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和检测体搬运系统.pdf
《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和检测体搬运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和检测体搬运系统.pdf(3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102215.X (22)申请日 2020.02.19 (30)优先权数据 2019-118300 2019.06.26 JP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那须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3 代理人 曾贤伟范胜杰 (51)Int.Cl. G01N 21/84(2006.01) G01N 2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 和检测体搬运系。
2、统 (57)摘要 在本发明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中使检测 体拍摄条件恰当。 将收容检测体的容器(46)配置 在背光(42)和照相机(44)之间, 通过该容器(46) 的拍摄获取第一图像。 在根据第一图像包含的检 测体像设定了背光(42)的亮度的基础上, 通过容 器(46)的拍摄获取第二图像。 根据第二图像包含 的检测体像, 作为检测体的性状而识别溶血水平 和乳糜水平。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18页 CN 112147138 A 2020.12.29 CN 112147138 A 1.一种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具备: 光源, 其设置在配置收容有检测体。
3、的容器的拍摄位置的一方侧; 照相机, 其设置在上述拍摄位置的另一侧, 在第一拍摄时拍摄上述容器而获取第一图 像, 在接着上述第一拍摄后的第二拍摄时拍摄上述容器而获取第二图像; 控制部, 其在上述第二拍摄之前, 根据上述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设定上述第二 拍摄时的上述光源的动作条件; 以及 识别部, 其根据上述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识别上述检测体的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的亮度来设定上述第二拍摄时的上述 光源的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将上述第一拍摄时的上述。
4、光源的亮度设定为第一亮度, 上述控制部在判定为上述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的亮度过大的情况下, 将比上述第 一亮度低的第二亮度设定为上述第二拍摄时的上述光源的亮度, 或者在判定为上述第一图 像包含的检测体像的亮度过小的情况下, 将比上述第一亮度高的第二亮度设定为上述第二 拍摄时的上述光源的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判定为上述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的亮度过大的情况下, 将低亮度设 定为上述第二拍摄时的上述光源的亮度, 上述控制部在判定为上述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的亮度过小的情况下, 将比上述低 亮度高的高亮度设定为上述第二拍摄时的上述光源的亮度。
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是血清或血浆, 上述识别部根据上述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识别溶血水平和乳糜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识别部根据收容有上述检测体的容器的种类来变更溶血水平判定条件和乳糜水 平判定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识别部确定上述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中的有效像素群, 并根据上述有效像素 群来识别上述检测体的性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识别部将上述检测体像中的一个或多个无效像素以外的像素确定为上述有。
6、效像 素群, 在上述一个或多个无效像素中, 包括相当于设置在上述容器的肋的像素、 以及相当于 在上述容器的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棱的像素中的至少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在上述拍摄位置不存在上述容器的状况下拍摄上述光源而得到的图 像来评价上述光源。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2147138 A 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设置有普通光源和紫外光源作为上述光源, 上述识别部包括图像处理部, 该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使用上述普通光源拍摄上述容器 而获取到的图像和通过使用上述紫外光源。
