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0107160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81.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516396.0 (22)申请日 2020.06.09 (71)申请人 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经济技术开发 区科技园高新大道与景通路交口东北 侧 (72)发明人 赵小平杨二存夏利鹏高丽丽 刘海泉刘浩东郭星妙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4 代理人 高文龙 (51)Int.Cl. H01L 31/18(2006.01) H01L 31/035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

2、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 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 选取P型单晶硅片, 对硅片 进行碱制绒; 将硅片进行磷扩散, 在硅片表面形 成N型层; 硅片正面开槽; 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 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经过退火炉形成氧化保护 膜; 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层; 在硅片的背面 镀氮化硅反射膜; 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 膜; 硅片通过背面激光开槽; 背面电极印刷; 铝背 场印刷; 正面电极印刷以及高温快速烧结。 该制 备方法能提高电池片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CN 111883610 A 2020.11.03 CN 11188361。

3、0 A 1.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选取P型单晶硅片, 对硅片进行碱制绒, 使得P型单晶硅片衬底的正背表面形成 金字塔状的减反射绒面, 减反射绒面在全波段300-1200nm内的反射率在9-15之间; 步骤二: 将硅片进行磷扩散, 在硅片表面形成N型层; 步骤三: 硅片正面开槽; 步骤四: 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步骤五: 经过退火炉形成氧化保护膜; 步骤六: 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层; 在硅片的背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步骤七: 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步骤八: 硅片通过背面激光开槽; 步骤九、 背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背。

4、面印刷金属背电极, 所采用的金属为银; 步骤十、 铝背场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印刷铝背场; 步骤十一、 正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正面印刷正面金属电极, 所采用的金属为银; 步骤十二、 高温快速烧结: 将印刷完的硅片置于烧结炉中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一中, 制绒剂为体积比为2的KOH水溶液, 温度为80, 制绒时间为300s; 或者制绒剂为 体积比为2-3的KOH、 体积比为0.5-0.7的制绒添加剂、 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二中, 硅片在8。

5、50的炉管中进行磷扩散, 扩散时间为7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一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宽度 为7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m/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域的衬底方为855; 用于激光处 理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两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重掺 杂宽度为14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

6、m/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域的衬底方为855; 用于 激光处理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四中, 采用等离子刻蚀法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五中, 退火温度为650-750, 时间为800-1000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六中,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层, 背面氧化铝钝化层的膜厚为 5nm。

7、; 背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为8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七中,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正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 为72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十二中, 烧结温度为: 700-800, 烧结时间为50-70秒。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883610 A 2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硅片的制备方法, 具体是指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 法, 。 背景技术 000。

8、2 近些年来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 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 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 “阳光计划” , 开发太阳能资源, 寻求经济发 展的新动力迫在眉睫。 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所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 在国际光 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 各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 扩大生产, 以争一席 地。 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 组件对于高效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尤其是对高开压电池 片的需求, 在高效电池的工业化生产中, 选择性发射极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0003 电池的结构特征为在丝网金属栅线接触区域形成高掺杂深扩区, 在非接触区域形 成低掺杂浅扩区。

9、, 通过对发射区选择性掺杂, 在栅线接触区和非接触区域实现不同的扩散 效果, 在低掺杂区和高掺杂区交界处形成横向N+N高低结, 在电极栅线下形成N+P结, 选择性 发射极太阳能电池栅线处多一个横向N+N高低结, 和一个N+P结, 从而实现降低串联电阻, 减 少光生少数载流子的表面复合和减小扩散死层的影响, 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的开路电 压, 短路电流, 和填充因子, 从而获得提升电池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以此来提高电 池片的效率。 0005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 的制备方法, 。

10、包括如下步骤: 0006 步骤一: 选取P型单晶硅片, 对硅片进行碱制绒, 使得P型单晶硅片衬底的正背表面 形成金字塔状的减反射绒面, 减反射绒面在全波段300-1200nm内的反射率在9-15之 间; 0007 步骤二: 将硅片进行磷扩散, 在硅片表面形成N型层; 0008 步骤三: 硅片正面开槽; 0009 步骤四: 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0010 步骤五: 经过退火炉形成氧化保护膜; 0011 步骤六: 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层; 在硅片的背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0012 步骤七: 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0013 步骤八: 硅片通过背面激光开槽; 0014。

