, 进而使 得左行星齿轮支架1和右行星齿轮支架2停止转动, 输入轴3和输出轴4通过行星齿轮5配合, 以实现车辆的直行; 以实现车辆直行时无差速。 0034 当车辆直行时采用该差速器控制车辆具体如下, 通过转动方向盘86使得安装在方 向轴87上的开关触点88触动气控开关85, 进而通过气控开关85来控制气控阀84打开, 使得 气缸83的活塞杆控制卡块82移。

21、动, 卡块82上的卡口810与差速轴7上的卡槽81接触, 进而使 得差速轮6停止转动, 控制左锥齿轮11和右锥齿轮21停止转动; 此时安装在输入轴本体31两 端的输入轴齿轮32驱动行星齿轮本体51转动, 通过行星齿轮本体51驱动安装在输出轴本体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2128339 A 5 41上的输出轴齿轮42转动, 进而实现输出轴本体41的转动, 以实现车辆的直行。 0035 (二) 采用该气控差速器控制车辆转弯, 通过转向控制系统8控制开放式差速器, 进 而使得左行星齿轮支架1和右行星齿轮支架2左、 右转动, 输入轴3和输出轴4通过行星齿轮5 配合, 以实现车辆的转弯。 00。

22、36 当车辆转弯时采用该差速器控制车辆具体如下, 通过转动方向盘86使得安装在方 向轴87上的开关触点88触动气控开关85, 进而通过气控开关85来控制气控阀84关闭, 使得 气缸83的活塞杆控制卡块82移动, 卡块82上的卡口810与差速轴7上的卡槽81分离, 进而使 得差速轮6左、 右转动, 以实现左锥齿轮11和右锥齿轮21左、 右转动; 此时安装在输入轴本体 31两端的输入轴齿轮32驱动行星齿轮本体51转动, 通过行星齿轮本体51驱动安装在输出轴 本体41上的输出轴齿轮42转动, 当车辆向左、 右转弯时两端的输出轴本体41的转速不同, 左 端的输出轴本体41推动左行星齿轮支架1向右转动、。

23、 使差速轮6向右转动, 或右端的输出轴 本体41推动右行星齿轮支架2向左转动、 使差速轮6向左转动, 以实现车辆的转弯。 0037 具体的说该气控差速器工作过程如下: 方向盘86控制方向轴87转动, 使得安装在 方向轴87上的开关触点88触动气控开关85, 进而通过气控开关85来控制气控阀84的打开或 关闭, 使得气缸83的活塞杆控制卡块82移动, 使得卡块82上的卡口810与差速轴7上的卡槽 81接触或分离, 进而实现开放式差速器的控制, 以实现车辆的转弯或直行, 该气控差速器具 有方便控制, 便于安装等优点。 0038 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其零、 部件的。

24、形状、 所取名 称等可以不同,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 凡依 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 均包括于本发 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 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 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 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2128339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7 CN 112128339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8 CN 112128339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9 CN 112128339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0 CN 112128339 A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1 CN 112128339 A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2 CN 112128339 A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3 CN 112128339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差速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气控差速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2717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