7、拍摄上述容器而获取到的图像, 生成增强了纤维 蛋白的纤维蛋白图像。 11.一种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将收容有检测体的容器配置在光源与照相机之间的状态下, 对上述容器进行第一拍 摄而获取第一图像; 根据上述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 来设定接着上述第一拍摄后的第二拍摄时的上述 光源的亮度; 在设定上述亮度后, 对上述容器进行上述第二拍摄而获取第二图像; 以及 根据上述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识别上述检测体的性状。 12.一种检测体搬运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搬运系统具备: 搬运装置, 其从受理部分向分析部分搬运收容有检测体的容器; 以及。
8、 检测体识别装置, 其被设置在上述受理部分和上述分析部分之间, 上述检测体识别装置具备: 光源, 其设置在配置上述容器的拍摄位置的一方侧; 照相机, 其设置在上述拍摄位置的另一侧, 在第一拍摄时拍摄上述容器而获取第一图 像, 在接着上述第一拍摄后的第二拍摄时拍摄上述容器而获取第二图像; 控制部, 其在上述第二拍摄之前, 根据上述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设定上述第二 拍摄时的上述光源的动作条件; 以及 识别部, 其根据上述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识别上述检测体是否是异常检测体, 上述搬运装置在上述检测体是上述异常检测体的情况下, 不向上述分析部分搬运收容 有上述检测体的容器, 而向异常检测体回收。
9、部搬运收容有上述检测体的容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2147138 A 3 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和检测体搬运 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 以及检测体搬运 系统, 具体涉及根据拍摄检测体而得到的图像来识别检测体的性状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例如是识别检测体的性状或者识别检测体是否是异 常检测 体的装置。 具体地说, 在检测体是血清的情况下, 通过检测体性状识别 装置识别溶血水平、 乳糜水平等。 溶血因红血球等在检测体容器内败坏而产生, 意味着血清带红色的状态。 乳 糜因在血清中包含中。
10、性脂肪而产生, 意味着血清 带黄色的状态。 在溶血水平、 乳糜水平高 的情况下, 无法恰当地进行血清的分 析。 优选在血清的分析之前确定这些水平。 检测体识 别装置一般被组装在检测 体预处理装置、 检测体分析装置(生化学分析装置、 免疫测定装 置等)或检测 体搬运装置中。 还通过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来识别血清以外的检测体例如血 浆、 尿的性状。 0003 此外, 在专利文献1中, 公开了以背光为背景而通过传感器观测检测体的 装置。 该 装置测定检测体的量。 在专利文献2中, 公开了以下的装置, 其根据 拍摄检测体而得到的图 像的色调来判定溶血水平, 另外根据该图像的明度来判 定乳糜水平。 为了确。
11、定图像的明度 而阶段性地变更照相机的快门速度。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37322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3-72806号公报 000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 为了高精度地识别检测体的性状, 必须使在检测体的拍摄中使用的光源的 动作 条件恰当。 例如, 在拍摄溶血水平和乳糜水平高的检测体而得到的图像中, 检测体像的亮 度变低。 如果拍摄检测体时的光源的亮度过低, 则检测体像的亮 度会接近噪声水平, 从而 难以正确地评价检测体像。 另一方面, 在拍摄溶血水 平和乳糜水平低的检测体而得到的图 像中, 检测体像。
12、的亮度变高。 如果拍摄检 测体时的光源的亮度过高, 则检测体像的亮度会 饱和, 从而难以正确地评价检 测体像。 为了正确地识别检测体的性状, 优选根据检测体的 颜色的浓度或光的 透射度来变更光源的亮度。 更普通地说, 优选根据检测体的性状来变更 光源的 动作条件。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根据检测体的性状来设定适当的拍摄条件。 或者, 本 发明的 目的在于: 提高检测体的性状的识别精度。 0011 解决方案 说明书 1/14 页 4 CN 112147138 A 4 0012 本发明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 光源, 其设置在配置收 容有检 测体的容器的拍摄位置的。