11、 步骤九、 背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印刷金属背电极, 所采用的金属为银; 0015 步骤十、 铝背场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印刷铝背场; 0016 步骤十一、 正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正面印刷正面金属电极, 所采用的金属为银; 说明书 1/8 页 3 CN 111883610 A 3 0017 步骤十二、 高温快速烧结: 将印刷完的硅片置于烧结炉中烧结。 0018 本发明中, 所述步骤一中, 制绒剂为体积比为2的KOH水溶液, 温度为80, 制绒 时间为300s; 或者制绒剂为体积比为2-3的KOH、 体积比为0.5-0.7的制绒添加剂、 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 0019 本发明中, 所述步骤二。

12、中, 硅片在850的炉管中进行磷扩散, 扩散时间为70min。 0020 本发明中, 所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 一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宽度为7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m/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域的衬底 方为855; 用于激光处理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0021 本发明中, 所述步骤三的具体过程为: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 两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重掺杂宽度为14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m/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 域的衬底方为855; 用于激光处理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

13、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0022 本发明中, 所述步骤四中, 采用等离子刻蚀法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 硅玻璃。 0023 本发明中, 所述步骤五中, 退火温度为650-750, 时间为800-1000s。 0024 本发明中, 所述步骤六中,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层, 背面 氧化铝钝化层的膜厚为5nm; 背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为80nm。 0025 本发明中, 所述步骤七中,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正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为72nm。 0026 本发明中, 所述步骤十二中, 烧结温度为: 700-800, 烧结时间为50-70秒。 0。

14、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0028 现阶段单晶硅片普遍采用碱制绒方式形成金字塔状的减反射绒面, 绒面大小在2- 5um, 反射率(全波段300-1200nm)范围10-18, 传统的单晶碱制绒技术进一步优化电池 片反射率困难较大, 降低反射率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片的短路电流, 本发明绒面结构是在 碱制绒金子塔绒面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制绒进一步优化绒面结构, 反射率在范围5- 9之间, 降低硅片表面的反射率增加光的利用率, 进而提高电池片的短路电流。 0029 与现有设计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 本发明的的制备方法, 通过改善电池片的重掺杂区域面积。

15、, 实现电池片的效率提 升。 003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通过改变主栅金属栅线下重掺杂, 实现主栅线横向N+N高低 结, 和一个N+P结, 从而实现降低串联电阻, 减少光生少数载流子的表面复合和减小扩散死 层的影响,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的开路电压, 短路电流, 和填充因子,提高效率0.03-0.8 0032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 无需额外的购入新设备, 只需要在原来激光图形上修改设计, 能有效的提高电池片的效率, 能满足不同尺度的硅片需求, 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实施例一 0034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5 步骤一: 选取电阻。

16、率为0.5-1.5仩cm的P型单晶硅片, 对硅片进行碱制绒, 制绒剂 为体积比为2的KOH水溶液, 温度为80, 制绒时间为300s, 使得P型单晶硅片衬底的正背 说明书 2/8 页 4 CN 111883610 A 4 表面形成金字塔状的减反射绒面, 减反射绒面在全波段300-1200nm内的反射率在9-15 之间; 0036 对于同一片硅片, 测试位置的不同, 电阻率都存在不同, 因此, 硅片的电阻率为范 围值, 不是固定值。 0037 步骤一中的制绒剂也可以选取体积比为2-3的KOH、 体积比为0.5-0.7的 制绒添加剂、 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 0038 其中, 步骤一为硅片的制绒工艺。

17、方法, 采用化学制绒和物理制绒叠加, 形成纳米绒 面; 0039 步骤二: 将硅片置于850的炉管中进行磷扩散, 扩散时间为70min, 在硅片表面形 成N型层; 扩散结深0.2um, 扩散方阻1505; 0040 步骤三: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一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宽度为 7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m/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域的衬底方为855; 用于激光处理 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0041 步骤四: 采用等离子刻蚀法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刻蚀后硅 片减重0.21g; 0042 步骤五: 经过退火炉形成。

18、氧化保护膜, 退火温度为700, 时间为900s, 氧气流量为 100sccm, 压力为150Pa; 0043 步骤六: 采用PECVD法(PECVD法即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 层; 背面氧化铝钝化层的膜厚为5nm, 在硅片的背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背面氮化硅反射膜的 膜厚为80nm; 折射率为2.15; 0044 步骤七: 采用PECVD法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正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 为72nm; 折射率为2.13; 0045 步骤八: 硅片通过背面激光开槽; 0046 步骤九: 背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金属背电极, 所采用 的金属为银; 印。