13、一方侧; 照相机, 其设置在上述拍摄位置的另 一侧, 在第一拍摄 时拍摄上述容器而获取第一图像, 在接着上述第一拍摄后的 第二拍摄时拍摄上述容器而 获取第二图像; 控制部, 其在上述第二拍摄之前, 根据上述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设 定上述第二拍摄时的上述光源的动作 条件; 识别部, 其根据上述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 来识别上述检测体的性状。 0013 本发明的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序: 在将收容有检 测体的 容器配置在光源与照相机之间的状态下, 对上述容器进行第一拍摄而获 取第一图像; 根据 上述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 设定接着上述第一拍摄后的 第二拍摄时的上述光源的亮。
14、 度; 在设定上述亮度后, 对上述容器进行上述第二 拍摄而获取第二图像; 以及根据上述第 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识别上述检测 体的性状。 0014 本发明的检测体搬运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备: 搬运装置, 其从受理部分向 分析部 分搬运收容有检测体的容器; 检测体识别装置, 其被设置在上述受理部 分和上述分析部分 之间, 上述检测体识别装置具备: 光源, 其设置在配置上述 容器的拍摄位置的一方侧; 照相 机, 其设置在上述拍摄位置的另一侧, 在第一 拍摄时拍摄上述容器而获取第一图像, 在接 着上述第一拍摄后的第二拍摄时, 拍摄上述容器而获取第二图像; 控制部, 其在上述第二 拍摄之前, 根据上述。
15、第 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 设定上述第二拍摄时的上述光源的动作条 件; 识别部, 其根据上述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识别上述检测体是否是异常检测体, 上 述搬运装置在上述检测体是异常检测体的情况下, 不向上述分析部分搬运收容 有上述 检测体的容器, 而向异常检测体回收部搬运收容有上述检测体的容器。 0015 发明效果 0016 根据本发明, 能够根据检测体的性状来设定适当的拍摄条件。 或者, 根据 本发明, 能够提高检测体的性状的识别精度。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系统的框图。 0018 图2是表示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的第一例的概念图。 0019 图3是表示光源评价部的结。
16、构例的图。 0020 图4是用于说明拍摄条件的图。 0021 图5是用于说明光源的检查方法的图。 0022 图6是表示性状识别部的结构例的图。 0023 图7是表示检测体的性状与光源亮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0024 图8是用于说明容器种类的判定方法的图。 0025 图9是表示针对容器设定的拍摄区域的图。 0026 图10是表示包含容器像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0027 图11是用于说明图像分析方法的图。 0028 图12是用于说明同时识别3个性状的方法的图。 0029 图13是用于说明识别纤维蛋白的方法的图。 0030 图14是表示光源检查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说明书 2/14 页 5 CN 1121。
17、47138 A 5 0031 图15是表示性状识别动作的流程图。 0032 图16是表示性状识别动作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0033 图17是表示性状识别装置的第二例的框图。 0034 图18是表示第二例的机械手的图。 0035 图19是表示成为水平姿势的容器的图。 0036 图20是表示图像处理的一例的图。 0037 图21是表示图像处理的另一例的图。 0038 附图标记说明: 0039 14: 预处理部分; 24: 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 42: 背光; 44: 照相机; 46: 容器; 56: 光 源评价部; 58: 拍摄控制部; 60: 亮度控制部; 62: 性状识别部; 66: 搬运控制部。