19、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烘干 炉, 烘干银电极; 0047 步骤十: 铝背场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铝背场, 印刷速度为 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330度的烘干炉, 烘干铝背场; 0048 步骤十一: 正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正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正面金属电极, 所 采用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 烘干炉, 烘干银栅线和银电极; 0049 步骤十二: 高温快速烧结: 将印刷完的硅片置于烧结炉中烧结。

20、, 烧结温度为: 750 , 烧结时间为60秒; 0050 最后将电池片在测试机进行测试分选。 0051 实施例二 0052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53 步骤一: 选取电阻率为0.5-1.5仩cm的P型单晶硅片, 对硅片进行碱制绒, 制绒剂 为体积比为2的KOH水溶液, 温度为80, 制绒时间为300s, 使得P型单晶硅片衬底的正背 表面形成金字塔状的减反射绒面, 减反射绒面在全波段300-1200nm内的反射率在9-15 说明书 3/8 页 5 CN 111883610 A 5 之间; 0054 对于同一片硅片, 测试位置的不同, 电阻率都存在不同, 。

21、因此, 硅片的电阻率为范 围值, 不是固定值。 0055 步骤一中的制绒剂也可以选取体积比为2-3的KOH、 体积比为0.5-0.7的 制绒添加剂、 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 0056 其中, 步骤一为硅片的制绒工艺方法, 采用化学制绒和物理制绒叠加, 形成纳米绒 面; 0057 步骤二: 将硅片置于850的炉管中进行磷扩散, 扩散时间为70min, 在硅片表面形 成N型层; 扩散结深0.2um, 扩散方阻1505; 0058 步骤三: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一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宽度为 7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m/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域的衬底方为855; 用。

22、于激光处理 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0059 步骤四: 采用等离子刻蚀法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刻蚀后硅 片减重0.21g; 0060 步骤五: 经过退火炉形成氧化保护膜, 退火温度为650, 时间为1000s, 氧气流量 为100sccm, 压力为150Pa; 0061 步骤六: 采用PECVD法(PECVD法即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 层; 背面氧化铝钝化层的膜厚为5nm, 在硅片的背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背面氮化硅反射膜的 膜厚为80nm; 折射率为2.15; 0062 步骤七: 采用PECVD法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

23、膜; 正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 为72nm; 折射率为2.13; 0063 步骤八: 硅片通过背面激光开槽; 0064 步骤九: 背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金属背电极, 所采用 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烘干 炉, 烘干银电极; 0065 步骤十: 铝背场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铝背场, 印刷速度为 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330度的烘干炉, 烘干铝背场; 0066 步骤十一: 正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正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正面金属电极,。

24、 所 采用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 烘干炉, 烘干银栅线和银电极; 0067 步骤十二: 高温快速烧结: 将印刷完的硅片置于烧结炉中烧结, 烧结温度为: 700 , 烧结时间为70秒; 0068 最后将电池片在测试机进行测试分选。 0069 实施例三 0070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71 步骤一: 选取电阻率为0.5-1.5仩cm的P型单晶硅片, 对硅片进行碱制绒, 制绒剂 为体积比为2的KOH水溶液, 温度为80, 制绒时间为300s, 使得P型单晶硅片衬底的正背 表面形成金。

25、字塔状的减反射绒面, 减反射绒面在全波段300-1200nm内的反射率在9-15 之间; 说明书 4/8 页 6 CN 111883610 A 6 0072 对于同一片硅片, 测试位置的不同, 电阻率都存在不同, 因此, 硅片的电阻率为范 围值, 不是固定值。 0073 步骤一中的制绒剂也可以选取体积比为2-3的KOH、 体积比为0.5-0.7的 制绒添加剂、 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 0074 其中, 步骤一为硅片的制绒工艺方法, 采用化学制绒和物理制绒叠加, 形成纳米绒 面; 0075 步骤二: 将硅片置于850的炉管中进行磷扩散, 扩散时间为70min, 在硅片表面形 成N型层; 扩散结深0。

26、.2um, 扩散方阻1505; 0076 步骤三: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一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宽度为 7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m/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域的衬底方为855; 用于激光处理 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0077 步骤四: 采用等离子刻蚀法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刻蚀后硅 片减重0.21g; 0078 步骤五: 经过退火炉形成氧化保护膜, 退火温度为750, 时间为800s, 氧气流量为 100sccm, 压力为150Pa; 0079 步骤六: 采用PECVD法(PECVD法即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

27、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 层; 背面氧化铝钝化层的膜厚为5nm, 在硅片的背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背面氮化硅反射膜的 膜厚为80nm; 折射率为2.15; 0080 步骤七: 采用PECVD法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正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 为72nm; 折射率为2.13; 0081 步骤八: 硅片通过背面激光开槽; 0082 步骤九: 背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金属背电极, 所采用 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烘干 炉, 烘干银电极; 0083 步骤十: 铝背场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

28、印刷铝背场, 印刷速度为 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330度的烘干炉, 烘干铝背场; 0084 步骤十一: 正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正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正面金属电极, 所 采用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 烘干炉, 烘干银栅线和银电极; 0085 步骤十二: 高温快速烧结: 将印刷完的硅片置于烧结炉中烧结, 烧结温度为: 800 , 烧结时间为50秒; 0086 最后将电池片在测试机进行测试分选。 0087 实施例四 0088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

29、下步骤: 0089 步骤一: 选取电阻率为0.5-1.5仩cm的P型单晶硅片, 对硅片进行碱制绒, 制绒剂 为体积比为2的KOH水溶液, 温度为80, 制绒时间为300s, 使得P型单晶硅片衬底的正背 表面形成金字塔状的减反射绒面, 减反射绒面在全波段300-1200nm内的反射率在9-15 之间; 0090 对于同一片硅片, 测试位置的不同, 电阻率都存在不同, 因此, 硅片的电阻率为范 说明书 5/8 页 7 CN 111883610 A 7 围值, 不是固定值。 0091 步骤一中的制绒剂也可以选取体积比为2-3的KOH、 体积比为0.5-0.7的 制绒添加剂、 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 0。

30、092 其中, 步骤一为硅片的制绒工艺方法, 采用化学制绒和物理制绒叠加, 形成纳米绒 面; 0093 步骤二: 将硅片置于850的炉管中进行磷扩散, 扩散时间为70min, 在硅片表面形 成N型层; 扩散结深0.2um, 扩散方阻1505; 0094 步骤三: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两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重掺杂 宽度为14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m/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域的衬底方为855; 用于激 光处理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0095 步骤四: 采用等离子刻蚀法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刻蚀后硅 片减重0。

31、.21g; 0096 步骤五: 经过退火炉形成氧化保护膜, 退火温度为700, 时间为900s, 氧气流量为 100sccm, 压力为150Pa; 0097 步骤六: 采用PECVD法(PECVD法即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 层; 背面氧化铝钝化层的膜厚为5nm, 在硅片的背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背面氮化硅反射膜的 膜厚为80nm; 折射率为2.15; 0098 步骤七: 采用PECVD法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正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 为72nm; 折射率为2.13; 0099 步骤八: 硅片通过背面激光开槽; 0100 步骤九: 背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

32、方法印刷金属背电极, 所采用 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烘干 炉, 烘干银电极; 0101 步骤十: 铝背场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铝背场, 印刷速度为 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330度的烘干炉, 烘干铝背场; 0102 步骤十一: 正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正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正面金属电极, 所 采用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 烘干炉, 烘干银栅线和银电极; 0103 步骤十二: 。

33、高温快速烧结: 将印刷完的硅片置于烧结炉中烧结, 烧结温度为: 750 , 烧结时间为60秒; 0104 最后将电池片在测试机进行测试分选。 0105 实施例五 0106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107 步骤一: 选取电阻率为0.5-1.5仩cm的P型单晶硅片, 对硅片进行碱制绒, 制绒剂 为体积比为2的KOH水溶液, 温度为80, 制绒时间为300s, 使得P型单晶硅片衬底的正背 表面形成金字塔状的减反射绒面, 减反射绒面在全波段300-1200nm内的反射率在9-15 之间; 0108 对于同一片硅片, 测试位置的不同, 电阻率都存在不同, 因此, 硅片。

34、的电阻率为范 围值, 不是固定值。 说明书 6/8 页 8 CN 111883610 A 8 0109 步骤一中的制绒剂也可以选取体积比为2-3的KOH、 体积比为0.5-0.7的 制绒添加剂、 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 0110 其中, 步骤一为硅片的制绒工艺方法, 采用化学制绒和物理制绒叠加, 形成纳米绒 面; 0111 步骤二: 将硅片置于850的炉管中进行磷扩散, 扩散时间为70min, 在硅片表面形 成N型层; 扩散结深0.2um, 扩散方阻1505; 0112 步骤三: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两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重掺杂 宽度为14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m。