18、。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 根据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0041 (1)实施方式的概要 0042 实施方式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具备光源、 照相机、 控制部以及识别部。 光源被 设置在配置收容有检测体的容器的拍摄位置的一方侧。 照相机被设置在 拍摄位置的另一 侧, 在第一拍摄时拍摄容器而获取第一图像, 在接着第一拍摄 后的第二拍摄时拍摄容器而 获取第二图像。 控制部在第二拍摄之前, 根据第一 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 设定第二拍摄时 的光源的动作条件。 识别部根据第二图 像包含的检测体像, 识别检测体的性状。 0043 根据上述结构, 能够根据先得到的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 即根据作为 识别对。
19、 象的检测体自身的形态, 设定第二拍摄时的光源的动作条件。 由此, 能 够使第二拍摄时的 拍摄条件适合于检测体的形态。 例如, 根据成为识别对象的 检测体的颜色的浓度或光透射 量来调整光源的亮度。 由此, 能够避免或减轻由 于光源的亮度过大而产生的问题、 由于光 源的亮度过小而产生的问题。 也可以 控制亮度以外的条件、 例如光源的色温。 0044 通常固定地确定拍摄位置, 但也可以动态地确定它。 如果将包含拍摄位置、 光源、 照相机在内的测定部设置在暗室内或准暗室内, 则能够防止或减轻因外 光造成的坏影响。 拍摄位置的一方侧和另一侧处于夹着拍摄位置而对置的关系。 在实施方式中, 在架子和拍 摄。
20、位置之间移送容器。 也可以在容器收容在架子上 的状态下拍摄该容器。 在该情况下, 容 器收容地点成为拍摄位置。 0045 也可以只在根据通过第一拍摄获取的第一图像, 判断为第一拍摄时的光源 的动 作条件不恰当的情况下, 进行第二拍摄。 即, 在判断为第一拍摄时的光源 的动作条件恰当 的情况下, 也可以不进行第二拍摄。 在该情况下, 识别部根据 第一图像来识别检测体的性 状。 当然也可以始终进行第二拍摄。 0046 在实施方式中, 控制部根据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的亮度, 设定第二拍 摄时的 光源的亮度。 检测体像的亮度是平均亮度、 代表亮度等。 在实施方式中, 控制部将第一拍摄 时的光源的亮度。
21、设定为第一亮度。 控制部在判定为第一图像 包含的检测体像的亮度过大 的情况下, 将比第一亮度低的第二亮度设定为第二 拍摄时的光源的亮度, 或者在判定为第 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的亮度过小的情 况下, 将比第一亮度高的第二亮度设定为第二拍 摄时的光源的亮度。 也可以由 用户或自动地选择第一亮度。 例如, 也可以根据性状识别目 说明书 3/14 页 6 CN 112147138 A 6 的、 预测的异常检 测体数的比例等而将第一亮度设定为低亮度或高亮度。 控制部在判断为 检测体 像的亮度恰当的情况下, 放弃第二拍摄。 0047 在实施方式中, 控制部在判定为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的亮度过大的情 况下。
22、, 将低亮度设定为第二拍摄时的光源的亮度, 在判定为第一图像包含的检 测体像的亮度过 小的情况下, 将比低亮度高的高亮度设定为第二拍摄时的光源 的亮度。 也可以将中亮度设 定为第一拍摄时的光源的亮度。 0048 在实施方式中, 检测体是血清或血浆, 识别部根据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 像, 识 别溶血水平和乳糜水平。 例如, 根据检测体像的发红程度判定溶血水平, 根据检测体像的 发白程度判定乳糜水平。 在实施方式中, 识别部根据收容有检 测体的容器的种类, 变更溶 血水平判定条件和乳糜水平判定条件。 容器的颜色 对检测体像的颜色、 其浓度产生影响。 容器的大小、 特别是容器的粗细对检测 体像的水平。
23、方向上的各位置的颜色的浓度产生影 响。 对此, 根据容器的种类来 变更判定条件。 0049 在实施方式中, 识别部确定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中的有效像素群, 根 据有效 像素群来识别检测体的性状。 在实施方式中, 识别部将检测体像中的一 个或多个无效像素 以外的像素确定为有效像素群。 在该情况下, 一个或多个无 效像素例如包括相当于设置在 容器上的肋的像素、 以及相当于在容器的成型过 程中产生的棱的像素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 该结构, 变得难以受到容器的影响, 能够提高性状识别精度。 0050 在实施方式中, 识别部根据第一图像和上述第二图像中的至少一方, 确定 收容有 检测体的容器的颜色, 并。
24、根据容器的颜色来变更识别检测体的性状的条 件。 从容器的种类 更进一步地, 确定容器的颜色自身, 考虑到它而识别检测体 的性状。 容器的颜色的概念包 括色调、 浓度等。 根据该结构, 能够准确地识别 检测体的性状。 0051 在实施方式中, 控制部根据在容器不存在于拍摄位置的状况下拍摄光源而 得到 的图像来评价光源。 根据该结构, 例如能够确定光源的劣化, 进行其补偿。 在光源存在动作 不良的情况下, 能够确定它。 0052 在实施方式中, 设置普通光源和紫外光源作为光源。 识别部具备图像处理 部, 该 图像处理部根据通过使用普通光源拍摄容器而获取到的图像和通过使用 紫外光源拍摄容 器而获取到。