35、/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域的衬底方为855; 用于激 光处理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0113 步骤四: 采用等离子刻蚀法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刻蚀后硅 片减重0.21g; 0114 步骤五: 经过退火炉形成氧化保护膜, 退火温度为650, 时间为1000s, 氧气流量 为100sccm, 压力为150Pa; 0115 步骤六: 采用PECVD法(PECVD法即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 层; 背面氧化铝钝化层的膜厚为5nm, 在硅片的背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背面氮化硅反射膜的 膜厚为80nm; 折射率为2.15; 0116。

36、 步骤七: 采用PECVD法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正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 为72nm; 折射率为2.13; 0117 步骤八: 硅片通过背面激光开槽; 0118 步骤九: 背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金属背电极, 所采用 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烘干 炉, 烘干银电极; 0119 步骤十: 铝背场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铝背场, 印刷速度为 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330度的烘干炉, 烘干铝背场; 0120 步骤十一: 正面电极。

37、印刷: 在硅片的正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正面金属电极, 所 采用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 烘干炉, 烘干银栅线和银电极; 0121 步骤十二: 高温快速烧结: 将印刷完的硅片置于烧结炉中烧结, 烧结温度为: 700 , 烧结时间为70秒; 0122 最后将电池片在测试机进行测试分选。 0123 实施例六 0124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125 步骤一: 选取电阻率为0.5-1.5仩cm的P型单晶硅片, 对硅片进行碱制绒, 制绒剂 为体积比为2的KOH水溶液, 温度为80, 制绒时。

38、间为300s, 使得P型单晶硅片衬底的正背 表面形成金字塔状的减反射绒面, 减反射绒面在全波段300-1200nm内的反射率在9-15 之间; 0126 对于同一片硅片, 测试位置的不同, 电阻率都存在不同, 因此, 硅片的电阻率为范 围值, 不是固定值。 0127 步骤一中的制绒剂也可以选取体积比为2-3的KOH、 体积比为0.5-0.7的 说明书 7/8 页 9 CN 111883610 A 9 制绒添加剂、 其余为水的混合溶液。 0128 其中, 步骤一为硅片的制绒工艺方法, 采用化学制绒和物理制绒叠加, 形成纳米绒 面; 0129 步骤二: 将硅片置于850的炉管中进行磷扩散, 扩散时。

39、间为70min, 在硅片表面形 成N型层; 扩散结深0.2um, 扩散方阻1505; 0130 步骤三: 硅片经过激光器, 正面开槽, 在主栅下面打两根激光线, 主栅激光重掺杂 宽度为140um, 雕刻速度为30000mm/s, 形成重掺区域, 重掺区域的衬底方为855; 用于激 光处理的激光能量大小为25瓦特, 激光频率为225千赫兹; 0131 步骤四: 采用等离子刻蚀法去除硅片边缘PN结, 去除硅片正面磷硅玻璃; 刻蚀后硅 片减重0.21g; 0132 步骤五: 经过退火炉形成氧化保护膜, 退火温度为750, 时间为800s, 氧气流量为 100sccm, 压力为150Pa; 0133 。

40、步骤六: 采用PECVD法(PECVD法即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硅片背面氧化铝钝化 层; 背面氧化铝钝化层的膜厚为5nm, 在硅片的背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背面氮化硅反射膜的 膜厚为80nm; 折射率为2.15; 0134 步骤七: 采用PECVD法沉积硅片的正面镀氮化硅反射膜; 正面氮化硅反射膜的膜厚 为72nm; 折射率为2.13; 0135 步骤八: 硅片通过背面激光开槽; 0136 步骤九: 背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金属背电极, 所采用 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烘干 炉, 烘干银电极; 。

41、0137 步骤十: 铝背场印刷: 在硅片的背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铝背场, 印刷速度为 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330度的烘干炉, 烘干铝背场; 0138 步骤十一: 正面电极印刷: 在硅片的正面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正面金属电极, 所 采用的金属为银; 印刷速度为450mm/s, 压力为60N, 网版间距为2.1mm, 通过温度为280度的 烘干炉, 烘干银栅线和银电极; 0139 步骤十二: 高温快速烧结: 将印刷完的硅片置于烧结炉中烧结, 烧结温度为: 800 , 烧结时间为50秒; 0140 最后将电池片在测试机进行测试分选。 0141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 此, 凡此种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 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 在不脱离本 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 对本发明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 替换或变 更, 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8/8 页 10 CN 111883610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选择性 发射极 单晶硅 制备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选择性发射极P型单晶硅片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10716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