25、的图像来生成纤维蛋白图像。 根据实验确认了以下 的现象, 即, 当向检测体照 射紫外光时, 检测体中的纤维蛋白、 分离剂等发亮。 优选抑制纤维蛋白以外的部分, 另一方 面, 实施图像处理使得显现出纤维蛋白。 普通光源生成作为白色光的可见光, 紫外光源生 成紫外光。 0053 在实施方式中, 光源是将普通光源和紫外光源一体化而得到的平板状背光。 根据 该结构, 能够减小光源设置空间。 另外, 将容器放在中间, 而光源和照相 机容易成为对置关 系。 0054 实施方式的检测体性状识别方法包括第一拍摄工序、 亮度设定工序、 第二 拍摄工 序以及性状识别工序。 在第一拍摄工序中, 在将收容有检测体的容。
26、器配 置在光源和照相机 之间的状态下, 对容器进行第一拍摄而获取第一图像。 在亮 度设定工序中, 根据第一图像 包含的检测体像, 设定接着第一拍摄后的第二拍 摄时的光源的亮度。 在第二拍摄工序中, 在设定亮度后, 对容器进行第二拍摄 而获取第二图像。 在性状识别工序中, 根据第二图像 包含的检测体像来识别检 测体的性状。 也可以根据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 判断第一拍 说明书 4/14 页 7 CN 112147138 A 7 摄时的光源的 亮度是否恰当, 即是否需要第二拍摄。 0055 实施方式的检测体搬运系统具备搬运装置和检测体识别装置。 搬运装置将 收容 有检测体的容器从受理部分搬运到分。
27、析部分。 受理部分是受理容器的部分, 相当于搬运线 的开头。 检测体识别装置被设置在受理部分和分析部分之间。 检 测体识别装置具备光源、 照相机、 控制部以及识别部。 光源被设置在配置容器 的拍摄位置的一方侧。 照相机被设置 在拍摄位置的另一侧, 在第一拍摄时拍摄 上述容器而获取第一图像, 在接着第一拍摄后的 第二拍摄时拍摄容器而获取第 二图像。 控制部在第二拍摄之前, 根据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 体像来设定第二拍 摄时的光源的动作条件。 识别部根据第二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 识别检 测体是 否是异常检测体。 运送装置在检测体是异常检测体的情况下, 不将收容有检测 体 的容器搬运到分析部分, 而搬运。
28、到异常检测体回收部。 0056 根据上述结构, 能够防止将不需要分析的检测体送入分析部分。 由此, 能 够提高 搬运效率或分析效率, 另外能够避免浪费的试剂消耗。 0057 (2)实施方式的详情 0058 在图1中, 表示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系统的结构例。 图示的血液分析系统 10被设 置在血液分析中心等, 血液分析系统10具备受理部分12、 预处理部分 14、 自动分析部分16、 手动分析部分18、 保管废弃部分20等。 在这些部分之 间搬运架子的机构是检测体搬运装置 22。 在架子上保持多个容器, 在各容器 中收容有检测体。 在实施方式中, 检测体是血清。 作 为其他检测体, 可以列举 血浆。
29、、 全血等。 另外, 离心分离后的血液、 从生物体采集的尿等也 能够成为检 测体。 0059 以架子为单位将从医院等送来的多个检测体投入到受理部分12。 在受理 部分12, 对每个检测体读取检测体识别信息。 例如在收容有检测体的容器中, 粘贴有具有条形码的 标签, 光学地读取该条形码。 或者, 对收容有检测体的容 器设置RFID标签, 从其电磁地读取 信息。 将架子从受理部分12搬运到预处 理部分14。 0060 预处理部分14根据需要, 对各个检测体实施预处理。 预处理部分14具备 离心分离 单元、 开栓单元、 分注单元等, 进而在实施方式中, 具备检测体性状 识别装置24。 离心分离 单元。
30、对检测体实施离心分离处理。 开栓单元是以下的 单元, 即, 除去设置在收容有检测体 的容器的塞子, 或通过该塞子形成可分注 的状况。 分注单元是以下的单元, 即, 吸取检测 体, 将吸取的检测体细分分注 到多个容器, 由此从一个父检测体生成多个子检测体。 也以 架子为单位搬运各 个子检测体。 0061 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24在预处理部分14中, 被设置在需要进行检测体性 状的识 别的地方。 例如, 设置在预处理部分14中的最上游位置、 中间位置、 最下游位置等。 也可以 作为检测体搬运装置22的一部分而设置检测体性状识 别装置24。 也可以将检测体性状识 别装置24组装到自动分析部分16的各个。
31、 分析装置内。 还可以在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24中 将子检测体作为识别对象。 0062 在实施方式中, 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24是识别检测体的溶血水平和乳糜 水平的 装置。 表示识别出的溶血水平和乳糜水平的信息被传送到控制血液分析 系统10的上位系 统。 例如, 将溶血水平和乳糜水平高的检测体作为异常检测 体处理。 从不同角度看, 检测体 性状识别装置24是异常检测体识别装置。 此 外, 在实施方式中, 在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24 中, 根据检测体的色调分类检 测体。 也可以将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24称为检测体色调分类 说明书 5/14 页 8 CN 112147138 A 8 装置。 0063 在图。
32、示的结构例子中, 异常检测体不搬运到自动分析部分16和手动分析 部分18, 而送到异常检测体回收部(参照附图标记28)。 将在后面详细说明检 测体性状识别装置24 的具体结构。 也在预处理部分14、 检测体搬运装置22 等中, 设置后述的检测体量测定装置。 0064 自动分析部分16是对各个检测体进行分析的部分, 其中设置一台或多台 分析装 置。 例如, 分析装置是生化学分析装置、 免疫测定装置等。 手动分析部 分18是通过手工进行 分析的部分。 保管废弃部分20是保管或废弃分析完成的 检测体的部分。 此外, 在图1中, 虽 然公开了大规模的系统, 但也可以将检测 体性状识别装置24组装到单体。
33、利用的装置或小 规模的系统。 0065 在图2中, 示意地表示检测体搬运装置的一部分结构和检测体性状识别装 置的整 体结构。 通过检测体搬运装置搬运架子32。 具体地说, 例如通过皮带 传送带30搬运架子32。 架子32保持有多个容器34。 在各个容器34中收容有 作为检测体的血清。 容器34是透明管, 例如其是试验管。 容器34也可以是采 血管。 0066 图示的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24具备测定部36和运算控制部38。 测定部 36具备移 送机构40、 背光42以及照相机44。 测定部36被收容在未图示的外 壳内。 外壳内是暗室或与 其接近的空间。 在测定部36内, 在拍摄时确定有定 位容器4。
34、6的拍摄位置P。 移送机构40由向 三维的任意方向搬运容器46的机 械手构成, 其具备抓住容器46的多个手指48。 0067 容器46由容器主体50和密封其上部开口的塞子52构成。 在容器主体50 内收容有 检测体54。 容器主体50由具有透明性的材料构成。 不过, 容器的粗 细、 颜色因容器种类而有 所不同。 在图2中, 在拍摄位置P处, 通过机械手保 持有容器46。 容器46具有铅垂姿势。 0068 在拍摄位置P的一方侧, 具体地说在后侧, 设置有平板状的背光42作为 光源。 背光 42照射与水平方向平行的光。 在实施方式中, 背光42具备多个白 色LED42a和多个紫外光 LED42b。。
35、 即, 能够选择白色光和紫外光作为拍摄用 的光。 白色光是可见光, 也可以将其称为 普通光。 紫外光是包含许多紫外线的 光。 在测定溶血水平和乳糜水平时, 利用普通光, 在测 定纤维蛋白时同时使用 普通光和紫外光。 也可以使用分体的白色光源和紫外光源作为光 源, 但在实施 方式中, 它们一体化, 因此能够使装置结构小型化。 另外, 容易使各光源正对 照相机44。 0069 也可以在背光42的前面侧设置漫射透镜、 散射体。 也可以在那里设置狭 缝、 快门。 此外, 在图2中, 第一水平方向是x方向, 第二水平方向是未图示 的y方向, 铅垂方向是z方 向。 0070 在拍摄位置P的另一侧, 具体地。
36、说在前侧, 配置有作为摄像器材的照相机 44。 照相 机44例如是CCD型彩色照相机。 在图1中, 容器46的整体被收容 在照相机44的视野内, 但也 可以将容器46的一部分收容在其视野内。 例如, 也可以将容器46的下端部分收容在其视野 内。 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 能够使照相机44接近容器46, 而高分辨率地观察检测体 54。 在该情况下, 也 可以利用特写镜头等。 还可以采用同时拍摄多个容器的形式、 一边使容 器移动 一边进行其拍摄的形式、 同时使用多个背光和多个照相机的形式等。 0071 运算控制部38可以由执行程序的处理器(例如CPU)构成。 在图2中, 通过多个模块 表现出由处。
37、理器实现的多个功能。 从照相机44输出的图像数据 被发送到光源评价部56和 性状识别部62。 此外, 在实施方式中, 根据需要切 换白色光源的亮度, 不进行紫外光源的亮 说明书 6/14 页 9 CN 112147138 A 9 度的切换。 也可以切换白色光源和紫 外光源这两者的亮度。 0072 光源评价部56根据通过第一光源亮度下的由第一拍摄获取的第一图像, 判定是 否需要进行第二光源亮度下的第二拍摄。 该判定相当于第一光源亮度的 是否恰当或第一 图像中的检测体像是否恰当的判定。 更详细地说, 光源评价部 56根据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 体像的亮度(例如平均亮度), 例如判定第一光源 亮度的过小。
38、。 在检测体的颜色的浓度高的 情况下, 来自背光的光的透射量变少, 检测体像变暗。 在该情况下, 难以正确地评价检测体 像的颜色, 或者颜色识别 的降低会下降。 因此, 在实施方式中, 在设定了低亮度作为第一光 源亮度的状 况下判断为需要重新拍摄的情况下, 在将高亮度设定为第二光源亮度的基础 上, 进行第二拍摄。 0073 也可以从最初将高亮度设定为第一光源亮度。 在该情况下, 如果检测体的 颜色的 浓度低, 由此当第一图像中的检测体像的亮度饱和时, 无法正确地识别 检测体像的颜色。 在这样的情况下, 在将低亮度设定为第二光源亮度的基础上, 进行第二拍摄。 也可以构成 为能够由用户选择或自动地。
39、选择第一光源亮度。 0074 在通过光源评价部56判断为第一光源亮度是恰当的情况下, 性状识别部 62根据 通过第一拍摄得到的第一图像, 识别检测体的性状。 另一方面, 在通 过光源评价部56判断 为第一光源亮度不恰当的情况下, 通过控制部57变更作 为背光动作条件的亮度, 在此基础 上执行第二拍摄。 此外, 光源评价部56具 有在装置启动等时确认背光42(以及照相机44)的 动作的检查功能。 将在后 面说明它。 0075 运算控制部38具备控制部57。 控制部57由控制照相机44的动作的拍摄 控制部58 和控制背光42的亮度的亮度控制部60构成。 亮度控制部60例如在 第一拍摄时将背光42的。
40、 亮度设定为低亮度, 在第二拍摄时将背光42的亮度设 定为高亮度。 高亮度是比低亮度高的 亮度。 拍摄控制部58控制照相机44的第 一拍摄和第二拍摄。 也可以切换第一拍摄时的快门 速度和第二拍摄时的快门速 度。 也可以将快门速度称为曝光时间。 0076 性状识别部62在只执行第一拍摄的情况下, 根据第一图像包含的检测体 像识别 检测体的性状, 在进行第一拍摄和第二拍摄的双方的情况下, 根据第二 图像包含的检测体 像识别检测体的性状。 以下, 将成为性状识别部62的处理 对象的图像即其输入图像称为对 象图像。 0077 存储器64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 在实施方式中, 在该存储器64中, 存 储。
41、有与多 个容器种类对应的多个判定表。 如果通过任意的方法确定了容器的种 类, 则选择与之对应 的判定表。 性状识别部62从对象图像包含的检测体像提 取颜色信息(具体地说, 为L*值、 a* 值、 以及b*值的组合), 将颜色信息与选 择出的判定表进行对照, 由此判定溶血水平和乳糜 水平。 其判定结果经由上位 系统发送到检测体搬运装置的搬运控制部66。 具体地说, 将具 有一定水平以 上的溶血水平和一定水平以上的乳糜水平的检测体判定为异常检测体, 对 于该 异常检测体, 不发送到自动分析部分或手动分析部分, 而发送到异常检测体回 收部。 此外, 如附图标记68所示, 既可以将判定出的表示溶血水平。
42、和乳糜水 平的信息转送到其他 装置, 也可以显示它们。 0078 在图3中表示光源评价部56的结构例。 光源评价部56具有在拍摄检测体 时评价光 源亮度的恰当与否的功能。 图3所示的多个模块是与该功能有关的结 构。 光源评价部56还 具有检查功能, 但在图3中没有表示出与之关联的结构。 说明书 7/14 页 10 CN 112147138 A 10 0079 有效像素判别器70判别第一图像包含的多个有效像素(即有效像素群)。 有效像 素是检测体像包含的像素, 是无效像素以外的像素。 相当于容器壁面的 像素、 容器外的相 当于光源的像素、 容器内的相当于成型不合格位置、 肋的像 素、 以及相当于。
43、液面的像素都 作为无效像素处理。 0080 在检测体像中, 适合于亮度、 色调的评价的像素是有效像素。 平均亮度运 算器72 通过将多个有效像素具有的多个亮度平均化来运算平均亮度。 可以将 平均亮度称为代表 检测体像的代表亮度。 也可以通过其他统计处理计算代表亮 度。 0081 检测体像的平均亮度为根据与检测体的颜色的浓度的关系而评价第一光 源亮度 是否恰当时的尺度。 恰当与否判定器76根据平均亮度不满基准亮度还 是基准亮度以上, 判 定第一拍摄时的光源亮度即第一光源亮度的恰当与否。 如 果第一光源亮度不恰当, 则如附 图标记78所示, 指示变更了光源亮度后的第 二拍摄。 如果第一光源亮度恰当。
44、, 则如附图标 记76所示, 指示基于第一图像 的检测体性状的识别。 0082 图4示出检测体颜色的浓度80与光源亮度82之间的关系。 在检测体颜色 的浓度80 低的情况下, 即在检测体颜色淡的情况下, 为了防止检测体像的饱 和, 优选将光源亮度82 设为低亮度。 另一方面, 在检测体颜色的浓度80高的 情况下, 即在检测体颜色浓的情况下, 为了增大检测体像的光透射量, 优选将 光源亮度82设为高亮度。 也可以将检测体颜色的浓 度80称为灰度等级或亮度。 0083 在实施方式中, 在将低亮度设定为第一拍摄时的光源亮度, 根据与检测体 颜色的 浓度的关系, 判断为该设定不恰当的情况下, 将光源亮。
45、度切换为高亮度, 在此基础上实施 第二拍摄。 如已经说明的那样, 在预先将高亮度设定为第一拍 摄时的光源亮度, 根据与检 测体颜色的浓度的关系, 判断为该设定不恰当的情 况下, 也可以将光源亮度切换为低亮 度, 实施第二拍摄。 此外, 也可以采用在 第一拍摄时设定中间亮度并在切换光源亮度的基 础上进行第二拍摄的形式、 三 级以上地切换光源亮度的形式等。 0084 也可以与光源亮度一起切换曝光时间84。 例如, 也可以在检测体颜色的 浓度80低 的情况下, 使得将普通时间设定为曝光时间, 在检测体颜色的浓度 80高的情况下, 将比普 通时间长的时间设定为曝光时间。 也可以切换其他拍 摄参数。 0。
46、085 图5示意地示出光源评价部56具有的检查功能。 在获取校正用的基准亮 度信息 时, 在不将容器配置在拍摄位置的状态下, 在将规定亮度设定为光源亮 度的基础上, 拍摄 进行了点亮动作的背光。 由此, 获取由多个基准亮度90构 成的基准亮度表88。 将其登记到 存储器86上。 例如, 在y方向上对光源面进 行m分割, 在z方向上进行n分割, 计算与由此定义 的mn个分区对应的mn 个基准亮度。 各个基准亮度例如是各区内的平均亮度。 也可以根 据背光单体计 算单一的基准亮度。 0086 例如, 在检测体性状识别装置的启动时、 其动作结束时、 或有用户指示时, 执行光 源检查。 这时, 不将容器。
47、配置在拍摄位置, 在设定了规定亮度的基础上, 拍摄进行了点亮动 作的背光。 根据由此获取的图像, 针对mn个分区, 计算 mn个实测亮度94。 它们构成实测 亮度表92。 各个实测亮度94是分区内的 亮度的平均值。 0087 如附图标记96所示, 以分区为单位对实测亮度表92和基准亮度表88进 行比较, 由 此检查、 诊断背光的劣化、 异常。 例如, 在多个分区的整体中确认 了均匀的亮度低下的情况 下, 判断为整体低下98。 例如在实测亮度表102中, 只在特定分区103中, 产生亮度低下, 在 说明书 8/14 页 11 CN 112147138 A 11 这样的情况下, 判断为局部低下10。
48、0。 0088 整体低下98一般表示背光的劣化, 针对这样的状况, 执行提高背光的亮 度的补偿 控制。 局部低下100一般表示背光的故障、 照相机的镜头部分的污损 等, 在确认了这样的状 况的情况下, 为了催促进行维护而向用户通知错误。 通 过始终保证背光的动作的安定性, 能够与检测体的形态对应地适当地切换光源 亮度, 从而能够提高性状识别结果的可靠性。 0089 在图6中, 表示图2所示的性状识别部62的结构。 图示的结构只不过是 示例。 性状 识别部62具备溶血乳糜识别部62A和纤维蛋白识别部62B。 0090 首先说明溶血乳糜识别部62A。 颜色空间变换部104将输入的RGB数据 变换为。
49、L*a* b*数据。 通过该变换, 变得容易处理亮度信息和色调信息。 在存 储器64中, 登记有与多个容 器种类对应的多个判定表108。 对每个容器种类 预先准备使溶血水平和乳糜水平的组合不 同的多个标准检测体, 对它们进行 拍摄并对每个图像进行颜色空间变换等, 由此生成判定 表108。 通过登记部106, 将多个判定表108登记到存储器64。 0091 在图示的例子中, 各个判定表108是由66个要素构成的二维表。 横轴 与6级的溶 血水平( 0 5)对应, 纵轴与6级的乳糜水平( 0 5)对应。 各个要素的实体是通过拍摄 标准检测体而得到的L*a*b*数据。 实际上, 是在 检测体像中平均。
50、化后的L*a*b*数据。 在图6 中, 针对某容器种类, 表示出构 成与溶血水平 血和乳糜水平 乳对应的要素的数据(L*15, a*15, b*15)。 此 外, 在拍摄标准检测体时, 也与成为性状识别对象的检测体的拍摄时同样地 切 换光源亮度。 不过, 各标准检测体的颜色的浓度或光透射度是已知的, 因此在 拍摄各标 准检测体的情况下, 能够从最初将适当的亮度指定为光源亮度。 此外, 关于根据检测体的 颜色的浓度或光透射度进行的光源亮度的切换, 将在后面使 用图7说明其具体例。 0092 容器种类判定部112根据对象图像的L*a*b*数据, 判定容器种类。 例如, 也可以通 过确定容器的颜色、。
- 内容关键字: 检测 体性 识别 装置 方法 搬运 系统
高密度微藻培养装置.pdf
垫片检测装置.pdf
微型扬声器音腔定量灌装装置.pdf
晶圆夹持旋转机构.pdf
流延机分切装置.pdf
不规则瓶身喷涂用包覆工装装置.pdf
宽锂带滚切设备.pdf
不锈钢分条加工开平机的导出架结构.pdf
流延机辊筒.pdf
工业硅原料用筛选装置.pdf
激光导引头零位误差测量校准装置.pdf
中药提取物过滤装置.pdf
具有绝缘边的涂碳箔、正极极片及锂电池.pdf
可自动进行降温的新能源配电柜.pdf
多角度预制梁液压钢模板自动开合装置.pdf
烧结矿制备系统.pdf
钢坯十字转盘冷却装置.pdf
快速出料的农膜原料混合装置.pdf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购物推荐方法及系统.pdf
短暂保持芯片内存储数据电路及方法.pdf
井盖生产用中频感应电炉.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异常运行状态监测方法.pdf
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方法.pdf
渲染自定义几何体依附模型的方法及装置.pdf
具有高隔离度的紧凑型功率分配器.pdf
基于CSS样式预渲染对比的UI自动化方法及相关装置.pdf
卷对卷镭射收放卷机.pdf
熔敷陶瓷粉棒条筛板及包含其的筛分装置.pdf
纤维增强型氟塑料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方法.pdf
光固化修复机器人.pdf
尺寸可调节的飞机侧副翼组装型架.pdf
套管扶正器.pdf
一种实现多业务流程协作的方法及系统.pdf
隧道及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风险属性区间评价方法.pdf
一种基于FTF的复杂产品质量损失网络分析方法.pdf
推挽式线性混合H类放大器.pdf
一种用于触摸屏输入的候选词汇的显示方法.pdf
一种基于客户端缓存的行政区划方法及系统.pdf
三重冗余涡流流量计系统.pdf
音频相似度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电子设备.pdf
网页访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pdf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一种快速高效短程硝化的启动方法.pdf
智能3D生活数据云服务系统.pdf
多灯腔灯罩.pdf
一种基于哈希表查找的CAVLD方法.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配网图形自动生成方法.pdf
储物灯座.pdf
折叠台灯.pdf
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以及触控面板.pdf
木质保健地板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